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柳永詞《雨霖鈴》導學案北京市密云縣第一中學王本利【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熟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初步理解宋詞內容,然后完成本學案;
2.認真思考,規范書寫,獨立完成。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有關詞的文體知識;知人論世,結合背景理解內容;
過程與方法:反復誦讀,品味語言,理解意境,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寫作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熱愛古典詩詞的感情,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知識鏈接】
1.有關詞的知識:(1)詞,是詩歌的一種。古代的詞都合樂歌唱,故唐五代時多稱為曲、雜曲或
。詞體萌芽于
之際,盛行于
代。句子長短不一,故也稱
。另有
、
、琴趣、樂章等別稱。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又一座高峰。(2)宋詞習慣上分為
和
兩派;婉約派以寫閨情、離緒為主,以清麗婉約見長,代表作家有
、李清照等;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對社會生活的種種感受皆可入詞,大氣磅礴,飄逸灑脫,代表作者有
、
等。(3)詞的分類:按結構分為:
按字數分為:
小令
──(
字以內)、
中調
──(
—
字)、
長調
──(
字以上)。又分單調
(一片)如《如夢令》、雙調
(
兩片/闋)、三疊、四疊
等。
2.柳永:北宋人,原名
,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稱
。本熱心功名事業,但仕途坎坷,47歲才中進士,做過幾任小官,終官于屯田員外郎,世稱
。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于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之中尋求寄托。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心作詞的詞人,柳永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寫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內容上,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女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愁思。柳永詞作流傳極廣,時人云“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3.“雨霖鈴”一作“雨淋鈴”。相傳唐玄宗避亂入蜀,到斜口,霖雨連日,他經過棧道耳聞鈴聲勾起往事,于是創作此曲悼念楊貴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見這一詞調悲愴低回、凄楚欲絕的情味。當時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悶,決定離開京城到外地去,于是與戀人痛別。本詞正是他當時心境的體現。
【自主學習】
1.完成上面知識鏈接部分的填空。
2.詞中哪句話是反映中心的主旨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3.概括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上闋:
上闋主要寫詞人與有情人臨別時的難舍情景;
下闋:
下闋主要寫詞人想象二人別離后的思念情景。
【合作探究】
1.從時間的角度看,這首詞可以劃分成三個層次
,
依次是
離別前
、
離別時、
離別后
。
2.這首詞的重要特點之一是情景交融,詞中哪些是景語?哪些是情語?
景語:
“寒蟬”句、“念去去”和下闋中“今宵”句。
情語:“都門”、“執手”二句和“更那堪”等句
。
3.這首詞的另一特點是虛實相生,詞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實寫:上闋前三句是實寫;
虛寫:上闋最后一句和整個下闋四句。
【知識反饋】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
)
A.催促
軍帳
噤若寒蟬
勝券在握
B.暮靄
競然
不勘入目
不屈不撓
C.天塹
簫鼓
寥若辰星
九宵云外
D.嘉賓
夜暮
嘻笑怒罵
童叟無欺
2.下列對詞句中畫線詞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組是(
D)
A.帳飲無緒(沒有心緒,沒有好心情)
市列珠璣(泛指珍珠)
B.蘭舟(船的美稱)催發
重湖疊巘(山峰)
C.竟無語凝噎(因為激動或悲傷而說不出話)
羌管弄(吹奏)晴
D.此去經年(經過一年)
圖(描繪)將好景
3.古代詩歌中,因聲律的要求,常常顛倒詞序,下列詩句中顛倒了詞序的一項是(
B
)
A.留戀處,蘭舟催發
B.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C.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D.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
4.下列詩句所用表現手法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B
)
A.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環境描寫,氛圍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暗示出杭城聲色之盛。
B.留戀處,蘭舟催發──寫實,以精煉之筆刻畫了典型環境與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對仗工穩,情韻悠揚,互文見義。
C.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純用白描手法。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鋪敘手法,略帶夸張。
D.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情景交融,襯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應開頭。
5.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下列問題。
八聲甘州(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1)上闋的景物描寫對抒發感情有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