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 第6課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 第6課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 第6課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 第6課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 第6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第六課一、課內雙基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eq\x(導學號26690166)(A)A.芥舟(jiè) 學鳩(jiū) 晦朔(huì)B.問棘(jí) 斥安鳥(ān) 翱翔(áo)C.加沮(zǔ) 北冥(mínɡ) 遷徙(xǐ)D.齊諧(xié) 莽蒼(mǎnɡ) 奚適(xí)【解析】B.安鳥:yàn;C.沮:jǔ;D.奚:xī。2.下列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eq\x(導學號26690167)(C)\b\lc\{\rc\(\a\vs4\al\co1(其翼若垂天之云,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b\lc\{\rc\(\a\vs4\al\co1(去以六月息者也,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b\lc\{\rc\(\a\vs4\al\co1(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舟行適臨汝))\b\lc\{\rc\(\a\vs4\al\co1(小知不及大知,農人告余以春及))【解析】兩個“適”都當“去,往”講。A.若:①像,②這樣;B.去:①離開,②距離;D.及:①比得上,②到。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eq\x(導學號26690168)(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以五百歲為春③諸侯以惠愛為德④奚以知其然也⑤問征夫以前路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⑦公田之利,足以為酒⑧農人告余以春及A.①②③ B.④⑥⑦C.⑤⑥⑧ D.①④⑥【解析】D都當“憑借”講。②③⑧都當“把”講,⑤當“拿”講,⑦當“用來”講。4.下列對本文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eq\x(導學號26690169)(D)A.本文是《莊子》的首篇,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藝術上講,都堪稱《莊子》的代表作。B.本文集中表現了莊子虛無主義和絕對自由思想,這種自由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C.這種絕對自由的思想,實際上是消極避世的人生觀,使人對現實采取極虛無的態度。D.追求絕對自由,也體現了莊子不與統治者合作的思想,因而代表了先進階級的思想。【解析】莊子代表的是沒落貴族的思想。5.下列對本文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eq\x(導學號26690170)(D)A.篇首以奇特的想象,展現了大鯤化為大鵬,大鵬由北溟徙于南溟的壯觀圖景。氣勢磅礴,意境開闊,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B.文章以譬喻的手法,以水淺不能承大舟,風九萬里之厚才能負大翼,解說大鵬高飛九萬里的緣故,說理完全寓于形象之中。C.與鯤、鵬的“大”相對應,作者舉出了野馬、塵埃、蜩和學鳩等“小”的形像,以大小對立來闡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D.作者批判了一些目光短淺的庸人,認為世人都稱贊的宋榮子的修養還不夠,而贊揚了“御風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解析】“贊揚了……列子”錯。作者認為他盡管達到了較高的境界,但還是有所待的。6.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eq\x(導學號26690171)(C)A.《莊子》是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所著。現有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B.莊周主張無條件的精神自由,《逍遙游》是最具代表性的。莊子所向往的逍遙游,是擺脫一切世俗羈絆,精神上獲得絕對自由的境界。C.在兩漢諸子散文中,莊周的作品想象豐富,言辭瑰奇,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魯迅說《莊子》“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D.莊周思想也含有辯證法因素。毛澤東曾指出:“莊子的《天下篇》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世界上就是這樣一個辯證法:又動又不動。”【解析】應為先秦諸子散文。二、文本精品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后面的問題。eq\x(導學號2669017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A.故夫知效一官 效:效命B.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勸:勉勵C.彼于致福者 致:招致D.彼且惡乎待哉 待:依靠【解析】功效,引申為勝任8.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B)A.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B.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C.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D.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解析】B是表選擇的連詞,“其……,其……”當“是……,還是……”講。其它都是代詞。9.宋榮子為什么“猶然笑”那四種人?選出解說正確的一項(C)A.他們不能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B.他們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C.他們確有相當才智、善行、德行、能力,但他們和斥安鳥一樣自視很高,所見甚小。D.他們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10.文中為什么要提到宋榮子、列御寇?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C)A.為了說明宋、列才智見識和修養都很高,是作者所推崇的絕對精神自由的人。B.反襯“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自視甚高之可笑。C.為了說明宋榮子修養雖高,仍有未樹;列御寇雖能免行,仍須御風。他們均有所待。D.為了襯出自己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為了說明自己所追求的無所待無所限,絕對精神自由的理想的境界。三、課外延伸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eq\x(導學號69590044)胡惟庸,定遠人。歸太祖于和州,授元帥府奏差。除寧國主簿,進知縣,遷吉安通判。吳元年,召為太常少卿。洪武三年拜中書省參知政事。六年正月,右丞相廣洋左遷廣東行省參政。帝難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獨專省事。七月拜右丞相。久之,進左丞相。自楊憲誅,帝以惟庸為才,寵任之。惟庸亦自勵,嘗以曲謹當上意,寵遇日盛。獨相數歲,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四方躁進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職者,爭走其門,饋遺金帛、名馬、玩好,不可勝數。大將軍徐達深疾其奸,從容言于帝。惟庸遂誘達閽者福壽以圖達,為福壽所發。御史中丞劉基亦嘗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挾醫視,遂以毒中之。基死,益無所忌。與太師李善長相結,以兄女妻其從子佑。學士吳伯宗劾惟庸,幾得危禍。自是,勢益熾。其定遠舊宅井中,忽生石筍,出水數尺,諛者爭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燭天。惟庸益喜自負,有異謀矣。吉安侯陸仲亨自陜西歸,擅乘傳。帝怒,曰:“中原兵燹之余,民始復業,籍戶買馬,艱苦殊甚。使皆效爾所為,民雖盡鬻子女,不能給也。”責捕盜于代縣。平諒侯費聚奉命撫蘇州軍民日嗜酒色帝怒責往西北招降蒙古無功又切責之二人大懼。惟庸陰以權利脅謗二人,二人素戇勇,見惟庸用事,密相往來。嘗過惟庸家飲,酒酣,惟庸屏左右言:“吾等所為多不法,一旦事覺,如何?”二人益惶懼,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軍馬。又嘗與陳寧坐省中,閱天下軍馬籍,令都督毛驤取衛士劉遇賢及亡命魏文進等為心膂,曰:“吾有所用爾也。”惟庸益以為事可就。十二年九月,占城來貢,惟庸等不以聞。帝怒,敕責省臣,盡囚諸臣,窮詰主者。未幾,賜廣洋死,廣洋妾陳氏從死。帝詢之,乃入官①陳知縣女也,大怒曰:“沒官婦女,止給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給?”于是惟庸及六部堂屬咸坐罪。明年正月,御史大夫陳寧、中丞涂節遂上變,告惟庸。帝大怒,乃誅惟庸。(選自《明吏·胡惟庸傳》)注:入官:舊時把罪犯的財產沒收入官府,即充公。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C)A.平諒侯費聚奉命撫蘇州軍民/日嗜酒色/帝怒責/往西北/招降蒙古無功/又切責之/二人大懼B.平諒侯費聚奉命撫蘇州軍民/日嗜酒色/帝怒/責往西北/招降蒙古無功/又切責之二人/大懼C.平諒侯費聚奉命撫蘇州軍民/日嗜酒色/帝怒/責往西北招降蒙古/無功/又切責之/二人大懼D.平諒侯費聚奉命撫蘇州軍民/日嗜酒色/帝怒責/往西北招降蒙古/無功/又切責之二人/大懼【解析】原文標點:平諒侯費聚奉命撫蘇州軍民,日嗜酒色。帝怒,責往西北招降蒙古。無功,又切責之,二人大懼。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遷”,古代僅限于官職的平級調動,“左遷”“遷謫”指降低官職調動。左遷,猶言下遷,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右遷”則為升官。B.“從子”,宗法意義上,從父兄弟之子稱之為從子,即父之兄弟(伯父/叔父)之孫。唐朝以后,人們開始將親兄弟之子稱作從子,意同叔侄的“侄”。C.“封事”,原是奏疏體之一,百官上奏機密事,為防泄露,便要密封呈進,故稱封事,亦稱“封奏”“封章”,后來泛指奏疏。D.“符”即符命,“符瑞”指儒家、方士所說的表明君主“受命于天”的一種所謂的祥瑞征兆。【解析】“遷”,古代稱晉升或調動官職,又有貶謫、放逐義。13.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飛黃騰達。胡惟庸在和州歸附太祖,后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通判、太常少卿、中書省參知政事、右丞相、左丞相等職,官運亨通。B.驕縱跋扈。獨相數歲,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大將軍徐達極恨他奸惡,向皇上告發了他。惟庸于是設法謀害徐達,但其陰謀被人揭發。C.心懷異志。劉基生病時,皇上派惟庸以探望為名對劉基下毒。劉基死后,他更加無所顧忌。在他定遠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筍,出水數尺,眾人獻媚附會,這使惟庸更加高興和自負,他從此有了異心。D.事敗見誅。洪武十三年陳寧、涂節將禍變上報,告發了胡惟庸造反的陰謀。朱元璋大怒,于是誅殺胡惟庸。【解析】錯誤,正確的表述是皇上派惟庸帶醫生探視,惟庸便對劉基下毒。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嘗以曲謹當上意,寵遇日盛,獨相數歲,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帝詢之,乃入官陳知縣女也,大怒曰:“沒官婦女,止給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給?”(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曾以遇事小心謹慎博得皇上歡心,進一步獲得皇上的寵信。他為此多年獨相,生殺廢黜大事,有的未報告皇上便徑直執行。(2)皇上問知陳氏竟然是被入官的陳知縣的女兒,大怒說:“被沒入官的婦女,只給功臣家。文臣怎么得到?”【參考譯文】胡惟庸,定遠人。在和州歸附太祖,被授予元帥府奏差。任寧國縣主簿,進升知縣,又升吉安府通判。吳元年,召任太常寺少卿,再進本寺卿。洪武三年,拜為中書省參知政事。六年正月,右丞相汪廣洋被貶為廣東行省參政。皇上因丞相人選難覓,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不設丞相。惟庸于是獨專中書省事務。七月他拜任右丞相,不久,升任左丞相。自從楊憲被誅后,皇上認為惟庸有才干,很寵信他。惟庸也自覺奮進,曾因遇事小心謹慎博得皇上歡心,進一步獲得皇上的寵信。他為此多年獨掌相印,生殺廢黜大事,有的不報告皇上便徑直執行。內外各部門的奏章,他都先拿來看,凡是有害于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熱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職位的功臣武夫,競相奔走于其門,賄送金帛、名馬、玩好之物,不可勝計。大將軍徐達極恨他奸惡,從容地告訴了皇上。惟庸于是誘惑徐達的守門人福壽,圖謀害徐達,但被福壽揭發。御史中丞劉基也曾說過他的短處。后來劉基生病,皇上派惟庸帶醫生探視,惟庸便對劉基下毒。劉基死后,他更加無所顧忌。他與太師李善長相勾結,將哥哥的女兒嫁善長的侄子李佑為妻。學士吳伯宗彈劾惟庸,差點大禍臨頭。此后,他權勢更盛。在他定遠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筍,出水數尺高,獻媚的人爭相說這是祥瑞之兆。他們還說惟庸祖父三代的墳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惟庸更加高興和自負,從此有了異心。吉安侯陸仲亨從陜西回來,擅自乘坐驛車。皇上大怒,責罵他說:“中原在戰亂之后,人民剛剛復業,驛站戶買馬非常艱難。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人民就是將子女全部賣掉,也不能供給。”責令他到代縣捕盜賊。平涼侯費聚奉命安撫蘇州軍民,整天沉溺酒色。皇上大怒,責令他往西北去招降蒙古,他無功而返,皇上又嚴厲斥責他。兩人都非常害怕。惟庸便暗中對兩人威逼利誘。兩人一向愚勇,見惟庸正專權用事,便與他秘密往來。兩人曾到惟庸家飲酒,酒酣時,惟庸屏退左右,對他倆說:“我等所干的事多不合法,一旦被發覺將怎么辦?”兩人更加惶恐。惟庸于是將自己的主意告訴了他們,令他們在外面收集兵馬。惟庸又曾與陳寧坐在中書省中,閱覽天下兵馬簿籍,令都督毛驤將衛士劉遇賢和亡命之徒魏文進收為心腹,說:“我會用得著你。”惟庸更加以為事情可以成功。十二年九月,占城國來進貢,惟庸等人不報告皇上。宦官出來見到了,便進宮奏告皇上。皇上大怒,下敕令責備中書省臣。將各臣僚全部關押起來,究問為首主持的人。不久,賜汪廣洋死,汪廣洋的妾陳氏為他陪死。皇上問知陳氏乃是被入官的陳知縣的女兒,大怒說:“被沒入官的婦女,只給功臣家。文臣怎么得到?”便頒下敕令命法司調查。于是惟庸以及六部屬官都應當被判罪。第二年正月,陳寧、涂節便將禍變上報,告發惟庸。皇上大怒,于是誅殺惟庸。四、高考熱點15.在橫線上填一句恰當的話,既符合語境又能揭示事件意義。eq\x(導學號69590045)盲人爵士鋼琴家喬治·謝林佇立在斑馬線旁。路上車水馬龍而行人寥寥。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等待著哪位好心人領他到馬路對面去。過了許久,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勞駕,我是位盲人,您能領我過馬路嗎?”喬治聽罷,二話沒說,挽住后者的胳膊大步跨上了斑馬線。幾十秒鐘后,二人有驚無險地出現在馬路另一側。事后,當被問及彼時的感受時,喬治笑著解釋道:“想起這件事,我依然激動不已。在此之前,我每次出行總離不開別人的照顧,獨自橫穿馬路根本不敢想象。我得感謝那位盲人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他無意中促使我實現了自我挑戰(或自我超越)。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eq\x(導學號69590046)孔子談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之言,不僅對個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義,__①__,也具有借鑒意義。“君子三戒”從血氣出發,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層面,而強調了從養生到養志、以理勝氣的道德修養。__②__,所以孔子提醒人們要有所戒懼,需具有拘束性道德,在誘惑面前克制自身,不能悖理違法,喪失人格,失落道德,失去本心。由此__③__,走向道德修養的提升,進而挺立道德主體、擴充道德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而且對每個人道德生命的提升②正因為人性好色、好斗、貪得③人們才有可能超越血氣的役使17.下面是某班級一次“分享閱讀”活動的初步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75個字。eq\x(導學號6959004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班級分享閱讀活動將分組進行,各組要確定閱讀主題和書目,并完成海報等作業;班內則將開展海報展示、筆記漂流等活動,并通過投票對各組閱讀成果進行評比。五、讀寫創新18.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金克木先生在《說“邊”》一文里,對“邊”有過相當精彩的辨析,他指出:“現在的人喜歡講中心,不大講邊,其實邊上大有文章可做。沒有邊,何來中心?中心是從邊上量出來的。”任何事物都有中心,有邊緣。處在中心固然輝煌榮耀,處于邊緣未必黯淡無光。請以“中心與邊緣”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寫作指向】“中心”與“邊緣”可以是事物或問題的兩個部分,也可以是人的兩種處境。對此,我們可以談邊緣與中心同樣重要、要善于把邊緣做成中心的問題,兩個方面不必平均用力,可以以某方面為重點。如果從人的兩種處境出發,我們還可以闡述人如何正確處理身處中心和邊緣兩種不同的處境的問題,當然也可以通過事例闡述對二者的辯證認識,如果能結合當今多元化的社會去談會更好。在文體上,記敘文或議論文均可。要明確的是,話題作文題目中的材料雖然不是我們寫作的中心(寫作中只要扣住話題即可),但畢竟是一種參考,不是可有可無的部分,題中的“處在中心固然輝煌榮耀”與“處于邊緣未必黯淡無光”應引起考生的注意,因為這里也傳達出了寫作話題作文的一定導向,可以成為寫作的視角之一。【佳作賞讀】玫瑰與野百合花朵因對稱和諧而美麗,花朵有中心,中心是花蕊;花朵也有邊緣.邊緣是花瓣。中心與邊緣的完美結合組成了讓人們驚羨的花之美。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梳著兩個小辮子,童稚紅潤的臉上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似乎能夠穿越空間距離的障礙尋訪到真正美的風景。她邁著輕盈的步子,跳著,舞著,在落滿花瓣的芬芳花園中展示著優美的舞姿,沉浸在美麗的花海中,她成了這百花園的中心,是美的主角,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百花園中的玫瑰,昂著她盛氣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