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山西省臨汾市武池中學高二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度山西省臨汾市武池中學高二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度山西省臨汾市武池中學高二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度山西省臨汾市武池中學高二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度山西省臨汾市武池中學高二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度山西省臨汾市武池中學高二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所謂“春秋筆法”,也叫“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最初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義例,通過選擇特定稱謂或在敘述時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簡約、含蓄地表明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道德評判,以達到征實和勸懲的目的。春秋筆法以合乎禮法作為標準,在不隱晦事實真相的前提下,運用曲筆“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春秋筆法來源于據傳為孔子所撰的《春秋》。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從當時的倫理道德出發,以定名分、明等級作為評判人物和事件的標準,“褒貶懲勸,各有義例”,有時一字暗含褒貶,由此就形成了所謂的“春秋筆法”。左丘明發微探幽,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遺憾的是,限于體例,左丘明沒有充分地展開,我們只能看到他思考問題的結果,而看不到他思考問題的過程,因而“春秋筆法”在這個時期還顯得有些朦朧。到了西漢,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個結合《春秋》實例解說了這種筆法,這是一大進步。通過這樣演繹,這種表現技巧具有了直觀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漢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政治措施的推行,這種表現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圍內傳播的條件。只是董仲舒囿于漢初學術研究的陋習,行文多附會陰陽五行之說,后代不少學者把《春秋繁露》界定為哲學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筆法”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最終完成“春秋筆法”普及工作的是晉代的杜預。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傳集解》,在序言中,根據《左傳》的論述,結合《春秋》的實例,他加以詳細解說,把這種表現技巧從經院哲學中解放出來。春秋筆法由寫史“義例”變為文章楷模,成為一種寫作與表達的常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語言的簡潔和意蘊的豐富,寓褒貶于敘事之中,通過材料的選擇、詳略與顯隱的不同,以及用詞和語氣的微妙差別,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愛憎。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筆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說謊,最多只是影射和隱瞞,而影射是靠詞語的選擇來表達的。隱瞞,僅是對比較小的事情所作的隱瞞,大事從簡或者曲筆。春秋筆法一般都是遵從事實下的隱晦,婉轉的陳述和評論以及有目的的選擇;曲筆是曲折抒筆,這里的“曲”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夠在事實下有重點地描述人物和褒貶事件,以教化人民,在筆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實,讓人看清真相,這是曲筆的最高宗旨和理想。孔夫子寫《春秋》,本來是要用“直筆”來使“亂臣賊子”害怕的,但是寫來寫去,他竟寫出那么多的“曲筆”,可見寫“直筆”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筆法其實是一種妥協,是一種無奈!這種辦法寫出的史書開創了寫史服務于政治的先河,為后世考證增加了難度。1.下列各項中,其手法不屬于“春秋筆法”的一項是A.《林黛玉進賈府》中,刻畫權傾賈府、笑里藏刀的王熙鳳:“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B.《雷雨》中,周樸園對女仆梅侍萍始亂終棄,三十年后面對魯媽,在回憶當年時說侍萍是“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慧,也很規矩”。C.《鴻門宴》中寫劉邦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從鴻門宴上逃走時,寫道:“脫身獨騎。”用了一個“獨”字,來顯示作者的態度。D.《記念劉和珍君》一文,魯迅先生描寫烈士遇害時,寫到“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又寫到“其一是手槍”“彈從左肩人,穿胸偏右出”。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孔子編寫《春秋》,行文不直接闡述自己的看法,而用一些特別的手法來委婉表達,“褒貶懲勸,各有義例”,形成了所謂的“春秋”筆法。B.左丘明最先對“春秋筆法”做了精當的解說,但他對“春秋筆法”的解說還有些朦朧,我們只能看到他思考問題的結果,而看不到思考過程。C.董仲舒第一個結合《春秋》實例解說了“春秋筆法”,使其具有了直觀性和可操作性,但行文多附會陰陽五行之說,給它蒙上一層神秘面紗。D.杜預最終完成了“春秋筆法”的普及工作,這種表現技巧得以從經院哲學中解放出來,由寫史義例變為文章楷模,成為寫作與表達的常用范式。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春秋筆法,通過材料的選擇、詳略與顯隱的不同,以及用詞和語氣的微妙差別,來表達作者的是非愛憎,因而為后世考證增加了難度。B.春秋筆法雖用曲筆,但追求在事實下有重點地描述人物和褒貶事件,在筆墨中又流露更多的事實,讓人看清真相,所以曲筆并不是歪曲。C.春秋筆法以合乎禮法為標準,是非分明而又簡約含蓄地表現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道德評判,以達到懲惡勸善的目的,這使亂臣賊子害怕。D.春秋筆法除了使用“影射”的手法,還對一些小事做了隱瞞,對大事從簡或曲筆,孔子用曲筆其實是一種無奈的妥協,可見秉筆直書有多難。參考答案:1.B周樸園的話是說謊,是歪曲,不屬于春秋筆法。2.B董仲舒是第一個結合《春秋》解說春秋筆法的人,左丘明只是做了精當的概括,并未解說。另外原文說的是“我們只能看到他思考問題的結果,而看不到他思考問題的過程,因而“春秋筆法”這個時期還顯得有些朦朧”,選項犯了顛倒因果的錯誤。3.C使“亂臣賊子”害怕,是孔子寫《春秋》的目的,而不是“春秋筆法”的作用。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與歷史親近的時刻高鵬一個夢,一個不曾長大的夢,如一片楓葉含在稚童的書頁唇間,如一個笑靨旋在少年的睡中,如老人們述說娓娓的童話,印在夏夜納涼蒙童神往的雙眸中。然而,在6月漸漸熾熱的暑氣挾帶著風沙侵襲京城時,我卻讓這個成長了幾十年的夢,瓜熟蒂落為一個圓滿的現實。北京,這個舊時多少帝王希冀天下平安、四海平安、萬世平安的首都,沉淀和爬伏了多少歲月的滄桑、歷史的蒼苔;天安門這個耳熟能詳、幾近圣明的名詞,已不再是倉頡所造方塊字的抽象,我終于走近了您,走進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夢境。氣屏住了,腳牽住了,目光凝住了,血凝住了,這就是千百回在畫中、課本中、報紙中、廣播中、影視中連連轟炸過大腦屏幕的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樓般的天安門么?夢境與現實僅幾步之遙,其后卻逶迤了30余個臺階,而每一個臺階就是整整365天,就是整整一輪春夏秋冬!我身臨其境,心境正如同美食家面對美味佳肴,總先停箸止叉,細細品嘗食物的美色和誘人的醇香以及它所帶來的賞心悅目的溫馨;旅游家不急于接近山水的極致,只是遠遠地陶醉那迷離青黛色的山影在天邊劃下的連綿千里的際線和懸在其上的晚霞的壯美,細細體味由此所帶來的心靈的震顫和靈魂的洗禮一樣;面對天安門,我如倉猝上陣的士卒,急急調整裝備著心境,真正舍不得那樣快地接近這個曾經為之夢縈魂繞的圣殿,只是眼含熱淚遠遠地佇立,目光所及,將天安門城樓的每一堵紅墻,每一握欄桿、每一塊琉璃、每一個雕梁摩挲,并陶醉于由它所帶來的一波波激動、眩暈和不可捉摸的虛幻感。而當我真正走進天安門時,我竟舉止失措、如癡如呆地用我的十指一寸一寸地盲人摸象般地撫遍了弧弧曲橋、峙峙華表、朱紅厚墻、锃亮門叩。唯有肌膚之親,一切的虛幻才不再虛幻了。我知道,我正在親近天安門,正在親近一部浩浩渺渺的中國歷史。刮過幾個世紀的朔風,羌鼓依然隱隱可聞:幡旗獵獵,狼煙四起,馬蹄沓沓,滾過了秦關漢堞,馱來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彎弓射雕,射向大漠渺渺,雕落之處,便隆起了一座巍峨大都,便騰飛了大漠龍蛇。又過了幾世紀,鳳陽布衣,揭竿再起,披甲穿鎧,轟隆隆嘩啦啦燒坍了百里流金的故都,鳳凰火中涅槃再生,重又壘造了個威凜凜加四海、剽悍悍震天下的北平之都。歷史真是太沉甸,行云流水只瞬間,青史蝸喘卻千年。

墻,朱紅的;烽火,朱紅的;鮮血,朱紅的;和平,朱紅的;靈魂,朱紅的:整個中國的歷史就是朱紅的。荒蠻遠古,天地混沌,盤古開天辟地,力竭而倒,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為草木;夸父逐日,道渴而死,棄其杖,化鄧林為芳菲;精衛填海,銜西山木石,以填東海,晝夜不息,矢志不改……所有這依附于瑰麗的上古神話的民族魂、民族氣概早已結結實實地夯進了天安門紅色的城墻;秦風漢月、唐詩宋詞元曲離騷賦,也分明在琉璃鱗瓦上流韻溢彩,天安門任人仰視為一條七彩的虹。歷史悠悠,華夏煌煌。當歷史的巨剪并不酣暢淋漓地剪去曳在清朝腦后的長辮之時,也剪開了近代歷史的帷幕,長辮怦然掉地,中國也怦然掉地,這個雕琢了5000年的精致瓷器,一時四分五裂,五裂四分。直至1949年那個宜人的深秋,一個湖南偉人彎下他魁梧的身軀,收拾金甌一片,用他的巨手重新聚合了這個古老的瓷器,并將它高高地舉過了頭,讓世人重新炫目了它四射的芒刺。登臨天安門城樓的臺階,短短地只需幾分鐘,而歷史地整整躑躅徘徊了成百年。鋪著紅地氈的臺階呵,曾目睹了多少帝王將相的沉浮榮辱,也諦聽了共和國一代領袖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邁笑聲。站在天安門城樓,我努力地去貼近去還原那個曾經發出過“從此站起來”的巨吼的地方,去體驗一顆偉大心靈終鑄偉業百感交集時的激動。我掃視了遼闊廣場,歷史有如片片浮云,聚攏而來,作銅鐘大呂之聲。此刻我進一步領略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千鈞重壓。我知道,我就站在歷史的中心,就站在歷史的巔頂,俯瞰四海五洲。16.文章開頭所寫的“夢”有什么特點?作者為什么要從“夢”寫起?(4分)17.作者在“與歷史親近的時刻”,經受了哪些“心靈的震顫和靈魂的洗禮”?請結合全文分條表述。(5分)18.“所有這依附于瑰麗的上古神話的民族魂、民族氣概早已結結實實地夯進了天安門紅色的城墻”一句中“民族魂、民族氣概”指的是什么?選擇其中一種內涵,結合現實談談要如何體現這種精神。(6分)參考答案:16.特點:珍貴、甜美而又令人神往。原因:①因為有夢,才有圓夢的企盼和入夢的行動;②為下文敘寫走近北京、走進天安門的所見所思所感作鋪墊。(特點2分,原因各1分)17.①行云流水只瞬間,青史蝸喘卻千年;②中國歷史的分裂之痛和聚合之喜;③體驗一顆偉大心靈終鑄偉業百感交集時的激動;④領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千鈞重壓。(一點1分,能分點羅列寫滿4點得5分)18.①開拓精神;②犧牲(或追求)精神;③奮斗(或矢志不移)精神。

(第一問3分,一點1分;第二問3分,能結合現實,言之成理即可)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琥珀手串宗璞祝小鳳當護工已經六七年了,照顧的大多是老太太。她做事細心,手腳又麻利,是上等的護工。這一次,祝小鳳照顧的這位老太太,姓林。老太太只有一個女兒,在一家大公司做事,人稱林總,母女倆相依為命。祝小鳳心里羨慕林老太的女兒。林總的衣著,那真是千變萬化。有時毛衣上開幾個洞,像是怕風鉆不進去;有時靴子上掛兩個球,走起路來亂甩。跟著她的人對老太太說:“林總經常出現在各種場合,報道中總少不了介紹她的服裝。”老太太嘆一口氣,搖搖頭。這一天,林總來了。她穿了一件黑毛衣,完整的,沒有窟窿;胸前有一件蜜色掛墜,非常光潤;手上戴了同樣顏色的手串,隨意套在毛衣袖子外面,發著幽幽的光。小鳳只覺得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材質。林老太看著女兒說:“今天穿得還算正規,黃和黑這兩種顏色搭配,很典雅。”女兒便把手串褪下來,說:“這叫蜜蠟,琥珀中的上品,做工也好。”林老太隨手模了摸,說:“戴首飾越簡單越好。好在你不太喜歡這些東西。”祝小鳳照顧林老太吃晚飯,問了一句:“琥珀很貴嗎?”林老太說:“要看質地……”說著便嗆咳起來。祝小鳳忙倒水、捶背,不敢再多話。過了幾天,祝小鳳的丈夫來看她。二人去逛市場,忽然看到一個小攤。祝小鳳站住了,她的目光落在一件飾物上,那儼然是一件琥珀手串。她拿起手串,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看不出和林總的有什么不一樣,幾次放下,又拿起來。丈夫善解人意,和攤主討價還價,花了五塊錢,把手串買下了。小鳳明知這錢是自己掙的,心里還是蕩漾過一陣暖意。回到醫院,小鳳指著手腕上的手串,請林老太猜值多少錢。林老太說:“做得真像。十塊?二十塊?”小鳳道:“您出個價,我賣給您。”二人都笑了。晚飯后,護工們議論起小鳳新戴的手串。一個說,一看就是假的,玻璃珠子罷了;另一個說,別看是假的,做得真像呢;還有一個說,管它真的假的,好看就行。晚上,林總來了,祝小鳳拿起自己的手串請她過目。林老太忽然說:“小鳳這么喜歡這樣的手串,你們兩個換著戴幾天。”女兒笑著把手串褪下來。小鳳不敢接,林總說:“換著戴吧,怕什么,只要媽媽高興。”說著,她把手串放在桌上。小鳳便也把自己那串放在桌上,取了林總那串戴上。林老太拿起祝小鳳的手串,仔細端詳著說:“真像,只是光澤不一樣,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林老太看了看女兒,不由得嘆道:“東西戴在你手上,假的也是真的。”說著又搖了搖頭。林總出了醫院,回到辦公室,隨手把手串扔在桌上。次日,一個半生不熟求林總辦事的人來,見了說:“這么貴重的東西,就丟在這里?”回去物色了一個精致的盒子送過來,說:“好東西要有好穿戴,原來一定有的,添一個是我的心意。”秘書收了盒子,林總瞥了一眼,心想,可以給媽媽看,證明媽媽的話。祝小鳳戴上真的琥珀手串,有些飄飄然。護士長來了,看著祝小鳳戴的手串說:“呀,這么好看!”祝小鳳覺得護士長識貨,便抬起手讓護士長看。不料她說:“做得真像,看上去很貴重似的。”祝小鳳說:“你仔細看看,這是真的呀!”護士長笑著說:“戴在你身上,真的也是假的。”林總去美國出差,幾天沒有來醫院,病房里很平靜。凌晨時分,祝小鳳聽到林老太哼了幾聲,沒有在意。等她起來梳洗后,見老太太沒有動靜,過去看時,見她雙目微合,神態安詳,叫了幾聲都不應,已經停止了呼吸。后來,祝小鳳想起她拿著林總的真琥珀手串,應該去把自己的那件換回來。她不愿意用自己不值錢的東西去換別人值錢的東西,況且她的手串是丈夫給她買的。聽她說明來意后,林總拿出那精致的盒子,遞給她。祝小鳳去取盒子里的手串。林總按住盒子,向前推了推,示意祝小鳳連盒子收下。她戴上自己的真琥珀手串,喃喃道:“媽媽說這樣很好看。”林總明亮的眼睛里裝滿了淚,一滴滴落在衣服上。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衣服。時間流逝,祝小鳳的生活也一如往常,送走舊病人,迎接新病人。她把手串連同盒子放在箱子里,再想到取出來戴時,已是次年暮春了。這時,她的病人仍是一位老太太,見了說“好看”。祝小鳳故意說:“這是琥珀手串。”老太太疑惑地上下打量著她,慢慢地說:“假的吧?”(有刪減)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林老太是一個有思想、有審美品位的老人,她對女兒平時的衣著打扮不太滿意;在女兒和小鳳交換手串后她立即就猜到人們對手串的看法。B.“心里蕩漾過一陣暖意”運用了化抽象為具體的手法,將小鳳內心的暖意描寫得生動形象、具體可知,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小鳳內心的感動之情。C.“喃喃道:‘媽媽說這樣很好看’”,寫出了林總對母親的思念,她忙于事業,無暇照顧母親,說這句話意在表明她理解了母親晚年的凄涼和孤寂。D.文章結尾處“老太太疑惑地上下打量著她”這句話運用了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并和前文“戴在你身上真的也是假的”相照應,引人深思。5.祝小鳳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小說用“琥珀手串”做題目有何用意?請結合文章分析。參考答案:4.C

5.①工作認真、優秀。她細心,做事麻利,是一個優秀的護工,她和病人相處得很融洽。②愛美卻不虛榮。她經常關注林總的衣服,并在喜歡上林總的琥珀手串后,自己也買了一個相仿的贗品。③純潔、善良、重情。在林老太去世后,她主動找林總將琥珀手串換回,不貪圖便宜,珍惜夫妻真情。

6.①“琥珀手串”是本文的線索,它貫穿全文,使文章內容結構嚴謹。②小說主要情節都與“琥珀手串”有關,以此為題緊扣文章內容。③小說通過“琥珀手串”來突顯主題。祝小鳳的丈夫買手串和祝小鳳主動換回自己的琥珀手串,表現了平凡夫妻間的真情;林老太主動要求女兒和小鳳交換琥珀手串,表現了林老太對祝小鳳的關愛之情;通過“琥珀手串”揭露了一些人迷惑于錢勢,以人看物,不辨真假。【4題詳解】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現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題干的選擇要求,如本題“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立足考查“內容和藝術特色”,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本題中,C項,“說這句話意在表明她理解了母親晚年的凄涼和孤寂”錯誤,該信息于文無據,此處寫林總的表現主要突出林總對母親的思念。故選C項。【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提問方式,如本題“祝小鳳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說中圈出直接描寫人物言行舉止的內容,還可以圈出對該人物起到襯托作用的內容,最后根據這些內容概括人物特點。本題中,首先明確人物的身份,從文中來看,祝小鳳是醫院的護工,作為一個護工,“她做事細心,手腳又麻利,是上等的護工”,這說明祝小鳳工作很認真,很細心;作為一個女人,祝小鳳也愛美,如“祝小鳳心里羨慕林老太的女兒。林總的衣著,那真是千變萬化。有時毛衣上開幾個洞,像是怕風鉆不進去;有時靴子上掛兩個球,走起路來亂甩”,看到林總的琥珀手串非常喜歡,買了一個相仿的贗品,并且沒有隱瞞手串的價格,這說明她不虛榮;作為妻子,祝小鳳珍惜夫妻的情感,如買手串的時候“小鳳明知這錢是自己掙的,心里還是蕩漾過一陣暖意”,換回手串的時候,“況且她的手串是丈夫給她買的”;從為人來看,祝小鳳純潔善良,不貪圖便宜,林老太去世后,她主動要求換回假的手串,因為“她不愿意用自己不值錢的東西去換別人值錢的東西”。考生圍繞這些內容進行概括即可。【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結構,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小說用‘琥珀手串’做題目有何用意?請結合文章分析”,然后明確標題的內容,再看這一內容與小說情節、人物形象、小說主旨之間的關系。本文的標題是“琥珀手串”,這是以物象為題,物象為題一般是文章的線索,從文中來看,林總戴手串——祝小鳳買手串——林老太讓二人互換手串——祝小鳳換回自己的假手串,可見“琥珀手串”貫穿小說的情節,是文章的線索,而且文章的主要情節都與“琥珀手串”相關,以“琥珀手串”為題緊扣文章內容;從文章的主旨來看,文章寫了很多與“琥珀手串”相關的情節,如祝小鳳和丈夫買手串以及祝小鳳最后換回自己的假手串,這“琥珀手串”上傳遞出夫妻之間的真情,如林老太要求女兒和祝小鳳互換手串,這“琥珀手串”傳遞出的是老人對祝小鳳的關愛之情,如手串戴在祝小鳳和林總手上人們的不同反應,這“琥珀手串”揭示出生活中一部分人以人看物、迷惑于錢勢地位的心理。考生圍繞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點睛】解答鑒賞人物形象這類題目時,首先要明確刻畫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前者主要是對人物進行語言、肖像、心理、動作、細節等進行描寫,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對人物進行襯托。從具體的做法來看,考生要從小說中圈出關于這個人物言行的相關語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點,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寫到其他人物,這些人物與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是襯托還是反襯。這類題的解題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總體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揚還是貶低,是頌揚還是諷刺;二是畫出小說中關于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性的語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四是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解答標題作用類題目,一般從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標題本身,點明寫作對象,分析標題本身的語言特點,多體現為使用某種修辭手法的標題;分析標題本身的意境特點。然后分析情節結構方面,統領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節,是文章的線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節,或見證記錄了什么事件的發展變化,或寫了什么與這個物象有關的經歷。接著是內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標題表達某種態度,標題是文中主人公某種精神品質的載體,標題比喻或象征某種形象,標題揭示了某種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種主旨,升華了主題。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達效果方面,設置懸念,激發閱讀興趣,渲染營造了某種氛圍,標題與文中某個內容相呼應,或與文中什么內容形成對比。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7題。

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無名位。愈生三歲而孤,養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洎舉進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余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于時。尋登進士第。

宰相董晉出鎮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其為賓佐。愈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調授四門博士,轉監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門,宰相不專機務。宮市之弊,諫官論之不聽。愈嘗上章數千言極論之,不聽,怒,貶為連州陽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擯黜,作《進學解》以自喻,執政覽其文而憐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逾歲,轉考功郎中、知制誥,拜中書舍人。俄有不悅愈者,摭其舊事,言愈前左降為江陵掾曹,荊南節度使裴均館之頗厚,均子鍔凡鄙,近者鍔還省父,愈為序餞鍔,仍呼其字。此論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兼彰義軍節度使,請愈為行軍司馬。淮、蔡平,十二月隨度還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詔愈撰《平淮西碑》,其辭多敘裴度事。時先入蔡州擒吳元濟,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訴碑辭不實,詔令磨愈文,憲宗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少時與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稱薦于公卿間,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而觀諸權門豪士,如仆隸焉,瞪然不顧。而頗能誘厲后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大抵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凡嫁內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節選自《舊唐書?韓愈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愈生三歲而孤,養于從父兄

堂房親屬

B.操行堅正,拙于世務

笨拙,不擅長

C.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定罪

D.憲宗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雕刻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此論喧于朝列

稱薦于公卿間

B.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

大抵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

C.執政覽其文而憐之

荊南節度使裴均館之頗厚

D.與人交,榮悴不易

少時與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善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韓愈從小失去母親,跟隨父親和兄長,自幼刻苦讀書,后來考中進士,文章得到別人的賞識,終成一代名士。

B.韓愈曾上過幾千言的奏章,把宮市的弊端毫無保留地講了出來,皇上不僅不聽,反而大為生氣,把韓愈貶到邊遠的陽山做縣令,后來才酌情內移到江陵任職。

C.元和十二年,韓愈擔任裴度的行軍司馬,因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有功,被朝廷任命為刑部侍郎。韓愈借撰寫《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頌德。

D.韓愈性情寬宏通達,與他人交往,不論人家地位如何變化,他總不改變態度。他跟孟郊、張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7.翻譯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10分)

(1)近者鍔還省父,愈為序餞鍔。(5分)

(2)愬妻出入禁中,因訴碑辭不實,詔令磨愈文。(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4.C(因為)

5.B(A介詞,在。B認為/把。C代詞,代韓愈。D介詞,跟)

6.A(“從小失去母親,跟隨父親和兄長”說法與原文不符)

宰相董晉出京鎮守大梁,征召韓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晉幕府撤除后,徐州張建封又請他到自己幕府充當賓客佐僚。韓愈說話直率,無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長應付世務。后調任四門博士,轉任監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門隨意發布政令,宰相不能獨立掌管機務。宮市的宦官到民間強買物品的弊端,諫官議論過而德宗不聽。韓愈也曾遞上數千字的章疏極力勸諫,皇帝不但不聽從,還發怒把他貶為連州陽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韓愈自認為才華出眾,而又多次遭受排擠貶黜,作《進學解》來自己開導自己。宰相看了這篇文章后同情他,認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為比部郎中和史館修撰(編寫史書)。過了一年,轉任考功郎中、知制誥,拜授中書舍人。不久有不喜歡韓愈的人,搜集他過去的事情,說他以前降職任江陵府掾曹時,荊南節度使裴均待他優厚,裴均的兒子裴鍔平庸粗鄙,最近裴鍔回家看望父親,韓愈寫序為其餞行,還親切地稱呼他的名字。這一議論在朝廷傳播開來,因此韓愈改任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處置使,兼任彰義軍節度使,他上奏請韓愈任行軍司馬。淮西和蔡平定之后,十二月韓愈隨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憲宗還下詔命韓愈編寫《平淮西碑文》,韓愈在碑文中較多記述了裴度的事跡,而就當時首先進入蔡州活捉吳元濟一事而言,李愬功勞為第一,所以李愬對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經常出入宮中,借機向皇帝訴說碑文失實,憲宗便下詔叫人磨掉韓愈寫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寫碑文并刊刻碑上。

韓愈性情寬宏通達,和別人交往,無論人家榮辱沉浮他都不改變態度。年輕時和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關系友好,孟郊、張籍名聲和地位還不顯達時,韓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間稱贊推薦他們,結果張籍終于考中進士科,仕宦之途順利。后來韓愈雖然顯貴,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們交談會餐,論文賦詩,和昔日一樣。然而他對待諸權門豪士,就像對待奴仆一樣,瞪著眼睛不予理睬。他還頗能獎掖鼓勵后輩,招入家中的十有六七人,即使連自己的早飯都供不上了,也和顏悅色地不在意。他總是把振興名教和弘獎仁義作為自己的職責,經他資助出嫁的內外親戚及朋友的孤女多達十人。5.下列加點詞的古今意義不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至于成立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B.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儼驂騑于上路C.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阮籍猖狂D.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奚惆悵而獨悲參考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古今異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先要結合文言語境準確理解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然后再與該詞在現代漢語中的常用意義作比較進行判斷,通常在學習過程中要多積累常用的古今異義詞。A項,“至于,古義,一直到;今義,副詞,表示另提一事。“臣之辛苦”意思是我的辛酸悲苦,“辛苦”,古義,辛酸悲苦;今義,現多指工作和勞作的感受。B項,“所賴君子見機”意思是所(能夠)依賴的(是),君子能夠看到細微的預兆,“見機”,古義,“事前洞察事物的動向”;今義,看機會,辨形勢。“儼驂騑于上路”意思是在高高的山路上駕著馬車,“上路”,古義,高高的山路;今義,指起程、動身、開始走上路程或走向死亡。C項,“嘗從人事”意思是曾經從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人事”,古義,做官;今義,一是指人世間的事;二是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阮籍猖狂”意思是阮籍狂放不羈,“猖狂”,古義,狂放,不拘禮法;今義,謂隨心所欲,無所束縛等。D項,“千里逢迎”意思是迎接千里而來的客人,“逢迎”,古義,迎接;今義,迎合。“奚惆悵而獨悲”意思是那為什么獨自失意悲愁?“惆悵”,失意,古今意相同。故選D。6.閱讀下文,完成9~12題。齊宣王見顏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悅。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②。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王曰:“有說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③壟④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

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⑤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愿得賜歸,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則再拜而辭去也。君子曰:“斶知足矣!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也。”

(選自《戰國策·齊策》,有刪改)【注釋】①顏斶(chù):齊國的隱士。②趨士:指禮賢下士。③柳下季:即柳下惠,春秋時魯國賢人。④壟:墳墓。⑤尊遂:尊貴顯達。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

去:離開B.寡人自取病耳

病:羞辱C.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

游:交往D.清凈貞正以自虞

虞:同“娛”,樂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推選則祿焉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B.①則再拜而辭去也

②擇其善者而從之C.①君子焉可侮哉

②置杯焉則膠D.①夫玉生于山

②海運則將徙于南冥11.下列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顏斶“不畏權貴、潔身自愛”的一組是①斶亦曰:“王前!”②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③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④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⑤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⑥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A.①③④

B.②⑤⑥C.③④⑤

D.①②⑥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齊宣王召見顏斶,顏斶卻讓齊宣王到他跟前,讓齊宣王很不高興。B.顏斶運用事實論證和對比論證,證明了“士貴耳,王者不貴”的觀點。C.齊宣王要顏斶拜他為師,并許諾給以優厚的待遇,但顏斶還是告辭離開了。D.本文通過顏斶與齊宣王的對話,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參考答案:9.A(離,距離)10.B(A項,“則”,①連詞,就;②連詞,卻。B項,“而”,①②均為連詞,表承接。C項,“焉”,①疑問代詞,怎么;②兼詞,相當于“于彼”,在那里。D項,“于”,①介詞,從,在;②介詞,到。)11.D(主要通過顏斶的行為、看法以及他對回歸鄉野、知足常樂的人生向往來表現的。)12.C(應該是齊宣王要拜顏斶為師。)附參考譯文:齊宣王召見顏斶,對他說:“顏斶你上前來。”顏斶也說:“大王您上前來。”齊宣王聽了不高興。左右的侍臣都責備顏斶說:“大王是一國之君,而你顏斶,只是區區一介臣民,大王喚你上前,你也喚大王上前,你怎么可以這樣呢?”顏斶說:“如果我上前,那是貪慕權勢,而大王過來則是謙恭待士。與其讓我蒙受趨炎附勢的惡名,倒不如讓大王獲取禮賢下士的美譽。”齊宣王惱怒,變了臉色說:“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士人尊貴,而君王不尊貴!”齊王問:“這話怎么講?”答道:“以前秦國征伐齊國,秦王下令:‘有敢在柳下惠墳墓周圍五十步內打柴的,一概處死,決不寬赦!’又下令:‘能取得齊王首級的,封侯萬戶,賞以千金。’由此看來,活國君的頭顱,比不上死賢士的墳墓。”宣王說:“可嘆呀!怎么能夠侮慢君子呢?我這是自取其辱呀!希望先生能收我為弟子。如果先生與我相從交往,食必美味,行必安車,先生的妻子兒女也必然錦衣玉食。”顏斶要求告辭回家,對宣王說:“美玉產于深山,一經琢磨則破壞天然本色,不是美玉不再寶貴,只是失去了它本真的完美。士大夫生于鄉野,經過推薦選用就接受俸祿,這也并不是說不尊貴顯達,而是說他們的形神從此難以完全屬于自己。臣只希望回到鄉下,晚一點進食,即使再差的飯菜也一如吃肉一樣津津有味;緩行慢步,完全可以當作坐車;無過無伐,足以自貴;清靜無為,自得其樂。請大王準許我回鄉,讓我安步返回家鄉。”于是,再拜而去。君子說:“顏斶可以說是知足的人了,返樸歸真,那么終身不會受到羞辱。”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A.他閑來無事,就經常上網發一些飛短流長的帖子,結果不僅弄得與同事鄰里的關系很緊張,甚至還惹上了官司。B.他兒子正值豆蔻年華,理應專注于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沒想到卻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現在連初中都讀不下去了。C.老張按照慣例把買回來的對蝦和豬肉分別稱了稱,才發現他買的對蝦被偷工減料了,足足少了半斤。D.他的講演深入淺出、居高臨下地闡述了青年的前途與國家現代化事業之間的關系,反響十分熱烈。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此題考核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詞語的含義,然后比對給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語境,題中A項,飛短流長:指散布謠言,中傷他人;B項,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時,不能指兒子;C項,偷工減料:意為不按照產品或工程所規定的質量要求而暗中摻假或削減工序和用料。此處對象使用不當,應改為“缺斤短兩”;D項,居高臨下:形容占據的地勢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講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據的地勢非常有利”,使用對象有誤。8.仿照下面例句,從哈姆萊特、繁漪、辛棄疾中任選兩個人物,續寫兩個句子。要求:內容相近,形成排比句。(6分)猶記得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在梧桐細雨的纏綿里,孤獨咀嚼著國破家亡的凄楚痛苦;

。參考答案:形式相近,表述內容與所選人物相符即可。每個人物3分。9.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金凱萊大酒店是我市一家具有旅游、購物、飲食、娛樂的大酒店,每天,云浮地區不少的游客都會慕名而來。B.經歷了“姜你軍”之后,生姜價格近期大跌,投資者應不斷提高自己的風險控制能力和更加成熟的心態。C.云浮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得到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D.“教育創強”工作進入攻堅階段之后,面臨著一系列深層次的重大思想理論問題,它們是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參考答案:3.D(A成份殘缺,應在“娛樂”后加“功能”.B搭配不當,“提高”與“心態”不能搭配,C“致力于……的工作”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句式雜糅.)10.閱讀下面一則新聞材料,用一句話概括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不超過25字)(5分)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當前正值候鳥遷徙季節,針對湖南羅霄山脈及新化、新邵、桂東等地“千年鳥道”上大量遷徙的鳥類遭受獵殺的現狀,國家林業局22日向湖南省林業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迅速調查候鳥遷徙線路涉及地區獵殺候鳥情況,堅決查處獵殺候鳥違法行為。據了解,國家林業局已派出由保護司、政法司、森林公安局等部門組成的專項工作組趕赴湖南,督促當地做好查處工作。同時,向各省區市林業廳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迅速開展排查活動,強化行政執法和監督,加強宣傳教育,確保候鳥遷徙的安全。

參考答案:國家林業局(1分)緊急制止(或“急令查處”)(1分)湖南等地(1分)獵殺候鳥違法行為(1分)句意1分六、寫作(60分,共1題)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