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西省朔州市懷人縣趙莊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山西省朔州市懷人縣趙莊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山西省朔州市懷人縣趙莊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山西省朔州市懷人縣趙莊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山西省朔州市懷人縣趙莊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山西省朔州市懷人縣趙莊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康有為將孔子形象從萬世師表的“圣人”轉化為開宗立派的“教主”,將儒學改造為孔教。但并沒有得到清政府及時人贊同。這說明()A.清政府加緊了輿論控制

B.儒學的正統地位動搖C.康有為未關照傳統心理

D.康有為思想較為激進參考答案:D清政府加緊了輿論控制缺乏足夠的論據支持,故A項錯誤;材料“將儒學改造為孔教。但并沒有得到清政府及時人贊同”可知康有為的激進主張并沒有動搖入學的正統地位,故B項錯誤;材料“康有為將孔子形象從萬世師表的“圣人”轉化為開宗立派的“教主”,將儒學改造為孔教”可知康有為結合傳統儒學及萬世師表的“圣人”孔子,為維新變法制造法理依據,故C項錯誤;材料“圣人”轉化為開宗立派的“教主”,將儒學改造為孔教”康有為激進的利用傳統儒學及孔子形象為變法制造合理依據,但是世人短時間難以接受,故D項正確。2.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對于科技史家來說,唐代不如宋代那樣有意義……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一種具體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者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以下能印證其觀點的是①火藥最早用于軍事

②指南針用于航海

③活字印刷術的出現

④發明淬火工藝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參考答案:B【試題解析】火藥最早是在唐朝末年用于軍事,而不是宋代,故①錯誤;宋朝時期,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故②正確;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故③正確;西漢時冶鐵業中人們發明了淬火技術,故④錯誤,選擇B項符合題意。3.1940年8月26日,中國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致電朱德:“頑寇陸續增兵,企圖掃蕩華北,截斷我西北國際交通,兄等抽調勁旅,事以迎頭襲擊,粉碎其陰謀毒計,至深佩慰。”該電文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戰A.策應了遠征軍赴緬作戰的行動

B.支持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敵C.配合了國民黨徐州會戰的進行

D.打通了海外援華的物質通道參考答案:考點:侵華日軍的罪行與中國軍民的抗日斗爭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旨在考查再認再現相關所學的能力。根據題干中“1940年8月26日”“衛立煌致電朱德”“兄等抽調勁旅,事以迎頭襲擊,粉碎其陰謀毒計,至深佩慰”可知共產黨對國民黨戰場的支持,符合題意的是B項;滇緬戰爭是1942年,排除A項;徐州會戰是1938年,排除C項;D項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排除。答案:B4.下圖是19世紀40至60年代滿人和漢人出任巡撫的比例。對此解讀合理的是A.西方侵略者在中國扶植代理人B.清政府逐漸強化中央集權C.太平天國運動沖擊了政權結構D.科舉考試增加漢人錄取率參考答案:C由材料看出,1864-1869年間的漢人出任地方巡撫的人數增長較快,而滿人增長較慢。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太平天國運動沖擊下,清政府調整地方地方政權結構的結果,故C項正確;《辛丑條約》以后,西方列強才開始在中國扶植代理人,故A項錯誤;地方政權結構的調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權,故B項錯誤;材料未涉及科舉考試,故D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看懂圖中變化最大的信息,圖中信息表明1864-1869年間滿人和漢人出任巡撫的比例變化最大,這正是太平天國運動時期。5.梁啟超經常處在“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戰”的狀態,康有為、嚴復、孫中山等很多人也是主張、觀點不斷變化,思想“多變”,這幾乎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普遍現象。這種文化現象說明了()A.中國的現代化突飛猛進

B.西方侵略的沖擊日益深入C.近代社會劇變催人猛省

D.舊民主主義革命任重道遠參考答案:C6.唐代柳宗元在其著作(封建論)中認為,郡縣制比西周“封建親戚”式的封建制度更具優越性。下列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A.封建制度難以保證諸侯的地位 B.郡縣制廢除了世家大族C.封建制度難以限制王權的強大 D.郡縣制沖擊權力家族化,參考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封建親戚”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度下諸侯在諸侯國內擁有較大獨立權以及家族權力的世襲性,郡縣制建立了官僚體制,打破了貴族世襲的特點,所以說郡縣制沖擊了權力的家族化。A、C均沒有體現郡縣制與分封制比較;B說法不符合史實。故選:D思路點撥:解答本題的關鍵掌握分封制與郡縣制在權力來源方面的正確比較。7.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曾把儒家經書和諸子百家宣布為“妖書邪說”,嚴禁教習和流傳,并且嚴令申明:“凡一切妖書如有敢念誦教習者,一概皆斬。”這種現象說明A.太平天國已經有科學理論作指導

B.這樣做的目的是維護拜上帝會的教義教規C.太平天國已經完全擺脫儒家經典的影響D.極大地推動了運動向高潮發展參考答案:B8.有西方學者認為,上海合作組織是前蘇聯國家和中國合力對抗美國與西方的一個形式。而俄羅斯有學者則呼吁建立一個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代表的“新華約”之類的某種“反北約”的組織。下列對上海合作組織的評述最準確的是()A.體現了多國結盟的特點

B.是新世紀冷戰思維的產物C.主要目的是應付地區反恐

D.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國際組織參考答案:D【考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重要外交活動——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主張“結伴而不結盟”,故A項錯誤;上海合作組織旨在加強成員國睦鄰互信和友好合作,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促進地區和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與冷戰和反恐無關,故B、C項錯誤;上海合作組織是一種新型區域合作模式,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國際組織,故D項正確。9.“古者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民不出田畝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斬伐而足乎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鹽鐵論·水旱》)以下說法最準確的是()A.材料反映了古代重農抑商經濟政策B.材料反映了古代封建莊園內的社會分工和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C.材料反映了古代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D.材料反映我國古代小農經濟獨立性的加強參考答案:B【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古代的手工業經濟,旨在考查分析比較相關所學的能力。根據題干中“故民不出田畝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斬伐而足乎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反應的是封建農莊中農民、工人在自己莊園之內就可以滿足自我需求,可見這是一種自然經濟的生活狀態,符合題意的是B項,C項中“高度發達”不能再題干中表現出來;DA項不符合題意。10.下表是洋務運動興辦的企業種類和資本額。甲項應該是何種產業?種類企業數目資本額(銀元)百分比甲1969,643,461

71.4%

乙712,508,702

12.8%丙72,716,2282.80%丁

96,637,2506.70%戊56,103,803

6.2%合計4797,909,444100%A.軍事工業

B.交通運輸業

C.采煤工業

D.紡織工業參考答案:A11.據《大清律》規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擬斷”。最早以條約文本形式打破這一規定的國家是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俄國參考答案:A12.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和中國兒童游戲中的“錘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對此種說法你認為

A.正確,講出了三權分立的實質B.貼切,道出了三種權力之間的關系C.不妥,三種權力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單向制約D.不妥,三種權力的關系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參考答案:C13.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至今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是商品經濟及生產力發展的產物。下面三幅圖反映了

A.股票是公有制的產物

B.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單一性

C.經濟政策具有時代特色

D.建國后我國一貫實行股份制參考答案:C考察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經濟政策具有時代性,從合作社股票到公私合營股票再到專業合作社股權證實質上體現了各時期不通的經濟政策,A、B、D項說法本身錯誤。14.《十二銅表法》第六表規定:“出賣的物品縱經交付,非在買受人付清價款或提供擔保以滿足出賣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權并不移轉。”這一規定從本質上表明《十二銅表法》

A.保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B.保護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財產權

C.限制貴族的特權,維護平民的利益

D.已經發展到羅馬法的成熟階段參考答案:B15.1871年美國《紐約時報》記者眼中的廣州“清式和西式的閣樓、寶塔、博物館、清真寺、倉庫、商鋪……毫不間斷地緊緊挨在一起。遠處可見英國領事館的小教堂……。”廣州出現這種社會狀況的原因有:(

)①清代閉關時期廣州成為當時唯一對外貿易港口

②廣州是中國近代第一批開放的囗岸

③近代生產方式較早在廣州產生

④廣州毗鄰港澳,易受西方風尚的影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D16.下圖是一幅政治漫畫,畫中的法國人和德國人正在討論,最后達成的共識是(

A.我們太小,實在無奈

B.他們相爭,我們得利C.趕快聯合,求得生存

D.各奔東西,爭取自保參考答案:C17.1970年美國總統外交政策咨文有這樣一段話:“我們預備與北京建立對話。我們不能接受其意識形態觀點,或者共產主義中國必然在亞洲施展霸權的理念。但是我們也不希望對中國施加一種國際立場,否定了它的合法國家利益。”這段咨文反映出美國對華政策的新動向是

A.強調中美社會意識形態的差異

B.美國愿意與中國改善外交關系

C.中美關系開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D.美國采取遏制中國的外交政策參考答案:B18.雅典城邦所有擁有實際權力的官職,通常都是由10位公民擔任。這說明A.雅典社會的貧富差距逐漸消失B.雅典民主具有集體主義特征C.民主政治具有明顯的性別歧視D.雅典民主具有輪番而治特征參考答案:B材料“擁有實際權力的官職”“都是由10位公民擔任”體現雅典民主制具有人民主權的特征,這說明了雅典民主具有集體主義特征,故B項正確,D項排除;A項錯誤,錯在“逐漸消失”;材料中沒有體現出雅典民主的弊端,故C項排除。19.1933年,美國政府頒布《緊息救濟撥款法》,組織失業者進行公路、堤壩、橋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業的建設,1935年又頒布《社會保障法》該法規定:“本法案旨在增進公共福利,通過建立一個聯邦的老年救濟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為老人、盲人、受撫養的和殘廢兒童提供更為可靠的生活保障……”據此可知,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是()①以立法的形式建立②由政府主導

③實行以工代賑

④致力縮小貧富差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參考答案:A材料信息“1933年,美國政府頒布《緊息救濟撥款法》,1935年又頒布《社會保障法》”可知①②正確;材料信息“組織失業者進行公路、堤壩、橋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業的建設……”可知③正確;致力縮小貧富差距材料沒有體現,故④錯誤,選擇A項符合題意。20.1931年美國工人很羨慕蘇聯工人,60年后蘇聯工人反過來羨慕美國工人,他們各自羨慕對方的是()

A.蘇聯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國工人的民主自由。

B.蘇聯工人生活富足,美國工人生活水平高。

C.蘇聯工人不用擔心失業,美國工人生活水平高。

D.蘇聯工人當家作主,美國工人民主與自由。參考答案:C21.明朝時嘉興石門鎮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須壯有力者…鎮民少,輒募旁邑民為傭…一夕作傭值二銖而贏”這一記載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當地勞動力缺乏

B.當地工商業經濟發展

C.當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D.當地商品經濟滲入農村參考答案:C略22.有學者認為,宋明理學所強調的義理,表現出一種想要擯棄漢唐訓詁之學而直接面向經典、回復圣人之道的氣勢,頗有一點“文藝復興”的味道。該學者的依據是宋明理學A.強調三綱五常教化作用

B.注重強化封建神學思想C.束縛并壓制人和人性

D.突出儒學的倫理道德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根據材料“擯棄漢唐訓詁之學”“回復圣人之道”,可以看出,宋明理學強調義理是為了突出儒學的倫理道德,故答案為D項。三綱五常是漢朝董仲舒新儒學思想,與宋明理學所強調的圣人之道不符合,排除A項;B項不符合宋明理學的內容,排除;C項是宋明理學帶來的消極影響,不能說宋明理學強調義理就是為了束縛并壓制人和人性,排除。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宋明理學·特點23.1939年2月5日,毛澤東在中央黨校《關于反對投降主義》的演講中說:共產黨人要為共產主義奮斗,這是確定無疑的,但“現在一定要走三民主義”,這是“到共產主義的必經之路”。毛澤東提出“現在一定要走三民主義”道路的主要依據是A.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有一致之處

B.近代中國的革命任務和性質C.新三民主義明確提出了反帝主張

D.實現國共第二次合作的需要參考答案:B24.西漢初年,奉行黃老之道,無為而治,后來漢朝“外儒內法,而劑之以道”。這種統治政策變化的路徑實際上反映了A.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此削彼長的殘酷性B.從立國安邦到皇權專制的現實變化與需要C.道學理論的缺陷和新儒學的博大精深D.統治集團內部權力爭奪與利益分配的沖突參考答案:B【詳解】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都是由這一時期的社會現實所決定的,由于經過秦末戰亂,經濟凋弊,漢初需要通過“無為而治”的休養生息政策恢復經濟,到漢武帝時期,國力得到了恢復,漢武帝要建立大一統,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指導思想,故而采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因此B正確;儒家思想統治地位的確立主要受統治者的需要決定的,與AC項無關,排除;“外儒內法,而劑之以道”并非統治集團內部權力爭奪與利益分配的沖突的結果,排除D。25.著名史學家黃仁宇指出,“倘使我們說,中國傳統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可用于證明這一結論的史實是A.“車同軌、書同文”得以實現

B.出現“世胄躡高位”的局面C.三省長官同為宰相

D.廢宰相,顧問人員參與謀劃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車同軌、書同文”得以實現是秦朝,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出現“世胄躡高位”的局面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三省長官同為宰相是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與材料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的觀點主要是指該時期皇權進一步的集中,明朝廢宰相體現了這一觀點,故D項正確。26.牙行是中國古代和近代市場中為買賣雙方介紹交易、評定商品質量、價格的居間行商。據萬歷《揚州府志》記載:牙行“俗之經紀,皆官為給帖,凡魚鹽豆谷,覓車雇船騾馬之類,非經紀關說則不得行”。材料反映了A.政府通過牙行管理商業,統制市場B.牙行經濟實力雄厚C.明朝開始出現牙行制度D.牙行經營范圍的廣泛參考答案:A由“俗之經紀,皆官為給帖,凡魚鹽豆谷,覓車雇船騾馬之類,非經紀關說則不得行”可以看出牙行是拿政府的官貼的,是幫助政府管理統制市場的,故本題答案選A項;B項中的“經濟實力雄厚”材料沒有體現;C項不選,材料沒有說明牙行是明朝出現的;D項錯誤,牙行是買賣方的居間行商,自己沒有經營。27.有資料顯示,自梭倫時代起某段時期內,雅典的公民權對新移入的外邦人有條件地開放。到伯里克利時期則規定,其父母皆為雅典人者,始能為雅典人,擁有雅典公民身份。這說明

A.梭倫時代雅典公民權向所有居民開放

B.伯里克利時期雅典民主制發展到頂峰

C.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表現為公民范圍的不斷擴大

D.隨著雅典實力的不斷增強對公民權的限定日益嚴格參考答案:D28.全面抗戰爆發前后短時期內,國民政府組織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將東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學校和大量戰略物資、工礦企業搶運到了云、貴、川等地。有史學家稱其為“東方的敦克爾大撤退”,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義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掠奪中國資源的陰謀B.改變了中國的工業布局C.為遷都重慶奠定了基礎D.為持久抗戰奠定了基礎參考答案:D國民政府的做法使大量戰略物資、工礦企業免受戰爭破壞,為持久抗戰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29.1958年,蘇聯政府宣布,向西歐國家出口的石油產品降價22.5%,向東歐國家降價6%;1962年,蘇聯政府再次將降價幅度分別調整為55.7%和8.3%。1963年,蘇聯向非共產黨國家出口的石油,占蘇聯石油出口總量的89%。這些做法A.有利于蘇聯獲得資金和技術

B.壯大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C.推動蘇聯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

D.支持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反霸斗爭參考答案:A從材料看,蘇聯兩次調整石油出口的價格,降價幅度都是對西歐或者非社會主義國家降價幅度遠遠大于東歐國家,結合當時西歐和東歐國家的發展狀況和其社會性質來看,蘇聯選擇對跟自己社會性質不一樣的西歐降價幅度大,肯定是為了自己國家利益的需要,當時有比社會制度更重要的利益,那就是獲得發展高科技、增強綜合國力的資金或者技術,而在這些方面東歐國家是沒法為其提供幫助的,故選A。30.1953—1957年我國不同經濟類型工業產值變化(單位:億元)年份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公私合營企業私營工業個體工業1955281.441.671.972.781.11956383.8120.1191.10.38.31957421.5149.2206.30.46.5這表明當時我國A.工業生產嚴重急躁冒進B.資本主義工業改造基本完成C.工業布局逐步趨向合理D.初步形成了獨立的工業結構參考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表格內容主要體現了當時我國不同經濟類型工業產值變化,并不能反映工業生產是否急躁冒進,故排除A項;產值的變化和工業布局以及工業結構無關,故排除C、D項;根據表格內容可知,當時我國的公有制經濟產值呈上升趨勢,而私營經濟的產值則急劇下降,結合所學可知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資本主義工業改造基本完成,故選B。【點睛】1953—1956是我國的三大改造時期,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從而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911年,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帶著民族屈辱的印記誕生在中華大地上,從建校伊始,清華便始終同國家的興衰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國伊里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在1906年給羅斯福的一份備忘錄中聲稱:“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于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獲。”1907年12月3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會正式宣布:“我國宜實力援助中國厲行教育,使此繁眾之國能漸漸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將庚子賠款退贈一半,俾中國政府得遣學生來美留學。”1908年10月28日,中美兩國政府草擬了派遣留美學生規程:……(學生中)應有80%學農業、機械工程、礦業、物理、化學、鐵路工程、銀行等,其余20%學法律、政治、財經、師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設立“游美學務處”,專司選考留美學生,并籌建游美肄業館……1911年2月,游美學務處和籌建中的游美肄業館遷入清華園,正式將肄業館定名為“清華學堂”。由“退款辦學”建立的清華學堂,曾被稱作“賠款學校”。早年,清華學生也稱清華為“國恥紀念碑”,“清華不幸而產生于國恥之下,更不幸而生長于國恥之中。……不幸之中,清華獨幸而獲受國恥之賜。既享特別權利,自當負特別義務。”——《清華生于國恥:清華大學建校與美國庚子退款》材料二清華大學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形成了“行勝于言”的純樸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學校創建的背景、校風形成的原因和“國恥紀念碑”對留學生的影響等方面談談你對清華學堂創辦的認識。

參考答案:(1)八國聯軍侵華,中國戰敗簽訂屈辱的《辛丑條約》,民族危機加深;美國退還庚子賠款創辦清華學堂,試圖通過中國向美國派留學生來獲取最大的收獲。清華學堂是帶著民族恥辱誕生的。(2)由于大多數留學生學習的內容是理工科、經濟,容易形成“行勝于言”的純樸校風。(3)清華學堂被稱為“國恥紀念碑”,使留學生形成強烈的救國精神和責任意識,將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鑄就學生愛國的光榮傳統。清華雖身負國恥的印記,但最終發展成為一所具有愛國革命傳統、為國家興盛和科技文化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學校。試題分析:該題屬于開放性的問題,要求從學校創建的背景、校風形成的原因和“國恥紀念碑”對留學生的影響等方面談談對清華學堂創辦的認識。背景:用美國庚子退款而建,帶著民族恥辱誕生。原因:大多數留學生學習的內容是理工科、經濟。影響:使留學生形成強烈的救國精神和責任意識。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現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教育事業?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的復興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對日本的占領不能重蹈德國的覆轍,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區占領。我不想給俄國人以任何機會,再讓他們像在德國和奧地利那樣行動。——《杜魯門回憶錄》第一卷材料二

……美國首先是一再削減直至免除日本對美國的戰爭賠償,并將已拆遷的工業設備全部發還日本。同時,美國還向日本提供恢復生產急需的資金和物資。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一》材料三

在資本輸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國資本在本國的無限制發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資本輸出,其資本輸出的增長速度比美國要快的多。它的資本也大規模地流向美國國內……日本在美國的直接投資在1960年時還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億美元,1980年時就達到了42.2億美元。——《20世紀世界史》材料四

中曾根內閣(1982—1987年)是戰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轉折時期,這一轉折的重要標志是中曾根提出“戰后政治總決算”的口號和日本要成為“政治大國”(或“國際國家”)的國家發展目標。——《日本史》材料五

據美國《市場觀察報》2010年11月13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13日在橫濱與日本首相菅直人舉行了會談,重申美日同盟關系,并稱我們始終不遺余力地維護艾森豪威爾總統很久以前闡明的那種精神,即一種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關系。還稱贊雙方關系是“兩國安全與繁榮的基礎”……

——騰訊新聞網(1)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戰結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關系特征的形成原因。(4分)(2)據材料四,指出日本20世紀80年代對外政策的變化,結合材料三簡要分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這種變化對當時國際關系格局帶來了怎樣的影響?(4分)(3)綜合上述材料,歸納二戰后美國對日本關系發展變化的軌跡。據此,你認為影響國家關系變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參考答案:(1)日本戰敗;美國遏制蘇聯、中國;美國爭奪地區和世界霸權的需要;冷戰的需要。(4分)

(2)變化:日本不再惟美國馬首是瞻,謀求政治大國地位。(2分)原因:日本經濟的發展。(1分)影響:沖擊了兩極格局,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1分)

(3)軌跡:控制(占領)——扶植——競爭——伙伴。(2分)

主要因素:綜合國力、國家利益是影響國家關系變化的主要因素。(2分)33.材料一:二戰中以德國納粹為代表的法西斯極端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與近代西方殖民主義所實施的極端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一脈相承,由于特定的歷史原因和歷史背景,由于國際國內社會、經濟、政治、民族等矛盾和問題激化裂變,成為法西斯反動政權的重要理論資源和行動綱領,控制了社會主要輿論。這一理論得以社會化和公開化,……它還與法西斯的專制、暴力、恐怖的國家機器和戰爭手段相結合,實施了反人類、反文明的罪惡行為,給世界帶來了災難。——馬俊毅《論二戰中的極端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材料二:民族主義自產生之日起,就與戰爭有不解之緣。民族主義在戰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不僅可以成為加強民族團結,凝聚民族力量,為弱小民族爭取獨立和主權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主義自身的狹隘性和排他性,使它的視野無法越出本民族利益的范圍,往往容易把本民族利益建立在踐踏或損害別族利益之上,導致擴張性的沖突或戰爭,成為強大民族征服與掠奪的理論指導。人們把民族主義的這種作用比作政治雙刃劍,它在20世紀的戰爭中起過積極和消極的雙重作用,并且在戰爭數量上占有很大比例。——王云飛《20世紀的民族主義與戰爭及恐怖主義》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國際國內經濟、政治、民族”等角度指出二戰中德國極端民族主義形成的“特定的歷史原因”。(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民族主義“政治雙刃劍”的含義。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原因:德國通過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實現統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意識;德國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一戰”戰敗以及戰后被制裁成為德國極端民族主義的催化劑;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導致了德國產生極權政治和極端民族主義思想。(2)民族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積極作用。例如:旨在推翻專制統治的中國辛亥革命;旨在獲取民族獨立的美國獨立戰爭;旨在反抗外來侵略的蘇聯衛國戰爭;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等。民族主義在人類歷史上也產生過消極作用。例如: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美國發動的旨在干涉別國內政和建立霸權主義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等;西方國家發動旨在爭奪石油資源的中東戰爭。試題解析:(1)本題將必修和選修知識整合在一起對學生予以考查。第一問,既要從德國歷史傳統去思考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的根源,也要從現實原因去思考,如經濟方面的經濟危機和德國一戰的戰敗。(2)本問學生需要從正反兩方面列舉史實,分別論述民族主義所起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學生需要多列舉史實,如在論述積極作用時,可列舉中國全民族抗戰、美國的獨立戰爭和中國國民革命運動等史實。在論述消極作用時,可列舉日本侵華、德國發動二戰、美國侵略其他國家、干涉別國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