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NY/T 501-2002 水田耕整機作業質量》是針對水田耕整機在進行田間作業時所應達到的質量標準。該標準主要規定了水田耕整機在耕作過程中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檢驗規則等內容,旨在提高水田機械化作業水平,保證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

根據此標準,對于水田耕整機而言,其作業深度需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通常情況下為10cm至18cm之間,具體數值可根據實際土壤條件和作物需求調整;同時,還對土壤翻轉度提出了明確要求,確保至少90%以上的土壤能夠被有效翻動,以促進土壤透氣性和養分循環。此外,關于土塊大小也有相應規范,要求通過耕整后形成的土塊直徑不得超過10cm,并且大塊土的比例(即直徑大于10cm的土塊占總土量的比例)不應超過5%,這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土壤結構,有利于后續播種或插秧操作。

另外,《NY/T 502-2002》中還涉及到地表平整度的問題,指出經過耕整處理后的田面高度差應在一定范圍內波動,一般不超過3cm,這樣可以避免積水現象發生,保證水分均勻分布于整個田塊之中。最后,標準里也強調了耕整機行走直線性的重要性,要求其偏差值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以確保田間作物生長環境的一致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
  • 2002-01-04 頒布
  • 2002-02-01 實施
?正版授權
NY/T 501-2002水田耕整機作業質量_第1頁
NY/T 501-2002水田耕整機作業質量_第2頁
NY/T 501-2002水田耕整機作業質量_第3頁
NY/T 501-2002水田耕整機作業質量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NY/T 501-2002水田耕整機作業質量-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B91NY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501一2002水田耕整機作業質量Operatingqualityforpaddytiilers2002-01-04發布2002-02-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水田耕整機作業質量NY/T501-2002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北京復興門外三里河北街16號郵政編碼:100045電話:6852394668517548中國標準出版社秦皇島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各地新華書店經售開本880×12301/16印張1/2字數11干字2002年5月第一版2002年5月第一次印刷印數1-800書號:155066·2-14267網址版權專有侵權必究舉報電話:(01068533533

NY/T501-2002前本標準由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提出。本標準由全國農業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農機化分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水田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省末陽插秋機制造廠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林力、龔淘迪、吳文科、鄧實承、周新不、劉桂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501一2002水田耕整機作業質量Operatingqualityforpaddytillers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水用耕整機的作業質量指標、檢測方法和檢驗規則、本標準適用于農機化服務中配套動力不大于6kW的水出耕整機作業質量的評定。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木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2621985農業機械試駁條件測定方法的一般規定JB/T9803.1--1999耕整機技術條件JB/T9803.2--1999耕機試驗方法3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3.1型耕作業后,型底層與耕作層上表面的距離3.2)和(漆)深和(滾)作業石,把(滾)層底部與泥層表面的距離3.3漆田使用蒲滾對水田表層進行松碎、平整及滅在的作業.3.4漏耕除田角余最外的未耕面積。3.5斷條率平均每米建條長度的斷條次數。3.6回坐率平均每米堂條長度的回堂長度。3.7立堡率平均每米電條長度的立堂長度3.8耕后地表植被殘留量翠耕或和(滾)作業后,殘留在地表上的植被質量的和,3.9把(滾)后地表平整度和(滾)作業后泥層表面與水面距離的標準差。3.10起漿度水田把(滾)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