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岳麓精品)_第1頁
第6課-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岳麓精品)_第2頁
第6課-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岳麓精品)_第3頁
第6課-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岳麓精品)_第4頁
第6課-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岳麓精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課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課程標準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1農業2手工業3商業4國力農耕經濟高度發展康乾盛世一、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條件①生產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②雙季稻擴種,產量提高③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引進、推廣④廣泛植棉,民眾衣食結構變化私營手工業迅速發展,占主導地位①白銀普遍流通②商業資本活躍③江南工商業市鎮的興起④明清賦役制度的變革1.國力強盛(耕地面積擴大、人口增長)2.國內生產總值所占比重高3.城市4.白銀,貿易。5.綜合國力耕地面積明初8.5億畝;清朝10億畝人口增長明初6600余萬;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至4.1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世界總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長率遠高于歐洲城市狀況50萬人口城市世界10個,中國占6個白銀擁有200余年間世界產量一半流入中國世界地位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地區綜合國力保持領先地位4、明清國力強盛(表現)明清時期人口增長情況對照表明洪武26年0.70億明萬歷28年1.97億清康熙39年1.50億乾隆59年3.10億道光20年4.10億面對人口的迅速膨脹,當時的中國通過哪些途徑解決糧食供應的問題?高產作物的引進、耕地面積擴展、精耕細作年份中國歐洲(不含俄)美國1820219018803401913242099705200中外國內生產總值對照表(萬美元)表格中的信息說明了什么問題?

中國在1820年以前,國內生產總值幾乎是歐美的總和,增長率遠高于整個歐洲地區。近代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遠遠落后于歐美國家。2、特征:

二、資本主義萌芽1、萌芽出現時間:明中葉時空報道之一:蘇州玄妙觀三清殿

這里是蘇州玄妙觀三清殿。據記載明萬歷年間,蘇州“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并且織、煅、紗等分工都很細致,說明當時生產已具備一定規模,具有較高技術水平。蘇州的工匠分“匠有常主”和臨時工兩種。他們每日黎明按工種專長分立玄妙觀、花橋等處“聽大戶呼織”。

當地已經形成了勞動力市場,出現了“機主出資,機工出力”的自由雇傭關系。時空報道之二:江西景德鎮

乾隆時期,江西景德鎮制瓷業已相當發達。時人形容“民窯二三百區,終歲煙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數十余萬”。景德鎮瓷器工藝水平相當高,分工非常細。這里的“鎮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游徒,每日不下數萬人”,其中長年受雇者按年或季發錢,臨時工按日或計件發給工價。這種將分散的雇工集中起來分工協作、規模經營新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大大提高了社會化程度和勞動效率。與傳統官辦手工工場和民間小手工作坊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時空報道之三:明朝小說《醒世恒言》

明朝小說《醒世恒言》里,寫了一個小手工業者發展成為機戶的故事:蘇州盛澤鎮有個小戶人家施復夫婦。他們有一張織機,織綢為生。他們織的綢,光彩潤澤,人們爭相加價購買,施復夫婦賺了很多銀子。幾年后增買了三四張織機;不到十年,積累了幾千金,又買了兩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張織機,雇人織綢。施復夫婦終于發展成機戶。施復夫婦就是早期的資本家。他們商品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增殖利潤、擴大再生產。2、特征:①出現新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②出現雇傭勞動關系(基本特征)③目的是為市場而進行的商品生產

④增殖利潤出現工資,勞動力市場,機戶機工等二、資本主義萌芽1、萌芽出現時間:明中葉

原因:(1)經濟:農耕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2)政治:專制統治沉重剝削阻礙新經濟因素發展重農抑商阻礙工商業的發展、強化自然經濟海禁政策阻礙海外市場開拓和資本原始積累

使中國日漸脫離世界發展大勢

(海禁的原因:P28最后一段,危害:P29)3、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江南的一些生產部門)2、特征:雇傭勞動關系二、資本主義萌芽1、時間:明中葉(3)思想:愚昧自大,固步自封,鄙薄科技

資本在他的萌芽時期,由于剛剛出世,不能單純依靠經濟關系的力量,還要依靠國家政權的幫助才能確保自己抓取足夠的剩余勞動的權利。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

英國都鐸王朝16世紀實行重商主義。貨幣是財富,財富來源于流通領域,對外貿易才是增加一國財富的根本途徑。主張借助國家政權統一國內市場,對外實行殖民擴張,拓展海外市場。想一想:針對“資本的萌芽”,中西方的“國家政權”分別以怎樣的態度應對?三、近代前夜的危機——重農抑商、海禁畫面一:當黃河岸邊柳蔭樹下,犁間耕作的喘息與手搖紡車吱呀呻吟合奏著悠閑的田園慢板時,英格蘭西北部蘭開夏郡的蒸汽鍋爐吼叫出震耳欲聾的工業交響曲。對比中西方近代歷史,我們的頭腦中不由地浮現出這樣的畫面——畫面二:當雍正皇帝頒布“抑商手諭”,乾隆天子津津樂道于自己的“十全大武功”時,英國查理一世和法國路易十六正躺在斷頭臺上,以十倍的絕望與百倍的仇恨詛咒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畫面三:當鄉里人家趕著牛車,挑著扁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單調的生活時,西方的蒸汽機頭已經響聲徹天地駛入了全新時代!畫面四:當兩鬢飛雪的范進士子因中舉登科而神經錯落時,牛頓正在通過自制的反射望遠鏡,關注著宇宙間的行星運動規律。三、近代前夜的危機——重農抑商、海禁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思想觀念中國

西方

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資本主義工業強國封建專制統治腐敗資產階級統治確立裝備落后海防松弛船堅炮利戰斗力強閉關鎖國殖民擴張頑固守舊妄自尊大開放進取勇于開拓

諸歐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學新器,絕出前古,橫被全球。

——康有為《進呈突厥削弱記序》

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這真是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式悲歌。——馬克思華夏守舊陷窮途歐美革新展宏圖中衰西盛討論嘗試寫個對聯!閉關鎖國歷史的悲劇給我們什么啟示?對外擴張

如果從絕對數字上看,明代經濟的發展,尤其是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后期的“康乾盛世”,其繁榮程度仍然遠逾西方。但是,問題的實質在于,西方已步入商品經濟時代,其發展勢頭之旺盛是難以估量的;而中國依舊故步自封,錯失資本主義萌芽的良機,毫無突破性的大發展。所以說,“康乾盛世”是中國封建制度的落日余輝,隨后而來的只能是走下坡路,日暮窮途。封建盛世由盛及衰的過程,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二、資本主義生產因素的萌芽一、明清農耕經濟的高度發展三、專制統治障礙新經濟因素成長(重農抑商、海禁)近代前夜的危機中衰西盛課堂總結1.明清時期,引進的高產作物主要有①粟米②玉米③水稻④番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下列事件對明清商品經濟的發展起促進作用的是①白銀的廣泛使用②私營手工業的發展③高產農作物的種植④一條鞭法⑤攤丁入畝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3、以下不屬于明清時期封建經濟高度發展表現的是

A.人口的大量增加

B.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C.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D.耕地面積的擴大4、明中后期蘇州黎明立于橋頭“聽大戶喚織”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手工作坊大量增多

B.農民人身自由

C.“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雇傭關系出現

D.商品經濟發展標志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5、阻礙中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發展的因素有:①小農經濟②閉關政策③重農抑商政策④官營手工業⑤家庭手工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6、學習明清史后,想作主題演講的話,你推薦哪一個可以更貼地概括這段歷史

A.中華的榮耀

B.王朝的振興

C.帝國的彷徨

D.東方的曙光7.清朝實行禁海政策,原因不包括清統治者認為無需與外國進行貿易往來清朝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防止海外的“外夷”侵犯防止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自我測評1】比較項目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傳統官辦手工工場民間小手工作坊生產目的生產組織勞動關系購買勞動力增殖利潤而進行的商品生產;只供官府和貴族消費自給自足集中分工協作、社會化程度和勞動效率極高;分工細致、規模大、生產不計成本、效率低下規模小,生產能力有限自由雇傭關系隸屬關系自我測評2:導致近代前夜中國經濟相對遲滯的原因是什么?2.政治:專制統治的阻礙(重農抑商,閉關鎖國)1.經濟:自然經濟阻礙3.思想文化:愚昧自大,固步自封,鄙薄科技

這幅圖真實、細致地表現了康熙南巡所經之處的風土人情及農業、商業的繁榮景象。《康熙南巡圖》這幅描繪了北京前門外的商業繁榮情景《乾隆南巡圖》1、清黃遵憲有詩曰:“國初海禁嚴,立意比驅鱷。借端累無辜,此事實大錯。”你認為詩中海禁的“大錯”應表現在

①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②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③抑制了資本原始積累④導致了中國國勢日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記載:“金寶廬舍,轉瞬灰燼,惟有田者,指然而獨無恙。故上自紳富,下至委巷工賈胥吏之儔,贏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現象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的最大影響是()

A.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B.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C.有利于鞏固統治

D.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DB3、某同學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發現中國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職業結構,據此判斷這種職業結構最可能出現在何時何地?()

自耕農、地主佃農工場主商人占總人口比例

24%36%30%10%

A.漢代江南地區B.唐代關中地區

C.宋代太湖地區D.明代蘇杭地區

D4、“明代海禁政策的出臺并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是與朝貢貿易一起出臺的,并構成了明代天朝禮治天下的基本內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臺與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極的抗倭。”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臺()

A.是明代朝貢貿易發展的必然結果

B.是明代天朝禮治天下的要求

C.受國際和國內形勢發展的影響

D.是明代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結果

5、下列明清時期(1840年前)出現的社會現象中,最能反映當時世界發展潮流的是()

A.“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匠有常主,計日受值”

C.“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D.“奏章票擬,主之內閣”

CB6、“(在廣東佛山羅定)凡一爐場,環而居者三百家,司爐者二百余,掘鐵礦者三百余,汲者、燒炭者二百有余,馱者牛二百頭,載者舟五十艘。計一鐵場之費,不止萬金,日得鐵二十余板則利嬴,得八、九板則縮。”材料不能反映的準確的信息是()

A.爐場生產分工明確

B.爐場生產規模擴大

C.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

D.生產以贏利為目的

7、一位外國友人在清乾隆年間進入中國,當時他可能做到:A.在北京學京劇B.在山西平遙辦票號

C.在上海看電影D.在廣州從事涉外貿易

CD8、《明經世文編選錄》載:“番中本無鹽硝、火藥、亦無銃炮器具,后因中國之人接濟往來,私相教習,違犯嚴禁,將帶出境,以濟番人運用……若今明開通稅之門,略同互市之法,火銃、火藥公然交易,得番人無用之物,濟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主張實行海禁B.反對實行海禁

C.主張擴大火銃、火藥的交易D.主張積極開展對外貿易

A9、明清時期,農民人身依附關系松弛,農業商品化程度加深,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緩慢發展。這些現象的出現表明A.小農經濟已經解體B.出現了向工業文明演進的趨向

C.經濟結構發生了徹底變化D.重農抑商政策已破產

10、蘇州碑刻博物館中的《永禁機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間機房機戶(依仗官府勢力)為禁止機匠聚眾叫歇(罷工),勒加(工)銀而立。由此我們可以獲得的歷史信息有①清政府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②我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產生于蘇州

③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手工業中存在勞資斗爭

④中國早期雇傭工人為改善經濟待遇而進過斗爭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

BC11、某學者在評價中國17、18世紀的科技時強調:“在中國,技術的發展跟不上科學的發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現這種狀況的一個主要原因無疑是中國的□□□,不必發明機器來節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過剩產生的貧窮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據該學者的觀點,你認為空格部分最合適的內容應該是()

A.小農經濟自給自足B.人力資源太過豐富

C.專治體制腐朽僵化D.商業發展緩慢遲滯

12、乾隆年間的一首《竹枝詞》寫道:“呼郎早趁大岡墟,妾理蠶繅已滿車;記問洋船曾到幾,近來絲價競何如”該情景應出現在()

A.天津地區B.上海地區

C.蘇杭地區D.珠三角地區

BD13、明代一老者說:“世人盡道讀書好,只恐讀書讀不了!讀書個個望公卿,幾人能向金階走?……農工商賈雖然賤,各務營生不辭倦。”這一觀念的出現說明了()

A.商品經濟發展B.理學統治地位動搖

C.專制主義強化D.科舉錄取人數太少

14、明朝萬歷年間,在福建地區,“其日番錢者,則銀也,來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鳥獸、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當時()

A.泉、漳成為全國外貿中心

B.福建地區海外貿易發達

C.福建銀元鑄造技術發達

D.尚未實行“海禁”政策

AB15、《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諺語:“一品官,二品賈。”《二刻拍案驚奇)中記載:“徽州風俗以商賈為第一等生業,科第反在次者。”這兩則材料反映的是()

A.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B.宋朝商品經濟發展

C.徽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