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rt7:
第六章:自由哲學
——“自由世界里最大的航空公司”*
我們用“自由”一詞表達什么含義?*
自由存在嗎?還是只存在著必然性?*
在一個被自然規律所統治的世界里,自由如何可能存在?*
我們到底能不能知道自由是否存在?*
如果自由存在,它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命題嗎?還是有著不同的層面?我們可以采取措施使自由最大化或危害自由嗎?*
上述任何一個問題是否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實際意義?或者它們是否只關乎學術興趣?自由哲學的大問題有:
決定論:古希臘和啟蒙運動的觀點
——
認為所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必定發生
決定論觀點的最早闡述者:
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
18世紀啟蒙代表新看法:
*
霍爾巴赫:適用于物質世界的原則,必定會也必然會同樣適用于人類大腦。人類大腦在本質上具有與星星、月亮同等的物質性。也因此,每個大腦的每一種思想必然都是先于這些思想的大腦狀態的結果。*拉普拉斯持:如果我了解所有自然規律,并且在任何時候都能對宇宙作一個完整的描述;那么,我將能夠對一切未來事件做出預測,對一切過往事件進行追溯。
強硬決定論:
——
決定論為真,決定論的真理性把自由的可能性給排除在外。如果每件事都是必然的,那么任何事都不是自由的。
※
B·F·斯金納
“許多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利用自己的博識來證明:人是自由的,有目的的,要擔當責任的。由于新的證據發現人類行為是可以預測的,這條逃遁路線因此慢慢被堵死了。隨著科學分析的進展,特別是在闡述個體行為方面的發展,絕對決定論中的個人豁免論也為人所擯棄。”斯金納想消除目的論解釋模式:
“物理學的進步并不是因為更直接地觀察下落物的喜悅,生物學也不是因為觀察生命精神的本質而取得進展。而且,我們也不必試圖通過發現到底什么是……計劃,目的,意圖,或成為有自主權的人的其他先決條件,來繼續從事一種科學的行為分析。”
斯金納希望用因果論模式來代替目的論模式:※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
個人性格到五歲就已成型,已形成的性格結構,對五歲之后發生在個人身上的每件事情都將做出回應;*
一個人的絕大多數動機都是無意識的,那些違背社會公德的生理沖動、痛苦的童年記憶、未解決的情感沖突、異想天開的愿望以及恐懼……全都被壓抑在無意識之中;*自我只是掩飾本我與超我之間尖銳斗爭的一個幌子。弗洛伊德的決定論看法:
所謂正常人的一切有意義的行為與精神病患者的行為一樣,都是不自由的;也根本不存在責任這類東西。
約翰·霍斯普斯的觀點:
“……我們做出自愿選擇的這個行為,以及為做出這種行為準備的一整串考慮,只是用來表達無意識愿望的幌子而已,說得確切一點,只是無意識的妥協和防護而已。
……
我們可以……說一個人只在這個程度上是自由的:即,他的行為動機根本不是無意識地產生的。如果這是我們的標準,那么我們絕大多數的行為不能稱作是自由的:每件事情,包括沖動和意志,都與我們對待生活的基本態度以及我們興趣的一般趨向有關;不論我們是否是哲學家或是藝術家和商人,我們的全部感情生活,包括我們對金發美人或是褐發帥男的偏愛、喜歡主動型還是被動型……等等在內,都在無意識中有其不可避免的基礎。生活中只有那些相對而言乏味的方面:例如,我們對那些對我們來說并非真正重要的人做出的行為——才免于這條規則的束縛。
決定論似乎涵蓋了全部心理生活:
“如果我們把有意識動機與無意識動機做出區分,這種確信的感覺就會提醒我們,有意識動機不能擴展到我們決定做出的一切動作方面……
因此,一方面就此保持著自由的東西,又從另一方面——從無意識的那個方面獲得了動機,通過這種方式,決定論徹底地表現在整個心理領域。”理查德·彼德的最后定論:
“如果弗洛伊德想描述不正常的行為,關于這些行為,我們可以恰如其分地說,某個人正做出這些行為,他的所作所為是有原因的,等等,那么他談論的是自我;另一方面,如果弗洛伊德想說某個人忍受著某些煎熬,或被造成或被迫去做一些事情,那么他討論的是本我。”
——弗洛伊德最終被理解為非決定論者
溫和決定論:
——
即便在必然性的世界中,自由也能存在。
——奧古斯丁從對上帝全知的信仰中得出必然性的概念:如果上帝全知,那么他就知曉未來;如果他知曉未來,未來必定會按照上帝關于未來的知識而展現。溫和決定論的起源:我們用“自由”表達什么含義?——我們用自由來表達“愿望與能力相一致”的含義。這種“自由”有什么特點?
*自由與環境有關:一個人生來是自由的,同時又會受環境所限有種種不自由;
*自由與決定論相符:雖然我的愿望已經被決定了,我也還是會去做我想做的事。
斯多葛學派提出的最為奇特的溫和決定論:
*
人在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層面上,是自由的;
*
人在有自由的層面上,是幸福的;
*
我們所有人都有自由、幸福的時候;
*
人可能在任何時候徹底自由、徹底幸福。
這最后一個推論是如何實現的呢?——實際上是把你的愿望和“世界的愿望”給等同起來:不是努力爭取一個人想要的東西,而是“要想得到你已得到的東西”。
溫和決定論的不足之處:
*“安寧之中存在著幸福”并不符合西方主流關于自我的理想;
*“愿望與能力相一致”的自由定義,也不夠有說服力。
非決定論:決定論不正確
可以把A假想為B、C、D、E的充分條件:A一旦發生,B、C、D、E都有可能成立,但不是必然發生的事件。——因此,非決定論者可以爭辯:
(1)只存在隨機的事件;
或(2)存在一些隨機的事件;
或(3)存在一些無前因的事件;
或(4)一些有前因的但不是必然發生的事件。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自由意志論:
——決定論為假,自由確實存在。主流自由意志論的觀點:
*
溫和決定論者對自由下的定義只是真理的一半。自由不僅要求某人具備達成愿望的能力,還要求他擁有做出真正的選擇、真實的抉擇的機會。只有這樣,所做的選擇才是自由的行為,也才對該行為負責;*
如果決定論者悍然不顧經驗,聲稱一切行為都是必然發生的,那么證明這一反直覺的觀點的責任也將落在他們身上,在他們還沒做到這一點之前,我們其他人有充分理由相信:決定論為假。自由意志論的立場:
*
既“講究實際”:上述討論建立在正常情況下我們自身的日常經驗基礎之上;*
又“折中”:雖然我們的經驗與決定論背道而馳,上述討論卻也認識到:決定論在某些情況下有可能為真。確切地說,我們的自由只是某些行為上的自由,而不是所有行為上的自由。※存在主義的自由
薩特幾個需要特別解釋的術語:*
自為:指人類經驗,大體相當于“意識”,還包括我們對自己肉身的經驗;*
自在:其存在先于人類對于它的介入,是一種不屬于人類世界的實在,阿爾卑斯山的徒步旅行者:*旅行者甲選擇巨石作為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他自己則選擇做一個“失敗者”;*旅行者乙把巨石的真實性解釋為“挑戰”,他浪漫而又英勇地選擇當一個“挑戰者”;*旅行者丙選擇世界作為一個欣賞的對象,他自己則選擇做一個藝術家;*旅行者丁選擇世界作為一個標本,他自己則選擇做一個科學家。
分析結果:
每個人都已創造了他自己的世界,并已選擇他在那個世界中的定位。薩特觀點的爭論:
*決定論者:各人對上述情形所做的不同反應,并非自由的產物,而是各人以往生活經歷的產物。
*
薩特:任何事實的狀態,不管是什么樣的,本身不可能引起任何一個活動。無論我對存在作出什么解釋,我總能作出其他解釋。我有作出其他解釋的權利,這種權利永遠不可能被剝奪。薩特觀點的最極端說法:——只要有必要,一個人總可以選擇死亡。
(只要一個人樂于追求其他選擇,而不是追求自殺;那么,他就已經作出那個選擇,并要對此選擇承擔責任。)在薩特看來:
做一個選擇并非一個孤立的行為。相反,它是整個生活方式的顯現。
雖然大多數人還不習慣于做這樣一種極端轉變(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也不愿意承認這個存在主義真理,人們其實又是在“自我欺騙”中承認了這個真理。薩特觀點解析:
*“我們是世界里的身體”:即我們的“沒于世界的存在”
;
*
我們還創造了賴以棲身的世界,這是我們的“在世之在”。
*
任何時候,如果僅選擇“沒于世界的存在”就是自我欺騙。不自我欺騙就是選擇做自己,做“在世之在”,并承擔起由此而來的責任。一種走向極端的自由觀:
“于是,在一個生命中就沒有事故;一種突然爆發和驅動我的事件并非來自外部,其實都源于我自己的選擇。
……
“如果我寧要戰爭而不要死和恥辱,一切就都說明我對這場戰爭負有完全的責任。……
因為,這場戰爭只是因為我而且只通過我而存在是取決于我的,并且我決定了它的存在。沒有任何強制,因為強制對一種自由不可能產生任何作用;我沒有任何托詞,因為,……人的實在的本意就是他是沒有任何托詞的。※固執己見的自由
地下室人被強行限制的自由:
*
他被要求做事深謀遠慮,他被告知:應當按照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行事;
*
他被要求行為應當合情合理,做任何事都應該具備做這件事的理由。這樣一種極端自由:
“完全不受任何束縛、不向任何權威屈服(甚至不向理性屈服)、行動不受任何阻礙
——這種情形似乎接近于我們對自由的根本經驗,……我們依稀記得這種期盼,關于這種期盼的記憶仍然在各種關于自由的討論背后散發著光和熱。”
本章結語:
我們是否應該相信決定論呢?
*
決定論可能為真:從宏觀層面上看,客觀事物似乎確實是按規律辦事;從原則上講,客觀事物的所作所為也是可以預測的;
*
但無論如何,我們也還是有充分理由相信自由:
ⅰ
我們確實體驗到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是自由的;
ⅱ
我們也有否決定論的實際理由;
ⅲ
我們對于決定論的信仰與自己的思維、自己在世上的行為并不一致。
本章結語:
我們能接受自由意志論嗎?
*“形而上的自由”:更具哲學方面特性的自由;
*
“實際自由”:更具實用主義特性的自由。
“我們是否有合情合理的理由來相信這些自由的存在?”※
形而上學的自由A、純粹憑意志決定的自由(上帝的自由)
B、受限制的憑意志決定的自由(溫和決定論的自由)C、精神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D、本體論自由(
“自由意志論”的自由)E、固執己見的自由(“地下室人”的自由)※
實際自由A、……自由
B、
通過……得到的自由C、遠離……的自由結論:
——我們有充分理由信仰自由,但也不是非得給“自由”下一個統一定義不可。
本章思考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鋼筋加工承包合同
- 2025智能設備銷售的代理合同
- 2025二級建筑師房建聘用合同
- 2025新型環保材料研發與技術轉讓合同
- 2025停車位使用權轉讓合同范本
- 登山活動贊助合同協議
- 電纜架機租賃合同協議
- 生產設備拆除合同協議
- 環保勞務報酬合同協議
- 疆校服采購合同協議
- 靜脈導管常見并發癥臨床護理實踐指南1
- Sup20普通瀝青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
- 2023年北京天文館招考聘用筆試參考題庫附答案詳解
- 國家開放大學《農村政策法規》形成性考核(平時作業)參考答案
- 鋼結構焊接施工方案最終版
- 圍絕經期婦女保健指導
- 談判藥品審核備案表
- 果蔬采摘機器人
- 錨桿鉆車司機崗位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畢業論文-電子密碼鎖設計
-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深化設計及施工管控要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