食品感觀品質-風味密碼課件_第1頁
食品感觀品質-風味密碼課件_第2頁
食品感觀品質-風味密碼課件_第3頁
食品感觀品質-風味密碼課件_第4頁
食品感觀品質-風味密碼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品感觀品質評價——風味密碼風味的分類:風味(Flavor)、香味(Aroma)、口味(Taste)、物理味、化學味、心理味國別分類:中國:酸、甜、苦、咸、辣、鮮、澀日本:酸、甜、苦、咸、辣印度:酸、甜、苦、咸、辣、淡、澀、不正常味歐美:酸、甜、苦、咸、辣、金屬味

味蕾①味蕾是一種微結構,具有味孔,并與味覺神經相通。正常成人口腔中約有9千個味蕾,主要在舌頭表面的乳頭中,另有一個部分在上顎、咽喉、會咽等部位。它的味孔與口腔相通。②數目:成人約有九千多個味蕾。大部分布在舌頭表面的味乳頭中;少部分頒布在軟顎、咽喉和會咽處。17Shallenberger學說:

Shallenberger等認為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具有一電負性原子A(通常是N、O)并共價連接氫,即存在一個OH,NH2或=NH;同時有甜味的化合物還具有另外一個電負性原子B(通常是N,O);而甜味感受器內這兩類基團的距離約為0.3nm。所以AB基團接近0.3nm時才能產生味感。18

Shallenberger的學說解釋不了同樣具有AH-B結構的化合物為什么甜味強度相差許多倍的原因,因而后來Kier等對AH-B學說進行了補充,他們認為在強甜味化合物中還具有第三個性征,即具有一個適當親脂區域γ,γ通常是CH2CH3或C6H5等,γ可以增強甜度。補充后的學說稱為AH-B-γ學說。192.糖的甜味與化學結構的關系:一般將蔗糖甜度定為100,其他糖和甜味劑的甜度為蔗糖的相對值。一般來講糖的甜度與結構有以下關系:

①葡萄糖的α-異構體比β-異構體甜,乳糖則相反;

②多元醇具有甜味,如甘油、木糖醇及山梨糖醇等,若多元醇羥基間存在一個-CH2-基則甜味消失;

③相鄰的兩個羥基在空間位置必須是位于差向位置,而位于反錯位置或重疊位置則無甜味;21

④糖的C-l或C-2羥基脫氧,或者是C-1羥基轉化為-OCH3均會使甜味失去。

⑤單糖聚合物的甜度會隨聚合度的增大而減弱,甚至完全消失,如α-D-葡萄糖為74,麥芽糖為32-46,淀粉則為0;

⑥與溫度有關。在20℃時果糖水溶液中β-D-吡喃果糖占70%,而隨著溶液溫度的升高,β-D-吡喃果糖量減少,β-D-呋喃果糖量增多,所以甜度下降;⑦蔗糖的果糖部份上的羥基被Cl基取代后甜度增加,如1,6-二氯代蔗糖或1,4,6-三氯代蔗糖的甜度為蔗糖的400倍和2000倍,它們是可能的甜味劑。無機酸的酸味閾值約在pH3.4~3.5之間有機酸的酸味閾值多在pH3.7~4.9之間30

①食醋:最常用的。含3-5%左右的醋酸,還含其它有機酸、Aa、糖等。以淀粉為原料發酵制成。②醋酸:無色刺激性的液體,濃度在98%以醋酸能凍成冰狀固體,稱為冰醋酸。可用來調酸合成醋。③乳酸:用作清涼飲料、酸乳飲料。④檸檬酸:因存在于檸檬酸、枸櫞、柑桔等果實中較多而得名。它的酸味圓潤、滋美。32

苦味機理

苦味物質的化學結構多種多樣,生物堿類化合物一般多具有苦味,其中奎寧是典型的苦味代表物。苦味化合物與味覺感受器的位點之間的作用類似于甜味化合物,不過苦味化合物分子中的質子給體(DH)一般是-OH、-COHCOCH3、-CHCO2CH3,而質子受體(A)為CHO、-COOH、-COOCH3,并且DH和A之間距離只有0.15nm.33

苦味物質的化學結構多種多樣,一般都含有下列任何一種原子團:-NO2、≡N、-SH、-S-、-S-S-、-SO3H、=C=S、無機鹽類:Ca2+、Mg2+、NH4+、生物堿、黃酮類、單寧類、蛋白質水解產生的苦肽、鹽類、膽汗、脲類、蛇麻子等都是苦味物質。34①

生物堿-咖啡堿、可可堿、茶堿,它們都是嘌呤類衍生物,是食品中主要的苦味物質。咖啡堿

R1=R2=R3=CH3可可堿

R1=H

R2=R3=CH3茶堿

R1=R2=CH3

R3=H主要存在于咖啡茶葉NNOOR1R2NNR中35

苦肽:是由一些疏水Aa組成的低肽分子,如Val、Phe、Met、Pro、Trp等;③苦味鹽類:一般是離子直徑大于0.65nm(直徑較大)如MgCl2、CsCl2等④蛇麻子的苦味(啤酒花Hops):此苦味是釀造啤酒中不可缺少的風味,此苦味是由蛇麻子中所含的嵂草香苦酮及其衍生物所提供的。37(四)、咸味和咸味物質1、咸味機理咸味在食品調味中頗為重要。咸味是中性鹽所顯示的味,只有氯化鈉才產生純粹的咸味。咸味是由鹽類離解出的正負離子共同作用的結果。正離子和負離子對咸味味覺感受器的作用存在著依賴的關系,正離子被味覺感受器中蛋白質的羥基或磷酸基吸附,并產生咸味,而負離子只對咸味及副味的強弱產生影響。咸味物質42辣味不屬于食品的基本味覺,它是因一些具有辛辣味的調味料如花椒、辣椒、生姜、胡椒等的一些成分對舌、口腔和鼻腔產生的刺激作用,從而使人產生辛辣的感覺,一般來講辛辣味具有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欲的功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43(1)辣椒:辣椒中的辣味成分辣椒素有5種同系物:結構強度名稱

R=(CH2)4CH=CHCH(CH3)2

辣椒素100R=(CH2)6CH(CH3)2

氫辣椒素100R=(CH2)5CH(CH3)2去二甲二氫辣椒素57R=(CH2)5CH=CHCH(CH3)2

同辣椒素43R=(CH2)2CH(CH3)2

同二氫辣椒素50其辣味強度各不相同,以C9~C10最辣,雙鍵并非是辣味所必需的。在辣椒中前二種同系物占絕對多數。

44(2)花椒:花椒果精油中的辣味成分山椒醇,還有二種烯酸酰胺,其它的辣味物質還有香茅醇等。(3)胡椒:最辣的化合物是胡椒堿和黑椒素.(4)

生姜:新鮮生姜中以姜醇為主,還有姜烯酚、摩洛哥豆蔻液、姜烯,不含姜酮,姜酮存在于陳姜中,是由姜烯酚轉化而來的。姜醇和姜烯酚中以n=4時辣味最強。4546(5)芥茉,山菜:其辣味主要成分是芥子酶分解異硫氰酸烯丙酯糖苷所產生,白芥子中的辣味主要是異硫氰酸對羥基芐酯,而其它的一般均是異硫氰酸烯丙酯。(6)大蒜:大蒜中的辛辣成分是硫醚化合物,它們是由蒜氨酸分解產生的,主要有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50八、澀味與澀味物質1.當口腔粘膜蛋白質被凝固,就會引起收斂,這時的滋味便是澀味,澀味并非是作用于味蕾產生的,而且由于刺激觸覺神經末梢所產生。2.引起食品澀味的主要化學成分是:多酚化合物(主要)、鐵金屬、明礬、醛類等物質,另外草酸、香豆素、奎寧酸也會引起澀味。六、影響味覺的因素(一)呈味物質的結構(二)溫度(三)溶解度與濃度(四)風味物質間的相互作用1、味的相成麥芽酚對其他風味有協同效應甘草與蔗糖間2、味的對比2種以上的呈味物質,適當調配好,可使其中一種呈味物質強度增加,另一種被掩蓋。3、味的消除一種物質可減弱另一種物質味感的現象。

基本氣味與代表性化合物

基本氣味代表化合物

薄荷香薄荷醇、環己酮、叔丁基甲醇花香香葉醇、-紫羅酮、苯乙醇、松油醇焦糖香吡喃酮、呋喃酮、環酮麝香環十六烷酮、雄甾烷-3--醇樟腦香d-樟腦、桉樹腦、龍腦、叔丁醇、戊基甲基乙醇魚腥臭三甲胺、二甲基乙胺、N-甲基吡咯烷汗臭異戊酸、異丁酸腐爛臭戊硫醇、1,5-戊二胺、吲哚、3-甲基吲哚食品風味的研究進展Theprogressoffoodflavor一、食品風味成分獲得手段傳統方法

從含香氣的動植物體中通過萃取、蒸餾獲得;

從無味的前體物質經類似烹調的方式加工獲得。現代手段

通過分子蒸餾、超臨界萃取、超濾等獲得;

利用酶催化生物工程技術、生物轉化等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