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拿來主義本課話題——善于借鑒朗讀——課文中的名段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反動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嚴重危機。針對這些情況,對于中外文化遺產,魯迅先生提出了“拿來主義”,說“我們要拿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魯迅對文化遺產的見解,跟毛澤東同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剔除糟粕,吸取精華”的意見是一致的。鏈接——生活中的素材百老匯街一座有77年歷史的羅馬風格建筑被命名為海爾大廈。這標志著海爾海外擴張戰略的成功。可誰曾知道,當年的海爾學習借鑒了德國海爾的技術,將其全部消化吸收,于是才有了海爾今天的輝煌。借鑒他人,海爾集團在世界家電制造業中脫穎而出。背誦——相關名言警句1.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毛澤東2.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3.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國策》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5.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6.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知識·梳理]第1步讀字音——千言萬語總關音一、單音字自詡()冠冕()吝嗇()腦髓()蹩進()徘徊()()【答案】xǔmiǎnlìnsuǐbiépáihuái二、多音字1.組詞辨析法(1)冠eq\b\lc\{(\a\vs4\al\co1(冠冕(),奪冠()))(2)倘eq\b\lc\{(\a\vs4\al\co1(倘使(),倘佯()))(3)給eq\b\lc\{(\a\vs4\al\co1(給與(),給力()))(4)孱eq\b\lc\{(\a\vs4\al\co1(孱頭(),孱弱()))【答案】(1)ɡuānɡuàn(2)tǎnɡchánɡ(3)jǐɡěi(4)cànchán2.語境辨析法(5)很多情況下,我們是中了商家恐嚇()營銷的圈套,但這種嚇()唬可能會帶來產品銷量的飆升,但也可能敗壞品牌聲譽。(6)與器量小的人交往,是有風險的,因為這樣的心最難忖度(),而豁達、包容、大度()是這個世間最讓人欣賞和仰望的氣質。【答案】(5)hèxià(6)duódù第2步寫字形——奧妙無窮方塊字(1)eq\b\lc\{(\a\vs4\al\co1(kē()頭,嘮kē(),kē()睡)) (2)eq\b\lc\{(\a\vs4\al\co1(國cuì(),薈cuì(),憔cuì()))(3)eq\b\lc\{(\a\vs4\al\co1(jiǎnɡ()賞,jiānɡ()液,船jiǎnɡ())) (4)eq\b\lc\{(\a\vs4\al\co1(冷zhì(),針jiǔ()))【答案】(1)磕嗑瞌(2)粹萃悴(3)獎漿槳(4)炙灸第3步用詞語——送你一雙慧眼1.吝嗇·吝惜“吝嗇”主要指當用的不用,含貶義;“吝惜”表示珍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東西或力量),多為中性。請將正確的詞語填在橫線上。(1)多數中國人對于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的了解來自課本里“一磅肉”的斷章,夏洛克被定義為“貪婪、陰險、兇殘的_____________(吝嗇/吝惜)鬼”。(2)社會上對于公義之舉,應當既不______(吝嗇/吝惜)鼓勵,又要提供必要的司法幫助,這樣才會使行善之人無后顧之憂,而人性之善也愈加彰顯。【答案】(1)吝嗇(2)吝惜2.形式·形勢“形式”所表述的多是事物的具體形狀;“形勢”所表述的多是事物的抽象狀況和態勢。請將正確的詞語填在橫線上。(1)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隨著中俄兩國雙邊合作更加協調,溝通更加順暢,聯合軍演已成為中俄兩軍常態化合作______。”(形式/形勢)(2)馬曉光指出,臺灣執政者不要誤判_____________(形式/形勢),不要被“極獨”的勢力牽著鼻子走。【答案】(1)形式(2)形勢3.冠冕堂皇·堂而皇之“冠冕堂皇”前邊可以加程度副詞修飾,有否定的說法;“堂而皇之”有時側重在“有氣派、廣大”上,一般沒有否定的說法。請將正確的詞語填在橫線上。(1)還是放過那些______(冠冕堂皇/堂而皇之)的漲價借口吧。既然沒有話語權,我們何苦再浪費口舌,跟自己過不去呢?(2)既然人人都不愿意食用地溝油,為什么又要讓地溝油長期地______(冠冕堂皇/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呢?難道因為食用者大多都是普通老百姓?【答案】(1)冠冕堂皇(2)堂而皇之第4步辨熟語——于細微處細斟酌請判斷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是否正確。(1)他說,選民希望他們選的人給人一種“真實美感”,而且還要冠冕堂皇。()理由:(2)情況十分緊急,險情就是命令,李剛不管三七二十一,顧不上向上級匯報,就跳進了洶涌的江水里。()理由:【答案】(1)×冠冕堂皇含貶義,句子的意思是希望選民選的人表里如一。感情色彩用錯。(2)ד不管三七二十一”有莽撞的意思。應改為“當機立斷”。[常識·速覽]eq\a\vs4\al([識作者])民族之魂——魯迅魯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與《新青年》雜志的工作,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雜文集《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eq\a\vs4\al([探背景])本文寫于中華民族災難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我國東北三省之后,妄圖進一步占領華北地區,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危機,而國民黨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內實行反革命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一些資產階級買辦文人,甘做“洋奴”,極力鼓吹“全盤西化”,完全否定我國的文化傳統,以此對抗革命文化。革命陣營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對待文化遺產的問題上,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錯誤思想和觀念。為了澄清認識,魯迅先生寫了這篇《拿來主義》,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實行“拿來主義”的主張。eq\a\vs4\al([巧識文])雜文雜文以廣泛的社會批評、文明批評為基本內容,帶有強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啟蒙色彩。在藝術上普遍追求說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較鮮明的諷刺、幽默的喜劇色彩和機智、論辯的哲理品格,有著警世、審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魯迅是中國杰出的雜文作家,他把雜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整體·感知]文章批判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賣國主義政策和一些人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態度,闡明了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既反對全盤西化,又反對盲目地排斥和拒絕接受外來文化,主張實行“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的“拿來主義”,指出了正確地繼承傳統文化和借鑒外來文化仍是建設民族新文化的不可缺少的條件。[文脈·梳理]【答案】①媚外②逃避主義③挑選[文本·層析]一、閱讀課文第1~4段,回答下面問題。1.閱讀課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閉關主義”的具體做法是什么?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惡果?“送去主義”都送去些什么?實質是什么?【答案】①具體做法是“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惡果是造成封閉、落后。②送去一批古董到巴黎,幾位大師捧幾張古畫和新畫到歐洲去,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去。實質是媚外、討好、投降。2.第1段中“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怎樣理解“捧”和“掛”?【答案】“捧”為“雙手承托”之意,表示鄭重、敬慕、媚態可掬;“掛”用得很準確,說明了只有幾張畫卻一路“掛”過去,顯得多么寒磣、可憐,頗具諷刺意味。3.第4段中“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這句話中“拋來”與“拋給”應如何理解?【答案】“拋來”是接受的一方有選擇的余地,還維持著國際交往的門面;“拋給”即“送來”,則是強迫對方接受,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有意地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侵略,達到其永遠奴役中國的目的。二、閱讀課文第5~7段,回答下面問題。4.第5段中哪些詞語含有諷刺意味?第6段的“送來”與“拿來”有何區別?第7段的“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怎么理解?【答案】①摩登、吝嗇。“摩登”是針對一味地“送去”而言的,把賣國媚外的行徑說成“時髦”,一味地“送去”說成“趕時髦”,諷刺意味很濃烈。“吝嗇”是針對第3段中“豐富”“大度”而言的,兩者鮮明對照,對“送去主義”者進行諷刺鞭撻。②“送來”是帝國主義對我國進行的經濟、文化、軍事的侵略和掠奪,是“拋給”的同義語;“拿來”是根據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質不同,內容迥異。③“運用腦髓”指獨立思考,有主見;“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別力;“自己來拿”指獨立自主地選擇。三、閱讀課文第8~10段,回答下面問題。5.作者批判了對待文化遺產的幾種錯誤態度,指出了對待文化遺產應采取的態度,根據第8、9段內容,完成下面兩個表格。(1)錯誤態度:三種類型想法行動實質共同點孱頭①②③不加選擇昏蛋④放一把火燒光⑤廢物⑥欣欣然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⑦(2)“占有”“挑選”的方法:喻體事物做法本體事物態度魚翅①②③鴉片④⑤⑥煙槍和煙燈⑦⑧⑨姨太太⑩??【答案】(1)①怕被染污②徘徊不敢走進門③拒絕繼承(逃避主義)④保存清白⑤盲目排斥(虛無主義)⑥羨慕⑦全盤接受(投降主義)(2)①吃掉②文化遺產中的精華部分③吸收(使用)④送藥房供治病⑤精華和糟粕并存的部分⑥趨利避害(使用)⑦留一點,毀大部⑧文化遺產中的舊形式⑨作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⑩散去?只供剝削階級欣賞享用的腐朽淫糜的東西?剔除(毀滅)6.文章結尾一句“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在本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結尾一句揭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深刻地提出了實行“拿來主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體闡明了批判繼承和創造革新的關系,闡明了批判繼承文化遺產是創立無產階級新文化不可缺乏的前提條件的道理。[話題·互動]話題:作者在文中對“送去主義”進行了諷刺和揭露。你認為在今天有沒有“送去”的必要,應如何看待“送去主義”呢?學生甲:沒有“送去”的必要。我們要實行的是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拿來主義”,要汲取本民族傳統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來發展自己,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新文化,而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文化遺產送出去。“送去主義”是一種媚外行為,應該批評。我的觀點:【答案】有“送去”的必要。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要了解世界,也應該讓世界了解我們。既要對外來文化實行“拿來主義”,也應適當把自己的優秀文化“送去”,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擴大我國傳統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送去主義”有積極的一面。[寫法·借鑒]1.寫作特色運用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對如何對待文化遺產這樣一個抽象的話題,魯迅先生化繁為簡,舉重若輕,先把文化遺產比作一所大宅子,然后從正反兩方面設喻,先反面設喻批判對待文化遺產的三種錯誤態度,然后正面設喻闡述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除了整體設喻論述“拿來主義”之外,文章許多地方也采用比喻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2.寫法指導運用比喻論證“3注意”比喻論證:是一種用具體、生動、形象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較抽象道理的論證方法。運用比喻論證需注意:(1)用來作為喻體的事物,應當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具體的、淺顯的,這樣,才能既通俗又生動地說明另一個事物。如文中“因為祖上的陰功,得了一所大宅子”,這里就是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這一喻體通俗易懂,為大家所熟知,且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我們的文化遺產是怎樣來的。(2)比喻應當貼切、自然,要能恰到好處地說明被論證事物的特點。如第八段中,魯迅用犀利、幽默的語言,嘲諷和鞭撻了對待文化遺產的三種錯誤態度,分別用“孱頭”“昏蛋”“廢物”比喻逃避主義者、虛無主義者和投降主義者。(3)緊扣觀點分析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系。如文章最后一段中,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從正面說明正確繼承文化遺產能起怎樣的積極作用。作者在論證的過程中注意分析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系,運用了喻理結合的方法來證明觀點。3.遷移應用請運用比喻論證的手法,談一談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200字左右。【答案】(示例)生活中,要想獲得成功,創新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缺少了繼承,創新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既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勇于創新,又善于繼承前人的傳統,才會更易成功。繼承和創新是魚與水的關系,沒有繼承,如同只有魚沒有水,再好的創新也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沒有魚似乎更能表現出只有繼承沒有創新的死寂、毫無生氣。只有魚和水統一在一起,才會變得有生氣,正如創新和繼承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才會結出成功的果實一樣。創新是重要的,但是繼承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要想獲得成功,繼承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了繼承,創新便是無源之水,而沒有了創新,繼承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才會真的“清如許”。[素材·應用]1.課內素材魯迅先生提出了“拿來主義”,說“我們要拿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他怒斥“孱頭”“昏蛋”“廢物”,主張“占有”的同時要“挑選”,“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拿來之后,“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他的“拿”是有選擇的拿,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東西都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外國好的東西、對中國的進步有益的東西都應該吸收,這應該是“拿來主義”的真實意思。“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剔除糟粕,吸取精華”的觀點與“拿來主義”是一致的。【應用角度】“文化遺產的借鑒與選擇”“開放、繼承與創新”“與世界接軌”等。2.精彩應用近年來,標榜狂歡的西式文化活動在中國日漸風行,每一次都吸引不少眼球,但也引發很多爭議。近日在廣東東莞舉行的“番茄大戰”將這種狂歡節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東西方文化的確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地方將西方狂歡節直接“拿來”,雖然成功上演狂歡一幕,給參與者帶來很多歡樂,但也招致罵聲一片,使這種舶來的狂歡節出現明顯的“水土不服”。魯迅先生曾經說,“拿來”是“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我們學習西方的東西一定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既要有創新意識,又不能忘了中國傳統的精華。面對日益流行的西方狂歡節,我們應該鼓勵的是,借鑒西方狂歡節中的快樂因素來創新我們的節日文化。與其抵制或者照搬西方的狂歡節,倒不如思考如何在我們的傳統節日中注入更多狂歡的元素,打造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狂歡節。[佳作·領悟]囚首垢面的魯迅①有人說魯迅是“一身補丁,一團漆黑,一頭直豎”。補丁指的是他身上的衣裳打著補丁,漆黑是指他皮膚黑黑,直豎當然是指他的頭發,魯迅的一頭“沖冠怒發”,無人不曉。②你見過愛因斯坦頭發順順的照片嗎?似乎沒有。那是因為他頭發總是亂蓬蓬。他舍不得花時間梳一下頭發。他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讓他獲得崇高的榮譽,但他看得很淡,生活依然極其樸素。應邀訪問比利時,國王派專車以最高禮節迎接,然而接到的是一個頭發亂蓬蓬,拎著一個舊皮箱的老頭。一個對全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卻要求逝后將骨灰撒在不為人知的地方,不發訃告,不建墳基,不立紀念碑,免除所有宗教儀式,免除鮮花和音樂。他的心,是一滴清水,無論外界如何煙靄迷蒙,清者自清。如他所說,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③就像魯迅,對于物質的索求,他是那樣的微薄——穿久了的藍布夾襖破了,要給他換新的,他不肯,補補又穿在身上。雖然熬夜寫作,飯菜也只是一兩樣普通菜蔬。不大吃魚,因為他認為魚的細骨太多,吃起來太費時,時間浪費在這上面太可惜了。可是,對于精神方面,他卻是“苛索無度”,幾至“席不暇暖”。常常到凌晨二三時才可休息,而且常常是衣裳不脫就這樣和衣倒下睡兩三個小時,然后醒來抽根煙喝杯茶,繼續寫作。魯迅的許多小說就是這樣完成的,他認為寫小說是不能斷的,一斷,人物的氣就會接不上來。他頭發長了可以不剪,衣服破了可以不換,但他把書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