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胚胎學神經組織_第1頁
組織胚胎學神經組織_第2頁
組織胚胎學神經組織_第3頁
組織胚胎學神經組織_第4頁
組織胚胎學神經組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組織胚胎學神經組織第一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神經組織(nervoustissue)由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為神經系統的主要組織成分

愛因斯坦第二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神經細胞(nervecell)約1012個,也稱神經元(neuron),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傳導沖動神經膠質細胞(neuroglialcell)數量為神經元的10~50倍,對神經元起支持、保護、營養和絕緣等作用第三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胞體:大小形狀不一,5~100μm

細胞核:位于胞體中央,大而圓,常染色質多,著色淺,核仁大細胞質:尼氏體和神經原纖維,還有GC、線粒體、溶酶體等細胞器和脂褐素細胞膜:含受體、離子通道,為可興奮膜,接受刺激、處理信息、產生并傳導神經沖動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圖1、2神經元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神經干細胞第四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尼氏體(Nisslbody)LM:強嗜堿性,粗塊狀或小顆粒狀EM:RER和游離核糖體功能:合成復制細胞器所需的結構蛋白、合成神經遞質所需的酶類、神經調質神經遞質:神經元向其它神經元或效應細胞傳遞的化學信息載體,為小分子物質神經調質:肽類,調節神經元對神經遞質的反應圖3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元神經干細胞第五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神經原纖維(neurofibril)LM:在鍍銀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細絲,交錯排列成網,并伸入樹突和軸突EM:由神經絲和微管構成。神經絲是由神經絲蛋白構成的中間絲功能:構成神經元的細胞骨架,微管還參與物質運輸圖4、5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元神經干細胞第六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樹突(dendrite)每個神經元有一至多個樹突,從樹突干發出許多分支,樹突內胞質的結構與胞體相似在分支上有大量棘狀的短小突起,稱樹突棘(dendriticspine)功能:極大地擴展了神經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積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元神經干細胞第七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軸突(axon)每個神經元有一條軸突,由軸丘發出,此區無尼氏體,染色淡比樹突細,直徑均一,有側支呈直角分出。軸突末端的分支較多,形成軸突終末胞膜稱軸膜。起始段軸膜厚,產生神經沖動,沿軸膜向終末傳遞圖6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元神經干細胞第八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胞質稱軸質,無尼氏體,含神經絲、微管、微絲等,參與物質運輸①慢速軸突運輸:胞體內形成的神經絲、微絲和微管緩慢向軸突終末延伸②快速順向軸突運輸:由胞體向軸突終末快速輸送蛋白質、酶、含神經調質的小泡等③快速逆向軸突運輸:軸突終末的代謝產物、或由軸突終末攝取的物質、病毒或毒素運輸到胞體神經元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干細胞第九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按神經元的突起數量分三類:①多極神經元(multipolarneuron):一個軸突和多個樹突(最多)②雙極神經元(bipolarneuron):一個樹突和一個軸突(很少)③假單極神經元(pseudounipolarneuron):從胞體發出一個突起,然后呈T形分為兩支,周圍突(分布到周圍器官,接受刺激,為樹突;結構與軸突相似)和中樞突(進入CNS,傳出沖動,為軸突)圖7神經元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干細胞第十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按神經元的功能分為三類:①感覺神經元(sensoryneuron):又稱傳入神經元(afferentneuron),多為假單極神經元②運動神經元(motorneuron):又稱傳出神經元(efferentneuron),一般為多極神經元③中間神經元(interneuron):主要為多極神經元,位于前兩種神經元之間,加工和傳遞信息;占神經元總數99%以上神經元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干細胞圖8第十一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按神經元軸突的長短分為兩型:①高爾基Ⅰ型神經元(GolgitypeⅠneuron):是具有長軸突(可長達1米以上)的大神經元②高爾基Ⅱ型神經元(GolgitypeⅡneuron):是具有短軸突(僅數微米)的小神經元(多)神經元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干細胞第十二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按神經遞質和調質的化學性質分類:①膽堿能神經元(乙酰膽堿)②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去甲腎上腺素)③胺能神經元(多巴胺、5-羥色胺)④氨基酸能神經元(Υ-氨基丁酸、甘氨酸、谷氨酸)⑤肽能神經元(神經肽:腦啡肽、P物質、神經降壓素)一氧化氮(NO)也是一種神經遞質神經元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干細胞第十三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神經干細胞(neuralstemcells)分布:腦和脊髓的室管膜下區、大腦海馬形態:類似星形膠質細胞標記物:巢蛋白(nestin)功能:在特定環境下增殖分化為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替換正常凋亡的細胞或參與損傷修復神經元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結構胞體樹突軸突分類神經干細胞第十四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突觸(synapse):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神經元與效應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部位最常見一個神經元的軸突終末與另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樹突棘或胞體連接,分別形成軸-樹、軸-棘或軸-體突觸分類:化學突觸:以神經遞質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電突觸:縫隙連接,傳遞生物電流(于人極少)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圖9神經元第十五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結構:由突觸前成分、突觸間隙、突觸后成分構成突觸前成分:即突觸小體,為神經元的軸突終末,呈球狀膨大;內有突觸小泡(synapticvesicle),含神經遞質或調質;突觸前膜較厚,含鈣離子通道突觸后成分:突觸后膜含神經遞質和調質的受體圖10~14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神經元第十六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5~20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神經元與非神經細胞之間,除突觸部位以外,都被神經膠質細胞分隔、絕緣,以保證信息傳遞的專一性和不受干擾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細胞:有四種,在HE染色切片中,除室管膜細胞外,不易區分,用不同的鍍銀染色法則能顯示各種細胞的全貌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小膠質細胞施萬細胞室管膜細胞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神經元第十七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星形膠質細胞(astrocyte)體大,呈星形多突起,核圓或卵圓形,胞質內含膠質絲(膠質原纖維酸性蛋白構成的中間絲)功能:①支持和絕緣②突起末端可擴大形成腳板,在腦和脊髓表面構成膠質界膜;在血管周圍形成神經膠質膜,參與構成血-腦屏障③分泌神經營養因子④組織損傷時,細胞增生形成膠質瘢痕圖21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小膠質細胞施萬細胞室管膜細胞神經元第十八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血-腦屏障(blood-brainbarrier)構成:連續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間有緊密連接);基膜;神經膠質膜功能: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質進入腦,選擇性允許營養和代謝產物通過,維持腦內環境穩定圖22、23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小膠質細胞施萬細胞室管膜細胞神經元第十九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少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分布:神經元胞體附近及軸突周圍胞體較小,突起較少;突起末端擴展成扁平薄膜,包卷神經元的軸突形成髓鞘功能: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形成細胞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小膠質細胞施萬細胞室管膜細胞圖24神經元第二十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小膠質細胞(microglia)最小,胞體細長或橢圓,核小、染色深;突起細長有分支,表面有許多棘突由血液單核細胞遷入演變而成,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時轉變為巨噬細胞,具有吞噬作用(也可能起源于神經外胚層)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小膠質細胞施萬細胞室管膜細胞神經元第二十一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室管膜細胞(ependymalcell)襯在腦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形成單層上皮,即室管膜(ependyma)呈立方或柱狀,游離面有微絨毛,少數細胞有纖毛;部分細胞的基底面有細長的突起伸向深部參與產生腦脊液(于脈絡叢)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小膠質細胞施萬細胞室管膜細胞神經元第二十二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施萬細胞(Schwanncell)參與PNS中神經纖維的構成,于有髓神經纖維和無髓神經纖維中的施萬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所差異施萬細胞的外表面有基膜分泌神經營養因子,促進受損傷的神經元存活及其軸突再生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小膠質細胞施萬細胞室管膜細胞神經元第二十三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衛星細胞(satellitecell)是神經節內包裹神經元胞體的一層扁平或立方形細胞核圓,染色質較濃密;細胞外表面有基膜圖25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小膠質細胞施萬細胞室管膜細胞神經元第二十四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PNS神經纖維CNS神經纖維神經神經纖維(nervefiber)由神經元的長軸突及包繞它的神經膠質細胞構成分類:有髓神經纖維(myelinatednervefiber)無髓神經纖維(unmyelinatednervefiber)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神經元第二十五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PNS的有髓神經纖維施萬細胞呈長卷筒狀套在軸突外;相鄰施萬細胞間的狹窄處稱郎飛結(Ranviernode),相鄰兩個郎飛結間的一段神經纖維稱結間體(internode),一個結間體的外圍部分即為一個施萬細胞圖26~33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PNS神經纖維CNS神經纖維神經神經元第二十六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施萬細胞的結構分三層:中層為髓鞘(myelinsheath),以髓鞘為界胞質分為內側胞質和外側胞質。內側胞質極薄,光鏡下難分辨;外側胞質略厚,核位于其中髓鞘由多層細胞膜同心卷繞形成,電鏡下呈明暗相間的板層狀;含大量髓磷脂(myelin)和少量蛋白質;鋨酸固定標本上,可見髓鞘切跡,為內、外側胞質間的狹窄通道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PNS神經纖維CNS神經纖維神經神經元第二十七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PNS的無髓神經纖維施萬細胞為不規則的長柱狀,表面有數量不等、深淺不同的縱行凹溝,縱溝內有較細的軸突,施萬細胞的膜不形成髓鞘一條無髓神經纖維可含多條軸突由于相鄰的施萬細胞銜接緊密,無郎飛結圖34、35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PNS

神經纖維CNS神經纖維神經神經元第二十八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CNS的有髓神經纖維結構:與PNS的相似,但是由少突膠質細胞形成髓鞘少突膠質細胞的多個突起末端形成扁平薄膜,可包卷多個軸突,其胞體位于神經纖維之間神經纖維外表面無基膜,髓鞘內無切跡圖36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PNS神經纖維CNS神經纖維神經神經元第二十九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CNS的無髓神經纖維軸突外面沒有特異性的神經膠質細胞包裹,軸突裸露地走行于有髓神經纖維或神經膠質細胞之間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PNS神經纖維CNS神經纖維神經神經元第三十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神經纖維的功能傳導神經沖動,電流的傳導在軸膜進行有髓神經纖維的神經沖動在郎飛結間呈跳躍式傳導,故傳導速度快無髓神經纖維的神經沖動沿軸膜連續傳導,故傳導速度慢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PNS神經纖維CNS神經纖維神經神經元第三十一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周圍神經系統的神經纖維集合在一起,構成神經(nerve),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多數神經兼含感覺神經纖維、運動神經纖維及自主神經纖維圖37~40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PNS神經纖維CNS神經纖維神經神經元第三十二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神經外膜(epineurium):包裹在一條神經表面的結締組織神經束膜(perineurium):位于神經纖維束表面,由幾層扁平細胞圍成。細胞間有緊密連接,對進出神經纖維束的物質起屏障作用神經內膜(endoneurium):每條神經纖維表面的薄層結締組織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PNS神經纖維CNS神經纖維神經神經元第三十三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神經末梢(nerveendings)概念:周圍神經纖維的終末,遍布全身分類:感覺神經末梢-游離神經末梢、觸覺小體、環層小體、肌梭運動神經末梢-軀體運動神經末梢(運動終板)、內臟運動神經末梢感覺神經末梢運動神經末梢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神經元第三十四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

是感覺神經元(假單極神經元)的周圍突末端,感受環境刺激并轉化為神經沖動1.游離神經末梢為感覺神經纖維終末分支,分布于表皮、角膜、各種結締組織;感受溫度、應力和某些化學物質的刺激,參與產生冷、熱、輕觸和痛覺圖41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感覺神經末梢運動神經末梢神經元第三十五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2.觸覺小體(tactilecorpuscle)分布:真皮乳頭,于手指最多結構:卵圓形,長軸與皮膚表面垂直;小體外包結締組織被囊,內有許多橫列的扁平細胞;感覺神經纖維末梢盤繞在扁平細胞間功能:感受應力刺激,參與產生觸覺圖42~44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感覺神經末梢運動神經末梢神經元第三十六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3.環層小體(lamellacorpuscle)分布:皮下組織、腹膜、腸系膜、韌帶、關節囊等處結構:體大,圓或卵圓形,中央有一均質狀圓柱體,內含神經纖維末梢,周圍多層扁平細胞呈同心圓排列功能:感受較強的應力,參與產生壓覺和振動覺圖45、46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感覺神經末梢運動神經末梢神經元第三十七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4.肌梭(musclespindle)分布:骨骼肌內結構:梭形,表面有結締組織被囊;內含數條細的梭內肌纖維,核成串排列或集中在肌纖維中段;感覺神經末梢纏繞肌纖維中段,運動神經末梢分布在肌纖維兩端功能:為本體感受器,感受骨骼肌的舒縮狀態,參與調節骨骼肌活動圖47、48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感覺神經末梢運動神經末梢神經元第三十八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

是運動神經元的軸突在肌組織和腺體的終末結構,支配肌纖維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1.軀體運動神經末梢(運動終板motorendplate)分布:骨骼肌LM:運動神經元軸突末端反復分支,每一分支呈葡萄狀終末與一條骨骼肌纖維形成突觸;又稱神經肌連接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感覺神經末梢運動神經末梢神經元圖49~53第三十九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EM:骨骼肌纖維表面凹陷為淺槽,槽底肌膜即突觸后膜,有許多皺褶;軸突終末即突觸小體,嵌入淺槽,突觸小泡內含乙酰膽堿功能:支配骨骼肌收縮運動單位:一個運動神經元及其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纖維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感覺神經末梢運動神經末梢神經元第四十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2.內臟運動神經末梢分布:心肌,內臟及血管平滑肌,腺體結構:無髓神經纖維分支末段呈串珠樣膨體,貼附于細胞表面或穿行于細胞之間,與細胞建立突觸功能:控制或調節肌細胞收縮、腺體分泌突觸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末梢神經纖維和神經感覺神經末梢運動神經末梢神經元圖54第四十一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神經組織的構成神經元的光鏡與電鏡結構特點(樹突、軸突、尼氏體、神經原纖維)、功能及分類突觸的結構和功能有髓與無髓神經纖維的結構和功能特點神經膠質細胞的分類、形態特點和主要功能各種運動神經末梢和感覺神經末梢的一般結構和作用本章重點第四十二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神經元的主要形態第四十三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脊髓運動神經元光鏡圖第四十四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3尼氏體電鏡圖第四十五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4神經元中的神經原纖維(鍍銀染色)第四十六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5樹突橫切面電鏡圖(示微管和神經絲)第四十七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6運動神經元結構模式圖第四十八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7神經元的主要形態第四十九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8脊髓及神經(示三種神經元的關系)第五十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9神經元及其突觸超微結構模式圖第五十一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0神經元胞體表面的突觸小體(鍍銀染色)第五十二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1神經元胞體及表面的突觸小體掃描電鏡圖神經元胞體突觸小體第五十三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2突觸超微結構模式圖第五十四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3

突觸電鏡圖第五十五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4不同形狀的突觸小泡電鏡圖第五十六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5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細胞第五十七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6星形膠質細胞光鏡圖(鍍銀染色)第五十八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7培養的星形膠質細胞免疫細胞化學(熒光素標記)示膠質原纖維酸性蛋白陽性第五十九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8少突膠質細胞光鏡圖(鍍銀染色)第六十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19小膠質細胞光鏡圖(鍍銀染色)第六十一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0三種膠質細胞光鏡圖(鍍銀染色)

左圖為少突膠質細胞,右上為小膠質細胞,右下示星形膠質細胞第六十二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1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

細胞模式圖室管膜細胞小膠質細胞神經元膠質界膜有髓神經纖維星形膠質細胞毛細血管有髓神經纖維內皮細胞少突膠質細胞第六十三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2血-腦屏障模式圖第六十四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3血-腦屏障電鏡圖第六十五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4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

細胞模式圖室管膜細胞小膠質細胞神經元膠質界膜有髓神經纖維星形膠質細胞毛細血管有髓神經纖維內皮細胞少突膠質細胞第六十六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5神經節細胞和衛星細胞(↑)光鏡圖→第六十七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6運動神經元及神經纖維結構模式圖第六十八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7周圍神經纖維第六十九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8有髓神經纖維束縱切面光鏡圖

(紅:郎飛結綠:軸突黃:施萬細胞核藍:神經內膜)第七十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29有髓神經纖維光鏡圖

(藍:軸突綠:郎飛結;鋨酸染色)第七十一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30有髓神經纖維光鏡圖

(藍:施萬細胞核綠:髓鞘切跡;鋨酸染色)第七十二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31有髓神經纖維束橫切面光鏡圖

(綠:軸突藍:髓鞘紅:神經束膜細胞)第七十三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32有髓神經纖維橫切面電鏡圖第七十四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33周圍神經纖維髓鞘形成

及其超微結構模式圖第七十五頁,共九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圖34無髓神經纖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