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種群的特征和數量變化一、種群的特征1.種群的含義種群是在一定的
,同種生物的
。自然區域內全部個體種群密度概念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意義是種群最基本的②_____特征調查方法樣方法(③__________法和④____________法)和標志重捕法及抽樣檢測法。
出生率、死 亡率概念單位時間內新產生或死亡的個體數目占該種群個體⑤______的比率意義是決定種群大小和⑥__________的重要因素
遷入率、遷 出率概念單位時間內遷入或遷出的個體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意義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的因素年齡組成概念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類型類型有:⑦______、穩定型和⑧_______意義可預測種群數量的⑨________性別比例種群中雌雄個體數目的比例數量五點取樣法
等距取樣法總數種群密度增長型衰退型變化趨勢①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也是物種的具體存在單位。②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基因庫的最小單位。A增長型BC穩定型衰退型年齡組成為穩定型的種群,種群數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穩定嗎?年齡組成為衰退型的種群呢?不一定,種群數量不只受年齡組成的影響,還受遷入率和遷出率、食物、天敵、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曲線圖①圖解②析圖圖甲幼年個體多,老年個體少,出生率>死亡率,種群數量增加,屬增長型;而圖乙相反,應為衰退型。2、(1)種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種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圍內種群的個體數量越多,即種群密度與種群數量呈正相關。(2)從年齡組成上看,幼年個體較多時,預示著將來種群密度要增大;而老年個體較多時,種群密度將會減小。(3)出生率、死亡率則是決定種群大小的最直接因素。(4)從性別比例上看,因各種原因造成性別比例失調,必然導致生殖上的混亂,引起種群個體數量的變動。如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就會使許多的雌性個體不能完成交配,進而影響出生率從而使害蟲的種群密度明顯降低。種群密度種群數量決定大小影響變動種群各特征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決定大小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齡組成遷入率和遷出率性別比例預測方向種群特征之間的關系1.各種群特征的相互關系【練習1】(2011
年廣州聯考)下列結合種群特征的概念圖所做的分析,錯誤的是()A.利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會影響③B.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C.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④D.春運期間,廣州人口數量變化主要取決于圖中的①②D2.種群的年齡組成大致可分為圖示a、b、c三種類型,據圖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在我國近年的人口調查中,獲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說明我國人口年齡組成一定為c圖表述類型B.在漁業生產中,要嚴格控制漁網孔眼大小以保護幼魚,捕撈后,該水域魚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a圖表述類型C.農業生產上應用性引誘劑來干擾害蟲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該種害蟲的年齡組成為c圖表述類型D.在某一處于穩定狀態的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圖b所示類型A[關鍵一點](1)城市人口的劇增——遷入率>遷出率造成的。(2)中國人口的增長——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單純說是出生率高造成的。(3)計劃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長率下降。(4)利用性外激素誘捕雄蛾——改變性別比例來降低其出生率。(5)將性外激素釋放到大田里,干擾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6)年齡組成為穩定型的種群,種群數量不一定保持穩定。二、種群數量的變化(1)“J”型與“S”型增長曲線相比,種群數量每年以一定倍數增長的是
型曲線。(2)自然種群的增長模式多呈
型曲線。(3)同一種群的K值是固定不變的嗎?
。(4)試列舉導致種群數量變動的因素有哪些?
。J不是S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練一練]
(2011·江蘇高考)在野外試驗站,研究棉蚜發生期開放和封閉條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頭/葉)的棉蚜種群密度變化,各實驗組均放置規格、數量相同的棉葉,結果如下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多選)(
)[答案]
ABA.初始密度相同的種群開放條件下先于封閉條件下衰退,可能與遷出有關B.初始密度相同的種群開放條件下先于封閉條件下達到密度峰值,可能與遷入有關C.開放和封閉條件下種群數量均在達到K
值時開始衰退D.開放和封閉條件下種內斗爭均在種群衰退時開始減弱[解析]
本題考查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判斷能力。由曲線可知:初始密度相同的種群,開放條件下的先達到峰值也先衰退,而開放條件與封閉條件相比是開放條件下存在遷入和遷出的現象,故A、B兩項均正確;因各組棉葉的規格數量相同,則理論上K值應相同,但由圖示可知,只有開放條件下初始密度較大的種群在達到K值時開始衰退,其余都是在未達到K值時就開始衰退,C項錯誤;種內斗爭是指某一區域的同種個體為爭奪有限的資源和空間而發生斗爭的現象,在種群衰退時雖然種群個體數量減少,但因棉葉被食用,其量也在減少,故種內斗爭不一定減弱,D項錯誤。[知識鏈一串]1.兩種增長曲線的比較曲線比較“J”型曲線“S”型曲線前提條件理想狀態:資源無限、空間無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約現實狀態:資源有限、空間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約曲線比較“J”型曲線“S”型曲線坐標曲線增長速率適用范圍實驗室條件下或種群遷入新環境最初一段時間自然種群2.種群“S”型增長曲線各段特點及應用(1)曲線分析:(2)應用:①b點應用:消滅害蟲應盡早進行,將種群數量控制于加速期(b點之前),嚴防種群增長進入加速期。[關鍵一點]
(1)環境容納量≠種群能達到的最大值:種群能達到的最大值則是種群在某一時間點出現的最大值,這個值存在的時間很短,大于環境容納量。(2)“J”型、“S”型曲線是研究種群數量增長而形成的兩條曲線,并不是種群數量變化的全部。種群數量變化的內容包括種群數量的增長、下降、波動等。練習.如下圖所示,種群在理想環境中呈“J”型增長,在有環境阻力條件下呈“S”型增長。下列有關種群數量增長曲線及其應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漁業捕撈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點B.種群增長過程中出現環境阻力是在d點之后C.防治蝗災應在害蟲數量達到c點時進行D.當種群數量達到e點后,增長速率為0答案:
D4.(2012·溫州一模)如右圖表示某個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甲、乙兩個種群可能為競爭關系,甲的競爭力小于乙B.t2~t3時間內甲種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t1~t2時間內甲、乙兩種群呈“S”型增長,甲種群從t2開始出現環境阻力D.用恒定容積的液體培養基培養某種細菌,其種群增長速率變化曲線可能如甲曲線答案:
C解析:從曲線可看出,甲、乙兩種群可能為競爭關系,甲競爭力小于乙;t2~t3時間內甲種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環境阻力是始終存在的,而不是出現在t2以后;由于培養基體積一定,營養物質被慢慢消耗,有毒物質產生,而使該種群增長速率曲線可能如甲曲線。答案:
C練習: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探究實驗。課題是:“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實驗材料、用具:菌種和無菌培養液、試管、血球計數板(2mm×2mm方格)、滴管、顯微鏡等。酵母菌的顯微計數方法:①血球計數板:是帶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顯微鏡下對微生物的計數。②將含有酵母菌的培養液滴在計數板上,計數一個小方格內的酵母菌數量,再以此為根據,估算試管中的酵母菌總數。連續觀察7天,并記錄每天的數值。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所學知識,該課題的實驗假設是:開始一段時間酵母菌呈“J”型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長。(2)本實驗沒有另設置對照實驗,原因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是否需要重復實驗?____________,試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吸取培養液計數前,要輕輕振蕩幾次試管,原因是____________。如果一個小方格內酵母菌過多,難以數清,應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4)請你設計表格處理實驗數據。(5)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根據你對影響酵母菌種群生長的因素的推測,進一步確定一個探究實驗的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環境中資源和空間變得有限該實驗在時間上形成前后對照需要為了提高實驗數據的準確性使酵母菌分布均勻增大稀釋倍數酵母菌的種群數量與營養物質(代謝廢物或pH或溶氧量等)的變化關系
時間菌數次數1234567123平均(5)酵母菌的種群數量與營養物質(代謝廢物或pH或溶氧量等)的變化關系(4)、實驗的注意事項(1)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在小方格邊線上的酵母菌,應只計固定的相鄰兩個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2)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培養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少誤差。(3)結果記錄最好用記錄表。(4)每天計數酵母菌量的時間要固定。(5)培養和記錄過程要尊重事實,不能主觀臆造。(6)測定的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是在恒定容積的培養基中培養測定的,與自然界中的數量變化有差異。[做一題][例4]
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對于不同種類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著差異。(1)植物——樣方法。某同學采用樣方法對一種植物進行計數,右圖是其中一個樣方中的該植物的分布情況(注:圖中黑點表示該種植物),對該樣方中該種植物進行計數時,應記錄的數目是________。(2)動物——標志重捕法。某科技小組在調查一塊方圓為2hm2的草場中灰蒼鼠的數量時,放置了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了50只,將捕獲的灰蒼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點再放置同樣數量的捕鼠籠,捕獲了42只,其中有上次標記的個體13只。則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數量最接近(
)A.50只B.42只C.92只
D.160只(3)細菌——顯微記數法。每單位面積上平均有50個細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在液體中培養4h后稀釋10倍,與以前相同的條件下再在顯微鏡下觀察,這次觀察到每單位面積上平均有80個細菌。則細菌細胞分裂的平均時間為________小時。[解析]
(1)計數時可遵循“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的方法計數邊界上的植株數,樣方共含8株。(2)據計算式:N∶50=42∶13,N=160。(3)原面積內平均50個細菌,4h后相同面積內細菌數為80×10=800故4h內細菌種群數量存在如下關系:50×2n=800,則n=4,4h分裂4次,則每次所需時間為1h。[答案]
(1)8
(2)D
(3)11.種群密度取樣調查方法歸納方法名稱標志重捕法樣方法抽樣檢測(計數板計數)取樣器取樣法對象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個體,如鼠、鳥、魚等植物或活動范圍小的動物(如蚯蚓、蚜蟲、跳蝻)和蟲卵肉眼看不見的細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或血細胞)活動能力強(不適合樣方法)、身體微小(不適合標志重捕法)的土壤小動物方法名稱標志重捕法樣方法顯微計數法(計數板計數)取樣器取樣法過程捕獲部分個體→做上標記→放回環境→重捕→計算→估計種群密度確定調查對象→選擇調查地段→確定樣方→設計計數記錄表→計數統計→計算種群密度培養→抽樣到計數板→顯微計數→計算準備取樣器→確定取樣地點→取樣→采集小動物→觀察分類→統計和分析某種方法名稱標志重捕法樣方法顯微計數法(計數板計數)取樣器取樣法計算標記總數/N=重捕中被標記的個體數/重捕總數(N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湖南瀟湘科技技工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星級家政服務人員雇傭合同
- 建筑設備租賃合同范本指南
- 股權轉讓合同保證金協議
- 企業合同管理效率提升與創新路徑
- 網絡打假安全課件
- 植物模擬習題(含答案)
- 核心條款集裝箱貨物運輸合作協議
- 工程行業企業文化
- 2024中國山東省集中供熱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肯德基店面試試題及答案
- 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墻技術白皮書20231120
- 廣州市白云區2025年招考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遼寧省大連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第18課《井岡翠竹》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1)》課件
- 《潮汕方言》課件
- 2025年督查督辦制度范文(二篇)
-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案
- IMT-2020(5G)推進組:5G-A網絡智能化場景及關鍵技術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