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單元測試 公開課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單元測試 公開課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單元測試 公開課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單元測試 公開課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單元測試 公開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1.2023年12月伊始,我國中東部地區再度陷入“十面霾伏”之中,紛紛拉響空氣重污染預警。為了及時對霧霾區域進行分析和預報,可采取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北斗導航系統B.遙感C.地理信息系統D.數字地球2.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對自然演化過和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捕捉、監測、描述、表達的能力迅速提高,為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下面關于全球定位系統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車輛跟蹤B.合理分配車輛C.降低能耗D.提高運營成本下圖為世界兩區域圖。據圖回答下列各題。3.圖示兩區域()A.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B.地形平坦,有相同農業地域類型C.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流量穩定D.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4.兩區域氣候()A.均為熱帶氣候類型B.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C.以冬雨型氣候為主D.與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有關讀我國四大地理分區示意圖,回答小題。5.下列關于自然景觀的敘述,屬于④區: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B.降水稀少,沙漠眾多C.河網密布,水運發達D.地勢坦蕩,土壤肥沃6.制約③區域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條件B.地形條件C.光照條件D.水源條件7.有關圖中①、②區域分界線地理意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B.一月0℃等溫線C.內外流域的分界線D.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8.圖是用燈光勾勒出的廣西龍脊梯田夜景圖,圖中燈光主要是沿著()A.山脊延伸B.山谷延伸C.等高線延伸D.鞍部延伸下圖是我國部分地區年降水量、蒸發量和徑流量的空間示意圖。水面蒸發量是指在下墊面足夠濕潤條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應的蒸發量。讀圖,回答下列問題。9.據圖判定:圖中M地最可能是()A.秦嶺B.太行山C.祁連山D.天山10.下列有關M地區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該山脈是旱作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B.有活火山分布,地熱資源非常豐富C.南側海拔較低,植被為常綠闊葉林D.北側為溫帶荒漠景觀,河流多為內流河下圖為歐洲、北美、中國三地區域電網實時負荷率變化曲線。負荷率是指用電量與發電廠的設計最大供電量的比值。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1.a、b、c分別表示A.中國、北美、歐洲B.北美、歐洲、中國C.歐洲、中國、北美D.歐洲、北美、中國12.圖中三大區域電網A.互聯可以實現電力負荷的削峰填谷B.負荷曲線之間差異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轉C.負荷總值在世界時20時達到最大D.負荷曲線日變化與當地太陽高度日變化一致下圖為中國某區域鐵路網絡電子地圖截屏,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3.制作該區域電子地圖主要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全球定位系統B.遙感C.地理信息系統D.數字地球14.影響圖中東西部鐵路密度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氣候C.河流D.資源15.下圖示意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A.分析、管理空間信息B.整合集成網絡信息C.跟蹤動態定位信息D.獲取實時通訊信息二、非選擇題16.讀新西蘭南、北二島示意圖(圖丙),圖甲為甲地的氣候統計資料,圖乙為南島部分區域等高線地形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閱讀圖乙,概括圖示區域的地形特點并解釋南阿爾卑斯山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2)據圖丙判斷該區域人類活動主要分布的島嶼(南島或北島);并簡述你的理由。(6分)(3)簡述甲地氣候特點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摩洛哥是非洲經濟落后,發展緩慢的國家。下圖是摩洛哥位置地形城市分布圖。材料二: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經常穿一種袍服,頭上包著一條厚厚的頭巾。袍服很寬大,既可當作大衣、外套,又可當毯子和睡衣。頭巾天氣炎熱時可防暴曬,天氣寒涼時可以御寒,起風時又可防止風沙的吹襲。女子一般穿直垂腳踝的白色裙袍,整個身體,連同臉部被層層包起,只露兩只眼睛。(1)據圖描述摩洛哥主要地形及分布特點(3分)(2)據圖歸納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點并解釋其自然原因。(4分)(3)據材料一,分析丹吉爾免稅工業園區布局的有利社會經濟區位條件。(4分)(4)根據材料二,從摩洛哥阿拉伯人的民俗服裝,說出當地氣候顯著特點。(3分)參考答案1.C【解析】試題分析:對霧霾區進行分析需要大量該區域過去的天氣數據,故C正確。【解析】試題分析:全球定位系統在交通運輸中,可以進行車輛跟蹤,A正確。根據交通狀況導航,合理分配車輛,B正確。減少擁堵,降低能耗,C正確。不能提高運營成本,D不正確,選D。3.A4.D【解析】3.讀圖,圖示兩區域甲是尼羅河三角洲,乙是恒河三角洲。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A對。地形平坦,農業地域類型不同,甲是地中海農業,乙是水稻種植業。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流量季節變化大,C錯。甲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乙位于板塊內部,D錯。4.兩區域氣候乙為熱帶氣候類型,甲是亞熱帶氣候類型,A錯。甲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乙受季風環流控制,B錯。乙以夏雨型氣候為主,C錯。與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有關,D對。5.A6.D7.C【解析】試題分析:5.④屬于青藏地區,典型的氣候特征是高寒,A正確6.③是西北地區,西北地區的典型特征是干旱,水源是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D正確。7.①、②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分界線是秦嶺淮河,是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一月0℃等溫線,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內外流域的分界線是;大體沿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所以選C考點:中國區域地理【解析】試題分析: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線建造的階梯式農田。是治理坡耕地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產作用十分顯著。梯田是人們對地形條件合理搞糟而成的。和山谷的等高線;都具有朝著一個方向凸出的曲線,兩者的形狀也很相似,但的是向著分水線降低的方向凸出,山谷的是向著集水線升高的方向凸出。不可能出現圖中繁雜的情況。9.C10.D【解析】試題分析:9.從圖示分析,M地的西北地區水面蒸發量大,表明該地區氣蒸發量大;陸面蒸發量少,表明該地氣候干燥,土壤中水分含量少;且降水量少;而東南地區,降水量多,地表徑流量大,所以可判斷該山地為祁連山。故選C。10.旱作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是秦嶺;該地沒有活火山和地熱資源;南側海拔高,為青藏高原,植被為草原;而北側為溫帶荒漠景觀,河流多為內流河。故選D。11.D12.A【解析】試題分析:11.耗電量受工業生產、居民工作、生活的影響,工業生產活動全天均可進行,因此工業耗電量日變化不明顯。但居民生活用電、商業等服務業用電主要集中在白天形成用電高峰,夜晚用電量明顯減小。圖中中國地區使用的時間比世界時早8小時,北美比世界時晚5—8小時。故中國8點—20點用電高峰對應世界時0點到12點,對應為c曲線。歐洲為a曲線,北美自然為b曲線。故D正確。12.圖中因時差的原因,三地用電高峰時段不一致,可通過電網互聯實現電力負荷的削峰填谷,A正確。產業負荷曲線之間的差異是因地球自轉產生的,B錯。負荷總值在世界時16時左右達到最大,C錯。負荷曲線日變化與當地晝夜情況有關,但不能說與太陽高度日變化一致,D錯。13.C14.A【解析】試題分析:13.制作電子地圖需要采集各類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信息并建立數據庫進行管理,主要應用地理信息系統,C正確。14.圖示西部為青藏高原,受地形影響,自然條件惡劣,人口稀少,鐵路密度小。A正確。【解析】試題分析: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管理、輸出等,因此可以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分析、管理空間信息。16.【答案】(1)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區面積廣大;(1分)山地為東北—西南方向;(1分)西北高,東南低,起伏較大;(1分)海岸線西部曲折(1分),東部較為平直;(1分)(以上四點每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4點以上得4分)(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互擠壓抬升。(2分)(2)北島(2分)理由:北島各等級的城市數量多(1分)、等級更高(1分),分布更密集(1分);北島鐵路長度更長(1分),密度更大(1分)。(回答4點及以上得4分)(判斷失誤則該小題計0分。理由須從數量或等級、密度兩方面進行描述。)(3)特點:終年溫和多雨(2分);冬季降水更豐富(2分);成因:終年受海洋(西風)影響(2分),冬季西風強盛,帶來豐沛降水(2分)。【解析】試題分析:(1)讀圖乙,根據等高線判斷,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區面積廣大。根據等高線延伸方向判斷,山地為東北—西南方向。根據河流流向判斷,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起伏較大。海岸線西部曲折,東部較為平直。該地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是板塊相互擠壓抬升形成。(2)人類活動分布的差異,主要從城市、交通線數量或密度分析。讀圖,結合圖例分析,北島各等級的城市數量多,等級更高,分布更密集。北島的鐵路長度更長,密度更大。(3)讀圖甲分析,甲地位于西風帶,終年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氣候終年溫和多雨。冬季西風強盛,帶來豐沛降水,所以冬季降水更豐富。17.【答案】(1)多以山地和高原為主(1分);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為(1分);高原分布在東部、南部(1分)(2)特點: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區(2分)原因:北部、西部為地中海氣候,氣候溫和宜人(1分);地形絕大多數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1分)。(3)位于直布羅陀海峽附近,海運便利(1分);勞動力廉價,地價低廉,生產成本低(1分);距離歐洲近,毗鄰市場(1分);政策支持(1分)。(4)光照強(1分);溫差大(1分);風沙大(1分)。【解析】試題分析:(1)地形特點一般從地形類型的構成分布地勢等方面描述。圖中摩洛哥大部分地區海拔高,有些地方等高線密集,說明以山地和高原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高原分布在東部、南部。(2)影響城市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氣候、河流,從圖中可以看出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在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