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界線測量1.何謂省、縣行政區域界線上的界樁?答:在區域界線上或界線兩側,按一定規格和類型,用鋼筋混凝土或其他石料制成的界線標志物,并實測平面坐標和高程。2.何謂界樁點?答:在界線上或界線兩側,按一定規格和類型,用鋼筋混凝土或其他石料制成的界線標志物,并測量平面坐標和調和,稱為界樁點。3.何謂勘界工作用圖?答:運用國家現有的1:1萬、1:5萬、1:10萬地形圖為資料,按一定經差、緯差自由分幅,圖內內容范圍為垂直界線兩側圖上各部10CM或5CM內,沿界線走向制作呈帶狀分布的地形圖,供勘界工作使用。4.界樁點位置選定的原則是什么?答:界線走向明顯轉折處;地形復雜、界線不易辯認的地區;鐵路、重要的公路;重要的河流與界線的交接處;邊界通過的重要居民點地區;內河與界河或界江的匯合;界河與界江改道處;水陸界轉換處;必要高程點及地形特性點處。5.何謂邊界點?答;在界線上,實地選取一定數量能擬定邊界走向、有明確固定位置、可在地形圖上準確判讀的地物點,稱為邊界點。6.界結測繪的內容有哪些?答:界結測繪的內容涉及測繪準備、界樁埋設和測定、邊界點測定、邊界線與相關地形要素的調繪、邊界協議書附圖制作和印刷以及邊界點位置和邊界走向說明的編寫。7.界線測繪的成果涉及哪些?答:界線測繪成果涉及:界樁登記表、界樁成果表、邊界點位置和邊界走向說明、邊界協議書附圖以及測繪過程中用過的起始點成果、控制測量和界樁的計算成果、作業中產生和用圖和文本資料等。三、地籍測量簡答題1.何謂地籍?答:指由國家監管的以土地權屬為核心,以地塊為基礎的土地及其附屬物的權屬、位置、數量、質量及用途等,并用文獻、數據、圖件和表冊等各種形式表達出來。2.地籍調查的基本任務是什么?答:查清每塊宗地或地塊的坐落、位置、所有者、權屬、權源、地號、地類、等級、面積、使用者、運用狀況、土地質量等,并進行必要的地形圖要素測繪,為后續的地籍測量等工作提供權屬界線和界址點的位置,便于測制地籍圖,為編制土地運用現狀圖、地籍冊和地籍管理提供依據。1.何謂地籍?答:指由國家監管的以土地權屬為核心,以地塊為基礎的土地及其附屬物的權屬、位置、數量、質量及用途等,并用文獻、數據、圖件和表冊等各種形式表達出來。2.地籍調查的基本任務是什么?答:查清每塊宗地或地塊的坐落、位置、所有者、權屬、權源、地號、地類、等級、面積、使用者、運用狀況、土地質量等,并進行必要的地形圖要素測繪,為后續的地籍測量等工作提供權屬界線和界址點的位置,便于測制地籍圖,為編制土地運用現狀圖、地籍冊和地籍管理提供依據。3.地籍測量成果涉及哪些?答:涉及使用過的控制點、地形圖成果以及測量完畢的控制點、界址點、量算面積、地籍圖、宗地圖、地籍冊等。還涉及:相應的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驗收書和協議書等。4.何謂變更地籍調查?答:在建立初始地籍后,在土地權屬狀況及土地自身狀況發生變化后,土地管理部門進行地籍調查和測量,稱為變更地籍調查。5.地籍圖的基本內容有哪些?有地籍要素和相關的地形要素。地籍要素有:界址點及編號、界址結;宗地或區的編號和名稱;土地運用類別;土地面積;永久性建筑物;各級行政邊界線等。相關的地形要素有:測量控制點;道路和水系;地理名稱和單位名稱等。6.第二次農村土地運用現狀分類調查工作涉及哪些重要環節?答:農村土地運用現狀分類調查工作涉及:資料準備、正射影像數據制作、內業解譯判讀、外業實地核算測量、內業數據編輯、面積計算、數據成果檢查、成果整理和提交八個重要環節。四、房產測繪簡答題1.何謂房產測量?答:房產測量是指通過測量和調查工作來擬定城鄉房屋的位置、權屬、界線、質量和現狀等,以文字、數據及圖件表達出來。2.房產測量的基本內容是什么?答:房產測量的基本內容涉及房產平面控制測量、房屋調查、房產要素測量、房產圖繪制、房產面積測算、變更測量、成果資料的檢查和驗收等。3.何謂房屋的建筑面積?答:房屋建筑面積是指房屋外墻勒腳以上各屋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涉及陽臺、挑廊、室外樓梯等。且具有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米以上的永久性建筑物。4.何謂房屋的使用面積?答:房屋使用面積是指房屋戶內所有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按房屋的內墻面水平投影計算。5.房產測量成果涉及哪些?房產測量成果涉及使用過的地形圖、控制點成果以及測量完畢的控制點、界址點、房屋建筑面積、房產平面圖等和相應的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協議書等資料。6.何謂房屋變更測量?答:房屋變更測量是指在初次房產測量工作之后,進行的房屋及其附屬建筑物的權屬、位置、界線、數量、質量的變更調查的測量,稱為房屋變更測量。7.某戶購房,套內建筑面積為100平方米,共有分攤系數為0。25,求產權面積和共有分攤面積。答:共有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共有分攤系數=100*0。25=25產權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共有分攤面積=100+25=125五、地圖編制1.什么是地圖?它的基本特性是什么?答:地圖是根據一定的數學法則,將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現象,使用地圖語言,通過制圖綜合,縮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種現象的空間分布、組合、聯系、數量和質量特性及其在時間中的發展變化。基本特性是:直觀性、一覽性和可量測性。2.地圖按照表達內容如何進行分類?其分類的各自含義是什么?答:地圖按照表達內容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普通地圖是以相對平衡的限度表達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現象的地圖。它們以水系、居民點、交通網、地貌、土質植被、境界和各種獨立目的為制圖對象,隨著地圖比例尺的變化,其內容的具體限度有很大的差別。專題地圖是根據專業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種或幾種主題要素的地圖,其中作為主題的要素表達得很具體,其他的要素則圍繞表達主題的需要,作為地理基礎概略表達。3.地圖的基本內容包含哪些?答:地圖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數學基礎、地理要素、整飾要素。4.簡述計算機制圖的過程?答:以計算機及由計算機控制的輸入、輸出設備為重要工具,通過數據庫技術和數字解決方法實現的地圖制圖稱為計算機地圖制圖。(1)地圖設計:根據對地圖的規定收集資料,擬定地圖投影和比例尺,選擇地圖內容和表達方法,圖面整飾和色彩設計,擬定使用的軟件和數字化方法,最后成果是地圖設計書。(2)數據輸入:又稱為數字化或數據獲取,其目的是將作為制圖資料的圖形、圖像、記錄數據轉換成計算機可以接受的數字形式。以數據庫的形式記錄在計算機的可存儲介質上供調用。(3)數據解決:通過對數據的加工解決,建立起新編地圖的以數字形式表達的圖形。制圖者通過使用軟件對數據進行選取、變換、選色、配置符號和注記解決。(4)圖形輸出:圖形輸出階段是將數字地圖變成可視的模擬地圖的形式,可以用屏幕的形式輸出,也可以用代印機、照排機、繪圖機等輸出紙質地圖及供制作印刷用的分色膠片等。5.什么是地圖學?答:地圖學研究地理信息的表達、解決和傳輸的理論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視化為核心,探討地圖的制作技術和使用方法。6.請簡述地圖的成圖過程?答:地圖的成圖有兩條途徑:實測地圖,編繪地圖。(1)實測地圖:實測地圖又分為野外實測地圖和航測法成圖。野外實測地圖是運用測量儀器對地球表面的局部區域地物、地貌的空間位置和幾何形狀進行測定,按一定的比例尺縮小繪制成地形圖。航測法成圖是運用航空影像來測制地圖。傳統的方法是對航空像片進行幾何糾正、鑲嵌,地物的屬性和控制都要通過外業的調繪和測量,在立體測圖儀上完畢地貌測繪,從而獲得地形圖。20世紀60年代,發展了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它一方面將影像數字化,然后運用計算機對數字影像信息進行解決和加工,獲得所需要的圖形和數字信息,在繪圖儀上輸出地圖。航測方法不僅能生產地形圖,還可以直接生產諸如土地運用圖、植被圖、水系圖等專題地圖。(2)編繪地圖:編繪地圖是根據各種各樣的制圖資料---實測地形圖、記錄資料、航片、政府公告、地理考察資料、草圖等編制成為用戶需要的各種類型的地圖。編繪地圖的技術也完畢了由傳統的手工制圖到全數字化的地圖制圖的轉變。其中涉及以下幾個環節。1)地圖設計:編制地圖的工作從地圖設計開始,地圖編輯在接受制圖任務以后,一方面要進行地圖設計。它的基本內容是:擬定地圖的使用對象及對地圖的規定;收集、分析、評價制圖資料,擬定對資料的使用方法和限度,并對制圖資料進行相應的加工;研究制圖區域的地理情況,以擬定區域的地理特性和特點;對地圖投影、地圖內容、表達方法、制圖綜合原則、制圖工藝過程進行選擇或設計。最后成果是編寫出的地圖設計文獻。2)原圖編繪:根據設計文獻的規定,編繪員要計算經緯度交點的平面直角坐標,并用直角坐標展點儀在裱糊于硬底板的圖紙上將其展繪出來;將地圖內容轉繪到網格中以保證制圖目的的位置準確;對地圖內容進行綜合并用手工將解決結果描繪出來。這個階段的最后成果是編繪原圖。3)出版準備:編繪原圖通常用多色描繪,由于邊解決制圖綜合問題邊進行描繪其圖菜質量達不到獲得高質量印刷品的規定,為此要設立一個出版準備階段。它的任務是根據編繪原圖制作出高質量的供出版用的原圖以及同其配套使用的分色參考圖。4)地圖印刷:地圖印刷的目的是復制出大量高質量的印刷圖供廣大讀者使用。傳統的印刷是通過對出版原圖照相、翻版、分涂、制版、打樣、審校、修改和印刷等工序,最后猁復制的印刷圖。7.什么是地圖投影?答:地圖一般為平面,而它所描述的對象——地球橢球面是一個不可展的曲面。將地球橢球面上的點轉換為平面上點的方法稱為地圖投影。廣義的地圖投影,就是建立地理坐標和平面坐標之間的一一相應函數關系。8.什么是變形橢圓?等角、等距離和等面積的變形橢圓有何特性?答:變形橢圓是指,地面上一點處的一個無窮小圓—微分圓,在投影后一般地成為一個微分橢圓,運用這個微分橢圓能較恰本地、直觀地顯示變形特性。等角的變形橢圓形狀是圓形。等面積的變形橢圓的形狀是和微分圓面積相等的橢圓,等距離的變形橢圓是長半軸和短半軸為1的橢圓。六、測量1.簡述RTK定位技術及其作業模式?答:RTK定位技術就是基于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它可以實時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并達成厘米級精度。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基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一起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不僅通過數據鏈接受來自基準站的數據,還要采集GPS觀測數據,并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解決,同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2.簡述數字正射影像圖的技術特性?數字正射影像圖的技術特性為:數字正射影像,地圖分幅、投影、精度、坐標系統、與同比例尺地形圖一致,可作為獨立的背景層與地名注記,圖廓線、公里格網及基它要素屋復合,制作各種專題圖。3.簡述地籍測量的含義和其基本內容?答:地籍測量是為獲取和表達地籍信息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其基本內容是測定土地及其附著物的位置、權屬界線、類型、面積等。4.水準測量時為什么規定前后視距相等?答:水準儀視軸不平行于管水準器軸之差稱為i角,當每站的前后視距相等時,i角對前后視讀數的影響大小相等。符號相同,計算高差時可以抵消。5.等高線有那些特性?(1)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相等。(2)等高線是閉合曲線,不能中斷,若不在同一幅圖內閉合,則必然在相鄰的其它圖幅內閉合。(3)等高線只有在陡崖或懸崖處才會重合或相交。(4)等高線通過山脊或山谷時改變方向,因此山脊與山谷應和改變方向處的等高線的切線垂直相交。(5)在同一幅地形圖內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線平距大表達地面坡度小,等高線平距小則表達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則坡度相同,傾斜平面的等高線是一組間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線。6.什么是4D產品?答: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正射影像圖DOM,數字線劃地圖DLG,數字柵格地圖DRG。7.請簡述一測繪工程的技術總結應涉及那些內容。答:(1)概述:任務來源、目的、工作量、任務的安排與完畢情況、作業區概況、已有資料運用情況。(2)技術設計執行情況:說明、評價測繪技術設計文獻和有關技術標準,規范執行情況,內容重要涉及生產所依據的技術設計文獻和有關標準,規范、設計書的執行情況,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重要技術問題和解決方法,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情況,經驗、教訓、遺留問題,改善意見和建議等。(3)搟量說明和評價,簡要說明評價成果的質量情況、產品達成的技術指標,并附有質量檢查報告。(4)上交和歸檔的成果和資料清單。8.簡述技術設計書的重要內容。答:(1)概述(2)作業區自然地理概況與已有資料情況。(3)引用文獻或執行標準(4)成果或產品重要技術指標和規格(5)設計方案:軟、硬件的環境及其規定;各工序的作業方法、技術指標和規定;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環節和產品質量檢查的重要規定;工期計劃;提交成果資料;有關附錄。9.將地面觀測的水平方向歸算至橢球面上需加哪些改正?說明各項改正的意義。答:垂線偏差改正:以垂線為依據的地面觀測的水平方向值歸算到以法線為依據的方向值而應加的改正。標高差改正:由照準點高度而引起的改正。截面差改正:將法線弧方向化為大地線方向應加的改正。10.高斯投影應滿足的三個條件是什么?寫出橢球面正形投影到平面的一般條件。答:1。中央子午線投影后為直線2。中央子午線投影后長度不變3。投影具有正形性質,既正形投影條件。11.采用什么方法消除經緯儀水平度盤位移的影響?答:在一測回中,上半測回順轉照準部,依次照準各方向,下半測回逆轉照準部,依相反的順序照準各方向,則在同一角度的上下半測回的平均值中可以較好地消除經緯儀水平度盤位移的影響。12.什么叫變形橢圓?其特點是什么?答:以定點為中心,以長度比的數值為向徑,構成以兩個長度比極值為長,短半軸的橢圓,叫變形橢圓。其特點是它描述了某定點各方向的長度比,即某方向上的長度比就等于該方向上的向徑。13.大地水準面與似大地水準面有什么不同?大地水準面是假想海洋處在完全靜止的平衡狀態時的海水面,并延伸到大陸地面以下所形成的閉合曲面,似大地水準面是一個很接近大地水準面的一個假想的基準面,擬定大地水準面需地球構造方面的知識,因此不能精確擬定,擬定似大地水準面不需地球構造方面的知識,因此可以精確擬定。14.什么叫參心坐標系和地心坐標系?為什么又稱之為地固坐標系?說明其作用。答:以參考橢球為基準的坐標系叫參心坐標系,以總地球橢球為基準的坐標系中央電視叫地心坐標系,由于它們與地球固連在一起,與地球同步運動,因此又叫固坐標系,重要作用是用于描述地面點的相對位置。15.如何運用GPS高程擬合法擬定似大地水準面?答:16.如何消除兩水準標尺零點差的影響?答:在水準測量中使各測段的測站數目成為偶數,且在相鄰測站上使用兩個水準尺輪流作為前視尺和后視尺。工程測量1.建筑工程測量的重要任務是什么繪大比例尺地形圖、建筑物的施工測量、建筑物的變形觀測2.測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標與數學中的平面直角坐標有何不同?數學平面直角坐標系縱軸為y軸,橫軸為x軸。坐標象限劃分按照逆時針測量;測量平面直角坐標系縱軸為x軸,橫軸為y軸。坐標象限劃分按照順時針。3.擬定地面點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基本要素為該點在大地水準面上的投影位臵(兩個參數:λ、φ或x、y)和該點的高程H(一個參數)。4.用水平面代替球面的限度是多少?1、在半徑為10km的范圍內,進行距離測量時,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而不必考慮地球曲率對距離的影響。2、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對高程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在進行高程測量時,即使距離很短,也應顧及地球曲率對高程的影響。5.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邊工作邊檢查,前一步工作未作檢核不進行下一步工作步步檢核6.視差的產生因素是什么?如何消除?產生視差的因素是水準尺的尺像與十字絲平面不重合。消除視差的方法是仔細地轉動物鏡對光螺旋,直至尺像與十字絲平面重合。7.水準測量時為什么規定前后視距相等?水準測量時前后視距相等可以減少水準管軸不平行于視準軸產生的誤差。8.水準儀應滿足哪些條件?1、圓水準器軸L′L′應平行于儀器的豎軸VV;2、十字絲的中絲應垂直于儀器的豎軸VV;3、水準管軸LL應平行于視準軸CC。9.什么是絕對高程和相對高程?在什么情況下可采用相對高程?地面上一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絕對高程,簡稱高程,用H表達。地面點到假定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相對高程或假定高程。采用絕對高程有困難的區域可以采用相對高程。10.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并繪圖說明?運用水準儀所提供的水平視線,通過讀取豎立在兩點上水準尺的讀數,測定兩點間的高差,從而由已知點高程推求未知高程。11.如何粗略整平?通過調節水準儀的腳螺旋,使圓水準氣泡居中,以達成儀器縱軸鉛直,視準軸粗略水平的目的。12.如何精確整平?眼睛觀測水準氣泡觀測窗內的氣泡影像,用右手緩慢地轉動微傾螺旋,使氣泡兩端的影像嚴密吻合。13.何為視差?如何消除?當目鏡,物鏡對光不夠精細時,目的的影像不在十字絲平面上,以致兩者不能被同時看清。這種現象稱為視差。消除視差的方法是仔細地進行目鏡調焦和物鏡調焦,直至眼睛上下移動讀數不變為止。30.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通常要加哪幾項改正?通常需要尺長改正數;溫度改正;以及傾斜改正。31.什么是方位角?根據標準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分為哪幾種?從直線起點的標準方向北端起,順時針方向量至該直線的水平夾角,為該直線的方位角。可分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標方位角。32.視距測量計算公式?水平距離計算公式為:D=D′COS=Klcos2高差的計算公式為:h=Klsin2+i–v33.視距測量時,影響測距精度的重要因素是什么?讀數誤差(尺上最小分劃、視距長度、望遠鏡放大倍率)、垂直折光、標尺傾斜、視距常數K誤差34.光電測距儀測距計算公式?公式為:D=LD(N+ΔN)=NLD+ΔNLD(式中LD常稱為“光尺”,相稱于以半波長/2為整尺長的“光尺”進行測距,N相稱于整尺段數,△N為局限性一尺段的余長)。35.偶爾誤差的特性是什么?1、在一定觀測條件下,偶爾誤差的絕對值有一定的限值,或者說,超過該限值的誤差出現的概率為零;2、絕對值較小的誤差比絕對值較大的誤差出現的概率大;3、絕對值相等的正、負誤差出現的概率相同;4、同一量的等精度觀測,其偶爾誤差的算術平均值,隨著觀測次數n的無限增大而趨于零。36.小地區控制測量的導線布設形式有哪些?重要布設形式有:閉合導線、附合導線、支導線。37.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有哪些?外業工作有: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測量導線邊長;測量轉折角。38.導線計算中是如何調整角度閉合差及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角度閉合差的調整原則是:將角度閉合差以相反的符號平均分派到各個觀測角中,即各個角度的改正數為:VB=-fB/n角度閉合差的調整原則是:將坐標增量閉合差fx、fy,按與邊長成正比分派到各邊坐標增量中。任一邊分派的改正數按式計算39.何謂坐標正算和坐標反算?坐標反算時應注意什么?坐標正算:已知A點坐標()、已知邊長D和坐標方位角α,計算未知B點坐標。根據已知點坐標、已知邊長和坐標方位角計算未知點坐標。坐標反算:已知A點坐標()、B點坐標(),計算邊長D和坐標方位角α。由兩個已知點的坐標反算坐標方位角和邊長。坐標反算的時候要注意:求得的可在四個象限之內,它由和的正負符號擬定。40.導線坐標計算的一般環節是什么?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凋整;2、推算各邊的坐標方位角;3、計算各邊的坐標增量;4、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5、坐標計算。41.在四等水準測量中,觀測程序如何?每一站應讀取哪些讀數?觀測程序為:1、照準后視尺黑面,精平,分別讀取上、中、下三絲讀數,并填入表中;2、照準前視尺黑面,精平,分別讀取上、中、下三絲讀數,并填入表中為;3、照準前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并填入表中;4、照準后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填入表中。每一站應讀取的讀數有:后視尺和前視尺黑面上、中、下三絲讀數,后視尺和前視尺黑面中絲讀數。42.比例尺精度的作用是什么?地形圖比例尺精度的大小,可以使我們知道圖上內容的顯示限度。地形圖所能達成的最大精度取決于人眼的分辨能力和繪圖與印刷的能力。43.地形圖上表達地物的符號有哪些?地物在地形圖中是用地物符號來表達的。地物符號分為: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與半比列符號。44.等高線有哪些特性?1、在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高程相等;2、等高線是閉合的曲線;3、不同高程的等高線一般不能相交;4、等高線與地性線正交;5、兩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平距,等高線間平距的大小與地面坡度的大小成反比;6、等高線跨越河流時,不能直穿而過,要繞經上游通過。45.平板儀安頓的環節有哪些?將對點器尖端對準圖板上點,移動三角架使垂球尖對準地面點;運用照準儀的水準管使圖板位于水平位臵;將照準儀直尺邊沿靠近圖上已知直線,轉動圖板使照準儀瞄準地面目的,旋緊水平制動螺旋固定圖板。46.大比例尺數字測圖的作業過程重要有哪些?運用電子全站儀或其它測量儀器進行野外數字化測圖;運用手扶數字化儀或掃描數字化儀對傳統方法測繪的原圖的數字化;以及借助解西側圖儀或立體坐標量測儀對航空攝影、遙感像片進行數字化測圖等技術。運用上述技術將采集到的地形數據傳輸到計算機,并由功能齊全的成圖軟件進行數據解決、成圖顯示,再通過編輯、修改,生成符合國標的地形圖。最后將地形數據和地形圖分類建立數據庫,并用數控繪圖儀或打印機完畢地形圖和相關數據的輸出。47.地形圖重要涉及哪些要素?1、地形圖比例尺;2、地形圖圖名、圖號、圖廓及接合圖表;3、地物符號4、地貌符號。48.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三角高程測量是根據已知點高程及兩點間的豎直角和距離,通過應用三角公式計算兩點間的高差,求出未知點的高程。49.一個測站上的測繪工作環節有哪些?一個測繪工作環節有:安臵儀器、定向、立尺、觀測、記錄與計算、繪點。50.簡述地形圖的重要用途?地形圖的重要用途有:地質勘探、礦山開采、城市用地分析、城市規劃、工程建設等。51.測設的基本工作有哪些?測設的三項基本工作涉及已知水平距離的測設、已知水平角測設、已知高程測設。52.施工測量的重要內容有哪些?其基本任務是什么?施工測量的重要內容有:建立施工控制網;依照設計圖紙規定進行建筑物放樣;通過測量檢查建筑物平面位臵和高程是否符合設計規定;變形觀測等。施工測量的基本任務是:按照設計規定,把圖紙上設計的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臵在實地標定出來。53.建筑場地平面控制網形式有哪幾種?它們各合用于哪些場合?常用的平面控制網有建筑方格網和建筑基線建筑方格網合用場合:地形較平坦的大、中型建筑場區,重要建筑物、道路和管線常按互相平行或垂直關系布臵。建筑基線合用場合:建筑場地較小,平面布臵相對簡樸,地勢較平坦而狹長的建筑場地。54.建筑方格網、建筑基線如何設計?如何測設?建筑基線的布設形式重要有三點“一”字形、三點“L”形,四點“T”字形及五點“十”字形。其測設方法有:根據建筑紅線放樣,根據測量控制點放樣。建筑方格網重要是根據設計總平面圖中建筑物、構筑物、道路及各種管線的分布情況、施工組織設計并結合場地的地形情況進行布設的。其測設方法是:先測設建筑方格網主軸線,再測設建筑方格網點,最后進行建筑方格網點的檢核和調整55.民用建筑測量的工作內容有哪些?民用建筑測量涉及: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線、基礎工程施工測量、墻體工程施工測量以及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等。56.民用建筑的施工測量,測設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民用建筑測設前的準備工作有:1、熟悉設計圖紙;2、現場踏勘;3、擬定測設方案;4、準備測設數據57.工業建筑測量的工作內容有哪些?1、廠房矩形控制網測設;2、廠房柱列軸線放線;3、杯形基礎施工測量;4、廠房預制構件與設備的安裝測量。58.什么叫水平樁?有什么作用?為了控制基槽開挖深度,當快挖到基底設計標高時,可用水準儀根據地面上±0.000m點從拐角開始每隔3-5m在槽壁上測設一些表面離槽底設計標高為0.3-0.5m整分米數的水平小木樁,這就是水平樁,又稱腰樁。其作用是作為控制基底深度和控制基礎墊層標高的依據。59.什么叫墊層標高樁?什么叫撂底?為控制墊層標高,在槽底每隔2-3m用水準儀測設一些小木樁,使樁頂高程為墊層設計標高,呈行列或梅花形排列,作為控制基礎墊層標高的依據,這就是墊層標高樁。基礎墊層打好后,用接線吊垂球或用經緯儀將軸線恢復到墊層上,并用墨線彈出中心線和基礎邊線,作為砌基礎的依據,這種恢復軸線的方法又稱撂底。60.簡述龍門板的測設過程?1、釘龍門樁:在基槽開挖邊線以外1.5-2m處釘龍門樁,要豎直牢固,樁面與基槽平行。2、測設±0.000m標高線:根據建筑場地水準點,在每個龍門樁上測設±0.000m標高線。若現場條件不許可時,也可測設比±0.000m高或低某一整分米數的標高線。3、釘龍門板:沿龍門樁上±0.000m標高線釘龍門板,頂面與標高線平齊,誤差為±5mm。4、釘中心釘:采用經緯儀投測法或順小線法,將軸線引測到龍門板頂面上,并用小釘標定,該釘即為軸線釘或中心釘。5、檢查并設臵施工標志:用鋼尺沿龍門板頂面檢查軸線釘的間距,以軸線釘為準,將墻寬、基礎寬、基槽寬標定在龍門板上。61.如何進行樓層軸線的測設?樓層軸線的測設方法重要有重錘法、經緯儀投測法和激光鉛直儀投測法。對于低層和多層常用前兩種。⑴重錘法:在樓板或柱頂邊沿懸掛重錘,當錘尖對準基礎墻立面上紅色三角形軸線標志時,按鉛垂線在施工面上標定出軸線投影標志,以同樣方法定出另一端,此連線即為軸線。⑵經緯儀投測法:在控制樁上安臵經緯儀,采用正倒鏡取中法,將基礎墻立面上的軸線引測到施工面邊沿,并作標志,把相應的標志點相連即為軸線。⑶激光鉛直儀投測法:將儀器安臵在底層軸線控制點上,進行嚴格的對中整平,在施工層預留孔中央放臵接受靶,啟動儀器,接受靶上會有一光斑,此光斑即為欲鉛直投測的控制點。62.簡述依靠原有建筑物擬定新建筑物位置的具體環節?⑴設臵輔助點a、b:用順小線法沿東西山墻量水平距離2m標定a、b兩點。⑵設臵垂足c、d:在a點安臵經緯儀,以b點定向,按計算的測設數據分別定出c、d兩點。⑶測設定位點E、F、M、N:在測站c安臵經緯儀,以a點定向,正撥90°,沿經緯儀視準軸方向量取計算的測設數據,樁釘角樁E、F;同理測設M、N點。⑷檢查:先檢測弱角∠F、∠N,規定在90°±1′范圍內;再檢測弱邊FN,規定K≤1/5000。習題習題11.什么叫大地水準面?它有什么特點和作用?1.通過平均海水面的一個水準面,稱大地水準面,它的特點是水準面上任意一點鉛垂線都垂直于該點的曲面,是一個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測量工作的基準面。2.什么叫絕對高程、相對高程及高差?2.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垂直距離,稱為該點的絕對高程。地面點到假設水準面的垂直距離,稱為該點的相對高程。兩點高程之差稱為高差。3.測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和數學上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有什么區別?3.測量坐標系的X軸是南北方向,X軸朝北,Y軸是東西方向,Y軸朝東,此外測量坐標系中的四個象限按順時針編排,這些正好與數學坐標系相反。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是如何建立的?4、假想將一個橫橢圓柱體套在橢球外,使橫橢圓柱的軸心通過橢球中心,并與橢球面上某投影帶的中央子午線相切,將中央子午線附近(即東西邊沿子午線范圍)橢球面上的點投影到橫橢圓柱面上,然后順著過南北極母線將橢圓柱面展開為平面,這個平面稱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該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線投影后為X軸,赤道投影為Y軸,兩軸交點為坐標原點,構成分帶的獨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統。5.已知某點位于高斯投影6°帶第20號帶,若該點在該投影帶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橫坐標y=-306579.210m,寫出該點不包含負值且具有帶號的橫坐標y及該帶的中央子午線經度0L。5.Y=20230000+(-306579.210m+500000m)=20233420.790。11732060L6.什么叫直線定線?標準方向有幾種?什么是坐標方位角?6.擬定直線與標準方向的關系(用方位角描述)稱為直線定向。標準方向有真子午線方向、磁子午線方向、坐標縱軸(X軸)方向。由坐標縱軸方向(X軸)的北端,順時針量至直線的角度,稱為直線坐標方位角7.某賓館首層室內地面±0.000的絕對高程為45.300m,室外地面設計高程為-l.500m,女兒墻設計高程為+88.200m,問室外地面和女兒墻的絕對高程分別為多少?7.室內地面絕對高程為:43.80m.女兒墻絕對高程為:133.50m。1.地面上某點到兩目的的方向線鉛垂投影在水平面上的構成的角度,稱為水平角。其取值為0°~360°。在同一鉛直面內,某一方向線與水平視線間的夾角,稱為豎直角。豎直角的取值是0°~±90°。2.DJ6型光學經緯儀重要由基座、照準部、度盤三部分組成。3.經緯儀安臵涉及對中和整平。對中的目的是使儀器的中心與測站點(標志中心)處在同一鉛垂線上;整平的目的是使儀器的豎軸豎直,使水平度盤處在水平位臵。對中可使用垂球或光學對中器操作。整平使用基座腳螺旋,先使水準管平行于上任意兩個腳螺旋連線方向,兩手同時轉動這兩個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居中。然后將照準部轉動90,轉動第三個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居中。按上述方法反復操作,直到儀器旋至到任何位臵,水準管氣泡總是居中為止。4.測回法是測角的基本方法,用于兩個目的方向之間的水平角觀測。具體環節如下:(1)安臵儀器于測站O點,對中、整平,在A、B兩點設臵目的標志(如豎立測釬或花桿)。(2)將豎盤位于望遠鏡的盤左位臵,先瞄準左目的A,水平度盤讀數為AL,記錄到登記表相應欄內,接著松開照準部水平制動螺旋,順時針旋轉照準部瞄準右目的B,水平度盤讀數為BL,記錄到登記表相應欄內。以上稱為上半測回,其盤左位臵角值左為:ABLL左(3)倒轉望遠鏡,使豎盤位于望遠鏡盤右位臵,先瞄準右目的B,水平度盤讀數為BR,記錄到登記表相應欄內;接著松開照準部水平制動螺旋,轉動照準部,同法瞄準左目的A,水平度盤讀數為AR,記錄到登記表相應欄內。以上稱為下半測回,其盤右位臵角值右為:ABRR右。上半測回和下半測回構成一測回。(4)若左-右≤40秒,認為觀測合格,取上下半測回角度的平均值作為一測回的角值當測角精度規定較高時,可以觀測多個測回時,取其平均值作為水平角觀測的最后結果。為了減少度盤分劃不均勻誤差,在各測回之間,應運用儀器水平度盤變換手輪配臵度盤。每個測回按180°/n(為測回數)的角度間隔變化水平度盤位臵。各測回角度互差應控制在±24″內。5.運用經緯儀度盤變換手輪,打開保護蓋,轉動手輪,此時水平度盤隨著轉動。待轉到00000位臵時,將手松開,關閉度盤變換手輪保護蓋,水平度盤即為00000的位臵。6.為了使豎盤指標處在對的位臵,使豎盤讀數對的。7.測量水平角時,為什么要用盤左、盤右兩個位置觀測:為了消除儀器視準軸誤差和橫軸不水平誤差,提高精度,防止粗差。8.當視線水平且豎盤水準管氣泡居中時的豎盤讀數與應有的豎盤指標對的讀數(即90°的整倍數)有一個小的角度差x,稱為豎盤指標差,即豎盤指標偏離對的位臵引起的差值。采用盤左、盤右位臵觀測取平均計算得豎直角,消除豎盤指標差的影響。9.經緯儀各部件重要軸線有:豎軸VV、橫軸HH、望遠鏡視準軸CC和照準部水準管軸LL。根據角度測量原理和保證角度觀測的精度,經緯儀的重要軸線之間應滿足以下條件:(l)照準部水準管軸LL應豎直于豎軸VV;(2)十字絲豎絲應豎直于橫軸HH;(3)視準軸CC應豎直于橫軸HH;(4)橫軸HH應豎直于豎軸VV;(5)豎盤指標差應為零。10.水平度盤讀數相同,這是由于水平角的定義所決定;不是豎直角,這是由于豎直角定義是傾斜視線與水平視線的夾角。14.距離測量的方法有:直接量距法(鋼尺量距)、光學量距法(視距測量)和物理法(光電測距)。光電測距是采用電磁波或光波在兩點間傳播的時間計算距離。為了提高光電測距的精度,應采用間接測時手段──相位測時法,15.DAB=29.9288m。16.全站儀是指在測站上一經觀測,其斜距、豎角、水平角等均自動顯示,并能立即得到平距、高差和點的坐標。全站儀由電子經緯儀、光電測距儀和數據記錄裝臵組成。進行水平角測量、豎直角測量、距離測量、坐標測量;運用應用軟件還可進行前方交會、后方交會、道路橫斷面測量、懸高測量以及按設計坐標進行點位放樣等功能。1.測量中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滿足規定誤差規定,工作中可以采用措施加以減弱或解決。粗差的產生重要是由于工作中的粗心大意或觀測方法不妥導致的,具有粗差的觀測成果是不合格的,必須采用適當的方法和措施剔除粗差或重新進行觀測。2.這兩種誤差重要在含義上不同,此外系統誤差具有累積性,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很大,但這種影響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可以通過適當的途徑擬定其大小和符號,運用計算公式改正系統誤差對觀測值的影響,或采用適當的觀測方法、提高測量儀器的精度加以消除或削弱。偶爾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且無法消除,但多次觀測取其平均,可以抵消一些偶爾誤差,因此偶爾誤差具有抵償性,多次觀測值的平均值比一次測得的數值更接近于真值,此外,提高測量儀器的精度、選擇良好的外界觀測條件、改善觀測程序、采用合理的數據解決方法如最小二乘法等措施來減少偶爾誤差對測量成果的影響。偶爾誤差特點歸納起來為:1.在一定觀測條件下,絕對值超過一定限值的誤差出現的頻率為零;2.絕對值較小的誤差出現的頻率大,絕對值較大的誤差出現的頻率小;3.絕對值相等的正負誤差出現的頻率大體相等;4.當觀測次數無限增大時,偶爾誤差的算術平均值趨近于零。3.根據偶爾誤差第四個特性(抵償性),由于算術平均值是多次觀測值的平均值,當觀測次數增大時,算術平均值趨近真值,故為最可靠值。4.一般在測角或水準測量時,采用中誤差的方法衡量精度。在距離測量時,采用相對中誤差的方法衡量精度。1.具有控制全局作用的網點稱為控制點,測定控制點平面位臵和高程的測量稱為控制測量。2.直接用于測圖的地形點或施工放樣的點稱為碎部點。運用控制點測定碎部點的平面位臵和高程稱為碎部測量。3.選定導線點的位臵時,應注意下列幾點:(l)相鄰點間通視良好,地勢較平坦,便于測角和量距;(2)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處,便于保存標志和安臵儀器;(3)視野開闊,便于施測碎部;(4)導線各邊的長度應大體相等,單一導線盡也許布設直伸形狀,除特別情形外,對于二、三級導線,其邊長應不大于350m,也不宜小于50m;(5)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且分布均勻,便于控制整個測區。9.將閉合差反符號平均分派到各觀測角度中。xf、yf反其符號按導線邊長成正比分派到各邊的縱、橫坐標增量中去。10.在三角高程測量中,取對向觀測高差的平均值,可消除球氣差的影響。11.GPS全球定位系統由三部分組成:由GPS衛星組成的空間部分;由若干地方站組成的控制部分;以GPS接收機為主體的用戶部分。其優點為:用途廣泛、自動化限度高、觀測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經費節省和效益高。1.相稱于圖上0.1㎜的實地水平距離稱為比例尺精度,在測圖時用來決定測區地面的測量具體限度,取舍地物,在規劃設計用圖時,用來選擇合適的比例尺地形圖。2.地物符號可分為: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半比例符號、地物注記等。比例符號其地物的形狀和大小均按測圖比例尺縮小,并用規定的符號描繪在圖紙上。非比例符號其地物形狀和大小無法按比例縮繪到圖上,采用相應的規定專用符號表達在該地物的中心位臵上。半比例符號其地物的長度可按比例尺縮繪,而寬度不按比例尺縮小表達的符號。地物注記是對地物的性質、名稱等用文字和數字或者符號加以說明。3.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鄰各點所連接而成的閉合曲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即平距小,表達地面坡度陡,反之表達地面坡度平緩。4.擬定圖上點的坐標;擬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擬定兩點間直線的坐標方位角;擬定點的高程;擬定兩點間直線的坡度;按規定的坡度選定等坡路線;繪制已知方向縱斷面圖;擬定匯水面積的邊界線等。1.測圖前除做好儀器、工具和有關測量資料的準備外,還應進行控制點的加密工作(圖根控制測量),以及圖紙準備、坐標格網繪制和控制點的展繪等準備工作。用比例尺在圖紙上量取相鄰導線點之間的距離和已知的距離相比較,作為展繪導線點的檢核,其最大誤差在圖紙上應不超過±0.3mm,否則導線點應重新展繪。3.經緯儀測繪法在一個測站上的操作環節如下:(l)安臵儀器:安臵儀器于測站點(控制點)A上,量取儀器高i。(2)定向:后視另一控制點B,臵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3)立尺:立尺員依次將標尺立在地物、地貌特性點上。(4)觀測:轉動照準部瞄準點l上的標尺,讀取視距間隔l,中絲讀數v,豎盤盤左讀數L及水平角讀數β。(5)計算:先由豎盤讀數L計算豎直角=90°-L,按視距測量方法計算出碎部點的水平距離和高程。(6)展繪碎部點:用細針將量角器的圓心插在圖紙上測站點a處,轉動量角器,將量角器上等于角值(的刻劃線對準起始方向線ab,此時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點1的方向,然后按測圖比例尺由測得的水平距離在該方向上定出點l的位臵,并在點的右側注明其高程。同法,測出其余各碎部點的平面位臵與高程,繪于圖上,并隨測隨繪等高線和地物。4.工程上常用的儲存在數據載體上的數字形式的大比例尺地圖。16習題81.測設的基本工作有哪幾項?測設與測量有何不同?2.測設點的平面位置有幾種方法?各合用于什么情況?3.要在坡度一致的傾斜地面上設立水平距離為126.000m的線段,已知線段兩端的高差為3.60m(預先測定),所用30m鋼尺的鑒定長度是29.993m,測設時的溫度t=10℃,鑒定期的溫度t0=200C,試計算用這根鋼尺在實地沿傾斜地面應量的長度。4.如何用一般方法測設已知數值的水平角?5.已測設直角AOB,并用多個測回測得其平均角值為90000′48″,又知OB的長度為150.000m,問在垂直于OB的方向上,B點應當向何方向移動多少距離才干得到90000′00″的角?6.如圖8-16,已知αAB=300004′00″,xA=14.22m,yA=86.71m;x1=34.22m,y1=66.71m;x2=54.14m,y2=101.40m。試使用CASIOfx-3950P計算器編程計算儀器安頓于A點,用極坐標法測設1與2點的測設數據及檢核角γ、檢核長度D1-2,并簡述測設點位過程。圖8-16極坐標法放樣點位7.運用高程為9.531m的水準點A,測設設計高程為9.800m的室內±0.000標高,水準儀安頓在合適位置,讀取水準點A上水準尺讀數為1.035m,問水準儀瞄準±0.000處水準尺,讀數應為多少時,尺底高程就是±0.000標高位置?答案:1.基本工作有已知水平距離的測設、已知水平角的測設和已知高程的測設。測設是根據工程設計圖紙上待建的建筑物、構筑物的軸線位臵、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筑物、構筑物的軸線交點與控制點(或原有建筑物的特性點)之間的距離、角度、高差等測設數據,然后以控制點為根據,將待建的建筑物、構筑物的特性點(或軸線交點)在實地標定出來作為施工的依據。測量是根據水準測量、角度測量合距離測量工作測量兩點間高差、角度合水平距離。2.有極坐標法,這是常用方法,合用廣泛;直角坐標法,這是極坐標法的特例,合用于控制網為建筑方格網或建筑紅線的場合;角度交會法,合用于不方便量距或控制點較遠的場合;距離交會法,合用于精度規定不高,且測設長度較短、地方較平坦便于量距的場合。3.D=126.095m。4.在測站安臵經緯儀,對中、整平,用盤左位臵照準后視點,調節水平度盤位臵變換手輪,使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轉動照準部使水平度盤讀數為已知角度值,按視線方向定出一點。然后用盤右位臵反復上述環節,定出另一點。取兩點連線的中點為測設已知角值為的測設方向線,此法又稱盤左盤右取中法。1.地下工程施工測量的任務是什么?地面平面控制測量的方法有哪幾種?2.為什么要進行豎井聯系測量?有哪幾種方法?3.何謂隧道貫通誤差?在隧道貫通后,如何測定其實際值?答案:1.先在地面建立平面與高程控制網,準確測定洞口、進口、坑口等處控制點的平面位臵和高程;隨著隧道的開挖將地面上坐標、方向及高程通過洞口或豎井聯系測量傳遞到地下洞內,作為地下控制測量的依據;然后進行地下平面與高程控制測量,以指導隧道開挖,保證隧道按設計的精度規定貫通,同時也按設計規定進行地下建(構)筑物的放樣。平面控制測量常用方法有:中線法,精密導線法,三角鎖(網)法及GPS定位技術等。2.為了保證地下各相向開挖面的準確貫通,就必須將地面控制點的坐標、方向及高程通過豎井傳遞到井下,作為地下洞內控制測量的依據。目前有:豎直導線定向法、聯系三角形定向法、鉛垂儀、陀螺經緯儀聯合定向法、以及水準測量法等。3.在對向開挖或盾構隧道施工中。其匯合面上左右及中線方向上不能完全吻合,這種互相錯開的偏差稱為貫通誤差。它涉及縱向誤差,橫向誤差和高程誤差。縱向誤差,橫向誤差可以通過中線法,導線法測定其實際值。高程誤差可以通過水準測量法測定其實際值。1.)重力基本網國家重力基本網是擬定我國重力加速度數值的坐標體系。重力成果在研究地球形狀、精確解決大地測量觀測數據、發展空間技術、地球物理、地質勘探、地震、天文、計量和高能物理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目前提供使用的2023國家重力基本網涉及21個重力基準點和126個重力基本點。2.)高程控制網國家高程控制網是擬定地貌地物海拔高程的坐標系統,按控制等級和施測精度分為一、二、三、四等網。目前提供使用的1985國家高程系統共有水準點成果114041個,水準路線長度為416619.1公里。“十五”期間,將在全面規劃和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有計劃、有環節地開展高程控制網的新一輪復測工作。3.)國家平面控制網國家平面控制網是擬定地貌地物平面位置的坐標體系,按控制等級和施測精度分為一、二、三、四等網。目前提供使用的國家平面控制網含三角點、導線點共154348個,構成1954北京坐標系統、1980西安坐標系兩套系統。“十五”期間將對現有的國家平面控制網和國家高精度衛星定位控制網進行聯合處理,形成新的覆蓋我國所有國土的動態三維地心大地坐標系統。4.)國家GPS控制網“2023國家GPS控制網”由國家測繪局布設的高精度GPSA、B級網,總參測繪局布設的GPS一、二級網,中國地震局、總參測繪局、中國科學院、國家測繪局共建的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組成。該控制網整合了上述三個大型的、有重要影響力的GPS觀測網的成果,共2609個點。通過聯合解決將其歸于一個坐標參考框架,形成了緊密的聯系體系,可滿足現代測量技術對地心坐標的需求,同時為建立我國新一代的地心坐標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地理信息(GeographicInformation)是指與空間地理分布有關的信息,它表達地表物體和環境固有的數量、質量、分布特性,聯系和規律的數字、文字、圖形、圖象等的總稱。地理信息屬于三維空間信息。3、比例尺精度:比例尺是表達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限度,因此也叫縮尺。用公式表達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擬定測圖比例尺的重要因素是在圖上需要表達的最小地物有多大;點的平面位置或兩點距離要精確到什么限度,為此就需要知道比例尺精度,通常人眼能分辨的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是0.1mm,因此,把地形圖上0.1mm所能代表的實地水平距離稱為比例尺精度。用公式表達為:ε=0.1m,m為比例尺的分母。比例尺精度就是比例尺的大小所放映的地圖詳盡限度。人眼能分辨的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是0.1mm,通常就把地形圖上0.1mm所代表的實地水平距離稱為比例尺精度。用公式表達為:ε=0.1m(其中ε為比例尺精度,m為比例尺的分母)。4、空間數據庫空間數據庫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統在計算機物理存儲介質上存儲的與應用相關的地理空間數據的總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結構的文獻的形式組織在存儲介質之上的。空間數據庫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地圖制圖與遙感圖像解決領域,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運用衛星遙感資源迅速繪制出各種經濟專題地圖。由于傳統的關系數據庫在空間數據的表達、存儲、管理、檢索上存在許多缺陷,從而形成了空間數據庫這一數據庫研究領域。而傳統數據庫系統只針對簡樸對象,無法有效的支持復雜對象(如圖形、圖像)。空間數據庫的設計數據庫因不同的應用規定會有各種各樣的組織形式。數據庫的設計就是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和用戶規定,在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中,擬定最優的數據模型、解決模式、存貯結構、存取方法,建立能反映現實世界的地理實體間信息之間的聯系,滿足用戶規定,又能被一定的DBMS接受,同時能實現系統目的并有效地存取、管理數據的數據庫。簡言之,數據庫設計就是把現實世界中一定范圍內存在著的應用數據抽象成一個數據庫的具體結構的過程。空間數據庫的設計是指在現在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建立空間數據庫的整個過程。重要涉及需求分析、結構設計、和數據層設計三部分。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整個空間數據庫設計與建立的基礎,重要進行以下工作:1)調查用戶需求:了解用戶特點和規定,取得設計者與用戶對需求的一致見解。2)需求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涉及信息需求(信息內容、特性、需要存儲的數據)、信息加工解決規定(如響應時間)、完整性與安全性規定等。3)編制用戶需求說明書:涉及需求分析的目的、任務、具體需求說明、系統功能與性能、運營環境等,是需求分析的最終成果。需求分析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應當由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完畢,同時用戶的積極參與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需求分析階段完畢數據源的選擇和對各種數據集的評價2、結構設計指空間數據結構設計,結果是得到一個合理的空間數據模型,是空間數據庫設計的關鍵。空間數據模型越能反映現實世界,在此基礎上生成的應用系統就越能較好地滿足用戶對數據解決的規定。空間數據庫設計的實質是將地理空間實體以一定的組織形式在數據庫系統中加以表達的過程,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統中空間實體的模型化問題。重要過程是見圖2-7-1。1)概念設計概念設計是通過對錯綜復雜的現實世界的結識與抽象,最終形成空間數據庫系統及其應用系統所需的模型。具體是對需求分析階段所收集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整理,擬定地理實體、屬性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將各用戶的局部視圖合并成一個總的全局視圖,形成獨立于計算機的反映用戶觀點的概念模式。概念模式與具體的DBMS無關,結構穩定,能較好地反映用戶的信息需求。表達概念模型最有力的工具是E-R模型,即實體-聯系模型,涉及實體、聯系和屬性三個基本成分。用它來描述現實地理世界,不必考慮信息的存儲結構、存取途徑及存取效率等與計算機有關的問題,比一般的數據模型更接近于現實地理世界,具有直觀、自然、語義較豐富等特點,在地理數據庫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2)邏輯設計在概念設計的基礎上,按照不同的轉換規則將概念模型轉換為具體DBMS支持的數據模型的過程,即導出具體DBMS可解決的地理數據庫的邏輯結構(或外模式),涉及擬定數據項、記錄及記錄間的聯系、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約束等。導出的邏輯結構是否與概念模式一致,能否滿足用戶規定,還要對其功能和性能進行評價,并予以優化。從E—R模型向關系模型轉換的重要過程為:①擬定各實體的主關鍵字;②擬定并寫出實體內部屬性之間的數據關系表達式,即某一數據項決定此外的數據項;③把通過消冗解決的數據關系表達式中的實體作為相應的主關鍵字④根據②、③形成新的關系。⑤完畢轉換后,進行分析、評價和優化。3)物理設計物理設計是指有效地將空間數據庫的邏輯結構在物理存儲器上實現,擬定數據在介質上的物理存儲結構,其結果是導出地理數據庫的存儲模式(內模式)。重要內容涉及擬定記錄存儲格式,選擇文獻存儲結構,決定存取途徑,分派存儲空間。物理設計的好壞將對地理數據庫的性能影響很大,一個好的物理存儲結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地理數據占有較小的存儲空間;二是對數據庫的操作具有盡也許高的解決速度。在完畢物理設計后,要進行性能分析和測試。數據的物理表達分兩類:數值數據和字符數據。數值數據可用十進制或二進制形式表達。通常二進制形式所占用的存貯空間較少。字符數據可以用字符串的方式表達,有時也可運用代碼值的存貯代替字符串的存儲。為了節約存貯空間,經常采用數據壓縮技術。物理設計在很大限度上與選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有關。設計中應根據需要,選用系統所提供的功能。4)數據層設計大多數GIS都將數據按邏輯類型提成不同的數據層進行組織。數據層是GIS中的一個重要概念。GIS的數據可以按照空間數據的邏輯關系或專業屬性分為各種邏輯數據層或專業數據層,原理上類似于圖片的疊置。例如,地形圖數據可分為地貌、水系、道路、植被、控2、GIS的組成部分及功能1)GIS由計算機硬件:輸入輸出設備、存儲設備、輸出設備。計算機軟件:GIS支撐軟件、GIS平臺軟件、GIS應用軟件。數據:地理數據用戶:系統管理操作人員。2)基本功能需求:位置-》條件=》模式=》趨勢=》模擬基本功能:數據采集功能、數據編輯與解決功能、數據存儲、組織與管理功能、空間查詢與空間分析功能、數據輸出功能、二次開發與編程功能。應用功能:資源管理功能、區域規劃功能、國土監測功能、輔助決策功能。3、DEM的特點與傳統模擬數據如等高線形圖比較,DEM具有如下特點:精度的恒定性:常規的模擬地圖隨著時間的推移,圖紙由于環境的改變而會產生變形,從而失掉原有的精度,DEM采用數字媒介,從而能保持原有的精度。此外,由常規地形圖用人工方式制作其他種類的圖件,精度也會損失,而假如通過DEM進行生產,輸出圖件的精度可得到控制。表達的多樣性:地形數據通過計算機解決后,了產生多種比例尺的地形圖、剖面圖、立體圖、明暗登高線圖;通過紋理映射、與遙感影響數據疊加,還可逼真再現三維地形景觀,并可通過飛行模擬瀏覽地形的局部細節或整體概貌。而常規的地形圖一經制作完畢后,比例尺是不容易改變的,若要改變比例尺或顯示方式,需要大量的手工解決,對有些復雜的三維立體圖甚至不可改變。更新的實時性:常規的地圖信息的增長、修改都必須進行大量的相同工序反復勞動,勞動強度大并且更新周期長,不利于地形數據的實時更新,而由于DEM是數字化的,增長或修改信息只在局部進行,并且計算機自動完畢,可保證地圖信息的實時性。尺度的綜合性:較大比例尺、較高分辨率的DEM自動覆蓋較小比例尺,較低分辨率的DEM所包含的內容,如1M分辨率DEM自動包含10M、25m、100m等較低分辨率DEM信息。4、數據采集方式手扶跟蹤、數字化儀、屏幕數字化、掃描矢量化5、空間數據庫設計及數據誤差來源(1)空間數據庫設計的基本原則:1》盡量減少空間數據存儲的冗余量;2》提供穩定的空間數據結構,在用戶的需要改變時,該數據結構可以迅速作相應的變化;3》滿足用戶對空間數據及時訪問的需要,并能高效地提供用戶所需的空間數據查詢結果;4》在數據元素間維持復雜的聯系,以反映空間數據的復雜性;5》支持多種多樣的決策需要,具有較強的應用適應性。設計技術指數據庫設計者所使用的設計工具,其中涉及各種算法,文本化方法,用戶組織的圖形表達法,各種轉化原則,數據庫定義的方法及編程技術,而設計過程則擬定這些技術的使用順序。(2)空間數據庫的設計過程:GIS是人類結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有力工具,其開發需要經歷一個從現實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計算機信息世界的轉化過程。概念世界的建立是通過對錯綜復雜的現實世界的結識與抽象,即對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和系統分析,最終形成GIS的空間數據庫系統和應用系統所需的概念化模型。接下來的邏輯設計,其任務是把概念模型結構轉換為計算機數據庫系統所能支持的數據模型。在這個過程中最佳選取對某個概念模型結構支持的最佳的數據模型,然后再選定能支持數據模型,且最合適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最后的存儲模型是指概念模型反映到計算機物理存儲介質中的數據組織形式。GIS的概念模型是人們從計算機的環境出發和思考,對現實世界中各種地理現象。它們彼此的聯系及其發展過程的結識及抽象的產物。具體的說,重要涉及對地理現象和過程等客體的特性描述、關系分析和過程模擬等內容。這些內容在GIS的軟件工具、數據庫系統和應用系統研究中往往被抽象、概括為數據結構的定義、數據模型的建立及專業應用模型的構建等重要理論與技術問題。它們共同構成GIS基礎研究的重要內容。GIS的空間結構是對地理空間客體所具有的特性的一些最基本的描述。地理空間是一個三維的空間,其空間特性表現為四個最基本的客體類型,即點、線、面和體等。這些客體類型的關系是十分復雜的。一方面,線可以視為由點構成,面可由作為邊界的線所包圍形成,體又可以由面所包圍構成。可見四類空間客體之間存在著內在關系,只是在構成上屬于不同的層次。另一方面,隨著觀測這些客體的坐標系統的維數、視角及比例尺的變化,客體之間的關系和內容也許按照一定的規律互相轉化。同時,所有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中的各種空間客體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各種復雜的的聯系。趙學而聯系可以從空間客體的空間、時間和屬性三個方面加以考慮。1)客體間的空間聯系大體上分解為空間位置、空間分布、空間形態、空間關系、空間相關、空間記錄、空間趨勢、空間對比和空間運動等聯系形式。2)客體間的時間聯系一般可以通過客體變化過程來反映。有些客體數據的變化周期很長,如地質地貌等數據隨時間的變化。而有些則變化不久,需要及時更新,如土地運用數據等。客體時間信息的表達和解決構成了空間時態GIS及其數據庫的基本內容。3)客體間的屬性聯系重要體現為屬性多級分類體系中的從屬關系、聚類關系和相關關系。從屬關系反映各客體之間的上下級或包含關系;聚類關系是反映客體間的相似限度及并行關系,相關關系反映不同類客體間的某種直接或間接的并發或者共生關系。屬性聯系可以通過GIS屬性數據庫設計加以實現。(2)空間數據輸入的誤差:1)幾何數據的不完整或反復2)幾何數據的不完整或反復3)比例尺不對的4)變形5)幾何數據與屬性數據的連接有誤6)屬性數據錯誤(3)GIS數據誤差的來源數據的誤差大小即數據的不準確限度是一個累積的量。誤差分為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偶爾誤差)兩種,系統誤差一經發現易于糾正,而隨機誤差一般只能逐個糾正,或采用不同解決手段以避免隨機誤差的產生。重要來源有:數據搜索:野外測量誤差、遙感數據誤差、地圖數據誤差。數據輸入:數字化誤差、不同系統格式轉換誤差數據存儲:數值精度不夠、空間精度不夠數據解決:分類間隔不合理、多層數據疊合引起的誤差傳播、比例尺太小引起的誤差數據輸出:輸出設備不精確引起、輸出的媒介不穩定導致的誤差數據使用:對數據所包含的信息的誤解、對數據信息使用不妥。2、我國比例尺分類(地形圖、投影、坐標、高程、表達要素)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涉及7中比例尺:1:100萬、1:50萬、1:25萬、1:10萬、1:5萬、1:2.5萬、1:10萬我國地圖投影方案規定如下:1)我國1:1萬和大于1:1萬的地形圖規定采用3度分帶的高斯—克呂格投影。投影的最大長度變形為0.0345%,最大面積變形為0.069%;2)我國1:2.5萬至1:50萬地形圖規定采用6度分帶的高斯—克呂格投影,投影最大長度變形為0.138%,最大面積變形為0.276%;3)我國新編1:100萬地形圖采用Lambert投影,這是一種邊沿緯線與中緯線變形絕對值相等的正軸等角圓錐投影,其分幅原則與國際地理學會規定的全球統一使用的國際百萬分之一地圖投影保持一致。按照表達要素分類,比如點、線、面,由于點要素一般表達不能依比例尺表達的小面積地物和點狀地物符號。線要素是位于空間的線,而寬度在地圖上依比例尺或者不依比例尺表達。面要素則各個方位都依比例尺表達。3、地圖縮編地圖縮編是目前得到不同比例尺的地圖所廣泛采用的方法.純手工的地圖縮編方式速度慢、精度差,而全自動地圖縮編仍是困擾地圖學界的一個難題,并且缺少統一的相應縮編規范。當前很多制圖軟件、GIS軟件都包含了一些可以用于地圖綜合縮編工作的功能模塊,但還缺少完善的解決策略。針對當前情況,比較可行的方案是:借助ArcGIS軟件,采用人機協同的工作形式,將地圖綜合過程分解,合理地進行人機分工,交互式地完畢地圖縮編工作1地圖內容的取舍按制圖對象的主次關系、重要性標志、數量或質量指標的高低順序,進行選取或舍棄,重要涉及單一要素在一定數學準則下的取舍,要素族的稀疏解決(高程點稀疏、等高線稀疏屬此類)。2制圖對象的概括根據地圖比例尺、用途和規定,擬定地圖內容各要素的分類分級,對地物的形狀、數量和質量特性所進行化簡。重要涉及:對單一地物形狀的化簡(如斜坡化簡為陡坎;彎曲的河流刪除一些不起眼的小彎);對同類或同族地物聚集時的合并解決。3地物的移位在盡量保持自然地理要素和重要的地物位置對的前提下,移動人文地理要素或其它次要地物的位置,以獲得各要素互相關系合理、圖面表達清楚的縮編效果。重要涉及兩情況:一是地物符號相對于相鄰地物地理尺寸的擴大導致互相壓蓋(文字注記屬于此類);二是要素之間圖面距離的縮小模糊了它們之間的互相關系。4制圖內容符號化相同要素在不同比例尺下表達符號不同,需重新配置符號庫。5統一協調保證地物間互相協調的一致性。例如對谷坡等高線形狀概括時必須同時考慮水系支流的取舍,使等高線形態與河谷的發育協調起來,一旦谷坡的等高線拉直了,則通過該處的支流就應舍去。6精度規定制圖綜合能對的地反映出地物間的互相關系,保持了區域的地理特性,突出了地理精度,但對地圖內容的幾何精度產生不同限度的影響,地物形狀的化簡改變了本來的圖形結構,在長度、方向、面積和輪廓形態上都產生變化。為對的地表達各地物間的關系,一個或幾個地物需要從對的位置上移動而破壞了地圖的幾何精度。因此“計算機自動制圖綜合系統”需要在一定的數學指標體系的控制下進行,使地圖縮編后的幾何精度符合規范規定。版本二:選擇題:1、坡度計算用度數來表達坡度,運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高程差/水平距離所以α(坡度)=tan-1(高程差/水平距離)度坡度(slope)是地表單元陡緩的限度,通常把坡面的鉛直高度h和水平寬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達。坡度的表達方法有比例法、度數法、密位法和分數法四種,其中以比例法和度數法較為常用。(1)比例法表達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水平距離的比例,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水平距離)x100%使用比例表達時,即:i=h/l×100%例如:坡度3%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以次類推!(2)度數法用度數來表達坡度,運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高程差/水平距離所以α(坡度)=tan-1(高程差/水平距離)不同角度的正切及正弦坡度角度正切正弦1、基礎測繪是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為國家各個部門和各項專業測繪提供基礎地理信息而實行測繪的總稱。基礎測繪必須在全國或局部區域按國家統一規劃和統一技術標準進行。2、GI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涉及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3、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就是比例尺的大小所放映的地圖詳盡限度。人眼能分辨的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是0.1mm,通常就把地形圖上0.1mm所代表的實地水平距離稱為比例尺精度。用公式表達為:ε=0.1m(其中ε為比例尺精度,m為比例尺的分母)。1、大地坐標系是大地測量的基本坐標系,其優點表現在什么方面?要點:以旋轉橢球體建立的大地坐標系,由于旋轉橢球體是一個規則的數學曲面,可以進行嚴密的數學計算,并且所推算的元素(長度、角度)同大地水準面上的相應元素非常接近。2、什么是大地線?簡述大地線的性質。要點:橢球面上兩點間的最短程曲線叫做大地線。大地線是一條空間曲面曲線;大地線是兩點間唯一最短線,并且位于相對法截線之間,并靠近正法截線,與正法截線間的夾角為;大地線與法截線長度之差只有百萬分之一毫米,所以在實際計算中,這樣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在橢球面上進行量測計算時,應當以兩點間的大地線為依據。在地面上測得的距離,方向等,應當歸化到相應的大地線的方向和距離。p163、何為大地線微分方程?寫出其表達形式。所謂大地線微分方程,是指表達dl,db,da各與ds的關系式。4、簡述三角測量中,各等級三角測量應如何加入三差改正?要點:在一般情況下,一等三角測量應加入三差改正,二等三角測量應加垂線偏差改正和標高改正,而不加截面差改正;三等三角測量可不加三差改正,但當時或時,則應加垂線偏差改正和標高改正,這就是說,在特殊情況下,應當根據測區的實際情況作具體分析,然后再作出加還是不加入改正的規定。5、簡述大地主題解算直接解法的基本思想。要點:直接解算極三角形p1np2。比如正算問題時,已知數據是邊長s,p1n及角a12,有三角形解算可得到此外的元素l,β及p2n,進而求得未知量常用的直接解法是白塞爾解法。6、簡述大地主題解算間接解法的基本思想。要點:根據大地線微分方程,解出經度差dl,緯度差db及方位角之差da再求出未知量常用的間接解法有高斯平均引數公式。p297、簡述高斯平均引數公式的優點。要點:基本思想是一方面把勒讓德爾級數在p1點展開改在大地線長度中點m展開,以使級數公式項數減少,收斂快,精度高;另一方面考慮到求解中點m的復雜性,將m點用大地線兩端點平均方位角相相應的m點來代替,并借助迭代計算,便可順利地實現大地主題正算。p318、試述控制測量對地圖投影的基本規定。要點:一方面應當采用等角投影;另一方面,在所采用的正形投影中,還規定長度和面積變形不大,并可以應用簡樸公式計算由于這些變形而帶來的改正數。最后,規定投影可以方便的按照分帶進行,并能按高精度的、簡樸的、同樣的計算公式和用表把各帶連成整體。9、什么是高斯投影?為什么采用分帶投影?要點:高斯投影又稱橫軸橢圓柱等角投影。它是想象有一個橢圓柱面橫套在地球橢球體外面,并與某一條子午線(此子午線稱為中央子午線或軸子午線)相切,橢圓柱的中心軸通過橢圓柱體中心,然后用一定投影方式,將中央子午線兩側各一定經度范圍內的地區投影到橢球柱面上,再將此柱面展開即成為投影面。由于采用了同樣法則的分帶投影,這既限制了長度變形,又保證了在不同投影帶中采用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屋買賣合同的范例
- 統計學基礎概念回顧試題及答案
- 重要的農業經理人考試解題思路分享試題及答案
- 眼科院感知識培訓課件
- 二零二五版學校食堂攤位租賃合同書
- 眉形設計知識培訓課件
- 管理層職業規劃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的倫理道德思考與試題及答案
- 臨時聘用工合同樣本
- 養殖農莊出租合同樣本
- 起重設備(龍門吊)安全專項檢查表
- 品質標準檢驗指導書(樣版)
-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人民法院
- 礦山環境保護ppt課件(完整版)
- 《我不能失信》PPT【名師課件】
- CCEA GC 11-2019 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服務清單
- DB11_T1630-2019 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
- X-Y數控工作臺機電系統設計說明書
- 輪胎式裝載機檢測報告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親愛的漢修先生》整本書導讀課件(共38張PPT)
- 世界地理之歐洲西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