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_第1頁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_第2頁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_第3頁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_第4頁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文法中國傳統文化課題背景2005年11月24日,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今年10月,又有媒體報道,韓國在成功申報端午祭之后,又擬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其后,消息不斷傳來,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欲將“燈謎”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等等。一時間,外國人爭先恐后地將起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申請為本國的文化遺產蔚然成風。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什么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在當前形式下,中國傳統文化路在何方?我們應該為保護傳統文化做些什么?民族的自尊心驅使著我們走近傳統,關注正在消逝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承載了太多的輝煌,我們難以一一涉及,只能選取其冰山一角,以我們的視角和思考,探究根源,追尋出路。申明:傳統文化是指正在消逝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一)、物質文化:文化遺跡、自然景觀等(二)、非物質文化: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如京劇、昆曲;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傳統文化的內涵下面我們想通過一些對比,來體現傳統文化的消逝:一、正在消逝的傳統建筑——北京胡同與四合院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卷之下,北京的胡同在衰敗,沒落。有打不上水來的井眼、磨圓了棱角的石頭棋盤,供人憑吊。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二、處境尷尬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與圣誕節相差時日不多的圣誕節和元宵節,中國人對他們的態度卻截然不同。雖然并不一定懂得“圣誕”的真正含義,但中國的年輕人卻把握住了它的“狂歡”內涵。自由輕松的慶祝形式極大地迎合了現代年輕人。手工制作塑料燈籠

其實中國自古就有“鬧元宵”一說,唐朝元宵賞燈的活動就已經非常盛行。元宵之時,皇宮上下都要掛起燈籠,長安城內更是張燈結彩,還要建立幾十米高的燈塔、燈樓,人們圍著燈塔、燈樓歡歌跳舞,猜燈謎,其盛況絕不亞于當今巴西的狂歡節。遺憾的是,賞燈狂歡的傳統并沒有延續至今,如今連糊燈籠的傳統手藝也漸漸絕跡,偶爾有孩子手上提著個塑料小燈籠,已很難讓人感受到節日的氣氛了。在舉行儀式前,18歲青年應掌握18歲成人的應知應會,知道成人誓詞的含義;知道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知道成人儀式的基本內容;知道成人儀式的主題歌。18歲成人儀式的一般程序為:(l)唱國歌;(2)黨的祝愿;(3)前輩的祝福;(4)父母的期望;(5)成人的心聲(18周歲中學生代表);且看中國現在的成人儀式中國古代女子15歲左右行笄(jī)禮,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成年。三、丟失傳統意味的成人儀式(6)宣讀成人誓詞(面對國旗,左手持憲法,右手握拳舉起);(7)授成人紀念冊、成人證;(8)開展"我為社會盡一責"志愿者服務。這所有簡單的步驟已經丟失了傳統文化的傳統意味。日本政府規定每年1月15日為成人節,年滿二十歲的適齡青年按慣例會在當天前往各種宗教場所或公共設施參加各種風格的成人儀式。一月八日“成人日”的東京街頭,一名適齡女青年艷裝出行,“招搖過市”

成人儀式被我們漸漸淡忘,現在我們來看看日本對待成人儀式的態度圖為東京明治神宮內,神職人員為一適齡男青年舉行傳統“冠禮”東京明治神宮內,司儀人員為一群適齡青年舉行傳統儀式。四、岌岌可危的傳統技藝——霞浦糖塔“糖塔”是福建霞浦民俗文化中特有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而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塔”已不再為人所重視,逐漸從主街道中“隱退”,淪落到路邊小攤。精美的糖塔制品滿漢同“福”《大清全書》滿漢合璧康熙二十二年(1683)三義堂刻本五、即將消亡的語言:——滿語最后的滿語“活化石”:三家子

目前滿語使用者只有黑龍江省富裕縣三家子村、黑河市的大五家子滿族鄉、下馬廠等一些滿族村屯的老人。

如今,這里真正在日常生活中仍以滿語為語言的老人不過3位,而且都已經年過八旬。他們去世之時也就是滿語退出歷史舞臺之日。世界上將再沒有活的滿語存在。

一種語言的消失不亞于一個生物物種的消亡。瀕危湮滅的滿語,所帶走的是一種珍貴的人文遺產,這損失,是不可挽回的。六、正在缺失的經典文化:

中國的陰陽八卦,最能反映中華民族精神,表達中國老子的辯證思想,陰陽互補、互相轉化;代表宇宙的平衡與和諧。韓國人將陰陽八卦圖作為國旗,頂禮膜拜,而現代中國人大多數對它并不了解。韓國、日本等國家,大街小巷都有很多中國的典籍,他們對孔子、王陽明、朱熹等中國古代先賢推崇的程度,中國人無法想像。韓國漢城成均館在韓國9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都有與儒學有關的遺跡,如紀念孔子的“大成殿”、專修儒學的“明倫堂”等等。同韓國人談人倫,他會用“孝”來詮釋;你同他談社會,他會以“敬”去貫穿。而在我國,對孔孟莊等思想了解的卻并不多。

建筑越來越高了,四合院逐漸失去了蹤跡;洋快餐越來越多了,特色小吃逐漸失去了市場;國外大片看得好過癮,國內影片也沒有了觀眾;當《大長今》流行的時候,誰會想到《紅樓夢》?

當我們捧著玫瑰花巧克力在西餐廳陶醉于浪漫的2月14日情人節時,誰還會在七夕繼續樸素的愛情?當最尖端技術掌握在別人手里的時候,我們還有什么引以為傲的資本?當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被外國人強注專利的時候,我們還有什么民族尊嚴?當西方思潮沖擊中國文化的時候,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在哪里?當WTO寬限期即將到來的時候,我們還有反抗的余地嗎?當日本、韓國都在弘揚孔子文化的時候,我們在做什么呢?我們住在國外風格的房子里,在看日本的卡通片,在看韓劇,在吃KFC,在用SK-II.

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什么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探究消失的原因:1、現代化進程迅猛如潮,人們注重經濟的發展而忽視文化遺跡的保留2、文化大革命中宣揚以孔孟為代表的封建文化必須清除,發動群眾破舊立新,使得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遭到全盤否定,古代民俗禮儀、節慶受到沖擊。3、五四新文化運動前期的倡導者反孔批儒(包括陳獨秀、李大釗),他們雖然著重于社會政治意義,超出學理范圍,但客觀上造成了一種影響:孔子在他們的批判下也失去了本真,而成為一種扭曲的、變態的、可笑的形象,儒學中一些有價值的觀念在他筆下也成為偽善和罪惡的代名詞。4、城市化進程也使得傳統習俗漸漸淡化,城市生活的“老死不相往來”使得人們對傳統節日習俗淡化。5、語言的瀕危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語言的外部因素,如使用人口少、分布雜居、族際通婚、民族融合、社會分化、族群分化等;又有語言本身的因素,如語言表達不能適應社會需要、語言結構功能退化等;另外還有語言態度、語言趨同等因素。造成語言瀕危的多方面因素不是孤立分離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結果。難道現代文明的進步就是以犧牲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為代價的嗎?難道在現代文明的罅隙中就沒有古老文化的一米陽光嗎?我們在心痛的同時,是否能做些什么?我們的建議:

1、傳統文化課進入課堂。2、扶助民間文化遺產繼承人。3、學者開設講座,進行國學的宣傳,如百家講壇,所引發國學熱。4、搶救瀕危語種,需要制定有關政策,加大資金投入,也需要加強培養高層次的研究人才。

5、守住獨特的民間信仰,民俗事項才有生命之根。要守住獨特的民間信仰,它所傳遞的文化精神要能扎根于現代民眾的心里。這樣可以促使民眾的自覺參與,推動著傳統自然地傳承與衍變,生生不息。

6、政府的有效管理,是傳統文化得以保護與傳承的制度保障。民俗學者要積極介入促成其積極健康的發展。

7、注重民俗生命的延續與發展。不僅要在不同層次上保護。有的繼承充實發展,例如民族節日,民間文化活動形式。有的要搶救保護,防止失傳。有的要多軌并用,例如地方方言與普通話,老式酒缸與西式酒吧,老式新式茶寮茶館與西式星巴克及各種咖啡間。主動從現實吸取滋養,不斷開拓新機,實現對傳統的持續發展。

兩個令人深省的話題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