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四單元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第16課五四愛國運動_第1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四單元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第16課五四愛國運動_第2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四單元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第16課五四愛國運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提升·課時作業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二十八日,杭州學生聯合會召開緊急會議,決議于二十九日一律罷課,宣誓救亡。發出罷課宣言,指責北京政府‘邪正不辨,功罪顛倒’……學生聯合會再發宣言,將官廳鎮壓學生愛國罷課運動通告全國。重申五月二十九日十七校學生三千人與全國同學諸君一致行動,實行罷課。”從材料內容判斷,學生罷課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出賣國家主權B.北洋政府尊孔復古C.清政府簽訂賣國條約D.北京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解析】從材料中“學生”“宣誓救亡”“指責北京政府”“官廳鎮壓學生愛國罷課”“五月”等信息可判斷,材料反映的事件是五四運動。聯系所學知識可知,A項是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之一。【答案】A2.五四運動的中心轉移到上海后,成為全國規模群眾性的革命運動,這充分說明()A.工人階級已登上政治舞臺B.五四運動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質C.五四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D.無產階級是五四運動的領導階級【解析】此題考查五四運動。根據所學知識,抓住關鍵詞“全國規模群眾性”,說明五四運動群眾基礎的廣泛性。【答案】C3.“共爭青島歸來,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以上這副對聯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是()A.中國代表團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B.人民群眾的推動C.北洋軍閥政府反動統治,使社會矛盾尖銳D.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統治地位【解析】從材料中對聯關鍵詞“青島”“國賊罷黜”“學生復課”等即可判斷該歷史事件為五四運動,其直接原因即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答案】A4.五四運動中,學生的表現日益激進,胡適和蔣夢麟聯名發表《我們對于學生的希望》,文中寫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鬧下了亂子,卻要未成年的學子拋棄學業,荒廢光陰,來干涉糾正,這是天下最不經濟的事。”文中“中年、老年人鬧下了亂子”指的是()A.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B.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C.袁世凱復辟帝制D.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解析】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中國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但是,英、美等國操縱會議,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這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材料中“中年、老年人鬧下了亂子”指的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答案】D5.下圖為某同學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發現的20世紀早期一份報紙的一角,之所以能出現這個結果,最重要的因素是()A.學生的示威游行B.工人的廣泛參與C.商界的積極響應D.北洋政府主動配合【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以較容易地判定B項是正確的。【答案】B6.素有“民間思想家”之稱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五四”的演員在中國,劇本和導演卻是在國外。這說明五四運動()A.由外國領袖組織發動B.是十月革命在中國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國的援助D.深受當時國際形勢的影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爆發原因的理解。五四運動受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及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而爆發。【答案】D7.下列各項中明確地把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斗爭聯系在一起的是()A.“扶清滅洋”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C.“外爭國權,內懲國賊”D.“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答案】C8.1919年,著名漫畫家馬星馳在上海《新聞報》上發表了關于五四運動的題為“民氣一致之效果”的漫畫(右圖)。對該漫畫表述不正確的是()A.反映了民眾團結的重要性B.體現了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主義運動C.褒揚了愛國學生的先鋒隊作用D.反映了五四運動有較為廣泛的群眾基礎【解析】漫畫表明民眾團結一致的力量效果明顯,但體現不出學生的先鋒隊作用。【答案】C9.“從18世紀以來,講科學理性、講自由、講人權、講法治、講個人的尊嚴,這些價值通過五四成為當代中國知識分子文化結構中堅,就是文化傳統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價值。”這句話表明()A.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B.五四運動彰顯了中國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C.五四運動弘揚了民主、科學精神D.五四運動促成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答案】C10.與辛亥革命相比,五四運動主要新在()①促使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②工人階級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③改變了中國社會的性質④得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A.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成為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①②正確。五四運動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五四運動也未得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③④錯誤。【答案】B11.五四運動是一次“空前的最廣泛的表達民族感情的示威……標志著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項反映了材料說法的是()①“外爭國權,內懲國賊”②運動規模從北京擴展到全國③學生、工人、市民廣泛參加④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五四運動發生于民族危機深重,北洋軍閥軟弱無能、賣國求榮的大背景下,反帝反封建成為時代重任。“中國現代民族主義”意味著徹底的反帝反封建,①對,②③體現了運動的空前性和廣泛性,而④是辛亥革命的功績。【答案】B12.1923年,陳獨秀說:“五四運動雖然未能達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運動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實際運動,開始了中國革命之新的方向。”陳獨秀所說的“中國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裝革命B.無產階級革命C.民族革命D.國民革命【答案】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52分)1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大學發行雜志多種,專以提倡過激派偽說。平時教授學生亦本此旨,此次罷學風潮,近因雖因政治問題發生,而其遠因,未始不由此種學說有以致之……審查學生舉動,幾類俄國過激派之所為。”——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條陳》材料二自北京大學發生五四運動以來,一般愛國青年無不以革新思想,為將來革新事業之預備。于是蓬蓬勃勃,抒發言論。國內各界輿論,一致同倡。各種新出版物,為熱心青年所舉辦者,紛紛應時而出。揚葩吐艷,各極其致,社會遂蒙絕大之影響……不過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覺悟者從事提倡,遂至輿論大放異彩,學潮彌漫全國,人皆激發天良,誓死為愛國之運動。——1920年1月孫中山《關于五四運動》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偽說”和“罷學風潮”各指什么?(2)材料一中的“近因”指什么?“遠因”指什么?(3)材料一與材料二對學生的態度有何不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問由材料一中“北京大學”“1919年”可判斷“罷學風潮”指五四運動,故“過激派偽說”即應指社會主義學說。第(2)問可以結合五四運動出現的背景來回答。第(3)問據材料一中“偽說”,據材料二中“揚葩吐艷”“大放異彩”等詞語即可判斷。【答案】(1)“偽說”指社會主義學說;“罷學風潮”指五四運動。(2)“近因”指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遠因”指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先進知識分子宣傳十月革命,啟發了青年學生的覺悟,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3)材料一污蔑學生運動,材料二支持贊揚學生運動。1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胡繩武、金沖及《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豐碑——辛亥革命》材料二“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并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北京學界全體宣言》請回答:(1)據材料一,為什么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2)材料二中“萬國和會”指哪次會議?五四運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3)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作為救亡圖存的探索,留給后人怎樣的精神財富?【解析】第(1)問,“這股思想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