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前游戲分類與發展_第1頁
第二章學前游戲分類與發展_第2頁
第二章學前游戲分類與發展_第3頁
第二章學前游戲分類與發展_第4頁
第二章學前游戲分類與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學前游戲的分類一、學前游戲的認知分類二、學前游戲的社會性分類三、按照兒童游戲中的體驗形式分類四、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不同沖突階段及各階段的游戲主題不同進行分類五、根據兒童在游戲中的主要行為表現及特征進行分類六、按照游戲的教育作用(或目的)進行分類七、按照游戲的關鍵特性進行分類八、按照游戲與教育教學關系的角度進行分類

1第一頁,共126頁。一、學前游戲的認知分類游戲理論是皮亞杰認識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兒童在不同的認識發展水平上,便會出現不同水平不同類型游戲。第二頁,共126頁。讓·皮亞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創始人。1921年任日內瓦大學盧梭學院實驗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內瓦大學教授。先后當選為瑞士心理學會、法語國家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1954年任第14屆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為了致力于研究發生認識論,皮亞杰于1955年在日內瓦創建了“國際發生認識論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邏輯學家、數學家、語言學家和控制論學者研究發生認識論,對于兒童各類概念以及知識形成的過程和發展進行多學科的深入研究。皮亞杰一生的貢獻并不止于心理學,他的理論對于現今的哲學、教育學、人工智能的發展…都產生了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這位二十世紀的偉人,于1980年9月16日在日內瓦與世長辭,享年84歲。第三頁,共126頁。主要著作《兒童的語言和思維》《兒童的判斷和推理》《兒童的道德判斷》《兒童智慧的起源》《兒童現實概念的構成》《智慧心理學》《從兒童到青年邏輯思維的發展》《兒童邏輯思維的早期形成》《發生認識論導論》《發生認識論原理》……第四頁,共126頁。皮亞杰最著名的學說,是他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以下四個階段:1.感知運動階段(0-2歲)圖式:感知-動作圖式特點:兒童通過感官及感官動作去認識客體,沒有表象與思維,動作帶有智慧的特點認知成就:主體與客體分化;1歲時發展出物體恒存的概念;因果關系形成第五頁,共126頁。2.前運算階段(2-7歲)

圖式:表象圖式特點:a.出現象征性功能(符號功能):語言、延遲模仿、游戲、繪畫、心理表象;b.沒有可逆運算和守恒概念;c.認知不能擺脫感知經驗實驗:a.守恒實驗:數量、長度、液體守恒

b.自我中心主義:三山實驗第六頁,共126頁。第七頁,共126頁。第八頁,共126頁。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了解水平線概念,圖式:運算圖式的低級水平特點:a.具備邏輯運算法則,思維有可逆性、守恒性;b.思維需要具體事物支持4.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思維擺脫具體事物的束縛,有邏輯思維和抽像思維。第九頁,共126頁。這四個階段有以下的特點:

1.發展順序不變,但具有個別差異。2.具有普遍性(不具文化特別性)。3.各發展階段都是在邏輯上有組織的整體。4.各階段的順序是自然的階層(所有成功發展的階段都會有前面階段的元素參與合作,但后一階段比起前面的階段,更加不同,而且更加統整)。5.每個階段,在思考模式上會表現出質的不同,而不僅僅是量的差異。

第十頁,共126頁。(一)感覺運動游戲(機能性游戲)(二)象征性游戲(符號游戲)(三)結構性游戲(四)規則游戲

11第十一頁,共126頁。按照認知分類,這是哪種游戲?第十二頁,共126頁。感覺運動游戲即機能性游戲,練習性游戲,實踐性游戲,這類游戲主要由簡單的重復動作運動組成.這種游戲的動因在于感覺運動器官在運用過程中所獲得的快感。例如:搖鈴、拍水、滾球、滑梯等滑。

13第十三頁,共126頁。時間:最早出現的游戲類型。一般處于從兒童出生到2歲這一階段,2、3個月開始,1歲前最多。以后比例逐步下降,到6歲時,只占全部游戲的14%左右。功能:對新習得的動作進行練習,促進心智發展。第十四頁,共126頁。

15第十五頁,共126頁。

16第十六頁,共126頁。

17第十七頁,共126頁。

18第十八頁,共126頁。象征性游戲(幼兒階段最典型的游戲形式)象征性游戲是幼兒借助于代替物(自己的動作、語言、身體或其他物品)的幫助再現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情景的活動。通過象征性游戲,兒童可以脫離當前對實物的知覺,以表象代替實物并學會用語言符號進行思維,體現著兒童認知發展的水平。

19第十九頁,共126頁。主要特征:假裝動作、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發展:2歲后大量出現,4歲后比較成熟(集體象征)集體象征呈倒U形曲線。5歲達到高峰占全部游戲的71%,6歲為次高峰65%。獨立象征呈正U形曲線,5歲為低谷。第二十頁,共126頁。

21第二十一頁,共126頁。

22第二十二頁,共126頁。

23第二十三頁,共126頁。

24第二十四頁,共126頁。

25第二十五頁,共126頁。

26第二十六頁,共126頁。結構性游戲類型:拼圖、搭積木、插積塑,泥工、手工游戲、堆雪人、木工等。發展:2歲發生,學前階段隨著年齡發展有增加的趨勢。3-5歲占兒童全部活動的40%,4-6歲兒童的51%。我國幼兒園、托兒所最常見的一種游戲形式。

它是游戲活動向非游戲活動的過渡,前期帶有象征性,后期逐漸成為一種智力活動。

27第二十七頁,共126頁。

28第二十八頁,共126頁。

29第二十九頁,共126頁。

30第三十頁,共126頁。

31第三十一頁,共126頁。第三十二頁,共126頁。第三十三頁,共126頁。第三十四頁,共126頁。規則性游戲規則游戲是學前末期的兒童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的、帶有競賽性質的游戲,參加游戲的兒童必須在兩人以上

類型:打牌、下棋、跳房子、老鷹抓小雞、木頭人、丟手絹特征:顯性規則、競賽性

35第三十五頁,共126頁。幼兒進行規則游戲有助于學會在生活中遵守社會準則和道德規范。規則游戲是幼兒游戲的高級發展形式,個體對規則游戲的興趣并不隨年齡的增長而淡化和消失,而是伴隨人的一生。第三十六頁,共126頁。

37第三十七頁,共126頁。

38第三十八頁,共126頁。

39第三十九頁,共126頁。

40第四十頁,共126頁。類別特點和表現感覺運動游戲機能性游戲、練習性游戲、實踐性游戲。是兒童最早出現的一種游戲形式。動即快樂徒手游戲或重復操作物體的游戲象征性游戲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結構游戲將當前造型作為真實物體的象征物。積木——橋梁規則游戲規則、競賽性質、兩人以上是一種在幼兒相互交往中以規則為目標的社會性游戲。第四十一頁,共126頁。按照認知分類,這是哪種游戲?第四十二頁,共126頁。二、學前游戲的社會性分類社會性發展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方面,美國心理學家帕頓(Parten,1932)根據兒童(2歲-6歲)在游戲中的社會交往水平,劃分為六類行為:偶然行為或無所事事旁觀行為單獨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合作游戲43

43第四十三頁,共126頁。偶然行為或無所事事

特征:行為缺乏目的,東游西逛,注視碰巧引起興趣的事。

行為舉例:玩玩自己的肢體、椅子上爬上爬下、到處晃悠、跟隨老師、坐在固定位置、目光飄移

44第四十四頁,共126頁。

45第四十五頁,共126頁。旁觀行為特征: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看他人游戲,偶爾與他人也有交談,有時提出建議或問題,但是行為不介入他人的游戲。性質:可能是游戲

46第四十六頁,共126頁。

47第四十七頁,共126頁。單獨的游戲特征:幼兒在交談距離之內的伙伴旁邊玩或者與伙伴玩不同的玩具,專注地玩自己的游戲,但不和附近的幼兒交談。48第四十八頁,共126頁。

49第四十九頁,共126頁。

50第五十頁,共126頁。平行的游戲特征:幼兒玩著和附近幼兒相同或相近的玩具,但是不與其他幼兒交流。舉例:兩個人都在玩拼圖,但是各玩各的,一個人的離開并不影響另一個孩子。

51第五十一頁,共126頁。

52第五十二頁,共126頁。

53第五十三頁,共126頁。

54第五十四頁,共126頁。聯合游戲特征:幼兒與其他孩子一起玩,進行相似但不相同的游戲,往往由于材料的借入或借出有交流和溝通,也會有動作的自發配合,但是彼此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和合作,缺乏對材料、活動的目的和結果的共同計劃和組織。你能舉個例子嗎???

55

第五十五頁,共126頁。

56第五十六頁,共126頁。合作游戲特征:共同的主題;分工合作;計劃組織舉例:娃娃家、超市

57第五十七頁,共126頁。

58第五十八頁,共126頁。

59

59第五十九頁,共126頁。類別特點和表現偶然的行為偶然,無所事事,注視感興趣的事旁觀游戲看其它幼兒玩,不參加游戲獨自游戲一個人玩平行游戲獨自玩,自己玩自己的,沒有交流聯合游戲會加入對方游戲,但沒有一致的共同目標合作游戲以集體共同的游戲目標為中心,活動有嚴格的組織,小組有分工,有明顯的組織者或領導者第六十頁,共126頁。這是什么游戲?這是哪種游戲?第六十一頁,共126頁。旁觀行為過家家游戲中,娃娃生病了,“爸爸”“媽媽”非常著急不知該怎么辦,在旁邊觀看的貝貝也非常著急,并建議送娃娃去醫院打針,在旁邊觀看的兵兵則很好奇地問:“你們的娃娃在哪里找到的?”第六十二頁,共126頁。平行游戲佳佳、晴晴并排坐著,都在擺弄各自的積木,佳佳將積木搭高,晴晴將積木平鋪,期間晴晴不時地觀看佳佳玩耍把那個嘗試搭高,并說道:“我的也高了”,佳佳也說:“哈哈,你的也高了”。之后兩人繼續各玩各的,過一會兒,晴晴走開了,佳佳仍在搭高。第六十三頁,共126頁。三、按照兒童在游戲中的體驗形式分類(比勒)(一)機能游戲:刺激感官、機能發展為主的游戲,與感覺運動游戲對應(二)想象游戲:與象征性游戲對應(三)制作游戲:與結構游戲對應(四)接受游戲:如聽故事、看電視等

64主動性游戲被動性游戲第六十四頁,共126頁。類別特點和表現機能游戲感覺運動游戲,動即快樂徒手游戲或重復操作物體的游戲想象游戲象征性游戲,模仿和扮演接受游戲鑒賞游戲,通過看連環畫、電視,聽音樂、故事來獲得樂趣的被動游戲結構游戲創造游戲利用結構材料進行創造性游戲第六十五頁,共126頁。1.穿上媽媽的高跟鞋,在鏡子前走來走去2.像售票員一樣對“乘客”說話3.亮亮用積木搭好高樓后,站在一定距離處左右欣賞,并發出“嘖嘖。。。”贊揚自己創作的作品。第六十六頁,共126頁。四、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不同沖突階段及各階段的游戲主題分類(莉莉·佩勒)(一)兒童關心他們自己的身體,感到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或表現人們期待的行為,游戲是兒童有能力幻想并控制行動(1歲左右)(二)由兒童與母親的關系以及因她而產生的焦慮轉化而來的,游戲幫助兒童控制情感上對失去母親的恐懼(2歲左右)(三)隨著戀母期的出現,兒童認識到自己與成人間的差異,游戲充當了兒童適應成人關系,幻想成人角色的中介(幼兒階段)(四)兒童開始面向現實,并傾向于集體的依戀而不是前一時期的戀母焦慮,兒童與同伴之間形成了嶄新的、親密的關系(幼兒末期及以后)

67第六十七頁,共126頁。五、按照兒童在游戲中的主要行為表現及特征進行分類(一)動作性游戲(二)探索性游戲(三)表現性游戲(四)建構性游戲(五)角色扮演游戲第六十八頁,共126頁。六、按照游戲的教育作用進行分類(一)角色游戲(二)結構游戲(三)表演游戲(四)智力游戲(五)體育游戲(六)音樂游戲(七)娛樂游戲

69第六十九頁,共126頁。這種分類方法主要是由于長期以來受前蘇聯游戲理論的影響,建立在長期幼兒教育實踐和經驗之上的一種習慣性模式,著眼于教育活動中游戲的形式、內容及其與發展功能的一致性,便于教師的識別和組織。

便于教師組織游戲活動進行教育教學,功利性較強,易忽視游戲的趣味性、自由性和孩子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第七十頁,共126頁。七、按照游戲的關鍵性進行分類

71第七十一頁,共126頁。創造性游戲角色游戲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生活表演游戲根據故事、童話、舞蹈等文藝作品的內容,指導幼兒進行扮演結構游戲利用沙、泥、積木、積塑、橡皮泥等進行建造有規則游戲智力游戲語言游戲、數學游戲、科學游戲、智力競賽音樂游戲在音樂伴奏或歌曲伴唱下進行,有一定規則體育游戲發展基本動作為主娛樂游戲娛樂為主第七十二頁,共126頁。創造性游戲與規則性游戲的區別創造性游戲的規則是內隱的,規則對游戲活動的制約是內隱式的,兒童在游戲中自由度較大,自由創造的“余地”也很大;規則游戲的規則是外顯的,規則對游戲活動的制約是公開式的,兒童必須嚴格按游戲規則開展游戲活動,自由度較小,自由創造的“余地”也較小。但這并不排除創造性的存在,只是創造性的表現方式發生變化。第七十三頁,共126頁。前者強調兒童游戲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鼓勵自發的創造性游戲;而后者強調教師在游戲過程中的指導作用,主張在教師組織指導下,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游戲活動。第七十四頁,共126頁。

各種游戲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現象或交叉關系,只是一種相對獨立的游戲類型,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并列關系。這些游戲類型中,角色游戲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幾乎可以滲透入任何一種游戲中,構成一種輔合性游戲。智力游戲具有較強的擴散性,幾乎任何一種游戲都在不同程度上包括了智力的因素或成份。創造性游戲與規則性游戲的聯系第七十五頁,共126頁。八、按照游戲與教育教學關系的角度進行分類(一)本體性游戲本體性游戲:是指兒童自主自發表現出的一種活動,其目的隱含于游戲活動本身,或者說游戲本身即是目的。強調的是游戲本身的內在價值。

76第七十六頁,共126頁。

(二)工具性游戲

工具性游戲:是指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戲,也稱手段性游戲或教學游戲。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戲本身,而在于通過有利于兒童發展的游戲形式促使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77第七十七頁,共126頁。本體性游戲目的性游戲幼兒進行自主、自發表現的游戲,游戲的目的是游戲本身,強調游戲本身的內在價值和游戲的自發性。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結構游戲工具性游戲手段性游戲是教師為實現特定的教育目標而組織的活動,以游戲為教育手段,通過游戲讓幼兒掌握大綱要求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幼兒進一步按一定方向發展。音樂游戲、體育游戲、智力游戲第七十八頁,共126頁。九、按照學前游戲的活動對象分類(加維)a.以身體為材料的游戲:即以身體運動為游戲,是動物和人類共有的游戲形式;b.以物體為材料的游戲:即玩具游戲,對物體屬性及功能進行探索的游戲;c.以語言為材料的游戲:語言游戲d.以社會生活為材料的游戲:反映幼兒現實生活經驗內容的游戲e.以規則為材料的游戲:第七十九頁,共126頁。佳佳和貝貝兩人在一起念兒歌:“藍天藍,像大海,白云白,像帆船。云在天上走,好像海里漂帆船”兩人共同念了兩遍后,佳佳說“我念‘藍天藍,像大海’,你念‘白云白,像帆船。”貝貝使勁點頭,兩人繼續愉快地讀著兒歌。第八十頁,共126頁。十、按照學前游戲的動機分類探索游戲、創造游戲、消遣游戲、模仿游戲、宣泄游戲第八十一頁,共126頁。《今日幼兒教育》一書中的游戲分類:日常游戲自由游戲戲劇性游戲診斷游戲醫療游戲第八十二頁,共126頁。游戲分類在幼兒園游戲中的運用1、幼兒園各年齡段游戲的類型是不同的

小班及中班前期:以玩耍游戲為主,根據幼兒的特點及需要,適當增加簡單的規則游戲。

中班后期開始:逐漸增加結構游戲及規則游戲的成分,以滿足幼兒智力及體力發展的需要。因此,幼兒教師在組織游戲的時候,要考慮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游戲的情況,不能盲目照搬,以偏概全。第八十三頁,共126頁。

2、幼兒園各年齡段游戲的材料是全面的幼兒游戲的主題是和他們的發展緊密聯系的,不同年齡幼兒游戲的主題基本上都與他們生活的經驗緊密聯系,大部分主題是相同的,但所反映的內容情節則是有年齡層次的,大致體現了從玩耍游戲向規則游戲過渡的規律。因此,在提供游戲材料時,應注意給年幼的兒童提供成型玩具為主,適當提供一點半成型玩具;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增加玩具的種類和半成型玩具的數量。游戲分類在幼兒園游戲中的運用第八十四頁,共126頁。

3、幼兒園教學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手段教學游戲是教師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利用游戲的形式創編的游戲。因此,教學游戲實際上只能是教學手段,是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初步體現。我們不能以為安排了幾個教學游戲,讓孩子們在那里安靜地操作,就是給幼兒提供了游戲的機會。

游戲分類在幼兒園游戲中的運用第八十五頁,共126頁。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得是否好,關鍵要看孩子是否體現了自主性,是否成為游戲的主人并享受到了其中的樂趣,而不是看一日生活時間表上是怎樣安排的。游戲分類在幼兒園游戲中的運用第八十六頁,共126頁。實踐練習在幼兒園見習過程中,見習你所在幼兒園中主體性游戲和工具性游戲各占多大比例?請思考在幼兒園教育中它們各自有何作用,應如何更好地發揮各自的作用?

87第八十七頁,共126頁。第二節學前游戲的發展一、從認知的角度看學前游戲的發展二、從社會性角度看學前游戲的發展三、學前游戲總體發展的一般趨勢

88第八十八頁,共126頁。游戲的發展與兒童身心發展相輔相成(?)游戲是兒童身心發展的生動寫照第八十九頁,共126頁。游戲的發生游戲普遍存在于世界不同的國家、地區、民族游戲的方式和內容存在差異個體游戲什么時候產生?維果斯基等人:游戲在3歲發生皮亞杰等人:游戲在出生后不久(3個月左右)發生

90第九十頁,共126頁。一、從認知的角度看學前游戲的發展

認知發展決定著游戲的發展水平(一)學前兒童游戲發展的最初階段——感覺運動性水平(0—2歲)直觀行動思維這是游戲發展的第一階段和最初形式。此階段游戲只是孩子為了獲得某種愉快體驗而單純重復某種活動或動作。也稱機能性游戲階段或練習性游戲階段

91第九十一頁,共126頁。92階段年齡認知發展水平游戲例子第一階段0-1個月反射練習期無游戲第二階段2-4、5月初級循環反應游戲的發生頭往后仰,從新的位置看熟悉的東西。兩天后重復這種動作,但增加了愉快的表情。第三階段4、5-9月二級循環反應“有目的動作形成期”保持“有趣的情景”反復去碰玩具,讓它發出聲響。第四階段9、10-11、12月二級圖式的協調“把已有的圖式運用到新的情景中”“儀式化現象”搶媽媽的電話,放在耳邊聽,不管是否有人通話。第五階段1-1.5歲三級循環反應:“為了看到結果而行動”“嬉戲性行為的偶然結合”皮球偶然落地,追皮球,感覺有趣,之后不斷重復,把球扔了,又追。第六階段1.5-2歲思維的發生象征性圖式時而拿著勺子“吃飯”,時而放在耳邊“打電話”第九十二頁,共126頁。吸吮反射:手指放入嬰兒口中;吸吮;永久性;有利于喂食。搜尋反射:撫觸嬰兒嘴角或面頰;轉頭尋找刺激物;3周;幫助嬰兒找到乳頭。游泳反射:將嬰兒放入水中;踢水玩水;4~6個月;發生意外可以幫助嬰兒存活邁步反射:扶助嬰兒腋下并使其光腳著地;做邁步動作;2個月;為行走做準備。抓握反射:手指放在嬰兒掌心并輕按緊緊抓住刺激物3~4個月為幼兒抓握能力做準備巴賓斯基反射:物體觸及嬰兒腳掌心;五個腳趾成扇形;8~12個月;尚未知曉。眨眼反射;物體或氣流以及光照刺激嬰兒眼睛;眨眼或閉眼;永久性;在不良刺激中保護嬰兒。驚跳(莫羅)反射:突發的噪音刺激或由高出猛然下降;弓背、伸直腿和手臂;6個月;有助于嬰兒抱住母親。擊劍反射;嬰兒仰臥時將其頭轉向一側;伸出該側手臂和腿呈擊劍姿勢;4個月;可能為嬰兒夠物做準備。第九十三頁,共126頁。出生前半年,首先得到發展的是一些感覺器官的機能,此時作為游戲傾向的最基本的標志和信號是微笑的出現,這種微笑是有外界刺激引發自得其樂的笑,是最初的游戲表現,即感覺游戲。本能的微笑,睡覺時微笑第九十四頁,共126頁。6-12個月,嬰兒可以主動地使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現象發生或持續,此時游戲從原來的被動或欣賞性的感覺游戲轉變為主動的感覺運動性游戲。周歲后,隨著體力和動作發展,兒童對活動的要求進一步增強。獨立行走后,玩弄物體的獨自游戲開始在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積累對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直接經驗第九十五頁,共126頁。(二)表征活動時期游戲的發展——象征性水平(2—7歲)具體形象思維1.象征性游戲的發展

96A.情境轉換:象征性游戲發生的標志,只是對成人動作的簡單模仿和自己習得的動作在非真實條件下的再現。

B.以物代物:a)以動作為中心的似是而非的以物代物階段(1.5-2歲左右)動作的象征而無真正的物的象征b)真正的以物代物出現階段(2-3歲之間)一方面按物的約定俗成的作用去使用它,亂玩現象減少,另一方面開始注意物與物之間的相似關系此階段幼兒的象征缺乏靈活性,對具體情境的依賴性強。第九十六頁,共126頁。C.以人代人(角色扮演):兒童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形體動作、表情、言語等來模仿或假裝成他人或某一非屬于自己真實身份的角色行為及其特征。角色行為---角色意識----角色認知角色行為:以他人為參照系,根據表象來模仿別人的行為;

角色意識:區分自我和角色;

角色認知:對角色關系的認知第九十七頁,共126頁。一天,小班老師組織幼兒開展娃娃家游戲,在指導過程中,她問一個正在喂娃娃吃飯的孩子:你在干什么?回答:喂娃娃吃飯。再問:你是誰?回答:我是文文,又問:娃娃的媽媽呢?幼兒回答道:不知道。請問:這個幼兒是否進入了游戲角色?如果你是老師將會怎么對其進行指導。第九十八頁,共126頁。第九十九頁,共126頁。2.結構性游戲的發展結構性游戲是感覺運動行游戲的延伸,建構的目的性不明確,往往是先做后想,隨時改變主意,不能按照一定的目的做下去。4-5歲開始出現模擬物體的努力,目的性明確起來,為建構物體形狀,會克服一定的困難;5-6歲幼兒逐漸出現選擇恰當的建構材料,建構形象逼真的物體;幼兒后期會共同設計、選擇建構材料、建構大型建筑物。第一百頁,共126頁。(三)規則活動期游戲新發展——規則性水平(7—12歲)抽象邏輯思維萌發規則游戲的發展,標志著游戲逐漸失去了具體的象征內容而進一步抽象化。通過游戲,兒童對規則的認知和理解水平逐步得到提高,控制自己行為來遵守規則的能力也逐步得以增長。見教材64頁實驗一、從認知的角度看學前游戲的發展

101第一百零一頁,共126頁。感知運動游戲階段是游戲的最初發展階段。幼兒最早出現的游戲形式多發生在2歲前由簡單的重復動作或運動構成象征性游戲階段幼兒游戲的典型發展出現在一歲半左右,2歲以后明顯增多情景轉變——以物代物——以人代人(角色扮演)結構游戲:3歲左右(積木游戲),4-5歲(有目的性),5-6歲(創造),6-7歲(聯合)有規則游戲階段在幼兒末期大量出現幼兒更關注行為的結果(為了達到目的往往會忽略規則,或故意破壞規則)第一百零二頁,共126頁。二、從社會性的角度學前游戲的發展(一)獨自游戲階段(二)平行游戲階段

(三)聯合游戲階段

(四)合作游戲階段

103第一百零三頁,共126頁。單獨游戲階段自己玩自己的,不理會他人(自我中心)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社會性特征平行游戲階段3歲左右,游戲性質發生變化,逐漸具有社會性各自玩各自的,會察覺到同伴的存在。相互模仿,形成初步的玩伴關系(用積木搭高樓、給娃娃穿衣服)聯合游戲階段4歲左右會加入他人游戲,但沒有共同目標,沒有真正的組織者或領導者合作游戲階段5歲左右,社會性程度最高的游戲有共同目的、方法、分工。游戲的主題、角色分配、材料選擇。游戲的內容多樣化。第一百零四頁,共126頁。思考:為了促進幼兒之間多些合作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作為教師應該怎么做?應給家長什么建議?第一百零五頁,共126頁。學前兒童游戲的發展往往以游戲的類型表現出來,游戲的類型的數量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年齡階段上呈現出倒U形趨勢,并且兒童在每個階段上都有某種偏愛的游戲類型。兒童游戲社會性水平和認知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第一百零六頁,共126頁。三、學前游戲總體發展的一般趨勢(一)游戲內容的發展游戲內容是指幼兒在游戲中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中事物的范圍規定,它構成了幼兒游戲的核心的。游戲內容的發展主要伴隨著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生活范圍的擴大而發展。不同的時間,游戲的內容具有明顯的差異。

107第一百零七頁,共126頁。(一)游戲內容的發展

有主題無主題第一百零八頁,共126頁。嬰兒時期反映嬰兒周圍日常生活的瑣碎事物和現象無明確明顯的主題。簡單動作的重復、模仿成人。后期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拍球)2-3歲生活范圍擴大(進入幼兒園等社會托幼機構)游戲出現較明確的主題(娃娃家、醫院等)3-4歲反映社會生活和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不再單純依賴感知覺,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愿望來構思游戲主題(醫院游戲中反映醫生、護士、病人之間的關系)。游戲的有意性增強。4-5歲游戲主題更具有社會意義,增加了較難的智力活動,游戲主題的意識性、靈活性、社會性和深刻性逐漸增強。5歲以后內容更加豐富、復雜。結構游戲、表演游戲(內容更豐富)、智力游戲(棋類)第一百零九頁,共126頁。(二)游戲形式的發展游戲形式是指幼兒在游戲中的一切行為的表現方式,它構成了游戲的外殼。動作、語言、時間、人數、規則遵守程度等游戲形式受游戲內容制約,但最終是由兒童身心發展水平決定。110第一百一十頁,共126頁。動作簡單動作的重復(用勺子用同一動作舀)——不同的動作(把食物從一個碗里舀到另一個碗里,再端起來吃)——動作連續、豐富(簡單的壘高到復雜的組合、拼插)序列化

語言有意識的重復發音——簡單的只言片語——連貫、準確的語言表述持續時間持續時間的長短反映幼兒對游戲目標的堅持性水平無目的性(片刻)——目的受外界影響(堅持性差)——目的穩定性增強(偶有間斷)——目的穩定(堅持性強)規則規則由隱性狀態轉變為顯性狀態人數社會化程度單獨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合作游戲第一百一十一頁,共126頁。游戲動作——漸次連貫游戲語言——準確化游戲持續時間——推延游戲參加人數——增多、社會關系游戲規則——明朗第一百一十二頁,共126頁。想一想:從不同的角度看,你認為大班幼兒喜歡什么樣的游戲?

實踐練習:到幼兒園見習,觀察幼兒園小中大各年齡班幼兒的游戲,試分析幼兒的游戲發展狀況。113第一百一十三頁,共126頁。114TheEndThankyou!第一百一十四頁,共126頁。1.嬰兒階段(特別是2歲前)游戲的基本特征是()

A.社會性B.象征性C.規則性D.感覺運動性

2.游戲中以集體共同的目標為中心,有達到目標的方法,活動有嚴格的組織,小組里有分工,常有較明顯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這種游戲稱為()

A.單獨游戲B.平行游戲

C.聯合游戲D.合作游戲

DD第一百一十五頁,共126頁。3.以下幾種游戲中,社會性程度最高的游戲是(

)

A.單獨游戲

B.平行游戲

C.聯合游戲

D.合作游戲

4.將游戲劃分為單獨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和合作游戲,其劃分的依據是(

)

A.按兒童在游戲中的體驗形式分類

B.按游戲的教育作用類

C.按游戲的關鍵特性分類

D.按兒童在游戲中的社會行為表現分類

5.下棋、打牌、拔河這些具有競賽性質的游戲是一種(

)

A.感覺運動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游戲

D.規則游戲DAD第一百一十六頁,共126頁。6.美國心理學家比勒提出的四種游戲中,把兒童作為受眾(觀眾、聽眾等),以理解為主的游戲,如聽故事、看圖畫、欣賞卡通片等,又被稱為鑒賞游戲。這種游戲是()

A.接受游戲B.想象游戲C.機能游戲D.制作游戲7.兒童在游戲中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中事物或現象的范圍規定。它構成游戲的內核,這一概念被稱為()

A.游戲內容B.游戲形式C.游戲規則D.游戲主題8.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手段的游戲,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戲本身,而在于通過游戲促使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這種游戲稱之為()

A.本體性游戲B.過程性游戲

C.結果性游戲D.工具性游戲

ADD第一百一十七頁,共126頁。按照兒童在游戲中的體驗形式,將之分為機能、想象、制作、接受等四種游戲的心理學家是()2-45A.帕登B.比勒C.戴伊D.薩頓·史密斯兒童自主自發表現出的一種活動,其目的隱含于游戲活動本身的本體性游戲,也稱之為()2-51A.目的性游戲B.工具性游戲C.結果性游戲D.過程性游戲兒童期最早出現的游戲形式是()2-43A.感覺運動游戲B.象征性游戲C.結構游戲D.規則游戲兒童游戲中,角色扮演的發生、發展過程所遵循的途徑是()2-60A.角色認知——角色意識——角色行為B.角色行為——角色意識——角色認知C.角色認知——角色行為——角色意識D.角色行為——角色認知——角色意識BAAB第一百一十八頁,共126頁。學前兒童最早出現的游戲形式是(

)2-43

A.感覺運動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游戲

D.規則游戲

A在游戲中,幼兒把積木當蛋糕給布娃娃吃;或把木棍當馬騎,把椅子當汽車開,說明這時幼兒游戲的發展進入到(

2-55

A.感覺運動性水平

B.象征性水平

C.規則性水平

D.接受性水平

B以集體共同的目標為游戲中心,有達到目標的方法,活動有嚴格的組織,小組里有分工,常有較明顯的組織者或領導者,這種游戲是(

)。2-45

A.單獨游戲

B.平行游戲

C.聯合游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