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振幅調制 解調及混頻_第1頁
第6章 振幅調制 解調及混頻_第2頁
第6章 振幅調制 解調及混頻_第3頁
第6章 振幅調制 解調及混頻_第4頁
第6章 振幅調制 解調及混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章振幅調制、解調及混頻

6.1振幅調制6.2調幅信號的解調6.3混頻

熟練掌握振幅調制原理與實現電路;掌握振幅解調的原理和解調電路以及混頻原理。重點:振幅調制與解調原理以及實現電路。難點:振幅調制與解調原理、調制解調電路的性能參數理解。學習目的重點難點6.1振幅調制

(amplitudemodulation)

調制(modulation):要傳送的信號(調制信號)附加到高頻振蕩信號(載波信號)上去,形成已調信號。為什么要調制呢?四不許!

四不許:低頻信號直接發送,天線長的離譜!--第一不許!信號的頻率變化范圍大,導致天線和諧振回路參數應該在很寬的范圍內變化,太困難!--第二不許!發射音頻信號,發射機工作于同一頻率范圍,接收多個節目,導致無法加以選擇。結果無法接受--第三不許!直接發送,信道利用率極低--第四不許!結論:必須調制!

調制原理:利用調制信號去控制載波信號的某一參數。可控參數有幅度(振幅調制)、頻率(頻率調制:frequencymodulation)、相位(相位調制:phasemodulation)。解調(demodulation):反解調,又稱檢波(detection

)。振幅調制(三類):普通振幅調制(amplitudemodulation,AM);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制(doublesidebandmodulation–suppressedcarrier,DSB-SC);單邊帶調制(singlesidebandmodulation-SC,SSB-SC)。6.1.1振幅調制信號分析1.調幅波的分析

1)數學表示式及波形(調制信號:單頻正弦信號)設載波信號電壓為:

調制信號電壓為:(6―1)

(6―2)

已調信號的振幅隨調制信號uΩ線性變化:調制靈敏度ka:為比例系數,調制電路確定。調幅波信號的表達式:(6―3)

(6―5)

調幅度(調制度)m:振幅ΔUC=kaUΩ與載波振幅之比。范圍:m<=1。如果m>1,過調制失真。調制信號為連續頻譜信號f(t),則調幅波:

(6―6)

(6―4)

如果將調制信號分解為:則調幅波表示式為:(6―7)

2)調幅波的頻譜單一頻率的正弦信號的調制情況下,調幅波:將上式用三角公式展開,可得:(6―8)頻譜分析:單一頻率的正弦信號的已調制波:三個分量也即:中心頻率:只含載波分量。上邊頻,下邊頻:包含了調制信號的幅度和頻率信息。帶寬:2F。多頻信號:上下邊頻帶。屬于線性頻譜搬移。帶寬:2Fmax。

3)調幅波的功率調幅波的功率:載波功率,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以及平均功率。在負載電阻RL上消耗的載波功率:(6―9)在負載電阻RL上,一個載波周期內調幅波消耗的功率:調幅波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6―10)

上、下邊頻的平均功率均:AM信號的平均功率:

(6―11)

(6―12)結論:AM波的平均功率為載波功率與兩個邊帶功率之和。兩個邊頻功率與載波功率的比則為:結論:變頻功率所占比重很小,<=1/3。優點:設備簡單,易于實現;頻帶窄。缺點:效率低。邊頻功率

載波功率

2.雙邊帶信號抑制載波雙邊帶:載波與調制信號相乘得到:在單一正弦信號uΩ=UΩcosΩt調制時,有:(6―16)

(6―15)

與AM比較:包絡不同:AM正比于調制信號f(t),雙邊帶則正比于|f(t)|.相位:DSB信號在調制電壓零處要突變1800,即調幅有調相。頻譜:消除了載波頻率部分。效率:大大提高。3.單邊帶信號單邊帶(SSB)信號:由DSB信號經邊帶濾波器濾除一個邊帶或在調制過程中,直接將一個邊帶抵消而成。單頻調制時,uDSB(t)=kuΩuC。當取上邊帶時:(6―17)(6―18)取下邊帶時:單邊帶(SSB)信號分析:是一等幅波,但幀幅和頻率發生了變化。頻譜:只有一邊帶頻率信號。優點:效率極高。缺點:實現復雜。

6.1.2振幅調制電路

(amplitudemodulationcircuit)調制實現:只要包含乘積項即可實現,如二極管電路(單、平衡、環形)、差分對電路(單、雙、模擬乘法器)。

調制分類:高電平調制和低電平調制。高電平調制(highlevelmodulation):功放和調制二合一。AM調制。低電平調制(lowlevelmodulation)

:功放和調制分開。先調后放。

1、AM調制電路實現方法:

高電平調制和低電平調制。

1)高電平調制在高頻功率放大器中進行的。通常分為基極調幅、集電極調幅以及集電極基極(或發射極)組合調幅。集電極調幅。集電極偏置電壓:Ec=Ec0+uΩ,過壓狀態下,集電極電流基波分量Ic1與集電極偏置電壓Ec成線性關系。集電極調制的特點:效率高,大功率發射機中。基極調幅:Eb=Eb0+uΩ,欠壓狀態下,集電極電流基波分量Ic1與基電極偏置電壓Eb成線性關系。基極調制特點:工作于欠壓狀態;效率低,小功率發射機中。

2)低電平調制

二極管電路:用單二極管電路和平衡二極管電路作為調制電路。單二極管電路:u1=uΩ,u2=uC,且UC>>UΩ時,流過二極管的電流iD:(P150)濾波器H(jw):中心頻率wc,帶寬2F。(6―29)二極管平衡電路:u1=uC,u2=uΩ,且UC>>UΩ時,濾波器H(jw):中心頻率wc,帶寬2F。(5-44)

(2)模擬乘法器產生普通調幅波。(P147)

模擬乘法器:單差分對和雙差分對電路,集成模擬乘法器(BG314、MC15496)。單差分對電路:伏安特性(6―30)

若將uC加至uA,uΩ加到uB,則有:其中,m=UΩ/Ee,x=UC/VT。(調制過程)(6―31)

濾波回路的中心頻率為fc,帶寬為2F,諧振阻抗為RL,則經濾波后的輸出電壓:雙差分對電路(模擬乘法器):采用BG314、MC15496模擬乘法器實現。2.DSB調制電路

1)二極管調制電路實現電路:二極管平衡電路和二極管環形電路。平衡電路:

u1=uΩ,u2=uC

,且UC>>UΩ時(6―33)

輸出濾波器的中心頻率為fc,帶寬為2F,諧振阻抗為RL,則輸出電壓為:(6―33)

2)差分對調制器與AM不同:將uC加至uB,uΩ加到uA,則有:(6―39)

經濾波后的輸出電壓uo(t):(6―40)

3.SSB調制電路SSB信號是將雙邊帶信號DSB濾除一個邊帶形成的。產生方法主要有濾波法和移相法兩種。濾波法(filteringmethod

):DSB濾掉一個邊帶,留下一個邊帶。濾波器要求很高。(原理)移相法(phase-shiftmethod):適當的移項,在相加時實現邊帶的抑制。移相網路要求高。

(原理)振幅調制實現電路總結AM:高電平調制(基極調制和集電極調制)和低電平調制(單二極管、平衡二極管、差分對電路、模擬乘法器)實現。環形電路無法實現。DSB:低電平調制(平衡二極管、環形電路、差分對電路、模擬乘法器)實現。單二極管無法實現。SSB:DSB實現基礎上,濾波器法和移相法實現。6.2調幅信號的解調

6.2.1調幅解調的方法振幅解調方法:包絡檢波(envelopedetection)和同步檢波(synchronousdetection)

。包絡檢波:解調器輸出電壓與輸入已調波的包絡成正比的檢波方法。只適用于AM波。同步檢波:兩個輸入(一個:DSB或者SSB,第二個:插入載波或恢復載波),一個輸出。

6.2.2二極管峰值包絡檢波器

1.原理電路及工作原理電路組成:輸入回路、二極管VD和RC低通濾波器。RC電路作用:負載;旁路作用。則應滿足:理想狀態,RC阻抗Z應為:二極管串聯型大信號峰值包絡檢波器:各部分串聯,工作在大信號狀態(>0.5V),獲取峰值包絡。工作過程:二極管導通:電源經過二極管給電容充電。此時充電時常rDC。充電快。二極管截至:電容給電阻放電。放電時常RC,放電慢。再次導通,充電。再次截至,放電。交替進行。且很快到達平衡狀態。結論:檢波過程:即信號源通過二極管給電容充電與電容對電阻R放電的交替重復過程。充電常數:其過程是放電時RC,慢;充電時rDC,快。二極管導通處為輸入電壓的峰值附近,故稱為峰值包絡檢波(peakenvelopedetection)。二極管電流iD為一窄脈沖序列,包含平均分量Iav及高頻分量。Iav也即直流分量。Iav在R上獲得平均電壓Uav(Udc

)。高頻分量被旁路電容旁路,但會殘留很小的高頻電壓,即輸出電壓uo=Uav+。(輸出電壓)輸入AM信號:輸出電壓波形與輸入信號包絡形狀相同。平均電壓有直流分量和低頻分量(調制信號)。Uo(t)=Uav

=Udc+uΩ低頻分量輸出:隔直電容;負載電阻。獲取調制信號。直流分量輸出:低通濾波器。獲取載波的振幅信號。RC的選擇:太小不行:放電快,高頻波紋快,平均電壓下降。太大也不行:放電慢,導致跟蹤峰值不上,造成失真(惰性失真)。2.性能分析

1)傳輸系數Kd(transmissioncoefficient)檢波器傳輸系數Kd:檢波系數、檢波效率,描述檢波器對輸入已調信號的解調能力或效率的一個物理量。Kd定義:(6―43a)

(6―43b)由二極管折線近似分析法可證明:

Kd=UO/Um=cosθ當gDR>=50,有結論:電路一定,θ恒定,Kd一定,也即傳輸系數與輸入信號大小無關。θ越小,Kd越大,且當gDR>=50,Kd>0.9。

2)輸入電阻Ri(inputimpedance

)

檢波器的輸入阻抗:輸入電阻Ri,輸入電容Ci。輸入電阻Ri:輸入載波電壓的振幅Um與檢波器電流的基頻分量振幅I1之比值,即在一定條件下,根據能量守恒,輸入電阻Ri與R關系:(6―52)性能分析總結從傳輸系數Kd分析:R越大,檢波效率就越高。想要大R!從等效輸入電阻Ri分析:R越大,等效輸入電阻Ri就越大,對上級影響就越小。想要大R!從高頻殘留濾除分析:C越大,高頻波紋就越小。想要大C!

結論:RC越大越好!非也!

3.檢波器的失真兩種失真:惰性失真(inertdistortion

);底部切削失真(bottomcuttingdistortion

)。

1)惰性失真原因:輸入AM信號的包絡下降速度大于電容C兩端放電速度。調幅度和調制頻率有關。解決辦法:只需使電容C放電速度大于或等于包絡的下降速度。不失真條件如下:結論:調制度和調制信號頻率越大,則要求RC越小。工程檢驗公式:

2)底部切削失真造成原因:Cg很大,就會在兩端建立起直流電源UC,其值近似等于載波電壓振幅。在R上產生分壓UR,此直流分壓反過來影響二極管的工作狀態。分析:直流負載:R==R;交流負載:RgR/R+Rg。

(6―62)

調幅波的最小幅度為UC(1-m),

要避免底部切削失真,應滿足:(6―63)(6―64)總結RC回路實現在峰值包絡檢波器中作用必須滿足條件:消除惰性失真,必須滿足:要滿足不底部切削失真,必須滿足:

6.2.3同步檢波

方法分類:乘積型(productmodel

)和疊加型(superpositionmodel)。

1.乘積型輸入信號為DSB信號:us=UscosΩtcosωct,本地恢復載波:ur=Urcos(ωrt+φ)。相乘可得:(6―72)

(6―73)

經低通濾波器的輸出,且考慮ωr-ωc=Δωc在低通濾波器頻帶內,有:發射載波和恢復載波同頻同相,即ωr=ωc,φ=0

(6―74)

(6―75)

如果恢復載波與發射載頻有一定的頻差,即ωr=ωc+Δωc若有一定的相差:實現辦法:乘法器。

(6―76)

6.3混頻6.3.1混頻(mixing)的概述

功能:獲取一個新的頻率信號。頻域加減法器。產生:兩個輸入電壓:輸入信號us(fc

)和本地振蕩信號uL(fL

。一個輸出信號為uI(中頻信號),中頻fI,fI=fL±fc。特點:頻譜結構同。線性搬移。中頻:上變頻:高中頻,即取和頻。下變頻:低中頻,即取差頻。實現:頻譜搬移電路。調制、解調和混頻都屬于頻譜搬移。

2.混頻器的工作原理輸入已調信號us:us=UscosΩtcosωct

本振電壓uL:

uL=ULcosωLt

其乘積:中頻信號獲取:信號通過帶通濾波器即可獲得。(6―85)(6―86)

3.混頻器的主要性能指標主要性能指標:變頻增益,噪聲系數,失真和干擾,變頻壓縮特性,選擇性。變頻增益(conversiongain):變頻電壓增益和變頻功率增益。變頻電壓增益:變頻功率增益:分貝數表示:物理意義:變換為中頻的能力。

(6―89)

(6―90)(6―91)

噪聲系數:混頻器的噪聲系數NF定義為物理意義:混頻器的引入噪聲影響。其值越小越好。選擇性(selectivity):輸出只留下中頻信號,其它干擾信號全部濾掉。輸入信噪比(信號頻率)

輸出信噪比(中頻頻率)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