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重癥病人的護理(2014年12月)_第1頁
呼吸系統重癥病人的護理(2014年12月)_第2頁
呼吸系統重癥病人的護理(2014年12月)_第3頁
呼吸系統重癥病人的護理(2014年12月)_第4頁
呼吸系統重癥病人的護理(2014年12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呼吸重癥病人的護理呼吸重癥呼吸困難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中毒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呼吸困難程度呼吸困難語言體位輕中重輕中重治療原則呼吸困難糾正缺氧病因治療保持氣道通暢控制感染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內容氧療的護理氣管插管的配合人工氣道的管理氧療的護理—吸氧方式按供氧方式分:鼻導管給氧法鼻塞法漏斗法面罩法頭罩給氧法氧氣枕法、氧氣帳法按給氧濃度分:高濃度吸氧(吸氧濃度大于50%)低濃度吸氧(吸氧濃度低于50%)氧療的護理—吸氧方式鼻導管或鼻塞氧流量最大5–6lpm如需>6lpm,應更換其他吸氧裝置氧氣枕法氧療的護理—吸氧方式普通面罩氧流量至少6lpm沖走呼出氣中的CO2防止重復吸入CO2若患者為低通氣,CO2可能蓄積在面罩內,造成高碳酸血癥儲氧面罩氧療的護理—吸氧方式麻醉氣囊文丘里Venturi面罩確保氧流量與Venturi裝置標記一致,才能保證FiO2準確不應使用濕化瓶氧療的護理—吸氧方式霧化面罩氧療的護理—吸氧方式吸氧裝置氧流量FiO2說明鼻導管0.5–6lpm0.24–0.44*6lpm普通面罩6–10lpm0.35–0.55*6lpm儲氧面罩10–15lpm0.60–0.80*儲氣囊不得塌陷Venturi面罩3lpm0.24,0.26,0.31*閱讀使用說明6lpm0.35,0.40,0.50*霧化面罩8lpm0.28,0.30,0.35*必須看見氣霧0.40,0.50,0.70*麻醉氣囊面罩12–15lpm1.012lpm*呼吸頻率,潮氣量和吸氣流量不同

時FiO2不同氣管插管的配合用物準備病人準備插管配合氣管插管的配合用物準備病人準備插管配合體位:幫助患者頭部移至床邊、仰臥、頸下墊軟枕使頭落向后仰藥物鎮靜氣管插管的配合插管配合氣管插管動畫演示吸痰觀察生命體征固定八字法固定人工氣道的管理—固定經口氣管插管經鼻氣管插管改良系帶固定法改良式系帶優點:避免膠布對鼻翼的張力和鼻腔的壓迫,不容易造成醫源性皮膚損傷;固定牢固,有效防止非計劃性拔管16人工氣道的管理—固定改良系帶固定法17人工氣道的管理—固定改良系帶固定法改良式系帶1、系帶松緊度以容入一指為宜2、系帶一側置于耳廓上方,一側置于耳廓下方,2h更換一次位置18人工氣道的管理—固定經鼻氣管插管固定帶的松緊適宜,以容納一指為宜注意保護頸部皮膚,可用水膠體、泡沫敷料外貼保護,防止固定帶過緊引起頸部皮膚發生壓瘡人工氣道的管理—固定氣管切開充氣氣囊是附屬于氣管套管的一種防漏裝置,此套囊緊套在導管壁上并距斜口1cm處。作用是使導管與氣管壁之間嚴密無隙,即防止嘔吐物、血液或分泌物流入肺內又避免機械通氣時漏氣,有利于人工氣道的機械通氣管理。人工氣道的管理—氣囊管理人工氣道的管理—氣囊管理氣囊壓力:維持高容低壓套囊。壓力在25-30cmH2O之間既可有效封閉氣道,又不高于氣道粘膜毛細血管灌注壓,可預防氣道粘膜缺血性損傷及氣道食管瘺,拔管后氣道狹窄等并發癥。高容低壓套囊不需要間斷放氣。人工氣道的管理—氣囊管理人工氣道的管理—濕化人工鼻(溫—濕交換過濾器)蒸汽加溫濕化呼吸霧化吸入加濕氣道內直接滴藥加濕人工氣道的管理—濕化人工鼻(溫—濕交換過濾器)濕化方法對細菌有一定的過濾作用,能降低管道被細菌污染的危險性使用于呼吸道分泌物不多的患者;

不適用于二氧化碳潴留、痰液較

多患者人工氣道的管理—濕化人工鼻(溫—濕交換過濾器)蒸汽加溫濕化呼吸——濕化溫度:吸入器溫度36℃~37℃——濕化量:24小時濕化量至少250mL人工氣道的管理—濕化人工鼻(溫—濕交換過濾器)蒸汽加溫濕化呼吸霧化吸入加濕——應用于無機械通氣的人工氣道患者——霧化后配合扣背、吸痰人工氣道的管理—濕化人工鼻(溫—濕交換過濾器)蒸汽加溫濕化呼吸霧化吸入加濕氣道內直接滴藥加濕——不推薦常規使用,只在患者痰液Ⅲ°粘稠,出現血性痰存在氣道堵塞的危險時使用——方法:取下針頭,斷開呼吸機,將2ml~5ml藥液在患者吸氣時緩慢注入濕化標準

——濕化滿意:分泌物稀薄,能順利通過吸引器,導管內沒有結痂,患者安靜、呼吸道通暢。

——濕化過度:易導致痰液過多;咳嗽頻繁,影響呼吸機能;增加吸痰次數;神志不清,咳嗽反射減弱者,加重病情。

——濕化過少:痰液粘稠,痰痂形成,嚴重時堵塞管道。人工氣道的管理—吸痰吸引控制閥無菌薄膜沖洗管活瓣半開放式吸痰密閉式吸痰開放式吸痰人工氣道的管理—吸痰根據患者出現咳嗽、聽診肺部有濕羅音、氣道壓力升高、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下降等指征,按需吸痰。

吸痰指征:痰液粘稠度的判斷Ⅰ度(稀痰):如米湯或泡沫樣。吸痰管內壁上無痰液滯留。應適當減少滴藥量及次數Ⅱ度(中度粘痰):外觀較輕度粘稠。吸痰后少量痰液滯留。表示氣道濕化不足,應適當增加氣管滴藥量和次數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