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節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學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1頁
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節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學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2頁
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節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學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3頁
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節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學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4頁
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節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學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海一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學習目標定位]1.運用圖表,掌握海一氣水熱交換的基本方式與過程。2.應用圖表,了解海一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自主學習教材梅立思考問題自主?學習區自主學習教材梅立思考問題、海一氣相互作用與水熱交換能量來源:①太陽輻射。過程A「降擋輝水吸收丈陽精射而塔拒,座射的牌式,將遇甘忤誦緋大氣誰浮在降律表質的求!作匚從太m榔射中莪計部宣點發變為水汽.進人③坷中-在一宣赫下,土弋中的米汽罪塔,移成降盅,大都營的降點A「降擋輝水吸收丈陽精射而塔拒,座射的牌式,將遇甘忤誦緋大氣駕水的盆發檢莓正義上熱質,這些悠址或水汽返人大弋中。當水汽8E結時,將它亂博洋吸收的耙埼拜放出來■>這也】舞一乞湖■事選的主<1底途該結果:海洋通過⑥蒸發作用向大氣提供水汽,大氣中的水汽在適當的條件下⑦凝結,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從而實現與海洋的水分交換,同時也實現了⑧熱量的交換。水熱交換活躍區:⑨低緯度海區和有⑩暖流流經的海區?!购Q笊系臍鉁刈兓?滯后效應影響< 一一 —[海洋使大氣的溫度變化比較?和緩二、海一氣相互作用與水、熱平衡基礎:大氣環流和?大洋環流。不同緯度間海洋對大氣加熱的差異一大氣過程'海洋與陸地對大氣加熱的差異一季風環流'水、熱平衡'海一氣相互作用和地轉偏向力一大氣環流、/大洋環流水平衡基礎:海洋通過蒸發向大氣輸送水汽。途徑:海水運動、?大氣運動。過程:海水蒸發的水汽隨大氣運動,大部分通過降水返回海洋,其余部分被大氣運動帶到陸地上空形成降水落到陸地上,然后通過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回到海洋。影響:由于水的循環運動,全世界蒸發和降水的總量基本保持?平衡。熱量平衡(以北半球為例)

途徑:大氣運動、洋流。內容0°?30°N地區:海洋輸送的熱量?超過大氣輸送的熱量。30°N以北地區:大氣輸送的熱量?超過海洋輸送的熱量。50°N附近:海洋把相當多熱量輸送給大氣,再由大氣環流向更高緯度輸送?!舅季S活動】為什么熱帶是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最活躍的地區?答案首先,熱帶范圍跨47個緯度,獲得的太陽輻射多;其次,該地區所占海洋面積最大;第三,熱帶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氣輸送的熱量最多;第四,熱帶海區面積大,海水蒸發旺盛,向大氣輸送的水汽也豐富。海一氣相互作用與大氣環流有何關系?答案由于不同緯度海洋對大氣加熱的差異,大氣產生高低緯間的三圈環流;海洋與陸地對大氣加熱的差異,則形成季風環流。地球上高低緯度間的熱量輸送主要是通過什么方式來實現的?答案地球上高低緯度間的熱量輸送主要是通過大氣運動和洋流共同實現的。合作探究重點與動撞擊思維互動?探究區合作探究重點與動撞擊思維探究點一海一氣相互作用與水熱交換【探究活動】讀“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氣輸送的熱量分布圖”(單位:X0.484W/n2),回答下列問題。4CP|的。國尸120° 40°4CP|的。國尸120° 40°海洋向大氣輸送熱量的主要方式是、。海洋與大氣間的相互作用最活躍的地區是(熱帶或溫帶),為什么?海洋熱量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洋流,據此描述20°N?40°N和40°N?60°N太平洋東西兩岸海區輸入熱量的差異,并說明原因。答案(1)長波輻射潛熱熱帶首先,熱帶范圍跨47個緯度,獲得的太陽輻射多;其次,該地區所占海洋面積最大;第三,熱帶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氣輸送的熱量最多;第四,熱帶海區面積大,海水蒸發旺盛,向大氣輸送的水汽也豐富。20°N?40°N太平洋東岸海區輸入大氣的熱量少,主要受寒流的影響;40°N?60°N太平洋東岸海區輸入大氣的熱量多,主要受暖流的影響?!痉此細w納】(1)框圖法理解影響海一氣間水熱交換的因素(1)框圖法理解影響海一氣間水熱交換的因素【遷移應用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從圖中的溫差看,在中國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溫受大陸影響最大的是,主 要 原 因 是中國近海水溫分布圖中國近海水溫分布圖2月,黃海的等溫線呈舌狀自南向北凸出,原因可能是()B.大陸的影響A.B.大陸的影響C.暖流的影響D.C.暖流的影響⑶8月長江口外有一高溫水舌伸向東北,其主要的影響因2月的水溫與8月的水溫相比較,水溫梯度最大的是月,請簡述你的判斷依據及主要的形成原因。海洋對大氣溫度的調節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答案(1)渤海渤海伸入內陸(內海),海域面積小C徑流22月的等溫線遠比8月密集,說明2月的水溫變化大,梯度也大(或:2月南北水溫相差28°C,而8月只相差5°C)O2月代表冬季水溫的變化情況。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近海地區的太陽高度隨緯度的增加而遞減,白晝時間也隨緯度的增加而變短;而冬季風對北方近海海域的影響又遠大于對南部海域的影響,這又加劇了南北海域的溫差。海洋上的氣溫變化有滯后效應;海洋使大氣的溫度變化比較和緩。解析本題以我國四大近海的等溫線圖為載體,考查海水溫度時空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第(1)題,據圖可知,2月、8月溫差較大的海域是渤海,渤海是中國的內海之一,三面被大陸包圍,所以,水溫受大陸的影響最大。第(2)題,2月黃海等溫線自南向北彎曲,水溫比兩側高,應判斷是一股自南向北的暖流影響。第(3)題,8月份長江口河水水量大,長江水受陸地影響大,水溫較高,因此表現為高溫水舌伸向東北。第(4)題,2月等溫線密集,原因一方面是太陽高度的差異導致的,另一方面是受冬季風的影響。第(5)題,與同緯度的陸地相比,海洋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要小,因為海洋比陸地的熱容量大。探究點二海一氣相互作用與水、熱平衡【探究活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在海一氣系統中,海洋主要通過向大氣輸送熱量來影響大氣運動,大氣運動主要向海洋提供能量,改變洋流及重新分配海洋的熱含量,構成了一個互相制約的體系,分析這個系統時,可按“過程一結果一活躍區”的思路進行。導致大西洋上南北向大氣環流形成的直接因素是的差異。東亞季風形成的直接因素是的差異。為何說大氣環流和大洋環流是維持全球水、熱平衡的基礎?為何全球的大氣環流和大洋環流的運動方向基本相同?答案(1)不同緯度海洋對大氣加熱(2)海洋和陸地對大氣加熱大氣環流和大洋環流可以驅使著水分和熱量在不同地區間傳輸,從而使地球上的水分和熱量保持平衡。大氣運動通過風力吹拂海面,把動能傳遞給海洋,促使海水運動,海一氣通過長期的相互影響,并在地球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形成了運動方向基本一致的大氣環流和大洋環流?!痉此細w納】海一氣相互作用與水、熱平衡海一氣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氣環流與大洋環流,是維持全球水、熱平衡的基礎,如下圖所示:

雎球上床分:KI熱量的璀大氣環流雎球上床分:KI熱量的璀大氣環流大飾沸【遷移應用2讀“170°W附近海洋的大洋環流(ABCD)、大氣環流(③④⑤⑥)示意圖”及“①②觀測站水溫隨深度變化的曲線”,結合圖示信息回答下列各題。?⑤?水溫隨耕.度變化的曲蛆?⑤?水溫隨耕.度變化的曲蛆(1) 圖中A、B、C、D四海域中,水循環最活躍的是。原因是。(2)據圖可以看出,維持全球水熱平衡的基礎是和。(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A、B、C、D四海域中向大氣輸送熱量最少的海域是,為什么?(4) ①海域熱量收入(大于/小于)熱量支出,為何從長遠看①海域年均溫變化不大?(5) 與同緯度的陸地相比,②海域氣溫的日較差要(大/?。┮恍?。答案(1)A緯度低,蒸發旺盛;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量大(2)大洋環流大氣環流(3)C緯度高,有寒流經過,溫度低,蒸發量小。(4)大于該海域不停地通過大氣環流和大洋環流向高緯地區輸送熱量,使得該海域水溫不會持續升高。(5)小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了海一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解題時關鍵抓住以下幾點:(1)海水溫度的高低決定蒸發量的大小,決定水分交換活躍程度及熱量輸送的多少。(2)低緯度熱量收入大于支出,高緯度相反。(3)與同緯度的陸地相比,海洋氣溫的日較差要比同緯度大陸小。

椅側學習效果悼驗成功快樂自我■檢測區椅側學習效果悼驗成功快樂讀“海一氣相互作用模式圖”,完成1?2題。一。一八、i一。一八、i ,畢球幅射=物質交換一二能站交換構成海一氣間熱量傳輸主要途徑的是()① B.② C.③ D.④海洋將熱量以的形式傳遞給大氣()長波輻射短波輻射潛熱釋放潛熱吸收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答案1.B2.A解析該題組以海一氣相互作用模式圖為背景,考查海一氣相互作用的過程。第1題,海一氣間熱量傳輸的主要途徑是海水蒸發和水汽凝結。第2題,海水吸收太陽輻射和潛熱增溫后,通過長波輻射和潛熱釋放的形式將熱量傳遞給大氣。讀“世界局部海陸分布圖”,完成3?4題。①?④海區中,海一氣間的水分交換最微弱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在地球上高低緯間的熱量輸送中,海洋輸送熱量超過大氣輸送熱量的海區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3.C4.A解析該題組以大西洋輪廓圖為背景,綜合考查了海洋與大氣間的熱量和水分交換。第3題,海一氣間的水分交換的活躍度與其溫度呈正相關;③海區有寒流經過,水溫低于相同緯度海區。第4題,在南北緯0°?30。的海區中,海洋輸送熱量超過大氣輸送熱量。讀“北半球海洋熱量收支隨緯度變化圖”,回答下列問題。圖中b曲線為,其隨緯度分布的規律是,產生的原因是什么?a曲線為,其緯度分布規律是。在副熱帶海區輻射為最高值的原因主要是。c點表示的意義是,d區域表示,e區域表示,由于一年中世界海洋的熱量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交換的主要動力是。海域a?e中,向大氣輸送水分最少的海域是,向大氣輸送熱量最多的海域是海域e是如何向更高緯度地區輸送熱量的?答案(1)熱量收入從低緯向高緯遞減太陽輻射受地球球體形狀的影響,緯度越高,接受太陽輻射的熱量越少。熱量支出以副熱帶海區為中心分別向兩側遞減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晴天多,蒸發量大(3)熱量收入和熱量支出處于相等狀態熱量盈余熱量虧損大氣運動和洋流ed(5)海洋把相當多的熱量輸送給大氣,再由大氣環流向更高緯度輸送。解析第(1)題,根據a、b曲線隨緯度的分布規律可知熱量收入隨緯度的增加而遞減,其主要原因是太陽輻射受地球球體形狀的影響,輻射量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第(2)題,熱量支出的分布規律是以副熱帶為中心分別向兩側遞減,副熱帶熱量支出最大的原因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蒸發量大于降水量。第(3)題,通過圖示可知熱量收入與支出兩條曲線之間的關系,c點是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的意義是熱量收入和熱量支出處于相等狀態;d區域表示熱量收入大于熱量支出,因此d區域熱量盈余;同理e區域熱量虧損。一年中,世界海洋的熱量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其主要原因是大氣運動和洋流使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進行了交換。第(4)題,向大氣輸送水分最少的海域是緯度最高的海域。第(5)題,可根據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回答。40分鐘課時作業[基礎過關]下圖為“大西洋部分海區年平均每日從海洋輸入大氣的總熱量分布圖”,讀圖回答1?3題。(單位tX。一1.該等值線分布圖反映的是__ 兩者之間的熱量補給關系()A.太陽和陸地B.海洋和大氣C.太陽和大氣D.太陽和海洋2.圖中A處的值可能是 _X0.484W/m2( )A.230 B.180C.110D.903.圖中A海區表層海水熱量的直接來源是()A.太陽輻射B.洋流C.陸地 D.大氣答案1.B2.A3.B解析第1題,據題意可知,圖中曲線表示的是海一氣間熱量傳遞關系的分布圖。第2題,A處于200X0.484W/m2閉合等值線區域內部,而200X0.484W/m2等值線兩側為平行的150X0.484W/m2等值線,因此可判斷A處的數值范圍為200VAV250,從選項中可推斷為A項。第3題,A處海水溫度明顯高于兩側,應該是受到一股暖流的影響所致。讀某區域圖,完成4?6題。海域①?④中,蒸發量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海域①和④向大氣輸送的熱量差別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影響()A.緯度位置 B.大氣環流C.太陽輻射 D.洋流性質海域①?④中獲得的凈輻射值最低的海域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4.D5.D6.B解析第4題,海水蒸發量的大小與溫度高低呈正相關,四個海域中,海域④水溫最高,蒸發量最旺盛。第5題,海水溫度越高,向大氣輸送的熱量越多;兩海域緯度位置相當,正午太陽高度相當,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相當;海域④受暖流影響,水溫比受寒流影響的海域①高。第6題,海域②緯度位置最高,熱量收入最低,盈余量為負值且最低,凈輻射值最低。關于海洋熱量收支的敘述,正確的是()①熱量凈收入從低緯海區到高緯海區逐漸減少 ②各緯度海區的熱量收支基本平衡③赤道地區熱量收入最多,極地海區熱量支出最多④海洋熱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陽輻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發耗熱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海洋熱量的收入主要來自太陽輻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發耗熱,故④正確。受太陽輻射影響,海水熱量凈收入隨緯度的變化規律是從低緯向高緯遞減,但赤道地區因降水多,熱量收入少于副熱帶海區。

下列敘述中,與海一氣相互作用原理相悖的是()海一氣間廣泛存在著物質和能量交換海洋決定著大氣中的水熱變化海洋是大氣的主要熱源和水源海洋參與大氣的熱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答案C解析海洋是大氣的主要水源,近地面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使1克物質的溫度增加1°C時所需熱量,稱為比熱容;使1立方厘米物質的溫度增加1C所需熱量,稱為熱容量。它們的關系是:熱容量=比熱容X物質的密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海水空氣密度1026.0kg/m31.29kg/m3比熱容3901.35J/(kg?C)992.08J/(kg?C)(1) 通過計算可知,海水的熱容量約是空氣熱容量的倍。(2) 海洋上空的氣溫變化,比陸地上空的氣溫變化(快、慢)。⑶沿海地區一般具有日溫差小和冬暖夏涼的特點,其主要原因是答案(1)3127.7⑵慢(3)海水對大氣溫度起著調節作用解析根據材料中提供的熱容量公式可計算得出數值。海水熱容量大,其熱量傳遞給大氣耗費的時間也長,而陸地熱容量小,吸熱快,放熱也快,因此陸地上空氣溫度變化也快。在沿海地區,受海洋“調節器”的影響,氣溫日變化和季節變化都較小。[能力提升]讀下圖,水循環總量為100單位,按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規律推算,M、N分別為()全球水循全球水循環模式圖B.B.167D.237A.716C.723答案C解析通過水循環,全球水的總量不會發生變化。即某個地區在某一時期內,水的收入與支出的差額等于該地的蓄水變化量。但從較長的時期來看,蓄水變化量趨向零。為此從上圖來看,M地兩側的水量差應相等,即M、N兩地的水量分別為7和23。使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聯系起來,并在它們之間進行能量交換的是()A.地殼的物質循環 B.大氣環流C.洋流流動 D.水循環答案D解析在水循環的一系列過程中,通過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蒸發和植物蒸騰等各個環節,使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聯系起來,并在它們之間進行能量交換。讀“三種水循環簡單模式圖”,回答12?14題。2012年8月17日,臺風“啟德”在廣東湛江登陸,它應屬于水循環中的哪個環節()A.① B.② C.③ D.④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環是()A.I B.II C.m D.I和II14.目前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環節及辦法主要表現在()A?③一一人工降雨,促成大氣中水汽輸送B?④一一改造沙漠,增加蒸發量,加速水循環①——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改變局部地表徑流④一一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徑流循環答案12.B13.C14.C解析水循環的環節主要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和徑流。其中臺風登陸能給陸地帶來大量降水,應屬水汽輸送。在三種水循環中,海陸間大循環發生的領域廣、范圍大,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人工降雨是人類活動對水循環中降水環節的影響,對大氣中水汽輸送并無直接的影響;改造沙漠,影響水循環中的蒸發和下滲,而不是地下徑流;過度抽取地下水會在局部區域地下形成地下水漏斗區,不會加速地下水徑流循環。15.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12年11月底,歐洲各國遭受暴風雪和寒流襲擊,從英國到波蘭,從德國到希臘,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突然降溫的影響。大雪造成交通混亂、電力中斷、學校關閉,有人在嚴寒中凍死……。德國氣候變化研究所的斯坦芬?拉姆斯道夫教授告訴記者,歐洲城市的冬季氣溫能普遍高于同緯度其他地區9攝氏度?18攝氏度,這要歸功于北大西洋暖流。而歐洲冬天越來越冷,也是由于大西洋洋流循環出了問題。(1) 與同緯度的大洋西岸海域相比,歐洲西部海域向大氣輸送的熱(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