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新聞閱讀與實踐》第四章特寫鏡頭式的新聞片段 單元質量檢測四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新聞閱讀與實踐》第四章特寫鏡頭式的新聞片段 單元質量檢測四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新聞閱讀與實踐》第四章特寫鏡頭式的新聞片段 單元質量檢測四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新聞閱讀與實踐》第四章特寫鏡頭式的新聞片段 單元質量檢測四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新聞閱讀與實踐》第四章特寫鏡頭式的新聞片段 單元質量檢測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質量檢測四(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第Ⅰ卷閱讀題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嶺南文化馮立鰲作為中華民族一項優秀的文化財富,嶺南文化遭遇過多年的誤識。其實,只有將嶺南文化放置在中華文化的廣大視域中來認識,才能對它的特質及價值做出全面的評判。從自然生態及其文化衍生特征上做最基本的屬性歸類,可以將自古以來的中華文化分為草原文化、江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三大類型。其中,草原文化在中華疆域的北部和西部催生了古老的畜牧文明,但由于其承載主體早期的遷徙多變,承傳不足,致使這一起步不遲的文化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而以黃河、長江萌發的中華江河文化因為起步早,延續性強,積累充分,澆灌生成了延綿數千年的中華農耕文明,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和標志。中國的海洋文化產生于中華疆域的南部和東部,嶺南是其最重要的所屬地。嶺南與其他臨海地區不同,它背靠大陸,面向大海,與中原較為隔遠而與海外交往頻密。因而嶺南文化是相對充分發展了的海洋文化,在中華文化中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質。毗鄰大海的嶺南處在江河的下游,但海納百川,匯集眾流。在傳統文化的低洼之地,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域外文化,如流水般涓涓匯入其本土,既改變了地區文化的特征,又形成了文化的兼容性。由于經久積累,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性、和諧性與開放性。在遼闊的中華疆域內,嶺南之地的商業文化可以說是根深葉茂。由于商業文化的普及與積累,嶺南社會的個體意識、平等意識、誠信意識、拓新意識、冒險意識,以及制作物化產品的精致意識、裝飾意識等,在中華文化中獨樹一幟。古代先民由于所獲剩余產品不多,他們時刻要顧及自己與家庭的生存問題。特定的生活環境養成了嶺南人務實性的思維方式:面對一項事情,人們習慣于從主體實用的價值評判上去選擇。重現實、重生活、重消費、重娛樂,是嶺南文化價值體系的自然延伸。在數千年的中國古代社會,嶺南文化是受鄙薄的文化。因為從農耕文明的角度看,荒遠的嶺南之地缺乏威嚴的皇權、綱常的教化。中國歷史上,只有犯罪受貶者才來到五嶺之南,居處嶺南被視作一種貶斥懲罰,這正體現著某種深刻的文化地理歧視。然而,中國的歷史并沒有永久地停滯在以農耕文明為支撐的古代社會。19世紀40年代,工業文明、商品經濟以及與之相應的生產方式就自外洶涌登陸中國,并立刻顯示了它們的先進性。嶺南由于其文化本有的兼容性、商業性和務實性等品質,自然成了新式文明的感應地和生長地。在由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新的過渡時代,嶺南文化就由中華先進文化的下游立刻轉變為上游,由中國主體文化的末端移到了首端。這不是嶺南文化的特質有了突變,而是時代的突變在轉化中國古老的社會結構,打破了千年一系的文化價值評判系統,顛覆了中原文化的中心地位,使近代嶺南文化成為民族的時尚文化。嶺南文化對外來的文化因子兼收并蓄,并能以為我所用的創新方式孕育出新的文化形態。在近代中國,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康梁的維新思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都毫無例外地生成于嶺南之地,這絕非偶然。它是嶺南文化兼容性創新性的必然產物,是中國海洋文化開始超越江河文化的重要標志。在全球一體化的世界格局中,海洋文化無疑處在江河文化的上游,由此,嶺南文化在中華文化的總體格局中顯示出了它的高度優越。中國近代資本產業首先萌發于嶺南,民族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形成于嶺南,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最精彩話劇上演于嶺南,這些均是嶺南文化在中華文化圣殿中躍居上游、品質優越的明證。(選自2012年2月13日《廣州日報》,有刪改)1.下列關于“嶺南文化”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嶺南文化是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產生于中華疆域的南部和東部,是中華民族一項優秀的文化財富。B.嶺南文化是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質的中華文化。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中原較為隔遠而與海外交往頻密,相對于中原文化它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C.嶺南文化具有兼容性,這一特質的形成是與嶺南地處江河下游的低洼之地,流水匯集涌入這里的自然地理優勢分不開的。D.嶺南文化具有商業性和務實性的特質,嶺南之地的商業文化根深葉茂,嶺南人重現實、重生活、重消費、重娛樂。解析:A項,“產生于中華疆域的南部和東部”說的是“中國的海洋文化”而非“嶺南文化”。B項,“相對于中原文化它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錯,應是相對于其他臨海地區的海洋文化。C項,原文是用比喻說明嶺南文化的兼容性特質,并非實寫。答案:D2.下列不屬于“使近代嶺南文化成為民族的時尚文化”原因的一項是()A.國外工業文明、商品經濟以及與之相應的生產方式洶涌登陸中國,嶺南成了這些新式文明的生長地。B.在農業文明過渡到工業文明的新時代,嶺南文化由中華先進文化的下游轉變為上游,由中國主體文化的末端移到了首端。C.時代的突變轉化了中國的社會結構,打破了過去的文化價值評判系統,顛覆了中原文化的中心地位,改變了嶺南文化傳統的個性特質。D.嶺南文化對外來的文化因子能夠兼收并蓄,并且能夠以為我所用的創新方式孕育出新的文化形態。解析:“改變了嶺南文化傳統的個性特質”錯,原文說“這不是嶺南文化的特質有了突變”。答案:C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A.嶺南文化遭遇過多年的誤識,是因為人們沒有將嶺南文化放在中華文化的廣大視域中來認識,沒有認識到嶺南文化的特質及價值。B.草原文化催生了古老的畜牧文明,但由于其遷徙多變,承傳不足,致使這一文化最終消亡了,江河文化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C.在以農耕文明為支撐的古代社會,嶺南文化在中國受到鄙薄,犯罪者貶謫嶺南體現著某種深刻的文化地理歧視。D.中國海洋文化正在超越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體和標志的江河文化,嶺南文化在世界海洋文化格局中躍居上游。解析:A項,“沒有認識到嶺南文化的特質及價值”錯,原文說“只有……才能對它的特質及價值做出全面的評判”。B項,“最終消亡了”錯,原文說“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D項,“嶺南文化在世界海洋文化格局中躍居上游”原文無此信息。答案:C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貞觀十一年,太宗謂魏征曰:“比來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對曰:“若恩威所加,遠夷朝貢,比于貞觀之始,不可等級而言。若德義潛通,民心悅服,比于貞觀之初,相去又甚遠。”太宗曰:“遠夷來服,應由德義所加。往前功業,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義為心。旋以海內無虞,漸加驕奢自溢。所以功業雖盛,終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為異?”征曰:“貞觀之初,恐人不言,導之使諫。三年已后,見人諫,悅而從之。一二年來,不悅人諫,雖黽勉聽受,而意終不平,諒有難色。”太宗曰:“于何事如此?”對曰:“即位之初,處元律師死罪,孫伏伽諫曰:‘法不至死,無容濫加酷罰。’遂賜以蘭陵公主園,直錢百萬,人或曰:‘所言乃常事,而所賞太厚。’答曰:‘我即位來,未有諫者,所以賞之。’此導之使言也。徐州司戶柳雄于隋資妄加階級①。人有告之者,陛下令其自首,不首與罪。遂固言是實,竟不肯首。大理推得其偽,將處雄死罪,少卿戴胄奏法止合徙。陛下曰:‘我已與其斷當訖,但當與死罪。’胄曰:‘陛下既不然,即付臣法司。罪不合死,不可酷濫。’陛下作色遣殺,胄執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乃謂法司曰:‘但能為我如此守法,豈畏濫有誅夷?’此則悅以從諫也。往年陜縣丞皇甫德參上書,大忤圣旨,陛下以為訕謗。臣奏稱上書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似訕謗。于時雖從臣言,賞物二十段,意甚不平,難于受諫也。”太宗曰:“誠如公言,非公無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覺,公向未道時,都自謂所行不變。及見公論說,過失堪驚。公但存此心,朕終不違公語。”(選自《貞觀政要·論納諫第五》)【注】①階級:古時官位俸祿的等級。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比來所行得失政化 比:近來,最近B.應由德義所加 加:施與C.旋以海內無虞 虞:憂患D.我已與其斷當訖 斷:推斷解析:斷:判決。答案:D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唐太宗喜納諫言的一組是()①遂賜以蘭陵公主園,直錢百萬②我即位來,未有諫者,所以賞之③胄執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④但能為我如此守法,豈畏濫有誅夷⑤于時雖從臣言,賞物二十段,意甚不平⑥公但存此心,朕終不違公語A.①②⑥ B.②③④C.①③⑥ D.②④⑤解析:③是說唐太宗要殺柳雄,是拒諫,⑤說唐太宗雖然賞物,卻不是真心納諫,納諫很勉強。故排除B、C、D。答案:A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魏征認為當時的唐王朝功業比貞觀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義方面卻不如貞觀初年。唐太宗對此很不理解。B.孫伏伽進諫,唐太宗虛心聽取,并給他豐厚的獎賞,有人認為賞賜太重,但唐太宗認為事出有因,獎賞恰當。C.戴胄為柳雄求情,在唐太宗大怒變了臉色要殺自己的時候,也仍然堅持己見,可以看出戴胄是一個敢于直諫的人。D.魏征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來對待諫言的態度,由極力倡導、聞諫言則喜到表面采納實際上內心不滿的變化,受到了太宗的贊揚。解析:C項,唐太宗是想殺柳雄,不是殺戴胄。答案:C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若恩威所加,遠夷朝貢,比于貞觀之始,不可等級而言。(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法不至死,無容濫加酷罰。(2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皆苦不自覺,公向未道時,都自謂所行不變。及見公論說,過失堪驚。(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果就恩澤聲威所能達到的程度,遠處的外族前來朝貢的情況來說,與貞觀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論的。(關鍵詞:“加”“比于貞觀之始……”“等級”,句意通順即可)(2)按照法律,不至于判死罪,不能容許無節制地處以嚴酷的刑罰。(關鍵詞:“法”“無容”)(3)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覺毛病,你剛才未講時,我自認為所做的事沒有變化,等到聽你論說后,(才知道)我的過失已足以令人吃驚。(關鍵詞:“苦不自覺”“向”“堪”,句意通順即可)參考譯文:貞觀十一年,太宗對魏征說:“近來我所做的事的得失及政治教化,比以前如何?”魏征回答說:“如果就恩澤聲威所能達到的程度,遠處的外族前來朝貢的情況來說,與貞觀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如果從德義與百姓的心思暗合,民心高興誠服來說,比貞觀初年又相差很遠。”太宗說:“遠方外族來歸服,應當是由于施與德義,過去的功業為什么反而更大呢?”魏征說:“過去天下未安定,常把德義銘記在心。不久,因國內平安無事,逐漸增加驕奢自滿的情緒。所以功業雖然盛大,德義始終趕不上貞觀初年。”太宗又說:“所做的事比以前有哪些不同?”魏征說:“貞觀初年,擔心別人不進言,引導大家規諫。三年以后,見有人進諫,能高興地采納聽從,最近一兩年來,不喜歡別人進諫,雖然努力聽取和接受,但內心始終不高興,確實有為難的樣子。”太宗說:“有哪些事情上是這樣的?”魏征回答說:“即位的初期判處元律師死刑,孫伏伽勸諫說:‘按照法律,不至于判死罪,不能容許無節制地處以嚴酷的刑罰。’陛下就把蘭陵公主園賞賜給他,價值百萬。有人說:‘孫伏伽所說的是一般的道理,而賞賜得太優厚了。’陛下當時說:‘自我即位以來,沒有進諫的人,因為這個才賞賜他。’這就是引導大家進諫。徐州司戶柳雄對隋朝留下的人,妄自給予俸祿等級。有人控告他,陛下就命令柳雄自己坦白,不坦白就給他定罪。柳雄堅持說是照實辦理,始終不肯坦白。大理寺查究得知柳雄的欺詐,將對柳雄處以死罪,少卿戴胄稟奏說,按照法律,只應處以徒刑。陛下說:‘我已對柳雄裁斷完畢,只應處以死罪。’戴胄說:‘陛下既然不認為我的話對,請立即把我交到司法部門去,罪不該死,不能亂用酷刑。’陛下很生氣地派人去殺柳雄,戴胄拉住不放,反復達四五次,然后赦免了柳雄。于是對司法部門的人說:‘只要能為我這樣堅守法制,難道還怕有濫用刑罰殺人滅族的事?’這就是以喜悅的心情來接受勸諫。往年,陜縣丞皇甫德參上書觸犯圣上旨意,陛下認為是誹謗。我上奏說,上書不激烈迫切,不能激勵國君的意志,激烈迫切就類似于誹謗。當時雖然聽從我的話,賞賜了物品二十種,心里卻很不舒服,這是難于接受勸諫。”太宗說:“的確如你說的,除了你是沒有人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覺毛病,你剛才未講時,我自認為所做的事沒有變化,等到聽你論說后,(才知道)我的過失已足以令人吃驚。你只要保持這樣的忠心,我終究不會違背你的話。”(二)古代詩文閱讀(11分)閱讀下面的元曲,完成問題。[雙調]水仙子·客鄉秋夜趙善慶梧桐一葉弄秋晴,砧杵千家搗月明,關山萬里增歸興。隔嵯峨①白帝城,捱長宵何處銷凝?寒燈一檠,孤雁數聲,斷夢三更。【注】①嵯峨,山高峻貌。8.曲詞中哪些景象增強了詩人的“歸興”?請結合相關詩句簡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這是一首羈旅詩,通過描寫秋夜中一些典型的意象,如落葉、明月、寒燈和鳴雁等來寄托詩人的思鄉之情,歸鄉之心。答案:(1)秋天晴空飄下的梧桐葉,明月高懸的夜晚耳畔傳來的千家砧杵聲,萬里關山的距離,寒夜一盞孤燈,孤雁哀鳴都增強了詩人要歸鄉的念頭。9.曲詞最后三句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試舉兩種加以賞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這是一道賞析表現手法類題目,此類題目一般先考慮修辭手法,再考慮表現手法,最后考慮抒情方式。這三句沒有用到修辭手法,故可以從表現手法中的烘托渲染和動靜結合的角度來賞析,其他答情景交融、鋪排、虛實相生,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烘托渲染。三更時分,詩人夢中醒來,眼前一盞油燈,發出微弱的光芒,耳畔聽到數聲離群孤雁的悲鳴,渲染出清冷寂靜的氛圍,表達詩人離鄉在外內心的孤單、凄苦。動靜結合。眼前寒燈,耳畔孤雁數聲悲鳴,一靜一動,兩相映照,表達了詩人孤苦的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擇其善者而從之,________________。”(《論語·述而》)(2)西當太白有鳥道,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壯士死,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3)若夫日出而林霏開,________________,晦明變化者,________________。(歐陽修《醉翁亭記》)答案:(1)必有我師焉其不善者而改之(2)可以橫絕峨眉巔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3)云歸而巖穴暝山間之朝暮也三、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鋼琴上的無臂達人——劉偉王皓2010年10月10日23時11分,首屆中國達人的觀眾短信投票揭曉,無臂達人劉偉從著名導演陳凱歌和“中國達人秀”形象大使蔡依林手中接過冠軍獎杯劉偉因失去雙臂,用腳彈奏的鋼琴曲,感動了很多人,被廣泛關注,也獲得了“無臂鋼琴師”的稱號。2023年8月,劉偉出現在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的現場。他端坐到特制的鋼琴凳前,抬起雙腳,彈奏了《夢中的婚禮》。當評委高曉松問他這一切是怎么做到時,劉偉說:“我覺得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沒有人規定說鋼琴一定是要用手彈的。”這看似平實樸素的話語,一時震撼了無數世人,讓世界對這個走近鋼琴的無臂達人,刮目相看。他給人傳達出這樣一種信息:在興趣和夢想的面前,人人都是健全的。他將成為新時代一個堅強的符號。成長:一年內達到鋼琴7級劉偉是個普通的北京男孩,10歲時因為意外觸電而失去了雙臂,但他沒有意志消沉,而是展開了另外一段人生:他開始學習游泳,后來因為生病無法劇烈運動,只好放棄了這個愛好。19歲時,他開始學習用雙腳彈鋼琴,“我就是自己喜歡,這是我的興趣愛好,沒有人強迫過我”。憑借超人的毅力和悟性,那段時間,劉偉每天練琴7小時,一年內就達到了鋼琴7級的水平。2023年,他加入了北京市殘疾人藝術團,并開始了音樂創作。“我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我能養活自己,雖然我體會不到擁抱別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在音樂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劉偉對記者說。成名:斷臂鋼琴師感動觀眾8月8日,《中國達人秀》的節目現場,當兩只袖管空空的劉偉走向舞臺中央的鋼琴時,沒有人能想象得到,他接下來要怎樣完成彈奏。但是,當他坐上特制的琴凳,10只腳趾在琴鍵上靈活地跳躍,優美的旋律緩緩從他的腳下流出時,所有人都震驚了。對于劉偉的表現,評委高曉松用“匪夷所思”來形容:“我們用手彈鋼琴都要練習很多年,何況你用腳!”伊能靜更是感動得泣不成聲,她說自己看到了真正的達人:“真正的達人是用生命展示才華的人。”面對評委的盛贊和觀眾如雷的掌聲,劉偉只說了一句話:“我的人生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內心:性格多到數不過來在采訪過程中,劉偉的臉上沒有太豐富的表情,聲音也一直很小,聽不出起伏的情緒,他坦承,自己特殊的成長經歷讓他在心智上顯得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更成熟,“我不太會因為一些事情影響心情,我一般也不會像別人那樣有開懷大笑的時候,但同時我也不會不開心,我有吃有穿,沒什么可抱怨的”。劉偉告訴記者,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是他的母親,“因為她從來都沒有把我當作跟別人不一樣的孩子”。他坦言,母親讓他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生命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生命,就什么都沒有了”。談到自己的性格,劉偉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我有多重性格,多到你數不過來。”未來:做一個音樂制作人最近有網友對《中國達人秀》發出了質疑,并拿劉偉舉例,稱節目中頻現以故事感動觀眾的選手,而不是以實力來打動觀眾,這使得這個平民選秀節目看起來更像《感動中國》。對于這樣的聲音,劉偉坦言,他也曾留意過,但并不覺得委屈,也不想解釋什么,“他們要求我像貝多芬一樣,我不太想回應這個。手跟腳是有區別的,彈琴的難度也不一樣,如果用電腦的話,我可以做出用6只手也彈不出來的音樂,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回答”。劉偉告訴記者,不管有沒有參加這個比賽,他的人生規劃都是一樣的,就是做一個不錯的音樂制作人,“現在,我離夢想更近一些了”。(摘自《心理咨詢師》2023年第4期)(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A.本文的語言很是樸實,表現手法也較單一,卻通過許多真實的細節、形象的語言、個性鮮明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提高了文章的感染力,也起到了傳記文體本應該有的藝術作用。B.本文出現了一些知名人士,引用他們的話語,使得文章更加真切而生動,同時也使得文章更具有吸引力與可讀性。C.文章開頭有關時間的描寫是別有用意的,其目的便是讓世人記住《中國達人秀》這一精彩節目,從而積極參與這項活動,做一個真正的達人。D.劉偉自言,自己是一個多重性格的人,其回答出乎世人的意料,話一出,世人又會以一種新奇的目光去看待這位奇人。同時,也更豐富了人物的內心世界。E.本文簡短精悍,結構松而不散,材料多而不亂,旨意明確,特別是許多地方讓主人公出來說話,讓人感動的同時,又避免了人們對常見報道真實性的懷疑。解析:A項,“表現手法也較單一”有誤,表現手法是多樣的,如“成名:斷臂鋼琴師感動觀眾”就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C項,“其目的便是讓世人記住《中國達人秀》這一精彩節目,從而積極參與這項活動,做一個真正的達人”有誤,目的是突出劉偉取得的成就以及事件的真實性。答案:AC(2)為什么劉偉“將成為新時代一個堅強的符號”?(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因為失去雙臂的劉偉,沒有意志消沉,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獲得“無臂鋼琴師”的稱號,成為第一位中國達人。在大家眼里他是堅強的化身。②以往一般人的印象中,殘疾人的生活往往帶有悲壯的色彩,但劉偉并不因殘疾而抱怨或消沉,而是一直和常人一樣,追求精彩人生。他給人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在興趣和夢想的面前,人人都是健全的。(3)人物通訊常用多種手法表現人物,請具體說說“成名:斷臂鋼琴師感動觀眾”這一節是怎樣表現劉偉這一人物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對比。彈鋼琴前劉偉袖管空空,觀眾的無法想象和彈奏時腳趾在琴鍵上靈活跳躍及觀眾的震驚形成對比,表現了劉偉的驚人成就。②襯托(側面描寫)。評委高曉松和伊能靜的語言、神態等突出劉偉成績取得的艱辛和對他的高度贊揚。③引用。引用劉偉本人的話表達身殘志堅,不屈服于命運,追求精彩人生的頑強精神,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的敬佩之情。(4)聯系全文,你認為劉偉的事跡給了我們哪些啟示,簡要分析說明。(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失去雙臂的劉偉成為第一位中國達人——在興趣夢想面前,人人都是健全的;②“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活著就要實現自我價值,追求精彩人生;③“沒有人規定說鋼琴一定是要用手彈的”——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就能突破自我,取得非凡成就;④不管有沒有參加這個比賽,他的人生規劃都是一樣的——執著于夢想追求,用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起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Ⅱ卷表達題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公安人員根據那位年輕人提供的線索,先找到了張某,要他說出貨物的存放點,再緣木求魚,去找制造假冒名酒的黑窩點。B.工程已接近尾聲,指揮部要求大家牢記“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訓,再接再厲,C.中國民族藝術珍品館組織了一場民間工藝現場秀,刺繡、面塑、剪紙、吹糖人等眾多民間絕活亮相,令觀眾目不暇接。D.美和生活是有距離的。在審美活動中,我們應該拋開物欲去看,這樣才能沉浸在藝術美感中,才不會焚琴煮鶴,暴殄天物。解析:“緣木求魚”爬上樹去找魚。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對,做事達不到目的。答案:A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①曹操墓在安陽的發現,使各種猜測就此塵埃落定了嗎?似乎不是。________之聲四起,河南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曹操墓六大證據,也被指非鐵證。②大量的觀察結果表明,那些執著一念的人,他們的感情往往特別________在象征他們癡情的某一件東西上面。③《關于小區治安管理的規定》在小區管委會上獲得通過,并將于4月1日開始________,屆時原暫行規定停止使用。④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和兒童、少年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義務教育的教學制度、課程設置,________教科書。A.質疑貫注施行審定B.質疑關注實行審訂C.置疑關注施行審定D.置疑貫注實行審訂解析:“質疑”,提出疑問。“置疑”,懷疑(多用于否定式),如“毋庸置疑”。“貫注”,(精神、精力)集中。“關注”,關心重視。“施行”,法令、規章等公布后從某時起發生效力;執行。“實行”,用行動來實現(綱領、政策、計劃等)。“審定”,審查決定。“審訂”,審閱修訂。答案:A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福建土樓具有防匪防盜、防震防潮、冬暖夏涼、生活方便,雖歷經百年風雨,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東方古城堡”之美譽。B.目前地理信息交換的技術問題已經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為廣大公眾所認可,那么地理信息產業將迅速崛起。C.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動蕩,進一步拉大了世界貧富的距離,導致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嚴重衰退,貧困人口數量不斷攀升。D.要盡快培養出適應新世紀發展的人才,關鍵問題是先進的教育理念起著決定性作用,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引導學校教育不斷向前發展。解析:A項,成分殘缺,可在“方便”后加“的特點”。B項,搭配不當,應刪去“問題”,或把“成熟”改為“解決”。D項,句式雜糅,“關鍵問題”和“起著決定性作用”兩種句式混在了一起。答案:C15.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5分)據《長江日報》報道,上海市同濟、華東師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密集舉行,考生人數逾萬,有四所高校要么理科生不考語文,要么全部考生只考數學和英語兩科。據一位校招辦老師解釋,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語不考語文,是因為英語有利于學生的科學發展,而英語不好往往沒有前途。(1)用一句話概括上述材料的內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對上述現象有何看法?請簡要闡述。(100字左右)(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題考查壓縮語段的能力,作答時首先須找到這則材料的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