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凌風高級中學高三歷史模擬試卷_第1頁
2021-2022學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凌風高級中學高三歷史模擬試卷_第2頁
2021-2022學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凌風高級中學高三歷史模擬試卷_第3頁
2021-2022學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凌風高級中學高三歷史模擬試卷_第4頁
2021-2022學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凌風高級中學高三歷史模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凌風高級中學高三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下列古代中國灌溉工具按其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筒車

②風力水車

③翻車

④高轉筒車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參考答案:D2.高麗成宗時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張:“華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習俗,各隨土性。其禮樂詩書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華;其余車馬衣服制度,可因土風,不必茍同?!边@反映了該官員A.主張全盤吸收中國文化 B.承認本國處于藩屬地位C.注意保持主體的選擇性 D.主張習俗遵循自身傳統參考答案:C(3分)B(1分)D(1分)A(0分)3.新式學堂的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青年學生,意識到僅僅有政治上的吶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改造國民思想,振奮國民精神。學生社團選擇適合自己的思想學說作為立團宗旨,天津地區的覺悟社就是如此。這說明五四時期社團組織紛紛出現的原因是A.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推動 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C.民族經濟的發展和新生力量的成長 D.教育的發展和思想啟蒙的推動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題目中未涉及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學說、民族工業的發展及新生力量的成長對五四時期社團組織紛紛出現的促進作用,故無法得出A、B、C三項的結論;由題目中的信息“新式學堂的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青年學生,意識到......必須改造國民思想,振奮國民精神”可知新式教育的發展和思想啟蒙的推動促進了五四時期社團組織紛紛出現,故選D。4.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號”的打撈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脊殴ぷ髡咭呀洀摹澳虾R惶枴鄙险沓龃罅空滟F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從該船上發現的是(

)A.胭脂盒和胭脂瓶

B.琺瑯瓷瓶

C.瓷器碎片

D.銅錢參考答案:B5.著名學者彭慕蘭認為:與其說工業革命創造了新的財富,不如說新的財富的發現,導致并推動了工業革命,因為工業革命的發生來源于兩個方向的驅動:“向下”和“向外”。這里的“向下”和“向外”分別指

A.煤鐵資源和拓展殖民地市場

B.修筑鐵路和傳播基督教C.煤鐵資源和機器出口

D.修筑鐵路和販賣黑奴參考答案:A6.哥倫布的抱負和思想“不僅反映出中世紀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義和資本主義新時代的興起?!保ū窘苊鳌せ鳎┐嗽挼囊馑际恰瑼.美洲的發現促進了新舊大陸的溝通和聯系B.有利于兩個大陸不同文化的匯合和民族融合C.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D.開啟了“人的發現與世界的發現”的新時代參考答案:D7.二戰后,伴隨著一大批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加入聯合國,聯合國出現了新的面貌,美國對聯合國的操縱逐步失效。下列能為該結論提供依據的歷史事件有①1948年聯合國開展第一次維和行動②1961年不結盟運動興起③1971年聯大通過第2758號決議④1974年聯大通過“拒絕南非代表參加大會工作”的裁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聯合國的新面貌。1971年聯大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1974年聯大通過“拒絕南非代表參加大會工作”的裁決表明聯合國不再是美蘇控制下爭奪世界霸權的工具。故本題選D。1948年聯合國開展第一次維和行動是在美國主導下進行的,不結盟運動與聯合國無關,故排除①②。8.唐朝坊市制將城市中各類建筑劃分成一定的地理空間,其街道布局的指導思想是“畦分棋布,間巷皆中繩墨。坊有墉,墉有門,逋亡奸偽,無所容足。”這反映出唐朝A.在城市規劃上注重實用性B.特別強化城市的政治功能C.坊市制屬封閉型管理模式D.是歷代坊市制發展的頂峰參考答案:C從材料“坊市制將城市中各類建筑劃分成一定的地理空間”“坊有墉,墉有門,逋亡奸偽,無所容足”中可以分析出唐朝坊市制將城市居民分區居住并保持相對獨立性的一種封閉式管理模式,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唐朝對“市”的嚴格管理和城市的規劃,故AB項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唐朝坊市制的地位,故D項排除。點睛:關鍵信息材料“坊市制將城市中各類建筑劃分成一定的地理空間”“坊有墉,墉有門,逋亡奸偽,無所容足”。9.有學者評論某思想家時說:“以其對策,開創了儒家倫理政治理論步入政治殿堂的歷史?!边@位思想家是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黃宗羲參考答案:O1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解析:材料中“開創了儒家倫理政治理論步入政治殿堂的歷史”的信息說明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從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故答案選B。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學生對董仲舒思想以及材料的理解。10.報紙上一篇“拷問夏王朝”——來自二里頭的遺址的最新報告,引發社會的廣泛熱議。其焦點是“二里頭遺址”是否為“夏都”,而證實夏王朝存在。你認為以下各項可以作為最佳證據的是A.二里頭的地層年代根據碳14測定是傳說中的夏商分界公元前1600年左右B.二里頭的地理方位正處于后世文獻所說的伊河與洛河之間C.出土最多的酷似公雞的陶器與傳說中的夏部落圖騰相吻合D.三座大型宮殿,規模之大、等級之高,公認是我國已知最早的都城遺址參考答案:BCDA11.清《景德鎮陶錄》載:“景德……業制陶器,……四方遠近,挾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趨之如鶩。……景德鎮屬浮梁之興西鄉……以致陶之業、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幾皆半于浮?!辈牧媳砻鳟敃r景德鎮A.制瓷業開始興起B.出現靠出賣勞動力謀生的群體C.全員參與瓷器生產D.民營手工業產品已占領整個市場參考答案: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四方遠近,挾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趨之若鶩”可知當時已經出現靠出賣勞動力謀生的群體,故本題選B項。A項不符合史實,東漢早已有制瓷業;C項從材料無法體現;明朝中后期以后,民營手工業居于主導,但不是占領了整個市場,D項表述錯誤。12.公元212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頒布法令,宣布所有羅馬帝國出身自由的男人將被給予完整的羅馬公民權,同樣地,所有帝國自由出身的女人擁有與羅馬女人相同的權利。該法令A.有利于鞏固羅馬帝國的統治 B.表明羅馬法律體系走向成熟C.消除了境內各民族間的矛盾 D.確立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則參考答案:A該法令有助于調節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的矛盾,從而鞏固羅馬帝國的統治,故A項正確;羅馬法的成熟標志是民法大全的頒布,故B項錯誤;該法令有助于緩和矛盾而不是消除矛盾,故C項錯誤;該法令只是適用用羅馬帝國境內的自由民,并非真正的平等,故D項錯誤。13.恩格斯說:“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為了保護一種所有制以反對另一種所有制的革命。”梭倫改革中能夠說明上述觀點的舉措是

A.財產等級制度

B.廢除債奴制

C.建立“四百人議事會”

D.設立公民陪審法庭

參考答案:B略14.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曾說:“漢代外交以‘博望’(張騫)‘定遠’(班超)作為成功的標志?!彼@么說的主要依據是兩者都(

)A.繁榮了中華文明,同時也促進了不同地區文明的交流與發展B.代表中央政府對西域實施管轄,拓展了疆土C.促進了中原與西域乃至更遠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D.鞏固和擴大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參考答案:A15.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對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有如下評述:“其悲劇意義不僅在于他們失敗的結局,更在于他們借助宗教猛烈沖擊傳統卻不能借助宗教而掙脫傳統的六道輪回。反封建的人沒有辦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毕铝斜硎龇掀溆^點的是A.太平天國運動借助宗教形式是其失敗的原因B.太平天國運動沒有反封建的文件C.太平天國運動缺乏產生先進思想的經濟基礎D.太平天國運動缺乏先進領導階級參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太平天國運動。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國借助宗教發動起義,卻建立了封建性質的政權,說明太平天國缺乏先進的思想,因此C項說法符合題意;A項說法與材料信息無關,可以排除;B項說法錯誤,《天朝田畝制度》是天平天國前期的綱領性文件,它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D項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可以排除。本題答案為C。16.某一本歷史著作中有這樣的敘述:“在萬歷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內閣大學士為3至6人,皇帝可能對其中一人的咨詢較為頻繁,但從名義上說,他和另外的幾位大學士仍然處于平等的地位。這以后情況發生了變化,張居正名為首輔(或稱元輔),其他大學士的任命則出于他的推薦……”以上材料講述的是A.漢代察舉制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內閣制

D.清代軍機處參考答案:C17.古代西方的思想家提出“Logos”是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古代中國的思想家則提出“物物各有理,總只是一個理?!毕铝兴枷肓髋芍忻鞔_表達上述主張的是①智者學派②斯多亞學派③程朱理學④陸王心學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參考答案:考點:智者學派試題分析:智者關注和探索的三人類社會和人類,故①錯誤,斯多亞哲學思想概述如下:“邏各斯”(Logos),故②正確,程朱理學強調理是萬物的本源,故③正確,陸王心學強調心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故④錯誤,選擇B項符合題意。B18.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當協約國戰勝德國的消息傳到北京,中國知識分子曾上街游行,歡呼“公理戰勝強權”。同時在北京創刊的《每周評論》將“主張公理,反對強權”作為其辦刊宗旨。對“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國知識分子(

)A.對民主科學的質疑

B.對平等與自由的向往C.對獨立參政的渴盼

D.對協約國希望的幻滅參考答案:B

19.右圖為20世紀下半葉美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示意圖,對圖中信息理解正確的是A.a-b階段受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瓦解的影響,美國經濟下滑明顯B.b-c階段美國經濟平穩增長,國家干預經濟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C.c-d階段美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下降明顯,失去了超級大國地位D.d-e階段美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緩慢上升,得益于新經濟的增長

參考答案:B20.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劉鴻生于1923年創辦華商上海海水泥廠,生產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場優勢地位,但很快受到國內啟新洋灰公司的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廠的龍牌水泥的猛烈沖擊,市場上形成了象、馬、龍三者的混戰局面。這反映了()A.一戰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迅猛的發展B.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始終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制C.這種公平競爭的局面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D.一戰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生存艱難但仍勇于前行參考答案:考點: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一戰后中國民族工業的艱難發展實業家劉鴻生的企業受到國內外同行的猛烈沖擊,“迅猛的發展”言過其實,故A項錯誤;材料只反映出民族工業開始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制,但未體現出“自始自終”,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出這種競爭是否為公平競爭,故C項錯誤;材料以劉鴻生的企業反映出民族工業在競爭壓制中艱難發展,故D項正確。答案:D21.王冕的《墨梅圖》是寫意畫中的精品,畫中題詩為:“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在人間?!庇^察繪畫和題詩可以得知(

)A.宋代花鳥畫藝術造詣高超

B.風俗畫是商品經濟繁榮的表象C.中西間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D.理學對個人道德修養影響深遠參考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選項:王冕是元代畫家,并且A項并不能體現題意主旨,排除A;材料體現的是墨梅,反映的是文人畫,不是風俗畫,排除B;材料信息沒有體現中西文化的交流,排除C;根據材料信息“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在人間”,體現了注重個人正義、責任的道德修養,體現的是宋明理學的影響,D項符合題意,正確。22.孫健在《中國經濟通史》中提到:“西漢時期,冶鐵業非常發達。據考古發掘,在北京清河鎮、山東藤縣、河南魯山、南陽、鞏縣、方城和江蘇的利國驛等地,都發現過漢代冶鐵遺址。其中以南陽、鞏縣兩處冶鐵遺址規模最大?!边@本質上反映了A.河南冶鐵業發達 B.中原地區農業發達 C.政府重視手工業 D.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參考答案:B材料反映了西漢冶鐵遺址遍布今天的北京、山東、河南多處及江蘇北部等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中河南兩處冶鐵遺址規模最大。以上冶鐵業的發展適應了中原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從本質上體現了中原地區農業的發達,故選B。A項所述僅為表象且不符合“本質”的題意要求,C項在材料中無體現,故排除;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開始于唐朝安史之亂后,故D項錯誤。23.1912年4月22日《大總統袁世凱命令》中強調:“現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為我中華民國領土,則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為我中華民國國民,……蒙、藏、回疆與內地各省平等,將來各該地方一切政治,俱屬內務行政范圍?!边@主要表明,北洋政府 (

A.堅持維護共和制度

B.堅決維護國家主權

C.實行民族平等政策

D.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作為施政綱領參考答案:B24.唐《通典》云:“東至宋(今商丘)、注,西至歧州,夾路列店肆待客,酒撰豐溢,每店皆有驢賃客乘,倏忽數十里,謂之騷驢。南指荊襄,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川、涼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十里,不持寸刃?!辈牧象w現出唐代()A.交通便利促進商業發展B.對外經濟交流十分繁盛C.坊市制度已經名存實亡D.區域貿易促進城市繁榮參考答案:A材料表明,唐代商業覆蓋區域十分遼闊,店肆、騷驢等便利了交通,客觀上促進了唐代商業的發展。A項是正確答案。材料并未反映對外經濟交流的狀況,B項錯誤;C項與史實不符;D項城市繁榮在材料中沒有體現。25.老舍的著名話劇《茶館》中有一位秦二爺,他在19世紀末致力于投資近代工業,他的理想是要“頂大頂大的工廠!那才救得了窮人,那才能抵制外貨,那才能救國!”他也確實創辦了一些實業,1916年前后,他創辦的企業最為紅火,其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B.政府提倡使用國貨C.時處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D.“實業救國”思潮以及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參考答案:A本題屬于逆向型選擇題,結合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是在甲午戰爭后,不是1914年前后,故A選項錯誤,符合題意;1914年前后政府提倡使用國貨,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故B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1914年后屬于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故C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當時“實業救國”思潮以及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故D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26.徐光啟《農政全書》載,“今北土之吉貝(棉花)賤而布貴,南方反是:吉貝則泛舟而鬻諸南,布則泛舟而鬻諸北”。這說明當時A.商業是棉紡織發展的前提

B.商人買賤賣貴傷害了農業C.北方農業生產比南方發達

D.南方經濟較北方更有優勢參考答案:D27.下表改編自英國學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國的年代1875—1914》一書,對其解讀最正確的是

1914年歐美主要國家平均關稅率國家百分比國家百分比英國0俄羅斯38德國13意大利18法國20美國(1913)30

A.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關稅稅率

B.美俄等國自此放棄了自由貿易的政策

C.低關稅國成為高關稅國的經濟附庸

D.當時英國仍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參考答案:D28.謝靈運在其《山居賦》中說:“春秋有待,朝夕須資。既耕以飯,亦桑貿衣。藝菜當肴,采藥救頹?!边@說明他的田莊 (

A.主要從事商品生產

B.生產分工明確,交換頻繁

C.屬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D.主要從事手工業生產參考答案:C29.淳熙二年,朱熹與陸九淵兄弟“鵝湖之會”。“鵝湖之會,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后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覽?!睋丝芍?,二者的分歧在于A.世界本原之爭

B.治學方法之爭C.理氣關系之爭

D.道統思想之爭參考答案:B30.秦始皇和漢武帝都在開疆拓土方面有所建樹,為奠定現代中國的版圖作出了貢獻。下列活動屬于二者相似點的是(

)①加強了對西南地區的統治

②擊退匈奴,安定北方

③強化了對西域地區的統治

④加強了對東南地區的統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學習歷史不僅要廣泛閱讀,更要感悟智慧,融全貫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6分)材料一、1587年“并無大事可敘”。學者黃仁宇卻從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會,寫成《萬歷十五年》。該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時年24歲的萬歷皇帝。他一方面依賴內閣,另一方面又以司禮監太監加以牽制,后來創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專制主義君主制史上的“荒誕奇跡”;已經去世5年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他生前雖然守住了內閣只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不能正式統率六部百司的底線,卻把內閣政治演繹得有聲有色;這年去世的名將戚繼光。他曾在浙閩粵沿海大敗倭寇,保衛了東南海防;在內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傳教士利瑪竇。他從歐洲出發,經過葡萄牙占領的澳門,活躍于廣東一帶?!獡度f歷十五年》編寫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種出西土”,在不少地方開始種植?!獡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徐光啟《農政全書》等(1)閱讀材料,聯系所學知識,簡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態,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2)試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經濟領域中(含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日益凸顯出來的新氣象和政府實行的老政策。(9分)(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歐(葡萄牙)為切入點,簡要敘述明朝中后期中外關系的基本內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參考答案:(1)君主專制制度進一步加強;內閣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但不能正式統率六部百司;內閣官員的權勢和地位逐漸提高?;实垭x不開內閣,但又以司禮監太監予以牽制;宦官參政,妨礙閣權,甚至控制內閣,導致政治日益黑暗。(2)桑蠶、棉花種植面積普遍擴大,美洲作物開始傳入我國,資本主義萌芽,會館頻現,商幫勢力強大。(答對三點即可)重農抑商。(3)倭寇騷擾;葡萄牙占領我國澳門,西方傳教士進入內地。明政府維護“朝貢”體制,實行“海禁”政策。32.【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日內瓦會議期間,1954年5月7日凌晨,在中國軍事顧問團的幫助下,越南人民軍取得奠邊府大捷。5月8日,日內瓦會議開始討論印度支那問題。在劃定臨時軍事分界線這一問題上,越南方面堅持以北緯13度線為界,而法國方面則主張以北緯20度線為界。為此,談判陷入僵局。為了推動問題的解決,周恩來進行了大量的斡旋工作。最終法越雙方達成了以下協議:以北緯17度線作為臨時軍事分界線;法國從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撤軍;1956年7月越南舉行全國大選。7月21日,日內瓦會議結束。正當越南人憧憬著兩年后實現祖國的統一時,美國卷入進來,將日內瓦會議相關協議破壞殆盡。——據方連慶《戰后國際關系史(1945—1995)》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日內瓦會議期間印度支那問題解決過程呈現出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印度支那問題解決方案產生的影響。

參考答案:(1)軍事斗爭與政治談判相結合;中國發揮了巨大作用;法越雙方互相妥協;斗爭激烈,解決難度大。(2)暫時恢復了印度支那地區的和平;使法國得以從戰爭泥潭中脫身;給中國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周邊環境;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了范例;因美國介人而遭到破壞,故作用有限。【詳解】(1)特點:根據材料可知日內瓦會議召開之前在中國軍事顧問團幫助下越南取得重大勝利,在談判僵化期間周恩來做了大量斡旋工作,可見印度支那問題解決軍事斗爭與政治談判相結合;中國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終談判劃定以北緯17度線作為分界線,體現了法國和越南的妥協。整個談判過程體現出的特點是斗爭激烈,解決難度大。影響:談判劃定了軍事分界線,使得印度支那地區暫時恢復和平,而法國也從戰爭中脫身。印度支那問題的解決為中國南部邊界提供了和平的環境;印度支那問題的和平解決方式為整個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一個范例;美國介入直接破壞了日內瓦會議上的解決方案,因此此解決方案作用有限。3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電子計算機進一步部分代替了人類的腦力勞動,是人腦、神經系統的生長和補充……1977─1980年間,美國雇傭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增加了20%。目前日本的工業企業中具有大學學歷的職工占33.6%,高中學歷的占57.3%,在一些大企業中技術人員占全體職工人數的20%─30%。……目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三產業一般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50%─70%。

材料二:以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是“北方”工業與“南方”農業的對立……在當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逐步轉向發展技術密集型的高精尖的工業,發展中國家則主要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粗加工、半加工工業,其中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已努力發展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的工業,而把勞動密集型工業向最不發達的國家轉移。

材料三:核武器及運載工具的發展使美蘇軍備競賽空前加劇……核武器產生了人類新的生存法則:你要活也須使別人活,要毀滅別人,也難免自己滅亡。戰爭已不再是用其他手段實現政治的繼續,因為在核戰爭中,這種政策的決策者也將化為灰燼。面臨自己在一場核大戰中遭到毀滅性打擊,或同歸于盡的危險,蘇美對核時代的世界大戰及嚴重后果都有顧慮,任何一方都不敢輕易挑起戰爭,都以不超越戰爭邊緣為限?!跛沟?、錢洪《世界當代史》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勞動方式、經濟結構發生的變化。(6分)由此還推動了哪些方面的變化?(3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世界經濟結構發生的變化。(3分)這一變化使世界政治、經濟領域出現了怎樣的新態勢?(4分)

(3)根據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對戰爭與和平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綜合以上材料,你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得出怎樣的結論?(3分)參考答案:(1)在直接生產過程中勞動方式的變化:腦力勞動日益重要,體力勞動逐漸下降。(3分)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變化:第一、二產業下降,第三產業上升。(3分)階級結構變化、重視教育、國家壟斷組織發展、思想觀念發生變化等。(3分。答2個即可)(2)變:國際分工形成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梯形狀態。(3分)新態勢: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聯系日益緊密,擴大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使各國在國際社會中的政治地位隨經濟地位的變化而變化。(4分)(3)影響:增加了動亂和戰爭的因素,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