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水回用政策_第1頁
建筑中水回用政策_第2頁
建筑中水回用政策_第3頁
建筑中水回用政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中水的各級回用和法規建設引言水是人類與物種生存環境必不可缺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廣、但又分布不勻的資源。地球上水的總含量約14X1023m3,淡水儲量僅占總水量的2.7%,約3.8X1021m3。我國是水資源較為短缺的國家,其水資源總量約為2.7X1013m3,人均占有水量僅為2500m3,遠低于世界人均占有水量10000m3的水平,僅是其四分之一。我國又是以內陸省份為眾水資源分布十分不均的國家,北方諸多的省份只有10%的地表徑流和30%的地下徑流,南方沿海省份則有90%左右的地表、地下徑流,隨著人口的劇增,各種類型經濟的發展,水的補給已成為十分突出的問題。盡管城市用水僅占總用水量的1?2%,現有的600多座城市中,已報出的有200座城市出現缺水,近50個城市實行限量定額供水,水荒危機已成定勢。與此同時,國內尚有近90%的城市污水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周邊的江河湖海近水體,使得共用水體資源的上下鄰近城鄉株連受害,甚至形成流域性水污染災難。根據對國內530多條河流的監測,有430多條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受檢河流的81%以上,七大河流流經的15個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個河段的水質污染嚴重,占87%。據國家最近的環境公報報導,我國1998年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排放總量為395億噸,較十年前的368億噸增加了7%之多。而由水污染所引發的生物鏈毒害、致病致死的案件更是不勝枚舉;據查,引起人類發病的傳染有近150種,其中有15種是由水傳播引發的,如傷寒、霍亂、痢疾、肝炎等病例。已發現的水體介質中有140多種病毒。由水體中化學物質引起疾病也是有目共矚,如硝酸鹽,氟化物,酚和一類污染物汞、鉛、神、鎘、銘、氯等,也有幾十種之多;由水中有機物引發的致癌物有100多種;如二苯肼、苯并芘等20多種;苯胺、偶氮苯等臨床可疑物20多種;促癌、助癌物如酚、蒽、芘、鹵代物等60多種等。水量的短缺和水質的惡化,已經構成制約和引發一個地區或城市經濟發展甚至社會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城市污水治理并使其形成可為人們所接受的再用資源(暨中水),即是當務之急又是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創造良好生存空間的長遠之計。隨著國家、地方政府和人民對水資源認識的深化和經濟上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已將環境保護工程、水污染治理項目建設納入拉動地方經濟,并為創建生存、投資環境的基礎硬件的重頭戲。在污水處理方面,選用二級生物處理工藝也已成為多數城市確立項目建設的主流和首選。隨著二級污水處理廠投產和運行,科研技術的拓展,二級處理后的出水或中水經不同用戶對水質的甄別要求,已逐步為城鄉所接受的第二類水源。甚至在北方某些干旱地區,農民為了保障農田作物用水量,不惜截流污水直灌。按已知可比情況計算,至2000年國內灌溉片區總需水量約為4850億m3,如屆時國內城市廢水總量400億m3全國回用的話,總需水量可節約8%,而這個數起碼可以解決黃河流域當年農灌所需320m3億水量,余量還可舒緩缺水城市對低質水量的需求。按用戶對低質水的要求,中水回用不論從其經濟投入上還是從其水質科學合理使用上,進一步區劃中水各類不同級別的回用,并賦其更為細致準確的科學使用與管理內容,勢在必行。正是于此,中水回用的各極水質可劃分為一級(初級)、二級(中級)、三級(高級)回用,但為了減少對一、二、三級字面的混淆誤解,通常所用“初、中、高”級較易準確辨識。由這三個級別的界定,建立起各級的技術規范和適用范圍,是中水回用中不可忽視的內容。城市污水經一、二級處理后的出水,即中水的初級,用來灌溉、礦區深井、海邊城市地下回灌以及草場、高爾夫球場、公路兩側的花木,是經濟可行的。污水經過二級處理后仍含量較為豐富的氮、磷、有機物,作為灌溉使用,對此水質的要求并不像其它用途的水質那樣嚴格,農作物在生長期間,也是需要按各生長階段對肥分營養進行人工施肥的。因此,適時安排農灌,對改善地利條件,追加作物養分是很有裨益的。現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在選址時,通常都遠離市街區繁華地帶,處于城市的邊緣,即人們常說的“城鄉結合部”地帶,處理后的出水用于農灌,地理條件十分便利,如若與當地農業部門配合,安排少量獎金,配備必要的輸水管渠和簡易池塘,是完全可以取代河水抽灌的。需要指出的是,中水初級這類的回用,目前地方政府部門中尚未有一定像樣的執法、研究部門,深入系統的研究和制定用于各類農田作物生長期間所需的各種污水的“肥力”、毒物圖譜,也未制定出相應灌溉的水質標準。而盲目的引流污水進行澆灌,其弊端和潛在的毒物的影響,還是不容忽視的。有資料表明,土壤中的氮肥過多,將促使作物枝葉過盛而果實不多、不成,延誤作物的成熟和收獲,降低其糖分或淀粉的含量,甚至改變作物的結構、香味、色澤。如甜菜施用的氮大于200kg/公頃,相當于污水濃度總氮含量>200mg/l時,甜菜個頭大,但含糖量較低;對馬鈴薯(土豆)來說,則淀粉含量較低,塊莖個頭又少又小;而蘋果,則外觀顏色、果實均有明顯改變等。磷肥過多,磷酸鹽則能固定土壤中的鐵、銅、鋅等元素,形成不易被植物吸收的穩定化合物,使植物缺少這些微量元素,影響作物生化作用的活化物質含量,也不利于生長。當污水中的余氯含量>0.5mg/l,使得植物的葉片變黃,也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處理后的二級出水,進行灑水或噴灌時,如在田地或高爾夫球場設置與公眾通道間的緩沖地帶是必要的。污水噴灌中散發出霧狀氣溶膠,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病毒,對人畜健康都有一定影響。要求緩沖帶為100-300米是較為適宜的。由以上表明,即便是中水的初級回用,其衛生、病理指標的確立,以及相關產的檢驗和執法,還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需要地方政府部門搭建組織必要的專門部門,配備必要的資金和設備,不斷研究和制定有關社會法規,完善管理。污水處理廠也應當根據地方農業作物的品種,向農業提供真實的水質數據,以利安全使用。這樣的廣闊天地,是大有作為的。二、關于中水的中級回用中級回用,其前置的污水處理工藝必須具有除磷、脫氮功能(A/0或A.A/0)再經過合理的過濾和消毒,出水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附近的冶煉、發電廠的冷卻,是行之有效的。有材料表明,在火力發電作業中,燃料燃燒產生的熱約有三分之一轉變為電能,約有二分之一消耗于冷凝器中,這是能耗的一面;從其使用的冷卻塔補水量上看,平均為每發一度電需要消耗水量為1.7升。煉鋼廠生產一噸鋼最小的需水量也要5噸水。由此可見,將中水回用至這些工業企業,其效益是十分可觀,尤其是對北方缺水地區,則更為必要(我國的北京、太原、山東等地已有此類作法)。中水用于工業生產的冷卻水,要實現或達到已知使用循環不質的基本要求,即中水中級處理后水平,其中影響管道使用率的幾個常見因素:生物繁殖造成堵塞、腐蝕、結垢的有機物、鹽量以及經消毒后由冷卻塔噴淋散發出的細菌總數應與原選用河水水質持平。從目前的技術處理水平上看,達到中級回用的水平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問題同樣在于管理,有的污水處理廠中水用于工業冷卻水時,最初試車驗收時是達標的,以后往往缺乏嚴格的跟蹤管理,中級出水水質下降,引起用戶的不滿意,也是要引起注意并要解決的。用于冷卻水的標準,可根據國家有關標準,并結合具體用戶的要求,具體研究確定。中水的高級回用,其水質最低應達到我國制定的雜用水的水平,其中衛生的三項指標,與自來水的指標是一致的,即細菌總數為100個/毫升以下,總大腸菌群3個/升以下。(當然還有其它項目的指標),這樣的水質,用于市政公眾場合中花木噴灌,蔬菜生產基地、沖廁、清洗路、地面水等。這方面做的更好的,甚至可以成為飲用水源。如西南北洲的納米比亞Windhoek城、南非、美國的個別缺水城市,回收的飲用水質量比許多地表水源的供水好。當然其中水回用的技術處理也是高水平的。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過去認為只在實驗室中可做的如纖維球、活性炭過濾,臭氧、二氧化氯消毒,電滲析、反滲析、離子交換等純水制備工藝,已經有了規模化的產品。中水的高級回用不是技術問題,而更多表現為資金的投入、效益的比算上。從這方面來說,對中水的各極回用,對因此而出現的“買方、賣方”兩者的經濟權宜以及相應的技術準則實施與判定,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并應在當地環境、資源總量的基本考慮下,由政府部門進行協調指導,以求得資源的最佳配置和使用。四、關于中水回用的基本法規建設(一)關于建立法規管理條例體系迄今為止,在國家的有關法規中,還沒有就水資源的循環再用,或污水處理后出水、中水回用量(回用率)、行業用戶各級水質標準等法規條例上有指導可操作的文件。就環保而言,對污染環境三態(氣、液、固)污染物進行治理,使之達到環境本身容量可接受轉化的程度,固然重要;但其立項點仍以自然凈化能力為出發點,這也無可厚非;環保的根本目的就是求得資源的最大利用,最小的耗費,保持一個地球、一個國家、地區、城市、鄉鎮等能源、資源總量的平衡和供給量。從水資源上看,地球某時段總量相對是一定的。但最近有研究報導,每年大約有11.2億噸水漏入地球內部,其中能夠回到地表的水只有23億噸,(另外的8.9億噸水卻永遠找不回來),這個數字遠遠低于保持水量平衡的要求。也就是說已知的可開采的總水量,將逐年減少。就現實而言,幾乎我國所有的城市(包括新興城、鎮),自來水的高質低用,相當普遍。近些年來,只要發展,自來水廠的擴建和新建,是必不可少的。隨之就是城市在大興建設污水處理廠,這無疑是環保工作的一大進步。但是,有哪個地方政府部門把處理后的出水、或再進行必要處理后的中水,做為一項法規、一項資源,加以規范、管理并利用起來呢?實現“高質高用、低質低用、各行其道、互為利惠”。1999年全國市政協會安排了一個對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檢查評比活動,其中有一條提到了污水的回用率。這可以說是污水處理行業管理的一個進步。但對污水處理廠而言,充其量是低質水的賣方,回供社會卻很難,市場的買方甚微,甚至為零,這個“方程”還是難解的。只有把中水回用寫入資源、環保、建設等大部分的法規中,以法治國、治省、治市,并運用經濟杠桿調動城市水資源分配再用,中水回用才不僅僅是前景的探討,而真正為我所“用”!(二)關于建立中水回用產業政策及其他按照中水的中、高級回用的劃分,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城市。中水是可用的資源,資源的開發又可作為一種產業來看待。在面向這一新興產業時,政府部門應首先要有扶持無利或微利的姿態,鼓勵地方、廠家自主開發或聯合開發,甚至可以在政府指導參與下的開發。可根據這種新興產業盈虧關系,制定最寬限、優惠的政策,以鼓勵開發中水資源,并確定合理的價位收費體系。結語:應該指出,中水的各級回用即便是有法規、有政策,發展也不會是齊頭并進、一帆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