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端午節教案范文合集5篇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端午節教案篇1主題來源: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大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目標:1、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2、知道農歷五月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3、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文化(重點),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難點);準備:1、實物:扎好的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香袋,咸蛋,粽子2、圖片:賽龍舟,粽子,懸掛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掛香囊,咸蛋,涂雄黃,字卡過程:3、導入:播放背景音樂,師生律動出場--乘火車(進站)一、開始部分1、打招呼2、手指游戲--《手指歌》二、基礎部分1、談話導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呢?(粽子),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咸肉粽子、紅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一種粽子?(2)你們知不知道人們在什么節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嗎?(幼兒討論后,教師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節)2、欣賞故事(要求幼兒安靜傾聽,理解故事內容)3、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1)農歷五月五是什么節?(2)你們知道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3)為什么這個節日要吃粽子?3、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等。4、拓展延伸(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過故事激發幼兒愛國情感)(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黃、系彩色絲線的圖片,了解其用途。(幼兒討論)師:除了這兩個習俗,你們還知道別的端午節習俗嗎?還有許多習俗就躲在旁邊的小籃子里,你們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你們認識這些習俗嗎?(幼兒自由分組進行討論)師:哪一組來說說,你們看到的是端午節中的哪個習俗?幼兒邊說邊觀看圖片,說出來給幼兒展示相應的實物。(虛實結合,加深印象)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五索象征五條龍,民間傳說能降服鬼怪。向幼兒介紹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的含義: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們把米裝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給他吃,后來人們怕蛟龍吃米,就用粽葉把米包起來,纏上蛟龍最怕的五彩線。還有一種傳說:古代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設立了"端午節"。"吃粽子"本義是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賽龍舟"相傳是為了撈救屈原;香包用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線制作,里面裝有芳香的藥物,寓意是祛毒長命。三、學習兒歌1、欣賞兒歌2、跟讀兒歌3、朗讀兒歌(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粽子"四、游戲部分--蘿卜蹲教師出示圖片,幼兒根據自己手上的字寶寶做出蹲下的動作五、活動結束(播放背景音樂,游戲退場)師:端午節的習俗還有許許多多,你們喜歡過端午節嗎?假設今天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也來慶祝一下吧。你們想按哪種習俗過端午節?師:那就讓我們用最熱鬧的方式來慶祝吧!帶領幼兒玩賽龍舟游戲走出活動室(通過游戲增進對端午節習俗的認識)端午節教案篇2中班社會活動:端午節一、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2、會唱端午節兒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驟。3、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獲得更多的端午節經驗。二、活動重難點:重點: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難點:學會并熟記端午節兒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驟。三、活動準備:1、粽子、賽龍舟的圖片,端午節介紹、屈原的故事,端午節兒歌一首。2、制作粽子的材料:布、棉花、繩子四、活動過程:1、展示圖片,老師提問,引出端午節(1)展示粽子、賽龍舟的圖片(2)老師提問“圖片里的是什么?什么節日會吃它?”(粽子)“圖片里他們在做什么?什么節日會做這樣的活動?”(賽龍舟)2、講述端午節的來歷以及有關習俗。(1)老師提問“有哪些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什么時候是端午節,它又是怎么來的?”(2)老師請兩名小朋友講一講自己了解的關于端午節的傳說。(3)老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遭到壞人陷害被楚王流放到了汨羅江,后來楚國最終被滅亡,但忠于楚國的屈原沒有投降的意思,就抱著大石頭自沉汨羅江了。當地人民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于是用五色線綁著做成的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兒們不要吃屈原的尸體,后來逐漸演變成了如今吃粽子,劃龍舟的端午節。3、教兒歌(1)老師提問:端午節這一天里,人們會做那些事呢?(2)老師把人們會在這天做的事編了一首兒歌,讓我們來學唱一下。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得蹦又跳。吃粽子,劃龍船,紀念屈原永記牢。4、出示粽子,教孩子包粽子(1)教師提問:“剛剛在我們學的那首兒歌,我們知道了端午節要吃粽子,那小朋友們你們吃過粽子嗎?”(2)拿出粽子,提問:“那小朋友你們會包粽子嗎?”“那你們想包粽子嗎?”“那么你們用小耳朵聽老師講解,用眼睛看老師做。”5、幼兒操作(1)幼兒分組操作學習包粽子,教師巡回指導。(2)幼兒展示自己包的粽子,相互交流。五、活動延伸:幼兒回家把兒歌唱給爸爸媽媽聽,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端午節教案篇3一、活動來源: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二、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粽子、掛艾草等;(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三、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1、屈原的故事(語言)2、童謠《拍手歌》(語言)3、感受賽龍舟(社會)4、美麗的龍舟(藝術)5、龍舟競賽(健康)6、我愛吃粽子(科學)四、端午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1.各班級幼兒進行手工粽子折紙和涂色,并進行環創布置;2.大班活動領域三樓音美大廳走廊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3.展板三個班級一組,主題明顯,體現端午主題活動;4.龍舟的制作,六個班級合作制作;5、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③動手區: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五、家園共育: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一起包粽子活動(大一班),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六、大班主要教育活動方案活動一:屈原的故事(語言)活動目標: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活動過程: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指導語:①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活動二:童謠《拍手歌》(語言)活動目標: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興趣。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經驗,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說說、玩玩的樂趣。活動準備: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活動過程:1、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1)交流有關端午節習俗的經驗。★指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么活動?(2)欣賞童謠《拍手歌》,理解主要內容。★指導語:①在這首童謠里,你聽到了什么?②你有什么聽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的討論、交流情況,幫助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2、學習童謠,了解拍手游戲的玩法。(1)嘗試朗誦童謠。(2)討論拍手游戲的玩法,激發朗誦興趣。★指導語:①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么?為什么叫《拍手歌》?②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3、遷移端午經驗,嘗試續編童謠。(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4、記錄并欣賞幼兒創編的童謠。活動三:觀看賽龍舟(社會)活動目標: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感受競賽活動的熱鬧氣氛。活動準備:了解本地舉辦“賽龍舟”的活動情況。活動建議:1、與組織“賽龍舟”活動的有關單位聯系,確定參觀地點及時間。2、請家長帶幼兒前往參觀,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征及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現,感受競賽的熱烈氣氛。3、引導幼兒交流賽龍舟的場面以及自己觀看賽龍舟時的心情和感受。活動四:美麗的龍舟(藝術)活動目標: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活動準備:幼兒有參觀賽龍舟活動的相關經驗。賽龍舟的照片、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活動過程: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征,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么樣的?上面有什么?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指導語:①龍舟上缺少什么?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觀察幼兒合作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活動五:龍舟競賽(健康)活動目標:1、嘗試模仿劃龍舟動作,兩兩合作協調向前快跑。2、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活動準備:“皮筋龍舟”若干。活動過程:1、模仿賽龍舟的動作(劃船、打鼓、擦汗等)。2、游戲:《劃龍舟》。(1)討論兩兩合作劃龍舟的方法。★指導語:兩人一組怎樣能把龍舟劃得又快又好?(2)自由結伴嘗試合作劃龍舟。(3)劃龍舟比賽(分組接力比賽)。3、聽音樂做全身放松動作。活動六:我愛吃粽子(科學)活動目標:1、在觀察、品嘗中發現粽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并樂意與同伴交流。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活動準備:幼兒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葉、棉線等)。活動過程:1、展示、介紹“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種類的多樣。★指導語:你帶來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狀、什么口味的?2、觀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1)討論、認識包粽子的材料。★指導語: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嗎?(根據幼兒所述,一一出示相應材料并加以認識。)(2)觀看老師(或家長)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3、品嘗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體驗過端午節的樂趣。活動七:端午節親子活動(綜合)活動目標:1、通過唱唱、跳跳、講講、嘗嘗等活動,進一步體驗教師、幼兒、家長共同過端午節的快樂。活動準備:1、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碟片、歌曲磁帶、表演材料等。2、邀請幼兒家長參加活動。3、各種端午美食(粽子、綠豆糕、鴨蛋等)。活動建議:1、開展家長、幼兒互動式智力競賽,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指導語:端午節是哪一天?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為什么要過端午節?2、幼兒節目表演。3、家長、幼兒的親子游戲(如:包粽子比賽等)。4、端午節美食自助餐活動。七、端午節相關資料鏈接1、知識資料。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古稱“重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又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艾節、夏節、龍日等。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其中,最為人們所知曉的一段傳說,是為了紀念20xx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端午節,民間有賽龍舟、吃粽子、吃五黃(雄黃酒、黃魚、黃瓜、黃鱔、黃豆芽)、掛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佩香囊等習俗。在民俗文化領域,人們常把賽龍舟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二起。古時,五月五日又稱為“惡月惡日”,吃五黃飲雄黃、掛五端于門庭、采雜藥做香囊等風俗可能出自上古,其目的在于驅邪避魔、驅毒避蟲。【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現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習俗漸已消失外,其余的習俗已流傳鄰近諸國,如:賽龍舟等,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2、教學資料。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楚國。他愛護百姓,幫助楚王治理國家,使楚國變得很強大,楚王很信任他。王后和奸臣們看見楚王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興,經常湊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們拼命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動員楚王相信最強大的敵國——秦國的話,放棄跟其他小國家做朋友。屈原堅決反對楚王相信敵人的話,一再勸說楚王不要與周圍的國家絕交。楚王非常生氣,撤掉了屈原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堅持與周圍的國家斷絕了朋友關系。秦國見楚王中了計,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楚王也被秦國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國。屈原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國家,他擔心楚國的命運,常常整夜睡不著。在聽到楚國被打敗、楚王死在秦國的消息后,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后,爭著劃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20xx.6.1班主任簽字:端午節教案篇4活動目標:1,了解我國端午節的習俗,由來與時間,嘗試查找日歷中的農歷.2,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活動準備:1,孩子前期經驗:用各種方式收集信息與調查記錄傳統的節日,來歷與習俗.在前期活動中,認識日歷.2,環境材料創設:多媒體設備以及課件"端午節"活動過程:一,經驗回憶:引出端午節1,在一年中,有許多節日,你知道哪些節日是只有人才有的節日:只有人才有,別的國家沒有的,從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節日,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傳統節日(出示字卡: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2,最近,要有一個傳統節日,猜猜看是什么節日(端午節)二,交流分享:端午節的習俗與由來1,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有什么快樂的事情:端午節可以包粽子,吃粽子,這是吃的方面;可以劃龍舟比賽,這是游戲;戴香包,香香的;戴紅絲帶,這是用的.端午節有許多開心的事情.對于端午節你還知道些什么插艾葉,戴香包,畫藥酒通常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是良好的祝愿,祝愿小朋友身體健康,夏天不生病.:端午節有吃的,有玩的,有戴的,還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就是夏天快到了,保健康,求吉祥.2,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是怎么來的請幼兒說說看,個別零散經驗的交流.播放多媒體"端午節的來歷",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銷白菜種子合同協議
- 貼墻磚手工合同協議
- 解除試用期勞動合同協議
- 設備合伙購買合同協議
- 解除藝人合作協議書范本
- 2025年大學物理復習目標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跨文化管理能力評估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科學技術創新人才選拔考試題及答案
- 201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競賽加試(B卷)答案
- 29屆化學初賽試題及答案
- 2023年同等學力申碩《英語》試題真題及答案
- 風電項目施工工藝及流程
- 喝酒協議書范本
- 貴州文物調查研究-從文物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的區域實踐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貴州民族大學
- 2025屆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中考生物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
- 電力公司深度調峰摸底試驗方案
- 《竹節參莖葉中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 《汽車文化》2024年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設計)
- 化妝品合伙協議書
- DB64-266-2018: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201-250
- 第四屆全國院校民航空中乘務專業技能大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