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九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附詳解)_第1頁
2021-2022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九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附詳解)_第2頁
2021-2022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九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附詳解)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最新整理——考試真題資料2023年最新整理——考試真題資料2023年最新整理——考試真題資料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九年級(上)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24.0分)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的和最步的造字方法分別是( )象形、形聲 B.會意、象形 C.象形、會意 D.形聲、象形西周時期,教育是“惟官有學,而民無學”,說明教育為貴族和官方所把持,平民得不到受教育的機會。下面主張有利于打破了這一局面的是( )“無為而治” B.“以吏為師” C.“為政以德” D.“有教無類”秦朝統一后,為加強封建統治,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嬴政在央設立的政府職位是( )①太尉②丞相③御史大夫④郡守⑤縣令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④⑤ D.①②③“文景之治”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據《史記?平準書》記載:“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這里的描述體現了文景之治時期我國( )政治清明 B.經濟繁榮 C.文化昌盛 D.社會安定如圖為“西漢初期中央和封國力量對比圖反映了當時諸侯國勢力強大嚴重脅中央統治。漢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實行郡縣制C.頒布推恩令

B.實行郡國并行制D.建立刺史制度史信息不正確的是( )絲綢之路從洛陽出發,穿過河西走廊,經中亞、西亞,最遠可以到達歐洲中國精美的絲綢、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西域各國絲綢之路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第1頁,共11頁PAGE311頁用西域的大量物產和文化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容“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V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為紙”材料中記載的造紙原料的變化始( )西漢 B.東漢 C.西晉 D.隋朝某同學搜集到以下關鍵詞:埃及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佛陀、甲骨文。上內容所反映的歷史主題是( )古代亞非文明 B.古代羅馬文明 C.古代希臘文明 D.古代歐洲文明2021年9月16日李克強總理以視頻形式出席2021“中國希臘文化和旅游年”開幕式并致辭。李克強表示,悠久的歷史賦予中希兩國燦若星河的文化積淀。對“兩文化積淀”理解不正確的是( )中華文明發源于大河流域希臘文明最早產生于愛琴海地區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中央集權中希兩國都有傳統文化的優秀傳承重大事件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歷史事件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②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中央集權制度③新航路開辟——各大洲往來日益密切④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開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權利法案》《人權宣言》《獨立宣言》和《民法典》都體現了時代精神,這種時代精神指( )反對君主專制C..建立君主立憲制

B.反對殖民壓迫,實現民族獨立D.促進資本主義發展讀表,該表反映了工業革命的哪一影響?( )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C.造成了大氣污染等嚴重社會問題

促進了城市人口的劇增D.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6.0分)富強的重要基礎。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咎煜乱唤y】(殲滅(百姓大安(安居樂業),立號為皇帝。”——《中國歷史十五講》中的“皇帝”是誰?“盡并兼天下諸侯”在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史上有何重要意義?【漢承秦制】今來的生生不息……——翦伯贊《中國史十五講》漢武帝為實現“精神空間的整合”采取了什么措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民族交融】材料三:高祖曰:“…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各宜深戒。”——《魏書?獻文六王傳?咸陽王禧傳》材料三是中國古代哪個民族的哪次改革的內容?這次改革有什么影響?1420世紀初是世界各國向近代化邁進的時期。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了解近代化歷程】材料一:西方近代化歷程的示意圖結合所學,完善材料一示意圖?!窘庾x資產階級革命】材料二: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歷史變化聯系起來看,誰也無法否認它是英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變為形式的革命。而且視野拉得越長,其革命性就越明顯。材料二中“一次以政變為形式的革命”后,英國確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到……我們的獨立和主權已經得到了確認?!A盛頓律文獻確立了聯邦制共和國?【感受科技創新】材料四:1840年前后,“從西至東,從北至南,機械裝置遍及四方,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動力,一個時代的風氣如新世界的大河洶涌奔騰,不可阻擋”?!队贰吠üぞ呱嫌惺裁葱碌陌l明?第4頁,共11頁人物圖片及相關知識回答問題。大致時間段。(用世紀表示并具體寫出世紀初或世紀末)部法律文獻體現了怎樣的原則?圖三中的兩位人物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產黨宣言》有何理論意義?第5頁,共11頁PAGE911頁答案和解析A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本題考查甲骨文,知道甲骨文最原始的和最進步的造字方法分別是象形、形聲。本題考查甲骨文,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D【解析】根據題干有利于打破了這一局面的是,實行有教無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不僅是大思想家,而且還是大教育家。他創辦私學,打破了貴族和王室壟斷教育的局面,主張“有教無類”,招收不同出身的學生,先后培養了三千弟子,促進了教育在民間的發展。他在教學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發現和總結出許多教育規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D符合題意。故選:D。本題主要考查了孔子的教育貢獻,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本題主要考查了孔子的教育貢獻,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D【解析】為了適應新的統一形勢,加強封建統治,秦朝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至高無上,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最后由皇帝決斷。故選:D。本題以秦朝統一后,為加強封建統治,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本題旨在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B【解析】西漢王朝到了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漢文帝時期,提倡節儉,并以身作則,重視“以德化民”,當時社會比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來。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新谷子壓著陳谷子,一直堆到了倉外;府庫里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了,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據“京師之錢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奔八鶎W知識可知,材料描繪的是文景之治時期我國經濟繁榮。故選:B。本題以“《史記?平準書》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文景之治的相關史實。C根據“西漢初期中央和封國力量對比”圖可知項正確;秦朝在地方實行郡縣制,排除AB項;建立刺史制度,監察地方官吏,排除D項。故選:C。本題主要考查了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重點掌握漢武帝的推恩令。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朝時,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的大秦(羅馬),就是歷史著名的絲綢之路(長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亞歐洲的大秦通過絲綢之路,A表述錯誤,不是洛陽,而是長安,表述正確。故選:A。本題主要考查了絲綢之路相關知識,重點掌握絲綢之路的聯系以及歷史意義。重點掌握絲綢之路的聯系以及歷史意義,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B依據題干信息“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進了造紙術;蔡倫是東漢人,故蔡倫改進造紙術是在東漢時期,故B表述錯誤,不合題意。故選:B。本題考查造紙術的改進。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都是從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和藝術成就。A佛陀與古印度佛教有關,甲骨文是中國古代的文字,四者都屬于亞非文明。故選:A。本題考查古代亞非文明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古代亞非文明的相關知識C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幾百個城邦。希臘城邦一般是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為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過幾千人。最大的城邦斯巴達,領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選項ABD對“兩國文化積淀”理解正確,但不符合題意;選項C對“兩國文化積淀”理解不正確,符合題意。故選:C。D【解析】據所學知,亞歷山大東征在一定程度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思想解放無關,排除①。②③④三項表述正確。故選:D。本題考查重要歷史事件及其影響,掌握相關基礎知識。D【解析】《權利法案》、《人權宣言》和《獨立宣言》都體現了時代精神,主要表現在它們都主張法治代替人治,民主代替專制,建立資本主義民主社會,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故選:D。本題主要考查了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法律文獻。產階級法律文獻的有關內容。A故選:A。本題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相關知識的掌握,工業革命創造巨大生產力。本題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工業革命的內容與影響。221年;秦始皇(或嬴政);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小題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或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從此,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小題3】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窘馕觥勘绢}以三則文字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統一以及歷史意義、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影響、孝文帝改革以及歷史意義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秦朝的統一以及歷史意義、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影響、孝文帝改革以及歷史意義等知識。1】①文藝復興;②新航路開辟;③法國大革命;④工業革命?!拘☆}2】君主立憲制。31783年;1787年美國憲法。【小題4】蒸汽機。汽船、火車。【解析】本題考查文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