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維斯科技研發(fā)中心項目擴初說明-給排水_第1頁
愛維斯科技研發(fā)中心項目擴初說明-給排水_第2頁
愛維斯科技研發(fā)中心項目擴初說明-給排水_第3頁
愛維斯科技研發(fā)中心項目擴初說明-給排水_第4頁
愛維斯科技研發(fā)中心項目擴初說明-給排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45愛維斯科技研發(fā)中心項目擴初方案設計說明第一篇建筑設計說明一、項目概況XX38116.2522033~4060048.4939896.2420152.255.086.55米。3層(3層為局部商業(yè)),3~18層(3層為局部研發(fā))。地下三層為汽車庫,其中地下一層和三層為機械車庫。二、主要設計依據及基礎資料1、規(guī)劃設計條件及相關文件2、《城市用地分類與規(guī)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3、《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4、《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X》GB/T50353-20135、《無障礙設計規(guī)X》GB50763-20126、《XX省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11版7、《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X》GB50016-20148、《汽車庫設計規(guī)X》JGJ100-20159、《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X》GB50067-9710、《商業(yè)建筑設計規(guī)X》JGJ48-201411、《XX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GJ32/J173-2014三、設計構思“二街四區(qū)”的總的規(guī)劃設計方式,“二街”是指在基地內創(chuàng)造了二條20米寬新的垂直十字街區(qū),把基地分成四個分55米的下沉廣場,豐富了豎向環(huán)境的趣味也增加地下商業(yè)的價值,四個分區(qū)通過中央廣場的天橋聯(lián)系,使得商業(yè)模式多樣化,既可以分開獨立經營也可以相互呼應形成整體,為以后的商業(yè)經營活動創(chuàng)造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商業(yè)設計引入最新的“城市綜合體”的設計理念。將商業(yè)、休閑、娛樂、居住等各種功能組合在一起,合理分析商業(yè)活動的規(guī)律,引入“體驗式消費”的概念,創(chuàng)造“體驗式”區(qū)商業(yè)消費活動中心。城市設計注重與周邊環(huán)境的融洽,以城市和基地周邊的機理研究入手,不強行附加進城市中,而是為城市“減壓與城市現(xiàn)有空間對話,充分融合進城市的肌理文脈中。同時關注城市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激發(fā)和整合新的城市發(fā)展秩序,進而提升規(guī)劃用地和周邊地區(qū)的商業(yè)和居住品質,創(chuàng)造新的充滿活力的都市生活圈。交通設計通過“商業(yè)街”和“商業(yè)廣場”的組合,使商業(yè)內部空間與城市道路實行“無縫對接”同方向的人流引入到基地內部空間內,形成“熙熙攘攘”的商業(yè)人流和商業(yè)氛圍,同時“商業(yè)街”的形成使所有的商鋪都直接臨街,沒有任何消極空間,進而實現(xiàn)每一個商鋪商業(yè)價值的最大化。得良好的景觀視野,并且通過屋頂花園的營造為住戶提供良好的室外休閑空間。目不忘。力求一氣呵成打造成揚中新的城市形象名片。四、經濟技術指標五、消防設計專篇1,建筑消防設計根據最新的《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X》GB50016-2014及《XX省商業(y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X》DGJ32/J67-2008進行設計.2設置消防救援登高操作場。3,建筑內按消防規(guī)X設置室內消火栓、消防噴淋、屋頂消防水箱、應急照明的消防設施。4,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各層防火分區(qū)按消防要求進行防火分隔。環(huán)保設計專篇本項目內所產生的污水、廢水、廢氣、垃圾等廢棄物采取以下措施:1, 室內排水系統(tǒng)廢、污分流,總體排水按照雨、污分流,分別排至市政污水廠統(tǒng)一處理,并達標排放。2, 衛(wèi)生間設置專用排氣井道,高空排放。3, 選用低噪音節(jié)能設備,在泵房、風機房等設備房的內墻、門等做消音處理,設備基礎采用隔震裝置。4, 空調外機設置專用平臺,冷凝水使用專用管道排放至室外雨水管網。六、衛(wèi)生防疫設計專篇本工程空間在總體布局時考慮使用功能良好的朝向,充分考慮自然通風、采光等要求。七、節(jié)能設計專篇本工程建筑節(jié)能按照《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GJ32/J96-2010進行設計,建筑外窗采用鋁合金斷橋中空玻璃窗,建筑外保溫材料采用燃燒性能A級的保溫材料。八、安防設計專篇本工程所有建筑按照規(guī)X的要求設計,樓宇周邊及內部設置紅外線防盜監(jiān)控系統(tǒng),確保本項目內所有建筑的安全。第二篇結構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1)、揚中金源博大置業(yè)責任XX擬建的揚中金源時代購物中心項目位于XX揚中市前進路和揚子路交叉口東北。本次擴初主要包括以下樓棟:1#、2#、3#、4#、5#、6#、7#、8#、商業(yè)(A區(qū)、B區(qū)、C區(qū)、D區(qū))、整體地下室等。1#、4#、5#三棟建筑地上34層,地下3層,與地庫整體相連;2#、3#、7#、8#四棟建筑地上35層,地下3層,與地庫整體相連;6#地上28層,地下3層,與地庫整體相連;商業(yè)(A區(qū)、B區(qū)、C區(qū)、D區(qū))地上4層,地下3層,與地庫整體相連。1#、2#、3#、4#、5#、7#、8#高層建筑地上4層為商業(yè),5層為架空層(結構轉換層),6層及以上為住宅;6#高層建筑地上4層為商業(yè),5層為架空層,6層至19層為辦公,20層及以上為公寓;商業(yè)(A區(qū)、B區(qū)、C區(qū)、D區(qū))地上四層均為商業(yè),地下一層局部為超市、商業(yè),夾層為車庫,地下三層均為車庫。+房屋樓子項 層高 +房屋樓子項 層高 寬 (屋)地上基礎型高度結構體系名稱 (m)(m)蓋式層數(m)結構1#、3+34/6.00119.80框支剪力梁板樁基4#、5#墻3.00/5.70/2#、3#3+35118.40框支剪力梁板樁基5.40/6.00墻3.00/5.70/框支剪力7#、8#3+35118.45.40/6.000梁板樁基墻6#3+28/6.00118.10框架核心梁板樁基筒商業(yè)3+45.70/22.40框架梁板樁基5.40/6.00二、設計依據1、本工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2、自然條件風、雪荷載基本風壓基本風壓地面粗糙度基本雪壓(50年一遇)0.40kN/m2B0.35kN/m2抗震設防的有關參數抗震設防烈度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設計地震分組70.10g一3、 工程地質勘查報告資料:《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單位、編號、日期:勘察單位名稱XX南大巖土工程技術XX

勘察報告編號(詳勘) 勘察報告日期2014-KC-1017 2014.11勘察報告的主要內容場地位置及環(huán)境和地形地貌該場地位于XX揚中市。場地原為農貿市場、辦公樓、住宅樓、沿街商鋪。場地南側及東北角小X圍內有待拆沿街商鋪。勘察施工時已整平,場地較平整。經詳勘查明,場地地貌單元為長江漫灘。不良地質現(xiàn)象-2層飽和粉砂夾粉土及-3層粉砂為可液化土層外,無其他不良地質作用,屬穩(wěn)定場地,適宜本工程建設。巖土物理力學指標(X圍)壓縮模量壓縮模量地基承載力土層土層厚度塑性指 液性指土層名稱 狀態(tài) 特征值編號(m)數Ip數ILEs(MPa)(kPa)①雜填土松散0.6-4.4m淤泥質粉②-1質粘土夾流塑0.8-13.3m11.81.134.4575粉土粉砂夾粉 飽和,稍②-2土密1.1-7.0m9.20120②-3粉砂飽和,7.7-16.4m10.76170稍~中密稍~中密飽和,中③-1粉細砂密~密實11.2-27.6m10.98200飽和,密③-2粉細砂實20.7-35.3m11.12230飽和,密③-3中粗砂實2.1-13.6m11.28280中粗砂混 飽和,密④本層未穿11.69380礫石實水文地質條件及防水設計、抗浮設計水位的確定⑴水文地質特征埋深埋深標高(m)序號地下水類型實測時間含水層巖土(m)(高程體系)孔隙潛水0.6~2.0m1.68-2.30m⑵歷年最高水位記錄: 0.00m 。⑶地下水腐蝕性測試及評價:該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微腐蝕性。⑷基礎設計地下水位確定:抗浮水位室外地坪以下0.5米。4、本工程初步設計所執(zhí)行的主要法規(guī)和所采用的主要標準《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X》《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X》《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X》《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X》

GB50068-2001GB50223-2008GB50009-2012GB50010-2010GB50011-2010JGJ3-2010GB50007-2011《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X》X》X》《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X》《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

JGJ94-2008JGJ106-2003GB50108-2008GB50016-2006JGJ107-2010DGJ32/J16-2005三、建筑分類等級1#~8#結構的安全等級結構的安全等級二級商業(yè)部分重點設防類,住宅部分抗震設防類別標準設防類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甲級地下室防水等級一級商業(yè)結構的安全等級結構的安全等級二級抗震設防類別重點設防類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甲級地下室防水等級一級四、主要荷載取值1、樓面及屋面均布荷載標準值臥室、起居、廚房、值班室、辦公室2.0運動場4.0走廊、門廳2.0/3.5自行車庫2.0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設浴缸)2.5/4.0汽車庫、汽車坡道4.0陽臺2.5消防通道20.0商業(yè)5.0電梯機房、空調機房7.0超市8.0水泵房、變配電房10.0消防樓梯、電梯前室3.5上人屋面2.0衛(wèi)生間(設蹲坑)8.0不上人屋面0.7屋面露臺3.0影院3.0注:1)水箱及其它重大設備按實際荷載計算。一般情況,室外地面(主樓附近)10.0kN/m2考慮.屋頂花園活荷載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消防車荷載有覆土時按有關規(guī)定折減2、建筑隔墻恒載標準值(包括墻體雙面抹灰各20厚)9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1.6190厚外墻加氣混凝土砌塊2.5190厚內墻加氣混凝土砌塊2.5門、窗0.5玻璃幕墻1.5恒荷載標準值墻體部位(內、外、分戶、管井)墻體材料恒荷載標準值墻體部位(內、外、分戶、管井)墻體材料(kN/m2)±0.000以下190厚隔墻混凝土多孔磚3.7非承重墻90厚隔墻混凝土多孔磚2.2外墻190厚混凝土多孔磚3.7±0.000墻19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2.5內墻±0.000樓非承重墻抗震設防烈度:7度(0.1g),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建筑場地類別:Ⅲ類,場地特征周期0.45S。五、上部及地下室結構設計1、結構縫的設置1#~8#各主樓出地面與商業(yè)之間設置抗震縫,地下室整體相連。2、 上部及地下室結構選型及結構布置說明抗側力結構體系各子項工程的抗側力結構體系和抗震等級詳下表屋蓋及樓蓋結構150mm120(150),地下室頂板板厚180400。3、地下室抗浮措施框架剪力墻商業(yè)部分住宅部分框支剪力墻特一級一級特一級一級地下一層~地上七層/地下室頂板嵌固商業(yè)部分住宅部分框支剪力墻特一級一級特一級一級地下一層~地上七層/地下室頂板嵌固6#框架核心筒二級二級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地下室頂板嵌固框架結構二級地下室頂板嵌固抗震等級子項名稱結構體系底部加強區(qū)X抗震等級子項名稱結構體系底部加強區(qū)X圍1#、4#、5#2#、3#、7#、8#商業(yè)六、地基基礎設計1、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概況地基土主要力學指標地基承載力地基承載力)土層土層特征值(kPa)編號名稱(kPa)側阻端阻①②-1雜填土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粉土7523②-2粉砂夾粉土12028②-3粉砂17048③-1粉細砂20066③-2粉細砂23075③-3中粗砂28080④中粗砂混礫石3801002800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判別-2層飽和粉砂夾粉土及-3層粉砂為可液化土層。特殊地質條件說明:本工程擬建場地無,溶洞、滑坡等特殊地質構造。2、基礎選型說明1#~8#、商業(yè)采用樁基礎3、基礎持力層說明:3.1本工程1#~8#采用鉆孔灌注樁基基礎,樁徑1000。樁端持力層④ ,樁進入持力層1.5 米,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 7500 kN。商業(yè)采用鉆孔灌注樁基基礎,樁徑700樁端持力層③-2 ,樁進入持力層10 米,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 3000 kN,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 800 kN3.3、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說明的問題在地下車庫頂板填土未達到設計標高時不得停止降水。七、結構分析1、本工程采用的結構整體分析軟件為:SATWEV2.22、本工程結構分析采用的計算模型:采用空間有限元(墻元模型)整體計算嵌固部位:基礎或地下室頂板各棟計算結果見超限審查報告。八、主要結構材料1、鋼筋1.1直徑≤10mm時為HRB400,直徑≥12mm時為HRB400。2、砌體非承重砌體墻體材料墻體材料磚強度等級砂漿強度等級混凝土普通磚首層地面以下MU10M10水泥砂漿混凝土多孔磚首層地面以上MU10M10混合砂漿非承重砌塊墻體材料墻體材料砌塊強度等級砂漿強度等級加氣混凝土砌塊MU5Mb53、混凝土混凝土混凝土構件部位備注強度等級13層以下墻、柱C60地下室底板、外墻為采用抗14層~20層墻、柱C50滲等級P8級的防水混凝1#~8#、21層~28層墻、柱C40土;地庫頂板、屋面采用抗P6級的防水混凝2929柱C35土131313板C4013層以上梁、板C35基礎C40商業(yè)柱、梁、板C40基礎墊層C15構造柱、圈梁、現(xiàn)澆過梁C25后澆帶:采用比相應構件部位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標準構件:按標準圖集的要求4、型鋼、鋼板、鋼管:Q345-B。九、其他需說明的問題1、本初步設計的構件截面尺寸在施工圖設計時有可能按實際情況調整。第三篇給排水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本項目設計要則;甲方及相關工種所提資料;X:《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X》 (GB50015-2003)2009版;《二次供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CJJ140-2010);《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X》 (GB50013-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X》(GB50014-2006)2014年版;《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X》 (GB50974-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X》 (GB50016-201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X》 (GB50084-2001,2005版);《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X》(GB50067-97);《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技術規(guī)程》(CECS263:2009);《氣體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X》(GB50370-2005);《建筑滅火器配置規(guī)X》 (GB50140-2005);《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X》(GB50011-2010)《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1996)。二、設計X圍本次設計包括基地所有單體的室內、外給排水及消防工程。三、給水工程設計水源本工程水源從正方中路引一根市政給水管,接入基地內負一層。引入管管徑為DN150。三小時室外消防用水量儲于地下室消防水池之中。。具體詳見“用水量估算表”。1科研辦公50L/人.d2300人115.017..3Kh=1.510h2商業(yè)5L/人.m212019m260.19.0Kh=1.510h3地庫沖洗2L/次.m225611m251.26.4Kh=1 8h7未預見用水量總用水量的10%22.63.3總計248.935.9序用水量序用水量(m3)號用水類別用水標準單位備注最大日最大時DN150。供水方式0.25MPa。4~811區(qū)無負壓變頻自動供水裝置加壓供給;9~1322區(qū)生活水箱及變頻泵加壓供給。14~18層用戶為3區(qū),由3區(qū)生活水箱及變頻泵加壓供給。在地下一層設置一個水泵房,泵房內設1、2、3區(qū)生活水箱及變頻泵組各一套,總共3套。四、排水工程設計室內排水重力排水方式直排至室外污水檢查井。所有污水排至室外檢查井后,均經化糞池再排至市政污水系統(tǒng)。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0%計,約為224.01m3/d。XX市暴雨強度公式:q=10716.700(1+0.837lgP)/(t+32.900)1.011(l/s·公頃)屋面重現(xiàn)期選3年,t=20分鐘室外排水室外排水為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經樓前污水管收集后,排入道路污水干管,經污水處理裝置(化糞池)D300。雨水經雨水管收集后,匯入小區(qū)道路干管后就近分別向北側及西側排入市政雨水井,排出管管徑均為D600。五、管材選用室內給水采用優(yōu)質鋁塑PP-R管,水表前給水干管采用鋼塑管;室內消防管管徑采用無縫鋼管二次鍍鋅安裝,卡箍連接。室外雨、排水管≤D400者采用UPVC加筋管,管徑>D400者采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室內雨采用HPDE排水管,排水管采用柔性排水鑄鐵管。六、消防專篇(一)、消防用水量根據有關規(guī)X室外消火栓40L/s3h室內消火栓40L/s3h自動噴淋:40L/s,火災延續(xù)時間1h消防水炮:10L/s,火災延續(xù)時間1h(二)、消防給水構筑物1044m33h1h的自動噴淋消1h各一套(4套),36m3消防水箱及系統(tǒng)穩(wěn)壓裝置。(三)、室外消防2組室外消火栓泵,Q=40L/SH=40mN=45Kw并在負一層單獨成DN150120m100m。三小時室外消防用水量儲于消防水池之中。(四)、室內消防消火栓系統(tǒng)建筑物內設室內消火栓滅火系統(tǒng),消火栓布置保證同時可有兩股充實水柱到達室內任何角落,水槍充實水柱不小于13m。消火栓系統(tǒng)豎向分為2個區(qū),超壓樓層采用減壓穩(wěn)壓消火栓。地下室消防泵房內選用兩臺室內消火栓泵組(一用一備),技術參數為:Q=40L/SH=140mN=110Kw;消防穩(wěn)壓設ZW(L)-I-XZ-13。本項目消火栓系統(tǒng)另設DN150室外地上式消防水泵結合器若干套。自動噴淋系統(tǒng)15/45IIX要求布置。地下室消防泵房內選用兩臺自噴泵組(一用一備),技術參數為:Q=40L/SH=150mN=110KwDN150室外地上式消防水泵結合器若干套。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供水方式:采用水池-水泵-中庭設置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地下室消防泵房內選用兩臺消防水炮泵組(一用一備),技術參數為:Q=10L/SH=77mN=22Kw。消防水炮系統(tǒng)另設DN150室外地上式消防水泵結合器若干套。室外消防給水系統(tǒng)供水方式:采用水池-水泵-水箱聯(lián)合供水方式,火災時由泵房加壓系統(tǒng)供水。本項目室外消防用水量為40L/S,由消防水池供水。于室外布置消火栓,其與建筑外墻的距離不小于5m,并不大于40m,距路邊距離不大于2m,至少有1個室外消火栓距水泵接合器的距離為15~40m。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地下室消防泵房內選用兩臺室外消火栓泵組(一用一備),技術參數為:Q=40L/SH=40mN=45Kw。藥物滅火建筑物內均按《建筑滅火器配置規(guī)X》有關規(guī)定配置一定數量的手提式或推車式干粉滅火器。七、給排水部分(一)、可能存在的衛(wèi)生防疫問題生活水的二次污染等。(二)、針對衛(wèi)生防疫的措施給水工程出于衛(wèi)生考慮,首先選用綠色環(huán)保管材:涂塑鋼管和鋁塑PP-R管;生活給水系統(tǒng)采用無負壓變頻自動供水裝置加壓供給以防止生活給水的二次污染。排水工程管,排入市政污水干管。八、環(huán)保專篇以減少噪聲危害。PAGEPAGE45/45排入市政污水干管。第四篇暖通空調設計說明一、設計內容:1、本工程的空調、通風系統(tǒng)設計;2、本工程空調冷熱源設計;3、本工程的防排煙設計。二、室外氣象計算參數和室內設計參數:地理位置:XX省揚中市。1、室外氣象計算參數(參考XX市夏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 34.8℃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濕球溫度 27.8℃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 夏季通風室外計算干球溫度 31℃夏季室外平均風速 2.4m/s冬季室外空調計算干球溫度 冬季室外空調計算相對濕度 67%冬季采暖室外計算干球溫度 冬季室外平均風速 2.8m/s大氣壓力夏季99890Pa 冬季102060Pa2、室內設計參數:名稱溫度℃濕度%溫度℃濕(m3/h·p)(次/h) (dB度%商業(yè)2660183019— ≤45辦公2660203030— ≤40影院2660203020≤4010次/h防爆通風12次/h間地下室汽車庫— — — — 5按6—衛(wèi)生間— — — — —10—夏季冬季夏季冬季房間相對新風標準排風噪聲標準相對)地下室制冷機房、水————5次/h6≤60泵房地下室變電所13次/h按照設備發(fā)熱量,折合換氣15次/h按設備送風量要發(fā)電機房平時6次/h,設備排風量求發(fā)電機房油箱三、空調設計:1、空調主要設計指標:名稱名稱面積(m2)冷負荷指標(w/熱負荷指標冷負荷(kw)熱負荷(kw)備注m2)(w/m2)1~4商業(yè)15103012040181236041地下商業(yè)21020110302312180超市不考慮供熱匯總172050204356221地上辦公建采用變頻多聯(lián)式空調9883115951136939筑公寓7412分體空調住宅145148分體空調2、空調形式:商業(yè):采用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空調冷源采用地源熱泵+冷水機組;6#樓辦公:采用變頻多聯(lián)式空調;住宅、公寓:采用分體空調,建筑預留室外機位置。3、商業(yè)空調冷熱源設計:A、本工程空調冷源:采用冷水機組+垂直地埋管地源熱泵方式夏季供冷,供冷水溫7/12oC。B、本工程空調熱源:采用垂直地埋管地源熱泵方式冬季供熱,供熱水溫40/45oC。C、制冷機房位置:放置在地下室一層。D、垂直地埋管位置:布置在本工程地下室底板下。參考工程所在地相關工程的數據,采用DN25雙U管時,該區(qū)100米以內的夏季工況條件下單位孔深的排熱量取55w/m;冬季工況條件下單位孔深吸熱量取45w/m。本工程土壤換熱器按照4.5x4.5m間距埋設,有效孔深100m,總埋設并聯(lián)雙U井1380口。土壤換熱器布孔區(qū)占地面積28000m2。E、冷卻塔位置:設置在6#樓屋面。F、主機選擇選用3臺螺桿式地源熱泵機組,單臺制冷量2250KW,制熱量2020KW。供空調用,冷水溫度7/12oC,熱水溫度40/45oC。選用2臺離心式冷水機組機組,單臺制冷量4572KW。供空調冷水溫度7/12oC。合計:夏季空調供冷量2250x3+4572x3=20466KW冬季空調供熱量2020KWx3=6060KW空調系統(tǒng)夏季釋熱量由垂直地埋管和冷卻塔共同負擔,配備1000m3/h冷卻塔3臺,冷卻塔放置在6#屋面。空調系統(tǒng)冬季取熱量由垂直地埋管負擔。G、空調水系統(tǒng):采用二管制,采用二次泵變流量系統(tǒng)。按照功能和區(qū)域分劃分子系統(tǒng);補水定壓:空調側和地源側均采用高位水箱進行補水定壓。高位水箱設置在裙房屋面;水處理:空調側和地源側均采用閉式循環(huán)水旁流水處理器進行處理,旁流水處理量為1%~3%。4、商業(yè)空調系統(tǒng):空調風系統(tǒng):空調風系統(tǒng)設計以豎向分層、橫向按防火分區(qū)設置空調系統(tǒng)為原則,同時根據建筑使用功能,商鋪采用吊頂式空調箱+新風系統(tǒng),新風系統(tǒng)按樓層分區(qū)域設置,新風機組布置在各樓層新風機房;超市采用AHU集中空氣處理系統(tǒng),AHU按防火分區(qū)設置;影院采用AHU集中空氣處理系統(tǒng)。5、6#樓辦公:采用變頻多聯(lián)式空調。空調室外機分別布置在商業(yè)屋面和避難層,空調系統(tǒng)分層和區(qū)域設置。6、住宅、公寓:采用分體空調,建筑預留室外機位置。四、通風設計:地下汽車庫和設備用房均設有機械進、排風系統(tǒng)。五、防火、防排煙系統(tǒng):1、所有穿越空調機房、風機房的風管、每層水平管與立管的交接處、穿越防火分隔物的風管均設有防火閥或防火調節(jié)閥。2、加壓送風:裙樓的防煙樓梯間設置機械正壓送風系統(tǒng)。3、機械排煙:設置機械排煙部位:超長內走道、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需排煙的房間、高度大于12m的中庭、商業(yè)、超市、地下室大于50平米的房間且經常有人停留、汽車庫。地下室同時設置補風系統(tǒng)。六、管材及保溫設計要求:1、普通通風及消防風管均采用鍍鋅鋼板制作,其厚度按風管制作統(tǒng)一規(guī)定制作。2、空調冷、熱水管及冷卻水管管材,管徑小于等于DN70的采用熱鍍鋅鋼管,絲扣連接;管徑大于等于DN80的采用無縫鋼管,焊接連接。3、保溫材料:空調風管:難燃B1級橡塑。空調水管:難燃B1級橡塑。七、自控設計本項目為可再生能源建設項目,需要完成相關能耗數據的統(tǒng)計和測量,并實現(xiàn)數據遠傳,滿足可再生能源數據管理的要求。PLC并能夠優(yōu)化系統(tǒng)的整體運行狀態(tài),達到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連鎖和聯(lián)動控制、時間序列控制和自適應控制,支持一鍵啟停和無人值守功能。所有現(xiàn)場控制模塊均可通過網絡總線與監(jiān)控室計算機相連,完成控制系統(tǒng)的互聯(lián)和互通。地源熱泵主機采用標準總線和/Modbus協(xié)議連接,通過網絡控制引擎與計算機平臺互聯(lián),相互交換數據。冷熱源系統(tǒng)采用變流量控制。風機盤管設三速開關,且由室溫控制器控制回水管上的雙通閥開度,以調節(jié)進入風機盤管水量。空調機組、冷水機組、風機盤管上雙通水閥均與風機做聯(lián)鎖控制。同時冬季空調機組、新風機組停機時,雙通水閥應保留5%開度,以防加熱器凍裂。八、節(jié)能環(huán)保設計:1、空調冷熱源采用可再生能源-地源熱泵系統(tǒng)。2、所有空調通風設備均選用高效節(jié)能型設備。3、空調系統(tǒng)選用高效風機,兩管制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不大于0.52W/(m3/h),四管制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不大于0.58W/(m3/h)。4、通風系統(tǒng)選用高效風機,風機單位耗功率不大于0.32W/(m3/h)。5、空調系統(tǒng)及冷卻塔補水入口均設置流量計計量。空調系統(tǒng)負荷側分系統(tǒng)設置能量計量,地源側設置能量計量。6、空調風管絕熱層的最小熱阻大于0.81m2K/W,空調水管的絕熱厚度滿足節(jié)能標準要求。7、空調冷水管道輸送能效滿足節(jié)能設計標準的要求。8、配合建筑專業(yè)選擇節(jié)能的熱工指標。9、空調室內設計參數及新風量參考規(guī)定的數值,選擇偏節(jié)能的指標。10、本項目采用樓宇自控系統(tǒng),實現(xiàn)系統(tǒng)所有設備的可視化操作管理。11、空氣品質與廢氣排放新風入口均設置過濾器。衛(wèi)生間盡量設置集中排風系統(tǒng),高位排放。12、消聲隔振凡有振動設備,熱泵機組、風機、空調機組等設備設減振基座或減振吊架;與設備連接的接管上設柔性減振接頭。空調、通風系統(tǒng)均進行消聲處理;設備用房建筑采取消聲處理,門設為防火隔聲門,密閉隔聲。200mm減振軟接,通風系統(tǒng)的送風及排風機的總管上均設消聲器。九、存在問題:商業(yè)部分設置餐飲時,需與當地環(huán)保部門溝通,油煙排放是否要上塔樓頂。該問題會影響下一步施工圖設計。第五篇電氣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工程概述XX8520028545.731.614.16.46120米。435-3628層。地下二層,其中負一、夾層部分為超市,部分機械停車庫,負二層為機械停車庫。空調方式:商業(yè)采用地源熱泵加冷水機組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辦公采用VRV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公寓、住宅采用分體空調。水暖專業(yè)提供條件及業(yè)主提供設計任務書相關批文見建筑設計說明。X(1)《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X》(GB50052-2009)(2)《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X》(GB50054-2011)(3)《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guī)X》(GB50055-2011)(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X》(GB50057-2010);X》(GB50343-2012)(7)X》(JGJ16-2008)X》(GB50116-2013)X》(GB50016-2014)X》(GB50067-97)(11)X》(GB50217-2007)《居住區(qū)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DGJ32/J11-2005)《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GJ32/J96-2010)《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8年版);《XX省住宅設計標準》(DGJ32/J26-2006)二、設計X圍根據業(yè)主與我公司簽訂的設計合同,本工程電氣設計X圍為:強電(不含變電所)、弱電(僅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系統(tǒng)以及主樓部分的、網絡、有線電視、安全對講的管線預留)。本工程設置的電氣系統(tǒng)有:配電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自動控制系統(tǒng)、建筑物防雷保護系統(tǒng)、接地系統(tǒng)。三、變、配電所變配電所由業(yè)主另行委托設計,目前尚未落實,我公司暫進行前期相應的配合工作。負荷等級:系統(tǒng)、消防水泵、消防電梯、排水泵、防火卷簾等消防用電為一級負荷,其余用電負荷為三級負荷。負荷計算:安裝容量計算負荷安裝容量計算負荷變壓器容量及臺數序號名稱需要系數1#樓(kW)13440.5(kW)672(kVA)2x500kVA2#樓20880.510442x800kVA1住宅3#樓20880.510442x800kVA4#樓13440.56722x500kVA5#樓13440.56722x500kVA6#樓13920.56962x500kVA8#樓27840.513922x800kVA辦公、辦公16650.81332公寓公寓11520.5576商業(yè)、商業(yè)260000.820800地下地下33000.82640合計445013154022x1250kVA22x1250kVA318x1600kVA440100kVA設置2個10kV開閉所(南北各1個),每個開閉所由城市電網提供2路10kV專用電源,2路10KV電源分別引自上級不同變電站,每路均能承擔本開閉所100%計算負荷。高低壓供電系統(tǒng)接線型式及運行方式10KV配電采用單母線分段運行方式,設聯(lián)絡開關,兩路10kV電源分列運行、同時工作、互為備用。10KV電源采用電纜埋地引至本工程10KV配電所。10KV配電采用KYN型開關柜,高供高計。變電所設備配置1)10KV配電柜擬采用KYN型配電柜,開關選用真空斷路器,配電動操作機構,具備“五防”閉鎖功能,配置帶電顯示器(帶二次核相孔),和電纜故障顯示器。2)變壓器選用SCB10型及以上的節(jié)能環(huán)保、防潮、低損耗、低噪音的包封絕緣干式變壓器,配溫控裝置和冷卻風機,帶有金屬外殼。變壓器接線組別為Dyn11,設置主變超溫遠程告警裝置。3)0.4KV配電柜擬采用MNS型配電柜。進線總柜、聯(lián)絡柜配置電子控制的框架式空氣斷路器,配電動操作機構,出線柜開關采用塑殼空氣斷路器,配電子脫扣器(三段保護);500A時,采用框架式空氣斷路器。保護及自動化裝置繼電保護裝置:進線及聯(lián)絡開關不設保護,出線配置過流、速斷保護裝置。自動化裝置:選用保護與測控合一的綜合自動化裝置,具備兩遙(遙測、遙信)功能,留有遙控接口。電能計量裝置10KV進線設總計量,各0.4KV出線設分計量。無功補償:0.4KV配置智能型免維護無功自動補償裝置,具備自動過零投切、分相補償以及抑制諧波等功能,10KV側同10KV0.95。10KV15kVA所變(采用熔斷器保護)1臺作為站用電源,并留有外來低壓110V40Ah。10KV開關站、變電所設置具有遠傳功能的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電纜選擇1)10KV進線選用YJV-8.7/15KV-3X400mm2,單臺變壓器電源選用NHYJV-8.7/15KV-3x70mm2銅芯電纜。2)低壓出線電纜根據建筑主體設計要求分別采用WDZ-YJY-0.6/1.0KV型電纜及封閉母線。變電所設計為準。四、配電系統(tǒng)電源、電壓及配電方式用電設備~380V/220V電源均由各變電所供給,采用樹干式和放射式相結合的供電方式(詳見干線系統(tǒng)圖);消防負荷采用專X要求。線路敷設纜導體均為銅芯。設,其他電纜采用沿封閉芑式金屬線槽在吊頂內/KBG敷設。消防線路敷設時采取與非消防線路隔離措施,消防線路和地下室內線路采用穿鋼管敷設。設備選型及安裝電力配電柜和電力控制柜采用GGK2、XL-21型;電力控制箱采用PrismaiPM、JX系列,照明、電力終端箱采用PrismaiPM、PZ31D系列;電梯、生活水泵、消防穩(wěn)壓泵、電動防火卷簾門等控制柜/箱由廠家配套供應,消防配電設備配電箱設有明顯標志。設備機房、樓層配電小間內的配電箱柜為明裝,其余地方為嵌墻暗裝;開關、插座面板均為嵌墻暗裝。電力設備控制消防電力設備起停、非消防電源切除等通過火災報警與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進行自動及手動控制。電梯、生活水泵、消防穩(wěn)壓泵、電動防火卷簾門等控制柜/箱由廠家配套供應。五、照明系統(tǒng)照明種類本工程主要設置正常照明、應急照明、值班照明、景觀照明等。照度及光源根據各種場所的不同使用要求設置正常照明,照明標準值及照明功率密度值按GB50034-2013第5、第6節(jié)執(zhí)行。主要場所照度、功率密度及光源設計標準如下:/m2) (lx)2.550T5管熒光燈≤28≥8015500T5管熒光燈≤19≥802.550節(jié)能燈-≥604100節(jié)能燈≤22≥809300T5管熒光燈≤19≥80T5管熒光燈節(jié)照明功率密度房間或場所照明功率密度房間或場所照明種類照度照明光源UGRRa備注(W汽車庫正常照明疏散照明消防值班正常照明弱電機房備用照明正常照明走道疏散照明正常照明商業(yè)區(qū)走道疏散照明辦公室正常照明正常照明商店營業(yè)廳疏散照明10300能燈等≤22≥80配電子鎮(zhèn)流器,功率值班照明因數達0.9以上辦公區(qū)走道疏散照明2.550節(jié)能燈≥80送排風機房、正常照明4100T5管熒光燈-≥60泵房備用照明變電所、配電正常照明間7200T5管熒光燈-≥60疏散照明應急照明均為雙電源分區(qū)自動切換供電。應急照明最少持續(xù)供電時間及最低照度:名稱名稱供電時間照度場所不少于5lx疏散走道、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及其疏散照明不少于30min前室、公共出口、安全出口、汽車庫、商場營業(yè)廳、影院、疏散指示標志燈間距:不大于20M。 餐飲、娛樂等變電所、消防安防控制室、消防設備機房、網絡通訊機房等不少于180min 不少于正常照明的最低照度備用照明重要房間不少于60min不少于正常照明的最低照度避難層燈具選型據環(huán)境選用相應的燈具。熒光燈采用電子鎮(zhèn)流器,提高功率因數,減少損耗、頻閃和噪聲。照明控制火災應急照明:火災時自動點亮通過火災報警與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進行自動控制;控制需求的管理。其它照明根據不同場所進行分散及局部集中控制。商場及采用智能型消防應急疏散指示系統(tǒng),準確快速引導人員應急疏散。六、建筑物防雷保護系統(tǒng):防雷類別本工程經計算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防直擊雷的措施屋面設置φ10熱鍍鋅圓鋼避雷帶作為接閃器,沿女兒墻設置并在屋面組成10mx10m或12mx8m網格,突出屋面的金屬物體、金屬構架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在屋面接閃器保護X圍之外的非金屬物體裝接閃器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利用建筑物鋼筋混凝土柱內所有鋼筋作為引下線,引下線間距不大于18M其上端與接閃器焊接,下端與接地基礎鋼筋焊接,通長焊接連通;利用建筑物基礎內兩根不小于φ16鋼筋作為接地裝置通長焊接構成基礎接地網。防側擊雷措施45米以上應做防側擊雷措施,外圍欄桿、金屬門窗等較大金屬物通過防雷引下線均與防雷裝置相連。防閃雷電感應建筑物內設備、管道、構架等主要金屬物就近接至接地裝置;平行敷設的管道、構架、電纜金屬外皮等長金屬物,其凈距小于100mm時,采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間距不大于30m。防雷電波侵入措施裝置連接。防雷電流反擊措施在變電所高低壓進線側各相上裝設避雷器。防雷擊電磁脈沖B護措施,本建筑的金屬支撐物、金屬框架或鋼筋混凝土的鋼筋等自然構件、金屬管道、配電保護接地系統(tǒng)等,與防雷裝置組成1歐姆;配電系統(tǒng)設電涌過電壓保護器,以防雷擊電磁脈沖。雷電電涌過電壓保護器設置原則如下:SPD≥12.5KA。SPD。SPD。SPD。SPD由專業(yè)公司統(tǒng)一考慮。七、接地及安全系統(tǒng)1歐姆,如達不到要求則增設人工接地裝置。TN-SPE線。BV-25m㎡專用接地線穿阻燃塑料管直接引至接地裝置。本建筑設置總等電位聯(lián)結裝置,地下層變電所內及集中進出建筑物的各種金屬管道處均安裝總等電位聯(lián)結端子箱,水系結端子箱連接。電梯導軌等均做等電位連接。PE線。IP401.8m以下部分加金屬(管)保護以防漏觸電事故的發(fā)生。公共建筑節(jié)能、能耗計量及監(jiān)測、再生能源利用等詳見節(jié)能設計電氣部分相關內容。八、存在問題:40100KVA申請,如今后運營時電量不足則由業(yè)主另行解決。變電所、智能化系統(tǒng)設計單位尚未確定,請業(yè)主確認我司前期的一些主動配合工作是否適合后續(xù)相關系統(tǒng)設計的需求?九、智能專篇(一)設計依據工程概述該項目位于XX揚中三茅鎮(zhèn)中心。基地南臨揚子中路,東側為前進路,北側為江洲東路,西側為文化路。項目的建設用地約85畝,東西寬約200米,南北長約285米,總建筑面積約為45.7萬平方米,其中地上約31.6萬平方米,地下面積約14.1萬平方米,容積率為6.46,建筑高度約120米。整個地塊包括商業(yè)、住宅及辦公、公寓。商業(yè)部分為4層,商業(yè)以上住宅35-36層,辦公、公寓28層。地下三層,其中負一、夾層部分為超市,部分機械停車庫,負二層為機械停車庫。空調方式:商業(yè)采用地源熱泵加冷水機組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辦公采用VRV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公寓、住宅采用分體空調。相關批文見建筑設計說明;X和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6;X》GB50339-2003X》GB50311-2007《安全防X工程技術規(guī)X》GB50348-2004《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X》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X》GB50396-2007;《入侵報警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X》GB50394-2007;《電子信息系統(tǒng)機房設計規(guī)X》GB50174-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X》JGJ16-2008《有線電視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X》GB50200-9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X》GB50116-201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X》GB50057-2010;《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X》GB5004-95(2005年版);《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98-2005;《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8年版)。(二)弱電設計X圍:經與業(yè)主商定本工程弱電系統(tǒng)先期完成全套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系統(tǒng)、消防通信、應急廣播系統(tǒng)(播系統(tǒng)兼用)的設計(詳見消防設計專篇)以及主樓部分的、網絡、有線電視、安全對講的管線預留。助業(yè)主及智能化系統(tǒng)各專項設計單位與我公司各相關專業(yè)配合工作。件,為后續(xù)智能化系統(tǒng)設置奠定基礎。(三)智能化系統(tǒng)設置的建議:采用標準化結構的原則,系統(tǒng)構成和配置不刻意追求統(tǒng)一的級別。主要設置系統(tǒng)建議如下:信息設施系統(tǒng):(1)通信接入系統(tǒng)、(2)系統(tǒng)、(3)信息網絡系統(tǒng)、(4)綜合布線系統(tǒng)、(5)有線電視系統(tǒng)、(6)廣播系統(tǒng)、(7)議系統(tǒng)、(8)信息引導及發(fā)布系統(tǒng)、(9)室內移動通信覆蓋系統(tǒng)(10)其它信息設施系統(tǒng)。建筑設備管理系統(tǒng):(1)冷熱源控制系統(tǒng)、(2)空調自控系統(tǒng)、(3)給排水控制系統(tǒng)、(4)通風控制系統(tǒng)、(5)變配電系統(tǒng)、(6)系統(tǒng)、(7)照明控制系統(tǒng)、(8)客房設備控制系統(tǒng)。公共安全系統(tǒng):(1)X綜合管理系統(tǒng)、(2)入侵報警系統(tǒng)、(3)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4)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5)統(tǒng)、(6)汽車庫管理系統(tǒng)。機房工程:信息中心設備機房。(四)各智能化子系統(tǒng)設置建議信息設施系統(tǒng):通信接入系統(tǒng):接入網設備設于地下一層通信網絡機房內,1戶數量的多變性,本工程預留較為寬裕的接入網通信線路的通道和接入網設備用房,埋地引入的方式,進建筑物后沿金屬線槽至接入間。系統(tǒng):本工程辦公部分預留了辦公部分單獨設置數字程控交換機的條件,其余各種需求(模擬、電傳、專線、公用等)話網,其系統(tǒng)布線納入綜合布線系統(tǒng)。信息網絡系統(tǒng):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采用高速以太網三級交換結構,千兆干線,百兆∕VLAN至萬兆的三層交換機,由于本工程為綜合型建筑,業(yè)態(tài)較復雜,網絡的構成基本按商業(yè)、辦公、酒店式公寓、物業(yè)、住宅等不同的用戶業(yè)務信息流量、服務內容服務質量等不同要求分別組網,主干平臺資源共享。綜合布線系統(tǒng):建立開放式網絡平臺,方便用戶根據需要形成種專業(yè)的管理系統(tǒng),同時也提供了實現(xiàn)資源共享、綜合數據庫管理、電子、個人數據庫、報表處理、財務管理、電視會議等需求的平臺。計,系統(tǒng)所涉及的網絡設備由業(yè)主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另行配置。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系統(tǒng)采用模塊化設計,分層、分區(qū)星型網絡拓撲結構。工作區(qū)布點按用戶要求設置并考慮適當的冗余,外,6類非屏蔽模塊。公共休息區(qū)將適當設置語音點和數據點以滿足公用、多媒體查詢等的需求。求完成布線的整體設計。配線子系統(tǒng)配線電纜采用6類4對銅芯對絞電纜(UTP),有特殊要求的場所將采用光纖到用戶的方式。干線子系統(tǒng)數據干纜:樓內采用6芯多模光纜。語音干纜:樓內采用3類大對數電纜及電纜。干線規(guī)格及數量的選擇均留用一定的冗余,以便系統(tǒng)的擴展和調整。設備間子系統(tǒng)理設備以及管理人員工作場所。網絡系統(tǒng)的主配線設備、網絡設備均采用19"標準機柜落地安裝。5)管理子系統(tǒng)因本工程各樓層配線間面積不大且還有部分與強電合用,因此,管理子系統(tǒng)擬采用19標準機箱掛墻安裝,箱內裝配線設備(語音系統(tǒng)用110配線架、數據系統(tǒng)用RJ45模塊式快接配線架、光纖用2芯ST接口)、有源網絡設備等,管理子系統(tǒng)均設于樓層配線間內。設備間電信間(樓層弱電間)和工作區(qū)的配線設備纜線等設施在施工過程中,采用電子配線設備對信息點和配線設備進行管理,采用計算機進行文檔記錄與保存以提高配線工程維護水平與網絡安全。有線電視系統(tǒng):本工程主要接收城市有線電視。本工程地下一層南北各設置1個有線電視等系統(tǒng)的接入設備間。城市有線電視的接入光纜埋地引入,光纜接入及光端設備均設于地下一層通信網絡機房內,采用860MHz雙向鄰頻傳輸方式。用戶插座設計電平為69+6dBuv、相鄰頻道間電平差不大于2dB。系統(tǒng)中各種分支、分配器、放大器等部件的型號規(guī)格應遵守有線電視臺的相關要求。干線放大器箱、分配器箱安裝在配電間(電井),所需電源取自配電間(電井)內專設電源。用戶終端插座主要設于商業(yè)營業(yè)、公寓式辦公用房等預留適量終端插座便于有需求時引接。廣播系統(tǒng)(兼應急廣播):1.5倍。揚聲器平時用作公共廣播及背景音樂等廣播用,火災等緊急情況時作應緊廣播用,采用嵌頂或吸頂式3W揚聲器及6W揚聲器,廣播信號均采用100V定壓式傳送方式。該系統(tǒng)設計詳見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設計圖紙。廣播機設備設于消防值班室內,設置音源輸入模塊、音量調節(jié)放大模塊、功率放大器、話筒、廣播分區(qū)控制等設備。實現(xiàn)音頻信號、控制信號的處理全數字化。系統(tǒng)以積木式結構為主體,便于根據管理需求靈活組網,系統(tǒng)內的各個獨立單元連成一個環(huán)路,環(huán)路中可任意增減單元設備如功放、呼叫站等,環(huán)路上任一單元出現(xiàn)故障時,其他其它單元設備仍與網絡控制器相連而不受其影響。場所的需求進行背景音樂、公共信息、應急廣播等播音,并根據預置的優(yōu)先等級進行播音。播音區(qū)域的劃分按樓層并結合使用功能綜合考慮充分滿足公共廣播、背景音樂及火災應急廣播的需求。6.4.1.8室內移動通信覆蓋系統(tǒng):工作協(xié)助預留線路通道、電源等相關條件,以保證本建筑內移動通信用戶的使用效果。建筑設備監(jiān)控系統(tǒng)(BAS)的工作環(huán)境,減少管理人員,提高管理水平。系統(tǒng)由控制中心的中央管理站、直接數字控制器(DDC)、現(xiàn)場傳感器、執(zhí)行機構和通訊網絡組成一個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管理站設于其一層的消防監(jiān)控室,鑒于變配電系統(tǒng)、空調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給排水系統(tǒng)、熱水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電梯等設備配主要監(jiān)控內容如下:空調方式加熱。夏季降溫除濕或冬季加熱。采用直接數字式監(jiān)控系統(tǒng)(DDC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控:空調器、新風處理機回水管上設電動二通閥,由樓宇自控系統(tǒng)根據回風或出風溫度調節(jié)電動閥開度。系統(tǒng)監(jiān)測空調系統(tǒng)的各設備啟停、狀態(tài)、故障報警。BA系統(tǒng)僅對主、備泵進行按照運行時間均等的原則交替運行進行自動啟、停控制;顯示各水泵運行狀態(tài)、故障狀態(tài)、手/自動狀態(tài)。通風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根據不同場所的使用特點設定的工作及節(jié)假日時間表或測定的空氣質量啟停送/排風機,監(jiān)測風機的運行狀態(tài)、手/態(tài)、故障報警。變配電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1)10KV進線的主開關運行狀況顯示、故障報警、電壓、電流、頻率、功率因有功功率、電量等的測量;低壓系統(tǒng)進線開關、母聯(lián)開關、出線開關工作狀態(tài)、故障信號的顯示,電流、電壓、電能、功率因數的測量;變壓器的溫度顯示、超溫報警、故障報警;所有的監(jiān)測數據集中于變電所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后臺顯示、記錄,并通過數據接口和通訊協(xié)議提供向BMS集成的條件,樓宇自控系統(tǒng)對變配電系統(tǒng)只檢測,不控制。通過接口方式監(jiān)測變配電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和智能參數,并有畫面顯示、數據統(tǒng)計等功能。電梯的監(jiān)測管理:BMS集成的條件。具有發(fā)卡管理、選層權限設置、電梯時段控制設置等功能。照明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照明控制以采用專業(yè)的分布式智能型照明控制設備為主,照明控制系統(tǒng)產品提供相應的外接數據接口及通訊協(xié)議,提供向BMS集成的條件。公共部分的走道照明、室外照明、景觀照明、車庫照明等以節(jié)能為主要目的進行設定程序的監(jiān)控。6.4.2.8公寓設備監(jiān)控系統(tǒng)環(huán)境的節(jié)能環(huán)保、舒適、安全等性能的不同需求。公共安全系統(tǒng):X綜合管理系統(tǒng)XX統(tǒng)要求采用技術先進、成熟、可靠、主流的技術和設備;各設施布局合理,經濟實用,操作維修簡便,并能做到有擴充及發(fā)展XXXX安防協(xié)會推薦的主要產品。入侵報警系統(tǒng)在具有防盜要求的重要部位設置入侵(防盜)報警探測器、緊急呼救報警按鈕、門窗磁開關等進行設防。報警探測器以雙監(jiān)探測器為主,特別貴重物品的場所可增設震動探測器。報警控制主機可對各探測器進行設防/入設防狀態(tài)的探測器一旦發(fā)生異常入侵,則發(fā)出信號至報警控制主機。防盜探測器、門磁、窗磁等設施。住戶報警控制鍵盤與中心報警控制主機通過敷設專用線纜的方式實現(xiàn)聯(lián)網。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系統(tǒng)。在大樓主要出入口、大廳、營業(yè)廳、電梯廳、主要通道道、電梯驕箱等處設置攝像機,對本工程主要區(qū)域和重要部位進行監(jiān)視。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進行門禁/解禁設置及非法進入報警等功能。TCP/IP網絡型結構,可實現(xiàn)監(jiān)控中(圖像)電梯廳出口防盜門門鎖。樓寓對講(可視)系統(tǒng)支持住戶報警系統(tǒng)接入。電子巡更管理系統(tǒng)適時記錄巡查情況,遇特殊情況時系統(tǒng)可發(fā)出警示信號,提醒安防值班人員即時處理。汽車庫管理系統(tǒng)系統(tǒng)具有聯(lián)動接口,可連接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車庫照明系統(tǒng),通過車輛傳感器自動打開照明或進行攝像、錄像監(jiān)控。鑒于本工程地下停車數量較多、停車路線不太規(guī)則,建議設置智能車位引導系統(tǒng),采用成熟且符合國際衛(wèi)生標準的超聲波車位探測技術、LED車位的使用情況和停車場內的車輛數量,實時發(fā)布車位信息到城市道路和入口及交叉路口的引導屏上,從而引導駕車人士方便快捷的停車。系統(tǒng)主要由車流量檢測系統(tǒng)、車位探測系統(tǒng)、VIP車位管理系統(tǒng)、信息顯示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引導系統(tǒng)管理軟件組成。一卡通系統(tǒng)系統(tǒng)由發(fā)卡收費管理工作站、卡發(fā)行軟件、卡發(fā)行器、收費機、RS485通訊卡、收費管理軟件等組成通過非接觸IC卡的身份識別達到考勤管理、門禁管理、通道管理、停車場管理、巡更管理以及電子貨幣功能。根據管理特點IC卡可分內部卡、公眾卡兩種。安防系統(tǒng)聯(lián)動要求安防聯(lián)動主要包括對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門禁系統(tǒng)(預留)獨立工作的基礎上實現(xiàn)信息共享,相互的聯(lián)動,并能在統(tǒng)一的多媒體軟件平臺上實現(xiàn)管理。1)安防聯(lián)動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要求①門禁系統(tǒng)、防盜報警的圖形界面顯示。②門禁、防盜報警與閉路電視監(jiān)控的聯(lián)動。③實現(xiàn)統(tǒng)一軟件平臺上的各系統(tǒng)數據報表、參數設定、信息管理等功能。④實現(xiàn)在一臺電腦、一套多媒體軟件界面上對整個安防系統(tǒng)進行管理。2)軟硬件配置要求各安防系統(tǒng)的軟件和硬件計算機的配置應滿足各子系統(tǒng)獨立工作的需求,集成平臺軟件和電腦的配置應能滿足系統(tǒng)集成的需要。3)具備與城市接警中心聯(lián)網的功能。(五)機房工程機房的設置:本工程主要弱電機房有三類消防安防控制中心X等系統(tǒng)的控制主機,利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現(xiàn)代通信技術、現(xiàn)代控制技術實施對本工程出入口管理、防盜報警、巡更、閉路電視監(jiān)控等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管理;實施對本工程冷熱源系統(tǒng)、空調通風、給排水、供配電、照明、電梯、等建筑設備及室外道路照明、建筑景觀照明等建筑設備進行自動監(jiān)測、控制、記錄及優(yōu)化、節(jié)能、維護管理;實施火災自動報警、應急廣播及背景音樂的播控及相關防災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和優(yōu)化管理功能。通信系統(tǒng)接入機房通信系統(tǒng)的接入機房在地下一層,考慮到運營部門的多重性,共設2個電信及寬帶接入間、2個有線電視等系統(tǒng)的接入設備間。通信接入機房主要設置各信息系統(tǒng)的接入接出設備,實施本工程對外通信網絡的聯(lián)接。通信網絡機房體通信等網絡的聯(lián)接、管理以及內部各種應用的開發(fā),滿足本工程各種信息通信需求。機房工程要求機房應滿足內部設備對溫度、濕度、供電電源、防雷接地、電磁干擾防護,機房工作人員對照明、新風、噪聲等工作環(huán)境的需求,保證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警等功能。(六)智能化系統(tǒng)集成智能化系統(tǒng)集成是一個對軟件、硬件、管理等多元化信息綜合和統(tǒng)一的復雜過程,需由業(yè)主、設計部門、系統(tǒng)集成商等多方配合去實施完成。在系統(tǒng)設計過程中考慮智能化系統(tǒng)集成的可能性,優(yōu)先選用技術先進且較為成熟可靠、具有支持網絡間互連的具備根據管理要求把分離的設備、功能和信息有機地連成一個整體,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通過全面的綜合優(yōu)化避免軟硬件的重復設置,充分發(fā)揮資源的潛在能力,對建筑物內各智能化系統(tǒng)進行有效的綜合管理,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的環(huán)境的條件,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使用的需求,最大限度的提高投資回報率,最大程度的滿足業(yè)主運營管理的便捷與可靠。智能化集成系統(tǒng)的模式:本工程可采用以建筑設備管理系統(tǒng)(BMS)方式來完成,即首先以開放式樓宇機電設備自動化系統(tǒng)為核心實現(xiàn)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公共安全系統(tǒng)(X綜合管理系統(tǒng)、入侵報警系統(tǒng)、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電子巡更管理系統(tǒng)、汽車庫管理系統(tǒng)、一卡通系統(tǒng)等)的集成,然后再進一步通過利用本工程的綜合布線系統(tǒng)、網絡平臺、軟件開發(fā)等資源實現(xiàn)綜合集成系統(tǒng)(TISI).形成具有信息匯集、資源共享及優(yōu)化管理等綜合功能的系統(tǒng)。BMS智能化集成的功能要求,確保對各類系統(tǒng)監(jiān)控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優(yōu)化管理.能、協(xié)調的運行狀態(tài),并最終與建筑藝術相結合,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溫馨、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鑒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特點,對消防用電設備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進行聯(lián)動控制BA現(xiàn)對消防系統(tǒng)的集成(不包括控制),BA系統(tǒng)須接收消防系統(tǒng)信息,系統(tǒng)產品應具備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聯(lián)網及數據接口能力系統(tǒng)集成應在盡可能降低造價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各個系統(tǒng)已有的功能。TCP/IP,從而使各種不同的系統(tǒng)均可實現(xiàn)集成。應能管理、監(jiān)督和維護整個系統(tǒng)的運行狀況。進行建筑設備監(jiān)控及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聯(lián)動的實施。(七)線路敷設:敷設及金屬管暗敷。不同系統(tǒng)的線路均分別穿管敷設。在地下室穿鋼管保護,由樓板至吊頂段穿LV5Z可撓性金屬管,其余均穿JDG扣接式金屬管。所有弱電系統(tǒng)的線路均采用低煙無鹵線纜,與消防相關的線路要滿足相關規(guī)X要求。十、消防專篇(一)電氣消防設計依據工程概述1)該項目位于XX揚中三茅鎮(zhèn)中心。基地南臨揚子中路,東側為前進路,北側為江洲東路,西側為文化路。項目的建設用地約85畝,東西寬約200米,南北長約285米,總建筑面積約為45.7萬平方米,其中地上約31.6萬平方米,地下面積約14.1萬平方米,容積率為6.46,建筑高度約120米。整個地塊包括商業(yè)、住宅及辦公、公寓。商業(yè)部分為4層,商業(yè)以上住宅35-36層,辦公、公寓28層。地下而層,其中負一、夾層部分為超市,部分機械停車庫,負二層為機械停車庫。空調方式:商業(yè)采用地源熱泵加冷水機組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辦公采用VRV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公寓、住宅采用分體空調。水暖專業(yè)提供條件及業(yè)主提供設計任務書相關批文見建筑設計說明。相關規(guī)程規(guī)X《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X》(GB50052-2009)《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X》(GB50054-2011)《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guī)X》(GB50055-2011)《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X(70;《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規(guī)X》(GB50343-201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X》(JGJ16-200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X》(GB50116-201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X》(GB50016-2014)《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X》(GB50067-97)X》(GB50217-2007)《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8年版)設計內容消防電源及配電系統(tǒng)、應急廣播系統(tǒng)、消防對講系統(tǒng)為一級負荷中的特別重要負荷。供電電源及電壓本工程設置2個10kV開閉所(南北各1個),每個開閉所由城市電網提供2路10kV專用電源,2路10KV電源分別引自上級不同變電站,要求兩個10KV電源,當一個電源故障時,另一路電源不應同時受到損壞,每路均能承擔本開閉所100%計算負荷。高、低壓供電系統(tǒng)接線型式及運行方式10KV配電采用單母線分段運行方式,設聯(lián)絡開關,兩路10kV電源分列運行、同時工作、互為備用。10KV電源采用電纜埋地10KV10KVKYN型開關柜,高供高計。低壓配電系統(tǒng)本工程~380V/220V電源均由變電所供給,采用樹干式和放射式相結合的供電方式(詳見干線系統(tǒng)圖)。消防負荷采用專用雙回路供電,末級配電箱處設置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該箱安裝于設備所在防火分區(qū)內。應急疏散照明、應急備用照明除雙電源供電外,燈具還自帶蓄電池,供電時間滿足規(guī)X要求。本工程火災報警系統(tǒng)、應急廣播系統(tǒng)、消防對講系統(tǒng)為一級負荷中的特別重要特別重要負荷,除雙電源供電外,并配置UPS不間斷電源。電力配電柜和電力控制柜采用GGK2、XL-21型。電力控制箱采用PrismaiPM、JX系列,照明、電力終端箱采用PrismaiPM、PZ31D地方為嵌墻暗裝;消防配電設備配電箱設有明顯標志。配電線路敷設纜導體均為銅芯。設,其他電纜采用沿封閉芑式金屬線槽在吊頂內/KBG敷設。消防線路敷設時采取與非消防線路隔離措施,消防線路和地下室內線路采用穿鋼管敷設。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的設置應急照明均為雙電源分區(qū)自動切換供電。商場采用智能控制型消防應急疏散指示系統(tǒng)。應急照明最少持續(xù)供電時間及最低照度:名稱名稱供電時間照度場所不少于5lx疏散走道、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