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控制測量設計_第1頁
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控制測量設計_第2頁
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控制測量設計_第3頁
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控制測量設計_第4頁
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控制測量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1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控制測量設計PAGE11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控制測量設計PAGEI目錄摘要 ⅠABSTRACT II1概述 11.1目的 11.2任務 12工程概況 13自然地理條件 13.1地理位置 13.2地形地貌 24對已有控制點的分析與利用 34.1平面控制部分 34.2高程控制部分 34.3地形圖部分 35坐標系統的選擇 36水平控制網布設方案 46.1水平控制點的密度 46.2水平控制網的等級 56.3方案內容 56.4導線的估算 66.4.1平面控制點的精度 66.4.2邊方位角中誤差的估算 66.4.3附合導線最弱點的(中間點)縱橫相位差估算 77高程控制網布設方案設計 77.1水準網的等級 77.2方案內容 87.3圖上設計 97.4跨越河流的水準路線 97.5精度估算 107.5.1高程控制點的精度 108技術依據及作業方法 118.1平面控制的相關技術依據 118.1.1磁波測距導線的相關主要技術要求 118.1.2導線的點位的選定,應符合如下要求 128.1.3水平角觀測 128.1.4水平角觀測的測站作業,應符合下面規定 128.1.5水平角觀測出現以下情況應當重測 128.1.6距離測量中測距儀的標稱精度表示為 138.1.7測距的相關技術要求 138.2高程控制的相關技術依據 138.2.1水準儀的檢校與校正 138.2.2水準測量所用的儀器及水準尺,應符合的相關要求 138.2.3水準點的布設與埋石,應符合下面的規定 138.2.4四等水準測量觀測方法及相關等級的水準觀測主要技術要求 148.2.5水準測量應注意的事項 158.2.6水準測量的數據處理 159工作進度及經濟預算 169.1工程進度計劃 169.2經費預算 1610上交資料清單 1710.1平面控制測量方面 1710.2高程控制測量方面 1710.3其他資料 18結束語 19致謝 20參考文獻 21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控制測量設計PAGE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控制測量設計摘要寶豐縣位于平頂山市,隨著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改善城市道路建設也日益顯得越發重要。道路建設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主要討論寶豐縣人民路東延工程的控制測量設計。本文開篇講了該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境況、工程地質、地震情況,還有本工程對改善寶豐東環路交通壓力的作用。第四章里討論了平面坐標系的選擇,以及選擇坐標系時應考慮的因素,第五章和第六章重點說明了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的布設,緊接著對控制網等級和控制點的密度、精度進行論證。隨后對整個控制網進行精度估算并參考道路規范,檢驗該設計的可行性。最后就儀器,人員其他各項經費進行預算,最終上交資料清單。本文重點是根據項目實際情況,設計出合格的控制網,以指導項目施工。關鍵字控制測量/控制網布設/精度估算PAGERenminroadofBaofengcountyeastextensionengineeringcontrolsurveydesignABSTRACTBaofengcountyislocatedinPingdingshan,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localeconomy,improvingtheurbanroadconstructionisincreasinglyappearsincreasinglyimportant.Roadconstructionshouldconsidervariousfactors,thisarticlefocusesonRenminRoadBaofengcountyofeastextensionprojectofthecontrolsurveydesign.Thisarticlebeginswiththeprojectaboutitsgeography,topography,climateconditions,engineeringgeology,earthquakesituation,andtheprojecttoimprovethebaofengDonghuanlutrafficpressure.Inthefourthchapterdiscussesthechoiceofplanecoordinatesystem,andthefactorsshouldbeconsideredwhenchoosingacoordinatesystem,chapter5andchapter6keyillustratetheplanecontrolnetworkandelevationcontrolnetworklayout,andthentothelevelofcontrolnetworkandthedensityofcontrolpoints,precision.Thenaccuracyestimatetothewholecontrolnetworkandthereferencepathspecification,testthefeasibilityofthedesign.Finalotherinstruments,thefundsbudget,eventuallyturnedovertothelist.Accordingtoprojectactualsituation,thispaperfocusesondesignofqualifiedcontrolnetwork,toguidetheconstructionproject.KEYWORDScontrolmeasurement,controlnetwork,estimateprecisionPAGE211概述1.1目的為滿足寶豐縣人民路東延路段勘察設計需要。根據國家現行道路建設的相關技術規定,結合測區的具體情況,參照現行規程、規范、圖式及標準的要求編寫設計書以便指導作業,以確保該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進行。1.2任務根據測區所收集到的資料,從滿足測圖工作需要(密度、精度、經費等多方面)角度出發,完成一份相應等級控制網的技術設計圖和技術設計書。2工程概況寶豐縣人民路東延新建工程全長2210.7米,項目位于寶豐縣周莊鎮內。本項目建成后,將溝通洛南高速、東五環、S329省道交通運輸通道,連接寶豐縣城、周莊鎮、平頂山市,同時該線路作為寶豐縣東出口交通主要通道。此次連接線改線為加快寶豐縣規劃德的東區建設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緩解目前寶豐東環路的巨大交通壓力,分流重型車輛,對改善城區環境起到關鍵作用。3自然地理條件3.1地理位置線路起點位于省道S231和人民路交叉處,線路向東分別跨過靜腸河,經過丁樓穿過寶豐東五環至洛南高速。線路線路全長2210.0685米。3.2地形地貌本項目處于豫中北西向構造帶、小秦嶺~嵩山西向構造帶與華夏系的聯合復合部位,隸屬于河南平頂山市寶豐縣,地勢起伏變化不大,線路總的地貌為平原微丘的地貌特征。沿河有凈腸河,本項目需跨越該河渠。3.3氣候路線說在區域屬于溫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河南省自然綜合區將其劃分為“溫暖半濕潤區”,季節分明。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特點為“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熱雨集中,秋季涼爽日照長,春季干旱多大風”。根據收集到氣象資料,本項目經過地區最高的43.3攝氏度,最低溫度-18.4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950mm,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雨量約占全年的53-63%,全年無霜期179-242天。3.4工程地質路線所在地屬于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區,地勢起伏不大,不良地質條件表現為坑塘等軟土地基分布。3.5地震該地區的震級小、頻率低,無強震發生。依據國家地震局、建設部《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分》,本地區地震鋒加速度0.05克,本項目地震烈度按Ⅵ度考慮設防。4對已有控制點的分析與利用4.1平面控制部分測區周圍有已知的的四個點位坐標,經調查與實際踏勘發現保存完好,精度符合國家現行規范要求,可作為起算點,坐標系是北京80坐標系。4.2高程控制部分測區本測區周圍有知道的的四個點位坐標,經調查與實際踏勘發現保存完好,精度符合國家現行規范要求,可作為高程起算點,高程系是1956年黃海高程系。4.3地形圖部分測區有1:25000比例尺地形圖一份,圖上包括該地區詳細的地物、地貌、控制點、等高線以及相應的控制帶等。另外地形圖所顯示相關內容,都已經過實地的調查與比對,并無出處,其可以用它作為圖上設計和實地選點依據。4.4測區初始控制點表4-1測區初始控制點資料序號點號X坐標Y坐標高程備注1C48899.147417259.632119.781控制點2A48794.699417283.985119.947控制點3D49144.197415172.585125.708控制點4B49216.288415186.423125.908控制點5坐標系統的選擇對于大地坐標系的選擇,大地坐標系采用1980國家大地坐標系。根據我國《城市測量規定》和《工程測量規范》規定,城市工程測量坐標系選擇應以投影變形值不大于2.5cm/km為原則,并根據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控制網可以采用國家統一坐標系,將觀測成果規劃到國家參考橢球上,按高斯正形投影,采用3度帶投影,在其內建立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當測區范圍較小時,常把球面看做平面,建立獨立平面平面直角坐標系,這樣地面點在投影面上的位值就可以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來確定。高斯投影的距離改化如下:跟據球面上的長度,將其拉長到改化投影面上的距離,為距離改化,球面上兩點間的長度為S其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長度為σ,地球半徑為R,則由該式可知,地球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及其在球面上離開軸子午線的近似距離y(可取兩點橫坐標的平均值),便可求出其在高斯投影面上的距離。并且總比S大,其改化數值:可知,離開軸子午線的距離越遠,長度變行越大。當y為10~160km時,高斯投影的距離改化相對數值見表如下:1020304050100150160/S1/810001/200001/900001/400001/320001/81001/36001/3170為了減少長度變形的影響,在1:100000或者更大比例尺測圖時,必須采用3度帶或1.5度帶的投影,有時候也用任意帶投影計算。但是考慮到是在小于10km范圍內建立的控制網,因此該測區坐標系統的具體方案是:這個范圍內水準面可視為水平面,不需要將測量成果歸算到到高斯平面上,而是采用直角坐標系。直接在平面上計算坐標。6水平控制網布設方案6.1水平控制點的密度在考慮布設控制點個數的時候,首先根據該地區的1:25000地形圖,可以清楚地了解該測區的大致地形情況,對控制點布設的地點的做大致的選定,其次結合該項目的線路長度和現場的實際踏勘情行,對線路周圍的建筑物和植被分布進行綜合分析,避免其影響控制點之間的通視,另外考慮到將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控制點密度的做如下設計,平均每200多米布設一個水平控制點,有項目的線路長度,我們一共可以布設9個點。6.2水平控制網的等級考慮到線路長度共2000多米,根據相關規定,二級附合導線足以滿足工程的所需精度標準。因為對于工測控制網,一般要求最低一級控制網(四等網)的點位中誤差能滿足大比例尺1:500測圖要求即可。根據圖上0.1mm的繪制精度計算,我們可得到地面上的點位精度為0.1×500=5(cm)。二級附合導線的相關技術要求如下:表6-1二級附合導線技術標準等級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km)測角中誤差(")測距中誤差(")測距相對中誤差(")測回數方位角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級儀器級儀器級儀器二級2.40.258151/14000—1316≤10000注:n為測站數1)當測區測圖的最大比例尺為1:1000,到先得導線長度、平均邊長可適當放長,但最大長度不應該大于表中規定相應長度的2倍。6.3方案內容該平面控制以不拆房、不拆墳,參照規范要求,盡量使線性連接,舒暢。是將已知控制點A為起始點,經過九個點而最終終止于另一個已知控制點B,另外附合導線兩端各有一條已知坐標方位角的邊。之所以選用導線做控制,是因為考慮到工程所經過線路的控制點分布、地形狀況、線路長度和公路等級。另外導線測量還具有很多優點:通視條件要求低;邊長直接觀測,精度高且均勻;可不顧及圖形,易于選點;不造高標;便于組織觀測等;具有檢核觀測成果的作用。該導線為電磁波測距導線,方案的導線的布設圖如下所示:已知道該導線兩端的的坐標,導線左端點為A點,右端點為B點。6.4導線的估算精度估算是在控制網的設計階段,推算控制網的相應元素可能達到的精度,以便我們能確定合理的布網方案及作業方法。使即將建立的控制網,既能達到設計所要求的精度指標,同時又能避免盲目追求較高的精度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6.4.1平面控制點的精度要保證導線的精度,必須先保證平面控制點的精度。它的精度得同時滿足工程測量與地形測圖的精度要求,如果控制點的精度達不到要求,那么他們所構成的導線肯定不能符合技術要求,也就不能做好這個平面控制??刂泣c的精度要求如下:1)在進行測圖工作時,四等以下點位的中誤差應該小于圖上0.1mm。當這些點對應于1:500和1:1000的比例尺地形圖的誤差就是5cm和10cm。2)在進行工程放樣以及改建工程的時候,放樣點的位置誤差為5cm~20cm。所以,點位精度只要小于5cm,就一定能夠滿足相關要求。6.4.2邊方位角中誤差的估算對于導線邊方位角的精度估算,只需要估算其最弱邊方位角的精度,若該邊的方位角精度合格,則整個導線的精度也合格。另外該導線是用全站儀測設的,選用的全站儀為兩秒精度的儀器,即。邊方位角中誤差的估算式推導如下:假設以導線兩端已知方位角開始,按支導線分別推算到邊最弱邊(n/2邊)的方位角,得和,取它們的加權平均值為。已知=,把A點看作為堅強點不考慮它的點位中誤差,即=0,那么該平均值的中誤差為:=設:,則最弱邊的方位角中誤差:==±<我們可知該導線的方位角中誤差滿足二等附合導線網的精度要求。6.4.3附合導線最弱點的(中間點)縱橫相位差估算我們當不考慮起始數據的影響的時候,可以近似的把導線從中間分為兩部分,從兩個端點分別估算最弱點點的縱橫誤差。不過考慮到角度已經經過方位角條件的平差,估算式采用方位附合導線估算式,有==4mm==4mm當進行了縱橫坐標的條件平差后,最弱點的坐標可以近似地看成從兩端分別推算結果的加權平均值,故==3mm(=)同理可得=4mm符合規定要求。L約等于1.25km,=,n=10注:邊長方面的誤差在附合導線平差的時侯,已經經過調整,對直伸型導線并無影響。7高程控制網布設方案設計7.1水準網的等級根據工程測量的相關規定和考慮到線路總長度,線路經過地區的高程起伏情況。布設四等水準符合水準路線即可滿足工程需要。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如下:表7-1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mm)線路長度(km)水準儀型號水準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符合或環線閉合差與已知點聯測符合或環線平地(mm)山地(mm)三等650D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4四等1016D雙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6注:1)節點之間或接點與高級點之間,其路線的長度,不應大于表中規定的0.7倍。2)L為往返測段、符合或環線的水準路線長度(km);n為測站數。7.2方案內容測區附近有水準點四個,不過以他們其中的兩個為起算點,鑒于該線路長度,該方案布設了2.2km的一條四等附合水準路線,布設水準點標石的個數為5。相關測量等級的中誤差如下:表7-2三、四等測量等級的中誤差測量等級三等四等3.05.06.010.0該測區以四等水準作為基本控制,供作高程加密起算點,方案大致圖如下:AB0Ⅳ-1Ⅳ-2Ⅳ-3Ⅳ-47.3圖上設計在1:2.5萬的地形圖上,將已經劃定的測區內,將以知的水準點繪到圖上,水準路線盡量沿著障礙少,較平緩的地段進行,并盡量將已有的導線點包括在線路中。圖上設計的各水準標點之間的距離如下:A到Ⅳ-1的距離0.4km,Ⅳ-1到Ⅳ-2的距離0.6km,Ⅳ-2到Ⅳ-3的距離0.4kmⅣ-2到Ⅳ-3距離0.4km,Ⅳ-2到B點的距離0.4km。7.4跨越河流的水準路線觀察該地區的地形圖我們可知,線路穿過一條凈腸河,因此在布設水準路線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所涉及的跨河的水準測量??绾铀疁蕼y量的作業場地應選在跨線距離較短、土質堅硬、密實便于觀測的地方;標設點須設里木樁。另外兩岸測站和立尺點應該對稱布設,當跨越距離小于200m時,可采用單線過河。水準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如下:表7-3跨河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跨越距離(m)觀測次數單程測回數半測回遠尺讀數次數測回差三等四等五等<200往返各一次12———注:1)一測回的觀測順序:先讀進尺,再度遠尺;儀器搬到對岸后不動焦距先讀遠尺,再度近尺。2)當采用雙向觀測時,兩條跨河視線長度易相等,并大于10m。當采用雙向觀測時,可分別在上午、下午各完成半數工作量。3)當跨越距離小于200m時,也可采用在測站上變換儀器高的方法進行,兩次觀測高差較差不超過7mm,取其平均值作為觀測高差。跨河觀測的路線布設如下:凈腸河 觀測方法如下:采用D水準儀,岸上視線、距離大致相等,且不得小于10m。1)水準儀在點設站,先照準本岸點標尺,中絲黑、紅面各讀兩次。讀數為.2)在照準對岸點標尺,按中絲黑紅面各讀一次,讀數為。3)在不觸動望遠鏡調焦位置的情況下,將水準儀立即移至河岸點設站。4)照準對岸標尺,按中絲黑、,紅面各讀一次,讀數為,5)照準對岸點標尺,按中絲黑、紅面各讀兩次,讀數為。到點的高差按下式計算:=式中分別表示到點的距離和到點已測的高差。7.5精度估算7.5.1高程控制點的精度根據相關規范我們可以知道高程控制網的精度和密度,和測圖比例尺和等高距的大小有關;當比例尺圖是1/1000~1/2000的時侯,等高距在平原地區的要求是0.5~1m;山區地區的要求是1~2.5m。而圖根點對附近高程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的要求是小于等高距的1/10,即:平原地區的要求是0.05~0.1m;山區地區的要求是0.10~0.25m。由四等水準布設的路線圖我們分析可知Ⅳ-2和Ⅳ-3點中必有一點是高程誤差最弱點,這兩個控制點的精度估算如下:四等水準線路中的Ⅳ-2點,其精度估算:Ⅳ-2到B點的距離為S,Ⅳ-2到A點的距離為S,S=1km,==5=5mm=1.2km,==5=5.5mm取其加權平均值,則Ⅳ-2的高程中誤差為:==3.43mm同理四等水準路線的Ⅳ-3點其高程中誤差為3.58mm。所以我們可知Ⅳ-3點為中誤差最弱點,且小于5mm。由上述估算結果表明,滿足規定要求,該方案可行。方案驗證以后,根據圖上所繪制的點位置,進行實地踏勘選點查看,檢驗設計的可行性,并驗證是否有誤以更好的確保整個路線的精度。8技術依據及作業方法根據該項目工程的實際情況和相關的標準要求以及考慮到該測區的發展前景,控制網的布設的的依據如下:1.《國家三角測量和精密導線測量規范》2.《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3.《城市測量規范》以及《工程測量規范》8.1平面控制的相關技術依據8.1.1磁波測距導線的相關主要技術要求表8-1電磁波測距導線的相關技術要求等級儀器精度等級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一級及以下級儀器1218128.1.2導線的點位的選定,應符合如下要求:1)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定、穩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視野相對開闊,便于密、擴展和尋找的地點。2)相鄰點之間應保持良好的通視,視線距障礙物的距離應能保證便于進行觀測,以不受大氣折光的影響為原則。3)由于本導線采用電池波測距,相鄰點之間視線應避開煙囪、散熱塔、散池等發熱體及強磁場。4)相鄰兩點之間的視線傾角不宜過大。5)充分利用原有的控制點。8.1.3水平角觀測導線的水平角觀測所使用的是全站儀,應符合下列規定:1)照準部旋轉軸正確性指標:管水準器氣泡或電子水準氣泡在各位置的讀數較差級儀器不超過兩格,級儀器不超過1格。2)水平軸不垂直軸之交差指標:級儀器不超過,級儀器不超過。3)補償器的補償要求,在儀器補償器的補償區間,對觀測成果應能進行有效補償。4)垂直微動旋轉使用時,視準軸在水平方向上不產生偏移。5)的基座在照準部旋轉時的位移指標:級儀器不應超過,級儀器不應超過。6)激光對中器的射線與豎軸的重合度不應大于1mm。8.1.4水平角觀測的測站作業,應符合下面規定:1)儀器或反光鏡的對中誤差不應大于2mm。2)水平角觀測過程中,氣泡中心位置偏離整置中心不宜超過一各。3)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儀器的補償器無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補償器的補償范圍時,應停止觀測。8.1.5水平角觀測出現以下情況應當重測1)一測回內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超限時,應重測超限方向,并聯測零方向。2)下半測回歸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時,應重測該測回。3)若一測回中重測方向數超過總數的1/3時,應重測該測回。當重測的測回數超過總測回數的1/3時,應該重測該站。8.1.6距離測量中測距儀的標稱精度表示為=a+b——測距中誤差(mm)a——標稱精度中的固定誤差(mm)b——標稱精度的比例誤差系數(mm/km)D——測距長度(km)8.1.7測距的相關技術要求表8-2測距的技術要求平面控制網等級儀器精度等級每邊測回數一測回讀數較差(mm)單程各測回較差(mm)往返測距較差(mm)往返二、三級10mm級儀器1—≤10≤15≤2(a+b×D)在測距作業的時候還應注意下列情況:1)測站對中誤差和反光鏡的中誤差不應大于2mm。2)當測量數據超限的時候,應重測整個測回,如果數據出現分群,應分析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重新觀測。最后每日觀測結束后,應對外業記錄手簿進行檢查,如果使用電子記錄,應保存原始觀測數據,打印輸出相關數據和預先設置的各項限差。8.2高程控制的相關技術依據8.2.1水準儀的檢校與校正8.2.2水準測量所用的儀器及水準尺,應符合的相關要求1)水準儀視準軸與水準管的夾角i,DS3型不超過20秒。2)補償式自動安平水準儀的補償誤差對于三等不超過0.5秒。3)水準尺上的米間隔平均長與名義長之差,對于木質水準尺,不應超過0.5mm。8.2.3水準點的布設與埋石,應符合下面的規定1)應將點位選在土質堅實、穩定可靠地地方或穩定的建筑物上,且便于尋找、保護和引測;當采用數字水準以作業時,水準路線還應避開電磁場的干擾。2)宜采用水準標石,也可采用墻水準點。標志及標石的埋設應符合《工程測量規范》附錄D3)埋設完成后,二三等點應繪點之記,其他控制點可視需要而定,必要時還應設置指示標。8.2.4四等水準測量觀測方法及相關等級的水準觀測主要技術要求1)觀測方法:利用DS3水準儀和木質水準標尺,依據本次布設的符合水準路線,進行測量,由已知點起測的四等水準支線,必須采用“后后前前”的讀數順序。2)水準觀測主要技術要求表8-3三、四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等級水準儀型號視線長度(m)前后視距的距離較差(m)前后視距的距離較差積累(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m)基、輔分劃或黑紅面讀數較差(mm)基、輔分劃或黑紅面所測高差較差(mm)三等D100360.31.01.5四等D1005100.23.05.0注:1)三四等水準采用變動儀器高觀測單面水準尺時;所測兩次高差較差,應與黑面、紅面所測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2)數字水準儀觀測,不受基、輔分劃或黑紅面讀數較差指標的限制,但測站兩次觀測的高差較差,應滿足表中相應等級基、輔分劃或黑紅面所測高差的限制。3)兩次觀測高差較差超限時應重測。重測后,對于二等水準應選取兩次異向觀測的合格結果,其他等級則應將重測結果與原測結果分別比較,較差不超限時,取三次結果的平均數。8.2.5水準測量應注意的事項1)在已知高程點和待測高程點上立水準尺時,應直接放在標石中心(或木樁)上。2)水準儀到前后視水準尺的距離要大致相等,可布量確定。3)水準尺要扶直,不能前后、左右傾斜。4)尺墊僅用于轉點,儀器遷站前,后視的尺墊不能動。5)不得涂改原始讀數,讀錯或記錯的數據應劃去,再將正確的數據寫在上方,并在相應的備注欄內注明原因,記錄簿要干凈、整齊。8.2.6水準測量的數據處理1)當每條水準路線分段施測時,應按下式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的高差偶然中誤差,其絕對值不應超過相應等級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的。=式中——高差偶然中誤差(mm):——測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測段長度(km);n——測段數。2)水準測量結束后,應按下式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全中誤差,其絕對值不應超過規定中相應等級的規定。=式中——高差全中誤差(mm);W——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L——計算各W應的路線長度(km);N——附合路線和閉合環的總個數。3)各等級水準網,應按最小二乘法進行平差并計算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4)高程成果的取值,三、四、水準應精確到1mm。9工作進度及經濟預算9.1工程進度計劃依據所選方案和現場實際踏勘情況,對多需要的人里財力做了初步統計,根據工程的總的工作量,確定工期為一個月。作業組織及工作進度計劃如下表。表9-1工程進度表工作項目時間安排作業組編號及人員組成三月上旬三月下旬選點(1)(1)工程師一人,測量員兩人(2)測量員兩人標石埋設(2)水平網進行施測(2)高程控制網進行施測(2)平差與精度評定(1)整理成果(1)9.2經費預算表9-2經費預算統計表項目單價數量單項費用(元)普通水準標石300/座154500全站儀30000/座130000DS水準儀950/座1950工程師工資5000/月15000測量員工資2000/月24000其他費用8000總計5245010上交資料清單10.1平面控制測量方面平面控制網布設線路圖形;全站儀檢校數據;水平角觀測數據;導線邊長觀測數據;平面控制平差結果;控制點水平坐標。10.2高程控制測量方面高程控制網布設路線圖;水準儀檢校的數據;四等水準觀測數據;水準測量數據;精度評定計算數據;水準點高程結果。10.3其他資料控制測量技術設計書;控制點成果表。結束語踉踉蹌蹌地忙碌了幾個月,我的畢業設計也基本完成了,通過做這個畢業設計,對大學四年所學的知識有了一個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懂得了如何讓所學的課本知識真正的轉化到實際應用中去。初步學會了怎樣去做好一個工程設計,對設計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有切實的感悟。從剛剛開始設計時候的無從下手,到慢慢學會去請教老師,同學去現場收集數據資料,感覺到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