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植物的區別_第1頁
幾種植物的區別_第2頁
幾種植物的區別_第3頁
幾種植物的區別_第4頁
幾種植物的區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幾種植物的區別

李家芬銀合歡(豆科植物含羞草亞科)

形態特征:灌木或小喬木,高2-6米;幼枝被短柔毛,老枝無毛,具褐色皮孔,無刺;托葉三角形,小。羽片4-8對,長5-9(-16)厘米,葉軸被柔毛,在最下一對羽片著生處有黑色腺體1枚;小葉5-15對,線狀長圓形,長7-13毫米,寬1.5-3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被短柔毛,中脈偏向小葉上緣,兩側不等寬。頭狀花序通常1-2個腋生,直徑2-3厘米;總花梗長2-4厘米;花白色;莢果帶狀,長10-18厘米,寬1.4-3厘米,頂端凸尖,基部有柄,縱裂,被微柔毛;種子6-25顆,卵形,長約7.5毫米,褐色,扁平,光亮。花期4-7月;果期8-10月。栽培技術銀合歡原產于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生長最適溫度為25—30℃,12℃生長緩慢,低于10℃,高于35℃,停止生長。銀合歡屬陽性樹種,稍耐蔭,在無蔭蔽條件下生長最好,對日照要求不太嚴格,在華南諸省區均可開花結實,廣東,廣西、海南生長最好。由于根系發達能吸收土層深處的水分,耐旱能力強。能耐南方旱季少雨條件,數月無雨,仍能存活。不耐水漬,長時間積水生長不良。銀合歡對土壤要求不嚴。鳳凰木(豆科蘇木亞科)別稱紅花楹樹、鳳凰樹、火樹、紅花楹、

形態特征:鳳凰木(Delonixregia),取名于“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別名金鳳花、紅花楹樹、火樹、洋楹等。豆科,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冠寬廣。葉為二回偶數羽狀復葉,長20-60厘米,具托葉;夏季開花,總狀花序,花大,紅色,有光澤。莢果木質,長可達50厘米。鳳凰木因鮮紅或橙色的花朵配合鮮綠色的羽狀復葉,被譽為世上最色彩鮮艷的樹木之一。生長習性:鳳凰木為熱帶樹種,種植6~8年開始開花,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生長適溫20~30℃,不耐寒,冬季溫度不低于10℃。以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壤土為宜;怕積水,排水須良好,較耐干旱;耐瘠薄土壤。一般1年生高可達1.5~2米,2年生高可達3~4米,種植6~8年始花。在中國華南地區,每年2月初冬芽萌發,4~7月為生長高峰,7月下旬因氣溫過高,生長量下降,8月中下旬以后氣溫下降,生長加快,10月份后生長減慢,12月~翌年1月份落葉。藍花楹(紫葳科藍花楹屬,別名:藍霧樹、紫云英、紫云木、巴西紫葳、非洲紫薇)形態特征:落葉喬木。樹冠高大,高12~15米,最高可達20米。二回羽狀復葉對生,葉大,羽片通常在15對以上,每一羽片有小葉10~24對,羽狀,著生緊密。小葉長橢圓形,長約1cm,全緣,先端銳尖,略被微柔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鐘形,花冠二唇形5裂,長約5cm,藍紫色,二強雄蕊。頂生或腋生的圓錐花序,花極繁多,深藍色或青紫色,布滿枝頭,極為壯觀。每序花長可達20厘米,有花數十朵,花鐘形。蒴果。產地分布:原產地原產于美洲熱帶,花色有白、粉紅、藍紫、紅色,以淡紫色最美。紫葳科,雙子葉植物,酷似鳳凰木,樹冠高大,株高可達15米以上,葉對生,小葉為奇數。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霜雪。適宜生長溫度22至30℃,若冬季氣溫低于15℃,生長則停滯,若低于3至5℃有冷害,夏季氣溫高于32℃,生長亦受抑制。喜光,能耐半陰。

花冠紫藍色,開花時,串串紫藍,花朵密集,呈唇狀,長約5厘米,每年花開兩次,第一次開花始于5月上旬,盛于6月中旬,終于7月上旬;第二次開花始于8月下旬,終于10月中旬。南方多種植于庭園,作為庭蔭樹、遮陰樹、風景樹,也可作為各種道路的行道樹。陽性,喜高溫干燥氣候,抗風,耐干旱,不耐寒。

藍花楹遍布澳洲,布里斯班將藍花楹指定為市花。

與開滿紅花的鳳凰木并稱“雙影”,紅影樹指鳳凰木,藍影樹即花楹。

藍花楹根系不深,抗臺風能力差,所以不適合大面積種植。木棉(木棉科,木棉屬,攀枝花、紅棉樹、英雄樹)

形態特征: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灰白色,幼樹的樹干通常有圓錐狀的粗刺;分枝平展。掌狀復葉,小葉5-7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6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或漸狹,全緣,兩面均無毛,羽狀側脈15-17對,上舉,其間有1條較細的2級側脈,網脈極細密,二面微凸起;葉柄長10-20厘米;小葉柄長1.5-4厘米;托葉小。花單生枝頂葉腋,通常紅色,有時橙紅色,直徑約10厘米;萼杯狀,長2-3厘米,外面無毛,內面密被淡黃色短絹毛,萼齒3-5,半圓形,高1.5厘米,寬2.3厘米,花瓣肉質,倒卵狀長圓形,長8-10厘米,寬3-4厘米,二面被星狀柔毛,但內面較疏;雄蕊管短,花絲較粗,基部粗,向上漸細,內輪部分花絲上部分2叉,中間10枚雄蕊較短,不分叉,外輪雄蕊多數,集成5束,每束花絲10枚以上,較長。蒴果長圓形,鈍,長10-15厘米,粗4.5-5厘米,密被灰白色長柔毛和星狀柔毛;種子多數,倒卵形,光滑。花期3-4月,果夏季成熟。生長習性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稍耐濕,忌積水。耐旱,抗污染、抗風力強,深根性,速生,萌芽力強。生長適溫20~30℃,冬季溫度不低于5℃,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土壤為宜。生境分布產云南、四川、貴州、廣西、江西、廣東、福建、臺灣等省區亞熱帶。生于海拔1400(-1700)米以下的干熱河谷及稀樹草原,也可生長在溝谷季雨林內,也有栽培作行道樹的。栽培技術在干熱地區,花先葉開放;但在季雨林或雨林氣侯條件下,則有花葉同時存在的。苗期保持土壤濕潤,每月施肥一次。開花展葉期亦須一定濕度。成年植株耐旱力強,冬季落葉期應保持稍干燥。合歡(豆科,含羞草亞科,合歡屬)

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可達16m。樹干灰黑色;嫩枝、花序和葉軸被絨毛或短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較小葉小,早落;二回羽狀復葉,互生;總葉柄長3-5cm,總花柄近基部及最頂1對羽片著生處各有一枚腺體;羽片4-12對,栽培的有時達20對;小葉10-30對,線形至長圓形,長6-12mm,寬1-4mm,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頭,有緣毛,有時在下面或僅中脈上有短柔毛;中脈緊靠上邊緣。頭狀花序在枝頂排成圓錐大辯論花序;花粉紅色;花萼管狀,長3mm;花冠長8mm,裂片三角形,長1.5mm,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雄蕊多數,基部合生,花絲細長;子房上位,花柱幾與花絲等長,柱頭圓柱形。莢果帶狀,長9-15cm,寬1.5-2.5cm,嫩莢有柔毛,老莢無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