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農學派的經濟理論_第1頁
重農學派的經濟理論_第2頁
重農學派的經濟理論_第3頁
重農學派的經濟理論_第4頁
重農學派的經濟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濟學說史教程

1

第五章

重農學派的經濟理論經濟學說史教程

2*純產品學說是重農主義的理論基礎,由此得出了近乎正確的資本劃分、階級劃分理論。*《經濟表》是宏觀經濟學的最初分析,主要考察了一國的簡單再生產。本章重點經濟學說史教程

3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夜的社會經濟狀況層層壓迫下的法國農民第一節概述經濟學說史教程

4“重農學派的重大功績在于,他們在資產階級視野以內對資本進行了分析。正是這個功績,使他們成為現代政治經濟學的真正鼻祖。”——《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重農學派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經濟學說史教程

5

重農學派學說的特點(一)“自然秩序”是重農學派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提出:自然秩序是神意的秩序,人類社會和物質世界一樣,存在著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即他們所說的“自然秩序”。

“人為秩序”的確定應以“自然秩序”為準則。重農主義學派受到階級的局限,把本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特定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成是自然的永恒不變的,因此也就把僅僅支配資本主義生產的特殊規律,看成是支配一切社會的永恒不變的規律。

經濟學說史教程

6(二)資產階級實質和封建主義外觀的矛盾重農學派理論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的實質,主要表現在他們從資產階級的視野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分析。這個資產階級的實質卻獲得了封建主義的外觀。因為在重農主義體系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以封建制度土地所有權的統治表現的。法國封建制度仍占統治地位,重農學派代表本身又是封建貴族階級,常常以他們熟知的封建主義形式表達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容。

經濟學說史教程

7第二節魁奈的經濟學說一、魁奈的生平和著作1.生平: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是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奠基人之一,重農學派的創始人。曾做過法王路易十五的宮廷醫師,由于醫學上的成就而被封為貴族。晚年研究經濟問題。擁護開明的專制制度,主張由開明君主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反對革命的風暴。在政治經濟學方面,是一個革新家。他創立了完整的重農主義理論體系,并提出了改善法國經濟狀況的綱領以及一整套政策、主張和措施。2.著作:《租地農場主論》、《谷物論》、《人口論》、《賦稅論》、《經濟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準則》、《經濟表的分析》經濟學說史教程

9二、“純產品”學說“純產品”學說實際上是重農學派的剩余價值理論,是重農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也是重農學派政策主張的基石。農業是財富的真正源泉,財富來源于土地產品。”純產品“:每年從農業生產出來的總產品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和生產者(農場主和勞動者)的生活資料后所剩余的農產品。

經濟學說史教程

10“扣除用于耕作的勞動費用和其他必須支出后多余的土地生產物,是純產品,它構成國家的收入和獲得或購買地產的土地所有者的收入。”——《魁奈經濟著作選集》,商務印書館,1979.

魁奈認為只有純產品增加,一國財富才能增加。魁奈確認剩余價值不是在流通過程而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確定了剩余價值的真正起源,由此為科學地研究資本主義生產奠定了基礎。但他沒有把剩余價值歸結為由勞動者的剩余勞動時間創造的,而錯誤地認為“純產品”是由自然,即土地提供的,農業才是唯一生產部門。魁奈的純產品學說的必然性:農業勞動的剩余價值明顯。農業是一切勞動部門發展的基礎。為同重商主義斗爭,力求在生產中尋找剩余價值的起源。經濟學說史教程

12三、社會階級結構把社會分為三個階級:生產階級,從事農業的階級,包括租地農業資本家和農業工人。土地所有者階級,包括地主及其從屬人員,國王、官吏和教會。不生產階級,包括工商業資本家和工人。魁奈是西方經濟學家中最早劃分社會階級,并按階級分析社會現象的。經濟學說史教程

13四、資本理論他認為投在農業上的資本才是生產的資本,而投在工業和商業上的資本是不生產的資本。他把農業資本劃分為兩個部分:“年預付”,即每年預付的資本,如種子、肥料和工人的工資等。“原預付”,即幾年預付一次的部分,如房屋、倉庫、耕畜、農具等。經濟學說史教程

14五、魁奈的《經濟表》魁奈的《經濟表》試圖通過圖解,分析說明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過程。假定前提:整個社會普遍實行的是大規模租地農業經濟;社會上劃分為三個主要階級;社會資本所進行的是簡單再生產;各階級之間的流通采取固定不變的價格;商品和貨幣流通只在三個主要階級之間進行,各階級內部的流通略而不談;不考慮對外貿易。經濟學說史教程

15生產階級每年投資20億里弗爾

土地所有者階級每年收入20億里弗爾不生產階級每年投資20億里弗爾

用作支付地租及原預付的利息年預付20億里弗爾經濟表再生產總額50億里弗爾10億10億10億共計50億里弗爾10億里弗爾10億里弗爾共計20億里弗爾生產階級每年投資20億里弗爾

土地所有者階級每年收入20億里弗爾不生產階級每年投資20億里弗爾

用作支付地租及原預付的利息年預付20億里弗爾經濟表再生產總額50億里弗爾

出發點是過去一年農業生產的總產品經濟學說史教程

16《經濟表算學范式》中,全部流通,包括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歸納為以下五項行為:1.土地所有者階級以手里已有的地租收入20億里弗爾貨幣的半數,即10億里弗爾的貨幣,向生產階級購買糧食。2.土地所有者階級再以手里還有的10億里弗爾的貨幣,向不生產階級購買工業品。3.不生產階級以10億里弗爾的貨幣,向生產階級購買農產品(糧食)。4.生產階級以10億里弗爾貨幣,向不生產階級購買工業品(如農具等)。5.不生產階級又以10億里弗爾的貨幣,向生產階級購買農產品(原料)。經濟學說史教程

17結果土地所有者階級得到了10億里弗爾的糧食和10億里弗爾的工業品,滿足了他們的生活需要。不生產階級用他們的工業品換得了原料和糧食,保證再生產的繼續。生產階級得到了10億里弗爾的工業品(農具等),同時,還有20億里弗爾的糧食留在他們手中,沒有進入流通,用作恢復再生產過程。此外,他們又收回了20億里弗爾的貨幣,將作為下一年度的地租交給土地所有者階級。經濟學說史教程

18《經濟表》的創見運用抽象法,從前面所述的正確、合理的假定前提出發,對本質的問題進行科學和集中的分析研究。《經濟表》的出發點是每年從土地上生產出來的總產品,是以一年收獲的終結為循環的開始。把資本的整個生產過程,看做再生產過程,把流通過程表現為僅僅是這個再生產過程的形式;貨幣流通表現為僅僅是資本流通的要素,是為再生產過程服務的,受生產制約。把各階級收入的來源,資本和所得的交換,再生產的消費和個人的消費,以及農業與工業,即生產的兩大部門之間的流通,看成是再生產過程的要素。經濟學說史教程

19錯誤生產階級的預付分為”年預付“和原預付”“,不生產階級的預付則沒有這種區分。年總產品是70億,即生產者階級50億,不生產階級20億。不生產階級把工業品賣給土地所有者和生產階級,為給自己留一部分消費。魁奈的經濟表是第一個系統描述國民經濟的生產、結構和運行的經濟學著作。天才的經濟表——馬克思經濟學說史教程

21六、魁奈的經濟政策和主張

1.發展大農業經濟。即大規模的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的企業經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是雇傭工人。2.整頓稅收。根據純產品理論,主張只向土地所有者階級征收一種單一的地租稅,反對向農業資本家、工商業資本家征稅。3.改革貿易政策。提出發展農業和自由貿易的措施及主張,提倡農產品自由出口和工業品自由進口。4、國家政權的職能是保護私有制,而不是干預經濟。

經濟學說史教程

22第三節

杜爾哥對重農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一、杜爾哥的生平和著作1.生平:安·羅伯特·雅克·杜爾哥(1727—1781)是法國重農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早期研究神學,后從事政治活動。他同意重農學派的理論觀點,但他并不參加這個學派的派系活動,不同意重農學派的一些政治主張,也不贊成這一學派的狹隘宗派精神。2.著作:《關于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關于商業的重要問題》、《市集與市場》

經濟學說史教程

23第三節

杜爾哥對重農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二、杜爾哥對重農主義理論的發展杜爾哥修正并發展了魁奈關于社會階級結構的學說。進一步明確地把生產階級和不生產階級各自劃分為兩個對立的階級,即把生產階級劃分為農業工人和農業資本家,同時把不生產階級劃分為工業工人和工業資本家。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家和雇傭工人兩個主要階級,進行了比較正確的解剖和說明,指出資本家占有和投入資本,使別人從事勞動,而賺取利潤;雇傭工人則一無所有,靠給別人勞動,只能掙得工資。

經濟學說史教程

24第三節

杜爾哥對重農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他把自由競爭的原則應用到工人和資本家的關系上,提出了在當時來說是最好的工資理論。正確地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工人與工人之間的競爭的現象,而競爭的結果,必然使工人的工資限定在為維持他們生活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的水平。帶有重農主義的偏見使他對雇傭工人的理解存在著混亂和缺陷。認為被雇傭者不僅有一無所有的農業和工業部門中的出賣勞動力的工人,還包括投入資本經營農業或工業的資本家。

經濟學說史教程

25第三節

杜爾哥對重農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杜爾哥對魁奈的“純產品”理論有重要的發展,達到了重農主義理論的最高度。魁奈把“純產品”不看成是勞動的產物,而是把它說成是自然的恩賜。認為土地所有者如不通過土地耕種者的勞動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把地租視為剩余價值的一般形態。在使用價值的形態上進行考察。忽視了對商品價值的分析和研究。

經濟學說史教程

26第三節

杜爾哥對重農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在資本的來源和用途方面,杜爾哥進行了獨特的論述。他舉出資本的五種使用方式:買進田產,租用土地,從事工業、制造業生產,經營商業和放債。完備地劃分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收入。他把基本收入劃分為工資、利潤、利息和地租。

經濟學說史教程

27第三節

杜爾哥對重農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三、杜爾哥的經濟政策主張與社會改革1774年秋他取消對谷物貿易的限制,在國內實施了谷物貿易自由。

1775年對運進城市的谷物實行了減少稅款的措施;在這一年對特權階級還實行了征收建造街道稅,而對農民則廢除了建造街道時的徭役。

1776年取消對酒類貿易的限制,實行貿易自由。這些改革損害了王室和特權階級的利益,引起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強烈不滿,以失敗而告終。經濟學說史教程

28閱讀書目《馬克思恩格斯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