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礦安全改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PAGE第111頁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煤礦安全改建工程建設單位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建設地點立項審批部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批準文號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B1110煤炭開采和洗選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占地面積(平方米)10000建筑面積(平方米)1370綠化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13000環保投資(萬元)137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1.05%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2020年10月工程的內容及規模:1、任務由來××煤礦隸屬于××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于××省××市××縣臨渙鎮西南4km處的李小廟至大劉家一帶,行政區劃隸屬××省××縣管轄。現有工程已于2006年6月21日取得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評批復(環審[2006]295號),于2011年8月5日完成竣工環保驗收(環驗[2011]222號)。××煤礦于2011年12月22日正式投產,礦井生產能力核定為1.80Mt/a。截止2017年末,礦區保有資源儲量45801.9萬噸,可采儲量為12686.8萬噸,剩余服務年限47年。現有礦井采用立井、分區開拓、分區通風、集中出煤的開拓方式,礦井通風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副井、主井進風,中央風井回風,通風方法采用抽出式通風。××煤礦含煤7~18層。其中可采煤層有32、7、81、82、10煤層等五層,7、82煤層為主要可采煤層,主采煤層賦存穩定,資源儲量豐富,構造復雜程度中等,礦井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各可采煤層均具有爆炸危險性,7煤層為不易自燃~自燃,82、10煤層為不易自燃~容易自燃。根據礦井生產接替計劃,7采區2021年11月份投產。屆時礦井總需風量16660m3/min(東翼需風量7080m3/min)、回風量16838m3/min、排風量17318m3/min,全礦井最大通風流程13916m,經模擬礦井通風阻力4166Pa,屆時現通風系統不能滿足礦井正常生產需要;礦井Ⅱ7采區投產時,礦井總需風量16660m3/min(東翼需風量7080m3/min)、回風量16838m3/min、排風量17318m3/min,經模擬礦井通風阻力4410Pa,屆時現通風系統不能滿足礦井正常生產需要。根據《××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井及選煤廠初步設計說明書》和《××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井初步設計安全專篇》:“礦井生產中后期,為解決通風線路長、阻力大的問題,投產第9年,隨著東七塊段的打開,在井田東翼淺部7線4孔東南約210m處增補一個回風井(東回風井),主要解決東七塊段的回風。東風井服務東七塊段(7采區)、東五2塊段(Ⅱ5采區)、東七2塊段(Ⅱ7采區)。”。為確保礦區正常生產,××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擬對礦井進行通風系統改造,新增東風井以優化礦井通風系統,增加邊界安全出口,提高礦井抗災能力。2018年6月22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皖經信煤炭函[2018]882號文下達了《××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同意××煤礦安全改建工程項目備案的函》,同意項目建設。由于原上報的××煤礦安全改建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東風井工業場地選址方案不符合××(××)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的園區規劃要求,且原供電方案不利于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故項目選址變更為××省××市××縣××煤礦工業場地東南方向2067m處。2018年11月11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皖經信煤炭函[2018]1387號文下達了《××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同意××煤礦安全改建工程項目備案變更的函》,同意本項目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2號《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要求,2018年6月23日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南京國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工作。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有關規定及相關政策要求,編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礦安全改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報請環保主管部門審查,以期為項目實施和管理提供參考依據。2、項目概況2.1現有工程概況××礦井及選煤廠由××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原煤生產能力為1.8Mt/a,原煤入洗能力為1.8Mt/a。××井田東以大劉家斷層(即BF3斷層)及礦權邊界線為界,西止F9斷層,南以石炭系太原組頂界灰巖露頭線及礦權邊界線,北至F19斷層及32煤層-1200m水平投影線,東西長約13km,南北寬約3.5~6.5km,礦區面積51.7291km2。項目井田范圍圖見附圖1。表1××礦區范圍拐點坐標表點號X坐標Y坐標點號X坐標Y坐標13724059.4839454367.05283727272.9039455508.1423723117.2839454664.12293727276.5039454735.2733723117.0039454715.69303726814.3439454733.0943722988.44394547146339452800.8553722432.2039455632.24323726926.3839451911.4463722674.1139455883.81333726848.7539451255.1573722647.8139456230.40343726831.3539451255.0683722647.2939456337.67353726832.9639451102.5293722880.5439456492.08363726802.9539450497.10103721559.3939457801.39373726568.5639450094.36113721983.8539458354.78383726375.4039450093.35123720800.7839459718.07393726379.1739449320.41133721089.88394599182739449317.98143721873.3639460111.91413725918.4739449116.20153725801.8939460467.41423725154.6239448154.30163726326.4839460465.82433724536.9439448151.04173726328.2239460141.44443724537.6239448056.88183726790.3839460143.36453723154.7939447299.82193726796.9239458597.57463723144.2639449303.36203727149.2539458598.87473722676.1439450446.85213727222.8139458329.21483722673.8039450847.35223727261.38394580874839450846.23233727264.1439457440.28503722482.5239451775.67243727396.6639457441.06513722806.2239452017.78253727441.5939456668.25523722850.9339453554.62263726805.4339456665.34533724237.4439453561.32273726810.7339455505.99井田內有5個可采煤層,分別為32、7、81、82、10煤層,可采煤層平均總厚13.42m,其中7、82煤層為主要可采煤層,平均厚6.98m。截止2017年12月底,全礦井剩余可采儲量為12686.8萬噸,剩余服務年限47年。礦井采用立井、分區開拓、分區通風、集中出煤開拓方式。全井田劃分為三個水平開采,一水平標高-585m(開采時間:2011年12月~2035年12月),二水平標高-900m(開采時間:2025年2月~2044年3月),三水平標高-1200m(開采時間:2028年10月之后)。目前礦井生產采區處于一水平,礦井現采用上行式開采方式,先行開采煤層厚度大、儲量豐富的7~82煤組,7~82煤組間各煤層采用下行開采方式;沿煤層走向采用先近后遠的前進式開采順序;沿煤層傾斜方向采取先淺后深的開采順序。××煤礦綜合采掘工程平面布置圖見附圖2。礦井通風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副井、主井進風,中央風井回風,通風方法采用抽出式通風。××礦井及選煤廠由礦井生產設施及輔助生產設施、選煤廠及輔助生產設施、場外運輸道路、鐵路運輸專用線等四部分組成,礦井與選煤廠位于同一工業場地。2.1.1環評及驗收情況××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井及選煤廠項目已于2006年6月21日取得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評批復,文號:環審[2006]295號;××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井及選煤廠已于2011年8月5日完成竣工環保驗收,驗收文號:環驗[2011]222號。2.1.2現有項目工程組成礦區內現有工程項目為“××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井及選煤廠”,現有工程內容及規模見表2。表2現有工程內容一覽表類別項目名稱工程內容主體工程礦井部分主立井井筒凈直徑5.0m,深度655.0m,井口標高+30.0m,井底標高-625m,用于全礦井煤炭提升兼進風,礦井生產能力為1.8Mt/a副立井井筒凈直徑7.0m,深度685.0m井口標高+30.0m,井底標高-655m,用于人員材料設備和矸石提升兼進風,并敷設排水壓風灑水動力通訊等管路回風井井筒凈直徑5.0m,深度655.0m,井口標高+30.0m,井底標高-625m,用于全礦井的回風,并敷設防火注漿等管路井巷工程總長度26774m,總體積450188m3,其中巖巷長22046m,體積378003.2m3,煤巷長4728m,體積72184.8m3主井井架及絞車房鋼井架高64.3m,絞車房設1臺JKMD-4×4(Ⅲ)提升機,鋼筋混凝土框排架結構二層,建筑面積1152m2副井井架及絞車房鋼井架高48m,絞車房設1臺JKMD-4×4(Ⅲ)提升機,鋼筋混凝土框排架結構二層,建筑面積1152m2扇風機房設置2臺GAF28-13.3-1型軸流通風機,1用1備,鋼筋混凝土框排架結構一層,建筑面積785m2壓風機房設置4臺LU320W-8型空氣壓縮機,3用1備,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一層,建筑面積473m2防火灌漿站灌漿采用黃土,灌漿量2600m3/d,用土量465m3/d;磚混結構一層,建筑面積720m2排矸系統1.7m3礦車采用內燃機車牽引,3.4m3三面翻礦車絞車牽引上山;絞車房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一層,建筑面積144m2選煤廠部分主廠房設置跳汰水洗系統、粗煤泥回收系統,原煤入洗能力為1.8Mt/a;鋼筋混凝土框排架結構四層廠房,建筑面積4916m2濃縮車間半地下式濃縮池3座,直徑為35m,深度7m;鋼筋混凝土結構壓濾車間設置1臺GPJ-96型加壓過濾機和4臺YSM750壓濾機,4用1備;鋼筋混凝土框排架結構二層,建筑面積1736m2轉載點及棧橋轉載點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棧橋根據支架高度及跨度要求分別采用地道、磚混、鋼筋混凝土框架及鋼桁架棧橋輔助工程瓦斯抽放站位于礦井工業場地北側,建筑面積為528m2,安裝2臺2BEY-67型水環真空泵(1用1備),配備電機630kW礦井輔助設施綜采設備維修庫、坑木加工房、材料庫、汽車庫、消防、救護、后勤服務、油脂庫、水源井泵房、日用生活消防水池泵房等輔助生產設施選煤廠輔助設施煤樣室、化驗室、機修車間、生產水池、循環水池臨時矸石堆場采取水沖擴堆和灑水抑塵措施,占地面積5.879hm2,堆存量為40萬m3礦井水凈化站實際處理規模16440m3/d,采用混凝沉淀一級處理工藝,部分過濾、消毒回用生活污水處理站處理規模1500m3/d,采用兩段生物接觸氧化法二級處理工藝鍋爐房設置3臺SZL10-1.25-AⅡ型鍋爐和一根60m高的磚煙囪,各配置1臺脫硫水膜除塵器,現有燃煤鍋爐已停止使用,擬由臨渙中力電廠提供蒸汽集中供熱儲運工程鐵路專用線Ⅱ級工業企業鐵路,單線,線路全長7.94km,內燃機車牽引,每日列車2對,接軌站小湖集集配站,占地16.333hm2裝車站整列到發裝車,橫列式布置,3股到發線,1股材料線,2股裝車線,占地3.97hm2場外公路包括進場道路(分為場前道路和場外公路兩段)、貨運公路和地銷煤公路等四段道路,總長度5.63km,占地面積14.447hm2裝車倉設置3個直徑15m的圓筒倉,儲煤量3×5500t矸石倉設置2個直徑12m的圓筒倉,倉容量約1000t儲煤場365×55m儲煤場,儲煤量6萬t,門式堆取料機堆取煤公用工程供電總容量32MVA,工業場地內設1座35kV變電所,2回路35kV電源均引自海孜110kV區域變電所供水采用第四系含水層為生活用水水源,設置3口水源井,2用1備,井徑300mm,井深40m,每座井供水能力60m3/h排水工業場地采用雨污分流制,廠區設有一座污水處理站,處理規模1500m3/d,采用兩段生物接觸氧化法二級處理工藝,礦井水排入工業場地內的礦井水凈化站處理達標后部分回用,生活污水經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入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行政與公共設施行政辦公樓、區隊辦公樓、礦燈房、浴室、更衣室、井口等候室、單身宿舍樓、礦山救護隊、門衛室等設施,總建筑面積21695m2環保工程廢氣處理工程儲煤場設防風頂棚,四周設擋風圍墻,灑水抑塵;臨時矸石堆場灑水抑塵;原煤準備車間篩分設備上方設密閉的吸氣罩,煤塵罩收集后布袋除塵器處理;產塵點噴霧灑水抑塵;輸煤棧橋封閉,原煤轉載點采取噴霧抑塵;矸石倉噴霧灑水抑塵廢水處理工程礦井水排入工業場地內的礦井水凈化站(16440m3/d)處理達標后部分回用;生活污水經廠區污水處理站(1500m3/d)處理達標后排入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除塵廢水經沉淀處理,石灰乳調節pH值,循環利用不外排噪聲治理工程減震基礎;隔聲罩,室內頂棚安裝吸聲板等固廢處理工程礦井矸石初期臨時矸石堆場儲存,后期充填沉陷區;洗選矸石送臨渙煤泥電廠作燃料;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往××市垃圾衛生填埋場處置;污水處理站污泥提供給附近農村堆肥熟化后左農肥表3現有工程設備一覽表工作場所設備名稱型號數量主要技術特征東一采區工作面采煤機MGT375/7501臺截深0.63m,最大采高4.5m,750kW液壓支架ZFS6000-17/35132架支撐掩護式,工作阻力6000kN刮板輸送機SGZ-764/6302臺可彎曲,運輸能力900t/h,630kW刮板轉載機SZZ-764/1601臺輸送能力1100t/h,160kW破碎機PCM1101臺處理能力1000t/h膠帶輸送機SSJ1000/2×2201臺可伸縮型,運輸能力900t/h,2×220kW西一采區工作面采煤機MG2×375BW2臺截深0.63m,最大采高4.5m,750kW液壓支架ZZ5000-15/28146架支撐掩護式,工作阻力5000kN刮板輸送機SGZ-764/6302臺可彎曲,運輸能力900t/h,630kW刮板轉載機SZZ-764/1601臺輸送能力1100t/h,160kW破碎機PCM1101臺處理能力1000t/h膠帶輸送機SSJ1000/2×2201臺可伸縮型,運輸能力900t/h,2×220kW煤巷綜掘面煤巷掘進機ELMB-752臺146kW膠帶輸送機SJ-802臺可伸縮型,輸送能力200t/h轉載機ES-6503臺輸送能力200t/h巷道普掘面氣腿鑿巖機ZY-2436臺耗氣量2.8m3/min耙斗裝巖機PD-60B型6臺/提升主井提升機JKMD-4×4(Ⅲ)1套20t雙箕斗,3000kW副井提升機JKMD-4×4(Ⅲ)1套1.5t礦車雙層四車寬窄罐,1700kW扇風機房軸流式風機GAF№28-13.3-12臺流量192.5m3/s,負壓1640Pa,1800kW井下排水多級離心泵PJ200×85臺Q=420m3/h,H=742.3m,1400kW壓風機房空氣壓縮機LU320W-84臺MPa,60m3/min,320kW選煤廠主廠房重介旋流器3DGMC1000/700A2臺脫介篩/4臺B=3000mm,Ф=0.5mm離心脫水機VM14003臺磁選機2CTXN10305臺浮選機/3臺XJX-T12四室,單槽容積12m3加壓過濾機GPJ-961臺過濾面積F=96m2壓濾機YSM7504臺過濾面積F=750m2濃縮機NT-353臺2.1.3現有項目平面布置(1)地面總體布置工業場地布置在××縣臨渙鎮西南4km處大劉圩孜和石集村之間,北至××市約45km,工業場地北側緊靠礦井鐵路專用線。,由工業場地東側引入,線路全長7.94km。場外公路包括進場道路、貨運公路和地銷煤公路,進場公路(含場前道路)布置在工業場地南側,自工業場地南大門向南約50m后折向東連接白沙至臨渙公路,貨運公路布置在工業場地北側,自工業場地貨運大門向東約400m后折向南連接進場公路,地銷煤公路布置在工業場地北側,自工業場地地銷煤大門向東約1.45km后折向南連接進場公路,場外公路總長5.63km。××礦井及選煤廠總占地面積73.994hm2,其中工業場地占地面積29.474hm2,單身宿舍區占地面積7.756hm2,水源井占地面積0.105hm2,場外公路占地面積14.447hm2,鐵路專用線占地面積16.333hm2,臨時矸石堆場占地面積5.879hm2。(2)工業場地平面布置××礦井及選煤廠工業場地按功能分為場前區、生產區、輔助生產區、礦井水及污水處理區和單身宿舍區。場前區位于副井南側,布置有生活福利聯合建筑、行政、生產辦公樓。辦公樓正面朝南,直面場地的主入口,內外聯系十分方便。辦公樓前為寬闊的場前廣場,經鋪砌和綠化,可以創造整齊、清潔、優美、寧靜的工作環境。生產區位于主井西北側,布置有選煤生產系統的主廠房、濃縮車間、壓濾車間等。鐵路裝車站信號樓靠近裝車倉布置,鍋爐房靠近上煤膠帶輸送機布置,主井東側布置有主井提升絞車房。輔助生產區位于主井東側和南側,布置有礦井修理車間、綜采設備庫、材料庫(棚)、坑木加工房、消防材料庫及電機車庫、副井提升絞車房布置在副井北側,輔助生產區均布置有窄軌鐵路與副井井口窄軌鐵路車場相接,35kV變電所靠近綜采設備庫東側布置。礦井水及污水處理站布置在鐵路站場北側,布置有礦井水地面凈化站和生活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的污水向北排入澮河。單身宿舍區布置在工業場地東南,設有單身宿舍、食堂及綜合樓聯合建筑。消防隊、救護隊布置在工業場地場區西南。主井西北側為風井場地,布置有扇風機房和泥漿攪拌站,矸石翻車系統和預留的瓦斯抽放站布置在工業場地的西北側。現有工程平面布置圖見附圖3。2.1.4礦井通風礦井通風系統現為中央并列式通風,主、副井進風,中央風井回風,主井、副井和中央風井均布置在工業場地內。圖1現有礦井通風方式2.1.5現有項目污染物(1)廢氣現有××礦井及選煤廠生產期的大氣污染源主要來自于儲煤場、臨時矸石堆場、工業場地道路及場外公路等揚塵、鍋爐廢氣及風井排放污風。現有工業場地共有3臺鍋爐,每臺鍋爐配置1臺SKM4型脫硫水膜除塵器,除塵效率96%,脫硫效率60%,煙氣處理后由60m高的煙囪排放。采暖期運行2臺鍋爐,非采暖期運行1臺鍋爐,其中,采暖期為120天。現有工程鍋爐房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4。表4鍋爐房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項目煙氣量(104Nm3/a)排放量(t/a)煙塵SO2NOx鍋爐廢氣18710.7186.57714.55021.534礦井工業場地內設3個井筒,主井(D5.0m)、副井(D7.0m)和中央回風井(D6.0m)。主井、副井進風,中央回風井回風,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中央風井安裝了兩臺FBCDZNo.35/2×800型隔爆、對旋軸流式風機(一臺工作、一臺備用)。地面主要通風機運轉正常,風機葉片角0°,礦井總進風量14573m3/min,總回風量15246m3/min,地面主要通風機排風量15591m3/min,外部漏風量345m3/min,外部漏風率為2.21%,風壓2720Pa,等積孔5.80m2。類比《旬邑縣中達燕家河煤礦有限公司風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中風井排風口的監測數據,現有風井污風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5。表5現有污風廢氣污染物排放情況項目風量(m3/min)排放濃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粉塵155911.2460.4433.881儲煤場、臨時矸石堆場、工業場地及場外公路等揚塵均屬面源,儲煤場、臨時矸石堆場產生的污染物為在外界風力條件下產生的風蝕揚塵,工業場地及場外公路產生的污染物為車輛交通造成的道路揚塵,揚塵產生量難以定量估算。儲煤場使用防風頂棚抑塵,臨時矸石堆場揚塵控制采取水沖擴堆的抑塵措施,工業場地和場外公路使用使用灑水車定時灑水抑塵。(2)廢水現有項目廢水主要為礦井水、生活污水和選煤廠煤泥水。礦井水主要來源于井下工作面涌水及井筒或巷道淋水、井下消防灑水、防火灌漿水等。××礦井工作面、采空區等現有涌水量為7711.2m3/d,全部排入地面礦井水凈化站進行凈化處理。礦井水凈化站設計處理規模為16440m3/d,凈化工藝采用混凝澄清工藝,礦井水經凈化后回用于黃泥灌漿站用水、井下消防灑水、矸石堆場水沖擴堆用水、工業場地綠化用水、選煤廠生產補充水等,回用水量為5397.84m3/d,其余部分通過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選煤廠煤泥水廠內閉路循環不外排,煤泥廠內回收。煤泥水經濃縮、壓濾后,其溢流水和壓濾液由循環水泵送入水箱循環利用。現有××煤礦工業場地生活污水處理站處理規模為1500m3/d,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工藝,生活污水經場內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排入辛莊溝,通過包河排入澮河。××省分眾分析測試技術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6日對××煤礦工業場地進行了例行監測,根據《××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煤業有限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日常檢測》中監測數據,生活污水及未回用的礦井水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排入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圖2現有工業場地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圖3現有工業場地礦井水凈化站工藝流程圖表6廢水污染物排放量單位:t/a項目排水量(m3/a)CODBOD5SSNH3-N動植物油石油類氟化物生活污水(包括鍋爐排水)1029601.7500.5564.4270.0610.002//礦井水763408.87.634/35.880//0.0080.878合計866368.89.3840.55640.3070.0610.0020.0080.878圖4現有工業場地水平衡圖單位:t/d(3)噪聲現有工業場地噪聲源主要來自主、副井提升系統、鍋爐房、扇風機房、壓風機房及選煤廠的生產廠房等,產噪設備主要為提升機、空氣壓縮機等。此外,鐵路機車運行及公路運輸車輛也將產生一定的交通噪聲。設備噪聲源大部分是寬頻帶的,且多為固定、連續噪聲源。交通噪聲主要是鐵路專用線噪聲,運輸產生的噪聲源主要為線性間斷噪聲源。現有工程對主要噪聲源采取了減震、隔聲、吸聲、消聲等措施。××省分眾分析測試技術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6日對××煤礦工業場地進行了例行監測,根據《××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煤業有限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日常檢測》中監測數據,現有工業場地廠界晝間噪聲監測值為44.5~51.2dB(A),夜間噪聲監測值為40.8~45.2dB(A),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4)固體廢物××礦井及選煤廠生產期產生的固體廢物有煤矸石、生活垃圾、礦井水凈化站污泥和污水處理站剩余污泥等。礦井排矸儲存在臨時矸石堆場,用于回填沉陷區;洗選矸石儲存在臨時矸石堆場,部分綜合利用,其余用于回填沉陷區;凈化站污泥與選煤廠煤泥一并處置;污水站污泥用于工業場地綠地肥料或附近農村的農肥。采取以上措施后實現了固體廢物處置率100%。(5)現有項目污染物匯總現有項目污染物排放匯總見表7。表7現有項目污染物排放情況一覽表單位:t/a種類污染物名稱排放量廢氣粉塵3.81煙塵6.577SO214.550NOx21.534廢水廢水量866368.8COD9.384BOD50.556SS40.307NH3-N0.061動植物油0.002石油類0.008氟化物0.878固體廢物礦井排矸0洗選矸石0生活垃圾0凈化站污泥0污水站污泥02.1.6現有工程地表沉陷及整治(1)現有工程煤炭開采及地表沉陷概況根據××礦井提供的統計資料,截至2018年,××礦井已形成地表沉陷區面積約1.9965km2,沉陷深度約0~2m,當地農民已對該區域進行了部分整治承包養殖。現有塌陷區分布圖見附圖4。(2)地表沉陷整治措施除當地農民對沉陷區域進行了整治承包養殖外,××礦井已形成的地表沉陷區未達到穩定,因此主要對受沉陷影響的道路利用煤矸石進行了墊高,以保證鄉村公路正常通行,其余受沉陷影響的溝渠和道路尚未形成明顯下沉,仍維持正常的使用功能。(3)村莊搬遷與安置結合礦井開采時序以及原環評搬遷計劃,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統計資料,截止2018年底,已搬遷了石莊、劉菜園、羅莊等8個壓煤自然村莊,安置住戶956戶、3132人,目前5個壓煤自然村莊正在搬遷,須于2019年12月前完成搬遷工作。××煤礦壓煤村莊搬遷計劃、進度及安置情況見表8。經現場踏勘了解,搬遷后居民的居住、出行、醫療衛生、子女入學等條件都有了顯著的改善。表8××煤礦壓煤村莊搬遷計劃、進度及安置情況一覽表序號村莊名稱戶數/人口老村址面積(畝)新村址面積(畝)新村位置影響工作面計劃搬遷完成時間實際搬遷完成時間完成情況1石莊69/27763.905450.7600臨渙鎮夾河村8117267282012.112011.5已完成2劉菜園54/17649.704239.4800臨渙鎮夾河村8117267282012.112011.5已完成3羅莊85/27778.106662.0400臨渙鎮夾河村8117267282012.112011.5已完成4李合圩177/579163.3138129.7200臨渙鎮夾河村8117267282012.112011.5已完成5李莊250/822202.1170臨渙鎮梁廟村104610482012.112011.5已完成6郭井子64/2105944臨渙鎮梁廟村10412014.122014.5已完成7林莊96/3158866臨渙鎮梁廟村10412018.052017.05已完成8陳油坊161/526146110臨渙鎮梁廟村10412018.052017.12已完成9郭溝、前李場330/1082251.92201臨渙鎮铚城村10412019.12正在搬遷正在搬遷10張樓、王莊221/7252690臨渙鎮高皇村8527527732019.12正在搬遷正在搬遷11后李場148/4831790臨渙鎮铚城村8527527732019.12正在搬遷正在搬遷12辛莊200/1100355未定未定82未定2019年啟動預計2023年底完成13趙水圩50/22080未定未定7采區未定2020年啟動預計2024年底完成2.2改建項目工程內容及規模2.2.1項目概況項目名稱:××煤礦安全改建工程;建設單位:××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性質:改擴建;建設內容:新建東風井,兼作礦井的一個邊界安全出口,安裝2臺礦用防爆對旋軸流通風機,新增巷道總工程量為1123m,東風井場地內主要設有通風機房、灌漿站等,配套供電工程等相關輔助設施;建設地點:××省××市××縣××煤礦工業場地東南方向2067m處,緊鄰022縣道(經緯度:116.566438,33.644825)(項目地理位置圖見附圖5);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項目投資:本項目總投資13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137萬元,占總投資的1.05%。2.2.2項目主要建設內容本次改建工程礦井生產能力不變,井下不增加采區和工作面,僅進行通風系統改造,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東風井,兼作礦井的一個邊界安全出口,安裝2臺礦用防爆對旋軸流通風機,新增巷道總工程量為1123m,東風井場地內主要設有通風機房、灌漿站等,配套供電工程等相關輔助設施。該項目組成詳情見表9。表9建設項目組成一覽表類別項目名稱工程內容備注主體工程回風井井筒立井,井筒凈直徑5.5m,凈斷面積23.76m2,井筒落底標高為-625m,地面標高+30m,凈深655m。井筒內裝備密閉梯子間作為礦井的邊界安全出口新建巷道工程巷道總工程量為1123.0m,巷道凈斷面積19.98m2回風量東風井前期風量為90.6m3/s,通風阻力為2215Pa,后期風量為122.4m3/s,通風阻力為2948Pa通風機房、風道及擴散塔通風機房建筑面積為404.25m2(10.5m×38.5),鋼筋砼框架結構;擴散塔高度為10.2m的鋼筋砼框架結構;風道總長80.8m,鋼筋砼框架結構新建輔助工程灌漿站由設備大棚、泥漿池和黃土大棚組成,黃土大棚位于東風井工業場地東南部,為棚類建筑,建筑面積為216m2,用于儲存黃土;設備大棚位于黃土大棚西側,建筑面積為112.5m2,用于儲存備用設備;泥漿池位于設備大棚西側,占地面積為28.26m2,容積為100m3新建高低壓配電室位于回風道的北側,建筑面積為241.5m2新建泵房位于東風井工業場地東北部,建筑面積為45m2新建電控室位于設備大棚北側,建筑面積為15m2新建水源井泵房位于東風井工業場地西北部,建筑面積為13m2新建儲運工程黃土大棚位于東風井工業場地東南部,建筑面積為216m2,用于儲存黃土新建設備大棚位于黃土大棚西側,建筑面積112.5m2,用于儲存備用設備新建公用工程給水防火灌漿用水由東風井場地自備水源井供給,消防用水由東風井場地內消防加壓站房設置的消防泵供給新建排水新建東風井場地地面排水采取雨污水分流制,雨水經道路邊溝匯集自流排出場地,生活污水來源于值班人員生活污水,污水量為0.45m3/d,經污水管網收集,進入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回用于防火灌漿。防火灌漿水進入井下水倉,經地面礦井凈化站處理后排入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新建供電系統東風井2回6kV電源引自于××煤礦35kV變電所6kV不同母線段,采用YJV22-6kV-3×185電纜沿礦內新建電纜橋架敷設,每回長度均為0.6km。在礦南墻與東圍墻交叉位置設終端鋼塔兩基。出礦后采用JKLYJ-185導線架空沿進礦公路敷設至東風井變電所,每回架空線路長度均為3.3km,兩回線路分桿架設新建環保工程廢氣處理本項目為通風系統改造工程,現有工業場地不新增儲煤場、矸石堆場等無組織排放的大氣污染源,新建東風井場地也不設置儲煤場、矸石堆場等無組織排放的大氣污染源,進場公路采用灑水車定時灑水抑塵,其道路揚塵產生量可忽略不計,對周圍環境沒有影響/廢水處理東風井值班人員從現有勞動定員內調配,新建東風井場地生活污水經地埋式一體化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于防火灌漿用水,防火灌漿水與礦井涌水進入井下水倉,經地面礦井凈化站處理后排入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防火灌漿水依托現有礦井凈化站處理噪聲治理/固廢處理東風井值班人員從現有勞動定員內調配,新建東風井工業場地新增固體廢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污泥/生態保護地面硬化、場區綠化,綠化面積為1500m2/環境風險東風井工業場地設有一座半地下式消防與生產合用水池,容積為400m3/2.2.3改建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煤礦安全改建工程改建后東風井場地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0。表10改建后東風井場地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1工業場地占地總面積hm212圍墻內工業場地用地面積hm20.9973建、構筑物等用地面積hm20.1374道路及回車場地用地面積hm20.1715雨水、排水溝占地面積hm20.0386綠化面積hm20.157建筑系數%13.78場地利用系數%34.79綠化系數%152.2.4主要設備清單改擴建項目主要設備清單見表11。表11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礦用防爆對旋軸流式通風機FBCDZ-8-NO27,750r/min臺2(1用1備)2防爆電動機YBF-630S2-8,400kW、10kV、750r/min臺4(2用2備,每臺通風機配2臺)3風門絞車JFM-4,F=40KN,N=7.5KW臺24水平風門/套25立式風門/套26立風井防爆門MFBL-5.0/350套17制漿設備KDZJ-5050m3/h套2泥漿攪拌器ZJ30-DQ5.5kW,380V套1制漿機ZN3030kW,380V臺2膠帶輸送機JB500-LD3.0kW,380V套2螺旋給料機ZJ30-WL5.5kW,380V套28閘閥Z41T?10DN80PN1.0MPa個49漿液閥Z73X?10DN150PN1.0MPa個110高壓開關柜KYN28A-12臺1211干式變壓器SCB11-250/6/0.4臺212低壓配電柜GGD型臺513直流電源箱26AH臺114風機在線監測系統/套115避雷器6kV線路型氧化鋅避雷器只1216工業攝像頭/臺417水泵/臺22.2.5東風井特征擬建東風井場地位于××井田東翼深部7-6孔北側約80m處,地面為設施農用地,無溝渠、河塘,井筒中心坐標:x=3724505.600m,y=39459275.800m。井筒凈直徑5.5m,凈斷面積23.76m2,井筒落底標高為-625m,地面標高+30m,凈深655m。新增巷道總工程量為1123m。新建東風井主要為礦井東翼7采區、Ⅱ7采區及Ⅱ5采區服務,不改變礦井現有的兩面達產的生產面貌。新建東風井場地工程平面布置情況見附圖6,安全改建工程實施后井田開拓系統平面圖見附圖7。新增東風井井筒特征見表12,改建工程工程量見表13。表12東風井井筒特征表井筒名稱井筒中心坐標井筒形狀井口標高(m)井底標高(m)斷面形狀井筒直徑(m)斷面積(m2)支護形式有無梯子間緯距X經距Y東風井3724505.60039459275.800立井+30.0-625.00圓形5.523.76鋼筋砼有表13改建工程工程量巷道名稱長度(m)備注井筒(表土)280.0D5.5m井筒(基巖)375.0D5.5m合計655.0/東翼總回風巷1123.0/合計1123.0/總計1778.0/圖5東風井井筒平面布置圖圖6東風井井壁結構簡圖2.2.6東風井平面布置東風井場地位于××煤礦工業場地東南側,其東側緊臨縣道臨白路(臨渙-白沙),場地出入口設置于場地東側,由于場地面積較小,僅設一個出入口。通風機、回風道、風井鎖口緊密連接,由西向東呈一字形排列,與場地長方向平行,總長接近95.0米;灌漿系統由設備大棚、泥漿池和黃土大棚組成,位于東風井場地東南部,與井口靠近,方便管線連接;場地用電電源由××煤礦工業廣場內礦井35KV變電所提供,6KV架空進線引至本場地北側圍墻后改用電纜通過橋架接入至場地內高、低壓配電室,位于回風道的北側;場地水源井泵房位于東風井工業場地西北部,泵房位于東風井工業場地東北部,泵房東側設置一座400m3鋼筋混凝土半地下式消防與生產合用水池,滿足生產和消防用水需要;場地內設有4.5米寬環形道路,并與場外道路相連接。東風井場地平面布置具體見附圖8。2.2.7改建后通風方式安全改建工程后為混合式通風,主、副井進風,中央風井和東風井回風。主井、副井和中央風井均布置在工業場地內。圖7安全改建工程實施后礦井通風方式2.2.8公用輔助工程(1)給水東風井場地設置生活、生產及消防給水系統,給水系統由水源井及泵房和輸水管網等組成。防火灌漿用水、生活用水由東風井場地自備水源井供給,生活用水量為0.5m3/d,防火灌漿用水量833m3/d。消防用水由東風井場地內消防加壓站房設置的消防泵供給。(2)排水新建東風井場地地面排水采取雨污水分流制,雨水經道路邊溝匯集自流排出場地,生活污水來源于值班人員生活污水,污水量為0.45m3/d,經污水管網收集,進入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回用于防火灌漿。防火灌漿水產生量為166.7m3/d,進入井下水倉,經地面礦井凈化站處理后排入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3)供電東風井2回6kV電源引自于××煤礦35kV變電所6kV不同母線段,采用YJV22-6kV-3×185電纜沿礦內新建電纜橋架敷設,每回長度均為0.6km。在礦南墻與東圍墻交叉位置設終端鋼塔兩基。出礦后采用JKLYJ-185導線架空沿進礦公路敷設至東風井變電所,每回架空線路長度均為3.3km,兩回線路分桿架設。2.2.9東風井選址及周圍狀況新建東風井位于××煤礦工業廣場東南向,緊鄰022縣道,項目區四周均為空地,東風井工業場地周邊200m范圍內無敏感點。項目周邊概況具體見附圖9。2.2.10勞動定員和工作制度現有廠區勞動定員為1120人,年工作日330d,每天3班作業,每班8h。本次改建項目不新增勞動定員,東風井值班人員從現有勞動定員內調配,每天安排2名員工值班。2.2.11項目建設工期安排本項目預計開始實施時間為2019年2月,預計施工時間為20個月,預計投產時間為2020年10月。2.3產業政策及規劃符合性2.3.1政策符合性(1)相關政策摘要《煤炭產業政策》(國家發改委2007年11月23日發布)中“第二十八條”指出“積極推進煤炭貿易市場化改革,建立健全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完善煤炭價格市場形成機制,制定公平交易規則。建立全國和區域性煤炭交易中心及信息發布平臺,鼓勵煤炭供、運、需三方建立中長期合作關系,引導合理生產、有序運輸和均衡消費。穩步發展國際煤炭貿易,優化煤炭進出口結構,鼓勵企業到國外投資辦礦。”。《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訂)》(2013年2月1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21號令)規定了“120萬噸/年及以上高產高效煤礦(含礦井、露天)、高效選煤廠建設”、“礦井災害(瓦斯、煤塵、礦井水、火、圍巖、地溫、沖擊地壓等)防治”為煤炭行業鼓勵類項目。(2)政策符合性分析2018年11月11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皖經信煤炭函[2018]1387號文下達了《××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同意××煤礦安全改建工程項目備案變更的函》,同意本項目的建設。本項目新建東風井,通風系統由中央并列式改為中央并列與對角混合式,提高礦井抗災能力,同時,東風井兼作一個邊界安全出口,屬于安全改建工程。本項目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訂)》中的鼓勵類項目,符合《煤炭產業政策》等相關政策要求。綜上所述,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2.3.2規劃符合性(1)與《××省××礦區總體規劃》相符性分析根據《××省××礦區總體規劃》,××礦區位于××省西北部,井田地跨××、宿州、亳州市,東西長40~150km,南北寬135km左右,面積約10850km2,資源儲量99.31億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發改能源[2006]643號文對××省××礦區總體規劃進行了批復,××礦區總共劃分為46個井田,礦區建設總規模為6305萬噸/年,其中××礦井180萬噸/年。××礦井是××礦區總體規劃建設中的項目之一,原設計生產規模為180萬t/a。為確保礦區安全生產,本次礦井安全改建工程為保證安全生產對礦井通風系統進行改造,安全改建工程實施后的生產能力不變,依然為180萬噸/年,符合××省××礦區總體規劃及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批復要求。因此,本項目建設符合《××省××礦區總體規劃》的要求。(2)與《××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相符性分析××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堅定“工業強市”方向,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四化”同步協調發展。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優化煤炭資源開發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碳基新材料產業基地。本項目為礦井安全改建工程,屬于煤炭開采和洗選的配套工程,本項目屬于××市傳統產業煤炭開采。因此,本項目建設符合《××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的要求。(3)與《××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相符性分析××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了9項重點任務:一是推進煤炭產業轉型發展。抓住國家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戰略機遇,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從2016年起,3年內停止審核除產能置換項目外的新增煤炭產能項目。到2020年,產能規模控制在1.3億噸/年左右。推進煤礦安全高效生產、促進煤炭分級分質利用、加快煤炭物流發展。本項目屬于礦井安全改建工程,本次礦井安全改建工程為保證安全生產對礦井通風系統進行改造,安全改建工程實施后的生產能力不變,依然為180萬噸/年。因此,本項目符合《××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要求。2.3.3選址符合性(1)選址概況本項目建設用地位于礦井工業場地東南方向2067m處,緊鄰022縣道,西距夏莊333m,東北距小趙莊204m,占地面積為10000m2。東風井場地所在位置地勢平坦,標高+27.62~+31.37m,鑒于該場地地勢平坦,結合防洪、排水要求同時考慮場內運輸等因素,設計采用平坡式布置方式。在場地四周設有0.80m寬帶蓋板矩形排水溝,排水溝相互連通,雨水順平場坡度通過蓋板泄水孔,匯集至溝內,場地內部排水溝分別與場外南側排水溝相連接,雨水匯合后集中排入排水溝。根據××縣國土資源局臨渙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出具的用地說明,項目用地規劃為建設用地及設施農用地,具體見附件6。項目所在地給排水、供電等配套設施齊全,交通便捷,地勢平坦。根據《2017年××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市為非達標區,但根據例行監測數據,××煤礦工業場地產生的廢氣經防治措施處理后均能達標排放;項目區域聲環境質量能夠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要求。項目所在地四周均為空地,場地周邊200m范圍內無敏感點。(2)選址合理性分析通過現場踏勘和本次評價現狀監測結果可以看出,××煤礦井田范圍內屬農業區,工業污染源很少,區內無風景旅游區、文物保護區等特殊環境敏感區,擬建東井場地所在位置目前主要為空地,地形平坦開闊,周圍村莊距廠界距離均大于200m,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均較好,有一定的環境容量。擬建東、西風井場地建設占地面積較小,不需拆遷村莊,場地緊鄰022縣道,最大程度上利用現有的道路,減少了道路建設的工程量和線路對環境影響,減少了對耕地的占用。東風井場址距離最近村莊為位于東北側204m的小趙莊。項目對各污染源也分別采取了相應的控制措施,風井場地附近村莊的環境質量也能滿足其環境功能要求,因此,從環境影響角度而言,項目選址是合理可行。2.4“三線一單”相符性(1)與生態保護紅線相符性本項目位于××煤礦工業廣場東南向,緊鄰022縣道,用地類型屬于建設用地及設施農用地,項目評價區域內無生態紅線區域,項目用地不在管控區范圍內,故符合生態紅線要求。本項目所在區域與××省生態保護紅線的位置關系見附圖10。(2)環境質量底線根據《2017年××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市為非達標區,但根據例行監測數據,××煤礦工業場地產生的廢氣經防治措施處理后均能達標排放,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小;監測期間包河、澮河各監測因子均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IV類標準,表明地表水環境現狀良好,均具有一定的環境容量;監測期間廠界各監測點晝夜間噪聲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聲環境質量現狀較好。因此,項目的實施可維持項目周邊地表水質量現狀等級、不會引發惡化降級。(3)資源利用上線本項目建設用地位于××煤礦工業廣場東南向,緊鄰022縣道,西距夏莊333m,東北距小趙莊204m,區域水、電、土地等資源還未到達上線。本項目給水由東風井場地自備水源井供給,東風井2回6kV電源引自于××煤礦35kV變電所6kV不同母線段,滿足資源利用要求。因此,本項目用水、用電等均在供應能力范圍內,不突破區域資源利用上線。(4)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根據《××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堅定“工業強市”方向,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四化”同步協調發展。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優化煤炭資源開發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碳基新材料產業基地。本項目為礦井安全改建工程,屬于煤炭開采和洗選的配套工程,本項目屬于××市傳統產業煤炭開采配套公用工程。因此,本項目不在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內。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1、現有項目環保手續履行情況××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井及選煤廠項目已于2006年6月21日取得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評批復,文號:環審[2006]295號;××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井及選煤廠已于2011年8月5日完成竣工環保驗收,驗收文號:環驗[2011]222號。2、現有工程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省分眾分析測試技術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6日對××煤礦工業場地進行了例行監測,根據《××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煤業有限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日常檢測》中監測數據,分析現有項目各污染物污染防治措施及達標排放情況。(1)大氣污染物防治措施及達標情況分析××礦井工業場地生產期的大氣污染源主要為工業場地內的鍋爐房、儲煤場、臨時矸石堆場、工業場地道路及場外公路等。鍋爐房排放的污染物主要為煙塵、SO2和NOx,廠區共有3臺鍋爐,每臺鍋爐配置1臺SKM4型脫硫水膜除塵器,除塵效率96%,脫硫效率60%,煙氣處理后由50m高的煙囪排放。儲煤場、臨時矸石堆場、工業場地及場外公路等均屬面源,儲煤場、臨時矸石堆場產生的污染物為在外界風力條件下產生的風蝕揚塵,工業場地及場外公路產生的污染物為車輛交通造成的道路揚塵,揚塵產生量難以定量估算。儲煤場使用防風頂棚抑塵,臨時矸石堆場揚塵控制采取水沖擴堆的抑塵措施,工業場地和場外公路使用灑水車定時灑水抑塵。根據《××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煤業有限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日常檢測》中監測數據,現有工程廢氣排放情況見表14~15。表14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監測結果單位:mg/m3監測日期顆粒物上風向G1下風向G2下風向G3下風向G4監控點與參考點濃度差值2018年6月6日0.0560.2010.1370.2641.0表15鍋爐有組織廢氣監測結果監測點流量(Nm3/h)煙塵SO2NOx速率(kg/h)濃度(mg/m3)速率(kg/h)濃度(mg/m3)速率(kg/h)濃度(mg/m3)1#167320.5768.41.41662.02362#154170.5676.01.11511.7229《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30/200/200達標情況/超標達標超標由表14可知,在監測期間,工業場地及矸石堆場周界外顆粒物無組織排放濃度均滿足《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26-2006)中相應標準限值。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省屬于重點區域,重點區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本項目位于××省××市,因此本項目鍋爐廢氣需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3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由監測結果可知,鍋爐煙氣中煙塵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能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3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及達標情況分析現有工程礦井水經地面礦井水凈化站處理后部分回用于防火灌漿用水、井下消防灑水、矸石堆場水沖擴堆用水、工業場地綠化用水、選煤廠生產補充水等,未回用部分排入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選煤廠煤泥水廠內閉路循環不外排,煤泥廠內回收。煤泥水經濃縮、壓濾后,其溢流水和壓濾液由循環水泵送入水箱循環利用。生活污水廠內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入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根據《××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煤業有限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日常檢測》中監測數據,現有工程廢水排放水質情況見表16。表16現有項目廢水排放水質情況單位:mg/L采樣時間取樣點pH石油類總鐵SS氟化物COD氨氮BOD5動植物油2018.6.6生活污水處理站排口7.77//43/170.5955.40.02礦井水處理站排口7.820.010.01L471.1510///《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二級標準6~910/15010150253015《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26-2006)6~956501050///達標情況生活污水處理站排口達標//達標/達標達標達標達標礦井水處理站排口達標達標未檢出達標達標達標///由上表可知,監測期間礦井水經礦井凈化站處理后能滿足《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26-2006)中相關標準限值,生活污水經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后能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二級標準,礦井水和生活污水經廠區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均能達標排放。(3)噪聲達標情況根據《××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煤業有限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日常檢測》中監測數據,現有工程正常運行工況下,噪聲排放情況見表17。表17廠界噪聲監測結果一覽表監測點監測結果LeqdB(A)2011.3.10晝間夜間廠界1#東廠界46.742.12#南廠界44.541.63#西廠界46.240.84#北廠界51.243.6《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6050由上表可知各廠界晝、夜噪聲監測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4)固廢處置情況分析礦井排矸、洗選矸石用于塌陷區回填或外運綜合利用,污水處理站污泥、凈化站污泥、選煤廠煤泥綜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本項目固體廢物在采取有效措施后,均得到妥善處置,對周圍環境沒有不良影響。3、現有項目存在的環境問題(1)生活污水排放去向原環評批復中關于廢水排放去向明確“礦井水處理后,盡量回用于井下灑水、防火灌漿站、綠化等,其余部分排入辛莊溝。待臨渙煤焦電一體化工業基地建成后,應將尚未綜合利用的礦井水引入作為其生產用水。生活污水回用,不外排”。而現有工程礦井水處理后部分回用于井下灑水、防火灌漿站、綠化等,部分排入辛莊溝,通過包河排入澮河。生活污水經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入辛莊溝,經包河匯入澮河。本環評建議建設單位按照環評批復要求,將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后回用于生產用水、廠區綠化等。建設單位需在2019年3月31日之前完成生活污水排放整改計劃,生活污水回用工作完成后,現有工程水量平衡圖見圖8。圖8整改后現有工程水平衡圖單位:t/d(2)鍋爐廢氣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省屬于重點區域,重點區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本項目位于××省××市,因此本項目鍋爐廢氣需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3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根據《××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煤業有限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日常檢測》中監測數據,現有鍋爐排放鍋爐煙氣中煙塵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能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3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同時,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環境空氣質量未達標城市應進一步加大淘汰力度。重點區域基本淘汰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每小時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根據《2017年××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市為非達標區。××煤礦工業場地現有3臺10t/h的燃煤鍋爐,已無法滿足現行環保要求,需將現有鍋爐拆除。應現行環保要求,××礦井及選煤廠擬由臨渙中力電廠提供蒸汽集中供熱,目前蒸汽管道正在建設中,預計2019年3月完工。蒸汽管道及配套設施完工后,建設單位立即拆除現有燃煤鍋爐,由臨渙中力電廠提供蒸汽集中供熱。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1、地理位置××市位于××省北部(東經116°23′~117°02′,北緯33°16′~34°14′之間),與江蘇、山東、河南三省交界,接近隴海—蘭新經濟帶中軸線和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同時××又是華東經濟區乃至全國的重要能源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經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建東風井位于××省××市××縣××煤礦工業場地東南方向2067m處,緊鄰022縣道,具體地理位置見附圖5。2、地形、地貌、地質××市屬××平原一部分,市區東西有寒武、奧陶系地組成的山丘平行延伸兩側,其余均為平原,平原海拔一般為22.5~32.5m。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坡降為萬分之一,市區山地高程一般約220m。××市域大地構造屬中淮地臺魯西隆起區南極,區域范圍內除寒武系、奧陶系部分裸露為,其余均為第四系掩蓋,低山殘丘占全市總面積的4.7%。(1)地層①區域地層概況××煤田的地層類型,屬華北型地層范疇的淮河地層分區之××地層小區。區內古生界地層均隱伏于新生界松散層之下,經鉆孔揭露,自下而上分別為奧陶系馬家溝組,石炭系本溪組、太原組,二疊系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石千峰組,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②礦井地層本井田為全隱蔽含煤區,鉆探所及地層由老到新依次有石炭系、二疊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礦井主要含煤地層為二疊系的上石盒子組、下石盒子組和山西組,含煤地層平均總厚858.08m。(2)地質構造①區域構造××煤田大地構造單元上屬于華北陸塊(二級構造單元)徐淮坳陷(三級構造單元)之××斷褶帶(四級構造單元)。煤田位于華北陸塊東南緣,豫淮坳褶帶東部,東有郯廬斷層與揚子板塊相接,西以夏邑~固始斷層與太康隆起和周口坳陷為鄰,南有光武~固鎮斷層隔蚌埠隆起與淮南煤田相望,北以豐沛斷裂為界與豐沛隆起相接。②礦井地質構造本礦井位于××煤田的中部,臨渙礦區的西北部。東以大劉家斷層(BF3)與海孜煤礦相鄰,西至黃殷斷層(F9),井田外北有宿北斷裂,南有孟集斷層,整個井田處在近東西向與北北東向斷層形成的夾塊內,屬箕狀斷塊式控煤構造。主體構造形態表現為一走向北西~近東西,局部略有轉折,向北、北東傾斜的單斜。地層傾角一般10~20°局部達30°,沿走向方向出現較小規模的地層起伏或次級褶曲。斷裂構造以北東向為主,其次為北西向斷層,發育少量近東西向斷層。局部有巖漿巖侵蝕,構造復雜程度為中等。A.褶曲構造礦井內未發育有較大規模的褶曲,僅沿地層走向方向出現較小規模的起伏或次級褶曲,局部地層產狀變化較大,由一般的10~20°,局部達30°。先期開采地段及西部地層產狀呈波狀起伏,呈較為寬緩的向斜和背斜形態。B.斷裂構造本礦井斷裂構造較發育,井田內斷層走向以北東向為主,其次為北西向,少量東西向。井田內歷次勘探、生產揭露共查出斷層665條,其中落差大于100m斷層22條,50~100m的斷層28條,10~50m的斷層297條,小于10m的斷層318條,其中正斷層636條,逆斷層29條。C.巖漿巖礦井內共有24個鉆孔揭露有巖漿巖。主要分布在礦井東部,侵入煤層主要為32、7、82、10煤層。具體為12西線西部、6線~11線中深部等。所有鉆孔揭露巖漿巖厚度平均值為7.40m,包括兩個較大值75孔(35.10m)和103孔(66.30m)。受其影響,部分塊段可采煤層被吞蝕,煤層的變質程度及煤層穩定性均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3)煤層礦井主要含煤地層為二疊系的上石盒子組、下石盒子組和山西組,含煤地層平均總厚880.8m。自上而下含1、2、3、4、5、6、7、8、10、11計十個煤(層)組,含煤7~18層,平均總厚15.28m,含煤系數1.73%。其中可采煤層有32、7、81、82、10煤層五層,可采煤層平均總厚13.42m,占全部煤層總厚87.8%,7、82煤層為主要可采煤層,平均厚6.98m,占可采煤層厚度45.7%。其它不可采煤層不穩定,常尖滅或相變為炭質泥巖。①32煤層位于上石盒子組下部,煤層厚度0~3.14m,平均1.59m,以薄~中厚煤層為主,結構簡單~較簡單,主要見煤點為單層或含1層夾矸,少數見煤點含有2層、個別點見3層夾矸。可采性指數68%;受巖漿巖侵入及沉積環境影響,在東西深部形成2個面積較大不可采區。煤類有JM、FM、1/3JM、PM等,為大部可采的不穩定煤層。②7煤層位于下石盒子組下部,煤層厚度0~6.56m,平均1.91m,中厚煤層為主。可采性指數76%;不可采區主要分布在礦井中西部的中深部地段。煤類變化不大。煤層結構簡單~較簡單,以單層為主,僅少數點含1~2層泥巖或炭質泥巖夾矸,屬全區大部可采的較穩定煤層。③81煤層81煤層為82煤層的分叉煤層,該煤層有35個分叉點,分叉點煤厚,全部可采。煤層厚度0.84~8.67m,平均厚2.97m,以中厚~厚煤層為主。分叉區主要分布在F3斷層以西及8東線至7線間的深部、6-7線以東的中淺部。煤類變化不大,煤層結構簡單,一般不含夾矸,以單層為主,少數見煤點含1~2層夾矸,為局部可采的較穩定煤層。煤層頂底板巖性均以泥巖為主,次為粉砂巖,個別點為細砂巖。④82煤層位于下石盒子組下部,煤層厚度0.39~18.32m,平均5.07m,以中厚~厚煤層為主。受巖漿巖侵蝕影響,10東5、9-101孔侵蝕變質為天然焦,形成一小范圍的不可采區。煤層結構簡單~較簡單,見煤點以單層為主,其次含1~2層夾矸,少數點含3層夾矸,偶見4層夾矸。夾矸多為泥巖或炭質泥巖。煤類除受巖漿巖侵蝕影響區外,變化不大,可采性指數為98%,為全區大部可采的較穩定煤層。⑤10煤層位于山西組中部,煤層厚度0~5.59m,平均1.88m,以薄~中厚煤層為主;煤層厚度變化較大。可采性指數69%。煤層結構簡單,見煤點以單層為主,僅個別點含1層夾矸;煤類除受巖漿巖影響外,變化不大。10煤層為全區大部可采的不穩定煤層。(4)煤質本礦井煤類總體以JM為主,次為FM、1/3JM,間夾少量PM、QM、RN、1/2ZN及WY,煤類較復雜。各煤層為中灰、中等揮發分煤;低硫、特低~中磷、特低氯、特低砷煤;較高軟化溫度灰、結渣指數低等;中高發熱量煤,中~強黏結性,強結焦性、含油煤;可選性為易選~極難選,以極難選為主。4、水系及水文特征(1)地表水××地形西北高而東南低,河流走向基本與地形一致。區內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閘河、龍岱河、蕭濉新河、王引河、南沱河、澮河、包河、澥河、北淝河等河流,主要河流均自西北流向東南,最后注入洪澤湖。蕭濉新河又稱新濉河,基本為原濉河的上游河道,沿城區西南部繞城而過,經濉河引河注入新汴河。1958年由××××煤礦投資,自蕭縣南丁里截引龍河,河自瓦子口起,上承岱河、大沙河來水,于黃里匯湘西河,至會樓匯洪堿河,經××縣城西,至陳路口匯龍岱河,于符離集閘上匯閘河,在宿州北的蔡橋注入濉河引河。河道自瓦子口至新汴河長62.1km,流域面積2626km2。其中,××市境內自相山區后黃里北(宿州市蕭縣、相山區分界)至閘河口(××縣、宿州市埇橋區分界)長37.7km。閘河為蕭濉新河支流,發源于江蘇省徐州市十八里屯,由北向南流經江蘇銅山、××省蕭縣、××、宿州,于符離集閘上王閘口匯入蕭濉新河、全長72.4km,流域面積466km2。××市境內自張村閘至河口長50.9km。閘河主要支流有倒流河、山河溝、寧王溝、濉符運河等,其中倒流河是最大的支流,發源于××縣南莊村,流域面積約135km2,由于其境內多為山區,暴雨集中,是閘河水的主要來源。龍岱河亦為蕭濉新河支流,東支龍河發源于蕭縣縣城東北龍湖,西支岱河發源于蕭縣祖樓鄉王山窩,兩河在相山區任圩鎮雙莊附近匯流后稱龍岱河,在烈山區宋疃鎮陳路口入蕭濉新河。現岱河下段自瓦子口至雙莊長17.9km,流域面積105km2,龍河流域面積310km2,龍岱河入濉河處來水面積為415km2。自龍河龍湖至龍岱河陳路口全長46.2km,××境內長度34.5km。老濉河起源于××市渠溝鎮南閻王閘,至黃橋村入蕭濉新河,全長10.6km,流域面積53.9km2;西流河為連接老濉河與龍岱河的東西向河道,長2.85km,流域面積21.1km2。包河是澮河支流,發源于河南省商丘市謝集鄉張祠堂村,流經商丘、虞城、亳州、永城、××等市縣,在臨渙集碼頭橋入澮河,來水面積1096km2,××境內長7.9km,匯水面積52km2。澥河發源于××縣白沙鄉潘家西,經宿州、懷遠、固鎮,在澥河洼入懷洪新河,××縣境內長39.3km,匯水面積249km2。新沱河又稱沱河上段、南沱河,屬淮河水系,發源于河南省商丘劉口集,流經虞城、商丘、夏邑、永城、××至宿州戚嶺孜入新汴河。××境內長46.2km。境內有四鋪、徐樓兩座節制閘,四鋪閘以上來水面積3936km2。洪堿河發源于碭山縣,上游有洪河和堿河兩條河流在蕭縣崔口匯流后稱洪堿河,流經碭山、永城、蕭縣在相山區惠樓村入新濉河。流域面積465km2,境內全長6.5km,匯水面積7km2。在惠樓建一座控制閘。王引河是南沱河支流,發源于碭山縣中許莊,流經碭山、永城、蕭縣、××縣等。在四鋪閘上匯入南沱河,××境內長43km,來水面積128km2,仲大莊閘上控制面積1112.9km2。(2)地下水根據地下水的賦存條件、水理性質及水力特征,本區域地下水類型可劃分為松散巖類孔隙水、碳酸鹽巖類巖溶裂隙水和基巖裂隙水三類。松散巖類孔隙水:由第四系和上第三系松散層組成,厚度50~259m,略呈東薄西厚的分布規律。按其巖性特征,自上而下可分為四個含水層(組)和三個隔水層組。含水層屬HCO3-或HCO3·SO4-型,第一含水層以大氣降水、灌溉回滲、地表水體入滲補給為主,側向逕流補給次之,排泄方式主要為蒸發和河流排泄,其次為人工開采和越流排泄。第二、三含水層地下水補給以側向逕流為主,越流補給次之,排泄方式主要為側向逕流。第四含水層天然狀態下與下伏基巖含水層有一定的水力聯系,側向逕流微弱。隔水層分布較穩定,隔水性能較好。基巖裂隙水:由二疊系地層組成,巖性主要為砂巖、泥巖、粉砂巖和煤層,并以泥巖和砂巖為主。砂巖裂隙一般不發育,單位涌水量q大多小于0.1L/s·m,富水性較弱。根據區域資料和井田內可采煤層的賦存層位,分為三個含水層(段)。含水層水質為HCO3-或HCO3·SO4-型。地下水主要受側向逕流補給,同時淺部露頭帶接受松散巖類孔隙水(四含)緩慢滲入逕流補給。排泄方式天然狀態下主要為側向逕流。碳酸鹽巖類巖溶裂隙水存在于石炭系太原組、奧陶系石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中,厚度631.52m,巖溶裂隙水以側向逕流、補給為主,淺部部分露頭帶與松散巖類孔隙水互補。地下水開采及利用情況:××市澮河流域50%、75%和95%保證率年份的淺層地下水可開采量均為15560萬m3,多年平均淺層地下水可開采量為17116萬m3。而2000年澮河流域淺層地下水實際利用量為5979.5萬m3,占多年平均可開采量的34.9%,說明該區域淺層地下水有一定的開發潛力。另外,澮河流域中深層孔隙水的開發利用率小于10%,仍有較大的開發利用潛力。5、生態環境××市境內土壤主要劃分為砂疆黑土、潮土、棕壤、黑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5個土類、9個亞類、17個土屬、47個土種,土壤類型比較復雜,區域分布表現較明顯。項目所在區域土壤除少量潮土外,均屬砂姜黑土類,包括黑土、黃土、青白土、白堿土四個土種。土壤肥力較低,理力性狀不良,缺磷少氮,有機質低,同時土壤養分狀況不同類型和區域差異較大。項目所在區栽培喬木樹種主要有楊、柳、槐、泡桐、榆、楝、椿、水杉等,還有成片栽培的梨、蘋果、葡萄等;栽培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高粱、山芋、綠豆、棉花、芝麻、花生、油菜等;瓜類有西瓜、冬瓜、南瓜、黃瓜、白菜、豆角、芹菜、蘿卜、土豆、西紅柿、韭菜、茄子、蔥等。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委托××世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項目所在地附近的大氣、地表水和聲環境現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監測,具體監測結果見下。1、空氣環境質量現狀與評價1.1項目所在區域達標判斷根據《2017年××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市環境空氣二氧化硫濃度均值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二氧化氮濃度均值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一氧化碳濃度為1.5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分別為100微克/立方米、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1.9%、20.7%;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第90百分位濃度為1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6%。全市空氣質量級別為優良的天數占53.6%,空氣質量級別為輕微污染的天數占33.2%,中度污染的天數占9.0%,重度污染的天數占3.3%,嚴重污染的天數占0.9%。因此,××市為非達標區。1.2基本污染物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本項目引用《2017年××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激光技術常見理論考題解讀試題及答案
- 機械裝配圖紙基礎知識圖解
- 解析醫學基礎考查試題及答案
- 車隊隊長考試題及答案
- 食品檢驗招聘試題及答案
- 財務數據的可靠性與審計風險試題及答案
- 趣味功夫測試題及答案
- 盆腔炎中醫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對傳統產業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藥劑消費者需求研究試題及答案
- 簡約喜慶元宵節介紹模板 教學課件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項目可研(可研發)
- GB∕T 14527-2021 復合阻尼隔振器和復合阻尼器
- 航運系統組成和航運企業組織結構及特點
- 喪假證明模板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 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Q∕GDW 12106.4-2021 物聯管理平臺技術和功能規范 第4部分:邊緣物聯代理與物聯管理平臺交互協議規范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 大會—冠脈微循環障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