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心理學反應時_第1頁
實驗心理學反應時_第2頁
實驗心理學反應時_第3頁
實驗心理學反應時_第4頁
實驗心理學反應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心理學汪偉教育科學系E-mail:

xiaoxieww@163.comExperimentalPsychology2023-02-061主要內容

第四章反應時間一、反應時間的性質二、影響反應時間的因素三、反應時間的測定方法四、反應時研究的新進展2023-02-062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反應時的研究歷史,了解什么是反應時以及反應時的分類;了解速度-準確性權衡問題以及影響反應時的內外因素,了解反應時研究的新進展,即在內隱研究中的應用;掌握減數法和加因素法這兩種用反應時分析信息加工過程的方法。

教學重點:反應時新法

教學難點:反應時研究的新進展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本章主要參考資料:1郭秀艷.實驗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楊治良.實驗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朱瀅.實驗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2023-02-063一、反應時間的性質(一)反應時間的概念(二)反應時間研究的簡史(三)簡單反應時間和選擇反應時間(四)反應時間實驗的要求(五)反應時間的因變量

2023-02-064(一)反應時間的概念反應時間是指從刺激的呈現到反應的開始之間的時距。反應時間也被稱為“反應的潛伏期”。2023-02-065(二)反應時間研究的簡史1796年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公案;Brandly的眼耳法(1820年)、人差方程;1850年Helmholtz運用反應時間來測定神經傳導速度;1868年,Donders發明分離反應時間的實驗(反應時間的相減法),分離出簡單反應時、辨別反應時和選擇反應時;1879年及以后,馮特及其學生對反應時間進行了系列研究。其中,Cattell揭示了選擇反應時長于簡單反應時的原因——在反應的準備上不同;2023-02-066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認知心理學興起。認知心理學主張研究認知活動本身的結構和過程,并把這些過程看作信息加工過程。而任何過程都需要時間,因而可利用反應時間這一客觀指標,來對加工過程進行研究,以揭示信息加工過程和信息加工的各個階段。例如,運用反應時間相減法,安排兩種作業A和B,其中A包含B所沒有的某個特定心理過程,而在其他方面相同,那么這兩個作業的反應時間之差就是那個特定的心理過程所需要的時間。2023-02-0671969年,Sternberg在相減法的基礎上發展了反應時間的相加因素法。相加因素法假定,完成一個作業所需的時間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階段分別所需時間的總和。2023-02-068由于反應時間的相減法和相加因素法都不是直接測得某一特定加工階段所需的時間,而是要通過間接的比較才能得到,并且相應的加工階段也要通過嚴密的推理才能被發現。因此,Hamilton等(1977)、Hockey等(1981)發展了一種新的實驗技術——“開窗”實驗。Meyer等(1988)速度-準確率分解技術(speed-accuracydecomposition,SAD)2023-02-069(三)簡單反應時間和選擇反應時間簡單反應時間是給予被試者以單一的刺激,要求他作同樣的反應。被試的任務很簡單,他預先已知道將有什么樣的刺激出現并需要作出什么樣的反應。選擇反應時間是根據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種可能性中選擇一種符合要求的反應。2023-02-0610簡單反應時間實驗在一弱光照明的室內,被試端坐在桌前,面對一個屏幕,注視屏幕上的一個孔(通過這個孔可以呈現燈光)。事先呈現燈光給被試看看,讓他熟悉這個刺激。桌上放一電鍵,指示被試當他聽到預備信號時即將手指放在電鍵上,當燈光一呈現就立即按下電鍵。屏幕后是主試操縱儀器的地方,使用計時器來測量刺激到反應的時間。SR2023-02-0611選擇反應時間實驗安排紅和綠兩種不同的色光刺激,有兩個反應鍵放在被試面前,規定其用左右手指各放在一個鍵上,并用左手反應紅光,用右手反應綠光,這是選擇反應測量的典型示例。顯然,在這一選擇時間里包括了被試的辨別和選擇活動所花費的時間,他必須在作出反應之前對不同刺激有所辨別,并作出不同反應的選擇。SR2023-02-0612(四)反應時間實驗的要求進行反應時間實驗,除了和其他心理實驗一樣,都要很嚴格地控制實驗條件,像刺激的強度和刺激持續的時間等等。除此之外,進行反應時間實驗研究,要講求策略思想,應嚴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要求,方能取得預期的效果。2023-02-06131.對被試反應的要求首先從被試反應要求上看,應避免出現過早反應或其他錯誤的反應。防止出現“假反應”的有效措施是在實驗中插入偵察試驗(detectiontest),即給預備信號之后并不呈現刺激。2023-02-06142.選擇反應數目選擇反應的數目需要與辨別的刺激數目相等,即有幾種反應就要有幾種刺激。2023-02-0615(五)反應時間的因變量

反應時實驗中有二個基本因變量(或依變項)(dependentvariable),即速度(speed)和準確性(accuracy)。反應時間實驗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權衡反應速度和反應準確性的相互關系。

人們都有這樣的常識,當一個人很快去完成某件事時,他會比慢慢地做某件事犯更多的錯誤。反之,如果某人很正確地做某件事時,速度上就會變慢。心理學家稱這種關系為速度-準確性權衡。2023-02-0616帕徹拉(Pachella,1974)的實驗結果表明,為了使錯誤率降低到2%,反應時將增加100毫秒。這說明根據速度-準確性權衡,為了減少錯誤率,反應時間就會延長。

2023-02-0617二、影響反應時間的因素(一)反應時間受刺激變量的影響(二)反應時間受機體變量影響2023-02-0618(一)反應時間受刺激變量影響在刺激變量中,對反應時間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有:刺激的不同類型、強度、復雜程度刺激呈現的方式……2023-02-06191.因刺激的不同類型而異不同類型的刺激通過特定的通道作用于各個感官,它們的反應時間是不同的。同一感覺道里,刺激的部位不同,反應時間也有差異。2023-02-0620表3-6

不同感覺道的反應時間(被試為有訓練的成人)1.因刺激的不同類型而異2023-02-06212.因刺激的強度不同而異對不同強度的1000赫茲純音的反應時間2023-02-06223.因刺激的復雜程度而異(1)刺激選擇數目越多,愈復雜;(2)刺激相似程度越高,則愈復雜。顯然,刺激越復雜,反應時間必然越長。

2023-02-06234因刺激呈現方式不同而異我國心理學家(張鐵忠和沙建英,1987)對雙眼視野不同位置的視覺運動反應時間進行了測定,獲得了表3-10的實驗結果。2023-02-06242023-02-06252023-02-0626(二)反應時間受機體變量影響影響反應時間的主要刺激變量如上所述,但外在原因需通過內在條件而起作用,和其他心理現象一樣,反應時間也是以機體的內部狀態為中介而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影響反應時間的機體變量為數眾多,主要有:機體適應水平、準備狀態、練習次數、動機、年齡因素和個別差異、酒精和藥物作用等。2023-02-06271.適應水平適應(adaptation)在此處意指在刺激物的持續作用下,感受器發生的變化。感受器的適應水平對反應時間有著明顯的影響。霍弗蘭(Hovland,1936)的實驗中,當雙眼對不同的照明適應后,測量了對254公尺燭光的反應時間。刺激是一直徑為20毫米(0.8吋)照明為250支燭光的白色圓塊,觀察距離為30厘米(12吋),五名被試者的平均成績(每人每種條件各測試100次)列于表3-11。2023-02-0628這個材料表明,感受器適應水平的變化對反應時間的影響。1.適應水平2023-02-06292.準備狀態準備狀態(readiness)是指機體對于某種行為作出的準備情況。被試者在主試者發出“預備”口令到刺激呈現這段預備時間內的準備狀態也是影響反應時間的因素之—。在這時距內,被試者處于積極準備狀態,力求盡快對刺激作出反應。如果預備時間太短,被試者可能來不及準備;如果太長,被試者的準備狀態又可能出現衰退而延誤反應。2023-02-0630許多研究說明,盡管存在個體差異,但最有利的預備時間大約是1.5秒。中村在研究蹲踞式起跑時,把從預備口令到鳴槍的時間間隔分別定為1、1.5和2秒三種,結果發現間隔時間為1.5秒時,運動員從聽鳴槍到手離地的反應時間最短。2.準備狀態2023-02-06313.練習次數在心理實驗中,練習(exercise)是一個控制變量,即一個潛在的自變量。練習與反應時間的關系相當密切。在一定范圍內,練習次數越多(上百次),反應會越快,反應時間減少的趨勢是逼近一個極限而穩定下來。2023-02-06324.動

機動機(motive)是由于人的某種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行為指向。反應時間實驗中被試者易受某種額外動機的影響。約翰遜(Johnson,1922)的實驗發現主試者所設計的一些附加動機能使聽覺反應加快。2023-02-06335.年齡因素和個體差異一般認為,自發育階段至25歲前(青少年階段),反應時間隨年齡增長而減少,起初減得快,以后較慢。戈茨達克(Gottsdamker,1968)在對一組年齡為18~93歲的成人被試者的研究中注意到,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運動反應時間逐漸延長。此外,還有人發現在25歲以后到60歲的一段時間內,反應時間的增長極為緩慢,但60歲以后反應時間開始有了較大增加。2023-02-0634個體差異(或個別差異)指不同個體之間在品質和屬性上存在的任何差別。菲薩爾(Fessard,1926)曾對1000名男性成人被試者作聽覺簡單反應時間的測定,結果發現反應時間的均數分配大致上呈常態。但是老年組的變異系數較顯著地高于青年和中年組,說明老年組在感覺-運動反應速度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個別差異。5.年齡因素和個體差異2023-02-06356.酒精及藥物的作用酒精在腦神經系統達到一定濃度時,中樞神經系統逐漸遲鈍,對周圍情況變化的反應速度大大下降。如果是酗酒,其反應時間將延長2~3倍,甚至更長,往往緊急情況已到眼前,還未發現或采取任何措施便已肇事。例如車速每小時40公里,未飲酒的駕駛員對道路復雜情況作出反應只需0.6秒,而飲酒后的駕駛員卻要1.8秒。這樣,汽車在反應時間內所行駛的距離就從0.6秒的7公尺增加到1.8秒的21公尺,所需的安全距離增加了14公尺,即從27公尺增加到41公尺。

2023-02-0636目前,刺激中樞神經的心理殺傷性藥劑,大致分三類,即鎮靜劑、興奮劑和致幻劑。鎮靜劑雖能消除情緒緊張、焦躁、恐懼感,但會使駕駛員肌肉活動能力下降,并出現睡意,以致反應遲鈍。興奮劑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與鎮靜劑作用相反,它可以消除疲勞,驅逐睡意,改善思維活動力,提高反應速度,但會使各類職業人員思想麻痹,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致幻劑會使人有時產生幻覺。如傷風感冒服用過量解熱鎮痛劑,會使人的注意力、精力、反應能力下降。2023-02-0637三、反應時間的測定方法(一)反應時間的相減法(二)反應時間的相加因素法(三)反應時間的“開窗”實驗(四)速度-準確率權衡2023-02-0638(一)反應時間的相減法1、Donders的3種不同的RT;2、減法法實驗3、減法法評價2023-02-0639(1)反應時ABC(1)Donders首先測定3種不同的反應時間:A-反應時間:S1→R1B-反應時間:S1→R1S2→R2C-反應時間:S1→R1S22023-02-0640(1)反應時ABC(2)A反應時C反應時C?AB反應時C反應時B?C基線時間辨別時間選擇時間2023-02-0641(1)反應時ABC(3)反應時間的相減法最初是被用來測定某一心理過程所需的時間的。但是,反過來看,也可以從兩種反應時的差數來判定某個心理過程的存在。認知心理學正是這樣來應用反應時間相減法的。2023-02-0642(1)反應時ABC(4)減法反應時間的實驗當時受到內省心理學家的攻擊。當一個訓練有素的內省者進行Donders反應時,他們注意到C反應的感受不像是一個A反應加上其他的什么東西,B反應也不像是C反應加上別的什么,而是覺得三種反應均不相同。2023-02-0643(2)Posner的實驗Posner等曾設計過一個實驗,運用反應時相減法來證實,短時記憶的信息除聽覺編碼之外,是否還存在視覺編碼的問題。他們在實驗中安排了兩種材料:一種是形同音同的兩個字母如AA;另一種是形狀不同但讀音相同的兩個字母如Aa。并安排了兩種呈現方式:一種是同時呈現;另一種是繼時呈現,時間間隔為0.5s、1s和2s。要求被試判定所呈現的兩個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鍵反應,記錄反應時間。在這兩種情況下,正確反應都是“相同”。2023-02-0644(2)Posner的實驗——結果2023-02-0645(2)Posner的實驗——結論應用減法反應時間的方法,證明了某些短時記憶的信息加工,可有視覺和聽覺編碼兩個連續階段。2023-02-0646(3)證明心理旋轉的實驗(1)心理旋轉指單憑心理運作(不靠實際操作),將所知覺的對象予以旋轉,從而獲得知覺經驗的心理歷程。20世紀70年代,庫柏(Cooper)和謝波德(1973)用減數法反應時實驗證明了心理旋轉的存在。研究者設想,如果連續的心理旋轉確實存在,那么減法反應時的邏輯正好可以與之吻合。假設有兩個任務,它們之間除了被知覺對象需要心理旋轉的角度不同外別無差異,那么兩者的反應時之差應當就是心理旋轉完成兩者間角度差所需的時間。2023-02-0647(3)證明心理旋轉的實驗(2)例如,傾斜度0°和傾斜度60°兩種任務中,除了傾斜角度之外其他條件均一樣,如果存在心理旋轉過程的話,那么應該是第二個任務只比第一個任務多一個從60°旋轉至0°的心理過程,故:

RT60°-RT0°=從60°至0°心理旋轉所需時間RT60°:表示傾斜度60°時的反應時間

RT0°:表示傾斜度0°時的反應時間其余類推。同理:

RT120°-RT60°=從60°至120°心理旋轉所需時間

實驗者進一步推論:如果發現以上任務的反應時確有差異,而且這種差異和兩任務間角度差呈現正比關系,就可以證明心理旋轉的確存在。2023-02-0648材料2023-02-0649結果2023-02-0650減法法評價減數法的反應時間實驗的邏輯是安排兩種反應作業,其中一個作業包含另一個作業所沒有的一個處理(加工)階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從這兩個反應時間之差來判定此加工階段。這種實驗在原則上是合理的,在實踐上是可行的。認知心理學也正是應用減數法反應時間實驗提供的數據來推論其背后的信息加工過程的。減數法也有其弱點:使用這種方法要求實驗者對實驗任務引起的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一系列心理過程有精確的認識,并且要求兩個相減的任務中共有的心理過程要嚴格匹配,這一般是很難的。這些弱點大大限制了減數法的廣泛使用。2023-02-0651(二)反應時間的相加因素法1、什么是相加因素法?2、加因素法的典型實驗3、相加因素法評價2023-02-06521、什么是相加因素法?在20世紀,Sternberg(1969)發展了唐德斯的減數法反應時間,提出了加法法則,稱之為加因素法(additivefactorsmethod)。這種實驗并不是對減數法反應時間的否定,而是減數法的發展和延伸。加因素法反應時間實驗認為完成一個作業所需的時間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階段分別需要的時間的總和,如果發現可以影響完成作業所需時間的一些因素,那么單獨地或成對地應用這些因素進行實驗,就可以觀察到完成作業時間的變化。2023-02-0653加因素法反應時間實驗的邏輯如果兩個因素的效應是互相制約的,即一個因素的效應可以改變另一因素的效應,那么這兩個因素只作用于同一個信息加工階段;如果兩個因素的效應是分別獨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這兩個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階段。這樣,通過單變量和多變量的實驗,從完成作業的時間變化來確定這一信息加工過程的各個階段。因此,重要的不是區分出每個階段的加工時間,而是辨別認知加工的順序,并證實不同加工階段的存在。2023-02-0654加因素法假定,當兩個實驗因素影響兩個不同的階段時,它們將對總反應時間產生獨立的效應,即不管一個因素的水平變化如何,另一個因素對反應時間的影響是恒定的。這樣稱兩個因素的影響效應是相加的。

加因素法的基本手段是探索有相加效應的因素,以區分不同的加工階段。

加因素法反應時間實驗的邏輯2023-02-0655a1a2自變量A706050403020100b2b12023-02-0656a1a2自變量A706050403020100b2b12023-02-06572、加因素法的典型實驗Sternberg運用反應時相加因素法研究短時記憶信息提取的階段:方法:先給被試看1~6個數字(識記項目),然后看一個數字(測試項目)并同時開始計時,要求被試判定此測試數字是否是剛才識記過的,按鍵作出是或否的反應,計時也隨即停止。這樣就可以確定被試者能否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時間(反應時間)。見視頻演示2023-02-0658通過一系列的實驗,Sternberg從反應時的變化上確定了對提取過程有獨立作用的四個因素,即測試項目的質量(優質的或低劣的)、識記項目的數量、反應類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個反應類型的相對頻率。因此,他認為短時記憶信息提取過程包含相應的四個獨立的加工階段,即刺激編碼階段、順序比較階段、二擇一的決策階段和反應組織階段(先前曾將最后的兩個階段合并為一個階段)。2、加因素法的典型實驗2023-02-0659Sternberg認為,測試數目的質量對刺激編碼階段起作用,識記項目的數量對順序比較階段起作用,反應類型對決策階段起作用,反應類型的相對頻率對反應組織階段起作用。

具體的實驗步驟:(見下頁)2、加因素法的典型實驗2023-02-0660第一步,改變檢驗刺激(probe)的質量(即改變探針刺激的性質),發現對一個殘缺、模糊的刺激進行編碼比對一個完整、清晰的刺激花的時間較長,而且對不同大小的記憶表影響相似,表明系列比較階段之前存在一個獨立的編碼階段。2、加因素法的典型實驗2023-02-0661第二步,改變記憶表中項目的數量,得出記憶表大小與反應時間之間的線性關系,證實了系列比較階段的存在。2、加因素法的典型實驗2023-02-0662第三步,分別計算Y與N反應,發現對不同大小的記憶表,都是N反應時長于Y反應時,表明了兩種決定階段的存在,即在系列比較之后,有一個被試選擇反應種類的決策階段,而且產生N反應比產生Y反應難。2、加因素法的典型實驗2023-02-0663第四步,改變某一種類反應(Y或N)的出現頻率,發現對兩類反應產生同樣的影響,提高任一類反應的出現頻率,都會使這類反應的組織更為容易,從而使反應時下降。表明反應選擇之后存在一個獨立的反應組織階段。2、加因素法的典型實驗2023-02-0664加法反應時識記項目的編碼探針刺激的編碼順序比較決策反應組織反應時間探針刺激的性質識記項目的數量反應類型反應類型的相對頻率圖2短時記憶信息提取的階段及其影響因素2023-02-0665斯頓伯格在完成了上述實驗后提出,加因素反應時有二個特點:(1)實驗者可以通過操作變更階段的持續時間,完成這項工作的自變量就稱之為因素,當然,因素可以不只是一個;(2)在這些因素中又可分為二類:一類為影響反應時間的附加因素,亦為非交互作用的因素,這類因素稱之為影響反應的附加因素,另一類因素為影響同一階段的因素,這類因素為交互作用的因素。因此,斯頓伯格認為,一旦找到交互作用和附加因素的模型,心理學家也就揭示了加工階段是怎樣相關的。2、加因素法的典型實驗2023-02-06663、相加因素法評價加因素法的弱點是,它的基本前提是人的信息加工是系列加工,這一點受到很多心理學家的質疑。因為加因素法反應時實驗是以信息的系列加工而不是平行加工為前提的,因而有人認為其應用會有很多限制。更為直接的問題是關于加因素法反應時實驗的邏輯,即能否應用可相加和相互制約的效應來確認信息加工的階段。Pachella(1974)指出,兩個因素也許能以相加的方式對同一個加工階段起作用,也許能對不同的加工階段起作用并且相互發生影響。

還有人指出,加因素法反應時實驗本身并不能指明一些加工階段的順序,在這個方面,它極大地依賴于一定的理論模型。2023-02-0667(三)反應時間的“開窗”實驗1、什么是“開窗”實驗?2、開窗實驗3、開窗法評價2023-02-06681、什么是“開窗”實驗?前面談到的減數法和加因素法反應時實驗難以直接得到某個特定加工階段所需的時間,并且還要通過嚴密的推理才能被確認。如果能夠比較直接地測量每個加工階段的時間,而且也能比較明顯地看出這些加工階段,那就好像打開窗戶一覽無遺了。這種實驗技術稱為“開窗”實驗,它是反應時實驗的一種新形式。2023-02-06692、開窗實驗Hamilton(1977)和Hockey(1981)的字母轉換實驗:方法:給被試呈現1~4個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標上一個數字,如“F+3”、“KENC+4”等,當呈現“F+3”時,要求被試說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個位置的字母即“I”。換句話說,“F+3”即將F轉換為I,而“KENC+4”的正確回答是“OIRG”,但這四個轉換結果要一起說出來,凡刺激字母在一個以上時,都應如此,只作出一次反應。2023-02-0670“KENC+4”實驗的具體過程

四個字母一個一個地繼時呈現,由被試者按鍵自行控制,被試者第一次按鍵就可以看見第一個字母K,同時開始計時,接著被試者按照要求作出聲轉換,說出LMNO,然后再按鍵看第二個字母E,再作轉換。如此循環直至四個字母全部呈現并作出回答,計時也隨之停止。出聲轉換的開始和結束均在時間記錄中標出來。2023-02-0671根據這種實驗的反應時數據,可以明顯地看出完成字母轉換作業的三個加工階段:(1)從被試者按鍵看到一個字母到開始出聲轉換的時間為編碼階段,被試對所看到的字母進行編碼并在記憶中找到此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2)被試按規定進行轉換所用的時間即為轉換階段;(3)從出聲轉換結束到按鍵看下一個字母的時間為貯存階段,被試將轉換的結果貯存到記憶中,有時還須將前面的轉換結果加以復述和歸并。

2023-02-0672字母轉換作業示意圖2023-02-06733、開窗法評價不難看到,這種“開窗”實驗的優點是引人注目的,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可能在后一個加工階段出現對前一個階段的復查,貯存階段有時還包含對前面字母的轉換結果的提取和整合,并且它難以與反應組織分開來。2023-02-0674(四)反應時間的速度與準確性的權衡研究者們為了研究人類信息加工的特性,常常把反應時間作為指標。其考慮的邏輯是,心理加工過程的復雜性和反應時間的長短之間有一種對應關系,即對一個復雜刺激的加工所需時間較長;而對一個簡單刺激的加工時間則要短一些。然而,反應時實驗中除了反應速度之外還有反應準確率問題。研究者們注意到,被試有時會以犧牲準確率為代價去換取反應速度,有時則會以犧牲反應速度為代價去換取反應準確率,亦即被試能根據不同的實驗要求或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建立一個反應速度與反應準確率的標準來指導他的反應。這就是反應速度與準確率的權衡(speed-accuracytrade-off,SAT)。2023-02-0675四、反應時研究的新進展(一)、序列反應時(二)、內隱聯想測驗2023-02-0676反應時新法的誕生和發展為心理學研究的很多領域注入了活力。20世紀80年代,內隱學習領域出現了一種名為序列反應時(SerialReactionTime,SRT)的研究方法,10年后,剛剛萌發的內隱社會認知領域也出現了一種基于反應時范式的研究方法----內隱聯想測驗(ImplicitAssociationTest,IAT)。這兩種方法的興起、發展和推廣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都得益于反應時技術的新進展。2023-02-0677(一)、序列反應時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內隱學習研究中出現了新的研究范式----序列學習范式,用以研究人們對序列規則的無意識獲得。序列反應時(serialreactiontime,SRT)任務正是序列學習范式中的經典任務之一,它以反應時作為反應指標,以序列規則下的操作成績和隨機序列下的操作成績之差來表示內隱學習的學習量。2023-02-0678SRT的基本程序和原理序列反應時范式是尼森(Nissen,M.J.)和比勒姆(Bullemer,P.)于1987年提出的。這種研究范式以反應時為指標,整個實驗過程十分類似一個選擇反應時實驗:處于不同空間位置的視覺刺激分別對應不同的反應鍵,每次呈現一個視覺刺激,被試按相應鍵盡快予以反應,該刺激隨即消失,短暫的時間間隔后出現下一個視覺刺激。而SRT的特點在于,整個實驗中刺激的呈現序列是有規律的。2023-02-0679例如,在尼森和比勒姆(1987)的實驗中,屏幕上從左到右的四個位置依次被設定為位置1、2、3、4,每個位置都對應著一個按鍵。視覺刺激是一個星狀圖形,并按固定的位置序列(4-2-3-1-3-2-4-3-2-1)呈現。一般來說,固定序列循環6-10次構成一個組段。在實驗前,被試只被告知將要進行的是反應時測試,他們不知道在任務中刺激是按某個固定但不明顯的模式依次呈現的。主試會在多次重復該固定位置序列的情況下(通常是8—12個組段)插入一個隨機的位置序列,之后再恢復固定的位置序列。2023-02-0680結果發現,盡管被試沒有意識到序列規則的存在,其反應時還是會隨著固定序列的重復而逐漸下降,但這并不一定代表被試對序列規則發生了學習,因為反應動作的練習效應也是可能的解釋。研究者必須比較被試對固定序列和對隨機序列的反應時。當后者的反應時要顯著大于對前者的時,才說明序列學習發生了。

不難發現,SRT對內隱學習的揭示符合減數法的基本邏輯:反應時的差異對應著心理過程的差異。2023-02-0681在SRT實驗中,對固定序列和隨機序列的反應都是對同樣刺激的同樣規則的選擇反應任務,因此兩者的反應時差異只可能說明,被試在固定序列中作出選擇反應的心理過程被易化了。即對固定序列中的目標刺激做出反應相對容易,從而使反應時縮短;而對于隨機序列,選擇反應的心理過程沒有易化,反應較為困難,因此反應時相對較長。通常,這種心理過程的易化只能是由個體的學習所引發。又由于本實驗中被試并沒有外顯地意識到固定序列的規則,因此這種學習就是內隱學習。

2023-02-0682

為了用減數法邏輯推出內隱學習的發生,研究者還必須盡力控制好實驗條件,使得兩種實驗條件下有差異的那個心理過程必須而且只能是內隱的。即在序列反應時實驗中,就必須使被試在一個條件下不發生任何學習,而在另一個條件下只發生內隱學習,不能發生外顯學習;否則反應時的差異就不能簡單地解釋為內隱學習了。

因此,反應時任務結束后,被試還要接受測量外顯知識的任務,通常是生成任務(generatetask),即刺激位置仍按固定序列順序呈現,但被試要根據屏幕上出現的刺激位置,預測下一個刺激出現的位置。這個任務的指標是準確度,它反映了被試的外顯序列知識。如果反應時任務的反應時差異與生成任務的準確度相關很低,說明發生的是內隱學習。2023-02-0683序列反應時的變式

通過對SRT實驗材料的操縱,可以有效調節規則的難易程度,防止規則外顯化,增加規則被內隱習得的可能性。例如,繆森和斯奎爾(Musen

和Squire,1993)設計了一組新的實驗材料,它們由7個打印顏色和本身含義不一致的色詞(紫、綠、黃、橙、藍、白、紅)組成,要求被試對色詞的打印顏色進行反應。色詞和打印顏色間存在一一對應關系,比如:色詞”紅”一定是藍色的,色詞”黃”是白色的。

實驗采用了正常成人和健忘癥患者兩組被試,希望用SRT變式發現被試對上述規則的內隱學習。2023-02-0684結果發現:兩組被試的表現極其相似,在”詞-色”對應規則保持不變的前6組實驗中,反應時逐漸下降;而當對應規則發生變化時,反應時又迅速上升,這說明被試能夠習得規則。

這個實驗的規則比標準SRT實驗的規則難度大,且采用了健忘癥患者被試,在論證規則學習的內隱性方面更具說服力。2023-02-0685二、內隱聯想測驗

內隱聯想測驗(ImplicitAssociationTest,簡稱IAT)是繼序列學習之后,反應時新法向高級心理認知領域的進一步拓展。一直以來,社會認知領域的內隱研究難有起色,而原因不外乎:傳統的投射測驗或情景測驗的方法很難量化;已有的內隱領域的研究方法雖可以量化,但很難直接借鑒到態度、觀念等社會認知研究中。

1998年,基于反應時范式的IAT成功實現了內隱社會認知研究量化的夢想。IAT的成功促進了內隱社會認知領域的蓬勃發展,同時IAT本身也在改進完善,不斷豐富著反應時實驗范式的解釋能力。2023-02-0686IAT的基本程序和原理IAT是由格林沃德(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IAT是以反應時為指標,通過一種計算機化的分類任務來測量兩類詞(概念詞與屬性詞)之間的自動化聯系的緊密程度,繼而對個體的內隱態度等內隱社會認知進行測量的。2023-02-06871.基本程序格林沃德(1998)的花-蟲IAT(Flower-InsectIAT)程序。2023-02-0688如表所示,IAT的基本實驗程序分為7步:(1)呈現概念詞(conceptwords)的樣例,要求被試盡快地進行辨別歸類,由系統記錄反應時,在花—蟲IAT中,概念詞為”花”或”蟲”,樣例為某種花或蟲的圖象;(2)對屬性詞(attributivewords)樣例進行歸類反應,在上例中,屬性詞為褒義詞或貶義詞,褒義詞的樣例如漂亮、等,貶義詞樣例如惡心、討厭等;2023-02-0689(3)聯合任務1,要求被試對概念詞與屬性詞的聯合作出反應,由于概念詞和屬性詞之間有兩種可能的關系:相容的(compatible)和不相容的,通常在IAT實驗中設置兩個聯合任務----相容聯合任務和不相容聯合任務。

所謂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聯系與被試內隱的態度一致,如相對于蟲,被試對花的態度更為積極,那么花和褒義詞的關系為相容,蟲和褒義詞的關系為不相容。不過,在實施IAT之前,無法知道哪個聯合是相容的,所以在這里僅稱為聯合任務1和聯合任務2,對上例來說,在聯合任務1中,要求被試在花的圖象和褒義詞共同出現時,按左鍵,蟲的圖象和貶義詞共同出現時,按右鍵;2023-02-0690(4)對聯合任務1進行測試;(5)為了配合聯合任務2的實施,交換左右鍵反應的內容,再次要求被試對概念詞樣例進行反應;(6)聯合任務2,和聯合任務1的反應內容正好相反;(7)對聯合任務2進行測試。2023-02-0691由于IAT是基于反應時范式的,所以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只要求記錄被試的反應時。具體的數據處理步驟如下:(1)只選取兩個測試階段的數據;(2)刪除聯合任務測試中的前兩次試驗,即表4-4第4步和第7步中第1、2次試驗數據;(3)將短于300ms的反應時記為300ms,長于3000ms的反應時記為3000ms,不對錯誤試驗的反應時進行任何處理,也不刪除任何極端被試的數據;(4)對反應時進行自然對數轉換;(5)求兩個測試階段反應時的均值;(6)相容和不相容聯合測試反應時均值相減即為所求得IAT效應。2023-02-06922.基本原理

為何相容和不相容任務的反應時之差可以作為IAT效應呢?依據唐德斯減數法的原理,反應時的不同階段對應著不同的加工過程,反應時越長,心理加工過程越復雜。

在社會認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現的刺激多具有復雜的社會意義,其必然引起被試心理的復雜反應,這些刺激可能與內在需要或內隱態度相一致,也可能與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會意義不同,被試的加工過程的復雜程度就會不同,從而反應時的長短也會不同。

2023-02-0693相容任務中,概念詞和屬性詞的關系與被試的內隱態度一致或二者聯系較緊密,此時辨別任務更多依賴自動化加工,相對容易,因而反應速度快,反應時短;不相容任務中,概念詞和屬性詞的關系與被試的內隱態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緊密聯系,這往往會導致被試的認知沖突,此時辨別任務更多依賴復雜的意識加工,相對較難,因而反應速度慢,反應時長。

所以,兩種聯合任務的反應時之差可以作為概念詞和屬性詞的關系與被試的內隱態度相對一致性的指標,即上述的IAT效應。內隱和外顯測試間的高相關表示內隱聯想測驗結構效度高。內隱聯想測驗效應與簡單反應時的相關應盡可能低。2023-02-0694內隱聯想測驗http:///implicit/index.jsp2023-02-0695IAT的各種變式經典IAT將減數法應用于內隱態度的測量,但是仍存在各種問題,比如只能獲得相對內隱態度評價,而無法測量個體對單一概念或更多概念的評價,忽略了錯誤率所提供的信息等。以上大多數問題還是涉及到反應時實驗的設計框架,所以研究者們提出了一些新的實驗程序變式來解決這些問題:1.Go/NO-Go聯想測驗(Go/NO-GoAssociationTest,簡稱GNAT)2.外在情感性Simon任務(ExtrinsicAffectSimonTask,簡稱EAST)2023-02-0696在IAT的應用中,研究者們逐漸意識到IAT的兩大缺陷:1)忽略了速度-精確性權衡原則,根據這個原則,個體在反應速度上的增長勢必導致總體反應精確性的降低,這是所有基于反應時范式的研究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在IAT中只使用反應時作為考察指標,就有可能忽略錯誤率所包含的信息;2)其次,只能考察被試對兩個對象的相對態度,而不能測量被試對某一對象的態度,如花蟲IAT中,IAT效應的顯著性只表示相對于蟲來說,人們對花更積極,或者相對于相對于花來說,人們對蟲的態度更為消極,而不能說明人們對花的態度到底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1.Go/NO-Go聯想測驗2023-02-0697諾塞克和巴那吉(Nosek

和Banaj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