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統計調查制度改革情況介紹和新“制度”落實及網絡直報工作布置
甘肅省衛生廳統計信息中心07.9.27
報告內容我國衛生統計調查制度改革新《調查制度》的實施網絡直報工作布置:衛生統計網絡直報管理規定與直報內容簡介我國衛生統計調查制度改革統計工作現狀--成績與問題改革重點選擇--需求與挑戰如何進行改革--策略與方法制定改革方案--目標與步驟改革進展介紹老百姓:健康狀況看病難、看病貴衛生改革與發展重點:重大疾病控制(SARS\AIDS\TB\乙肝)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新農合制度)社區衛生(機構建設/服務功能與質量)衛生系統評價:疾病流行規律與疾病負擔疾病防制策略的成本效果衛生資源配置、衛生服務可及性醫療保障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國際社會(WHO):
人群健康、衛生服務覆蓋、衛生系統、行為與環境危險因素、工作績效
2.不斷變化的需求與挑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機制建設綜合決策平臺專業服務平臺基礎信息平臺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庫專業模型方法庫知識庫醫療資源調度信息發布業務管理
政策法規、管理體系
支撐技術、技術標準應急反應機制建設--指揮系統數據中心模型/方法/知識類社會統計類監測調查類衛生資源類地理信息類維護運營類數據中心機構人員設備運營救護血液藥品行政區劃城鎮體系鄉村居民點人口經濟氣象水文疫情監測災情監測危險品生產及儲存放射源和核設施標本、菌種生產及儲存死亡死因政策法規新聞報道專業知識專業模型方法措施數據模型空間數據屬性數據航拍影像衛星影像方案預案安全日志系統日志權限信息用戶信息認證信息文件檔案動態信息4、改革方案:原則、步驟與內容改革原則:
整體設計,分工負責避免重復調查,需要與可能相結合步驟與內容:開展需求分析,制定統計指標體系制定新的調查制度增加調查頻率--實時、月報、季報和年報研制統計信息分類標準建立統計信息網絡直報系統建立部省級數據倉庫,加強數據分析與利用修訂《全國衛生統計管理辦法》5、改革進展
(1)開展需求分析,制定統計指標體系
2005年底衛生部要求各地開展需求分析,收到20個省需求分析報告;2006年1-3月收集衛生規劃綱要、UN千年發展目標、WHO、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OECD),是由30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旨在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戰,并把握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美國衛生統計指標體系,赴湖北等省調研指標可得性;5月份出臺指標體系初稿(政府層必需,核心指標,可得性),下半年多次召開研討會,征求各方意見;2007年初,衛生部發布指標體系(衛辦發[2007]44號)
5、改革進展介紹--
(2)制定新的調查制度2006年8月-2007年3月:各司局修改并定稿調查表2007年5-6月份:兩次報國家統計局審批;新《制度》由四部分組成:全國衛生資源與醫療服務調查制度全國衛生監督調查制度全國疾病控制調查制度全國婦幼保健調查制度新農合調查制度正在制定中5、改革進展介紹--
(3)衛生信息標準研究國家衛生信息基礎框架研究國家衛生統計信息字典醫院基本數據集公共衛生基本數據集社區衛生信息基本數據集電子病歷應用基礎與標準研究中國影像存儲與傳輸標準(CPACS)新《調查制度》的實施布置全國衛生統計調查制度建立實施制度的保障措施建立統計信息網絡直報系統建立部、省級數據倉庫實施新《制度》1、布置新《制度》(2個部發文)衛辦發[2007]165號:布置全國衛生資源與醫療服務、衛生監督調查制度衛辦發[2007]207號:布置全國疾病控制、婦幼保健調查制度2、保障措施:衛生部關于貫徹落實新的調查制度的通知(衛辦發[2007]166號)國家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建設修訂<全國衛生統計信息工作管理辦法修訂1999年發布的《全國衛生統計工作管理辦法》2008年上半年完成修訂任務修改不相適應的內容(如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等)增加信息系統建設與數據采集(包括網絡直報)增加數據交換與共享、信息發布與管理2008年發布《全國衛生統計信息工作管理辦法》修訂《全國衛生統計工作管理辦法》3、建立數據采集系統
采集數據內容系統運行時間直報單位數據中心疾病監測信息系統需方信息(傳染病\突發事件\疾病監測\AIDS及TB專報)2004年1月縣以上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CDC(7萬多個)國家級國家衛生統計網絡直報系統供方信息(衛生資源\醫療服務信息等)2007年下半年醫療衛生機構、衛生行政部門(約10萬個)
部省兩級婦幼衛生監測系統需方信息(孕產婦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出生缺陷)2007年336個婦幼衛生監測縣區國家級衛生監督信息系統需方信息(衛生監督執法信息)待建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新農合信息系統需方信息(參合農民\籌資及報銷情況)待建各級合管辦、定點醫療機構4、建立部省級數據倉庫目的:數據整合、加強數據綜合分析與利用時間:2008-2009內容:數據導入:各子系統數據,歷史數據統計分析:以業務需求為導向建立主題數據庫建立數據倉庫查詢平臺數據導出(向其他系統)中心交換機縣區衛生局市州衛生局醫院、衛生院監、控、血等甘肅省平臺與數據中心防火墻接入路由器VPN用戶注冊權限-密碼省廳到市縣及基層單位網絡拓樸圖vpn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網絡直報工作布置:衛生統計網絡直報管理規定與直報內容簡介
主要內容直報管理規定操作技術規范直報內容說明如何組織實施2008工作計劃(一)總則目的:加強全國衛生統計網絡直報工作;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原則:依法上報(統計調查制度)統一規范(統計分類標準及操作技術規范)分級負責(中央-縣,基層單位各司其職)屬地管理(直報用戶及衛生機構管理)準確及時(保質保量,及時上報)衛生部:負責制定國家直報管理制度、技術規范及分類標準;組織編制直報系統軟件及升級;負責國家直報平臺及數據中心建設及維護;組織實施全國直報工作,開展全國督導檢查。省衛生廳:制定本地區直報管理制度;負責省級直報平臺建設及維護;管理轄區直報工作(各級用戶管理,數據審核、數據催報、數據上傳等);組織人員培訓,開展督導檢查及考核評估。(二)機構職責全國衛生資源與醫療服務調查制度;衛統1表(8個表)、衛統2表、衛統3表、衛統4表全國疾病控制、衛生監督與婦幼保健調查制度(暫不執行);地區統計調查制度增加內容(省級直報平臺);衛生部布置的一次性調查任務(滿足衛生改革需要)。2、直報內容基層直報單位上報時限:年報:年后1個月內完成上報(1月份);季報:季后1個月內完成上報(4\7\10月份);實時:衛生機構發生變動后10日內完成上報或更正;調入或調出人員后1個月內完成上報;購進或調出設備后1個月內完成上報。省廳數據上傳:年報:報告期截止后第5日上傳;季報:報告期截止后第5日上傳;實時:直報用戶,機構,人員,設備增減信息實時上傳3、上報時限數據上報: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直報人員登陸系統上報本單位數據;診所(衛生所、醫務室)和村衛生室按屬地管理原則向所轄縣區(縣級市)衛生局報送電子或紙質數據,由縣區
(縣級市)衛生局代報數據。數據交換:省廳將本地數據上傳衛生部數據中心。
注:1.其他不能上網的衛生機構上報流程與診所一致;2.縣區衛生局提前向診所等下發紙質調查表。
4、直報流程在線填報:
直報人員登陸省(部)級直報系統在線填報數據。離線錄入、在線上傳:
直報人員利用直報系統提供的客戶端軟件(離線工具)錄入數據,審核后通過網絡上傳。
注:為減緩網絡和數據中心壓力,建議基層直報單位和縣區衛生局盡量使用“離線工具”錄入、審核數據。5、直報方式數據審核:基層直報單位:上報前平衡及邏輯關系審核;縣衛生局:邏輯審核,注明審核通過或審核未通過;地、省級衛生廳局:批量審核(邏輯審核)。數據訂正:基層直報用戶:數據上傳后3日內可更正數據;縣區衛生局:5日內核實訂正或通知基層單位訂正;省廳:報告期結束后5日內核實訂正;衛生部退回的錯誤數據要求省廳3日內訂正上傳。(四)質量控制數據催報:報告期截止5日前系統發出催報公告
(未報數據的衛生機構名單);數據補報:報告期截止后第1天,系統公布漏報單位名單,要求報告期截止后3日內補報;督導檢查,通報檢查結果:衛生部組織全國督查,省\地\縣組織本地區督查;通報內容:各地上網直報率、漏報及遲報單位、直報數據質量。注:衛生部隨時調用原始數據。(四)質量控制(續)(五)數據與系統管理
1.數據管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與利用建立健全統計信息數據庫(數據整合);為指揮決策與醫療救治提供動態的醫療機構、醫療救治專家、醫療服務信息;制定衛生政策與規劃、宏觀管理提供咨詢服務。
數據保存部省級數據中心數據長期保存;基層單位電子/紙質數據保存3年;匯總數據存檔。2.數據字典管理數據字典即統計分類標準,未經授權不得更改;可增地方統計分類標準,但不得與部標相沖突。行政區劃代碼是系統用戶管理和權限分配的依據,除省級系統管理員外,其他人員無權修改。為維護系統的穩定性,行政區劃代碼每年更新1次,即:用原代碼完成上年度直報任務,下年度使用變動后的代碼。3.系統安全管理省廳制定用戶管理制度,加強帳戶安全管理;系統管理員和數據管理員須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備案內容:姓名、工作單位、職務及聯系電話)。系統管理員和數據管理員要相對穩定,更換人員無須更換帳號,但要更換密碼。系統用戶發現密碼被盜,應立即更改密碼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二、操作技術規范網絡直報條件用戶管理與權限數據字典維護與編碼原則離線工具與外部數據導入數據交換
(一)網絡直報條件系統運行環境(后頁)人員要求數據管理員:熟悉直報業務,分析、指導和培訓能力;系統管理員:管理和維護系統,保障信息安全。網絡接入部省級直報平臺采用寬帶接入因特網;地縣級衛生局及基層直報用戶直接登陸省級平臺。
WindowsXP/2000以上操作系統,IE6.0+瀏覽器;目前利用國家公共數據網絡資源組建VPN專網(暫不實施)。建立部省級專網后,省級數據中心通過專網與部級數據中心鏈接。系統運行環境硬件配置軟件配置類別設備名稱類別產品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數據庫操作軟件Oracle(高配)應用服務器SQLServer(低配)應用服務器軟件IBMWebSphereApplicationServer6.0數據交換服務器網絡設備交換機2臺表單設計工具紫光i@Report路由器2臺報表分析工具潤乾報表防火墻數據交換中間件IBMWebSphereMQ6.0存儲設備磁盤陣列/磁帶庫安全設備VPN設備其他安全設備系統安全軟件網絡版殺毒軟件等
(二)用戶管理與權限用戶角色與權限(后附):
縣、地級操作人員,1個人可以擁有3種角色。帳號設立(后附):依據行政區劃代碼劃分用戶組織結構,自動設立各級系統管理員帳號和醫療衛生機構直報用戶帳號。縣級系統管理員應將醫療衛生機構用戶帳號和初始密碼通知所屬單位直報人員;用戶密碼:用戶密碼6位以上(數字或英文字母),半年更換1次。系統和數據管理員相對固定。更換人員無須更換帳號,但要更換密碼。1.用戶角色與權限角色單位權限系統管理員省級系統管理、報表增減、字典維護與行政區劃變更,分配地級系統管理員和本級用戶地級分配縣級系統管理員和本級用戶縣級分配基層直報用戶和本級用戶,
負責衛生機構增減及代碼變更數據管理員省級批量審核、訂正、催報、分析、使用數據地級縣級錄入、審核、上報、訂正、催報、分析、使用數據基層單位數據使用者所有機構使用及查詢本轄區或本單位數據2.用戶帳號設立系統用戶單位允許帳號數帳號組成系統管理員省級1個6位(行政區劃代碼)地級1個縣級1個數據管理員省級多個8位(行政區劃代碼+‘01-49’)地級多個縣級多個基層單位1個15位(行政區劃代碼+組織機構代碼)數據使用者所有機構多個8位(行政區劃代碼+‘50-99’)
(三)數據字典維護與編碼原則
1.數據字典維護衛生部發布的統計分類標準由部級系統管理員維護;地方統計分類標準由省級系統管理員維護。行政區劃代碼:由省級系統管理員負責變更,其他人員無權修改;為保證系統穩定性,行政區劃代碼每年更新1次,變更代碼應在當年3月份完成。街道/鄉鎮標準代碼:由衛生部統一提供街道/鄉鎮名及標準代碼;街道/鄉鎮代碼每年更新一次,變更代碼應在當年3月份完成。2.衛生機構分類代碼編碼原則
用途變更時出具主管單位核準單位組織機構代碼
(9位)基層直報用戶管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縣區衛生局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機構類別代碼(4位)衛生機構選擇調查表界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縣區衛生局地級衛生行政部門新增醫療衛生機構代碼(22位)用戶管理依據申報表,組織機構代碼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民政\工商\機構編制部門登記證書縣區衛生局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注:自定義(PDY)的組織機構代碼不允許重復使用,新疆的PDY代碼分段編碼。3.所在科室代碼編碼原則科室機構類別分類標準代碼編碼范圍業務
科室醫院、婦幼保健院(所/站)、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醫療機構診療科目4位01,02,03XX-32XX,50,51,52,61,69中醫機構4位50XX,51XX,52,69其他醫療機構前2位01-61,69CDCCDC業務科室代碼2位01-19,69衛生監督中心衛生監督機構業務科室代碼2位01-08,69其他衛生機構
2位69管理
科室所有衛生機構衛生機構管理科室代碼2位71-994.地方醫療機構聘用軍人的臨時身份代碼
軍人臨時身份代碼由所屬醫療機構統一編制。軍人臨時身份代碼共18位,編碼規則與身份證基本相同。效驗碼統一用英文“J”以區別居民身份證。同一縣/區內軍人臨時身份代碼不得重復。軍人臨時身份代碼僅作為《衛生人力基本信息調查表》中衛生人員的唯一身份標識,不得發證。注:醫療機構聘任的外籍人士的臨時身份代碼與軍人臨時身份代碼的編制規則一致。(五)離線工具與外部數據導入離線錄入、在線上傳:縣級衛生局離線錄入以下衛生機構數據、審核并訂正后通過網絡上傳。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統1-3表);村衛生室(衛統1-4表);不能上網的鄉鎮衛生院數據(衛統1-2表);不能上網的小型醫療衛生機構數據(衛統1-1表)。(五)離線工具與外部數據導入(續)數據查詢和統計匯總報告期用戶登陸較為集中,為避免網絡堵塞,各級用戶應將原始數據下載至本地機,利用離線工具進行原始數據查詢和簡單統計匯總。地縣級用戶在省級直報平臺完成統計分析后,將匯總表下栽至本地機進行查詢、編輯和打印。外部數據導入:允許導入外部數據(衛統2表、衛統3表、衛統4表和衛統1-1表)。數據導入嚴格執行衛生部公布的數據標準接口(數據結構和分類標準),審核并訂正數據后通過網絡上傳。(六)部、省兩級數據交換內容交換內容交換方式交換周期交換時間新增直報用戶信息向上推送實時交換實時增減衛生機構信息向上推送實時交換實時增減人員\設備信息向上推送實時交換實時季報數據向上推送定時交換4/7/10月6日年報數據向上推送定時交換次年1月6日更正數據雙向推送定時交換雙方約定數據字典向下推送不定期交換增加及修訂調查表向下推送不定期交換通知及通告信息向下推送不定期交換三、直報內容說明衛生機構調查表衛生人力調查表醫用設備調查表出院病人調查表其他調查內容(一)衛生機構調查表(衛統1表)職工總數:按支付年底工資的在崗職工統計,包括各類聘任人員及返聘本單位半年以上人員。不含臨時工、離退休退職人員、保留勞動關系人員和返聘本單位不足半年人員。
補充:(1)附屬醫院職工總數包括人事關系在校本部但在附屬醫院任職半年以上職工;(2)被單位雇傭超過1年以上但未簽定勞動合同的醫師和護士等人員按聘任人員對待,計入職工總數。見習醫師(士):指畢業于高中等院校醫學專業但尚未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醫師和醫士。衛統1表工勤技能人員: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后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人員,分為技術工和普通工。技術工:包括護理員(工)、藥劑員(工)、檢驗員(原計入衛生技術人員)、收費員、掛號員等。不包括實驗員、技術員、研究實習員(計入其他技術人員),也不包括經濟員、會計員和統計員等(計入管理人員)。普通工:即原工勤人員。在村衛生室工作的鄉鎮衛生院在編職工,允許衛統1-2表和衛統1-4表重復統計。其他衛生機構人員不得重復統計。注明為分支機構,可填人員等數據(數據不得計入總院),也允許為空(數據計入總院)。不允許重復統計。衛統1表醫療服務工作量指標:根據衛生部相關規定做了修改。醫療服務質量指標:以病案首頁為依據。總診療人次數:按掛號數統計。包括:①病人來院就診的門急診人次;②出診人次數;③單項健康檢查及健康咨詢指導人次;④未掛號就診、本單位職工就診及外出診療不收取掛號費的,按實際診療人次統計。住院病人手術人次數:指有正規手術單和麻醉單施行手術的住院病人總數(包括產科手術病人數)。
分科床位、門急診及入院人數:允許按醫院開設科室進行分類,匯總時按醫療機構類別計入相關科室,如傳染病醫院全部計入傳染科。非獨立法人掛靠單位:即設置/主辦單位。(二)衛生人力調查表(衛統2表)填報范圍:與衛統1表一致。本表要求各級各類衛生機構所有人員(鄉村醫生和衛生員除外)。本表擴大了填報范圍,包括:人事關系在校本部但在附屬醫院任職半年以上職工(單位填附屬醫院);村衛生室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護士(單位填村衛生室);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取得衛生監督員證書的人員工勤技能人員(僅填第1.1-2.2項)。衛統2表上報時限:調入調出(增減)人員在人員發生變動1個月內上報信息;次年1個月內核準本單位所有人員變動信息。學歷與學位分開填報。學位:研究生、大學本科、大專、中專及中技、技校、高中、初中及以下。學位:名譽博士、博士、碩士、學士。注:學歷由學校授予。學位由教育部授予,民辦高校和計劃外招生的本科畢業生沒有學位。研究生可授予博士或碩士學位,本科授予學士學位。(三)醫用設備調查表(衛統3表)填報范圍:
醫院、婦幼保健院、專科疾病防治院:26種大型設備;鄉鎮/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種常規設備;急救中心(站):4類急救車。上報時限:購進、調出或報廢設備在設備購進1個月以內上報。增加使用情況(1啟用2未啟用3報廢)。原有數據庫問題:設備代號有錯,漏報醫院較多。(四)出院病人調查表(衛統4表)上報內容:
政府辦綜合醫院:匯總表;820家衛生部確定的樣本醫院:出院病人數據庫。調查內容:未做修改。第6.1.6項(診療):指診察費和治療費。建議由醫院HIS采集數據,登陸直報系統按標準接口導入數據即可。不建議使用直報系統采集原始數據。
上報數據庫存在的問題:部分地區未確定樣本醫院,也未上報樣本醫院出院病人數據庫;ICD-10編碼存在問題;外部數據導入未審,分類標準與衛生部要求不一致。(五)其他調查內容由于系統處于啟動階段,暫不增加其他調查制度規定的調查內容。衛生部增加的一次性調查(滿足衛生改革需要)。省級直報系統增加指標,不能插在國家級調查表中,可后附,最好另設調查表。2007年死因調查仍使用上海生命登記系統。網絡直報安排另行通知。四、如何組織實施省級直報平臺安裝測試直報工作安排直報工作布置及培訓用戶注冊與試運行提前完善衛生機構代碼庫要求各省于2007年10月15日前完成省級直報平臺安裝測試、用戶注冊、人員培訓工作;太極公司負責系統安裝測試、2006年數據導入、系統用戶組織結構及帳號分配、1期人員培訓。本次僅裝載2006年1表、6表、7表,2表和3表個案數據庫。每省安裝測試、培訓時間大約1周,各省要提前預約安裝時間,以免影響工作;系統具備擴展功能,省級直報系統增加內容由各地區與太極公司協商解決;(一)省級直報平臺安裝測試2007年11月1日起直報季報數據。直報單位: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報告內容:衛生機構調查表(衛統1表和衛統2表)季報項(一基本情況、三床位數、六收入與支出、八醫療服務);報告期:2007年第3季度,數據填報前3季度(1-9月)合計數;上報時限:2007年11月1-30日完成上報任務;數據上傳:省廳于12月5日前將本地數據上報衛生部。2008年1月1日起直報2007年年報數據。直報單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直報內容:衛生機構8個調查表和820家出院病人數據;(二)直報時間及內容上報時限:2008年1月1-31日完成上報任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技術轉讓的記賬服務協議
- 《廣告策略》課件
- 盲聘協議模板
- 《控制器與調度策略》課件
- 重陽節的敬老與感恩活動
- 個性化健康服務的挑戰與機遇
- 面膜新趨勢 探索最熱銷的面膜產品
- 健康戰略中的公共教育力量-健康教育與實踐的統一
- 面部鼻子護理的常用小竅門
- 老年人常見疾病的管理與預防
- 2025衡水市武強縣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山西省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級模擬考試(二)語文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考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 醫院培訓課件:《產前準備-為順產做準備》
- 2025年高三語作文模擬題分析+材料+范文:關心人本身應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主要目標
- 《管理學原理》(課件)
- 長城汽車2025人才測評答案
- 幼兒園法制教育講座
- 河道的管理和防護課件
- 綠化作業安全教育培訓
- GB/T 45282-2025IPv6地址分配和編碼規則總體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