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英國_第1頁
二戰中的英國_第2頁
二戰中的英國_第3頁
二戰中的英國_第4頁
二戰中的英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BritaininWorldIIPage

2Theactof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法案)I,TheBalfourdeclarationonDecember11,1931passedbyparliament,becometheactofWestminster,formallyestablishedintheUKandthedominionoftherelationship.II,Westminsteractofthecommonwealthisafree,equalstateofloose,affirmationoftheindependentstatusofthedominionandtheequalityofsuzerainlegislativepower,aslegalbasisofmoderncommonwealth,knownas"thegreatcharteroftheBritishcommonwealth.《巴爾福宣言》在1931年12月11日獲得議會通過,成為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確立英國和各自治領的關系。威斯敏斯特法案規定英聯邦是一個自由、平等國家的松散聯合,肯定了各自治領的獨立地位和與宗主國的平等立法權,成為現代英聯邦的法律基礎,被稱為《英聯邦的大憲章》。

Theappeasement(綏靖政策)I.OnSeptember29,1938,chamberlainanddaladier,HitlerandMussolini,heldinMunichandBritish,French,German,Italiansummit.Themeetingstartingfrom2912when45,until1andahalfthemorningformallysignedthesudetenlandwascededtotheMunichagreementofGermany.II.OnOctober1,1938,theGermanoccupationofCzechoslovakia'ssudetenlandandotherliveaGermanicarea.OnMarch15,thegermansinPrague,occupiedthewholeofCzechoslovakia.Atthispointtopeakappeasement.1938年9月29日,張伯倫同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一起,在慕尼黑舉行英、法、德、意四國首腦會議。會議從29日12時45分開始,至次日凌晨1時半正式簽署了將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1938年10月1日,德軍開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和其他住有日耳曼人的地區,。3月15日,德軍開進布拉格,占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ThePolandblitz(波蘭閃擊戰)I,OnSeptember1,1939inthemorning,theGermanarmylaunchedanoffensiveagainstPoland,thesecondworldwarbrokeout.OnSeptember3,BritainandFrancewasforcedtodeclarewaronGermany.OnSeptember27,theGermanoccupationofWarsaw,Polandfullyoccupied.II,HitleraftertheoccupationofPoland,hittheappeasementofthewest:"tothisend,thepolesshouldthankthemfortheirBritishandFrenchfriends."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國軍隊對波蘭發動了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9月3日,英國和法國被迫對德國宣戰。9月27日,德軍占領華沙,波蘭完全淪陷。希特勒在占領波蘭后,對西方的綏靖一語道破:“對于這種結局,波蘭人應該感謝他們的英法朋友。”丘吉爾——受命于危難之中Victoryatallcosts,towin;Nomatterhowterrible,alsowanttowin,nomatterhowfarwayandhard,alsowanttowin.Becausethereisnovictory,cannotlive."Youmustbeawareofthis:withoutvictory,thereisnoexistenceoftheBritishempire,thereisnoBritishempirestandsforeverything,therewouldbenohumantowardsyourgoaladvancetothisgenerationphasebecauseofthestrongdesireandmotivation.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贏得勝利;無論多么可怕,也要贏得勝利,無論道路多么遙遠和艱難,也要贏得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不能生存?!贝蠹冶仨氄J識到這一點:沒有勝利,就沒有英帝國的存在,就沒有英帝國所代表的一切,就沒有促使人類朝著自己目標奮勇前進這一世代相因的強烈欲望和動力。1939年,丘吉爾發表的著名的講話——《熱血、辛勞和汗水》DunkirkEvacuation(敦刻爾克大撤退)DunkirkretreatisthesecondworldwaroftheearlyinMay1940,theBritishandFrenchtroopslineafterGermanmechanizedtroopsunderrapidoffensivecollapse,theBritishintheDunkirkinnorth-easternFranceneartheBelgianborderportcitiesatthattimeinthehistoryofthelargestmilitarywithdrawalaction.敦刻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后,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于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進行的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行動使英國最終得以利用各種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隊。雖然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英國本土地面防衛發生嚴重的問題。1940年6月14日。德軍占領巴黎。同日,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16日,雷諾政府辭職。84歲的貝當組閣,決定停戰投降。希特勒乘機搶占了法國大片領土。22日,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的一節火車廂里法國代表查理·亨茨格在停戰投降協定上簽字。法國投降后,貝當政府遷都至維希。維希政府實際淪為德國法西斯的附庸和傀儡。敦刻爾克撤退從5月26日開始進行,至6月4日結束,共歷時10天。此次撤軍共有約33.8人從敦刻爾克撤到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這次的撤退雖為英國聯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劇,但也喪失了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萬輛汽車、7.5萬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萬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萬噸軍需物資。此外6月4日德軍攻克敦刻爾克,擔任后衛來不及撤離的法國軍隊4萬余人被俘。整個撤退過程中還有2.8萬余人死傷,士氣亦一度低落。但短短10天時間,“發電機計劃”的勝利實施讓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爾克艦隊”把38萬大軍從死亡陷阱中拯救出來,為英法聯軍和盟軍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批的有生力量。納粹德軍進入巴黎市區ThebattleofBritain(不列顛之戰)InthebattleofBritain,theBritishpeoplearemakingalotofsacrifices,buttheydidn'tletaGermansoldiersonthelandofBritain.BritishprimeministerWinstonChurchillinpraiseoftheBritishmilitaryandcivilianhighmoraleandcourage,oncesaid:"theyaretheirowntoil,tearsandsweat,shatteredbyHitlertoattempttoforcetheBritishtoretreatfromthemadnessofthewar.TheGermanairforcethiskeyalwaysdidn'topenthedoortotheBritishdefense."在整個不列顛之戰中,英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他們沒有讓一個德國士兵登上不列顛的土地。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贊揚英國軍民所表現出來的高昂士氣和大無畏精神時,曾動情地說:“他們是以自己的勞苦、眼淚和血汗,粉碎了希特勒妄圖迫使英國退出戰爭的狂妄企圖。德國空軍這把鑰匙始終也沒有打開英國防御的大門。整個不列顛之戰其實演變為戰爭史中大規模的空襲與反空襲作戰。海獅計劃的失利不列顛戰役的勝利,使得英國得以保存軍事上的優勢,而后繼續同德國抗爭,把德軍拖入了致命的長期持久戰,使德軍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最后英國也成為盟軍反攻歐洲大陸的跳板。德軍飛機在倫敦上空不列顛之戰中轟然倒塌的樓房ThedeclarationofUnitedNations(《聯合國家宣言》)OnJanuary1,1942,theUnitedStates,su,Britain,moderate26countriesinWashingtontosignthedeclaration.SignatoriesagreewiththepurposesandprinciplesoftheAtlanticcharter,thesigningofthedeclarationmarkedtheanti-fascistwaradecisivefactorforthefinalvictory,namelytheantifascistalliancewiththeunitedfront.1942年1月1日,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該宣言。簽字國贊同《大西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即反法西斯聯盟與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宣言主要內容是:簽字各國贊成《大西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各國政府保證對與之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共附從者使用其軍事或經濟的全部資源,保證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合作,并不與敵人締結單獨的停戰協定或和約;凡在戰勝希特勒主義的斗爭中給予物質上援助和貢獻的其他國家均可加入宣言。TheEndofWorldWarII(二戰終點)I,OnApril30,1945,Hitlercommittedsuicideinthechancellerybasement,SovietforcesoccupiedBerlin.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身亡,蘇軍攻占柏林。II,OnMay9,1945,Germanysignedunconditionalsurrender.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YaltaSystem(雅爾塔體系—戰后新秩序)Yaltasystemisfor1945-1991,theinternationalpoliticalpattern,getsitsnamefromtheearly1945,theheadsoftheUnitedStates,Britain,SusangovernmentsRoosevelt,ChurchillandStalinintheSovietunionYaltaYaltaconference.雅爾塔體系是對1945年-1991年間國際政治格局的稱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今屬烏克蘭)舉行的雅爾塔會議。其特點是:以美國和蘇聯兩極為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爭奪霸權的冷戰,但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