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鑒賞復習策略_第1頁
高考詩歌鑒賞復習策略_第2頁
高考詩歌鑒賞復習策略_第3頁
高考詩歌鑒賞復習策略_第4頁
高考詩歌鑒賞復習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古代詩歌

鑒賞復習策略

走進考綱:鑒賞評價D(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詩歌閱讀三步復習法第一步:把握題材,走進詩歌近10年高考詩歌涉及題材:詩歌常見題材(8種):①送別②羈旅思鄉

③山水田園④邊塞

懷古詠史⑥閨怨

⑦詠物

⑧詠懷詩非常見題材積累:9季節詩【2004,2008早春、暮春夏季秋季】10夜詩【07遼寧11全國卷】11宋土地詩【09四川】12杜甫詩【2010安徽】13題畫詩【08寧夏,11遼寧】14記夢詩【2010全國卷Ⅱ】15節日詩【2011江西】16老,白發詩17尋隱者不遇詩……1.常見情感:①依依不舍。提示語:柳,楊花;目送遠去,遠景,悲景等。②擔憂朋友危險,前途渺茫…提示語:風雨,山路,煙霧,煙波浩渺等。③思念友人,孤寂悲愁。提示語:夢,思,念,憶,想,月等。④勸勉鼓勵;祝福;樂觀豁達;希望和朋友再次相見……(一)送別詩2.常用手法: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哀景襯哀情,樂景襯哀情)②虛實結合,聯想想象(使意境更深遠,使情感更豐富,給讀者想象空間)

A.實寫:眼見為實B.虛寫聯想想象:回憶過去;未來;夢境,仙境;設想對方做的事(以客代主);遠方的事;虛寫情感

③直抒胸臆

3.高考試題,牛刀小試:【2007江蘇卷】

12.閱讀下面首宋詞,完成下面兩題。(8分)

鷓鴣天送人辛棄疾

響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蘊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參考答案】翹首遠望,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山高水長,擔憂前程迷茫的郁悶之情。路途艱難,暗含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1.常見情感:①奔波的苦楚,思鄉思親的孤寂悲愁;盼歸難歸的無奈(急切盼歸);

提示語:客,游子,天涯,飄零,宦游,旅、漂=飄=泊;思歸,歸夢,憶歸人;

故鄉,家,故園,家人;家書=寄信;驛館=逆旅=旅社;杜鵑=子規(不如歸去);搗衣聲,砧聲等。②被貶的悲傷,壯志難酬的悲憤。提示語:被貶、流放、奔走無門、行路難等。③對早行的倦怠。(有早行時)(二)羈旅思鄉詩2.常用手法: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哀景襯哀情,樂景襯哀情)②虛實結合,聯想想象(設想家人想自己,以客代主)③比喻:(片云/孤云,孤雁/旅雁,沙鷗)3.高考試題,牛刀小試:【2005年全國卷二】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11分)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①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4分)【參考答案】“抱膝”生動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用“燈前”自然引出“影”,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形影相吊。反映出作者思家時的一種孤寂心情。

②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么特點?(4分)【參考答案】作者從對面落筆,想象家人夜深圍坐,談論著遠方的行人,來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思念。第二問:平白如話。(樸實無華,平易通俗)1.常見情感:①對景色生活的喜愛及內心的閑適(向往這種閑適);

提示語:溪水/山水/游山玩水;山居/寺廟;桑麻/農田/村舍等。②對官場的厭惡,渴望隱居(熱愛隱居);③對自己被貶的悲傷,壯志難酬的悲憤;④對農民勤勞/淳樸熱情的贊美;對農民辛苦/被剝削壓榨的同情(憫農詩);⑤對統治者官吏剝削壓榨百姓、無恥貪婪的批判諷刺。

(三)山水田園詩2.常用手法: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②景物描寫手法/描寫特點:以動/聲襯靜,動靜結合;視聽結合;遠近結合;色彩描摹;

各種修辭等……

3.高考試題,牛刀小試:【2006年全國卷2】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全國卷2)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注】①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2)試分析下闕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參考答案】①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作者通過對農民辛勞生活的感嘆,抒發了憐憫

農民的思想感情。②表達作者盼望農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心情。1.常見情感:情感豐富多變①A邊塞將士渴望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視死如歸的英勇豪邁;必勝的信念;

B作者對邊塞將士××特征的贊美。②A邊塞將士思鄉思親的孤寂悲傷;別路/情,望鄉,歸夢,曲子《關山月》B作者對邊塞將士××特征的同情。《折楊柳》《梅花落》等③A邊塞將士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B作者和A邊塞將士一樣××××××。④A邊塞將士和B作者對戰爭殘酷/持久的批判,渴望和平;

提示語:死人多,尸骨多,土地顏色紫紅、鮮紅/百姓流離失所、逃難;戰事慘烈、戰爭持續時間長久,戰馬老…

⑤A邊塞將士和B作者對統治者任意發動戰爭,不體恤百姓的批判;

⑥邊塞將士和作者一樣對將領無能平庸,貪功挑釁的批判;⑦邊塞將士和作者一樣對侵略者殘忍貪婪的批判;⑧只是反映邊塞寧靜和平生活;邊疆雄渾壯闊風光風俗;少數民族涉獵箭術高超……(四)邊塞詩3.高考試題,牛刀小試: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2009年全國卷2】軍城早秋嚴武【注】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2)詩的后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2)詩的后兩句表現了作者作為鎮守邊關的將領,斗志昂揚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署奮力出擊,顯示昂揚的斗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的決心,顯示必勝的信心。(二)閱讀下面這首樂府詩,完成8~9題(11分)。【2010年新課標卷】雨雪曲江總①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注】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梁、陳、隋三朝。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9.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么樣的情感?(6分)【參考答案】這樣寫的好處是,不僅點明了邊塞“天寒”“地暗”的環境,也真實生動地透露出戍卒在這種環境中產生的“旗彩壞”“鼓聲低”的心理感受。這首詩表現了戍卒身處遼遠而艱苦的邊塞的思鄉之情。

1.怎么讀:①抓標題,注釋,直抒胸臆(卒章顯志)的詞/句定題材。②用對象定情感,確定是懷古地(景色),還是懷古人古事。2.常見情感:

A.懷古地(寫景):提示語“懷古”,“六朝古都,金陵、石頭城、建康、建業”等。①作者慨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②【懷古傷今,感時傷懷】作者對國勢衰微的擔憂,愛國之情。B.懷古人古事:①作者對古人×的懷念敬佩/同情;②【懷古傷己】作者想和古人一樣×卻×之情;和古人一樣有××情。③對統治者不重用人才的批判諷刺;④對小人當道社會黑暗的批判諷刺。(五)懷古詠史詩C.懷古皇帝:①作者對統治者奢侈享樂、荒淫誤國×的批判諷刺;②【借古諷今】,作者勸諫當朝統治者不要××重蹈覆轍;

提示語:《后庭花》,陳后主,隋煬帝,隋宮,汴河,晚唐唐玄宗,華清宮《霓裳曲》,課下注釋。3.常用手法:①情景關系手法:借景抒情(哀景襯哀情樂景襯哀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觸景生情②對比反襯(昔今,是非對比)③虛實結合聯想想想③典故(正襯反襯對比)

(五)懷古詠史詩4.高考試題,牛刀小試:【2011年新課標卷】(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春日秦國懷古周樸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傍遠村。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縈紆:旋繞曲折。(2)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參考答案】: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涇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解析】考查評價文章思想內容的能力,能力層級D。根據標題“秦國懷古”,注釋③,提示我們這首詩的題材是懷古詠史詩及“詠古地(寫景)”內容;閱讀下面這首“唐詩”,說明有懷古傷“唐”之情;所以運用懷古詩常見情感①②③生成答案,最終輕松獲得高考的采分點。注意:作者多是男子,而詩中主人公是女子,該女子身份可能是①民間少女、征婦、商婦、游子婦或思婦或棄婦……②皇宮中宮女及失寵妃子;1.常見情感:

①A女子思念丈夫/情人哀怨,孤寂悲愁;盼夫歸,夫不歸的無奈;擔憂關心…;后悔怨恨……

B作者對女子的同情。

(提示語:終日思夫,思遠人,丈夫漂泊,望夫歸來路,寄出書信,寄出征衣等)②A宮中女子不受寵的哀怨,孤寂悲傷;渴望自由之情,思鄉思親;

B作者對女子的同情。

(提示語:無心打扮,妝容凌亂;沒人欣賞,不承恩,被鎖宮中等)③作者以女子自比自己,表達無人賞識,壯志難酬的悲憤。(積累文學常識,看課下注釋,是否有渴望被重用、被貶、不受重用的經歷)2.常用手法:

①觸景生情,借景抒情②對比反襯(鴛鴦,成雙成對的東西)③寫人各種描寫:動作肖像心理細節……(六)閨怨詩3.高考試題,牛刀小試:【2012年新課標卷】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思遠人晏幾道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8.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參考答案】: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興,以紅葉黃花染繪出深秋的特殊色調,渲染離別的悲涼氣氛,增添對遠方行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情懷。1.怎么讀:①抓卒章顯志(直抒胸臆)的詞/句+課下注釋。②詠物詩句句寫此物,因此只要句子主語是別人、別物、環境,一定是側面烘托(正襯反襯對比),我們要想盡辦法往該物上靠,從而句句概括這個物的特征。③落實物特征:A.自然屬性B.人格特征C.生長環境2.常見情感:

①作者對物××特征的喜愛贊美/同情/批判。②托物言志,作者希望/悲嘆自己像物一樣有×××的特征。

③代表一類人有像物一樣有×××的特征。3.常用手法:①(全詩):托物言志(象征)借物抒情②(局部)主語別物別人:側面描寫側面烘托正襯反襯對比③(局部)主語為該物:正面描寫視覺/聽覺/嗅覺結合常用修辭④(局部)結尾:直抒胸臆,卒章顯志

(七)詠物詩3.高考試題,牛刀小試:【2013年新課標卷】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次韻雪后書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2)詩的最后一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6分)【高考答案】表現了作者落寞惆悵,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將自己復雜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緒萬端卻又無從說起,以至在在梅樹下沉吟許久,直到日暮才獨自離開。(答出心情3分,分析3分)三步復習法第二步:掌握題型,規范答題近10年高考詩歌涉及題型:1.情感、主旨題型:2.手法,技巧題型。

3.好處、作用題型。4.煉字(詩眼)題型。5.描繪…畫面,圖畫,景象題型。6.情景關系題型。7.人物形象題型。8.詞、句含義,內涵,理解,意思?9.為什么,原因闡釋題型。10.A/AB字貫穿,統領全篇題型。11.A和B是否矛盾,是否和諧題型。12.分析語言特色題型。13.理解詩句哲理題型……………1.情感、主旨題型:(1)提問方式:①直接問情感、主旨。②結合詩句、原文/分析/簡析情感?(2)答題指導:①直接問直接答情感。

【三套法:A套用題材情感,B套用對…句式,C套用直接抒情詞句(從標題---詩歌文本----注釋)】②分析是一邊簡單翻譯,一邊回扣情感。(3)【2013年新課標卷】

【問】詩的最后一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6分)【高考答案】表現了作者落寞惆悵,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將自己復雜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緒萬端卻有無從說起,以至在在梅樹下沉吟許久,直到日暮才獨自離開。(答出心情3分,分析3分)2.手法,技巧題型。(1)提問方式①什么手法、藝術手法、表現手法、表現技巧、表達效果?用了什么寫法?ABCD②抒情手法、如何/怎樣表達情感?用什么手法抒情?

表達什么情感?用了什么手法?ACD③寫景手法?如何/怎樣寫景的?景物寫法?景物描寫特點?景物描寫精妙之處?哪些手法描寫景物?景物描寫角度?BC④修辭手法?C(2)答題指導:①手法+概念闡釋+套話;(審清題干,挑選并明確手法)

②寫出×形象×特征;③情感(三套法)。

2.手法,技巧題型。

(3)選擇,明確常用手法:A抒情手法:①間接抒情——a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觸景生情/樂景襯哀情)

b借事抒情(借古喻今/詠史抒懷)

c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②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③虛實結合,聯想想象④用典B描寫手法:①

景物描寫手法—a以動/聲襯靜

b色彩渲染;

c各種角度:動靜,視聽,遠近,高低,上下,移步換景,點面結合

時間,空間順序,虛實,多種感官(視/聽/嗅/味/觸)②人物描寫手法—a正面描寫:細節,語言,動作,肖像(外貌神態),心理;

b側面描寫,側面烘托(正襯反襯對比)C修辭手法:比喻/比擬(擬人/擬物)/夸張/借代/列錦/白描;設問/反問/對偶/排比;對比/反襯;通感/雙關/反語;反復/疊詞/頂真/互文/比興

D結構手法:以景結情,卒章顯志,過渡照應,層層鋪墊,開門見山等。E其它表現手法:抑揚以小見大3.好處,作用題型。(1)提問方式:好處?妙處?作用?賞析…句?為什么寫?寫…有必要嗎?目的、意義、意圖、用意?2.答題指導:0翻譯;①手法:手法+概念闡釋+套話;②內容:寫出×形象×特征;③情感:三套法;

④結構。(具體位置具體分析)

A.標題——線索,貫穿全詩,統領全詩,揭示主旨;

B.開頭——總領全詩,奠定全詩悲傷/快樂感情基調;(點明時間季節地點)

照應標題×;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首尾呼應;C.中間——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

照應標題×;照應開頭×;引出結尾×D.結尾——總結全詩升華主旨;

照應標題×;首尾呼應;承接上文×

三步復習法第三步:識記術語,學以致用1.常見的思想感情(基調)術語:

A.依戀、憂愁、惆悵、傷感、凄苦與寂寞、孤獨、煩悶;憎惡、激憤、憤懣;

B.恬淡、閑適、豁達與歡樂、愉悅、樂觀;仰慕、熱愛,堅守節操與憂國憂民等。2.常見的意象代表情感術語:A.花草樹木類:

菊花:隱逸、高潔、脫俗。梅花:堅強、不屈不撓。竹:氣節、正直,謙恭、虛心。楊柳:送別、傷感。

梧桐:凄涼、凄苦。芭蕉:孤獨憂愁,離情別緒。

草:卑微、荒涼或希望、頑強生命力。B.飛禽走獸類:孤雁:思鄉、孤獨寂寞、飄零。子規(杜鵑):凄惻、思鄉。猿猴:哀傷、凄厲。沙鷗:漂零傷感。鷓鵠:離愁別緒。斑馬:惜別。哀鴻:哀傷痛苦,流離失所。鴻鵠:理想、追求。蟬:高潔,悲秋。C.風霜雨雪類:江水:流逝、傷時、愁苦、懷古。煙霧:情感朦朧、慘淡。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浮云:游子、飄泊。冰雪:心志忠貞,品格高尚。D.其他類:月:人生圓缺悲歡、思鄉念親。夕陽:失落、消沉、人生短暫。夜半:愁思懷舊。天地山川:生命短暫、個人渺小,情感孤獨,心胸開闊。長亭:路上送別。南浦:水邊送別。西樓:閨怨。鄉村、山水間:厭俗思歸、純樸隱逸。仙境:飄逸自由、高潔厭俗。3.氛圍術語(雙音節詞組):①雄奇壯美、雄渾壯闊、高闊深遠;雄渾蒼涼、空闊荒涼;戰事緊張,艱苦寒冷。②孤寂凄涼、蕭瑟冷清、蕭索落寞、荒涼衰敗;朦朧渺茫、冷清肅穆、愁苦悲傷、暗淡冷寂、空寂落寞……③生機勃勃、恬靜優美;幽美寧謐、清幽僻靜、清新雅致、清新自然;恬淡閑適,淳樸和諧;明凈恬美、靜穆空靈;熱烈明快、繁華熱鬧……4.語言風格術語①樸素自然,明白曉暢、口語化;清新明快;簡練生動

,自然流暢;

②筆調婉約,含蓄深沉;華美絢麗;③沉郁頓挫(杜甫);雄渾豪放(李白);蒼勁悲涼。

詩歌閱讀三步復習法相輔相成第一步:把握題材,走進詩歌第二步:掌握題型,規范答題第三步:識記術語,學以致用真題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2010年遼寧卷)雨陳與義①瀟瀟十日雨,穩送祝融②歸。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一涼恩到骨,四壁③事多違。袞袞繁華地④,西風吹客衣。[注]①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這首詩作于政和八年(1118),當時作者正閑居京緘等候授職。②祝融:火神,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窮困。④袞袞:眾多,這里指眾多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吏。繁華地:指京城。8.第二聯兩句詩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