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是開在贊許里的花 論文_第1頁
進步是開在贊許里的花 論文_第2頁
進步是開在贊許里的花 論文_第3頁
進步是開在贊許里的花 論文_第4頁
進步是開在贊許里的花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進步是開在贊許里的花摘要:作為一名教師,擁有專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有教育的智慧:巧妙的點撥,睿智的啟發,機智的引導,適時的贊許,這都是促進學生更好發展的階梯。其中,贊許是促使學生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因此,教師不能吝嗇對學生的贊揚。關鍵詞:贊許包容學生教師冬去春來,乍暖還寒作為一名教師,上班在學校帶別人的孩子,下班在家帶自家的孩子,本應是得心應手的事情,我一直也是這么覺得的,但是最近的一件事,讓我恍然醒悟。學校對期中考試中成績優異的教師進行表彰,很榮幸我也在其中,想著下班回家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悅和榮譽,然而看著自家孩子那懶散磨蹭的狀態,忍不住開始數落起來。平時不聲不響的兒子,情緒突然失控:“你的耐心、愛心、贊揚都留給了你的學生,你對我只剩冷言冷語、挖苦諷刺,天天拿我和你的高中學生比,我才是一名小學生,媽媽,你能把對學生的愛和表揚分點給我嗎?”我瞬間淚奔。孩子的那句話一直縈繞在我心頭,為什么我對他如此吝嗇贊許和包容,這讓我想到了一個故事:臺灣作家林清玄在做記者時,報道了一則偷竊事件,由于這個小偷作案手法細膩,則在文章的最后感嘆道:“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么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林清玄這句話影響了這個青年的一生。看到那篇報道的年輕人決心脫胎換骨,再也不行偷竊之事,并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臺灣幾家羊肉爐的大老板了。小偷尚有優點,自家的孩子難道還沒有小偷的優點多嗎?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萁?,叢山荒蕪?!眱鹤樱x謝你的提醒,我怎能忽略對你的包容和贊許!冬去春來,乍暖還寒,不久的將來,定將綠意盎然。生如夏花,看你成長大家耳熟能詳的陶行知先生四顆糖的故事非常的生動,這個故事蘊含了陶行知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展現了教育的藝術。作為教育者,陶行知先生一直是我們學習的典范。批評說教只會增添人的逆反心理,鼓勵和贊揚才能觸摸學生靈魂深處,產生極大的教育力量。鼓勵孩子通常有三種方法:歸屬感、責任感、勝任感。觀察,是鼓勵的起點,比較是鼓勵的依據。比較的目的是找孩子的亮點、閃光點,是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習慣有沒有變化,而不是拿自家孩子和隔壁鄰居家孩子比。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出一模一樣的鄰居家的孩子,而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歸屬感,又稱為隸屬感,是指個體與所屬群體間的一種內在聯系,是某一個體對特殊群體及其從屬關系的劃定、認同和維系,歸屬感則是這種劃定、認同和維系的心理表現ADDINNE.Ref.{976806FF-CC26-40A9-8C74-53949B763E1C}[1]。我剛接手新班級時,時常會在同學們面前贊揚任課教師的教學亮點,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細致規范以及對班級同學關愛有加,班級同學中各科優秀的同學有哪些。漸漸的,學生就會對新的班集體產生認同感、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責任感,責任感是主體對于責任所產生的主觀意識,也就是責任在人的頭腦中的主觀反映形式。為了更好的增強責任心,加強合作意識,班級采用小組分配制,根據成員的作業表現、課堂積極展示還有考試成績等進行不同層次的加分。以師徒結隊為例考核見下表:項目辦法獎懲徒弟師傅總分師徒結對捆綁考核倍數關系徒弟默寫1個錯誤寫6個方程式寫3個方程式徒弟考試超過師傅加10分加5分討論后展示(分層展示)講解好加2分加1分不會講寫6個方程式寫3個方程式通過師徒結隊捆綁考核,這樣一來,做師傅的首先有了責任感,責任心使他不再僅僅是一名普通的學生,首先要自己把學問做好,才能帶好你的徒弟;另外徒弟也有了壓力和動力,自己學不好,丟的不僅是自己的面子還有師傅的面子,另外還有變徒弟為師傅的動力。實驗結果表明師徒結隊十六組,師傅化學起始均分要高出徒弟十分才能做師傅,一個月下來,十六組中有三組徒弟超越了師傅,還有十一組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這樣的合作下來,師徒分工明確,有了責任感,課堂學習的目標也更加明確,學習也更加高效。勝任感也叫自我價值感,是指個體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表現出成功的行為和能力所獲得的一種積極的自我價值感體驗。下面以有機化學中有機物的相互轉化為例來談談在課堂上如何具體實施讓學生獲得勝任感。根據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成酸和醇,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為醇和鹽以及鹽的酸化,醇轉化為酸的關系圖,先由老師引導學生回答,歸納總結,再經學生討論歸納總結得結論出。(1)酯在酸性條件水解成酸和醇,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為鹽和醇(2)醇的本位碳上有一個氫可以氧化為酮,有兩個氫可以氧化為酸(3)符合這種轉化關系的酯,碳原子數應該是偶數(4)這種關系的醇和酸碳原子數相同教師還可以繼續追問,如果你是老師,在編制這道題的時候,你可以再如何變化?設置哪些考點?此時同學們作為“命題人”的激情一下被點燃了,討論異常熱烈,給出多種變式的情況,然后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示本組的作品。小組討論后,學生每總結出一條就可以獲得一分的加分,同學們積極討分享討論的結果、其他同學不斷補充,整個過程不需要老師做過多的講解,只需稍加點撥,學生完全可以總結出很好的結果,過程中知識也就不斷內化了,也鍛煉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沒有任何興趣而僅靠強迫維持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學習是不會長久的”。但是經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自導自演”的課堂讓學生對課堂內容有了掌控感,也就有了勝任感,對所學內容也就充滿了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得來的知識才是有根有溫度的,才能開出鮮艷的花朵。奧蘇泊爾說“影響學習的唯一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依據此進行教學”。課堂不能只是看起來熱鬧,部分學生會了不能代表都會了,所以課堂上主動回答展示完了以后,老師還要對不主動展示回答的進行檢測,否則,這部分同學就會產生惰性,會認為反正有人答,我不答也沒有關系的懶惰思想。因此對例題深入討論和總結之后,我們要對知識點再次檢驗消化,看看是不是每位同學都很好的掌握了,設置不同的變式,根據剛才“小小命題人”的思路看看能不能很好的解決下列變式。沒有問題的引領,學生思維就失去了方向;沒有問題的解決,學生的思維就沒有山的起伏、水的靈動。教學的核心就是思維品質的培養。就如同登山,“一步登天”很困難,但是老師如果給他一根繩索,指引他前進的方向,一步一步前行,不可能就變成了了可能。變式1考察了總結中的酯中碳原子的個數當為偶數;變式2是對丙基種類的考察;變式3、4是考察甲酸和甲酸甲酯的特殊性,一種含有醛基的酯和酸;變式5融入了消去反應對有機物結構要求的考察;變式6變形了芳香族醇、酸、酯的相互轉化;變式7、8、穿插了同分異構體和同系物的種類考察。整個過程逐步遞進,全程都是學生們自己討論、總結、展示。老師要做的只是投去贊許的眼光和鼓勵的話語以及對他們優秀表現的肯定——加分。陶行知先生說“知識要從行動中求來”ADDINNE.Ref.{12F7574B-9FE6-4D29-BDE6-EC9DB68F863B}[2]。我們化學在學習有機物結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以及同分異構體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感知它們的結構,老師讓每個學生從家中帶來一些葡萄和牙簽,葡萄代表的是原子,葡萄不同的大小代表不同的原子,牙簽代表化學鍵,搭出不同的結構,從宏觀來體會微觀的奧妙。這樣他們自己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行研究,動手求來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問題解決了之后順便把葡萄也吃了,求知的過程輕松且愉快,使原本枯燥無趣的知識變成了學生的熱愛和期待。陶行知先生還說“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著學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的所有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把大地間折奧妙為學生一齊發明?”。作為教育的“擺渡人”我們需要掌握好船行的方向,其他交給學生就好,讓孩子堅信勝利就在前方。生如夏花,我看你成長。有愛相伴,春暖花開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苯處熞环矫媸墙淌谌酥R,另一方面更是育人,這個過程中應該充滿關愛、贊許、賞識,教師的話語應該帶有溫度;當然,愛的教育并不代表對學生的縱容,學生有錯自然要批評,但是批評也是要講究藝術的,只有直擊心靈的教育才能產生巨大的震撼作用,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在教師節的時候收到一條意外的信息:“老師您好,首先祝您節日快樂,估計您已經不記得我了,但是您是我遇見最好的老師,沒有之一”。后來他告訴我:“高二快放寒假的那年,您是我的班主任,有一天晚上我心情不太好就逃學去了網吧,宿管員查房時發現我不在宿舍就立馬打電話通知了您,那時已將近夜里11點了吧。您后來找遍了學校周邊所有的網吧,最終找到了我,找到我的時候已經接近夜里兩點了。但是,您并沒有打我更沒有罵我,只是很暖的問了我“你吃飯沒有,冷不冷?我帶你回家煮點面吃暖和一下吧?!蔽宜查g就哭了,跟您談了最近心里的一些事情。當時天非常的冷,在網吧里面是很暖和,出來的時候凍得我直哆嗦,要不是我,此時的您應該在家暖和的睡覺呢。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上過網吧而是好好學習,后來努力上了一所大學,現在上海工作,要不是當時的您,我現在還不知在哪混呢,謝謝您。”這件事在我的記憶中已經模糊了,但是它卻給了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