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海問題及中國周邊形勢授課提綱
四、中國周邊形勢及我國基本對策。一、“南海問題”的由來。二、從歷史和法理上看,南海是中國主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解決南海問題的努力和面臨的挑戰第一節:南海問題南海位于北緯3°00ˊ至北緯23°37ˊ,東經99°10ˊ至東經122°10ˊ間。南北橫越約2000公里,東西縱跨約1000公里。面積350萬平方公里的深海盆。約等于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南海諸島由北至南分別是東沙、中沙、西沙、南沙四組群島。屬中國海南省。一、南海的地理位置南海范圍圖示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老撾二、南海問題
南海周邊的中國大陸和臺灣、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和菲律賓6國7方在南海島礁歸屬和海域劃分上存在分歧和爭端。第一,涉及到南海海域的管轄權。第二,涉及到南海諸島的歸屬問題,這是最核心的問題。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爭執最大的是南沙群島。第三,南海問題也涉及到國際勢力的介入南海問題涉及范圍南海爭端集中在南沙群島,爭奪的焦點是島礁。南沙共有230多個島礁灘沙。中國大陸和臺灣占8個,越南占29個、菲律賓占9個、馬來西亞占5個。菲律賓還占據著中沙的黃巖島。東沙群島由臺灣方面控制,西沙群島則在中國大陸手中。東南亞部分國家侵占南海島嶼示意圖越南西貢偽政權在1956至1971年期間多次入侵南沙群島,并發表擁有主權的聲明;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侵占并派軍駐守鴻庥島、南子島、敦謙沙洲(沙島)、景宏島、南威島和安波沙洲。1975年2月14日發表的白皮書,聲稱對西沙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1974年前,越南在政府聲明、照會、報刊、地圖和教科書都承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1975年4月解放西貢時,占領了原西貢政權占據的南沙6島;5月越南報紙刊登全國地圖,把南沙群島劃入版圖,并改名為“長沙群島”。1982年12月,成立“長沙縣”,1979年9月和1982年1月先后發表白皮書聲稱對西沙和南沙群島擁有全部主權。從1975年4月至1991年11月,越南先后共侵占南沙島礁27個。越南巳完成對南沙島礁的軍事控制部署;加強所占島礁的基礎建設,增強島礁防御作戰能力同時加緊對油氣資源的掠奪。越南越南1946年,菲律賓就對南沙群島提出過主權要求。1956年菲“探險家”到南沙一些島礁活動,將這些島礁命名為“卡拉延群島”。1978年6月11日,菲總統簽發1596號總統法令,認為該群島為“無主島嶼”,離菲最近,對菲的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正式宣布歸菲所有,1970年至1980年菲先后侵占了馬歡島、南鑰島、中亞島、西月島、北子島、費信島、草沙島、司令礁8個島礁。目前,菲已在所占島礁上修建了兩個小型空軍基地,將3個島礁建成陸軍基地,并改善所占島礁設施,提高島礁的防御能力。菲政府還相繼單方面宣布了一些海洋立法,規定200海里經濟專屬區,將我國南沙東部41萬平方公里海域劃入其領海.菲律賓
1978年馬來西亞派一支小型艦隊到南沙群島南端的部分島礁活動,并樹立“主權碑”。1979年馬出版新地圖,將上述島礁和南沙27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劃入其版圖。1980年馬政府單方面宣布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從1983年到1986年,馬先后侵占了彈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還在6個島礁上豎立了“主權碑”.馬侵占和分割南沙島礁和海域,主要借口是這些小島位于馬來西亞的大陸架上和領土內,其主權符合1958年日內瓦公約和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馬是掠奪我國南沙海域資源最早和最多的國家,從60年代至今,已在南沙海域打油氣井90多口,占5國油井總數的一半以上。此外,馬還于1990年開始對外開放彈丸礁,擬將該島建成旅游度假中心,以在國際上強化其“實際占有”形象。
馬來西亞文萊對南沙問題所持的觀點和立場,主要是圍繞馬的主權要求展開的。1981年文萊對馬1979年新版地圖所確定的兩國間的大陸架分界線提出了責問和抗議。文萊認為,兩國間大陸架分界線的確定應采取“中線原則”。文萊已宣布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并發行了標明海域管轄范圍的新地圖。文萊聲稱對南沙群島島鏈西南端的路易莎(即我南通礁)擁有主權,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文萊是對我南沙部分島礁提出主權要求而唯一未派兵進占的國家,但目前已開油田9個,氣田5個,年產原油700多萬噸,天然氣90億立方米,并擬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文萊印度尼西亞雖然沒有侵占我國南沙島瞧,但從1966年以來在海上劃分“協議開發區”,侵入南沙海域5萬平方公里。1969年10月印尼與馬簽訂大陸架協定,侵吞5萬平方公里的南沙海域。1980年3月印尼單方面宣布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企圖進一步侵占南沙海域和掠奪油氣資源。印度尼西亞中國臺灣與祖國大陸,在南沙問題上有著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語言。臺灣當局認為,南沙和西沙群島與東沙、中沙群島一并,自古以來屬于中國領土。只是30年代法國占領后,才出現主權爭端。臺灣主要從史料記載和當地的遺跡文物、南中國海本身的定名以及一些島的的定名、官方聲明擁有主權的先后、部隊進駐的時間、管轄時間等方法論證南海諸島屬中國所有。近來,臺灣輿論界發表社論,認為兩岸今后要努力確保中國在南海諸島的固有主權,還強調兩岸合作開發海域石油資源,強化雙方“對外的海權主張”。
中國臺灣2001年5月,經海洋法公約成員國會議決定,將大陸架劃界委員會“科技指南”正式通過的1999年5月13日作為生效日。2009年2月17日,菲律賓國會通過了《領海基線法案》,把我國的黃巖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菲律賓領土;2009年5月6日,馬來西亞與越南聯合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了他們各自在南海南部的200海里外大陸架《劃界案》;5月7日,越南又單獨提交了在南海中部部分地區的外大陸架《劃界案》。周邊國家為爭奪南海海域的主權,目前正不斷加強沿岸的軍力部署和增強潛艇性能,并極力引進外國公司參與南沙海域的石油開發。三、南海局勢趨于白熱化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到2009年5月13號,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要求有關沿海國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申請,在5月13號之前提出具體的申請。你的大陸架是怎么劃分,你的專屬經濟區有哪些權益要求,你要把它交給聯合國委員會,以便審查。很多國家利用這個機會宣示主權,加緊他們的實際控制權,同時以國內立法的形式表明對這一地區的主權實施控制。因此就出現了我們上述講的菲律賓國會通過了法案,馬來西亞總理不斷到彈丸礁宣示主權,越南政府在前幾年在南沙群島開辟了國際旅游航線。1958年的9月4號,中國政府發表了適用于中國一切領土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的申明,越南總理在9月14號向周總理表示承認和贊同這一申明。1974年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學校地理教科書記錄“從南沙、西沙各島到海南島、臺灣島構成了一道保衛中國大陸的長城。”承認南沙群島中國的領土。1951年舊金山對日和約會議,明確規定日本應該放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1955年10月27號,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召開第一屆國際民航組織太平洋地區的飛行會議,有16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出席,南越和中國臺灣派代表參加。大會由菲律賓首席代表擔任主席,法國首席代表為大會第一副主席,會議認為東沙、西沙、南沙諸島位于太平洋要沖,其氣象報告對國際民航的飛行安全關系重大。與會代表通過了24號決議,要求中國臺灣當局在南沙群島加強氣象觀測。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代表對這個提出異議或者保留意見,沒有人提出質疑。四、為什么“南海問題”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成為問題?1、南海和釣魚島周圍蘊藏豐富資源被發現1967年,聯合國東南亞大陸礁層探測團的報告宣稱在中南半島和南中國海地區大陸架油礦非常豐富,蘊藏量相當于中東、委內瑞拉和美國的東南部、甚至南美一些地區的總和。1969年,聯合國科學家考察南海、東海地區,認為蘊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19世紀70年代經過兩次石油危機,世界各國都在尋找著替代能源。海洋能源是清潔能源,不存在能源枯竭憂慮,開始向海洋要資源!有些國家七十年代強占南海島礁。人類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廣、越來越多。把目光投向海洋和外太空。美國、俄羅斯、挪威、北歐諸國爭奪北極的主權。俄羅斯核潛艇到北極的水下插國旗宣告主權。北極冰帶融化以后成為一個戰略通道。縮短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距離,更不用說北極的礦產資源、漁業資源。沖之島是一個礁盤,上世紀日本政府在礁盤上做了很多的人工設施,設了主權標志,命名為一個正式的島,劃歸日本地方政府管理,還經常派科學家去考察。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長期的經營管理,增加人工設施,有可能發展為一個島,可以申請12海里的領海,申請200海里的經濟專屬區。(1)旅游資源:南海散布著大小200名多個島嶼礁灘,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湛藍的海面上,熱帶自然風光十分綺麗,旅游資源豐富。(2)漁業資源:南海是一個大漁場,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鮐魚、墨魚、海龜、紅魚等。其中的大黃魚是一種重要的海產資源。這里的魚類從不游往外國的海域,似乎戀著自己的家鄉,有“中國家魚”美稱。名產燕窩:金絲燕用海藻和唾液做的巢(3)海洋空間資源南海共350萬平方千米,按國際海洋法屬我國管轄的210萬平方千米,相當于我國海洋國土面積的2/3。南海諸島上有珊瑚礁數百個,低潮出露的干出礁63座礁體面積5287.7平方千米),這些島嶼對保衛藍色海疆具有重要的意義。南海周邊淺海灘涂廣闊,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沿海灘涂總面積約35萬公頃,是寶貴的后備土地資源。南海海岸線曲折,港灣水道眾多。沿岸可建設開發的大小港口有200多個,有萬噸級泊位177個,廣州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超過1億噸,深圳港是世界第六集裝箱港口(4)石油資源:南海石油潛力最大的地段是中國臺灣和海南島之間的大陸架一帶;越南到加里曼丹島之間已探明石油儲量為6.4億噸,天然氣儲量9800億立方米,是世界海底石油的富集區。僅南沙海域的石油資源量可達418億噸,南海可能成為另一個波斯灣或北海油田。(5)天然氣資源:南海至少有250個油氣田,其中12個是大型油氣田。1998年南海周邊國家在南沙海域鉆探了1000多口油氣井,找到了97個油田和含油構造,95個氣田和含氣構造,位于我國斷續線內的油田28個,氣井225個;石油總產量每天達兩百多萬桶,馬來西亞(每天75萬桶)、越南(35萬桶)、印度尼西亞(21萬桶)、文萊(19萬桶)、泰國(17萬桶);天然氣產量達25100億立方英尺(馬14370億立方英尺,文萊3340億立方英尺)。(6)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結合而成的水合物,在海底低溫和壓力下,甲烷被包進水分子中,形成冰冷的白色透明結晶,稱為“甲烷水合物”,它外表像冰,具易燃特性,又稱為“可燃冰”。
1立方米的可燃冰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氣。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氣,成為21世紀的新能源,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據估計,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帶,能源總量相當于中國石油總量的一半。(7)礦產資源:有錫、鈦鐵、金紅石、獨居石、鋯英石、海綠石、石英砂等。深海錳結核也已發現。(8)波能資源:海水溫差發電條件良好。2、南海是當今世界重要的海上戰略通道南海地處十字路口、咽喉之地,戰略意義非常重要。特別從馬六甲到南海對很多國家的石油能源進口意義重大。中國是主要石油進口國,去年進口2.1億噸石油,占到石油消費量51%,而70%以上的石油進口走的是海洋通道。,90%以上的外貿走得也是海洋通道。南海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聯系亞洲、大洋洲的“遠東十字路口”戰略地位重要。
南海是是世界最繁忙、最重要的西歐-中東-遠東海運航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聯系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及歐洲的必經之地;特別是南沙群島,地處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要沖,不僅扼制南海地區的海上交通線,而且對馬六甲、巽它和望加錫等海峽產生重大影響,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級油輪經過南海水域,經過的油流,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5倍,是經過巴拿馬運河的15倍;日本和韓國90%以上的石油、臺灣98%以上的石油、大陸地區88%的進口能源經過該海域,是能源安全的咽喉之地。南海是世界液化天然氣最大的產區和貿易區,1998年該地區輸出的液化天然氣占世界液化天然氣總貿易量的2/3。2002年南海周邊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的對外貿易總額達2000多億美圓,占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的1/3強,出口總額30%、進口總額35%的貨物都要經過這個通道。繁忙的海運線重要的航空通道中、韓、日與東南亞,菲律賓與中南半島來往航線,西歐-中東-遠東航線連接巴黎、倫敦、法蘭克福等西歐機場和遠東新加坡、香港、北京、東京等機場,是世界最繁忙的航空線之一,南海空域是這條航線的重要通道;西歐-東南亞-澳新、遠東-澳新的部分航線也要經過這里。授課提綱
四、中國周邊形勢及我國基本對策。一、“南海問題”的由來。二、從歷史和法理上看,南海是中國主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解決南海問題的努力和面臨的挑戰1、大量事實證明南沙群島是中國最早發現經營的東漢楊孚的《異物志》記錄南海“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三國東吳將領康泰在《扶南傳》提到南沙群島,并對南沙群島的形態做了各種描述。宋元明清把南沙、南海稱為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汪大淵還著了《島夷志略》。《元史》、《地理志》、《元代疆域圖序》都記載了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島,對南沙群島行使管轄權。《元史》記載了元朝海軍巡查南沙群島。第二節:從歷史和法理上看,南海是中國主權的一部分清代以來,中國政府對南沙群島實施了持續有效行政管轄。1724年《清直省分圖》,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圖》和1767年《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圖》,南沙群島都在中國版圖。1935和1942年,中華民國政府參謀部、內政部、外交部、海軍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員會共同組成了水路地圖審查委員會,審定了中國南海各島嶼名稱,總共132個,分屬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管轄。1933年法國侵占南沙群島的太平島、中業島,遭到中國漁民強烈反抗,中國政府向法國提出了強烈的抗議。1935年,中國政府水路地圖審查委員會還編印了《中國南海各島嶼圖》,詳細記載了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各島礁的具體名稱一、歷史事實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沙諸島,1946年,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國的內政部會同海軍部和廣東省政府委派了高級官員專門接收日本侵占的南沙島礁,還舉行了接收儀式,專門在島上立了主權的紀念碑。1947年又重新命名東沙、西沙、中沙、南沙4個群島及195個島、礁、沙、灘的名稱,并再度劃歸廣東省管轄。一、歷史事實1951年8月15日,周恩來外長在《關于美英對日和約草案及舊金山會議聲明》中指出: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東沙群島、中沙群島一樣“向為中國領土”。1983年,中國地名委員會授權公布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標準地名。1988年4月海南省成立后,南沙、西沙和中沙3群島劃歸海南省管轄,并在永興島設“西沙、中沙、南沙工委辦事處”。1992年2月25日,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重申南沙群島等島嶼及其海域是申國領土和領海。1997年,重申南海U形領海線及其內之所有島礁之主權。2007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海南省三沙市(西沙、中沙、南沙),管轄南海各島嶼。一、歷史事實2、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有著足夠的法理依據二戰后,根據《波茨坦公告》和《雅爾塔協議》的精神,要求戰敗的日本無條件的歸還所占中國一切領土及其主權。中華民國政府專門到南沙群島舉行了收回主權的儀式立了界碑以后,1952年日本政府專門發表了一個聲明,明確的放棄日本在臺灣、澎湖列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一切主權和權利要求。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世界主要國家,國際輿論出版物都一致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
英國海軍部測繪局1912年《中國航海志》載明南沙群島有中國人的足跡。1972年英國駐新加坡高級官員說“斯普拉特利島為廣東省的一部分,在戰后歸還中國,我們找不到它曾被其他任何國家占有的跡象。”法國的地圖也都是把南沙群島標為中國。日本1966年出版的《新中國年鑒》記載中國沿海縣北從遼東半島到南沙群島一萬一千多公里。1972年日本出版《世界年鑒》記載中國除大陸部分領土外,有海南島、臺灣、澎湖列島,及中沙、南沙各群島。二、法理依據1961年美國出版的《哥倫比亞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辭典》寫到,南沙群島是南中國海的中國屬地,廣東省一部分。1971年美國出版的《世界各國區劃百科全書》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幾個群島,其中最大的是海南島,在南海岸附近,其他群島包括南中國海的一些礁石和群島。這些礁石和群島包括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島。二、法理依據授課提綱
四、中國周邊形勢及我國基本對策。一、“南海問題”的由來。二、從歷史和法理上看,南海是中國主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解決南海問題的努力和面臨的挑戰A、和平的南海,符合我們及周邊國家的根本利益:中國發展需要長期穩定的和平環境,避免南沙地區發生激烈的軍事沖突。B、不能喪失南海地區的主權。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尋求AB最佳的結合點,這是一個不得不破解的難題。
第三節:中國解決南海問題的努力與面臨的挑戰中國愿同有關國家根據國際法、現代海洋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確立的基本原則和法律制度,通過和平談判妥善解決南海爭議。在1997年中國-東盟非正式首腦會晤的《聯合聲明》中,中國政府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面對越、菲等國強占無人島礁,摧毀中國主權標志,抓扣驅趕作業漁民,中方主張采取克制、冷靜和建設性的態度,通過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商討解決問題。
中國高度重視南海國際航道的安全暢通。中國維護南沙群島的主權和海洋權益并不影響外國船舶和飛機根據國際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
中國政府主張以和平方式談判解決國際爭端一、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談判解決國際爭端1978年,鄧小平提出“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第一表明中國在解決國際沖突問題上的善意。第二營造長期穩定的和平環境同東南亞國家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第三從大局出發,維護亞太地區的穩定。1997年,中國-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聯合聲明,中國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1999年,東盟同意采納菲律賓和越南提出的“南中國海(南海)行為準則草案”,希望確定與中國談判共同立場。但東盟國家在準則適用范圍存在嚴重分歧2009年3月14日,中國與其他東盟國家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二、中國“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宣言》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東盟各成員國政府,重申各方決心鞏固和發展各國人民和政府之間業已存在的友誼與合作,以促進面向21世紀睦鄰互信伙伴關系;認識到為增進本地區的和平、穩定、經濟發展與繁榮,中國和東盟有必要促進南海地區和平、友好與和諧的環境;承諾促進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盟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會晤《聯合聲明》所確立的原則和目標;希望為和平與永久解決有關國家間的分歧和爭議創造有利條件;馬來西亞:南海問題應談判解決,要以協商甚至國際仲裁的方式,來解決可能的爭議,鄰居之間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中國與其他的國家也存在著這樣的分歧,它不應該成為我們加強與深化兩國關系道路上的障礙。中越兩國同意按照國際法和平解決南海爭端: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與越外交部副部長胡春山2009年9月12日在河內舉行的中越政府邊界談判代表團團長會晤重申,不斷推動中越睦鄰友好與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展符合中越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切實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積極探討過渡性、臨時性處理辦法,不使海上問題影響兩國關系大局。將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9月13日,越南政府副總理兼外長范家謙會見了武大偉副部長。表示越南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系,愿與中方共同努力,深化各領域合作,不斷充實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內涵。與南海問題相關國家主張和平解決爭端第一、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國家利益需要向外拓展,采取和平的互相交融的方式,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種發展趨勢,但中國海洋發展戰略和現在南海地區主權爭執久拖不決是一個挑戰。第二、南海地區島礁的戰略,有關國家的不斷宣誓主權和我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政策發生了明顯的抵觸。越南認為“什么領土屬你,我的就是我的,為什么是你的呢?為什么擱置爭議?現在就把它說清楚!不要擱置,和誰都可以共同開發,就是不和中國共同開發。”
第三、中國希望問題留待以后解決,現在共同開發。但現在有關國家開始不斷把中國擱置起來,自己搞開發。目前南海地區有20多個國家,60多家公司參加開發石油天然氣資源。和平主張和政策遭遇的嚴重挑戰第四、企圖將南海問題多邊化和國際化
一、將南海問題納入東盟會議議題,企圖以東盟集體力量在南海問題上對抗中國(明年越南是東盟主席國)二、企圖將美國、日本等國卷入南海問題。2009年底,越南召開南海問題研討會,柔性手段謀求南海主權。2010年9月24日,美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在紐約召開,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宣稱在南海主權議題上東盟將團結一致反對中國在南海宣示主權。美國對南海問題和東南亞的政策與態度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南海的外交政策經歷了四個階段:A、冷戰后初期,不介入政策;B、1995年-1997年,以1995年“美濟礁事件”為標志,美國政府采取積極干預南海爭端的政策;C、從1998至今,美國把其對南海問題的干預放到亞太安全戰略的框架下;D、“9·11”事件后,美國以反恐為契機,提升與南海周邊國家的關系,朝有意干涉中國主權。美國南海政策兩個目標:
1、護持南海海域多邊安全協商;2、建立美國阻止任何單方面的軍事行動的信心。美濟礁事件美濟礁是一個環礁,環礁所包圍的海水構成一個瀉湖。
美濟礁事件1995年1月底一艘被我海軍釋放的菲漁船船長向菲政府報告:他和他的船員在美濟礁被中國軍隊拘留了一個星期,而且,中國正在美濟礁修建建筑物,中菲爭端由此開始。美濟礁第一,主動、擴張、威懾將成為美國未來南海政策的主要特點。隨著國際形勢和世界戰略格局的深刻變化,特別是亞洲的加速崛起,美國加大了對亞太地區的戰略經營,其戰略部署重心明顯向亞太傾斜,旨在以強大軍力作依托,壓制競爭對手中國,確立對亞太地區的單家戰略主導,為其實現獨霸世界的全球戰略目標夯實基礎。美國戰略的核心是利用亞太地區的其他大國制衡中國。在南海,美國似乎找到了支點,美國認為能否取得對東南亞地區事務的領導權和南海問題的“仲裁權”,核心問題是能否確保美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存在和戰略部署,特別是前沿的軍事存在。這種心態由美國戰略觀決定,不會隨美國政府換屆就能輕易改變。因此,未來幾年將是美國在亞太地區全面軍事擴張時期,美國南海戰略的主動性、擴張性都將有所加強,各種威懾手段如單邊軍事威懾、雙邊軍事同盟、對華接觸和遏制、多邊機制等都將不斷深化。美國對南海問題的政策走向第二,以南海問題牽制中國崛起將成為美國未來南海政策基本方針。遏制中國崛起帶來的威脅是美國亞太戰略核心,其亞太戰略的外溢效應無論在高級政治軍事安全的遏制中國崛起領域,還是在低級政治的能源合作、經濟利益領域都相當明顯。中國的強大對南海周邊國家解決南海問題造成“現實威脅”,需要借助美國的力量來制衡中國。由此可見,在美國、中國、南海國家三方互動中,美國最終的目標是主導東南亞安全體系,未來美國在南海是扮演“調停者”的角色還是直接插手南海爭端,根本上說取決于他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美國力求爭奪和控制南海的安全主導權。美國對南海問題的政策走向授課提綱
四、中國周邊形勢及我國基本對策。一、“南海問題”的由來。二、從歷史和法理上看,南海是中國主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解決南海問題的努力和面臨的挑戰第四節:中國周邊形勢及基本對策當前,中國周邊多方向多國家出現動蕩,不安全因素眾多中亞:吉爾吉斯坦2010年4月7日政局突變,巴基耶夫垮臺,奧通巴耶娃成立臨時政府,6月10日,吉南方重鎮奧什吉爾吉斯族和烏茲別克族大規模族群騷亂;南亞:奧巴馬實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戰略”,增兵阿富汗,對巴基斯坦實施越境打恐,阿富汗塔利班剿而不滅,巴基斯坦天災不斷,恐怖報復,政局風雨飄搖;東南亞:泰國支持他信的紅衫軍和政府沖突不斷,紅衫軍軍事領導人卡迪亞中彈身亡,社會矛盾難解;緬甸即將大選,軍政府與民主派矛盾激化;東北亞:朝韓因天安艦事件驟然緊張,朝鮮政權換代,金正恩走上前臺;日本:鳩山由紀夫6月辭職,菅直人出任新首相,在野黨自民黨控制參議院,民主黨控制眾議院,政局動蕩。一、中國周邊形勢判讀西亞:美國急于收縮戰線從伊拉克撤軍,但伊拉克國內問題積重難返,安全形勢難以根本好轉;聯合國安理會2010年6月9日出臺對伊朗1929號決議,伊朗總統內賈德不屑一顧,美國宣布單方面對伊朗進行制裁,伊朗核問題前景堪憂;南海海洋權益爭奪加劇,越南、菲律賓企圖借助美國等域外大國介入南海爭端。周邊國家動蕩,一類是成熟民主國家政局演變,一類是從所謂權威體制到民主體制的轉型國家轉型陣痛;一類是所謂問題國家的政局混亂;內因一是國內政治日趨兩極分化而深陷民主困境,二是貧富分化嚴重,金融危機激化社會矛盾,三是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民族分離主義三股勢力與部落民族矛盾作祟。外因一是大國爭奪地緣戰略利益,二是西方大國對我國周邊實施調整民主改造戰略,干涉與反干涉沖突加劇周邊動蕩;三是對我國周邊資源和能源爭奪加劇,美國加大力度攫取阿富汗萬億美元級礦產資源。四是各方圍繞制海權和海洋權益展開較量,加緊角逐海洋國土、海上戰略通道、海洋資源,導致島礁歸屬、專屬經濟區與外大陸架劃分更趨復雜。中國海洋崛起導致區域海洋格局重新洗牌!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和平友好、穩定是主要面,發生局部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解決沖突十分棘手。中國處理周邊關系,總的政策是睦鄰友好,不斷增信釋疑、加強互利合作,鞏固與周邊中小國家的關系,開拓與周邊大國的關系,用和平的手段解決分歧。如何妥善處理包括南海問題在內的海洋爭端,將是21世紀中國安全與發展面臨的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中國的領土完整、海洋權益要維護,鄰國的合理權益也要尊重,目前形勢決定相關國家將對軍事行為非常克制,但圍繞南海地區主權、資源等的斗爭可能更多的會以“文斗”的形式表現出來。解決南沙問題有長期拖延、訴諸武力、國際仲裁和談判等方案。談判解決南沙問題事實上是唯一現實的方案,長期拖延將使鄰國占據南沙島礁的格局固定化,區域外大國的介入,將在國際上給我國造成越來越大的麻煩;國際仲裁事實上企圖把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南沙問題國際化,訴諸武力政治代價太大,還會給美、日等國軍事介入提供借口。二、中國處理周邊關系的基本對策三、針鋒相對維護國家主權中國軍艦在南海領域游弋1988年聯合國要求中國在南海設立觀察站,中國選在沒有爭議的永暑礁勘察地形,越南派出三艘軍艦干預中國的行動,1989年3月14日擊沉越南軍艦一艘,擊傷兩艘。南沙之戰又擊沉越船2艘,重創越船1艘,俘虜越軍40多人,其中中校軍官1人。越船傷亡約400人。我艦艇僅1人輕傷。2009年3月8日,美海軍第七艦隊所屬的監測船“無瑕”號在南海中國專屬經濟區從事情報收集活動,遭到中國五艘船只的圍堵
中國五艘船只圍堵“無瑕”號漁政310號擔負南沙專屬經濟區巡航、西南中沙的護漁護航、北部灣監管以及處置突發事件。該船排水量2500噸,長108米,續航力6000海里,搭載一架直升機,并配置現代化衛星通訊設備。漁政311船屬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原為南海艦隊南救503船,長112.68米、寬15米、排水4600噸、續航力為8000海里、護航50個晝夜、配備通信導航設備GMDSS、最大航速可達22節;漁政船巡航,宣示主權四、將南海上升為中國“核心利益”中國一直將臺灣問題、西藏和新疆問題等定位為“核心利益”,看作領土完整問題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茶葉代銷合作協議書
- 鋼管扣件保管協議書
- 運維改造合同協議書
- 閱文合同霸王協議書
- 駐場開發保密協議書
- 酒店入股經營協議書
- 修腳店合伙開店協議書
- 養雞合伙人合同協議書
- 菜園開荒租賃協議書
- 車輛交付違約協議書
- 六、回顧整理-總復習2.圖形的認識與測量(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課件)青島版六年級下冊數學
- 中醫養生(靈源萬應茶)
- 追索子女撫養費起訴狀
- 六年級數學質量分析PPT
- 土地平整、池塘推土、雜草灌木叢及樹木清除施工方案
- 眼鏡鏡架的整形專業培訓2課件
- 下線儀式串詞策劃
- 通用長期供銷合同范本
- 《社區治理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1900字)》
- 2023浙江省學生藝術特長測試A級理論復習資料
- 建筑業企業資質職稱人員相近專業認定目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