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旅游資源的形成和分布影響因素自然地理條件人類活動——旅游資源形成的基礎一、旅游資源的形成1、自然地理條件是旅游資源形成的基礎(1).火山地貌景觀一、旅游資源的形成侵入巖噴出巖(1).火山地貌景觀——巖漿活動強烈,巖漿噴出地表(2)分布——在以內力作用為主的構造帶上(3)景觀特色——火山錐、火山湖、熔巖流、熔巖臺地等(玄武巖)(1)成因
一、旅游資源的形成(4)實例休眠火山首批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首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8個之一五大連池
——火山堰塞湖玄武巖黑龍江五大連池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安徽黃山江西廬山
河南云臺山河南嵩山
云南路南石林廣東丹霞山
湖南張家界黑龍江五大連池(2).花崗巖地貌景觀巖漿侵入→冷凝成巖→上升成山→球狀風化→形成景觀(2)分布——我國東部地區的中山(3)景觀特色——多峭壁、怪石(1)成因
一、旅游資源的形成(4)實例黃山九華山華山(3).砂巖地貌景觀砂巖→風化作用、流水侵蝕作用→形成景觀(2)分布——我國東部地區的中山和低山(3)景觀特色——石英砂巖峰林、丹霞地貌(1)成因一、旅游資源的形成(4)實例武陵源武夷山廣東丹霞山(4).喀斯特地貌景觀(1)成因石灰巖→流水溶蝕侵蝕→形成景觀(2)分布——云貴、廣西(3)景觀特色地上——峰林、峰叢地下——溶洞一、旅游資源的形成(4)實例云南路南石林溶洞桂林山水(5).雅丹地貌景觀(1)成因風力侵蝕→形成景觀(2)分布——西北(羅布泊地區)(3)景觀特色——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風蝕壟槽等一、旅游資源的形成(4)實例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6).山水組合景觀九寨溝黃龍長江三峽金沙江虎跳峽玉龍雪山一、旅游資源的形成abcd(1)表示花崗巖地貌景觀的是()A.a圖B.b圖C.c圖D.d圖判斷下圖表示的四種地貌景觀。課堂檢測:Ca圖地貌景觀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沉積作用B.湖泊沉積作用
C.冰川侵蝕作用D.流水溶蝕侵蝕作用D課堂檢測:(1)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觀屬于()A.火山地貌B.花崗巖地貌
C.喀斯特地貌D.丹霞地貌(2)構成上述地貌的物質基礎是()A.片麻巖B.砂巖
C.石灰巖D.玄武巖DB整體為紅層峰林式結構,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墻、石柱380多座,看去似赤城層層,云霞片片,讀后回答:課堂檢測:2、人類活動與旅游資源開發(1).對自然環境資源的影響人類活動自然環境資源被認知、提升其文化內涵旅游景點、景區人類活動宏觀層面微觀層面選擇城鎮區位修建人文景觀旅游景觀(2).對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塑造的旅游
景區的影響(1).對自然環境資源的影響一、旅游資源的形成山東靈巖寺
南岳衡山
孔廟、孔府和孔林
平遙古城閱讀(2).對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塑造的旅游
景區的影響(1).對自然環境資源的影響“紅色旅游”——保持革命傳統,發揚革命精神,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一、旅游資源的形成(3).對文化遺產的影響。
聯系歷史,熟悉了解各“紅色旅游區”的主題形象。我國“重點紅色旅游區”閱讀
(1)主題形象是“開天辟地,黨的創立”的紅色旅游區是()A.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紅色旅游區”
B.以韶山、井岡山和瑞金為中心的“湘贛閩紅色旅游區”
C.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黔西紅色旅游區”
D.以上海為中心的“滬浙紅色旅游區”我國正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建立了多個“重點紅色旅游區”,據此回答:D課堂檢測:1、影響旅游資源分布的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社會認知因素二、旅游資源的分布1.自然地理因素(1)地質基礎
——依托構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資源,其分布與構造格局有密切關系二、旅游資源的分布1.自然地理因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科羅拉多大峽谷
——分布在深大斷裂上
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青海湖、滇池、
洱海等斷層湖——分布在高原的構造帶上(1)地質基礎二、旅游資源的分布1.自然地理因素(2)氣候條件
——依托氣候條件的旅游資源的分布表現出明顯的地帶性二、旅游資源的分布1.自然地理因素(2)氣候條件“白色旅游”——寒溫帶和中溫帶二、旅游資源的分布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雪公園吉林霧凇吉林霧凇哈爾濱冰雕(2)氣候條件“白色旅游”——寒溫帶和中溫帶世界三大冰雪藝術區加拿大魁北克省日本札幌中國哈爾濱和齊齊哈爾二、旅游資源的分布(2)氣候條件“白色旅游”——寒溫帶和中溫帶“三S”旅游海濱旅游——亞熱帶和熱帶海濱大海sea
沙灘sandbeach
陽光sunlight二、旅游資源的分布加勒比海夏威夷地中海海南三亞下列旅游景觀具有地帶性的是()①火山地貌②峽谷地貌③冰雕玉砌世界④午夜陽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課堂檢測:1.自然地理因素2.人文地理因素(1)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中國的八大古都(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杭州、安陽、鄭州)俄羅斯圣彼得堡意大利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二、旅游資源的分布1.自然地理因素2.人文地理因素(1)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2)人類一些重大行為所留下的地理“痕跡”
(古戰場、古渡口、萬里長城等)(3)人類對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等的審美活動,
提升了旅游資源的價值二、旅游資源的分布3.社會認知因素
——休閑度假村、農家樂等一系列新的旅游形式的發展1.自然地理因素2.人文地理因素二、旅游資源的分布2、中國旅游資源的分布特征(1)分布廣泛(2)集中分布于東南部(3)旅游點或旅游區呈明顯的片狀或帶狀分布(4)旅游資源的分布和交通狀況密切聯系
——北京及河北省北部、關中平原地區、四川盆地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二、旅游資源的分布中國十大風景名勝萬里長城廣西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北京故宮
江蘇蘇州園林安徽黃山
長江三峽臺灣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廟宇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博物館【練習1】
自然地理條件對旅游資源的景點、景區的自然特征有決定性的影響。據此回答(1)~(2)題。
(1)地處板塊的生長邊界上,巖漿活動強烈,在巖漿出露地表的地方,形成的獨特火山地貌景觀是 (
)
A.美國夏威夷的火山景觀
B.我國黑龍江的五大連池
C.冰島的火山景觀
D.日本的火山景觀(2)“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大部分屬于 (
)。A.火山地貌 B.山地風光C.宗教建筑 D.風土民情答案(1)C
(2)B【2】讀下圖,回答有關問題。(1)上面的兩幅圖中,大理三塔圖是________,五臺山寺廟圖是________。(填代號)(2)圖中兩景觀屬于________旅游資源,從微觀層面上看,人們十分注重選擇________之處修建人文建筑。(3)以上兩圖中不同的文化景觀同自然景觀的共同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布局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②①(2)自然和文化景觀山清水秀(3)使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融為一體因勢得體,使文化景觀與自然協調,并突出自然的美【練習2】
敦煌、泰山、五臺山作為旅游區,具有共同的優勢條件是 (
)。
A.都有上山的索道 B.游客的承載量大
C.綺麗的自然風光 D.豐富的文化景觀D【練習】人文地理因素對旅游資源的分布有重要影響。回答(1)~(2)題。(1)下列旅游資源中屬于歷史上人類重大行為留下的地理“痕跡”的是 (
)
A.萬里長城 B.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
C.吉林霧凇 D.黑龍江的冰雕(2)歷史上,下列審美活動提升了廬山旅游價值的是(
)。A.許多高校地質、地理專業將廬山作為野外實習基地B.李白、白居易、蘇東坡等的贊美C.廬山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D.杜甫、劉禹錫的登臨,范仲淹名篇的贊美(1)A
(2)B解析(1)萬里長城屬于歷史上人類重大行為留下的地理“痕跡”。(2)歷史上,李白、白居易、蘇東坡等的贊美,提升了廬山的知名度;杜甫、劉禹錫登臨岳陽樓,范仲淹所撰名篇《岳陽樓記》,對岳陽樓成為千古名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不包括廬山。3.關于人類活動與旅游資源開發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類活動對優美自然環境資源的被認識、提升其文化內涵具有重要影響
B.人類活動對一些旅游景點、景區的形成起主導作用
C.人類活動對旅游景區的影響,只有在單純的人文因素塑造的景區中可以體現
D.在古代,我國的規劃師與建筑師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C謝謝觀看/歡迎下載BYFAITHIMEANAVISIONOFGOODONECHERISHESANDTHEENTHUSIASMTHATPUSHESONETOSEEKITSFULFILLMENTREGARDLESSOFOBSTACLES.BYFAITHIBYFAITH內容總結旅游資源的形成和分布。——在以內力作用為主的構造帶上。首批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首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8個之一。巖漿侵入→冷凝成巖→上升成山→球狀風化→形成景觀。砂巖→風化作用、流水侵蝕作用→形成景觀。石灰巖→流水溶蝕侵蝕→形成景觀。山東靈巖寺
南岳衡山
孔廟、孔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公司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典型題
- 2025公司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基礎題】
- 2025簡化版租房合同協議
- 2025年個體工商戶轉手合同
- 2025合同風險管理常見法律挑戰與應對策略
- 2025供應商合作協議合同
- 2025年電磁學計量標準器具項目建議書
- 2025常用的農產品購銷合同范本
- 2025超市員工勞動合同模板
- 2025合作合同個體工商戶合資經營協議書
- 2025購銷合同(電子產品)范文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成本影響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
- 心力衰竭護理查房 課件
- 【課時練基礎作業】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期中計算能力測試》(含答案)
- 樹木修剪合同協議
- 2025年蘭州市九年級診斷考試(一診)物理試卷
- 2024年4月27日福建省事業單位《綜合基礎知識》真題及答案
- 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
- 藥物治療管理MTM
- 項目執行進度實時跟蹤表(電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