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杜甫傳主要內容篇一:杜甫的主要作品杜甫等詩人的主要作品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5年后流亡一直到他逝世。這11年中他寫詩1000余首,其中名作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秋興八首》、《登高》、《又呈吳郎》等。杜甫的詩歌代表唐代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稱作“詩史”。杜甫歌詠自然的詩聯系自己,往往情景與時事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劍門》。【作者】:杜甫【題】:春望【內容】: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注釋】:【注解】:1、 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2、 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3、 渾:簡直。4、 不勝簪:因頭發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韻譯】: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作者】:杜甫【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內容】: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床床屋漏無十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白居易將自己的詩歌分為四類: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他16歲就寫出不少傳世的好詩,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詩《賦得古草原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他的諷諭詩同情農民的作品,如《杜陵叟》,哀嘆婦女命運的悲歌,如《上陽白發人》、《后宮詞》;揭露統治者罪惡,如《賣炭翁》。白居易還是一位敘事詩的高手,他所創作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廣為流傳。杜牧的詩歌有豪情有文采,氣勢豪宕而又情致婉約,前人稱“俊爽”。篇二:杜甫生平高二創新實驗班詩歌鑒賞資料杜甫簡介與生平分期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詩人。祖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愿做自我犧牲。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期。讀書與漫游期(35歲前)(711-746)這一時期,杜甫所作之事不外乎四件:讀書、漫游、求官、交友。②讀書方面:他出身于“奉儒守官”之家庭,家教極好,早期即通覽儒家典籍,因為家庭出身和出生地(鞏縣)均受儒家文化浸染較深,杜甫早期所受的教育是嚴格的儒化教育,這與李白是不同的。漫游方面:這一時期,他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他19歲游山西,20歲游吳越,25歲時游齊趙,三十三歲時游梁宋,三十四歲時再游齊趙。這與李白頗為相似。杜甫年輕時,其父杜閑為奉先縣令,可能經濟方面較為寬裕,因此,杜甫青少年時代還是有過一段”恣情快意”“勢馬輕狂”的生活的。求官:開元二十三年(735)杜甫曾到洛陽參加進士考試,未中。但并未給年少輕狂的杜甫以打擊,甚至在此期,杜甫還沒有進行過什么干謁活動,可能是因為年輕還不諳時事。交友:745年李白被賜金放還,杜甫有幸在洛陽一睹詩仙風采并與之結下深厚友誼。此后,杜甫有許多詩篇詠及李白。洛陽相遇,李白與杜甫同游梁宋,在梁宋時對結交詩人高適,三人縱酒射獵,品文論詩,著實逍遙了一陣子。這一時期,杜甫還交了一個與他一生廝守,相濡以沫的知音,那就是他的妻子楊氏夫人。大約是在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與司農少卿楊怡之女楊氏喜結伉儷,此后杜甫的榮通困頓,楊氏夫人始終守候在其身邊,任勞任怨,是杜甫困頓蹇滯的人生路途的一大幸事。此期代表作《望岳》。困守長安十年時期(35歲-44歲)(746-755)這一時期,杜甫覺醒了,開始汲汲于仕途。他來到了長安。①天寶六年(747),他在長安再次應科舉考試,因李林甫玩弄權術而落選。②獻《雕賦》、《三大禮賦》,玄宗命待制集賢院,但一直將其閑置。其生活困苦艱難。他的生活是“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羹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他飽嘗仕途之艱辛,開始關注現實,關注政治。困守十年,終于獲得河西尉的一個小官,棄而不作,旋被命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掌器杖的小官)。此期代表作《詠懷五百字》、《兵車行》、《麗人行》等。陷賊與為官時期(44歲-48歲)(755-759)①安史亂起,杜甫被安火亂軍所俘,被困在長安近一年,后越過戰爭最前線,冒死逃脫,達于行在,肅宗任為左拾遺,旋因諫房館事激怒肅宗,遭疏遠,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到秦州到同谷、到成都。曾有過一段優裕從容的為官生活。有過一些吟詠宮廷生活的詩歌。③疏遠貶官之打擊更拉近了他與社會現實生活的距離。④代表作:《北征》、《三吏》、《三別》、《羌村三首》、《月夜》、《悲凍陶》、《悲青坂》、《春望》。漂泊西南時期(48歲-59歲)(759-770)漂泊西南,曾在杜甫草堂過過一致閑適雅致的寧靜生活,他與妻子孩子和諧地生活在一起。嚴武兩次鎮蜀,對其資助頗大。曾因叛亂而一度攜家流亡于梓州、閬州、綿州一帶。嚴武去世后,攜家由三峽出蜀。曾在奉節小住,旋漂泊于今湖北湖南一帶,以船為家,備受流離困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之苦。于770年困死于一條破船上。杜甫死因有多種說法:病死、脹死為其中較為通行兩種。病死:病死于糖尿病。脹死:大歷五年,杜甫在潭州。旋潭州兵亂,杜甫南逃,沿來水而上依其舅父彬州錄事參軍崔偉,但因為漲水,被困于距耒陽四十里的方田驛,餓了好幾天。耒陽聶縣令知道后,派人送去牛肉白酒,杜甫餓極,吃多了脹死了。(據郭沫若考證,是杜甫所食的牛肉白酒因天熱而腐敗變質,食后中毒而死)6此期為杜甫創作的豐收期,其詩留傳到現在的有1400余首,有1000余首作于此期,代表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秋興八首》、《諸將》五首、《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旅夜書懷》、《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綜觀杜甫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對后來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篇三:淺談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淺談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內蒙古師范大學20xx屆漢語言文學李慶河【內容提要】杜甫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憂傷和痛苦中度過的,由于他的憂傷和痛苦和他所生活的時代取得深刻的聯系,因此在他的詩中,真實地反映著唐代封建社會由極盛走向大衰這一歷史轉折過程中的種種社會現象,而被稱為“詩史”。【關鍵詞】杜甫詩歌反映現實思想內容以戰爭為題材的詩,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作為一個時代的歌手,杜甫的偉大之處,首先是表現在他所具有的那種一貫同情人民、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他不僅是看到、而且和人民一同經受著戰亂、饑餓、寒冷,因此他能夠以中國古代詩人從來沒有達到的深度,反映出人民所受到的各種壓迫和苦難。特別可貴的是,詩人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揭露出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在晚年最重要的杰作《歲晏行》中,他這樣寫道:“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指人民)杼柚茅茨空。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又寫道:“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詩人又更進一步地把階級對立這一本質現象,用鮮明而凝煉的詩歌語言凸現在人們的面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與熱愛人民的感情相聯系,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又成為詩人經常表現的重要主題。他的筆鋒,一直伸向最高統治者。在《麗人行》中,“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進前丞相嗔”,他以非常出色而含蓄的筆墨,諷刺了在唐玄宗的驕寵下,楊氏姊妹所過的奢侈淫亂的生活;在《枯棕》中,“傷時苦軍閥,一物官盡取”,揭露出官吏把人民搜刮一空,造成處處賣兒鬻女來繳納租庸的凄慘景象。不僅如此,詩人還對統治集團其他各種腐朽現象加以多方面的抨擊。在《洗兵馬》中,“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夸身強”,他指斥李輔國等一群官僚的得勢囂張;在《草堂》中,他譴責成都軍閥李忠厚的作威作福和殘殺人民;在《潼關吏》、《諸將五首》等詩中,他又嘲笑唐軍將領的庸懦無能;在《釋悶》等詩中,他更對唐代宗的昏庸怯懦和宦官程元振的專權禍國作了譴責和諷刺。……再看詩人對待人民的態度,恰好與揭露和諷刺統治階級形成鮮明的對比,他總是懷著滿腔熱情去歌頌人民、贊美人民。在《負薪行》中,他歌頌了夔州婦女的勤勞和峽中舟子的勇敢,并且反問那些鄙視他們的人道:“若道巫山女粗丑,使得此有昭君村?”在這樣反問的同時,詩人更在詩中表現出貧富對立的社會現象。詩人不僅歌頌人民,而且還對人民表現著無微不至的關懷。當他離開壤西草堂時,已經把居住的草堂讓給吳姓親戚,但心里還惦念著一個住在草堂鄰近的貧苦婦人,于是便寫詩給吳:“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認真。己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又呈吳郎》在杜甫的作品中,以戰爭為題材的詩占有很大的數量。這又是和詩人關懷人民的痛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天寶年間,唐代專制當局屢次用兵吐蕃,造成人民沉重的軍役負擔,因此詩人從較早的作品開始,就為人民控訴封建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君己富土境,開邊一何多。”又說:”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前出塞》)統治者向外征伐,曾在天寶十載(751)征南詔的戰役中遭到大敗,楊國忠一面掩瞞事實,一面征兵再戰,便派御史分道捕人,押送軍所,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的凄慘景象,詩人把這一切曾集中地表現在《兵車行》一詩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道上干云宵。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巳。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在唐代,給人民帶來苦難最深的,還是由于統治階級的腐敗所引起的各種內亂外患。歷次戰亂,造成了“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慘狀。這種情形在杜甫的詩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詩人曾經從多方面為我們描畫出那個充滿了人民的血和淚的時代,這就是:“路衢唯見哭,城市不聞歌。” 《征夫》“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垂老別》特別可貴的是:詩人不單單是反映了戰亂給社會所帶來的殘破景象,而且更表現出階級矛盾因此變得更加尖銳。由于連年戰亂,人口銳減,壯丁尤少,于是統治階級便用殘暴的手段,把結婚才一天的丈夫,還沒有成年的“中男”,以至年老婦人都一齊強征入伍或服役。這一切都反映在著名的組詩“三吏”、“三別”中,尤其在《石壕吏》這首詩中,表現得最是集中、最是深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者,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勇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婦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除安史之亂外,唐代地方軍閥的叛亂,吐蕃、回紇的入侵,這許多戰亂給人民所帶來的災害,也無不在詩人的作品里得到反映。更重要的是,他還在詩中揭露出“官軍”原是和敵軍一樣地殘害人民:“殿前兵馬雖驍雄,從暴略與羌渾同。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三絕句》之三由于杜甫看到人民在戰亂中所受到的災難太深太重了,所以他熱切盼望戰亂平息,好讓人民能夠過太平的勞動生活。他在詩中,不斷地喊出了這個代表著當時人民愿望的呼聲:“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常不用”(《洗兵馬》)、“安得務農息戰斗,普天無吏橫索錢”(《晝夢》),直到詩人老年,也一直沒有停歇過這樣的呼喊。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并不是一味反對戰爭。當安祿山率領胡兵,踐踏著祖國的土地,在這個大敵當前的時候,詩人一方面看到人民在官吏的橫暴下被強征入伍,情形十分悲慘;但另一方面他又懷著沉痛的矛盾心情,在《新婚別》等詩中,勸人民去從軍,平息這一給國家民族帶來極大禍害的叛亂。正是因為詩人對人民懷著這樣深厚的感情,因此,當他聽到有人建議唐代宗遷都洛陽,取其地勢險固,他卻表示反對,認為只要減少對人民的剝削,實行良好的政治,天下就能安寧;所謂”盜賊”,其實是逼得無路可走的人民。這就是他在《有感五首》中所表現出來的光輝思想:“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反映時事的詩,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杜甫還有另一類詩就是反映時事的詩,在詩人的作品中,一貫地表現著對政治的深切關懷,還在安史之亂前夕,當詩人看到以唐玄宗為首的統治階級日益走向腐化時,就為國家的命運感到深深的憂慮了:“回首叫虞舜,蒼梧云正愁。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像這樣一類感時憂國的詩篇,在詩人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數量,這在中國古代詩人中是顯得非常突出的。因此,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政治詩人。關心社會時事,關心國家大計,在詩人說來是一種不可阻止的、自覺的要求。詩,在杜甫的手里,不僅是抒發感情、摹寫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預時事、指責國政的手段。如在《塞蘆子》中,他為蘆子關的疏于防守深感焦慮,指出它在軍事上的利害得失;在《悲青坂》中,他殷切地希望唐軍不要倉卒出戰,要等時機舉行反攻;由于詩人一直沒有機會在政治上實踐自己的抱負,在左拾遺任上,他的直言肯諫,反遭到皇帝的疏遠;因此,他的“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胸懷,只好常常寄托在朋友的身上。當他送嚴武入朝時,在詩中說:“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有時,沉重的生活把詩人壓得喘不過氣來,或者是生活上稍微得一些安逸,詩人也曾經出現過一些消極遁世的念頭,甚至還冒出過一點道家或佛家思想,如“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愿聞第一義,逛向天地初”等等,但這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瞬,從詩人的琴弦上經常彈出來的總是憂國憂時的深沉音調。正是由于詩人對祖國愛得深,所以當國家殘破時也就痛得深,寫出來的詩也就特別感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焊接工藝參數優化考核試卷
- 緊固件螺紋設計深入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綠色施工技術創新實踐與發展動態考核試卷
- 滾動軸承在海洋工程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紙機設備的狀態監測與預測維護考核試卷
- 描寫月亮的初三語文作文
- 開心為題初二語文作文
- 空調系統的故障樹分析考核試卷
- 焙烤食品制造食品安全風險識別與控制考核試卷
- 批發業品牌故事與內容營銷考核試卷
- (廣東二模)2025年廣東省高三高考模擬測試(二)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武漢四調)
- 2025-2030中國類腦計算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建設案例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磁懸浮發電機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2024年四川宜賓環球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3部分: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
- 2025時政試題及答案(100題)
- DB11-T 765.4-2010 檔案數字化規范 第4部分:照片檔案數字化加工
- 華南理工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自薦信范文
- 輸血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培訓
- 2024年建筑業10項新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