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熱烈歡迎各位同學學習普通生態學!
授課人:楊振才趙彥民萬五星(河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普通生態學教學計劃一、授課對象:
生物學專業96級本科生
二、教材:
孫儒泳、李博、諸葛陽、尚玉昌編1993《普通生態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參考書參考書介紹
1.李博1993普通生態學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孫儒泳1992動物生態學原理(第二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3.BegonM.etal.,1996Ecology:Individual,populationandCommunities.3rded.Oxford:BlackwellScientificPublication
4.ManuelC.Molles,1999Ecology:ConceptsandApplications.McGraw-HillCompanies,Inc.(科學出版社2000影印版)5.OdumE.P.(孫儒泳等譯)1971生態學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緒論
生態學的定義、研究內容,生態學發展簡史及分支學科,全面了解現代生態學,提高對生態學作用的認識和學習興趣。內容一、生態學的定義二、生態學的研究對象三、生態學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一)發展簡史(二)生態學的發展趨勢(展望)四、生態學的分支
學習要點第一章
緒論一、生態學的定義生態學(ECOLOGY)一詞,源于希臘文oikos+logos,意為“住所、棲息地”和“論述、學科”。從字義上講,生態學是關于居住環境的科學。即研究生物的聚居地或生境。生態學定義1.Haeckel(1866):研究生物(特別是動物)生活過程中與環境的關系。2.Reiter(1885):有機體與環境間的相互關系。生態學定義這兩種定義簡明而廣泛。后來生態學將研究對象分為三個層次:個體、種群和群落。生態學家研究的層次不同,提出的定義也就不同。植物生態學家主要強調個體和群落。3.Warming(1909)植物生態學研究環境因子對植物的影響。(個體和群落)4.Weaver&Clements(1929)強調生態學是一門野外科學。5.BraunBlanquet(1932)研究植物群落的科學。6.Кеппер(1933)植物與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中的形態、結構與化學特點。(個體)生態學定義動物生態學家主要強調個體和種群。7.Shelford(1907)研究有機體的生活要求和家務習性的科學。8.HaymoB(1955)研究動物的生活方式與生存條件的聯系,以及動物生存條件對繁殖、生活數量及分布的意義。9.Krebs(1972)環境與生物分布和數量的相互關系。生態學定義隨著生態系統概念的提出,研究重點開始向生態系統轉移,動植物生態學合并,現代生態學家給生態學下了新的定義。強調生態系統及其能流、物流。10.Odum(1959)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科學。11.Duvigneaud(1974)綜合性現代科學。12.馬世駿:研究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系統與環境系統之間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規律的科學。生態學定義第一章緒論
一、生態學的定義二、生態學的研究對象三、生態學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一)發展簡史(二)生態學的發展趨勢(展望)四、生態學的分支
二、生態學的研究對象生態學研究對象傳統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個體以上水平(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科學。它是生物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形態、生理、遺傳等),同時又是唯一將研究對象擴大到生物體以外的科學。現代生態學主要以生態系統為研究的基本單位,生態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組成,其功能主要表現在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穩態和調節功能)上,通過這三大流,生態系統的各個成員聯系成為一個具有統一功能的系統。生態學研究對象生態學研究對象生態系統植物動物微生物無機物環境光能散熱生態系統
植物動物微生物
E&M
無機物環境環境光能熱能圖1-1生態系統生物與環境和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生態學的研究內容如此廣泛,我們認為采用最早的、簡明而廣泛的定義更加合適。即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人類及其不同的層次;環境指生物生活其中的環境系統,包括無機、有機和社會環境(或因素)。生態學研究對象生態學研究對象分子(基因)—細胞—器官—有機體—種群—群落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滲透,形成了許多交叉學科,使得生態學的邊界非常模糊。
基因系統細胞系統器官系統個體系統種群系統生態系統+環境第一章緒論
一、生態學的定義二、生態學的研究對象
三、生態學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一)發展簡史(二)生態學的發展趨勢(展望)四、生態學的分支
三、生態學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一)發展簡史
1.生態學的建立前期(公元前2世紀—公元17世紀)積累了大量的生態學事實、現象和材料,如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和馴化。
2.生態學建立期(18世紀初--19世紀末)(1)提出了生態學的定義和許多定律、法則,如最小因子定律、生存斗爭學說、邏輯斯諦方程;(2)生態學專著問世。發展簡史發展簡史3.生態學的鞏固期(20世紀初--50年代):(1)大量生態學專著出版;(2)生態學會創建(英國1913,美國1916);(3)生態學刊物創刊JournalofEcology,1913;Ecology,1920;EcologicalMonographs,1931;JournalofAnimalEcology,1932(4)各植物生態學派的形成:北歐學派:群落分析(瑞典);法瑞學派:植被等級分類(法國、瑞士);英美學派:群落演替、植物頂級學說;蘇聯學派:植被生態和植被地理。(5)動物生態引入統計學,形成了種群生態學。發展簡史4.現代生態學發展期(60年代至今)(1)動植物生態學合并,以生態系統為研究的基本單位,促進了交叉(邊緣)學科的形成;(2)國際生態學組織的建立:國際生物學規劃(IBP);人與生物圈(MAB);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3)應用生態學的產生:(二)生態學的發展趨勢(展望)1.向宏觀和微觀兩極方向發展宏觀:重視全球生態功能的研究。景觀生態學(LANDSCAPEECOLOGY),保持土地利用的方式的異質性(相異生態系統的組合)。全球生態學(GLOBALECOLOGY),以生物圈和全球為研究對象。微觀:分子生態學(MOLECULARECOLOGY),以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有機體對生態環境的適應性機理。(1992年分子生態雜志在美國創刊)
發展趨勢發展趨勢2.系統理論在生態學中廣泛應用,計算機起巨大的促進作用。建立系統的模擬模型,選擇最優方案;以最優化原理控制管理生態系統。3.定量化研究進一步發展。系統理論和應用生態都要求定量研究。發展趨勢4.向多學科方向發展,尤其與經濟學相結合。生態學在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研究對象的龐大和復雜,生態學與多學科的相互滲透顯得十分重要。經濟生態學研究人類活動(大型項目)對生態系統的影響。5.應用生態學迅速發展。從理論走向應用是學科成熟的標志。80年代以來,生態工程、生態技術、生態建設、生態管理等逐步被人們所認識和采用,并將極大地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生態效益的提高。第一章緒論
一、生態學的定義二、生態學的研究對象三、生態學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一)發展簡史(二)生態學的發展趨勢(展望)
四、生態學的分支
四、生態學的分支
生態學不同于其它學科,它由許多學科歸納而成,系多源起源的。
Odum把生物學的分支學科比作多層蛋糕,水平向按研究內容分為一些基礎學科,如形態學、生理學、遺傳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細胞學、分子生物學等,垂直向按生物的類群劃分為植物學、動物學等分支學科。生態學是生物學的基礎學科之一,不同的分類類群有其分支學科,它還與生物學之外的學科結合形成了許多邊緣學科。生態學分支生態學分支1.研究對象的分類類群:動物生態學(哺乳動物、昆蟲、鳥類、魚類生態學等);植物生態學(地衣、苔蘚、森林、草原生態學等);微生物生態學(真菌、細菌、病毒生態學等);人類生態學(人口、民族、歷史生態學等);土壤生態學;氣象生態學;社會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等等。生態學分支2.研究對象的組織水平微觀生態學(個體以下的各層次生態學)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全球生態學3.研究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