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產品技術標準及標準化第1頁/共122頁2023/3/12第五章農產品技術標準及標準化第一節農產品技術標準及標準化的意義第二節農產品技術標準的制定與貫徹執行第三節WTO與標準化返回第2頁/共122頁2023/3/13第一節農產品技術標準及標準化的意義一、農業的發展歷程二、農業標準化返回第3頁/共122頁2023/3/14一、農業的發展歷程第4頁/共122頁2023/3/15農業是人類社會歷史上革命的原因:(一)農業的發端:原始農業時代人類以石器和木棍進行漁獵采集已有200余萬年歷史。史學家認為,農業的發端是在距今1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期開始的。農業的產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轉折點,是人類社會歷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之所以說農業的產生是人類社會歷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第5頁/共122頁2023/3/16第一:它標志著人類對自然界進行改造的開端。第二:人類對野生動植物的馴化,逐步替代采集和狩獵。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寫道:“家養族的最顯著的特色之一,是我們所看到的它們,的確不是適應動物或植物自身的利益,而是適應人的使用或愛好”。第6頁/共122頁2023/3/17第三:農業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文明社會的關鍵步驟。最早的農業無論是起源于種植業、養殖業、或兩者兼有,盡管其技術粗放簡陋,但隨技術的進步和收獲物的增多,它對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社會文化,確曾起過一種爆發性的影響。第7頁/共122頁2023/3/18
原始農業時代的特征
1、石器農具的應用;
2、動植物馴化和自然生態條件下的粗放種植與養殖;
3、勞動的動力是人力。原始農業的產生逐步替代了采集和狩獵。第8頁/共122頁2023/3/19農業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
每一次科技和工具上的重大突破和革命,都將農業推上一個新的臺階,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第9頁/共122頁2023/3/110(二)傳統農業,即經驗農業時代:
大約在5000年前,青銅的冶煉和青銅具的出現,以及后來鐵的冶煉和應用,使金屬農具得以應用,由此引發了勞動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進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細作的技術體系,將原始農業推進到傳統農業時代,從而,創造了四千年輝煌的農業文明。第10頁/共122頁2023/3/111傳統農業的特征1、金屬質農具和木質農具的應用;2、精耕細作和養殖技術;3、勞動的動力是人力、畜力和其他自然力如風力、水力。第11頁/共122頁2023/3/112(三)近代農業,即工業化農業時代
工業:十八世紀英國成功設計了種子條播機、脫谷機、收割機、飼料配制機;十九世紀內燃拖拉機的產生使畜力牽引為機械動力所替代,德國的齊得勒制成DDT;二十世紀合成氨、尿素、六六六、對硫磷等,化肥、農藥工業長足發展。
生物學:十九世紀德國學者施來登、施旺創立了細胞學說,英國學者達爾文創立了進化論,德國學者李比希創立了植物礦質營養學說,奧地利生物學家孟德爾和美國生物學家摩爾根建立了遺傳理論,俄國土壤學家道庫恰耶夫發展了土壤學科。
第12頁/共122頁2023/3/113
在細胞學、進化論、遺傳學、植物營養學的基礎上,近代農業有三次大突破:
第一次:20世紀30年代美國雙交玉米種的推廣,由原來的畝產100kg增加到350kg;
第二次:20世紀40年代墨西哥選育的矮桿、高產、抗病、耐肥、抗倒伏、廣適應的小麥品種,畝產由原來的50kg增加到250kg,并由此掀起一場“綠色革命”;
第三次:20世紀60年代,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培育出矮桿、早熟、高產新品系IR-8,一季稻畝產可達600-650kg。第13頁/共122頁2023/3/114
由于農業的良種化、化學化、機械化的應用,使農業的面貌煥然一新。
良種---產量潛力
化肥---增產措施
農藥---病蟲草害防治---穩產措施
機械---提高勞動生產率由此將四千年的傳統農業推進到近代農業,帶來了20世紀農業的高速發展。第14頁/共122頁2023/3/115近代農業的特征
1、機電工具和無機能源的大量應用;
2、動植物育種和科學的種植與養殖;
3、投入增加,化學品廣泛應用,技術密集;
4、產業分化,形成專業化、社會化的商品經濟結構。第15頁/共122頁2023/3/116
但是,化學品的污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自然資源的破壞,能源的過度消耗,困擾著社會,于是人們提出了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第16頁/共122頁2023/3/117
另一方面,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要求農產品
1、要成為商品即,標準、均一、規模;
2、要多品種,多品牌,多規格,以適應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需求;
3、要品質優、成本低、價格低。這就要求農業要走標準、集約、高效的道路。第17頁/共122頁2023/3/11820世紀下半葉發生了兩個重大科學事件1.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
-------DNA重組技術2.
計算機
-------信息技術第18頁/共122頁2023/3/119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市場需求,以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為主要代表的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將近代農業推進到現代農業。第19頁/共122頁2023/3/120
那么,什么是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有哪些特征呢?第20頁/共122頁2023/3/121(四)現代農業及其特征
1.現代農業
所謂現代農業,就是指在現代世界范圍內處于先進水平的農業形態。
第21頁/共122頁2023/3/1222.現代農業的主要特征
第一、現代農業是可持續發展農業;
第二、現代農業是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技術相結合而運用的農業;第三、現代農業是以現代工業裝備和信息技術所武裝的農業;
第四、現代農業是標準化農業。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體的食品等多元化產品制造技術迅猛發展,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第22頁/共122頁2023/3/123現代農業的一個顯著的根本的特征:
就是有沒有一套嚴格而科學的標準。現代農業是標準化農業。
第23頁/共122頁2023/3/124
總之,實施農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農業所必需,對促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合理利用資源,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第24頁/共122頁2023/3/125二、農業標準化第25頁/共122頁2023/3/126
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活動或其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導則或特性的文件,該文件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經一個公認機構的批準,稱為標準。
標準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社會效益為目的。實際上,標準就是要求,是市場和消費者的要求。(一)標準第26頁/共122頁2023/3/127(二)標準化的意義農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農業所必需是我國加入WTO的需要;是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需要;是實現農業生產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發展品牌農業,創名牌產品,保證產品質量的需要;是加快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的需要;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需要;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返回第27頁/共122頁2023/3/128第二節農產品技術標準的制定與貫徹執行一、標準的分類二、標準的代號和編號三、國際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四、標準化五、農業標準化的內容返回第28頁/共122頁2023/3/129(一)標準的分類1、按標準發生作用的有效范圍分為不同的級別。
從世界范圍來看,標準分為國際標準、區域性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與企業標準六級。
我國目前將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四級。第29頁/共122頁2023/3/130國家標準
是由國家標準團體制定并公開發布的標準(ISO/IEC指南2)。主要國家標準代號
我國國家標準是指對全國經濟技術發展有重大意義,必須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標準。國家標準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和組織草擬,并統一審批、編號和發布。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丹麥GBANSIBSNFDINJASJISISASDS第30頁/共122頁2023/3/131行業標準
我國行業標準是指我國全國性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標準。
制定:行業標準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已正式公布的部分行業代號
農業林業煙草水利水產氣象環保土管NYLYYCSLSCQXHJTD第31頁/共122頁2023/3/132地方標準
我國地方標準是指在某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需要統一的標準。地方標準不得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抵觸,在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實施后,地方標準自行廢止。制定:
地方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地方標準代碼:使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劃代碼。第32頁/共122頁2023/3/133企業標準
企業標準是指企業所制定的產品標準和在企業內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標準。企業標準由企業制定,并向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主管部門的同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企業標準代號:由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行政主管部門加以規定。例如:Q/。第33頁/共122頁2023/3/1342、根據法律約束性分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①強制性標準:
是國家技術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法律屬性,在一定范圍內通過法律、行政法規等手段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性標準。
第34頁/共122頁2023/3/135強制性范圍:《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和《行業標準管理辦法》規定:
1、藥品、食品衛生、獸藥、農藥和勞動衛生標準;
2、產品生產、貯運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勞動安全標準;
3、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衛生等標準;
4、環境保護和環境質量方面的標準;
5、有關國計民生方面的重要產品標準等。第35頁/共122頁2023/3/136②推薦性標準:又稱為非強制性標準或自愿性標準。
是指生產、交換、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而自愿采用的一類標準。
③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
是對仍處于技術發展過程中的標準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設計、生產、使用和管理等有關人員參考采用。
第36頁/共122頁2023/3/137
①技術標準
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而制定的標準。
主要是事物的技術性內容。
②工作標準
對標準化領域中需協調統一的事項所制定的標準。
針對具體崗位而規定人員和組織在生產經營管理中的職責、權限,對各種過程的定量定性要求以及活動程序和考核評價要求等。
技術標準工作標準管理標準
3、根據標準的性質分第37頁/共122頁2023/3/138③管理標準
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制定的標準,稱為管理標準。按其對象可分為技術管理標準;生產組織管理標準;經濟管理標準;行政管理標準;業務管理標準等。第38頁/共122頁2023/3/1394、根據標準化的對象和作用分①基礎標準②產品標準③方法標準④安全標準⑤衛生標準⑥環境保護標準第39頁/共122頁2023/3/140①基礎標準
在一定范圍內作為其他標準的基礎并普遍使用,具有廣泛指導意義的標準,稱為基礎標準。
按其性質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分為:
概念和符號標準;
精度和互換性標準;
實現系列化和保證配套關系的標準;
結構要素標準;
產品質量保證和安全、衛生標準;
環境條件和環境保護標準;
量和單位。第40頁/共122頁2023/3/141②產品標準
對產品必須達到的某些或全部特性要求所制定的標準。
包括品種、規格、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要求等。
③方法標準
以試驗、檢驗、分析、抽樣、統計、計算、測定、作業等方法為對象制定的標準。
例如:試驗方法、檢查方法、分析方法、測定方法、抽樣方法、設計規范、計算方法、工藝規程、作業指導書、生產方法、操作方法及包裝、運輸方法等。
第41頁/共122頁2023/3/142④安全標準為保護人和物安全制定的標準。
性質:一般均為強制性標準,由國家通過法律或法令形式規定強制執行。
種類:專門的安全標準;在產品標準或工藝標準中列出有關安全的要求和指標。
內容:勞動安全標準、鍋爐和壓力容器安全標準、
電氣安全標準和消費品安全標準等。第42頁/共122頁2023/3/143
⑤衛生標準
為保護人的健康,對食品、醫藥及其他方面的衛生要求而制定的標準。
⑥環境保護標準
為保護環境和有利于生態平衡,對大氣、水、土壤、噪聲、振動等環境質量、污染源、檢測方法以及其他事項制定的標準,稱為環境保護標準。第43頁/共122頁2023/3/144四種分類方法組合圖強制性標準基礎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安全標準衛生標準環境保護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推薦性標準對象與作用標準性質適用范圍法律約束性第44頁/共122頁2023/3/145(二)標準的代號和編號
1、國家標準代號和編號GB×××××-××××|||強制性國家標準代號標準發布順序號標準發布年號GB/T×××××-××××|||推薦性國家標準代號標準發布順序號標準發布年號第45頁/共122頁2023/3/146××/T×××××-××××|||推薦性行業標準代號標準發布順序號標準發布年號×××××××-××××|||強制性行業標準代號標準發布順序號標準發布年號2.行業標準的代號和編號例如:NY/T449-200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玉米種子純度鹽溶蛋白電泳鑒定方法第46頁/共122頁2023/3/147GB/Z×××××-××××|||代號發布順序號發布年號3、指導性技術文件GSB××××××-××××|||||國家實物標準代號一級類目代號二級類目代號三級類目順序號四位數年代號4、國家實物標準(樣品)第47頁/共122頁482023/3/15、地方標準代號與編號強制性地方標準代號與編號DB×××××××××強制性地方標準代號地方代碼標準發布順序號標準發布年號DB××/T×××××××推薦性地方標準代號標準發布順序號標準發布年號
推薦性地方標準代號與編號例如山東地方標準DB37/T273-1999
玉米自交系及單交種真實性和品種純度電泳鑒定方法第48頁/共122頁492023/3/16.企業標準代號Q/××××××××××
企業標準代號標準發布順序號
企業標準發布年號企業標準一經制訂頒布,即對整個企業具有約束性,是企業法規文件,沒有強制性企業標準和推薦性企業標準之分。第49頁/共122頁2023/3/1501、國際標準
是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所制定的標準,以及《國際標準題內關鍵詞索引》(KWICIndex)中收錄的其它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
(三)國際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第50頁/共122頁2023/3/151
其它未列入《KWICIndex》的國際組織所制定的某些標準也被國際公認,與農業有關的主要有下列國際組織:
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
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
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
國際羊毛局(IWS)等。
第51頁/共122頁2023/3/1522、國外先進標準
指國際上有權威的區域性標準、世界主要經濟發達國家的國家標準和通行的團體標準,以及其他國際上先進的標準。
(1)國際上有權威的區域性標準
主要是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CEE)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歐洲電工委員會(CENELEC)歐洲廣播聯盟(EBU)亞洲電子數據交換理事會(ASEB)亞洲、大洋洲開放系統互聯研討會(AOW)。第52頁/共122頁2023/3/153
(2)世界主要經濟發達國家的國家標準
美國(ANSI)、德國(DIN)、英國(BS)、
日本(JIS)和(JAS)、法國(NF)、
俄羅斯(TOCTP)、瑞典(SIS)、
瑞士(SNV)、意大利(UNI)等。
(3)國際上通行的團體標準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ASTM)
美國石油學會標準(API)
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標準(ASME)
英國勞氏船級社船舶入級規范(LR)等。
(4)國際公認的先進企業標準
美國BOEING公司、IBM公司、
芬蘭NOKIA公司、
瑞士鐘表公司等企業標準。
第53頁/共122頁2023/3/154
3、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
(1)采標:是指將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內容,經分析研究和試驗驗證,等同轉化或修改轉化為我國標準(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標準),按我國標準審批程序審批發布,并組織實施和對實施進行監督。
ISO/IEC現有國際標準15000項,我國國家標準已采用了近7000項。我國國家標準中已有40%采用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
第54頁/共122頁2023/3/155
(2)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和方法
按ISO的建議分為:
A等同采用
指與國際標準在技術、內容、文本結構和措詞上相同或與國際標準在技術內容上相同,但允許存在少量編輯性修改,符號IDT(identical)。
B修改采用
指與國際標準之間允許存在技術差異和編輯性修改。符號MOD(modified)。第55頁/共122頁2023/3/156(3)標準中標識采標程度方法示例:
①GB
×××××-××××(ISO××××:××××,IDT)
②GB/T×××××-××××(ISO×××××:××××,MOD)
③GB/T×××××-××××(IEC×××××:××××,MOD)第56頁/共122頁2023/3/157(四)標準化
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稱為標準化。它包括制定、發布及實施標準的過程。“通過制定、發布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是標準化的實質。
農業標準化是以農業為對象的標準化活動,即通過制定和實施標準,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納入標準生產和標準管理的軌道。簡單地說,農業標準化就是按照標準生產農產品的全過程。第57頁/共122頁2023/3/158農業標準化的目的:
是將農業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產實踐經驗相結合,制定成文字簡明、通俗易懂、邏輯嚴謹、便于操作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向農民推廣,以生產出優質、標準、高產的農產品,實現農民增收。同時能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第58頁/共122頁2023/3/159農業標準化是一項系統工程
實際上農業標準化包括三個體系即,
1、農業標準體系;
2、農業質量監測體系;
3、農產品評價認證體系。第59頁/共122頁2023/3/160三體系的關系:
標準體系是基礎,只有建立健全產前、產中、產后等各個環節的標準體系,農業生產才有章可循、有標可依;質量監測體系是保障,它為有效監督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提供科學的依據;
產品評價認證體系的作用是評價農產品狀況、監督農業標準化進程、促進實施農產品品牌名牌戰略。三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互為作用,缺一不可。第60頁/共122頁2023/3/161農業標準化的核心是標準的實施與推廣,是標準化基地的建設與擴展,由點及面,逐步推進,最終實現生產的基地化和基地的標準化。同時,標準的實施與推廣還必須有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和農產品評價和認證體系。第61頁/共122頁2023/3/162標準化的作用1、規范作用標準是作為“共同規則”,產品符合標準就合格,否則就不合格;技術也是如此。2、先導作用對科技人員,通過標準載體將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對生產者,通過標準知道怎樣做好;對于經營者,依據標準了解質量;對于消費者,通過標準了解產品或服務滿足要求的可能性。第62頁/共122頁2023/3/1633、評價作用
標準是一種規則。①打擊制假制劣者;②解決貿易糾紛,穩定社會秩序。4、保護作用
體現在市場競爭中。①降低成本,獲得競爭優勢地位;②強化對某種特定對象(安全、衛生、環境)的規定,保護自身利益不受傷害。第63頁/共122頁2023/3/1645、溝通作用
在經濟和社會活動中①確保產品的互換性;②保障人及動植物安全、健康、保護環境和消費者利益方面達成共識與溝通。第64頁/共122頁2023/3/165(五)農業標準化的內容第65頁/共122頁2023/3/166種植業標準化林業標準化畜牧業標準化水產業標準化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標準化生態建設標準化農業信息標準化農業標準化的內容第66頁/共122頁2023/3/167種植業標準化
是運用標準化的原理和方法,對種植業的生產全過程進行標準化管理。主要內容
種子標準化-----基礎生產技術標準化-----保證產品的標準化-----核心第67頁/共122頁2023/3/168種子標準化
是對優良品種的種子,包括果實、種苗、種薯、菌種砧木、接穗等所有的繁殖材料,實行標準化管理。品種標準;原良種生產技術規程;種子質量分級標準;種子檢驗方法標準;種子包裝、貯藏、運輸標準。種子標準第68頁/共122頁2023/3/169生產技術規程作用利于實現農業高產、優質、高效發展。內容
經濟技術指標、種子、選地、整地、播種、育苗、移栽(定植)防預低溫凍害、診斷(形態與營養)田間管理收獲貯藏。第69頁/共122頁2023/3/170農產品質量標準化種植業產品質量標準作用是對種植業產品質量性能所作的技術規定。是生產、經營、使用等方面共同遵守的技術準則。是產品質量分級和產品質量檢驗的主要依據。指標
品質、外觀形態、加工技術和安全衛生。第70頁/共122頁2023/3/171(一)標準項目計劃的確立(二)標準的起草調查研究,掌握資料;科學研究和試驗驗證;編寫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制備相應的標準物質或標準樣品。(三)標準草案征求意見(四)標準草案的審查(五)標準草案的批報(六)標準的審批和發布農產品技術標準制定的程序返回第71頁/共122頁2023/3/172第三節WTO與標準化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機構組建由來二、WTO與中國標準化三、我國農業標準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第72頁/共122頁2023/3/173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機構組建由來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局2001年4月10日,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并,成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國家認證認可委員會;2001年10月1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第73頁/共122頁2023/3/174二、WTO與中國標準化標準化工作概況中國入世,帶來的影響中國入世,在標準化方面的承諾標準化工作未來走向證券業標準化工作重點第74頁/共122頁2023/3/175(一)標準化工作概況內部組織機構職能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標準化方面的統計數字標準化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第75頁/共122頁2023/3/176內部組織機構編制85人;主任1人;副主任4人;6個部門辦公室、計劃信息部、國際標準部、農輕地方部、工交部、高新技術部第76頁/共122頁2023/3/177職能質檢總局管理的事業單位;國務院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統一管理全國的標準化工作;具體職能如下:標準化法律、法規的參與起草修訂;方針、政策擬定;管理規章的擬定,相關制度的制定;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組織實施。標準化事業發展規劃的制定;國家標準的制修訂計劃的組織、協調和編制。第77頁/共122頁2023/3/178負責組織國家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負責國家標準的統一審查、批準、編號和發布;
統一管理制修訂國家標準的經費和標準研究、標準化專項經費;管理和指導標準化科技工作及有關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負責協調和管理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有關工作;協調和指導行業、地方標準化工作;負責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備案工作;代表國家參加ISO、IEC和其他國際或區域性標準化組織,負責組織ISO、IEC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工作。第78頁/共122頁2023/3/179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標準體制:四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標準性質:強制和推薦管理體制: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第79頁/共122頁2023/3/180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續1中央(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備案;部門:行業標準;承擔或參與國家標準的起草;地方: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的備案;承擔或參與國家標準的起草;管理依托機構第80頁/共122頁2023/3/181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續2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直屬標委會;委托部門管理的標委會專業標準化研究所國際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國家和地方標準化研究機構技術支撐機構第81頁/共122頁2023/3/182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續3國家標準制定程序:九個階段預階段立項階段起草階段征求意見階段審查階段批準階段出版階段復審階段廢止階段國家標準生命周期第82頁/共122頁2023/3/183統計數字標準數量:國家標準19744項;行業標準31900項;地方標準11660項;企業標準87萬項;第83頁/共122頁2023/3/184國家標準的結構按標準性質分類第84頁/共122頁2023/3/185國家標準的結構按標準用途分類第85頁/共122頁2023/3/186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SC)TC260多個(其中直屬TC30多個)SC420個委員27200人管理機構研究機構檢測機構學術團體企業第86頁/共122頁2023/3/187采用國際標準和國際標準轉化19744項國家標準中采用國際標準的有8621項,采標率43.7%等同等效采用24%非等效采用20%國際標準轉化ISO13025項中已轉化為我國國家標準的有4341項,轉化率33.3%IEC4885項中已轉化為我國國家標準的有1818項,轉化率37.2%第87頁/共122頁2023/3/188標準制定周期5年中4939項國標計劃執行情況1年內完成126項2.6%2年內完成555項11.2%3年內完成1668項33.8%4年內完成898項18.2%5年內完成529項10.7%5年內未完成1163項23.5%第88頁/共122頁2023/3/189標準化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47個法律、法規和規章法律1個、法規1個、規章45個標準化法標準化實施條例國家標準管理辦法行業標準管理辦法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章程采用國際標準管理辦法第89頁/共122頁2023/3/190(二)入世對中國的影響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具有廣泛、深刻的影響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十四大(1992)、加入WTO(2001)改革的新動力、發展的新機遇、經濟的新活力對政府管理經濟、貿易的體制、職能、方式有巨大深刻的影響機遇挑戰并存,利害并存第90頁/共122頁2023/3/191入世對標準化工作的影響按照WTO要求,全面重新調整標準化工作觀念法律法規及規章的修改管理模式工作機制工作程序第91頁/共122頁2023/3/192(三)標準化方面的承諾兩個相關的協定:議定書第一部分總則第13條技術性貿易壁壘13.1中國應在正式刊物上公布作為技術法規、標準或合格評定程序依據的所有正式還是非正式的標準。13.2中國應在加入時起,使所有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符合《TBT協定》。13.4(a)自加入時起,中國應保證對進口產品和國產品適用相同的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第92頁/共122頁2023/3/193議定書附件1A技術性貿易壁壘(通知給TBT委員會)
(a)加入后不遲于4個月內,中國將通知接受《標準良好行為規范》;
(b)定期審議政府標準化機構現有的標準,使其與相關國際標準協調一致;
(c)對現有的自愿性國家、地方和行業標準進行修訂,使之與國際標準協調一致;
(d)在根據《TBT協定》的要求,包括其第15.2款及所提及的出版物中進行通知時,以及在對現有措施進行修訂時,中國對“技術法規”和“標準”兩個術語的使用將遵照《TBT協定》中的含義;第93頁/共122頁2023/3/194(e)每5年對技術法規審議一次,以保證其按照《TBT協定》2.4款的規定采用國際標準。作為按照《TBT協定》15.2款通知內容的一部分,提交描述將國際標準作為技術法規基礎的政策;(f)要對以國際標準為基礎制定技術法規的百分比在5年內增長10%的進程提出報告。另外,在中國入世工作組報告書中,也有多處涉及到一些工作組成員擔心中國在標準化方面是否能按TBT協定的附件3《制定、批準和實施標準良好行為規范》執行,我國代表在談判中作了相應承諾。第94頁/共122頁2023/3/195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實施協定(WTO/SPS)包括兩方面:危險性評估;適當的衛生和衛生保護水平。主要原則:協調一致、共同采用國際標準原則。相互承認等同性原則。在危險性評估(風險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適當保護水平。確認疫病(疫情)的區域化原則。透明度原則。(三)標準化方面的承諾第95頁/共122頁2023/3/196面對WTO,標準化如何應對?第96頁/共122頁2023/3/197指導思想適應市場、服務企業、加強管理、國際接軌管理體制政事分開、科學高效、統一管理、分工協作標準體制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運行機制面向市場、反應快速工作模式企業為主、廣泛參與、開放式工作第97頁/共122頁2023/3/198標準制定必須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Openness(開放)Balance(均衡)Transparence(透明)Consensus(協商一致)第98頁/共122頁2023/3/199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方能確保標準制定的程序公開和透明;確保相關利益方公平參與,各方利益兼顧,協商一致確保標準中的有關規定科學、合理和優化;確保標準的實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和最佳社會效益。第99頁/共122頁2023/3/1100改革的幾個方面制(修)訂國家標準的計劃管理強制性國家標準TC/SC管理(ISO的技術工作是通過技術委員會(簡稱TC)來進行的。根據工作需要,每個技術委員會可以設若干分委員會(SC)新標準出版物第100頁/共122頁2023/3/1101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68銀行、證券及相關金融服務SC2安全管理和一般銀行業務分技術委員會SC4證券及相關金融券分技術委員會SC6小額金融服務分技術委員會第101頁/共122頁2023/3/1102SC25個WGsWG4銀行業務信息安全準則工作組WG5保護文檔工作組WG6金融機構IT安全架構工作組WG8證書管理工作組WG10生物測定工作組第102頁/共122頁2023/3/1103SC45個WGsWG4證書編碼和光掃描工作組WG6金融證券分類工作組WG8商業實體鑒別工作組WG9行業分類基準工作組WG10ISO15022標準中的XML集成工作組第103頁/共122頁2023/3/1104SC64個WGsWG1金融交易卡源信息-信息交換規范工作組WGISO8583登記和維護管理工作組WG6小額銀行業務安全工作組WG9信息識別規范工作組第104頁/共122頁2023/3/1105證券標準化數據接口;數據管理;數據交換;信息系統安全;證券業務技術規范;網上委托、電話委托及其他客戶委托;與上市公司有關的行業信息分類標準;國際FIX協議(業內、業間的互聯標準);銀證轉賬數據交換標準;
第105頁/共122頁2023/3/1106如何做好?成立相應的證券方面的標準化組織;定期組織一些標準化方面的活動;積極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活動;借鑒國際,制定中國證券方面的標準和規范第106頁/共122頁2023/3/1107三、我國農業標準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第107頁/共122頁2023/3/1108(一)存在問題
1、標準的類型和數量尚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
標準數量嚴重不足,國家正式發布的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涉及的產品不到200個,有近80%的上市產品沒有標準,特別是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安全限量標準,更是嚴重缺乏。第108頁/共122頁2023/3/1109在采用標準時,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少已制定的標準中,產中技術規范多,產后標準和系列標準少。農產品質量標準少,在國際上銷售的農產品達1000多個,有標準的僅200多個。缺少與果蔬質量相協調配套的包裝、貯藏、運輸、衛生檢驗等方面的技術標準。第109頁/共122頁2023/3/11102、標準不配套、不統一,全國實施統一標志認證產品目錄難以擴大,一個產品多重標準,生產者和消費者無所適從。第110頁/共122頁2023/3/11113.標準的內容結構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有的指標偏低,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農產品老標準中缺乏安全衛生環保方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