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全國優質課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全國優質課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全國優質課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全國優質課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全國優質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高一歷史一周一練測試題一、選擇題1.據相關材料記載,明朝的宏觀經濟情況為:農業占明朝GDP比重平均為88%,手工業和商業最高時也沒有突破20%;政府稅收占GDP比重為3%—9%,平均為5%。根據材料推斷當時明朝A.田賦收入是財政收入的大宗B.經濟總量長期雄踞世界第一C.推行農工商共同發展的政策D.黃金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2.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是傳說中的織女和牛郎因為相愛被王母強行拆散只能一年一度相望銀河,喜鵲受其感動自發搭建一座鵲橋助其夫婦相會,乞巧本為婦女向織女乞求紡織技術提高交流技藝的傳統節日,現在卻成為中國的情人節(結果悲慘),從乞巧節中的牛郎和織女這一主角所反映的是中國小農經濟的A.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B.男耕女織耕織結合的生產模式C.封閉保守退隱山林的悠閑別致D.一牛一犁的耕作方式3.工業的發展歷程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歷程,有人用下圖形象地概括了二十多世紀以來的工業化歷程。和下圖“?”處對應的是A.完善了精細分共的“手工工場”B.創造了機器工廠的“蒸汽時代”C.形成了壟斷資本的“鋼鐵時代”D.開創;額注重實驗的“科技時代”5.有學者認為,18世紀中后期的西方“選擇了海洋”,而中國則“選擇了陸地”。“選擇了陸地”是指中國A.重視塞防忽視海防B.積極培育國內市場C.奉行閉關鎖國政策D.加強發展陸路交通5.下圖中的歷史信息體現的建設成就是()A.新中國國民經濟得到恢復B.“一五”計劃奠定工業化初步基礎C.大躍進運動改變經濟落后D.經濟體制改革促進企業活力增強6.“在農村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變經營管理方式,實行分戶經營,自負盈虧。”這是對以下我國農村哪項經濟政策的描述()A.生產合作社B.人民公社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農村稅費改革7.宋代在選拔官吏時有規定:“如工商雜類人等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一并解送(注:選送)。”該規定反映出宋代A.政府鼓勵工商業的發展B.商人的社會地位提高C.商業成為主要經濟部門D.科考功名失去吸引力8.(19世紀后期)電燈發明后,新的光源將使世界面貌煥然一新。而當時在英國,電燈的推廣卻遭到煤汽照明公司的反對,千方百計保護自己取得壟斷地位的煤汽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型工業部分發展遲緩。以下有關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表述錯誤的是()A.英國人相對保守,未能與時俱進B.大量殖民地存在轉移了資金C.英國經濟全面落后于美德D.英國國內勞動力的成本更高年8月,一份訃告這樣說:“它武裝了人類,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健全了人類的大腦以處理一切難題。它為機器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它是指A.蒸汽機B.電動機C.珍妮機D.內燃機10.20世紀60年代初,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人們出于一種文化反應而宣揚孫悟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并使之成為普遍的主流意識。這種文化反應主要來自()A.階級斗爭激化B.外交環境惡劣C.自然災害嚴重D.文藝方針激進11.錢乘旦、許潔明合著的《英國通史》中說:“……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計算……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要隨身攜帶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這說明A.火車的發明引發了技術創新的連鎖反應B.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C.科學技術轉化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D.科學發明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12.“商人”這一稱呼主要來源于A.中國人很早就懂得經商B.商朝人善于經商C.商鞅變法的規定D.徽商和晉商的出現13.有學者認為:“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倘使同治、光緒年間的改革移到道光、咸豐年間,我們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這次發生在同治、光緒年間的改革對中國近代化的推動表現在A.實現了中國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變革B.標志著中國近代工業的起步C.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傳播14.西漢“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漢高祖“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至文帝時,“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百姓“皆背本趨末”。晁錯稱這種現象是“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惡乖迕(違背.抵觸)”。這表明漢初A.商業活動的發展有利于經濟恢復B.商業畸形發展造成了農民的貧困C.官商勾結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農抑商政策背離了農民的意愿15.有人認為甲午戰爭是中國“傳統與近代”的分界線,這主要是因為甲午戰后A.清政府開始引進西方近代技術,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B.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C.開始發展商業和開設議院的要求出現,維新變法思想開始形成D.民族工業獲得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16.羅榮渠先生在《現代化新論》一書中說:“在此以后,外國滲透中國的方式從外貿領域擴大到投資、生產、銷售、金融各個領域,直接改變了原有的小農——手工業生產方式,使中國在經濟上和財政上都日益陷入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的依附地位。”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B.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C.洋務運動之后D.甲午中日戰爭之后17.1895年,身為狀元的張謇開始籌辦紗廠,他稱自己投身實業是“捐棄所恃,舍身喂虎”。這反映出張謇A.毅然沖破視商為末業的傳統觀念B.決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業競爭C.預見到國內工商業發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冒險精神18.下邊的漫畫反映了明清商幫的一些特點。下列對下圖解讀正確的是A、明清商幫是明清財稅收入的主要來源B、明清商幫是由政府官員子弟組成的商人群體C、明清商幫是顛覆專制統治的重要力量D、明清商幫依附官府壟斷市場聚斂大量財富19.有歷史學家評論說:“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衡量,1953—1957年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成功。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為89%,農業和工業產量的增長每年約為38%和187%。”這從根本上取決于A.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B.指令性經濟計劃的實施C.國家宏觀調控的執行D.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改革20.1845年,大英輪船公司職員柯拜受公派遣.任公司駐黃埔的代表,負責船只的監修工作。柯拜到黃埔后,很快便由一個監修變成一個工業資本家,他隨后修建的“柯拜船塢”成為外國人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個造船塢。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列強對華己開始資本輸出B.民族資產階級己開始出現C.工業革命后英國實力強大D.英國造船技術世界傾二、綜合題21.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不同的國家,經濟發展模式不盡相同。以美為代表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在探索符合本國實際的經濟發展模式。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國遭受危機的打擊最重,工業生產持續下降達三年之久。1932年全國工業生產比危機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經濟被拋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機遍及各工業部門。重工業部門生產下降的幅度尤為驚人。————--成天上萬的工人被趕出工廠,流浪街頭--------齊世榮《世界史。現代史編》材料二:1921年,列寧說:“目前已很清楚,我們用沖擊的辦法。…實行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的原則嘗試已經挫敗了。……政治形勢向我們表明,在許多經濟問題上,必須退回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材料三:丘吉爾說“斯大林接手俄羅斯的時候還只有木犁,當他撒手人寰而去,蘇聯已成為世界工業強國。”材料四: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究竟是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好多年,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2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郡城之東,皆習機業;織文曰緞,方空曰紗。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計日受值。有他故,則喚無主之匠代之,曰“換代”。無主者,黎明立橋頭以待……。若機房工作減,此輩衣食無所矣。——《蘇州風俗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材料二:19世紀六七十年代至20世紀初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簡況表(2)讀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兩個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國國民經濟中公、私成分比較表(3)讀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國國民經濟中公、私成分變化的主要原因和標志意義。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形象的描述道:“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應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馬克思關于資本和資本家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1.A2.B3.B4.C5.C6.C7.B8.C9.A10.B11.B12.B13.B14.A15.D16.D17.A18.D19.B20.A21.(1)重大事件:1929年爆發了經濟危機。(1分)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2分)(2)政策:新經濟政策(1分)。原因:原有的經濟政策損害了農民利益。引發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2分)(3)斯大林模式;(1分)舉例:推動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使蘇聯成為世界工業強國;使蘇聯在二戰中能迅速集結國家所有力量打敗法西斯,取得戰爭的勝利;二戰后能迅速醫治戰爭創傷,完成國民經濟的恢復(3分)(4)農村:人民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人民公社體制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城市:國有企業嚴重缺乏活力(4分)。22.第(1)問,從材料一“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可以看出紡織業發達,“匠有常主(機戶),計日受值”可以看出蘇州的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工匠與機戶之間存在著雇傭關系。第(2)問,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出答案。第一小問,1895-1900年是封建社會的進一步瓦解,封建勢力的縮小,外國資本主義對我國資本主義的示范作用,人們思想的不斷開化資本主義的思潮涌動,我國的一部分開明地主階級擁有一部分資本并有一些先進的資本主義理念,政府為了擴大稅源鼓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等。第二小問,1912-1919年封建主義的進一步瓦解,資產階級的政權在我國建立了起來人民熱情的提高,政府的鼓勵,支持,還有一部分官僚資本主義的產生,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等等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第(3)問,可以聯系1952-1956的史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完成了三大改造,把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23.材料中觀點認為,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資本家為了利潤不擇手段,不惜制造罪惡甚至發動戰爭,其觀點揭示了資本的本質和資本家的罪惡。資本的邏輯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環境必須服從資本家的利潤。15世紀英國的“圈地運動”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本家把原有的公共地、公共環境變成其私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