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屆岳麓版西方政治制度單元測試一、選擇題(共12小題,48分)1.(2023·廣州模擬)“我但愿你們天天注視著宏偉的雅典,這會使你們心中逐漸充滿對她的熱愛。當你們為她那壯麗的景象傾倒時……你們要明白自己的職責并有履行職責的勇敢精神,直至為她慷慨地獻出生命。”伯里克利這段演講強調的是()A.公民意識 B.平民政治C.權力制約 D.法律至上【解析】選A。根據材料關鍵信息“雅典”“伯里克利”“你們要明白自己的職責并有履行職責的勇敢精神,直至為她慷慨地獻出生命”并結合所學可知伯里克利強調的是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識,故A正確,B、C、D錯誤。2.羅素說:“我們習慣于指出,希臘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為它排除了婦女和奴隸。但是我們并不總能認識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當政府擴大時所可能有的民主來,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對每一問題都能夠表決。”他認為()A.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直接民主有嚴重的局限性C.希臘民主更強調集體統治D.希臘民主是人類的黃金時期【解析】選A。羅素認為雅典民主政治“排除了婦女和奴隸”,直接民主有嚴重的局限性,但他強調的是“它比起當政府擴大時所可能有的民主來,要更加民主”,因此這種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故A正確,B錯誤;“每位公民對每一問題都能夠表決”,與集體統治無關,故C錯誤;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表明它并不是人類的黃金時期,故D錯誤。3.古希臘的直接民主制和近代西方的代議制在理論上都被稱為民主政治,其主要依據是()A.統治階級利益得到充分體現B.各級官吏均由選舉產生C.三權分立設計具有科學性D.公民意志是權力的唯一來源【解析】選D。在專制體制下,統治階級利益也會得到充分體現,故A錯誤;民主政治體制下,也有一些官吏不是由選舉產生,B表述過于絕對化,故B錯誤;雅典直接民主制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權分立,故C錯誤;民主與專制相對,因此民主政治的主要依據是權力的唯一來源是公民的意志,故D正確。4.古羅馬《十二銅表法》中規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毀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況下,可對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賠償雙倍于木料價金之訴。”以下法律條文與該條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B.“橡樹的果實落于鄰地時,得入鄰地拾取之”C.“家長如三次出賣其子的,該子即脫離家長而獲得解放”D.“死者未立遺囑,又無當然繼承人,其遺產由最近的族親繼承”【解析】選B。題干材料主要體現《十二銅表法》對私有財產的維護,A項反映的是反對特權、人人平等的觀念,與材料條款不一致,故A項錯誤;B項與材料條款均反映保護私有財產的理念,故B項正確;C項反映家長與子女關系,與材料保護私有財產不一致,故C項錯誤;D項反映的是遺產繼承問題,與材料反映精神不一致,故D項錯誤。5.《十二銅表法》第七表第八條規定:“用人為的方法變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財產遭受損害時,受害人得訴諸賠償。”這表明羅馬法()A.保護私有財產 B.維護平民利益C.袒護貴族特權 D.體現政治民主【解析】選A。據材料“以致他人財產遭受損害時,受害人得訴諸賠償”可知保護私有財產,故A正確;《十二銅表法》主要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故B錯誤;材料不能說明袒護貴族特權,且《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故C錯誤;材料無法體現政治民主,故D錯誤。【拓展延伸】習慣法的內涵習慣法作為一類社會規范,它是獨立于國家成文法之外,依據某種社會權威確立的、具有強制性和習慣性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既非純粹的道德規范,也不是完全的法律規范,而是介于道德與法律之間的準法規范。6.(2023·湖南師大附中模擬)光榮革命以后,仍有一些英王掌握實權,其中尤以喬治三世為甚。在他統治時期,沒有一個首相能夠完全擺脫他的控制。對這段材料解讀無誤的是()A.光榮革命的妥協必然導致此后果B.君主立憲政體確立絕非一蹴而就C.英國首相曾喪失制約君主的能力D.《權利法案》已經變成一紙空文【解析】選B。“必然導致”的說法過于絕對化,故A錯誤;光榮革命后的國王依然擁有行政權,在責任內閣制形成后才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故B正確;材料中表述是“沒有一個首相能夠完全擺脫他的控制”,并非首相喪失制約君主的能力,故C錯誤;《權利法案》標志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在法律上宣布國家主權屬于議會,成為國家權力中心,王權受到限制,故D錯誤。7.(2023·濰坊模擬)“光榮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會結構和價值取向的意義上,起到了革命的意義,同時卻抑制了激進革命的發生。”據材料判斷,“反革命”指()A.資產階級向舊貴族妥協B.議會違背了人民的意愿C.避免了再次暴力斗爭的出現D.資產階級政變更換國王【解析】選C。A不能體現反革命的含義,故A錯誤;B題干沒有體現,故B錯誤;從題干中對“革命的反革命”解釋可知反革命是指“抑制了激進革命的發生”,即阻止了暴力革命的發生,故C正確;D描述的應是光榮革命中革命的一面,與反革命不符,故D錯誤。【拓展延伸】對英國“光榮革命”的正確認識(1)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的性質和意義是中外史學界中一個長期存有爭議的問題。(2)有人認為它根本改變了英國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劃時代的革命;也有人認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宮廷政變,就是說它只是更換了一個國王;還有人認為它是荷蘭執政者威廉為篡奪英國王位而策劃的一次政治陰謀。顯而易見,分歧的焦點集中在“光榮革命”是否造成了英國政治制度的根本變化,用英國史學家詹尼弗·卡特的話說:“關鍵問題是它只是把一個新國王推上了王位,還是建立了一種新型君主制。”(3)因此,對“光榮革命”前后以國王和議會的權力關系為核心的中央權力結構作一比較性考察,無疑有助于人們正確認識這一事變的歷史地位。8.(2023·湖南師大附中模擬)依據美國1787年憲法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規定,美國與法國政治制度的差異是()A.實行權力制約與平衡原則B.總統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C.立法權歸參議院和眾議院D.總統有權任命政府各官員【解析】選B。權力制約與平衡是資本主義國家政體的基本原則,故A錯誤;美國總統是選民間接選舉產生,而法國總統是議會選舉產生,故B正確;立法權是議會的基本權力,符合兩國事實,故C錯誤;美法兩國總統都有行政權,可以任命政府官員,故D錯誤。9.(2023·孝感一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對美國總統羅斯福說:“總統先生,人們關心的是你在何種程度上不經國會批準而能采取行動,而你不必為內閣所困擾。而另一方面,我從不為議會所困擾,但我事事都得與我的內閣商量并獲得內閣的支持。”這說明()A.美國實行的是總統制B.美國總統的權力不受國會制約C.英國首相不受議會制約D.英國首相的權力比內閣小【解析】選A。美國實行的是總統制,內閣由總統提名產生,“不必為內閣所困擾”,故A項正確;美國實行三權分立,總統的權力受國會制約,故B項錯誤;英國首相對議會負責,受議會制約,故C項錯誤;英國首相的權力居內閣之首,故D項錯誤。【加固訓練】(2023·重慶模擬)“美國聯邦憲法(TheConstitutionoftheUnitedStates)是聯邦黨人試圖造就□□□□的結果。其中的‘constitution’一詞,主要內涵是指經由人民約定而形成的根本大法,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政治原則而不是各個政治共同體的隨意聯合或結盟。”材料中的□□□□處應該填寫()A.中央權威 B.邦聯政治C.人民主權 D.民主共和【解析】選A。“最高政治原則”說明該憲法強調中央對國家的管理權威,故A正確;聯邦政治是該憲法的原則之一,而不是邦聯政治,故B錯誤;該憲法對人民主權有所限制,故C錯誤;“不是各個政治共同體的隨意聯合”不符合共和精神,故D錯誤。年法國憲法規定,共和國總統不僅“是國家元首并統率武裝部隊,行使行政權”,而且“總統與參眾兩院議員共同享有創議法律之權”,同時又規定“共和國總統的每項命令須經由各部部長一人之副署”。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A.共和派力量的強大B.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C.共和派與君主派的妥協D.啟蒙思想的深入人心【解析】選B。當時法國君主派的勢力還很強大,最終是以超出一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承認共和制的1875年憲法,故A錯誤;共和國總統不僅“是國家元首并統率武裝部隊,行使行政權”,而且“總統與參眾兩院議員共同享有創議法律之權”,說明法國總統權力很大,不僅有行政權,還有立法權,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是法國工業革命完成后進入工業資本主義發展時期的必然結果,而總統的權力很大則是君主派和資產階級共和派相妥協的產物,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正確,C錯誤;D與此無直接關系,故D錯誤。【拓展延伸】法國的“一票共和”(1)1875年國民議會以一票的微弱優勢,通過法案,頒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起共和政體。(2)法國的“一票共和”,說明當時法國君主派勢力仍很強大,這一歷史特點體現在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中就是總統和參議院的權力很大。11.右圖所示憲法內容示意圖反映出的政治特征是()A.民主與專制斗爭激烈B.民主力量相對弱小C.宰相掌握國家實權D.典型的封建君主專制【解析】選A。題干圖片反映皇帝主宰議會,宰相由皇帝任免,內閣由宰相統領,對皇帝負責,說明皇帝的權力大,體現了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君主是實,立憲是虛,故A正確;B沒有完全準確地描述政治特征,排除;C、D說法錯誤,此時德意志帝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并不是典型的封建君主專制國家,由皇帝掌握國家實權。12.(2023·湖北重點高中聯考)1871年,德國天主教會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獨立處理和管轄”自己財產和事務的權力,為此,俾斯麥在資產階級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權。當時教會和政府間的這種斗爭()A.體現出德國皇權與貴族已結盟B.結局是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C.說明經濟發展推動了德國統一D.壓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進步【解析】選B。材料反映教會和政府間斗爭,最終政府取得勝利,并沒有體現德國皇權與貴族已結盟,故A錯誤;政府最終戰勝教會,頒布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權,說明中央政府的權力加強,故B正確;材料沒有體現經濟發展的因素,也沒有體現德國統一,故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反對封建的天主教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主進步,故D錯誤。【加固訓練】(2023·禹州模擬)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規定“聯邦主席由普魯士國王擔任,稱為德意志皇帝”。而法國1875年憲法修正案則宣布:“凡曾經統治過法國的家族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這兩個規定從本質上反映了()A.兩國憲法都彰顯出共和主義思想B.法德意識形態的對立C.兩國民主與專制力量對比的差異D.法德代議制形式有別【解析】選C。根據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有關規定,德國政體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且德皇權力很大,具有民主色彩的帝國國會權力很小,這說明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在德國根深蒂固;而依據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法國的政體實際上是議會制共和制,結合文中“凡曾經統治過法國的家族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可知在法國接受共和思想的人占據主流,故C正確,A錯誤;法德意識形態從材料中看不出存在對立,故B錯誤;D內容與材料無關,故D錯誤。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52分)13.(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古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則是自由和平等,自由體現于政治生活為“人人輪番當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平等則要求“數學(數量)平等”,就是說“全體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須經公民集體議決,由大多數人的意志裁定,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施治生《試論古代的民主與共和》材料二縱觀英國歷史,特別是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英國社會在作出了種種探索和嘗試后,最終選擇了這種保留王權形式的資產階級代議政體——君主立憲制。……盡管在君主立憲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終身和世襲的國家元首,享有憲法賦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權力,但是這種政體下的國王是“統而不治”“臨朝不理政”。憲法在賦予權力的同時,對王權的行使也加以了種種限制。通過一系列法案的頒布,逐漸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丁翌《試析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材料三1787年,美國制憲并創造了聯邦制度。……美國之所以拒絕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為小國寡民更容易通過行使他們的“主權”而實現“多數人的暴政”。——張千帆《主權與分權》(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點。(8分)(2)依據材料二,分析英國是如何實現“議會至上”的。(9分)(3)結合材料一、三和所學知識,說明相對于雅典民主制,美國聯邦制的優點。(9分)【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信息“古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則是自由和平等”“人人輪番當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政事須經公民集體議決,由大多數人的意志裁定,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點。第(2)題根據材料信息“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國王“統而不治”“臨朝不理政”、憲法“對王權的行使也加以了種種限制”,結合所學知識,《權利法案》頒布后議會掌握了立法權,據此分析英國是如何實現“議會至上”的。第(3)題根據材料三信息,小國寡民更容易通過行使他們的“主權”而實現“多數人的暴政”,結合所學知識,雅典城邦制下的直接民主制容易導致權力的誤用和濫用,而美國聯邦制下實現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結合。答案:(1)特點:實行輪番執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體公民集體議決;堅持少數服從多數、自由和平等原則。(8分)(2)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打擊了王權;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權;通過代議制政體確立議會的最高立法權。(9分)(3)在雅典城邦制下的直接民主制,由于政事由全體公民集體議決,這就容易出現多數公民針對少數公民做出錯誤的處罰,從而形成“多數人的暴政”局面,如雅典“陶片放逐法”的實行;而美國聯邦制下,實現了州權與聯邦政府權力間的制衡,避免了地方權力對中央權力的威脅。(9分)14.(2023·濰坊模擬)(2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為達到這個目的,甚至不惜違反正義。這樣一來,人們之間必然形成彼此妨害以致達到危險的局面,這是同人們追求享樂目的背道而馳的。而唯一擺脫困境的方式則是互相妥協。通過契約的方式建立國家,成立政府,制定法律,調整人們之間的利益。”——古希臘思想家伊壁鳩魯材料二……這次政變事實上就是以維護傳統的名義進行的。它在維護傳統與追求變革之間找到了一條適中的路,實現了斗爭與協調、更新與傳統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決議就是這樣:英國仍是君主國,“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國的國歌。——錢乘旦、陳曉律《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三1911-1912年間以南北議和、清帝遜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構成“大妥協”……傳統的主流歷史敘事否認這場“大妥協”具有任何積極意義,認為它恰恰體現了革命的不徹底性:大批舊官僚和立憲派“投機”革命,“篡奪”了革命果實;“大妥協”中優待清朝遜帝的做法,也為民國時的君主復辟埋下了伏筆。但近年以來,已有一些研究論文試圖對這場“大妥協”作出不同的評價。喻大華即指出,《清室優待條件》并非由袁世凱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雙方經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這一妥協避免了列強干涉、內戰和國家分裂,維護了民族團結,具有積極意義。——章永樂《論清王朝與中華民國的“大妥協”》(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WDS參賽車體招商方案
- 廣州醫科大學《汽車市場調查與預測》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柳河縣重點中學2025屆學業水平考試英語試題模擬卷(二)含答案
-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數據采集與處理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離散數學(全英文)》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服務供應鏈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香山中學2025屆學業水平考試物理試題模擬卷(八)含解析
- 山東藝術學院《園藝植物病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份2月鉆探勞務分包多探頭測井數據融合標準
- 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美容中醫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4月自考1504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押題及答案
-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2月聯考 物理試卷(含解析)
- 2025年《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
- 服裝公司品質(質量)管理手冊
-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調研地理試題(含答案)
- 辦公樓弱電系統設計方案
- 黃金卷02(廣州專用)-【贏在中考·黃金預測卷】2025年中考數學模擬卷(考試版)
- 2025-2030年班用帳篷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直管理系統事業單位招聘701人歷年自考難、易點模擬試卷(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射線無損探傷合同范本
- 創意活動策劃方案及執行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