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初步勘察報告_第1頁
巖土工程初步勘察報告_第2頁
巖土工程初步勘察報告_第3頁
巖土工程初步勘察報告_第4頁
巖土工程初步勘察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言1.1工程概況1.1.1任務來源:我院受**(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對其擬建的新工場建設工事場地進行了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勘察為初步勘察。1.1.2地理位置:擬建場地位于有限公司西側。1.2勘察目的、任務及執行標準1.2.1勘察目的和任務初步查明擬建場地40.00m以淺各土層的地層結構、巖性特征及分布規律,提供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初步查明場地地下水的分布埋藏特征及補給和排泄條件,提供水位及其變化幅度;初步判別場地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以上土體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等級;對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作出初步評價,并判別建筑場地類別;對場地和地基的穩定性和適宜性作出評價;對各土層的工程特性作出評價,并初步提供各土層的承載力特征值及樁基參數,并對本工程詳細勘察工作提出建議。1.2.2勘察工作執行的依據1.2.2.1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圖及電子文檔.1.2.2.2本次勘察按下列規范、標準執行:《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原狀土取樣技術標準》(JTJ89-92);

《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靜力觸探技術標準》(CECS04:88);我院IS09001:2000標準作業文件。1.3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情況1.3.1勘探孔的布置本次勘察根據擬建工程性質及有關規范要求,由我院與委托方協商布置勘探工作量。共布設40.0m左右深的機鉆孔4只,40.0m左右深雙橋靜力觸探孔5只。勘察采用機鉆孔取原狀土樣進行室內土工分析、靜力觸探及標準貫入試驗等原位測試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施工。野外工作于2017年3月26日開始,2017年3月28日結束。室內土工試驗于2017年4月1日結束。1.3.2勘察工作方法1.3.2.1鉆探和取樣本次施工機鉆孔使用SH-30型工程鉆機施工,開孔孔徑為146mm,終孔孔徑為110mm,護壁管徑為146mm,采用泥漿護壁旋轉鉆進。每鉆進1?2m取原狀土樣一件或進行標準貫入試驗一次。粘性土中利用上提雙錐面活閥式取土器,軟土采用薄壁式取土器,砂(粉)性土采用內置環刀取砂器,采用重錘少擊法采取原狀土樣;擾動樣利用標貫器采集。1.3.2.2靜力觸探試驗靜力觸探孔采用及貫入力為15T的雙缸液壓式靜力觸探儀(使用錐底截面積為15cm2的雙橋探頭,定期率定合格)施工。將探頭勻速貫入土體中,貫入速率控制在1.20±0.30m/min,每貫入2m進行一次歸零校驗。通過探頭內的傳

感器把探頭在貫入土層中所受的錐尖阻力(么)及側壁摩阻力偵)轉變為電訊線。號,由D3號,由D310靜探微機自動采集數據,并生成九、么、〃么隨深度變化的連續曲1.3.2.3標準貫入實驗將標準貫入器置于預定的試驗深度處,使重63.5kg的自由落錘提升76cm,然后使其自由下落,先將標準貫入器預打入土中15wi(以消除土層擾動對標準貫入擊數的影響),而后再記下打入30czn的擊數(每lOcm記錄一次擊數)。1.3.2.4室內土工實驗根據《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有關要求,對所取土樣進行相關指標的測試,數據采集采用KTG-4型全自動數據采集處理系統。1.3.3工程測量本次勘察是根據委托方提供的平面布置圖所示的勘探孔位置,由本院CAD中心提取各勘探點的坐標,以現有的有限公司圍墻西側水泥路上的M2(X=38026.877,Y=41667.304)和M3(X=37867.581,Y=41678.422,均為鐵釘紅漆標記)作為放樣控制點(詳見“控制點平面布置圖”),用全站儀極坐標法測放各勘探點位置。各勘探點高程引測于M3(H=3.372m,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1.3.4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累計完成的勘探及測試工作量見表1.1;各勘探孔性質詳見表1.2O勘探及測試工作量統計一覽表表1.1項目單位工作量備注外業勘察機鉆取土孔m/孔169.35/4SH-30型鉆機雙橋靜力觸探孔m/孔205.0/5麻花鉆m/孔9.0/3取原狀土樣件61取擾動土樣件6標準賈入試驗次104錘重63.5Kg,洛距76cm孔位測放、高程測量占八、、12全站儀、水準儀內業試驗物理力學試驗組67KTG-4型全自動數據米集儀顆粒分析組8借用水質分析組2勘察編號:2007-K-387勘探點性質一覽表 表1.2孔號坐標(m)孔口標高(m)孔深(m)地下水水位標高(m)勘探點性質XY潛水初見穩定J137909.74141672.4662.6342.450.501.00機鉆取土孔J237818.83941505.5872.7942.30機鉆取土孔J337795.91541626.5463.4241.300.551.05機鉆取土孔J437730.81941476.6342.6343.300.450.95機鉆取土孔C137897.04841499.9823.7240.00雙橋靜力觸探孔C237903.39541586.2243.1640.00雙橋靜力觸探孔C337832.35141439.4132.9940.00雙橋靜力觸探孔C437823.40141592.1073.3642.00雙橋靜力觸探孔C537829.80841678.3493.2243.00雙橋靜力觸探孔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有限公司西側,隸屬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沖湖積平原區,地貌形態單一,水系發育。擬建場地現多為荒地,中部有一北西至南西向寬約11.0m的自然河道穿越。勘探時測得陸上勘探孔孔口標高在2.63?3.72m之間,測得河道水面標高為1.11m(2017年3月28日),地形較平坦。2.2地基土的構成與特征根據本次勘探揭示,場地自然地面下最大勘探深度43.30m以淺的土體由第四紀全新世以來的沖湖積相?濱海相碎屑沉積土層組成o根據其巖性特征及其物理力學性質的差異性,可劃分為8個工程地質層,并細分為11個工程地質亞層,自地面起由上而下的土層分別為:]淤泥:灰黑色,流塑。主要為河道內浮泥,含有少量有機質及建筑垃圾。該土層擬建場地河道內有分布,最大厚度為0.40m。屬極高壓縮性極低強度軟弱土層。素填土:灰黃色?灰褐色,松軟。以粘性土為主,含植物根莖及少量碎磚。該土層擬建場地內除河道部位外均有分布,層頂標高2.63?3.72m,層厚0.80?1.60m,系壓縮性不均且偏高的低強度土層,未經處理不宜直接利用。粘土:暗綠?褐黃色,可?硬塑。含鐵車孟質結核,夾青灰色條紋。刀切面光滑有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中等偏高,韌性中等偏高。該土層擬建場地內均有分布,河道部位厚度變薄,層頂標高0.01?2.56m,層厚1.20?3.80m。系中等壓縮性,中高強度土層,為一般建(構)筑物較好的天然地基基礎持力層。粉質粘土:灰黃色,可塑為主。含少量鐵車孟氧化物斑點,底部夾薄層粉土。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該土層擬建場地內均有分布。其頂板標高為-l.51-0.96m,厚度為3.40?4.90m。屬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層,是天然地基基礎持力層之較好的下臥層。]粉質粘土:灰色,流塑。微層理發育,含少量有機質,偶夾薄層粉土,土性接近淤泥質土。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該土層擬建場地內均有分布,層頂標fnj-5.88~-4.68m,層厚13.20?14.40m。系局壓縮性,偏低強度的軟弱土層。2粉質粘土:灰色,軟?流塑。微薄層理發育,夾少量薄層粉土。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該土層擬建場地內均有分布,層頂標高-19.44?-18.28m,層厚5.50?6.60m。系中等偏高壓縮性,中低強度土層。粉質粘土夾粉土:灰色,軟塑為主。薄層理發育,粉質含量偏高,夾較多薄層粉土,局部呈互層狀分布,土質不均一。稍有光澤,搖振反應無?緩慢,干強度偏低,韌性偏低。該土層擬建場地內均有分布,層頂標高-25.58-24.08m,層厚3.20~6.50m。系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層。粉質粘土:灰色,軟?流塑。微薄層理發育,夾少量薄層粉土,局部夾層較多。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該土層擬建場地內均有分布,層頂標高-31.07?-27.28m,層厚0.90?3.60m。系中等偏高局部高壓縮性,中低強度土層。1粉質粘土夾粉土:灰色,軟塑。微薄層理發育,粉質含量偏高,夾較多薄層粉土,幾乎呈互層狀分布,局部以粉質粘土為主。稍有光澤,搖振反應弗緩慢,干強度中等偏低,韌性中等偏低。該土層擬建場地內均有分布,層頂標高-33.64?-29.87m,層厚0.40?5.00m。系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層。2粉土:灰色,飽和,中密為主。薄層理發育,夾少量薄層粉質粘土。無光澤,搖振反應迅速,干強度低,韌性低。該土層擬建場地內大多有分布,但層頂標高及層厚變化較大,層頂標高-36.38-31.28m,厚度0.70?4.60m。系中等壓縮性,中等偏高強度土層。粉質粘土:灰色,軟塑為主。微層理發育,夾少量薄層粉土。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該土層擬建場地內均有分布,層頂標高-33.01—38.18m,本次勘察未揭穿,最大控制厚度5.30m。屬中等壓縮性,中低強度的土層。場地地基土的分布特征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各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詳見“土分析分層總表”,其平均值詳見“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一覽表”。3、水文地質條件3.1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較大,輕度潮濕。據歷史資料,市歷史最高洪水位為2.68m(1999年),最低河水位為0.01m,常年平均水位水位為0.88m。根據我院近年來搜集的資料,市歷史最高潛水位為2.63m,近3?5年來最高潛水位約2.50m,年變幅一般在1?2m,其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市歷史最高微承壓水水位為1.74m,近3?5年最高水位1.60m左右,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地表水以及上部潛水,微承壓水水位年變幅約0.80m。3.2場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勘察時測得場地河道水位標高為1.11m,淤泥厚度0.20?0.40m(2017年3月28日)。場地內對本工程建設有影響的地下水主要為潛水。潛水主要賦存于淺部粘性土層中,富水性差;受大氣降水及周邊河流的側向補給,以地面蒸發為主要排泄方式;受季節影響水位升降明顯。勘探時測得潛水初見水位標高為0.45?0.55m,測得穩定水位標高在0.95?1.05m(基本同當地河水位)。3.3水和土的腐蝕性評價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附錄G,判定本場地的環境類型為II類。經現場觀測,本場地地下水無色無味,清澈透明;根據鄰近場地的水質分析結果,結合地區建筑經驗,初步判定場地內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性;在長期浸水環境下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有微腐蝕性;在干濕交潛環境下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有弱腐蝕性。場地及其附近無明顯污染源,場地雨量較多;根據我院地區表層土易溶鹽分析資料及地區建筑經驗,初步判定場地地下水位以上土體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有微腐蝕性。4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4.1飽和砂土和粉土的液化判別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附錄A,市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丙類)時,可不進行飽和砂土和飽和粉土的液化判別。4.2建筑場地類別據鄰近場地勘探揭示,場地覆蓋層厚度大于50m。根據本次勘察成果,以J1孑L、J2孔和J4孔為例,估算本場地自然地面下20m以淺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V為152.8?153.6m/s(估算結果詳見表4.1)。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se50011-2010)4.1.6表,判定擬建場地為III類建筑場地,場地特征周期0.45so因其等效剪切波速介于m類與iv類分界線附近,設計時允許按插值方法確定地震作用計算所用的設計特征周期(覆蓋層厚度可按100m考慮)。詳細勘察時建議布設波速測試孔,以準確判別場地類別。據上述規范第4.1.1條,綜合判定本場地屬可進行建設的一般場地。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表 表4.1孔號JIJ2J4土層代號及名稱波速vsi(m/s)厚度di(m)(s)厚度di(m)(s)厚度di(m)(s)①。素填土1201.200.0100001.300.0108331.000.008333②粘土1902.800.0147373.000.0157892.900.015263③粉質粘土1704.800.0282354.000.0235293.700.021765④1粉質粘土14511.200.07724111.700.08069012.400.085517t(s)0.1302140.1308420.130878各孔等效剪切波v睛(m/s)153.6152.9152.85、場地及巖土分析與評價5.1不良地質作用及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擬建場地屬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沖湖積平原,地勢開闊平坦。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分析,本場地及鄰近地帶無全新活動斷裂、巖溶、滑坡、采空區等不良地質作用。場地河道具一定切割深度,適宜作為荷載要求較低的建筑物天然地基基礎持力層的②層粘土已較薄,且河底分布的淤泥,壓縮性極高強度極低;場地均有分布的①2層素填土,壓縮性不均且偏高;以上土層為本場地主要軟弱不良土層,設計及施工時應予注意。場地內淺部除上述情況外,本次初步勘察未發現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2場地的穩定性和地基的適宜性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及本次鉆探揭示,擬建場地無全新活動斷裂等不良地質作用。根據勘探揭示,場地內的土層分布較均勻穩定;場地淺部均有分布的②層粘土,工程性能較好,可作為荷載較小的建筑物(部品棟及更衣室棟)天然地基基礎持力層;中下部穩定分布的⑤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及⑦2層粉土,工程性能中等?較好,為一般建筑物(工場棟)可用的樁基礎樁端持力層;故本場地的穩定性較好,采取適當的基礎形式后,適宜進行工程建設。5.3巖土參數的統計、分析和選用5.3.1統計分析根據地基土層劃分結果,以各工程地質層為統計單位,對地基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進行分析,數據選擇按以下統計原則:大于u+3。或小于u-3。的異常數據被剔除(u一平均值,。一均方差)。本報告對室內土工試驗數據進行了數理統計,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范圍值、平均值、標準差及變異系數詳見“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一覽表”。5.3.2原位測試成果統計分析各土層的雙橋靜力觸探錐尖阻力q和側壁助力f,標貫擊數實測值(N)的范C S圍值、平均值等見表5.1“土層原位測試統計表”。5.3.3各土層抗剪強度標準值各土層抗剪強度平均值及標準值見“承載力特征值表5.2”。5.4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根據鉆探資料、原位測試成果及土工試驗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計算結合地區勘察經驗,提供的可供初步設計使用的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及樁基參數見表5.2。土層代號及名稱最清ma土層原位測試統計表表5.1①2素填土qr(MPa)1.000.540.755f(kPa)55.7716.7231.945②粘土qp(MPa)2.251.872.055f(kPa)120.4096.73104.125N967.677.0③粉質粘土qp(MPa)1.591.211.325f(kPa)47.0938.2442.685N956.675.6g粉質粘土qc(MPa)1.060.700.845f(kPa)50.6413.5916.095N422.6332.4④2粉質粘土qp(MPa)1.460.851.165f(kPa)42.9736.1039.515N734.8164.4⑤粉質粘土夾粉土qp(MPa)4.321.692.705f(kPa)121.9965.3384.205N14810.70139.6⑥粉質粘土qc(MPa)2.521.431.785f(kPa)70.0731.5749.245N745.364.5粉質粘土夾粉土qp(MPa)5.672.494.025f(kPa)120.4663.3695.325N151012.8611.8⑦2粉土qc(MPa)7.024.846.055f(kPa)150.39106.6124.835N2419213⑧粉質粘土qp(MPa)1.361.071.295f(kPa)30.0820.0525.735N1157.2136.4承載力特征值及預制樁樁基參數表表5.2土層代號及名稱抗剪強度標準值(固快)承載力特征值fak(kPa)極限側阻力標準值練(kPa)極限端阻力標準值縱(kPa)Ck(kPa)(o)②粘土56.9214.2520070③粉質粘土34.4915.5815050④1粉質粘土21.9813.629530④2粉質粘土24.00*13.00*12038⑤粉質粘土夾粉土16.00*20.00*150501800⑥粉質粘土20.00*15.0*13040⑦1粉粘夾粉土22.00*16.00*150522200⑦2粉土10.00*26.00*170703200⑧粉質粘土22.0*16.00*130注:打“*”號的為經驗值。5.5壓縮性指標統計利用土工試驗成果編制“分層壓縮曲線”,詳見本報告所附圖表,變形計算時可按有效自重應力至有效自重應力加附加應力壓力段所對應的壓縮模量值,壓縮模量計算公式如下:號(1+汐氣a戶1000X(°注2)/0馮)其中:0為有效自重應力(kPa);z為有效自重應力加附加應力壓力(kPa);%為土自重應力下的孔隙比;弓為有效自重應力加附加應力壓力下對應的孔隙比;氣為壓縮系數(MPai);E,為壓縮模量(MPa)。6地基土的分析與評價①]層淤泥,河道部位有分布,系極高壓縮性極低強度軟弱土層。①2層素填土,除河道部位外均有分布,系壓縮性不均且偏高的低強度土層,未經處理不宜直接利用;②層粘土,均有分布,系中等壓縮性,中高強度土層,可作為一般建(構)筑物良好的天然地基基礎持力層(河道部位切割較深,厚度較薄);③層粉質粘土,均有分布,系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層,為天然地基下良好的下臥層;④]層粉質粘土,多有分布,系高壓縮性,偏低強度軟弱土層;④2層粉質粘土,均有分布,系中等偏高壓縮性,中低強度土層;⑤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均有分布,系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層;為一般建(構)筑物可用的樁基礎樁端持力層。⑥層粉質粘土,均有分布,系中等偏高局部高壓縮性,中低強度土層;⑦]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均有分布,系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層;⑦2層粉土,大多有分布,系中等壓縮性,中等偏高強度土層;其穩定分布處為荷載要求較高的建(構)筑物良好的樁基礎樁端持力層;⑧層粉質粘土,系中等壓縮性,中低強度土層。7、結論和建議7.1、 本場地勘探深度內土層較為均勻穩定,場地不存在全新活動斷裂、巖溶、滑坡、采空區等不良地質作用,場地穩定性較好,適宜進行工程建設。7.2、 市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抗震設防類別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