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貝多芬作者:羅曼·羅蘭譯者:傅雷·扼住命運的咽喉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還重造那已經死滅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這樣一種超生和創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羅曼·羅蘭
法國作家、思想家,人道主義者。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擅長寫人物傳記。他出身一個中產家庭,從小身體虛弱,15歲時,隨父母遷居巴黎,接受良好的教育。1899年,羅曼·羅蘭畢業于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并從事文藝創作。為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寫了《名人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長篇小說杰作:《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傅雷(1908.4.7—1966.9.3)文學翻譯家譯者傅雷:字怒安,號怒庵,翻譯家,文藝評論家。20世紀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他的全部譯作,現經家屬編定編成《傅雷譯文集》《傅雷家書》傅雷生于中國江蘇省南匯縣傅家宅(今上海市南匯區航頭鎮王樓村五組),因出生時哭聲洪亮,長輩們便以“雷”為名,以“怒安”為字。1912年時其父傅鵬飛因冤獄病故,由母親撫養成人。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學習藝術理論。開始受羅曼·羅蘭影響,熱愛音樂。回國任教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現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任校辦公室主任,兼教美術史及法文,致力于法國文學的翻譯與介紹工作。1958年,在上海“反右補課”中,傅被上海市作協劃為戴帽“右派分子”。陷入政治旋渦。1958年12月,留學波蘭的長子傅聰駕機出逃英國。此后,傅雷閉門不出。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紅衛兵抄家,受到連續四天三夜批斗,罰跪、戴高帽等各種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謂“反黨罪證”(一面小鏡子和一張褪色的蔣介石舊畫報)。1966年9月3日上午,女傭周菊娣發現傅雷夫婦已在江蘇路284弄5號住所“疾風迅雨樓”雙雙自殺身亡,傅雷系吞服巨量毒藥,在躺椅上自殺,享年58歲,夫人朱梅馥系在窗框上自縊而亡。傅雷夫婦死后,骨灰原被安葬于永安公墓,后歸并到萬國公墓,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的破壞后遺失。幸有一工人原為傅雷作品的愛好者,故私藏其骨灰盒,幸免遭毀。傅雷在“譯者序”中說:“療治我青年時世紀病的是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戰斗意志的是貝多芬,在我靈智的成長中給我大影響的是貝多芬。”
二、介紹文體人物傳記是以寫人為中心,通過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來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種文學形式。設題方式(接軌高考):1、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主人公的?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質特征?3、理解句子的含義。4、怎樣評價主人公?5、文章寫作上有何特點?效果如何?
1、閱讀全文,概括人物的主要事件。
2、分析人物形象和品質特征。
3、思考人物品質給人的啟迪。
4、個性化解讀人物品質,并拓展延伸。學習方法點撥:貝多芬的簡介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祖父叫魯特維克,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團長,父親是一個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他的母親是一個女仆,一個廚子的女兒。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分,父親急于把他培養成為一個像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從小就把他一人和提琴關在家里,或整天逼著他練習。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并嘗試作曲。
從1781年起,貝多芬在劇院工作的同時,跟樂隊指揮奈弗學習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和作曲法。貝多芬通過向這位老師學習,認識到學習德國民族音樂的重要性,并在奈弗的引導下也接受了啟蒙運動的影響,對德國當時的進步文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貝多芬作為鋼琴家所具有的嫻熟技巧給所有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僅是一名成功的演奏家,也是一位優秀的教師。他不久就成為一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頗受歡迎,二十五六歲時就能輕而易舉地把作品賣給出版商。貝多芬將近而立之年時就有了失聰的先兆,這位年輕的作曲家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惴惴不安,這是可想而知的。一時間他竟想到了自殺。貝多芬不斷地譜寫出大量的音樂作品。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對當時音樂觀眾所喜聞樂聽的音樂的關注日漸減少。但是他卻在不斷地獲得成功。貝多芬快到50歲時已經完全耳聾。結果他不再登臺演出,甚至變得更加孤獨怪癖。他并不象先前那樣多產,而且作品也給人以詰屈聱牙之感。但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慘、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貧困的威脅使他窮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維也納。據說在他臨終的一刻,暴雨雷電交加,貝多芬舉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奮擊。這種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貫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貝多芬成名后,許多貴族拼命地想結識他。但是貝多芬性格倔強,,對那些依仗權勢的貴族格外鄙視。一次,貝多芬應一親王的邀請,參加一個音樂會,并將在音樂會上演奏自己的作品。音樂會在親王的莊園里舉行。那天天氣十分寒冷,并且下著傾盆大雨。貝多芬坐在鋼琴旁熟練而深情地彈奏起著名的《月光曲》。沉靜幽雅的旋律在大廳里回蕩,優美的樂曲使人們陶醉,大家停止了談話,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似乎他們不是在風雨中聽演奏,而是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中。這時,有一位伯爵旁若無人,忽然說起來,聲音越來越大。貝多芬再也忍受不了這種聲音的干擾,他憤怒地停止了演奏,站起來高聲說道:“我絕不能為這些蠢豬們演奏!”主辦音樂會的親王不但不干涉制止那位破壞全場氣氛的伯爵,卻大聲訓斥貝多芬,以親王的威勢欺壓貝多芬。面對這種侮辱,貝多芬怒不可遏,對親王說:【“親王,你成為親王,只不過是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卻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親王有成千上萬個,而我----貝多芬,卻只有一個!”】貝多芬說完,離開了音樂廳,頂著風雨,拂袖而去。1、課文中的哪一段集中描寫貝多芬的肖像?提出問題:2、這段肖像描寫抓住了哪些特征?身材:短小臃腫,外表結實骨骼:運動家般的臉色:土紅到黃黃的額角:隆起而寬廣頭發:濃密而逆立眼神:威力而有獷野的光鼻子: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牙床:結實得厲害嘴巴:細膩而下唇前突表情:憂郁,哀傷肖像描寫:特異的相貌大師的風范這段描寫生動傳神地刻畫了貝多芬的精神氣質3、除了第一段的肖像描寫,還有哪些地方有肖像描寫?
(明確:課文第7段。描繪的是貝多芬年輕時的一幅肖像,“僵直的頭頸”、“一副睥睨一切和緊張的目光”。)
4、“睥睨一切”說明了什么?
(高傲、自信)5、外表給人一種高傲的感覺,他的內心也是如此嗎?(不是,內心是憂郁內向的。慈悲的)6、哪句話體現了他的慈悲情懷?貝多芬在給朋友韋該勒的信中表達了慈悲的情懷:“譬如我看見一個朋友陷于窘境:倘若我的錢袋不夠幫助他時,我只消坐在書桌前面;頃刻之間便解決了他的困難……你瞧這多美妙。”“我的藝術應當使可憐的人得益。”7、這些肖像描寫集中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性格?明確:性格倔強,意志堅定、外表強悍有力、內心慈悲善良,這也是他在坎坷的人生中戰勝悲苦的資本。概括傳主貝多芬的主要事跡。提問: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組織材料的?整體感知
講述貝多芬的以下內容1、(1—4)1770年—1788年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2、(5—24)1789年—1809年貝多芬的大學、愛情生活及其創作。3、(25—33)1810年—1815年貝多芬與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響曲創作時期。4、(34—66)1816年—1827年貝多芬最悲慘的時期及其第九交響曲等創作。5、(67—70)作者的詩意化評價思考:貝多芬的一生戰勝了哪些苦難?討論探究:1、大家設想一下,如果這些苦難落到我們身上,會怎樣?2、在這個苦難的深淵中,貝多芬是如何選擇的?3、他抗爭的形式是什么?4、他一生創作了哪些樂曲?5、在樂曲中,他竭力表現的主題是什么?提出問題:貧窮的出生艱苦(不幸)的童年失聰的雙耳破滅的愛情失落的友情重病纏身的身體無情無義的侄子津貼的不足走近貝多芬-
貝多芬遭遇了哪些苦難?
命面對苦難貝多芬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渴望痊愈,渴望愛情,渴望歡樂,他充滿著希望。他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屈服。走近貝多芬-音樂天才堅強的意志對自由與愛的向往還有愛情、親情、友情的陪伴運走近貝多芬-命運的兩端命(關上一扇門)運(打開一扇窗)主要作品:《月光曲》《致愛麗絲》
G大調小步舞曲《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第七交響曲》《第九交響曲“合唱”》等著名作品5、作者是怎樣評價貝多芬的一生的?(請從課文中找出原話)評價:“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
怎樣理解這句話?
在極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終在奮斗、在抗爭,在尋求歡樂,并在自己的音樂領空中創造歡樂。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幸福、愛情的渴望與深情贊頌。雖然他自身的環境極為惡劣,他的作品卻從不缺少對于不幸者有益的歡樂。句子的含義:人物形象:人類平庸的戰勝者,自己命運的戰勝者,人生痛苦的戰勝者。
面對生命的坎坷磨難,貝多芬沒有因為命運的不公而失去人生的方向,而是奮起反抗;同時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音樂天分,并把她發揮到了極致,使音樂之花盡情綻放。于是,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一個完全掌控自己人生方向的貝多芬,一個走上了歷史巔峰的貝多芬,一個永垂不朽的貝多芬。走入貝多芬-主題把握
作者在記敘貝多芬的事跡時,插入了自己的評論。這是本文區別于其他人物傳記的特點:史述和評論相結合。這是人物傳記的另一種形式。這些評論,不僅使傳記內容更加真實生動,還深化了傳記的主題。6、評傳的特點:貝多芬和我們悲慘的童年病痛的折磨失戀的打擊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求學的艱難他人的誤解情緒的低谷積極面對,自我寬慰,滿懷信心,爭取成功!?4、在他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四、拓展延伸,走進生活:古今中外,還有哪些人像貝多芬那樣敢于“扼住命運的咽喉”,也取得了成功?
千手觀音-----邰麗華盲人歌手----楊光半身殘疾激勵導師半丁你就是生命最大的奇跡!輪椅上的張海迪美國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出身卑微,如果努力奮斗,也能成就精彩人生;身體殘疾,如果意志堅定,也能到達成功彼岸;身處逆境,如果頑強拼搏,也能創造人生輝煌。人生啟示: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舞臺的編劇、導演和演員,我們有權力把自己的人生之戲編排的波瀾壯闊,華彩四溢,也有責任把自己的人生之戲導演的扣人心弦,精彩紛呈,更有義務把自己的人生之戲演繹的與眾不同,卓然超群。我能行!課堂總結:三日不眠,才有名畫《日出》震驚畫壇;十年辛酸,才有名著《紅樓》震驚文壇;一生苦難,才有名曲《命運》震驚樂壇。
運到盛時需警醒提煉本文傳主生平事跡可以證明的論點論點一:家庭出身低不表明人生不能精彩本文論據:貝多芬出身低微,母親是女仆,父親是一個不聰明而酗酒的男歌手。他貧窮的出生和艱苦不幸的童年并沒影響他成長為一個偉大的音樂家課外論據:
鑿璧偷光的匡衡、螢囊的車胤、映雪的孫康提煉本文傳主生平事跡可以證明的論點論點二:不幸或逆境更能激勵人成才(或成功)
本文論據:縱觀貝多芬的一生,那就是“不幸”的代名詞,但逆境并沒讓他沉淪,喪失斗志,反而成就了他偉大的音樂人生。課外論據:
一代“史圣”司馬遷—
他由于李陵一案身受宮刑,蒙受大辱,但他終于頂過磨難,發憤寫完了輝煌巨著——《史記》。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力圖雪恥,激勵自己,在屋內懸一苦膽出人、坐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