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病毒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防護_第1頁
H7N9禽流感病毒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防護_第2頁
H7N9禽流感病毒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防護_第3頁
H7N9禽流感病毒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防護_第4頁
H7N9禽流感病毒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防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4年5月(Yue)的首都國際機場第一頁,共二十八頁。2004年3月中國CDC病毒病預防控制所SARS病毒泄漏(Lou)事件回顧第二頁,共二十八頁。事件概(Gai)況1、

宋某,安徽醫大研究生,3月7~23日病毒所腹瀉室實習,其間接觸腺病毒及合胞病毒。3月23日晚乘火車回合肥,3月25日感到全身酸痛、發熱、身體不適,3月27日乘火車返京,3月29日到北京市健宮醫院就診,以肺炎入院治療。4月2日,宋某乘火車返回安徽淮南,在淮南礦二院治療。4月4日,宋某以病毒性肺炎轉入安徽醫大第一附院繼續治療。宋某母親魏某3月31日后一直陪護宋某。4月8日,魏某開始出現發熱癥狀,以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在安徽醫大第一附院入院治療。4月19日,魏某病情突然加重,經搶救無效死亡。2、李某是北京市健宮醫院護士,曾護理過宋某。4月5日護士李某開始出現寒戰、發熱、咳嗽等癥狀,4月7日收入健宮醫院治療。因治療后病情無好轉,14日轉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治療。一、2004年4月21日,國家CDC接到了兩起SARS疑似病例報告:第三頁,共二十八頁。二、2004年4月22日,國家衛生部宣布北京的李某和安徽的宋某及魏某為SARS確診病例。三、2004年4月23日下午3時,北京市下達政府令:封鎖病毒所,161人轉至御湯泉度假村執行醫學觀察,24人送到北京市胸科醫院隔離,只讓28人留守病毒所配合調查及處理后續工作。四、在隨后的時間里北京市又陸續確定了6名SARS確診病例。本次SARS實驗室泄露事件共診斷了9名SARS確診病例,其中1人死亡。五、2004年5月衛生部組成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專家組,對疫情來源進行了調查認定,這些病例均與中國疾控(Kong)中心病毒病所腹瀉病毒研究室工作人員有關,由于安全管理不善,執行規章制度不嚴,技術人員違規操作,安全防范措施不力,導致了實驗室污染和工作人員的感染。事件概況第四頁,共二十八頁。病毒所腹瀉病毒研究室(Shi)造成SARS泄露事故的六項違規1、科研課題跨專業。腹瀉病毒研究室是研究消化道病毒領域,卻跨專業承擔了非典的課題,工作人員專業不熟悉,造成了安全隱患。2、安全管理不重視。工作人員采取新的滅活方法,未經學術委員會論證,科學依據不足,室主任擅自批準。有關滅活效果未經嚴格驗證,沒有驗證方案、記錄和內容。3、技術操作不規范。違反衛生部關于滅活SARS病毒必須在生物安全P2以上實驗室或在生物安全柜進行的規定,在沒有安全防范措施的普通實驗室操作。

4、人員配備不嚴。大量使用缺乏專業知識的研究生和進修人員從事高風險研究,沒有對有關人員進行嚴格的生物安全知識培訓。

5、健康監測不到位。違反衛生部制定的實驗室人員健康監測制度、事故報告制度等規定,對實驗室人員出現多次發熱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上報,也未采取必要措施。(早在今年2月該室的任某和崔某,就出現了腹瀉、高燒等SARS癥狀,后查兩人的SARS抗體陽性。任某到協和醫院門診就診,病情漸輕最后痊愈。崔某病情較為嚴重,曾在友誼醫院接受住院治療兩周,這些情況竟然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報告。所幸二人均未出現人對人的下傳。)6、執行制度不認真。違反衛生部等四部委關于P3實驗室實行雙人準入的制度,多次出現單人操作。事故調查結果第五頁,共二十八頁。

2004年7月1日衛生部舉行疾控中心全體員工大會,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親自主持,高強常務副部長宣布此輪疫情確源于實驗室內感染,是一起“應該避(Bi)免而未能避(Bi)免的重大責任事故”。

事件定性第六頁,共二十八頁。2004年7月1日,王隴德副部長宣布衛生部決定:1、給予負有重要領導(Dao)責任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分管副主任楊曉光等別給予行政記過、記大過處分,并同意其辭去主任、副主任職務;2、對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的病毒病控制所所長阮力、分管副所長董小平和負有直接責任的腹瀉病毒室主任王建偉給予行政撤職處分。責任追究第七頁,共二十八頁。

李立明在病毒所整改動員會上痛心疾首地說:“臺灣、新加坡實驗室感染未造成二代病例,但這次SARS事件不僅造成了傳播,而且出現了第三代病例,這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對不起政府和人(Ren)民,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是沒有任何理由的。”當事人對事故的反省第八頁,共二十八頁。阮力在病毒所整改動員會上深刻而又沉重地說:1、“這次SARS實驗室感染就象一個悶棍打在病毒所的頭上,打在國家疾控中心的頭上,打在衛(Wei)生部的頭上,打在我國正在加緊建設的疾病預防控制隊伍頭上,其造成的后果難以想象。”2、“首都北京人民的生活秩序被打亂,8個人病了,1個人死了,上千人被醫學隔離,難以計數的人接受流行病學調查。一個好端端的節日就在SARS的陰影中過去了,北京、安徽等地‘五·一’黃金周的旅游業因此遭到重創。”3、“防控SARS的人成了播散SARS的人,病毒所這次實驗室感染讓一個曾在控制2003年SARS流行中立下汗馬功勞的中國疾控隊伍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恥辱。”當事人對事故的反省第九頁,共二十八頁。4、“病毒所封閉了整整四十天,所有的實驗全部停止,所有在實驗中的動物全部處死、高壓,所有已配的試劑全部消毒處理,短期內病毒所難以恢復工作,這對病毒所的聲譽,對病毒所正在進行的疾控工作,正在進行的科研工作,正在進行的國際合作,研究生培養工作,乃至全國病毒病的防治工作,都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5、“病毒所這次SARS實驗室感(Gan)染給病毒所,給國家疾控中心,給衛生部,給人民健康與社會穩定,給國家經濟和國家聲譽,給我國公共衛生事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嚴重后果。”6、“作為所長,我真負不起這么沉重的責任,但是如果一個人能擔負起這個責任的話,我愿意承擔全部的責任。”

當事人對事故的反省第十頁,共二十八頁。難忘場(Chang)景1武裝警察封鎖病毒所,以往送他人去隔離的地方,今天自己缺被別人請了進去。難忘場景2身著白色防護服的150多位職工,一起清掃病毒所的悲壯場面。第十一頁,共二十八頁。難(Nan)忘場景3遭遇一些市民不接受的眼光和言語,不敢說自己是病毒所的。難忘場景4由北京市CDC對國家CDC開展調查取證。難忘場景5自己親手銷毀將獲得成果或完成論文的珍貴樣本和實驗動物。第十二頁,共二十八頁。東北農業大學布魯氏(Shi)菌病感染事件2010年12月間,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相關教師從哈爾濱市香坊區幸福鎮紀家村青喜養殖場分3批購入4只山羊作為實驗用品,此后共有4名教師、2名實驗員、110名學生用這些山羊做了5次實驗。2012年3月至5月間,東北農大27名學生和1名教師,相繼被確診感染布病。第十三頁,共二十八頁。東北農業大學布魯氏(Shi)菌病感染事件根據吉炳軒書記、王憲魁省長、程幼東副省長的有關批示精神及省信訪辦的要求,現就東北農大布病事故處置提出如下指導意見……,專家組認定該事故是一起因學校相關責任人在實驗教學中違反有關規定造成的重大教學責任事故,學校對事故承擔全部責任。

東北農大對事故相關責任人也作出了嚴肅處理:對2名實驗指導教師分別給予了降級、記大過處分,調離教師崗位;對2名實驗員及1名實驗指導教師分別給予了記大過、記過處分;停發上述5人本年度校內津貼和年終一次性獎金,2年內不得晉升專業技術職務,并分別追償經濟責任1萬元至5萬元;免去了該校動物醫學學院院長和院黨總支書記職務。

第十四頁,共二十八頁。

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三年(Nian)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六次修正案(第一百三十四條)第十五頁,共二十八頁。

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De),對直接負責的(De)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六次修正案(第一百三十五條)第十六頁,共二十八頁。

在安全事故發生后,負有報告職責的(De)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六次修正案(第一百三十九條)第十七頁,共二十八頁。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Chuan)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刑法第八次修正案(第三百三十八條)第十八頁,共二十八頁。H7N9病毒實驗活動(Dong)安全要求一、樹立風險評估意識;二、健全并嚴格執行生安各種法規、標準及規章;三、使用合格的實驗場所和器材;四、執行實驗活動的安全操作方法。第十九頁,共二十八頁。《中華人民共和國刑(Xing)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驗活動涉及的相關法律第二十頁,共二十八頁。1、《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第424號令,2004.11.12實施2、《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定》,衛生部第45號令,2006.2.1施行

3、《人間傳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和實驗活動生物安全審批管理辦法》,衛生部第50號令,2006.8.15施行4、《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環境(Jing)管理辦法》,環境保護總局令(第32號),2006.5.1實施5、《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資格審批工作程序》,衛生部(衛科教發[2007]162號),2007.5.15實施6、《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80號),2003.6.6實施7、《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35號),2003.10.15實施8、《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衛生部、環境保護總局令(第21號),2004.6.1實施實驗活動涉及的相關法規第二十一頁,共二十八頁。

1、《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國家標準(GB19489-2008),2009.7.1實施2、《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國家標準(GB50346-2011)2012.5.1實施3、《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國家衛生行業標準(WS233-2002),2003.8.1實施4、《生物安全柜》,國家醫藥行業標準(YY0569-2005),2006.6.1實施5、《生物安全柜》,國家建筑工業行業標準(JG170—2005),2005.6.1實施6、《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衛生部(衛科教發[2006]15號),2006.1.11制定7、《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衛生部、環(Huan)境保護總局(衛醫發[2003]287號)2003.10.10實施8、《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3]188號)2003.11.20實施9、《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3]206號),2003.12.26實施實驗活動涉及的相關標準第二十二頁,共二十八頁。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及流行特(Te)征一、傳染源尚不明確,根據以往經驗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推測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二、傳播途徑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也可被感染。現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三、易感人群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人類對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現有確診病例多為成人。現階段高危人群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四、流行特征目前病例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但以出現北上病例。病例高度散發,未現人傳人病例和暴發流行。五、發病特征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病死率為22%左右(在救治條件好的地方)。六、預防接種尚未有人用H7N9病毒疫苗。七、治療藥物奧司他韋(達菲)、扎那米韋(樂感清)、帕拉米韋的療效尚需臨床驗證。第二十三頁,共二十八頁。H7N9的(De)風險評估衛發明電〔2013〕8號:“暫按照《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中高致病禽流感病毒類型進行管理,并根據研究進展進行動態風險評估。”序號病毒名稱危害程度分類實驗活動所需生物安全實驗室級別運輸包裝分類f備注病毒培養a動物感染實驗b未經培養的感染材料的操作c滅活材料的操作d無感染性材料的操作eA/BUN編號英文名中文名分類學地位44Highpathogenicavianinfluenzavirus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正粘病毒科第二類BSL-3ABSL-3BSL-2BSL-1BSL-1AUN2814僅病毒培養物為A類衛科教發[2006]15號《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第二十四頁,共二十八頁。實驗(Yan)活動場所的防護等級及措施實驗活動實驗室等級主要防護措施備注樣本采集——M95口罩、眼罩、手套及防護服;因地制宜讓病例處于下風口。樣本運送——三層包裝、專人專車送市級或省級指定實驗室樣本接收BSL-2M95口罩、眼罩、手套及防護服;BSC中打開冷包核酸檢測BSL-2樣本的前處理都必須在BSC中完成病毒培養BSL-3——廣西沒有BSL-3,不許開展已知含有H7N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