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中國古代文藝長廊一、單選題1、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①用楷書字體抄寫《論語》②利用祖沖之的割圓術計算圓形池塘邊的長度③帶朋友去看雜劇④借助官方編定的《黃帝內經》醫治病人A、③
B、②③
C、②④
D、全部無法享受2、如圖,中國文學藝術異彩紛呈。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圖1是東晉顧愷之的作品,反映了“以形寫神”的特征
B、圖2是唐朝吳道子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來文明的特征
C、圖3作品的作者是關漢卿,反映了元曲通俗易懂的特征
D、圖4劇種在清朝同治年間產生,反映了“徽漢合流”的特征3、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人類社會逐步告別“小國寡民”時代,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下列各項中,與“小國寡民”相關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會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羅馬法的基礎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條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4、歷史學家陳寅恪指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毕铝惺穼嵖梢宰糇C這一觀點的是
①市坊融為一體
②活字印刷首創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學興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嚴復(1854-1921)是我國近代著名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曾留學海外。假如他在30歲左右有機會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
①到德國欣賞《命運交響曲》
②到法國參觀印象派畫家的展覽會
③在美國欣賞電影《摩登時代》④在北京觀看譚鑫培表演京劇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某電視劇攝制組布置一個三國初年曹植書房的場景,為重現真實的歷史,其道具可選用哪一項①一束紙張②一部雜劇劇本③印刷精美的《金剛經》④王羲之的《喪亂帖》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7、“西晉太康年間,文學家左思作《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書商們競相刻板印刷,一時間,洛陽紙貴?!边@段表述有悖史實的是A、西晉都城是洛陽
B、造紙術已經發明
C、雕版印刷術已經發明
D、賦這種文學體裁已經出現8、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變革說”,指出從唐到宋,中國進入到一個徹底削平封建割據和貴族勢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結構時代,平民力量開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這一結論的歷史依據不包括A、科舉制的產生與發展
B、租佃關系的盛行
C、世俗文化的興起
D、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9、李紅老師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課上給同學們出了以下判斷題,其中符合史實的有幾個
①人稱戰國思想家惠施學富五車,是指他旅行時也愛學習,五輛車上都裝滿了紙質書
②11世紀中葉,北宋平民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這是印刷業的一大革新
③《詩經》經孔子整理編定,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浪漫主義的基礎,被后世奉為儒家經典
④《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A、1個
B、2個
C、3個
D、4個10、張曉明老師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課上給同學們出了以下判斷題,其中符合史實的有(
)
①人稱戰國思想家惠施學富五車,是指他旅行時也愛學習,五輛車上都裝滿愛看的紙質書
②11世紀中葉,北宋平民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這是印刷業的一大革新
③楷書奔放躍動,線條流暢縱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最能表現和抒發書法家的感情
④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現實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騷體”A、4個
B、3個
C、2個
D、111、對下列兩幅圖片(圖1、圖2)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
①宋代商業活動已重視廣告效應
②雕版印刷技術依然在使用
③娛樂活動體現商業化色彩
④繪畫描寫市井生活,適應市民階層的需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2、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于兩宋之世?!逼浔憩F有(
)
①文人山水畫興起
②指南針在航海中應用
③理學興起
④彩瓷生產時代到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之所以備受史學家關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A、當時繪畫藝術題材的廣泛
B、畫家技巧、風格的日趨成熟、完善
C、城市手工業、商業發展繁榮
D、人們對風俗畫的喜愛程度高14、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①用楷書字體抄寫《論語》
②利用祖沖之的割圓術計算圓形池塘邊的長度
③帶朋友去看雜劇
④借助官方編定的《黃帝內經》醫治病人A、③
B、②③
C、②④
D、全部無法享受15、歷史學家們喜歡用“黃金時代”來表述某一時期某一歷史現象達到比較繁榮或鼎盛的狀況。下列關于各類“黃金時代”的表述正確的有(
)
①伯里克利執政時代是希臘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
②元末明初以后,中國古典小說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
③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
④19世紀末“實業救國”思潮興起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進入“黃金時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16、《宋史·藝文志》,載有宋一代,集部(收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曲和文學評論等)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萬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較之自戰國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該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A、封建政府鼓勵民間印刷書籍
B、對外文化交流的需要
C、科舉考試內容發生較大變化
D、科技、文藝獲得較大發展17、唐太宗對南朝后期競相模仿蕭子云書法的風氣表示不屑,認為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只有王羲之的書法才“盡善盡美”,于是連西州(今吐魯番)幼童習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書帖。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地位的確立,是因為(
)A、皇帝好惡決定社會對藝術的評判
B、王羲之的藝術成就不可超越
C、藝術水平與時代選擇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響藝術評判標準18、在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中經常出現的錯誤是,使用單一或不充分的論據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下列選項中沒有這類錯誤的是(
)A、《授時歷》的頒行比現行公歷早300年,所以中國古代科技水平領先世界
B、《西游記》是明代的一部優秀小說,所以明代文學蓬勃發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來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來源存在地域差異
D、南宋揚州的城市人口占揚州總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19、在某校高一開展的關于孔子的研究性活動中,有一個班級的學生排演了題為《孔子——名垂千古的圣師》的歷史劇,其中一幕劇情如下:
孔子的兩旁分別站著顏淵、仲弓、子貢等幾位學生。在孔子面前的書案上堆放著一疊講義紙和印刷精美的書籍,在他身后的墻上用工整的楷書寫著“仁者愛人”四個字。
孔子的學生顏淵、仲弓和子貢對“仁”的涵義不太理解。先后向孔子請教。
先是顏淵問孔子:“何為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為仁?!?/p>
再是仲弓問孔子:“何為仁?”孔子回答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后是子貢問孔子:“何為仁?”孔子回答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p>
認真閱讀上述劇情,結合你所學的歷史知識,指出該劇中編排有誤之處,并說明理由。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相對封閉的內陸地理環境,使中國文化在一種與外界基本隔離的狀態下自發地產生與發展起來。……較少借鑒和吸收別國的文化,并且沒有因外來文化的沖擊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現斷層、轉型或湮滅,表現出穩定連貫的文化特征和別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對封閉的內陸地理環境使中國與別國文化交流較為困難,……即使在接觸外界文化之后,中國人仍然以“天朝上國”自居,表現了一種自我中心的文化觀。
——祝西瑩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論》(1)依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歐洲人對中國的認識由肯定轉向否定的原因。(3)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影響人類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啟示。
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D
【考點】科技成就,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①用楷書字體抄寫《論語》,楷書產生于魏晉時期,故無法享受;②利用祖沖之的割圓術計算圓形池塘邊的長度,產生于魏晉時期,故無法享受;③帶朋友去看雜劇,產生于元代,故無法享受;④借助官方編定的《黃帝內經》醫治病人,西漢是編訂故無法享受。故此題應選D項。
【點評】復習古代科技時,突出把握三大發明的發明演變歷程及影響,聯系近代西方科技分析比較,突出中國古代科技具有重實用輕探究的特點。2、【答案】D
【考點】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文學成就,京劇等劇種的產生和發展
【解析】【分析】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劇戲班進京演出,風行一時。道光年間,又有湖北漢劇藝人進京,參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融合兼收,形成新劇種——京劇。而D說在在清朝同治年間產生,因此表述不正確。故本題選D。
【點評】歷史否定型選擇題失分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考生在做題時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對否定型選擇題常用的關鍵詞如“不正確”、“不包括”、“無關的”、“錯誤的”等字眼視而不見,把該題型當作選“正確”、“包括”、“有關”等要求去做了,沒有進行逆向思維因而很容易出錯,造成許多分數的白白流失,因此這類題的答題關鍵在于審題,千萬不能把逆向看做正向。二是否定型選擇題難度中擋偏高,因為該題型與組合型選擇題一樣,實際上都是多項選擇題的變形,必須對四個備選項進行逐一肯定或否定,因而比常見的最佳選擇題難度大了些。3、【答案】D
【考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文學成就,羅馬法,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小國寡民,意在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老子希望回到原始的小國寡民狀態,而古希臘雅典的小國寡民的城邦體制促成民主政治的建立。屈原的美政、羅馬法的基礎都不是小國寡民,而是統一的大帝國。因此本題選D。
【點評】解答組合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有準確鞏固的基礎知識,同時由于該題型的邏輯性較強,所以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學理論水平。解答此類題的方法主要是篩選法,而篩選法又分為肯定篩選法和否定篩選法??隙êY選法是先根據試題要求分析各個選項,確定一個正確的選項,這樣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選項的組合,然后一一篩選,最后得出正確答案。否定篩選法又稱排除法,即確定一個或兩個不符合題意的選項,排除包含這些選項的組合,得出正確答案。4、【答案】D
【考點】宋明理學,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本題關鍵詞是“數千載發展在宋元到達一個新高度”。在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活字印刷術在宋代由畢昇發明,宋明理學在宋代產生并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世俗文學是指從從唐代傳奇到宋元話本、宋詞等。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確。故選D。5、【答案】A
【考點】京劇等劇種的產生和發展,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解析】【分析】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創作于1805至1808年;印象派產生于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摩登時代》上映時間:1936年2月5日(美國);譚鑫培是清末著名京劇藝術家,因此③排除,答案為A。
【點評】解答組合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有準確鞏固的基礎知識,同時由于該題型的邏輯性較強,所以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學理論水平。解答此類題的方法主要是篩選法,而篩選法又分為肯定篩選法和否定篩選法。肯定篩選法是先根據試題要求分析各個選項,確定一個正確的選項,這樣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選項的組合,然后一一篩選,最后得出正確答案。否定篩選法又稱排除法,即確定一個或兩個不符合題意的選項,排除包含這些選項的組合,得出正確答案。6、【答案】D
【考點】科技成就,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分析題干,首先明確三國所處的歷史時期,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最后演變為魏蜀吳三國鼎立,紙最早出現于西漢,改進于東漢,①可以出現,雜劇出現于元朝,排除②,印刷精美的《金剛經》出現于唐代,③不對,王羲之是東晉人,時間上也晚于三國,④不對,所以答案為D。
【點評】此題難度不大,實際上是考查學生對選項中各項文化成就的出現時間的準確掌握,考查的是學生的識記能力,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7、【答案】C
【考點】科技成就,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A、B、D三項說法正確;而A項西晉的都城是洛陽;B項造紙術發明于西漢,東漢時蔡倫將技術改進;D項賦是散文和韻文并用的文體,西漢時發展起來,西晉時期仍是主要的文學體裁。本題與史實不符的應是C項,雕版印刷術發明于唐代,流傳至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868年的《金剛經》。
【點評】中國古代的科技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以四大發明為主要的代表,對中國和西方世界的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古代科技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都需要掌握;另外也要認識近代科技中西方發展速度差異的原因。8、【答案】B
【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考察古代中國——唐宋時期社會的發展,科舉制產生發展使平民有機會進入官僚隊伍,故A項表述正確。世俗文化正是反映平民生活和文化需求的,故C項表述正確。而且,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是平民崛起的物質基礎,故D項表述正確。因此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
【點評】此題難度很大,需要學生準確理解題干闡述的唐宋社會發展特點,即——平民崛起。以此為依據找出其表現,考查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9、【答案】A
【考點】科技成就,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本題綜合考查中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戰國時期沒有紙質書,①錯誤;11世紀中葉,北宋平民畢昇(升)發明的膠泥活字印刷術是印刷業的一大革新,②正確;草書奔放躍動,線條流暢縱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最能表現和抒發書法家的感情,③錯誤;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④錯誤。故選A。10、【答案】D
【考點】科技成就,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①不對,紙最早出現于西漢;③不對,草書奔放躍動,線條流暢縱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最能表現和抒發書法家的感情;④不對,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②表述正確,因此D符合題意。
【點評】本題屬于變相的組合型選擇題,組合型選擇題是由多項選擇題演變而來的單項選擇題,通常是在題干中列出四個或四個以上的歷史事物,并冠之以數字序號組成若干題肢;然后將題肢組合成備選答案作為選項。考查的知識點一般都在四個以上,且多屬同類系列知識或專題知識。該題型可以較好地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歷史線索或知識體系的認識把握程度和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11、【答案】A
【考點】科技成就,京劇等劇種的產生和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圖1中的文字“雕版印刷廣告...”,可以直接判斷出①、②是正確的;依據所學并結合圖2中的雜劇宣傳圖,可以判斷③、④是正確的。故選A。12、【答案】A
【考點】手工業的發展,宋明理學,科技成就,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
【解析】【分析】兩宋時,文人山水畫興起;指南針在航海中使用;火藥武器出現;活字印刷術出現;理學興起,“程朱理學”由北宋湖北人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到南宋朱熹集為大成。但是④中彩瓷的生產繁榮時代是明清時期。13、【答案】C
【考點】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
【解析】【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抓住題干中的“史學家關注”。A、B、D三項是從藝術和社會的角度闡述的,不符合題干要求,而C項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闡述的,符合題干要求。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旨在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和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注意題目中的設問要求“備受史學家關注”。14、【答案】D
【考點】科技成就,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回憶、再現所學知識的能力,具體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楷書字體大規模使用是在魏晉南北朝以后,排除①;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排除②;雜劇是元朝才產生的,排除③;《黃帝內經》的成書時間是在先秦至漢代,排除④。故本題正確答案選D。
【分析】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春秋戰國時期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系列狀況15、【答案】C
【考點】文學成就,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民國初期和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的發展,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古希臘民主政治、古代中國的文學成就、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及二戰后西方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的認識,旨在考查再認再現相關所學的能力。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的伯里克利執政時代是希臘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故第①項的表述正確;明清時期,為適應市民階層的需要,中國的小說創作進入“黃金時代”,故第②項的表述錯誤;二戰后,伴隨著政府對經濟的調節和干預,美國快速完成了從戰時經濟向和平經濟的轉變。從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故第③項的表述正確;“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故第④項的表述錯誤。因此,本題選C。
【點評】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改革;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短暫的春天”;羅斯福新政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等國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文學成就·明清小說16、【答案】D
【考點】科技成就,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題干完全沒有涉及到政府、民間的相關信息,故A項錯誤;材料提到的只是印刷書籍大大增加這一現象,但不能斷定是對外文化交流的需要,故B項錯誤;材料中的“駢文”“詞”“曲”“文學評論”,在宋代不可能成為科舉考試內容,故C項錯誤;宋代印刷書籍的增多,與當時印刷技術的進步,散文、詩、詞、曲等文學藝術的繁榮有直接關系,故D項正確。
難度:一般17、【答案】C
【考點】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
【解析】【分析】皇帝好惡決定社會對藝術的評判,王羲之的藝術成就不可超越,朝代更替影響藝術評判標準,犯了絕對化錯誤,應該排除。藝術的價值需要自身來體現,還要符合時代需要。王羲之的藝術成就和唐太宗時代選擇更全面更符合題意。故選C。18、【答案】C
【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商業的發展,科技成就,文學成就
【解析】【分析】《授時歷》只是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一部分,不能代表中國古代科技在世界的整體水平,故A項錯誤;《西游記》只是明代文學成就之一,不能代表整個明代文學發展趨勢,故B項錯誤;從全國范圍看,唐代宰相大部分來自北方,這說明唐代宰相的來源存在地域差異,故C項正確;揚州只是南宋城市之一,揚州城市繁榮不能代表南宋整個城市化水平,故D項錯誤。二、問答題19、【答案】答案錯誤一:書案上的講義紙和印刷精美的書籍??鬃由钣诖呵飼r期,當時主要書寫材料為竹簡,唐朝才有印刷精美的書籍。(造紙術和印刷術講出一點即可)錯誤二:墻上“仁者愛人”的字體——楷書??瑫煮w形成于漢末。
錯誤三:孔子對子貢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思想主張。
【考點】科技成就,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春秋時期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材料提到學生排演了題為《孔子——名垂千古的圣師》的歷史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學生需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春秋時期的相關歷史史實。因此,錯誤一,書案上的講義紙和印刷精美的書籍??鬃由钣诖呵飼r期,當時主要書寫材料為竹簡,漢朝才出現造紙術,唐朝才有印刷精美的書籍。錯誤二,墻上“仁者愛人”的字體——楷書??瑫煮w形成于漢末。錯誤三,孔子對子貢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思想主張。
【點評】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孟子思想;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造紙術印刷術;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書法三、綜合題20、【答案】
(1)特點:相對封閉;獨立發展;穩定連續;自我中心。
成因: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與延續;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長期占主導;儒家思想長期占統治地位。
材料二
16-18世紀,來自歐洲的傳教士到達中國,他們把西方的科學知識引進了中國,又把把中國的典籍寶藏翻譯成歐洲文字,介紹歐洲,,大大深化了歐洲人對中國的認識。18世紀,巴黎出版了歐洲文學的三大名著,歐洲興起了史無前例的的“中國熱”。當中國的茶葉瓷器、書籍戲曲、儒教哲學在歐洲走俏的時候,來自歐洲的望遠鏡等現代儀器,擺進了康熙皇帝的寢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東方完成對舊制度的現實批判和對新社會的思想啟蒙,為歐洲自身的破繭成蛹準備條件的時候,歐洲人對東方的認識,悄然發生變化,由景仰的維度走向否定、批判的維度轉化,歐洲以馬可波羅時代開始的連續五個世紀對中國的崇拜與美化漸行漸遠了,這一認識在19世紀達到頂峰。
——摘編自許平《歐洲人東方認識的拐點》
(2)原因:東西方交流加深(歐洲人的認識趨于全面,改變了對東方認識的理想化);東西方歷史發展的差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除戀愛關系協議書
- 酒店出租合伙協議書
- 餐飲引入合作協議書
- 香蕉倉庫轉讓協議書
- 保障性住房過戶協議書
- 下水管改道雙方協議書
- 車撞到到房子協議書
- 防雷檢測安全協議書
- 鄱陽招商引資協議書
- 初期合伙人合同協議書
- 酒店經理培訓課程
-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 4.1.2 土地改革與三大戰役 教學設計
- DB37T5031-2015 SMC玻璃鋼檢查井應用技術規程
- 江蘇省(南通、泰州、揚州、淮安、宿遷、徐州、連云港)七市2022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生物含答案
- DB14-T 3206-2024 企業投資項目工作規范 竣工聯合驗收
- 飲水安全水質檢測項目服務方案及質量保障措施
- 2025年度供應鏈管理居間費范本合同
- 2025年江蘇武進經濟發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初中強基數學試卷
- 2025年江蘇海安市瑞海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國旗班隊列動作訓練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