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漕涇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上海漕涇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上海漕涇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上海漕涇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上海漕涇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上海漕涇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促進1972年尼克松訪華的主要原因是A.為了促使美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B.美國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國關系的呼聲高漲C.美國政府預見到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D.美國政府認為同中國實現關系正常化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參考答案:D2.宋代產生了中國繪畫,最好的山水畫,畫家從細小的一只鳥、一朵花開始,最后擴大成為對宇宙自然全面的觀察研究。與這一繪畫風格密切相關的哲學觀點是(

)A、格物致知B、天人感應

C、知行合一D、天行有常參考答案:A據題干材料的信息,可知“對宇宙自然全面的觀察研究”與理學思想中“格物致知”一致。3.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高技術產業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中的貢獻率為27%,而傳統的住房建筑業和汽車業的貢獻率分別為14%和4%?!?0年代末,美國與信息產業直接有關的部門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已達80%。這一現象直接說明美國A.普遍的國家干預取得成效B.傳統工業部門已經衰落C.福利政策刺激了經濟發展D.出現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參考答案:D從材料中的“90年代末,美國與信息產業直接有關的部門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已達80%”來看,美國出現了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即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種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故答案為D項。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放松了對經濟的干預,排除A項;B項說法絕對,且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福利政策的影響,排除C項。4.有學者認為: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于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但有一點是勝于英國的。最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鏟除了封建君主制 B.開辟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C.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臨時約法》

D.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參考答案:A5.“古之時,諸侯之嫡長子為世子,嗣為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類繁多,懼其散而無統也,因制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說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緣關系B.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權力C.各級政權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關系是維系政權的紐帶參考答案:D宗法制。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確認知的能力。根據材料關鍵信息“懼其散而無統也,因制為大宗小宗之法?!钡?,結合所學知識,解讀材料,題干的大概意思是:分封制下層層分封之后,宗族的分支多了,分散在各處,難以統一,所以才制定宗法制度,用宗法制度來維護各層次的政權。故D.宗法關系是維系政權的紐帶,符合題意;而AB兩項與題意不相關;C項表述錯誤,被分封的有同姓親族,也有功臣和姻親。綜上,均排除ABC,正確答案選D。6.學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時代的戰爭都有各種的繁文縟節,大國相互之間并無吞并的野心,對小國也多只求服從,不求占領。到戰國時期,戰爭的目的在乎攻滅對方。這種變化本質上反映了(

)A.“仁政”思想的消失 B.禮樂制度徹底瓦解C.分封制進一步崩潰

D.中央集權制度確立參考答案:C考點:分封制。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屬于各諸侯國之間的政治關系,所以應該從政治角度思考,因此排除掉A;B、D不符合戰國時期的史實,故排除掉BD;所以選C。7.“閻錫山把指揮部設于嶺口,與八路軍總政委周恩來、副總司令彭德懷共商作戰計劃;國民黨高桂滋、陳長捷軍正面布陣迎敵,115師抓住友軍制敵之機,奇襲板垣師團第21旅團?!贝舜螒鹨跘.爆發于抗日戰爭相持階段

B.是太原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C.全民族抗戰局面由此開始

D.粉碎日本迅速滅亡中國企圖參考答案:“115師抓住友軍制敵之機,奇襲板垣師團第21旅團”指的是平型關大捷,發生在抗日戰爭初期的戰略防御階段,故A項錯誤;平型關大捷是太原會戰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組成部分,故B項正確;全民族抗戰局面開始于1937年9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故C項錯誤;粉碎日本迅速滅亡中國企圖的是淞滬會戰,故D項錯誤。B8.在蘇聯勃列日涅夫時期流傳著一個政治幽默:一天,有個西方記者要采訪第一個上天的宇航員加加林的家,他家的鄰居告訴記者說:“他上天了?!庇浾哒f:“那我采訪加加林夫人也行?!编従诱f:“她去商店買東西了。”記者說:“那我等她回來吧?!编従诱f:“你還是等加加林吧,因為他夫人買東西要排很長時間的隊,而加加林在天上飛得很快。”這反映了當時蘇聯()A.農業發展緩慢

B.經濟增長速度下降C.片面發展重工業,犧牲人民消費品生產D.在宏觀調控的基礎上擴大了市場的作用參考答案:C9.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充滿變革的時代。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國確立了符合國情的政治制度、經濟體制、文藝方針B.蘇聯雖曾重視農業領域改革,但總體成效不大C.美國完成了從戰時經濟向和平經濟的轉變,進入“黃金”時代D.兩極格局面臨多種力量的沖擊參考答案:A考點: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依據所學知識,20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革,對農業領域的改革整體成效不大;美國奉行改恩斯主義,經濟進入“黃金”時代;歐洲的聯合、日本的崛起、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等有力沖擊了兩極格局。中國1956年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但隨后實行的大躍進、人民公社體制、“文革”的發動都極大破壞了社會生產力。故A項說法錯誤。10.宋太祖說:“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边@里反映出宋初的一個基本國策是A.“重文輕武”B.“強干弱枝”

C.“重內輕外”

D.“冗官冗費”參考答案:A11.勃列日涅夫執政之初蘇共中央文件指出:“近年來農業增長的速度減慢了,這給國家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破壞社會主義生產發展的經濟規律,……,這些是農業落后的基本原因?!边@表明蘇共中央A.正確揭示了農業發展緩慢的原因

B.決定改變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C.強化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

D.在宏觀調控的基礎上擴大市場的作用參考答案:C從題干關鍵信息“破壞社會主義生產發展的經濟規律”說明當時蘇共中央要繼續堅持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故C正確。A錯在“正確揭示”;B說法不符合史實,勃列日涅夫時期,大力發展軍事工業;D不符合題干材料。12.法國啟蒙思想對未來社會制度提出了許多原則性的構想,并為后來的各國革命所實踐。法國大革命中處死國王路易十六體現的是法國哪位思想家的什么思想(

)A.霍布斯——社會契約B.盧梭——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C.伏爾泰——君主立憲制D.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參考答案:知識考點:啟蒙運動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啟蒙思想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分析及判斷能力。盧梭認為人民有權力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約,創立民主共和國。這一觀點與題干中的史實基本相符,故選B。13.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的主張》,其中提到:“辛亥革命戰爭,是適應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單純商品生產制度到資本家商品生產制度之世界共同趨勢的戰爭,是在歷史進化上有重要意義的戰爭。”這表明當時中共中央A.對時局的認識脫離實際 B.意識到要對現行綱領進行調整C.有一定的“左”傾傾向 D.注重無產階級革命的世界屬性參考答案:B【詳解】材料認為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中符合世界潮流的,這種對時局的認識符合我國實際,排除AC;“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資本家商品生產制度之世界”可見辛亥革命一方面推翻了君主專制,還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正是當時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可見中共要對現行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綱領進行調整,故選B;材料可知,中共中央注重資產階級革命的世界屬性,排除D。14.近代前期中國有份《盟約書》表示為保衛國土,“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國土是(

)A.香港

B.臺灣

C.東北

D.南京參考答案:B15.英國經濟學家哈耶克說,“由于生產資料掌握在獨立行動的人的手里,所以沒有人有控制我們的全權。如果生產資料都落到一個人手里,不管它是屬于整個‘社會’的,還是屬于獨裁者的,誰行使這個管理權,誰就有全權控制我們?!睂τ诠说闹鲝?,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理念一致B.贊同羅斯福新政時期經濟政策C.反對民主政治并主張精英政治D.在20世紀70年代后受到重視參考答案:D【詳解】“獨立行動”等字眼足以證明哈耶克是反對干預經濟的,這種經濟思想的確在在20世紀70年代后受到了重視,D正確;哈耶克主張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理念是相反的,排除A;哈耶克不贊同羅斯福新政時期干預經濟的經濟政策,排除B;選項C在材料中并沒有明確的表述,不符合題意,排除。16.“梭倫的金權政治對于當時的雅典還不失為一次革命。我們不能忘掉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貴族階級的寡頭專政,平民不僅無權議政,而且處于債務奴役的狀態?!边@一評論基于梭倫改革(

)A.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確立起來

B.基本鏟除了舊氏族貴族的政治特權C.確立了財產等級的參政制度

D.頒布了免除一切債務的“解負令”參考答案:C17.1953年6月,毛澤東在中央會議上說:“因為中農怕‘冒尖’,怕‘共產’,就有人提出‘確保私有財產’這一口號去安定他們,其實這是不對的?!边@一記載表明當時政治生活的主題是A.鞏固新政權

B.恢復國民經濟

C.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D.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參考答案:C18.“世紀的握手”——這幅新聞照片見證了國共兩黨的領導人連戰與胡錦濤相隔60年的歷史性握手。在此之前國共兩黨的關系變化經歷了A.合作——分裂B.分裂——合作——再分裂C.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D.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又合作參考答案:C國共兩黨的關系。六十年來,兩黨由國民黨一大后的第一次的國共合作,到1927年國共分裂,到1937年的國共第二次合作,到1946年的解放戰爭爆發,經歷了兩次合作和兩次分裂的歷史過程,故選C。19.1943年1月,美、英分別與中國簽訂新約,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10月,中美英蘇在莫斯科發表《關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蔣介石與羅斯福、丘吉爾舉行開羅會議。上述史實說明①抗日戰爭為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提供了歷史性機遇②美英認識到應該平等對待中國③中國已經成為與美、英、蘇平起平坐的大國④中華民族的抗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B20.18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極大的不平衡性,中國、美國、西歐、印度的經濟發展也因各自不同的國情而跌宕起伏,下圖中所描繪的這四個國家或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線圖中,與中國相符的一條曲線應是參考答案:C21.元朝匠戶子孫世襲,被長期“鳩集”在官營手工作坊內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戶除在規定時間服役外,其余時間都可以“自由趁作”。這種變化A.表明私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B.標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C.說明匠戶地位和身份的根本改變D.促進了手工工場的興起參考答案:D材料信息是明朝政府放松了對匠戶的控制。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匠戶在服役時間外可以“自由趁作”,可以經營民營手工業,從而促進了手工工場的興起,故D正確;私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是在明朝中后期,故A錯誤;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標志是雇傭關系,材料中沒有雇傭關系的信息,故B錯誤;材料說明匠戶地位和身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變,不是根本改變,故C錯誤。22.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所到之處拆毀孔廟、焚燒儒家典籍。1854年,洪秀全下令設立“刪書衙”,以“孔孟之書不必廢,其中有合于天情道理亦多”作為刪書原則,刪改后的孔孟之書允許誦習博覽。太平天國由焚毀到刪改儒家典籍主要是因為A.定都天京后戰局出現逆轉B.探索輿論宣傳的新形式C.受到中體西用思想的影響D.籠絡知識分子維護統治參考答案:D【詳解】“孔孟之書不必廢,其中有合于天情道理亦多”,可以看出其做法是要籠絡以儒學為本的知識分子,來維護統治,D項正確;A項與材料中的行為并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項中宣傳的新形式,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太平天國運動并沒有受到洋務派的思想的影響,排除C項。23.《時報》于1911年11月、12月登載了《女子軍》、《金戒指助軍餉》、《女子革命軍赴前敵》幾幅紀事畫。這些畫作反映出

A.媒體注重宣傳保護女性的權利B.政治革命使女性平等地位確立C.民主共和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D.政治變革推動了社會風氣變化參考答案:D【詳解】辛亥革命期間和民國初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西方啟蒙思想,鼓吹自由平等、民主推動了女子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熱情,故D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媒體重視對女性權利的保護,排除A。女子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無法體現女性的平等地位,排除B;女子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無法直接反映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排除C。24.1882年9月《申報》記載:“即如公司一端,人見輪船招商與開平礦務獲利無算,于是風氣大開,群情若騖,期年之內效法者十數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爭購之,以得票為幸”。這種現象說明了()A.政府經濟政策發生重大變化

B.洋務企業近代化因素增多C.社會各界支持集股籌資企業

D.國人逐漸接受新型商業模式參考答案:D洋務運動。材料反映了洋務企業推動了民間創辦近代企業的風氣大開,并且引發了買賣這種新型工礦企業所發股票的高潮,故D項正確;政府經濟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是在甲午戰后,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故A項錯誤;材料突出的是洋務企業的影響而非特點,故B項錯誤;“社會各界支持”的說法不妥,如頑固、保守勢力仍然抵制近代企業,故C項錯誤。25.某歐美劇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電影劇本中描寫了19世紀中期的倫敦,你認為需要修改的一項是()A.英國有錢人以在泰晤士河上坐輪船游覽倫敦為時尚B.岸邊工廠一間接著一間,巨大的煙囪冒著濃煙C.大街上電線桿林立,一到夜晚整個城市霓虹燈閃爍D.不時有一列列火車呼嘯而過參考答案:C26.1917年4月,列寧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主張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1917年7月,列寧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權歸蘇維?!钡目谔?,代之以“奪取政權”的口號。列寧政治主張發生轉變的歷史背景是(

)A.臨時政府統治危機加深

B.布爾什維克對奪權政權方式存在分歧C.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結束

D.布爾什維克對蘇維埃影響力發生變化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全部政權歸蘇維?!笔窃趦蓚€政權同時并存的情況下提出的,但是后在1917年的7月臨時政府鎮壓反對參加一戰的群眾,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結束了,由此列寧提出了“奪取政權”的口號,開始了武裝奪取政權的努力,故選C??键c:俄國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俄國十月革命?“奪取政權”的口號27.右圖是“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結構示意圖”,其中邁出中國經濟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B28.1928年,中國政府開始致力于推動改訂新約運動,但實際效果甚微;1943年1月,中國分別與美英兩國簽署新約,取消美英在華治外法權;1945年,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出現這些變化是因為A.中國社會針對外侮積極進行準備工作 B.政府積極提升綜合國力摘掉弱國帽子C.美英兩國逐漸把中國視為亞洲的盟友 D.抗日戰爭后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抗戰時期,基于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及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美英對中國進行戰略的調整,將中國視為戰爭盟友,故C項正確。A項,題干并未強調中國在反侵略中的舉措,排除。B項,國民黨政府治下,中國綜合國力并沒有顯著提升,仍然屬于弱國,排除。D項,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是題干現象導致的結果而非原因,故排除。29.1971年,當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時,毛澤東感慨地說:"不要忘了,是非洲的窮朋友們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這表明:

A.兩極格局瓦解

B,第三世界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加強

C.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崩潰

D.中國政治,經濟的國際影響增強參考答案:B略30.從西安通往蒙古高原的一條古道,在歷史上曾經被稱為“參天可汗道”。這與哪一史實有關:

(

)A.唐太宗征服高昌

B.文成公主入藏

C.渤海國的建立

D.回紇歸附唐朝參考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紀70年代以后,在人們的觀念上,顯現出取代自由主義的兩股影響較大的社會思潮,即社會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在社會主義思潮中,馬克思主義顯示了偉大的活力?!瑫r有些思想家、種族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卻把“生存斗爭”的一套規律用到了人類歷史之上,這些情況使社會達爾文主義成為了一種時髦。——整理自劉宗緒《世界近代史》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從“社會思潮與人類發展”的角度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觀點,并對該觀點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參考答案:據材料可知兩種社會思潮說的是馬克思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結合材料圍繞“社會思潮與人類發展”的角度可以擬出觀點為“19世紀70年代后,馬克思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都影響了人類的發展”,然后圍繞該觀點進行論證,分別論證,馬克思主義對人的發展的影響,可從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國際影響,可以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實例論證,社會達爾文主義對人類的影響,可以從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社會達爾文主義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借口從而給人類世界政治、經濟、思想帶來的影響去論證?!臼纠坑^點:19世紀70年代后,馬克思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都影響了人類的發展。(2分)論證: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得馬克思主義由理想變成了現實,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取得了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社會達爾文主義成為帝國主義對外擴張的借口,一方面促進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但也導致世界局勢的緊張;中國近代思想啟蒙家嚴復翻譯的《天演論》推進了維新運動的發展。(10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符合設問要求,可酌情給分)32.(28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非禮勿視,非禮乙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

蘇格拉底主張“正義和其他一切德性都是知識,因為正義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為都是美好的;凡是認識這些事的人決不愿意選擇別的事情;凡是不認識這些事情的人決不可能把它們付諸實踐,即使去做也會失敗?!?/p>

——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1)根據材料一,分別指出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核心主張,分析導致兩者思想產生的相同社會背景。(8分)

材料二

梁啟超《論私德》一文列舉導致我國國民道德墮落的原因,便有“專制政體之陶鑄”、君王“霸者之摧鋤”、“屢次戰敗之挫沮”、“生計憔悴之逼迫”及“學術匡救之無力”等五項。其中“學術匡救之無力”應屬教化修養的觀念領域,雖然也被列為原因之一,但卻列居末位,梁啟超特別強調前面四端客觀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彼四端者,養成國民大多數惡德之源泉也”。

——李長莉《梁啟超論新民德與國民生計》(2)梁啟超認為清末“國民道德墮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為此,資產階級提出了哪些解決方案?,(10分)

材料三

英國作家吉辛在1903年出版的一本隨筆集中寫道:“走過雜貨鋪,看到玻璃窗內陳列著外國黃油,這使我憤慨。這些事使人們對于英國的前途感到悲觀。英國黃油產量的退化是我們這個民族道德狀況不佳的標志之一”。他認為英國商品的市場占有量與英國人的道德成正比。當英國雜貨鋪里充斥著丹麥黃油時,顯然英國人的道德出了問題,他們“只想節省勞力,力爭以劣貨賺錢,厭惡和輕視工作”……一百年后,西方的經濟愛國主義者,卻毫無邏輯地將中國貨占據西方市場,視為“中國人道德墮落”的標志,仿佛市場占有量與道德水準之間的正比關系一出西方就變成了反比。

——程巍《看看國際貿易中的“西方道德”》(3)指出西方關于“市場占有量與道德水準之間關系”雙重標準的實質。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道德建設的認識。(10分)參考答案:(28分)(1)觀點:孔子強調“仁”和“禮”;蘇格拉底強調美德即知識,并影響人們知行。(2分)背景:奴隸社會變革,統治秩序動蕩;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教育和學術領域發生變化。(6分)(2)主要原因:腐朽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落后的社會經濟;反侵略戰爭失利,挫傷民族自尊心。(6分)

方案:民主共和;實業救國;民主與科學。(4分任答兩點)(3)實質:貿易保護主義和政治排外主義。(4分)

認識:道德建設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公平正義是道德的核心;民主科學法制有利于道德建設;(6分)(言之有理,相應賦分。)

33.材料一:黃宗羲之父黃尊素,年僅43歲為宦官魏忠賢所害。當時黃宗羲17歲。崇禎元年(1628)正月,18歲的黃宗羲寫好為父中冤的奏疏,身藏鐵錐,赴京訟冤。當他到達北京時,崇禎帝已經鎮壓了閹黨,平反了天啟朝冤案,但閹黨孽種尚存,黃宗羲余恨未消。他在“謝恩”之后,即上書皇帝,請求誅殺參與陷害其父的許顯純、崔應元等閹黨余孽。崇禎帝即傳旨刑部,嚴加審訊?!瓕徟薪Y束后,黃宗羲與死難諸家子弟在詔獄中門其祭忠魄,哭聲傳入宮廷。崇禎帝嘆息說:“忠臣孤子,甚惻朕懷!”崇禎十七年(1644)春,清兵入關。四月,黃宗羲跟隨劉宗周至杭州,召募義軍,以謀復明之計。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歷政權覆亡,鄭成功東渡臺灣,黃宗羲感到恢復事業已經無望,于是告別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后半生致力于講學、著述事業?!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凡牧隙河忻髦疅o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宰相既罷,天于更無與為禮者矣……使宰相不罷,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規勸)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從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是非。而公共是非于學校。——黃宗羲《明夷待謗錄》(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黃宗羲的壯舉。(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黃宗羲的政治主張并簡要評價。

參考答案:(1)替父申冤,又勇又孝;上書請誅閹黨余孽;率家族參加抗清斗爭;著書立說,政治理想傾注于《明夷待訪錄》;提出具有民主色彩的進步思想。(2)主張:重新設置丞相,限制君主權力;是非公道的判定在學校。評價: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后的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驹斀狻浚?)壯舉:概括材料“崇禎元年(1628)正月,18歲的黃宗羲寫好為父中冤的奏疏,身藏鐵錐,赴京訟冤”可知替父申冤,又勇又孝;概括材料“他在“謝恩”之后,即上書皇帝,請求誅殺參與陷害其父的許顯純、崔應元等閹黨余孽”可知上書請誅閹黨余孽;概括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