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二)師說eq\a\vs4\al([基礎鞏固層])1.下面對“師”字義項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古之學者必有師②吾從而師之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④則恥師焉⑤孔子師郯子⑥吾師道也⑦師道之不復,可知矣⑧不恥相師⑨或師焉,或不焉A.①②④/⑤⑥⑨/⑦⑧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解析】①③老師。②⑤以……為師,把……作為老師。④⑦⑨從師,動詞。⑥⑧學習。【答案】B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導學號:27120009】\b\lc\{(\a\vs4\al\co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其皆出于此乎))\b\lc\{(\a\vs4\al\co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b\lc\{(\a\vs4\al\co1(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六藝經傳皆通習之))\b\lc\{(\a\vs4\al\co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道之不復,可知矣))【解析】C項,均為“學習”之意。A項,出:超出/產生。B項,惑:疑難問題/糊涂。D項,道:道理/風尚。【答案】C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lc\{(\a\vs4\al\co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b\lc\{(\a\vs4\al\co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b\lc\{(\a\vs4\al\co1(作《師說》以貽之,楚人伐宋以救趙))\b\lc\{(\a\vs4\al\co1(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解析】A項,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代詞,它,指知識、道理;B項,指示代詞,那些/語氣副詞,表示揣測;C項,連詞,都表目的,來;D項,連詞,表轉折,卻/連詞,表承接。【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中的“恥”用法不同的一項是()【導學號:27120230】A.吾妻之美我者B.于其身也,則恥師焉C.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D.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解析】C項,是使動用法,其他是意動用法。【答案】C5.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C.或師焉,或不焉D.余嘉其能行古道【解析】C項,“不”通“否”。【答案】Ceq\a\vs4\al([閱讀提升層])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導學號:27120231】學者師達而有材,吾未知其不為圣人。圣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若此則名號顯矣,德行彰矣。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于道。其人茍可,其事無不可。所求盡得,所欲盡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學。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師操不化、不聽之術而以強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遠乎?學者處不化、不聽之勢而以自行,欲名之顯、身之安也,是懷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惡濡也。凡說者,兌①之也,非說之也。今世之說者,多弗能兌,而反說之。夫弗能兌而反說,是拯溺而硾②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飲之以堇③也,使世益亂、不肖主重惑者從此生矣。故為師之務,在于勝理,在于行義。理勝義立則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驕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慚。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遺理釋義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難乎?故師必勝理行義然后尊。(選自《呂氏春秋·孟夏紀第四》,有刪改)【注】①兌:通“悅”。②硾(zhuì):系上重物使下沉。③堇(jǐn):野葛,可做毒藥。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圣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理:治理B.圣人生于疾學 疾:敏捷C.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 信:(被人)相信D.遺理釋義以要不可必 要:通“邀”,求,取【解析】B項,疾:奮力,用力,努力。【答案】B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其人茍可 其皆出于此乎B.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 作《師說》以貽之C.故師之教也 句讀之不知D.所求盡得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解析】D項,代詞,與后面的動詞構成名詞性結構。A項,代詞,他們/副詞,表推測,大概;B項,介詞,用/連詞,表目的,來,用來;C項,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答案】D8.下列句子中,從反面說明重學的一項是()A.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B.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C.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D.凡遇合也,合不可必。【解析】A項,意思是“尊重老師就不會計較他們的貴賤、貧富了”,不能從反面說明重學。C項,意思是“因此,自動前往教人的老師不能教化他人,召喚老師來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師不會被人聽信,輕視老師的人不會聽從教誨”,不能從反面說明重學。D項,意思是“大凡師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實現的”,也不能從反面說明重學。【答案】B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解說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從師學習的人,如果他的老師通達而他自己又有才能,這樣的人一般會成為圣人。B.古代的圣王沒有不尊重老師的,做到尊師就不會去計較老師是否富貴榮耀了。像這樣做了,那么這個學生的名號就響亮了,德行就彰顯于天下了。C.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為了證明“使世益亂、不肖主重惑者從此生矣”。D.作者認為老師要讓自己尊貴起來,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義。【解析】C項,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為了證明“弗能兌而反說”,即“不能使人心悅誠服卻硬要說教”。“使世益亂、不肖主重惑者從此生矣”是“弗能兌而反說”所造成的結果。【答案】C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譯文:(2)欲名之顯、身之安也,是懷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惡濡也。譯文:【解析】(1)的關鍵詞:疾、魁士。“未之嘗有也”是賓語前置句。(2)的關鍵詞:是、腐、惡、濡。其中“腐”為形容詞用作名詞。【答案】(1)不努力學習卻能成為賢士名人的,未曾有過。(2)想使自己名聲顯赫,自身平安,這就如同懷揣腐臭的東西卻希望芳香,進入水中卻厭惡沾濕一樣。【參考譯文】從師學習的人,如果他的老師通達并且他自己又有才能,我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人不成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會被治理得好。圣人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沒有不尊重老師的。尊重老師就不會計較他們的貴賤、貧富了。像這樣,(這個從師學習的人)名號就顯達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師施行教誨的時候,也不計較學生的輕重、尊卑、貧富,而看重他們是否能接受道理。他們倘若能夠接受道理,對他們的教誨就會無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實現,這種情況在得到圣人之后才會發生。圣人是在努力學習中產生的。不努力學習卻能成為賢士名人的,未曾有過。努力學習關鍵在于尊重老師。老師受到尊重,他的話就會被人信從,他的道義就會被人稱道了。因此,(別人不尊重他,沒有請他而)自動前往教人的老師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師,隨隨便便)召喚老師來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師不會被人聽信,輕視老師的人不會聽從教誨。老師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會被人聽信的方法去勉強教育人,盡管想使自己的道義得以施行,使自身得以尊貴,不也差得太遠了嗎?從師學習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聽從教誨的態度,自己隨意行事,想使自己名聲顯赫,自身平安,這就如同懷揣腐臭的東西卻希望芳香,進入水中卻厭惡沾濕一樣。凡是進行說教,應使對方心悅誠服,而不是生硬地說教。當今世上的說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悅誠服,反倒生硬地進行說教。不能使人心悅誠服卻硬要說教,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用石頭綁在那人身上讓他沉下去,這就像救治病人反倒給他喝毒藥一樣,(這樣)使世道越來越亂、不肖的君主越發昏惑的情形,從此就出現了。所以當老師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推行道義。事理明辨了,道義確立了,那么老師的地位就尊貴了,王公大人們就不敢怠慢他們了,上到至高無上的天子,這樣的老師去朝見也不會感到心慚。大凡師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實現的。如果丟掉事理放棄道義而去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的東西,卻想要別人尊敬他,不也太難了嗎?所以老師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義,然后才能受到尊敬。eq\a\vs4\al([語言運用層])1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人們的食欲與飲食習慣,或者與某種回憶有關。因為從小吃某種食物,那種食物就最能滿足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盡管不同的媽媽做的飯相差巨大,但“媽媽做的飯”能勾起大多數人的食欲,____①____。曾經在某種特定場合吃過的某種食品,多年以后也還能勾起食欲,____②____。作為化學意義上的食物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特定場合食物所帶來的愉悅被記憶了下來。當再次看到那種食物,____③____,就產生了“食欲”。①②③【答案】①這就是習慣使然②這是回憶的作用③那種愉悅感的感受會被激活12.以下是某中學慶祝教師節文藝演出的一段主持詞。仿照畫線部分的句式,在空缺處補寫相應的語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數相等,語意相關。學生甲:老師,您堅守一方凈土,用粉筆書寫忠誠,默默無聞;學生乙:老師,您勤耕三尺講臺,____①____;學生甲:加減乘除,算不盡您付出的辛勞;學生乙:____②____。①②【解析】解答本題,形式上要做到句式一致、字數相等、語意相關,表達得體;內容上要表達學生對老師的贊美和感激之情。【答案】(示例一)①用汗水澆灌希望,孜孜不倦②詩詞歌賦,頌不完您帶來的感動(示例二)①用雙手托起未來,無怨無悔②赤橙黃綠,畫不完您多彩的人生1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導學號:27120232】中國的茶俗以大眾化為主流,茶館茶客盈門,就eq\o(完全,\s\do20(①))足以說明這一點;而文人雅士在飲茶上另有講究。歷來的研究者在飲茶著述中,eq\o(他們,\s\do20(②))試圖教給人們一種優雅的飲茶方式eq\o(:,\s\do22(③))即茶舍要雅致,茶葉需上品,入茶eq\o(之,\s\do20(④))水最好是甘洌的泉水eq\o(;,\s\do22(⑤))主賓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詩文唱和、書畫助興eq\o(;,\s\do22(⑥))或會心賞鑒;eq\o(切記,\s\do20(⑦))主賓不解茶道和飲茶時佐以葷食;茶舍布置混亂eq\o(,,\s\do22(⑧))茶具粗劣,eq\o(也是犯忌之事,\s\do20(⑨))。(1)為了表達簡明,畫線的詞語有兩處應該刪除,序號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2)畫線的標點有兩處錯誤,序號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解析】(1)本題考查語言表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市場開發合作協議及附件
- 專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明書(8篇)
- 農業養殖技術改良與應用協議
- 行政管理市場營銷試題及答案總結
- 企業戰略與資源配置的動態關系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農村住宅建設規范:自建住宅買賣合同
- 行政管理本科課程試題及答案總結
- 行政管理學考試常見題型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考核模式試題及答案
- 建筑工程考試前沿試題及答案分析
- 光儲電站儲能系統調試方案
- 6.2反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上冊
- 煤礦單軌吊軌道安裝技術規范
- DL∕T 1938-2018 垃圾發電廠爐渣處理技術規范
- 無人機編隊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 湖南省矢量地圖課件模板(各市、區縣地圖-可編輯、配色)
- 電動車店合伙人協議
- 醫療機構消毒記錄表清潔消毒日檢查記錄表
- 孫權勸學省公共課一等獎全國賽課獲獎課件
- 小學二年級體育《快速跑》教案
- 開工儀式流程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