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標準實用八年級上冊第三章《自然資源》第一節自然資源教學設計合肥48中學 馬玉梅[教學內容分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地理》(商務版) 八年級上冊第三章《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本節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什么是自然資源以及自然資源的分類;第二部分介紹我國目前資源豐富、人均不足,且破壞嚴重的國情現狀。以及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第一部分的教學主要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討論,提出質疑,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在教師引導下自行得出結論。同時培養學生科學的人地資源觀。第二部分是重點,特別是如何滲透節約資源、保護資源的情感教育,是本節的難點。本節的知識點并不多,我認為知識與能力目標的實現相對容易,而最難的是本節的情感教育目標的實現。我是這樣突破的:在學生擁有大量事實(課前查資料、課堂交流、教師出示自己資料進行交流)的基礎上,即學生此時對我國資源國情的嚴峻性已有一定的體會的基礎上, 對學生進行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教育,而且上課時教師必須有真情實感,再配以學生充滿感情的詩歌朗誦,更增強了感染力。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我國資源破壞嚴重的基本國情, 從而樹立珍惜和合理利用資源、節約保護資源的觀念。[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八年級的課程,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對自然資源已有一定的了解,課堂上讓學生列舉自然資源,并說出與生活的聯系,應該難度不大,而且八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查資料的能力,對我國的資源國情也有一定的了解,為本節課的教學打下了基礎。難度較大的是小品的表演,這要視學生情況而定,不一定非演小品不可,但我認為可讓學生嘗試一下,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進行了環保教育。[設計思想]1、鑒于學生對自然資源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和知識儲備,教師應通過生活游戲、漫(動)畫展示、實物聯想、小組計論等活動形式,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儲備,達到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培養能力的目的。文案大全標準實用2、課本插圖多、聯系生活廣泛,它們的教學功能很大。為強化其教學功能,教案設計了多媒體(可用幻燈片、卡片代替)輔助、看圖說義、以圖誘因等方法,以此為途徑,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3、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既是本章的核心內容,又是思想教育的重點。教案中以案例法,通過列舉實例、補充教學材料,旨在使學生領悟人類與自然資源對立統一的關系,認識人類利用自然資源合理與否,會促進或延緩社會的發展,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讓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資源,以及自然資源的分類。2、從生活、生產實例出發,使學生了解自然資源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國資源豐富、人均不足,且破壞嚴重的國情現狀。過程與方法;、通過資料的收集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小品表演、詩歌朗誦等培養學生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生交流,列舉實例,使學生領悟我國目前嚴峻的資源形勢,對學生進行“危機教育”,使學生樹立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導節約資源的觀念,培養資源保護意識。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教學重點]我國自然資源豐富、人均不足,且破壞嚴重的國情現狀。以及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教學難點]節約資源、保護資源的情感教育。[教師準備]教師按照自己的思路制作多媒體課件,作為學習的線索,為學生提供幫助(但不一定和學生思路吻合)。[學生準備]學生以原有的學習小組為單位,一般每班分七組,每組7-8人不等。課前查找有關我國自然資源遭到破壞的實例或報道。教師適當提供主題,例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壞、動物資源遭破壞(過度捕撈、偷獵等)、礦產資源受破壞、濕地退化等等,讓各小組自由選擇,其中一組負責查找當地自然資源遭到破壞的相關報道。各小組資料呈現方式可自己安排,如有的小組直接上臺介紹,有的以小品的形式出現、有的則以詩歌、漫畫的形式表現。文案大全標準實用[教學方法設計]本節教學活動采用質疑討論法、 小組收集交流資料等學習方式, 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我國資源國情的嚴峻性, 并自覺樹立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師在活動中起組織、引導作用。[板書設計]可再生資源自然資源與我們
水、森林、土地等保護資源、石油、煤、鐵等 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非可再生資源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1、組織學生游戲。兩人一組,設兩個小組進行。游戲時一人面對顯示屏,一人背對顯示屏,面對顯示屏的學生用動作或語言 (不能出現展示詞的字)描述展示的詞,背對顯示屏的學生根據其描述說出所展示的詞。 限定每一組在一分鐘時間內完成。2、屏幕顯示所描述的詞。(第一組:水——陽光——土地——魚;第二組:煤——石油——鐵——食鹽)3、學生游戲。(學生游戲時肯定要對以上事物的性質、用途加以描述)4、教師根據學生活動情況進行小結: 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森林、石油等都是自然資源。{設計說明}{組織游戲不但可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且游戲時學生會對以上事物的性質、用途等加以描述,為引入新課作好輔墊。對于自然資源概念的解釋,限于初中生的知識水平,只要說明前提條件和本質屬性即可,待高中地理教學再進一步深入講解。 }二、講授新課1、(活動一)討論活動文案大全標準實用(1)請學生說說除上述自然資源外,還有哪些是自然資源?(2)讓學生聯想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實物(如衣食住行)思考,哪些是來自自然資源?(可以教室內的課桌、書本、鉛筆等為例,讓學生討論)(3)通過討論,讓學生總結自然資源與我們生產、生活的關系相當密切。(4)提問:這些自然資源有哪些可以重新生成或循環使用?讓學生討論、爭論。(教師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5)教師簡述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概念。強調二者的區別:前者為可循環或可再生,后者為非可再生。(6)學生練習:判斷水、森林、土地、太陽能、煤、石油、魚等資源的類型。(7)學生做練習的過程中,會對水和土地是不是可再生資源,發生爭論。教師在引導過程中不要急于下結論,而讓更多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在辯論中尋找結論,若還是沒結果,教師可引導學生看課本插圖,并演示水循環動畫,讓學生自行得出結論。(8)教師小結:水、森林、土地、太陽能、魚等是可再生資源,但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這些可再生資源有可能變成非可再生資源。而石油、煤、鐵等非可再生資源,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對待它們我們更應該珍惜和節約。{設計說明}{鑒于學生對自然資源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和知識儲備,教師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儲備,再通過練習讓學生對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判斷主動提出質疑,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探究意識,讓學生在辯論中積極思考, 并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行得出結論。從而培養學生敢干爭辨,勇于求異的精神,樹立科學的人地資源觀。}(過渡)同學們,通過討論、爭論,我們了解了什么是自然資源,知道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自然資源。那么,我們該如何對待自然資源呢?對待可再生資源應該合理利用和保護,否則可再生資源可能會變成非可再生資源。而對待非可再生資源更應該珍惜和節約。那么,在我們實際的生產生活中是如何對待自然資源的?下面我們看看我國資源現狀如何。(轉入下一部分的學習)、(討論小結)(9)出示數據:讓學生看課本 63頁的一組數據。(10)提問:你們能說一說我國資源有什么特點嗎?自然資源豐富嗎? (學生回答)(11)教師小結:由此可見,我國既是個“資源大國”,又是個“資源小國”。文案大全標準實用我國目前的資源現狀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12)讓學生說說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對資源的需求量會發生什么變化?(過渡)(13)教師:在這種情況下,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將增大,自然資源對我們顯得特別重要。那么我們是如何對待它的呢?自然資源有沒有得到合理利用和保護呢?、(活動二)(14)交流學生課前準備好的資料?;顒右螅赫n前各組對資料進行適當刪減,總結,每組發言時間不超過2分鐘?;顒有问剑焊鹘M資料呈現方式可自由選擇。例如大部分小組直接介紹(配以圖片),有的小組以小品的形式表現,有的以詩歌的形式、有的則用漫畫表現。活動目的: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動手能力等。活動內容:以初二年八班為例第二組 發言人:內容:介紹東北黑土的流失,由于水土流失,東北黑土已由原來的近1米厚變為現在的 20—30厘米厚,土壤養分大量流失。第三組 發言人:內容:介紹由于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使渤海漁業資源衰退嚴重。第一組 小品 表演者:內容:介紹四川青神縣由于河段污染致使魚大量死亡,農民下田干活,皮膚長出紅斑,又痛又癢。人人爭著買水,出現許多水販子,高價賣水的現象。漫畫:水污染(該漫畫很有創意,學生把“水污染”改為“墨池”,將拿筆的人改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 )第四組 發言人:內容:介紹由于半個世紀的過度砍伐使東北林區可采森林資源幾近枯竭。漫畫:小鳥的悲哀第六組 發言人:內容:介紹中國野生保護動物協會關于“濫食野生動物”的文案大全標準實用一份調查。問題:同學們,今年春季在我國大規模流行的什么疾病就與濫食野生動物有關?(非典、 SARS)第七組 發言人:內容:介紹石獅日報上的兩篇報道。一篇是石獅風爐山華林寺邊偷采石窟被查現場。另一篇是靈秀山鷹嘴巖土方被偷挖的照片。(15)屏幕展示教師自己的資料,與學生交流。(教師介紹時應有真情實感、語調抑揚頓挫,具有感染力)[知識鏈接][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積超過 18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5。每年流失表土在50億噸以上,流失的土壤養分相當于全國一年的化肥產量。我國的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1000—2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平均每年流失耕地30萬公頃。(教師適當解釋2000平方公里約相當于 10個石獅的大)地球上每8秒鐘就有一名兒童死于不潔水源而導致的疾病,每年有530萬人死于腹瀉、登革熱、瘧疾等疾病,發展中國家 80%的病例由污染水源造成。我國有4600種植物、400種動物處于瀕危狀態,近50年來,我國約有200種植物滅絕,平均每年4種!而世界上則有2.5萬種物種滅絕!每天至少有一種生物滅絕! ]這是多么驚人的一組數字!難道人類真的無動于衷嗎?難道我們人人都喝礦泉水、家家都有飲水機只是巧合嗎?難道我們要讓子孫后代靠純凈水度日嗎?(這段話介紹時要有真情實感,講完后稍停頓一會)(16)下面請聽聽第五組的詩歌朗誦。第五組 朗誦者:全組成員內容:環保詩歌曾經曾經這里美麗過曾經河水清澈過曾經花兒嬌艷過曾經樹林茂密過曾經,這里是生命的搖籃!但是,有太多太多的曾經已經成為過去。文案大全標準實用人類來到了這里,一切的一切全都改變了。隆隆的機器聲代替了清脆的鳥叫,片片黑煙遮住了燦爛的陽光,渾濁的污水吞食了清澈的小河。如今的人們,正在用實際行動彌補自己的過失。要在污水中注入清澈,要讓光輝趕走黑暗,要讓一棵棵小樹苗,筑起綠色的屏障,讓綠色永駐人間。(過渡)是的,太多太多的曾經已經成為過去。人類該如何用實際行動彌補自己的過失,讓綠色永駐人間。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該如何用實際行動保護資源,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我們能做些什么?(語調有感情,最后稍作停頓)4、(小組討論)17)分組討論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我們能做些什么?讓學生提出倡議。三、總結評價教師總結。并對各小組進行適當評價或小組互評(視時間而定)。[設計說明][通過學生課前查找資料,課堂師生、生生交流資料,自編自演小品等活動,用大量的事實讓學生對我國資源遭受嚴重破壞的國情有所體會,從而對學生進行“危機教育”,使學生意識到我國資源國情的嚴峻性,同時通過詩歌朗誦增強感染力,使學生自覺樹立保護資源、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物加工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考核試卷
- 豆腐干的品質提升技術考核試卷
- 水果銷售經典話術
- 數字智慧方案5498丨商業綜合體智能化方案共
- 豆類作物種植的農業土地資源利用考核試卷
- 火力發電廠運行監控與故障處理考核試卷
- 2025年板材無模多點成型壓力機合作協議書
- 數字智慧方案5445丨企業碳資產管理案例分享北京環境交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圖預算(課件)
- 杭州安全運維試學
- 河南會考地理試題及答案2024
- 2025年04月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公開招聘1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學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檔案表
- 上古卷軸5所有任務代碼
- 固體制劑批包裝記錄模版
- 2000年40個部門投入產出表
- 高空作業安全會議記錄內容
- 00510秘書實務-自考整合版
- 護理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
- 小學生的齲齒預防ppt課件
- [復習]邊坡客土吹附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