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工行業周報:能源結構加速轉型關注上游、歐洲化工品、新材料等主線_第1頁
基礎化工行業周報:能源結構加速轉型關注上游、歐洲化工品、新材料等主線_第2頁
基礎化工行業周報:能源結構加速轉型關注上游、歐洲化工品、新材料等主線_第3頁
基礎化工行業周報:能源結構加速轉型關注上游、歐洲化工品、新材料等主線_第4頁
基礎化工行業周報:能源結構加速轉型關注上游、歐洲化工品、新材料等主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10月3日能源結構加速轉型,關注上游、歐洲化工品、新材料等主線碳中和背景下全球能源格局重塑,傳統能源有望迎來價值重估,新能源步入發展快車道。碳中和背景下全球能源格局重塑,海外油氣巨頭上游資本開支呈現下滑態勢,中長期傳統能源供給趨緊。2022年俄烏沖突以來,傳統能源供需錯配進一步加劇,油氣價格持續上漲,傳統能源價值有望得到重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鏈,在新能源領域投資持續增長,全球也迎來了新能源發展的快車道,“風”、“光”、“鋰”、“鈉”、“氫”加速發展。歐洲天然氣供應風險加劇,持續關注石化化工板塊兩大投資主線。9月28日,繼“北溪-2”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后,“北溪-1”天然氣管道也出現了兩處泄漏點。兩處泄漏點雖然分別位于瑞典和丹麥專屬經濟區,但實際上位置非常接近,都處于丹麥博恩霍爾姆島東北位置。我們認為地緣政治局勢波詭云譎,如若俄羅斯停止向歐洲供應能源,歐洲能源危機將加劇,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價格或將再創新高,持續關注石化化工兩條主線:1)主線一,受益于油氣價格上漲的上游及天然氣、油服板塊;2)主線二,歐洲天然氣短缺或將影響化工品供應,關注歐洲產能占比較大的維生素、聚氨酯、蛋氨酸、抗老化助劑、環氧丙烷板塊。國產替代亟需加速,重點關注半導體材料及POE等新興材料。近幾個月以來,美國政府針對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及其他新興技術領域推出了若干部法案(政策/計劃)以進一步增強美國本土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實力。而在推動美國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在這些法案中也一定程度上暗含著對于我國及其他國家/地區特定產業的發展限制。為應對這些挑戰,我們認為我國一方面需要加速推升已具有顯著優勢的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行業地位;而另一方面,也需要加速填補我國在部分關鍵領域與全球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在相關涉及國產替代及突破的領域中,我們重點關注半導體材料及POE等新興材料領域。板塊周漲跌情況:過去5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各板塊大部分呈跌勢,本周上證指數跌幅為2.07%,深證成指跌幅為2.07%,滬深300指數跌幅為1.33%,創業板指跌幅為0.65%。中信基礎化工板塊跌幅為3.7%,漲跌幅位居所有板塊第17位。過去5個交易日,化工行業各子板塊大部分呈跌勢,漲跌幅前五位的子板塊為:聚氨酯(+4.9%),碳纖維(+1.6%),鉀肥(+1.3%),氨綸 (0%),食品及飼料添加劑(-0.5%)。個股漲跌幅:過去5個交易日,基礎化工板塊漲幅居前的個股有:國立科技 (+18.95%),丸美股份(+18.82%),恒天海龍(+13.89%),滄州大化 (+12.17%),紅寶麗(+10.32%)。投資建議:(1)上游油氣板塊建議關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海油和新奧股份及其他油服標的。(2)低估值化工龍頭白馬:建議關注①三大化工白馬:萬華化學、華魯恒升、揚農化工;②民營大煉化及化纖板塊:恒力石化、榮盛石化、東方盛虹、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鳳鳴;③輕烴裂解板塊:衛星化學、東華能源;④煤制烯烴:寶豐能源。(3)新材料板塊:建議關注①半導體材料:晶瑞電材、彤程新材、華特氣體、雅克科技、昊華科技、南大光電、江化微、久日新材、鼎龍股份;②風電材料:碳纖維、聚醚胺、基體樹脂、夾層材料、結構膠等相關企業;③鋰電材料:電解液、鋰電隔膜、磷化工、氟化工等相關企業;④光伏材料:上游硅料、EVA、純堿等相關企業;⑤OLED產業鏈:萬潤股份、瑞聯新材、奧來德、濮陽惠成。(4)傳統周期板塊:建議關注農藥、煤化工和尿素、染料、維生素、氯堿等領域相關標的。風險分析:油價快速下跌和維持高位的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增持(維持)諾ncom10%-2%-25%-36%09/2112/2103/2206/22基礎化工滬深300后一頁特別聲明基礎化工基礎化工 后一頁特別聲明基礎化工基礎化工板塊表現過去5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各板塊大部分呈跌勢,本周上證指數跌幅為2.07%,深證成指跌幅為2.07%,滬深300指數跌幅為1.33%,創業板指跌幅為0.65%。中信基礎化工板塊跌幅為3.7%,漲跌幅位居所有板塊第17位。圖1:A股行業本周漲跌幅(中信行業分類)(單位:%)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過去5個交易日,化工行業各子板塊大部分呈跌勢,漲跌幅前五位的子板6%),鉀肥(+1.3%),氨綸 (0%),食品及飼料添加劑(-0.5%)。漲跌幅后五位的子板塊為:民爆用品(-7.2%),氟化工(-6.8%),磷肥及磷化工(-6.5%),橡膠助劑(-6.1%),橡膠制品(-5.7%)。圖2:化工各子行業本周漲跌幅(中信行業分類)(單位:%)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個股漲跌幅 (+18.95%),丸美股份(+18.82%),恒天海龍(+13.89%),滄州大化 (+12.17%),紅寶麗(+10.32%)。代碼股票名稱最新收盤價(元)周漲跌幅(%)月漲跌幅(%)300716.SZ國立科技10.1718.95%SH丸美股份26.0118.82%000677.SZ恒天海龍3.2813.89%0230.SH滄州大化20.0912.17%SZ紅寶麗5.2410.32%SH87.599.21%300910.SZ瑞豐新材110.788.77%%000953.SZ河化股份5.888.09%0.SH拉芳家化13.626.99%9.SH華恒生物141.835.65%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22.14%),天力鋰能(-20.93%),新金路(-19.68%),19.47%),凱龍股份(-17.48%)。代碼股票名稱最新收盤價(元)周漲跌幅(%)月漲跌幅(%)300446.SZ樂凱新材9.18-22.14%301152.SZ天力鋰能50.06-20.93%SZ新金路5.59-19.68%301212.SZ聯盛化學35.53-19.47%002783.SZ凱龍股份8.31-17.48%002094.SZ青島金王3.4-16.87%301209.SZ聯合化學27-16.02%301286.SZ僑源股份17.16-15.34%300587.SZ天鐵股份10.33-14.98%002591.SZ恒大高新5.77-14.26%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基礎化工基礎化工近一周漲幅靠前的品種:硫酸(+24.37%),醋酸:華東(+9.24%),聚合MDI:華東地區(+8.09%),燒堿(32%離子膜堿):江蘇地區(+6.15%),黃磷(凈磷):云南地區(+5.88%),螢石精礦(FC-97):福建灌陽宏騰(+5.56%),甲醇:華東地區(+5.48%),純MDI:華東地區(+5.46%),蘇氨酸 (+4.55%),TDI(+3.35%)。產品單位最新價周漲跌幅近30日均價30日漲跌幅年漲跌幅2021均價2020均價2019均價硫酸元/噸29624.37%242.27-3.86%-54.11%605.50400.78-醋酸:華東元/噸32509.24%3094.17-4.06%-46.72%6599.492697.082940.99MDI17067.002.57%-9.84%21682.0816123.7814825.91%離子膜堿):江蘇地區元/噸13806.15%1226.0011.45%20.00%845.56580.33803.305.88%34690.009.09%0.00%26845.7515762.8416424.93螢石精礦(FC-97):福建灌陽宏騰元/噸28505.56%2720.000.74%3.64%2585.182687.192953.15甲醇:華東地區元/噸29855.48%2785.078.23%15.90%2716.921891.862247.07MDI20152.67-1.02%-4.58%23505.6819432.5622858.72蘇氨酸元/噸99504.55%9702.23-0.66%-22.06%12699.278344.197379.86TDI3.35%19118.338.78%25.47%14808.4912567.1213575.62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近一周跌幅靠前的品種:液氯:江蘇(-66.67%),氯化鉀(60%粉):青海鹽湖(-23.77%),氯化鉀(57%粉):青海鹽湖(-17.80%),苯乙烯:華東(-8.09%),PTA:華東(-6.51%),丁二烯:東南亞(-6.25%),順酐:江蘇地區 (-4.88%),丁二烯:華東地區(-4.49%),維生素B2:國產(-4.26%),正丁醇:齊魯石化(-4.17%)。產品單位最新價周漲跌幅近30日均價30日漲跌幅年漲跌幅2021均價2020均價2019均價液氯:江蘇元/噸100-66.67%235.0056.67%-92.86%1508.90837.98416.18氯化鉀(60%粉):青海鹽湖元/噸3720-23.77%4725.33-3.17%16.61%2723.511953.612292.27氯化鉀(57%粉):青海鹽湖元/噸3880-17.80%4608.00-2.37%27.21%2573.591793.612132.27苯乙烯:華東元/噸8975-8.09%9543.332.62%4.66%8862.316082.348264.10PTA:華東元/噸6150-6.51%6457.932.69%24.39%4687.983626.405755.04亞美元/噸750-6.25%817.67-1.49%48.51%966.71677.251049.99順酐:江蘇地區元/噸7800-4.88%8250.006.45%-25.71%11537.266989.346694.38元/噸8500-4.49%9077.781.62%97.67%7910.416428.529494.89B0-4.26%93.47-0.57%-5.26%95.88103.11125.92-4.17%6950.00-0.71%-15.85%12228.086137.706521.64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值有望迎來重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能源格局重塑,傳統能源有望迎來價值重估,新能源步入發展快車道。碳中和的提出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與參與。如今全球積極推動綠色經濟復蘇,綠色產業已成為重要投資領域,清潔低碳能源發展迎來新機遇。能源系統目前正以分散化、去中心化的趨勢特征加速變革。全球能源供需版圖的調整,推動了消費重心東傾、生產重心西移的態勢。近十年來亞太地區能源消費占全球的比重不斷提高。全球能源格局重塑,海外油氣巨頭上游資本開支呈現下滑態勢,中長期傳統能源供給趨緊。2022年俄烏沖突以來,傳統能源供需錯配進一步加劇,油氣價格持續上漲,傳統能源價值有望得到重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鏈,在新能源領域投資持續增長,全球也迎來了新能源發展的快車道,“風”、“光”、“鋰”、“鈉”、“氫”加速發展。原油:需求承壓供給有望實現再平衡,油價有望維持高位美聯儲的鷹派政策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原油需求持續承壓。2022年9月美聯儲如期加息75bp,并重申繼續加息是適宜的,將按計劃推進縮表,通脹仍偏高;此外,美聯儲全面下調美國2022年至2024年的GDP增長預期,對今年GDP增長的預測從1.7%大幅削弱至0.2%,還上調了三年內的PCE通季度以來油價持續回調。IEA預計2022年原油需求增長200萬桶/日。IEA在最新的9月月報中預國疫情反復影響,IEA預計2022年中國原油需求將下降42萬桶/日,是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從天然氣向石油的轉換將抵消部分需求下降,IEA預計22年四季度至23年一季度天然氣替代消費將提供70萬桶/日的原油需求。圖3:IEA對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的預測(百萬桶/日)資料來源:IEA,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4:中國原油加工量(萬噸)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數據截至2022-08OPEC減產10萬桶/日,保留靈活調整產量政策的機制。9月5日,OPEC決定將2022年10月OPEC+成員國的產量恢復到8月的水平,與9月產量計劃相比減產10萬桶/日;如有必要,OPEC+將考慮隨時召開歐佩克和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以處理原油市場發展問題。雖然本次減產實際產量不大,但是充分展示了OPEC+組織對油價調控的能力和信心。OPEC+將在10月5日的會議上討論石油減產方案,以實現油價再平衡。后一頁特別聲明基礎化工基礎化工俄油供給韌性較強,但全面制裁即將落地。俄烏沖突以來,歐美出臺制裁俄油政策,但來自亞洲的需求增強了俄油供給的韌性。2022年7月俄羅斯原油A原油出口同比7月增加22萬桶/日至760萬桶/日,但較俄烏沖突前水平仍下降39萬桶/日。考慮到歐洲全面制裁俄羅斯原油政策將于2022年12月落地,俄油供給仍有收縮空間。圖5:OPEC和沙特原油產量(千桶/日)資料來源:OPEC,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數據截至2022-08圖6:俄羅斯原油產量(萬桶/日)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數據截至2022-07中長期上游資本開支不足,原油市場有望維持景氣。2015年以來全行業資本開支大幅縮減,2020年疫情造成全球原油需求低迷,油價探底,2020年全開支僅為3020億美元,創10年來新低,已不足2014年全球勘探開支最高點7120億美元的一半。2022年,受益于全球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和國際油價攀升至7年新高,全球原油巨頭集體扭虧為盈,利潤紛紛錄得歷史新高。但是,受制于海外新能源政策、成本與通脹、股東回報要求,海外油氣巨頭并未由此擬定激進的資本開支計劃,上游資本開支甚至持續降低。資本開支不足將限制全球原油閑置產能的擴充,從而使中長期原油供給增速降低,油價有望維持景氣。地緣政治沖突加劇,歐洲天然氣價格高位運行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北溪管道遭到破壞,供氣完全中斷。2022年8月31日起,“北溪一號”管道進行三天檢修,隨后9月2日Gazprom宣布“北溪一號”管道無法重啟供氣,并宣稱無法獲知管道恢復時間,這意味著當前時點看俄羅斯通往歐洲的重要供氣管道之一“北溪一號”短期或將持續停止供氣。俄羅斯官方宣布,斷氣將維持到歐洲對俄制裁解除。2022年9月26至28日,北溪管道遭到破壞,北溪1號和2號天然氣管道監測發生三處泄露,瑞典和丹麥都記錄到強烈的水下爆炸,恢復供氣遙遙無期。后一頁特別聲明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7:今年以來俄對歐供氣量及相關事件(Bcm/周)資料來源:Bruegel,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數據截至2022-09-25長期來看,歐洲天然氣供給格局的修復取決于全球LNG供應增量。歐洲天然氣儲量持續降低,自產氣增產潛力不足,只有挪威有小幅增產潛力;LNG方面,美國、卡塔爾、莫桑比克等歐洲可用LNG氣源新增產能將于25年大幅投產,而23-24年新增產能以美國為主。預計23-25年歐洲可用新增LNG出口液化產能分別為8.2、34.6、78.0Bcm/年,23-24年增量不足以彌補高達140Bcm/年的俄羅斯天然氣退出量,預計歐洲天然氣供給緊張態勢長期持續。圖8:全球LNG液化站產能(Bcm/年)資料來源:GIIGNL,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截至2022-099:全球LNG液化產能分國別結構(截至2022年9月)資料來源:GIIGNL,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NG名稱產產能(Bcm/產時間克資料來源:EIA,IGU,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基礎化工基礎化工能源結構轉型窗口期,大力發展“風”“光”“鋰”“鈉”“氫”我國煤炭用于燃燒發電的比例較高,燃煤發電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1-2010年,我國煤炭消費中用于發電消費的比例穩定在44%-52%區間。單位煤炭燃燒排放的CO2遠高于石油、天然氣,根據CEADs煤炭消費造成了我國80%左右的我國CO2排放量。假設燃煤發電和其他用途煤炭燃燒的單位碳排放量相同,則可以計算得出2001-2019年燃煤發電造成了我國近40%的碳排放量。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80%60%40%20%1234567890123456789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替代煤炭直接燃燒和煤炭發電,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經之路。煤炭是碳排放最嚴重的化石能源,單位二氧化碳排放系數高達2.44(噸CO2每噸標準煤),遠高于石油和天然氣。我們認為,2020-2030年,替代煤炭直接燃燒用途的任務將由天然氣完成,詳見我們2021年12月28日發布的天然氣深度報告《碳中和加速能源轉型,我國天然氣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天然氣行業深度報告》;而替代燃煤發電的任務將由風、光等“綠電”與水電、核電等傳統清潔發電協同完成。油碳排系數(噸C每噸標準煤)碳排系數(噸CO2每噸標準煤)系數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天然氣的折標煤系數單位為千立方米/噸標準煤“雙碳”目標下,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步伐加快。根據國家能源局,到202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二期項目(CRESP二期項目)取得新成效。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CRESP)辦公室測算,通過實施CRESP二期項目,每年可增加風電發電量1024吉瓦時,替代煤炭消費300萬,我國煤電與風電成本差額降為1.1分/千瓦時,煤電與光伏發電成本差額降為4.3分/千瓦時,風電和光伏發電經濟性顯著提高,推動了我國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規模化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1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34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6.1%。其中,水電新增2349萬千瓦、風電新增4757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5488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808萬千瓦,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13.3%、27%、31.1%和4.6%。截至2021年底,我國可再生能后一頁特別聲明基礎化工基礎化工源發電裝機達到10.63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4.8%。2021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48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34.3%。0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風力發電量(TWh)同比(右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光伏裝機量(GW)同比(右軸)0%0%0%0%0%0%0%0%%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能有效減少石油消費,我國鋰電、鈉電、氫能有望快速發展。2001年以后,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車的普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石油需求量占比逐漸提升,2011-2019年穩定在40%左右,2020年下滑至35%。如果鋰電、鈉電、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車逐步對燃油車進行替代,將使交通、運輸、倉儲業的石油消費占比大幅降低,從而在不影響必需的工業消費的前提下,降低我國石油的總消費量。我們認為在我國原油依賴度較高的背景下,能源安全將是我國能源領域的基本國策,我國將大力發展“鋰”“納”“氫”,一方面替代石油消費降低能源進口依賴度,另一方面持續落實“雙碳”目標。%40%%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新能源快速發展,新能源材料需求迎來大幅增長。我國迎來能源結構轉型窗口期,大力發展風光發電、鋰電、鈉電,我國風光發電、鋰電裝機量高速增長,鈉電產業化有望加速,相關新能源材料需求也隨之大幅增長,我們看好相關新能源材料領域發展。建議關注:1)風電材料:碳纖維、聚醚胺;2)光伏正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1.3.2、歐洲天然氣供應風險加劇,持續關注石化化工板塊兩大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9月7日表示,將提議對俄羅斯天然氣價格實施限制,以削減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此回應:如果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設置價格上限,俄羅斯將放棄履行合同,停止供應包括天然氣、石油、煤炭等在內的能源。9月28日,繼“北溪-2”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后,“北溪-1”天然氣管道也出現了兩處泄漏點。兩處泄漏點雖然分別位于瑞典和丹麥專屬經濟區,但實際上位置非常接近,都處于丹麥博恩霍爾姆島東北位置。我們認為地緣政治局勢波詭云譎,如若俄羅斯停止向歐洲供應能源,歐洲能源危機將加劇,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價格或將再創新高,持續關注石化化工兩條主線:1)主線一,受益于油氣價格上漲的上游及天然氣、油服板塊;2)主線二,歐洲天然氣短缺或將影響化工品供應,關注歐洲產能占比較大的維生素、聚氨酯、蛋氨酸、抗老化助劑、環氧丙烷板塊。歐洲天然氣供給風險加劇,關注上游及天然氣、油服板塊為了應對俄羅斯可能中斷天然氣供應的風險,歐洲力圖通過節約用氣,以度過供暖季的用氣高峰。8月9日,歐盟各成員國削減15%天然氣用量的協議正式生效。目前這一削減量仍以各國自愿為基礎,但在供應短缺嚴重的情況下,削減可以升級為強制措施。我們在2022年9月17日發布的報告《俄烏沖突持續俄氣供給大幅下滑,歐洲天然氣緊缺或將持續2-3年——能源結構轉型系列報告之天然氣》中詳細測算了今冬以及未來2-3年歐洲天然氣的供需格局。我們認為,22-23年取暖季即便在歐洲天然氣需求降低15%協議得到強制執行的情境下,歐洲天然氣供暖季期末庫存也將逼近甚至低于歷史最低值,22-23年供暖季歐洲天然氣供需緊張已成定局。若需求降低協議未被強制執行,則歐洲可能陷入庫存耗盡危機,天然氣供給出現短缺。主要測算假設如下: (1)消費:16-21年歐洲供暖季的天然氣總消費量在340-370Bcm之間,我們取過去六個供暖季的平均值,假設22-23年供暖季歐洲天然氣正常消費量為361Bcm,并考慮需求下降10%、下降15%兩種情境。 (2)庫存變化:我們先考慮一般情況下的庫存消耗,根據歷史庫存曲線,假設10月1日庫存率達到85%,隨后逐月消耗,直到3月31日降至30%。 (3)俄羅斯供給:考慮樂觀、中性、悲觀三種情境。樂觀情境下,假設10月起俄氣日供給量恢復至北溪斷供前一日(8月30日);中性情境下,假設10月起俄氣維持北溪斷供后的供給量(9月4日);悲觀情境下,假設22年10-12月俄氣維持北溪斷供后的供給量,23年1月起供給完全中斷。 (4)其他供給:假設供暖季歐洲月度天然氣產量為2022年1-6月的月均產量;假設供暖季的非俄管道氣供給為2022年1-8月的月均供給量。LNG供給量為測算模型的配平項,我們根據測算得到的冬季LNG需求判斷天然氣供應緊張程度,以及是否會出現短缺。測算中假設的期末庫存為30%,若需求下降15%,可以進一步降低庫存來滿足天然氣消費。俄氣三種情境下,期末庫存率分別為28%、22%、15%。考慮到2011年1月以來歐洲天然氣歷史最低庫存率為26%,我們認為消耗庫存可以雖然補足天然氣供需缺口,但是在俄氣中性、悲觀假設下,期末庫存過低將為歐洲的國民經濟運行帶來風險。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表7:22-23年供暖季歐洲天然氣供需平衡表(需求下降15%)俄氣中性悲觀量給量能00庫存變化(配平項)存存率資料來源:Bruegel,EIA,JODI,光大證券研究所測算注:單位均為Bcm我們認為22年歐洲冬季天然氣短缺已基本成定局,歐洲天然氣價格將維持高位,氣價高漲對替代能源原油價格有一定支撐,因此我們看好上游、天然氣及油服板塊。歐洲天然氣短缺或將影響化工品生產,關注歐洲產能占比較大品種天然氣若出現短缺,歐洲政府或將優先考慮滿足家庭供暖需求,化工品生產將受到較大影響。天然氣無論是作為化學品的原材料還是能源來源,都無可取代。天然氣短缺將會對化工行業造成雙重打擊,除了沒有足夠能源進行生產以外,還會缺乏制造產品的關鍵原材料。受到俄羅斯可能斷供天然氣的影響,德國經濟部長RobertHabeck于2022年3月30日發布聲明表示,若政府必須限制天然氣供給,那么德國天然氣網絡監管機構將優先考慮家庭供暖,而不是工業用途。此外,根據中國化工報22年3月31日報道,全球最大化工企業巴斯夫表示,如果將向德國路德維希港基地供應的天然氣,減少至當前需求的一半以下,將導致路德維希港基地運營完全停止。路德維希港生產基地為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化工一體化生產基地。巴斯夫表示,天然氣短缺將對化工產品生產造成雙重打擊,一為生產過程將缺乏足夠的能源,二為產品的制造將缺乏關鍵原料。在歐洲地區,對于購買的天然氣巴斯夫有60%是作為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其余40%是作為一種原料來生產基本化學品。可以看到天然氣對歐洲化工品生產至關重要,天然氣短缺將對化工產品生產造成雙重打擊,一為生產過程將缺乏足夠的能源,二為產品的制造將缺乏關鍵原料。俄烏沖突持續,歐洲天然氣供應短缺問題持續,在此背景下歐洲化工品生產或將受到影響,建議關注歐洲化工品產能占比較大的品種。根據隆眾資訊,2022年歐洲化工品全球產能占比超過20%的品種有:辛醇、苯酚、丙酮、我們重點關注如下品種:維生素、聚氨酯、蛋氨酸、抗老化助劑、環氧丙烷。各細分子行業基本面情況參考我們22年9月17日發布的《俄烏沖突持續俄氣供給大幅下滑,歐洲天然氣緊缺或將持續2-3年——能源結構轉型系列報告之天然氣》報告。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 基礎化工 料近幾個月以來,美國政府針對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及其他新興技術領域推出了若干部法案(政策/計劃)以進一步增強美國本土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實力。我們認為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美國此類法案或政策的推出無益于全球化的推進,反而加速了相關產業的碎片化發展。而對于我國自身而言,一方面我們需要加速推升已具有顯著優勢的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行業地位;而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加速填補我國在半導體等部分關鍵領域與全球先進水平之間9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本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在此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強化黨和國家對重大科技創新的領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領域形成競爭優勢、贏得戰略主動。由此可見我國將進一步發力關鍵戰略領域的技術攻關,在不足領域拉近差距以實現國產替代的突破,在先進領域則要擴大現有優勢。美國芯片法案限制我國先進制程發展,半導體產業國產化緊迫性凸顯當地時間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2022年芯片與科學法案》 (CHIPSandScienceActof2022)。該法案將面向芯片企業在美國境內的研發和工廠建設提供超過500億美元的補貼,同時還將為相關芯片企業提供為期4年的減免25%稅收政策。然而除了對美國當地芯片制造業和其他關鍵領域的扶持政策外,該法案也明確寫到“禁止接受聯邦獎勵資金的企業,在那些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特定國家擴建或新建部分先進制程半導體的產能”,同時也“禁止獲得該法案資助的公司在10年內于中國或其他國家擴建某些關鍵半導體產能”。圖15:美國芯片法案中限制在我國及部分國家(地區)建設先進制程半導體的有關內容資料來源:財聯社,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半導體產業發展一直是我國的“卡脖子”問題之一,近年來美國也一直通過各種手段從半導體材料、設備、工藝等多個方向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進行限制。而此次美國芯片法案的通過,則將進一步加強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特別是高端先進制程領域的限制。因此,我國半導體國產化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進一步凸顯。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基礎化工以半導體材料為例,我國目前已經在電子特氣、濕電子化學品、CMP等領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國產產品的滲透率也在快速提升中。其中,個別產品已經導入到了當前極為先進的5nm制程工藝中,由此可見我國部分半導體材料在技術方面的快速發展。同時,從產能體量來看,彤程新材、晶瑞電材、華特氣體、南大光電等企業也在大幅擴增產品產能,在突破相關產品技術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市場滲透率。而在光刻膠等更為復雜的半導體材料領域,我們仍然與全球的領先企業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以北京科華為代表的國產企業已經實現了KrF光刻膠的大規模量產。在更為高端的ArF光刻膠領域中國大陸企業雖有研發與驗證但并沒有實現實質性的大規模量產,而在最高端的EUV光刻膠領域更是存在大面積的技術空白。因此,對于部分具有高技術難度的產品而言,中國大陸企業仍有較長的路要走。建議關注:(1)半導體光刻膠:彤程新材、晶瑞電材、南大光電、萬潤股份;(2)PCB油墨:廣信材料、容大感光;(3)面板光刻膠:雅克科技、飛昊華科技、華特氣體、凱美特氣、和遠氣體、金宏氣體;(6)CMP:安集科技,鼎龍股份。POE:國內企業加大布局力度,國產突破快速推進目前我國鋰電、光伏、風電等產業領域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較大的優勢,此外依靠我國豐富且相對充盈的資源稟賦,我國在部分中上游原料方面的產能布局也同樣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同時也存在部分材料品種國產化率較低的問題。因此,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產業布局,部分國產化率較低的新材料亟需實現國產突破。POE有塑料和橡膠的雙重優勢,擁有高彈性、高強度、高伸長率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良好的低溫性能。目前,其作為用于雙玻組件中的光伏膠膜材料而備受關注。相較于傳統的EVA膠膜而言,POE膠膜的各項性能都相對更優,同時使用POE膠膜的組件在長時間使用后相比于使用EVA膠膜的組件擁有更高的能量效率。然而目前POE市場仍由國外企業主導。截至2022年8月,全球POE產能超過160萬噸。國外對于POE研究起步較早,當前產能仍集中于海外廠商。全球范圍內POE生產商主要包括陶氏化學、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學、LG化學等少數幾家企業。而我國企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也在推進高效研發,目前萬華化學、惠生集團、京博石化、中石化茂名、斯爾邦、衛星化學等均有投建POE裝置的計劃,部分企業小試或中試裝置已經有重要進展。建議關注:萬華化學、衛星石化、東方盛虹、榮盛石化。年)化學2×205(中試線)+5邦中試線)石化2×20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各公司官網及公告等,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美國推出生物技術與生物制造計劃,合成生物學再受關注當地時間9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以啟動《國家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計劃》(NationalBiotechnologyandBiomanu-facturingInitiative)。當地時間9月14日上午,美國白宮舉辦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峰會,正式公布了上述計劃的細節。針對該計劃美國政府將投入超過20億美元(其中美國國防部將在5年內投資10億美元),用于美國國內生物工業制造基礎設施的建設等。該計劃的頒布主要是為了降低美國在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領域對國外的依賴,確保美國能夠將所有的發明創造轉化為相應的產品,同時也回應了中國在生物技術方面的挑戰。合成生物學作為一項重大的科學突破,未來的市場空間極為龐大。根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據多家科研院所預計,未來全球物質投入中的60%都可以通過生物制造(即合成生物學途徑)方式生產,技術應用場景涵蓋化工材料、能源、醫藥、農業、食品等。而根據麥肯錫的預測,2025年合成生物學的全球經濟影響將達到1000億美元,而在2030至2040年期間,合成生物學年均全球經濟影響將達到1.8萬億至3.6萬億美元。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化纖板塊:本周滌綸長絲市場呈下跌走勢。周初受亞洲需求提振,國際油價止跌反彈,疊加PTA現貨貨源一直處于緊張狀態,成本面存利好支撐,滌綸長絲企業多報價穩定。周中,美聯儲大幅加息,原油市場寬幅下行,成本端支足,臨近十一假期,滌綸長絲企業庫存高位,出貨意愿較強,下游用戶逢低采買。目前,颶風伊恩迫使墨西哥灣暫時減產,加之美國原油和燃料庫存意外下降,國際油價強勁反彈,滌綸長絲繼續進行優惠出貨,市場價格走跌。聚氨酯板塊:本周國內聚合MDI市場漲跌互現。周初供方價格提振下,市場報盤試探性拉漲,但無奈下游節前備貨情況較差,整體需求端跟進不足,場內詢盤買氣冷清,出貨不佳及部分二級商資金壓力下,對外存讓利甩貨現象,利空氣氛引導下,市場實際成交價格有所下滑;不過臨近月底,漲價消息提振下,持貨商低價惜售情緒再現,市場報盤試探性拉漲,少量剛需訂單略有釋放。鈦白粉板塊:本周,鈦白粉看空氣氛減弱,入市采購相對積極。近期受溫度降低影響,鈦白粉行業開工負荷大穩小動,市場供貨充足。雖然市場成交仍沒有達到火熱的需求預期,但十一假期將至,上游廠家出貨心態積極,下游詢單、詢盤量有所增加,下游及終端需求也在逐步放量過程中。化肥板塊:隨著終端用肥的臨近,市場貨源下沉速度繼續加快,經銷商積極向下游鋪貨。當前華北地區進入小麥肥掃尾階段,市場發運較為集中。華東、華中地區出貨較前期有所好轉,基層農需儲備增加,經銷商按需補倉。東北及南方地區冬儲市場推進緩慢,行情較為平靜。臨近十一,秋肥市場進入掃尾階段,終端市場需求開始顯現,目前工廠發運較為集中。維生素板塊:本周國內維生素市場整體維穩運行。國際方面,在供暖季即將到來之際,接連的意外事件加劇了人們對歐洲天然氣短缺的擔憂,歐洲天然氣價格指數也因此連續兩日大幅飆升。國外維生素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個別維生素生產企業停產。同時國內生產工廠開工低位,供應面縮緊,供應端及成本端均持一定利好支撐。但維生素市場整體供應過剩,且下游及終端需求持續弱勢,市場價格指數大多在成本線附近波動,廠家挺價意愿不強。氨基酸板塊:本周賴氨酸市場價格小幅上漲,供應端產量基本穩定,市場表現活躍,需求端采購意愿加強,發貨主要以前期訂單為主。原料方面,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基本穩定,局部小幅調整。東北產區新糧陸續開始收割上市,前期降雨明顯偏多導致部分地區玉米生長受阻,新糧大量收割還要在十月。隨著新玉米上市預期的增加,陳糧搶購熱情降溫,同時疊加拍賣稻谷的供應轉好,貿易主體及加工企業大量采購意愿不強,新糧價格高開后低走態勢。制冷劑板塊:本周,近期制冷劑多產品價格呈平穩趨勢。成本方面,基礎原材料漲幅較大;供應方面,部分企業檢修尚未結束。結合基本面現狀來看,年末競價出貨的心態尚未放松,但生產有關HFCs制冷劑生產配額未來的核發方法目前傾向于以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位核發,這與第二代HCFCs制冷劑按基線年內按產品平均產銷量核發形成鮮明對比,生產企業前期熱衷于搶奪熱門產品的生產配額,近期或將更看重高GWP值的產品。有機硅板塊:本周有機硅市場繼續向下整理,年內新低價出爐。國慶節前最后一周,上游原料金屬硅、氯甲烷價格都發力走漲,有機硅報盤重心繼續下移。山東大廠和龍頭企業在上周末就有輪番下調價格操作,奠定了有機硅本周的弱勢基調。綜合來看,有機硅市場深陷于供大于求的泥沼中,市場庫存累積。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17:煤頭尿素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18:國內硫磺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19:磷酸二銨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20:國內磷礦石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21:黃磷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22:國內氯化鉀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23:三聚氰胺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24:國內復合肥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25:國內草甘膦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27:華東乙烯法PVC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28:燒堿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29:純堿價格及氯醇法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30:純MDI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31:聚MDI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32:TDI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33:DMF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34:BDO價格及電石法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35:BDO價格及順酐法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36:己二酸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37:環氧丙烷價格及氯醇法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38:硬泡聚醚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39:PTMEG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40:甲醇價格走勢(元/噸)圖41:醋酸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42:乙烯價格及價差變動(美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43:丙烯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44:丁二烯價格走勢(美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45:丙烯酸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46:丙烯腈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47:正丁醇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48:順酐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49:主要橡膠品種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50:炭黑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51:PX、PTA價格走勢(元/噸)圖52:PTA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53:滌綸短纖價格及價差(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54:滌綸長絲POY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55:己內酰胺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56:錦綸切片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57:氨綸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58:棉花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59:粘膠短纖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60:苯酚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61:雙酚A價格走勢(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圖62:PC價格及價差變動(元/噸)資料來源:IF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后一頁特別聲明證券研究報告基礎化工基礎化工圖63:PVA價格及價差變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