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法院2022年度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后羿射日是我國古代經典的神話傳說。據《山海經》等古文獻描述:遠古時期,天空出現了十個太陽,它們在天空并列而過,所到之處莊稼草木皆成灰燼,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災難,戰神后羿用弓箭射落九個太陽,拯救了天下蒼生。千百年來,歷朝歷代都認為這只是虛構的傳說,但1979年,考古學家在江蘇省連云港市將軍崖,發現了距今6100年前石器時代的巖畫,它證明了后羿射日故事是遠古發生過的真實事件。將軍崖巖畫在國際考古界久負盛名,被外國人稱為“東方天書”。其巖畫中刻畫了大小共十個不規則的圓形,每個圓形內部刻有詭異不同的圖案,下部還有長尾巴,旁邊還有類似山川和水流的線條。將軍崖巖畫發現三十八年來,我國考古學家一直在試圖破解巖畫的內容,其中被廣為接受的說法,就是認為巖畫描述了上古奇書《山海經》中后羿射日的故事。據《山海經》記載,后羿射日發生在華夏東方的西和之國(也叫扶桑國),該國對照古文獻就是現代的山東省日照市。江蘇連云港市和山東日照市相距不遠,也就是說,這一帶是后羿部族繁衍生息的領地。那么,西和之國極有可能是其它古文獻中提及的少昊部落。那么,遠古時期真曾有十個太陽嗎?弓箭真能夠射落太陽嗎?這些當然是不可能發生的。中國歷史上的神話傳說,大多是某種真實事件的虛擬反映。后羿射日所反映的真相,或許有以下三種可能:第一,后羿射日是隕星墜落地球的天文事件。遠古時,可能有一個彗星撞向地球,在大氣中碎裂為九塊,這些隕石帶著熊熊火焰,出現在山東和江蘇一帶的天空。因為原始社會先民認知有限,錯以為這是九個太陽。于是部落首領后羿彎弓射日,沒想到真的將太陽“射落”,由此成為神話傳說。第二,后羿射日描述了一場部落間的戰爭。遠古時期為了爭奪領地,各原始部落間戰爭頻發,可能有九個氏族部落組成聯盟,向后羿所在的少昊部落發起了進攻。“將軍崖”巖畫中九個圓形的詭異圖案,也許是九個氏族的圖騰。他們從東北方而來,一路燒殺搶掠。少昊部族在首領后羿的帶領下,依靠強大的弓箭和精準的箭術,擊敗了來犯之敵。第三,也是最大膽的一個想法,后羿射日或許與夏朝有關。司馬遷《史記》的《夏本紀》中,記載了“太康失國”的故事。夏朝太康為王時,沉迷于打獵,不修德政,隨之奸臣當道,結果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后羿所在的東夷部落因不滿夏朝的壓迫,奮起反抗。最終擊敗了太康率領的九大部落的聯合圍剿,并驅逐了太康,奪取了夏朝統治權。太陽在古代一般指代君王,射落的九個太陽,也許就是參與鎮壓東夷部族的九大部落,剩下的太陽就是被流放的太康。那么,您認為后羿射日的真相,最符合以上哪一種可能呢?如果第三種假想成立,巖畫中的后羿就是太康失國中的東夷部族首領,那么最大的問題出現了,既然“將軍崖”巖畫的考古年代測定是距今6100年,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夏朝的歷史,遠比我們認為的更加久遠呢?1.下列關于后羿射日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后羿射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經典,《山海經》等中國古代文獻和中國周邊國家的神話傳說中都可以發現它流傳的印跡。B.人們對后羿射日真實性看法的改變,是因為我國考古學家經過三十八年的努力終于破解了將軍崖巖畫的內容。C.后羿射日故事雖然見諸典籍,流傳甚廣,但它所反映的客觀現實意義曾一度為人們所懷疑。D.將軍崖巖畫的發現,證明了在遠古時代,后羿射落九個太陽,拯救天下蒼生的事實。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照古文獻,《山海經》中所記后羿射日發生地西和之國就是今天山東省的日照市。B.考古界經過多年的努力破解,終于確認:將軍崖巖畫描述的是上古奇書《山海經》中后羿射日的故事。C.可以推出,江蘇連云港市是后羿部族繁衍生息的領地,西和之國很可能就是其它古文獻中所說的少昊部落。D.中國歷史上的神話傳說,大多是某種真實事件的虛擬反映。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與原文內容相一致的一項是()A.東夷部落與太康統率的九大部落展開激戰,結果對夏朝生產造成極大破壞,以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最后使太康失國。B.英雄創造歷史,后羿依靠自己強大的弓箭和精準的箭術,擊敗了來犯之敵,取得了戰爭的勝利。C.原始社會先民認知有限,會把燃燒掉落的彗星看做太陽,這是先民認定后羿射日拯救蒼生的一種可能。D.由將軍崖巖畫可以推知,夏朝的歷史,遠比我們認為的更加久遠。參考答案:1.C
2.B
3.C【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A項,“中國周邊國家的神話傳說中都可以發現它流傳的印跡”于文無據,屬無中生有。B項,“終于破解了將軍崖巖畫的內容”與原文內容不符。D項,“證明了在遠古時代,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拯救天下蒼生的事實”與“遠古時期真曾有十個太陽嗎?弓箭真能夠射落太陽嗎?這些當然是不可能發生的”不符,屬曲解文意。故選C。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步驟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內容一般范圍比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內容是篩選和整合的基礎。具體來說,要探究文章的觀點,把握作者在文中體現的態度,篩選出文中使用的論據等。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整體把握,篩選和整合信息時才會心中有數。第二步,把握題干,確定答題區間。第三步,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到材料中圈出相關的內容,進行比對,做出判斷。B項,與原文“其中被廣為接受的說法”不一致,不能將“廣為接受”理解為“終于確認”。故選B。【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作者觀點的理解。此類試題解答時,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位,然后仔細分析。A項,“對夏朝生產造成極大破壞,以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是張冠李戴,原文造成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的是太康的沉迷于打獵,不修德政,隨之奸臣當道的情況。B項,原文是“少昊部族在首領后羿的帶領下,依靠強大的弓箭和精準的箭術,擊敗了來犯之敵”,可知擊敗敵人的不是后羿一人的弓箭和箭術,而是全部落的弓箭和箭術,此屬張冠李戴錯誤。D項,后羿射日與太康失國的關系只是一種大膽的推理,并未證實,因而夏朝的歷史也暫時無法證實。故選C。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祖傳青瓷碗
落日照著那只舊船一起一伏,蘆竹映襯著這古樸的木刻般的景色。老人一動不動地蹲在船上。咬著煙管,斜視著不遠處車來人往的斜拉橋。他臉上毫無表情,眼角皺紋向下斜伸著。新建的獨塔式斜拉橋使他孤僻的性格更加古怪了。
大橋落成剪彩那天,是他擺渡生涯的終結。
他不能離開他的渡口。每天傍晚都這樣蹲在船上,咬著煙管斜視著不遠處車來人往的大橋,一動不動,好像在等待他往日的顧客。聽著凌亂的腳步聲,他知道兒子和孫女又送飯來了。兒子在鎮上做臨時工,他是個不安分的人。
“爺爺,爺爺,吃飯了。”小孫女捧著青瓷碗跑過來。這只青碗也是老人心愛之物。他兄弟分家各得一只,但兄弟的已經和主人一起進入了墳塋。青瓷碗厚實笨重,形體大而容量小,雖不是越州名產,但它的古樸也是別有風味的,不過老人對它的鐘愛,卻是因為這是祖傳家珍,神圣可敬。老人歷來用它吃飯,成了不容更改的規矩。而現在,渡口廢棄,渡船閑下來,用這碗更成了他懷舊的一種慰藉。
他拉一下披著的黑布衫,沒有回過頭來。
兒子一步跨上船,一邊跺跺腳,好像考察一下船的適用度,一邊說:“爸,你以后別再來這里了。在家聽聽廣播、看看電視還不好?”
老人知道兒子早在打它的主意了。這船陪他經歷了幾十年風雨浪濤,他靠了它立門面,翻造房屋,又靠它娶兒媳,現在兒子要用它來搞運輸,搞長途販運,他感到格外凄涼。他敵視地看了一眼兒子,一聲不吭。
“爸,你快吃飯嘛,都涼了。”兒子不耐煩地說。
“爺爺,你快吃飯嘛。”小孫女用碗碰碰老人。
老人一轉過身來。不料碰落了他那祖傳的青瓷碗,一聲沉悶的鈍響,碗碎了。小孫女呆住了。老人掄起他的粗手掌,瞪圓布滿紅絲的眼睛,怒視他素來鐘愛的小孫女。
兒子忙過來護住女兒說:“爸,碗碎了就罷了,也該換新的了。”
老人把怒氣發在兒子身上,指罵著:“你這敗家子,敗盡家當的是你!”兒子聳聳肩,訕笑著說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你翻屋不是拆了舊屋嗎?”
老人暴怒了,喘著粗氣,抖動白短髭,臉憋得通紅,說不出話來,好久才哼了一聲,跳下船慢騰騰地穿過蘆竹回家去了。
“爺爺生氣了。”女兒淚汪汪地說。
父親淡淡一笑,背對著晚霞,看著那郁郁青青的蘆竹說:“來,我給你做吱吱管兒玩。”
1.(1)(3)段為什么反復描寫老人的神態動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運用了對比、象征的手法,請舉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祖傳青瓷碗》為題,其意圖是什么?(最少寫出兩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作者意在突出表現老人失落、悵惘、懷舊的心理。2.對比:以兒子的勇于改革開拓進取同老人的守舊迂腐相對比;象征:①以“獨塔式斜拉橋”象征社會主義建設的新事物;②以祖傳青瓷碗象征舊傳統、舊觀念、舊事物。3.①以青瓷碗為引為線索;②以象征性的青瓷碗來象征老人的思想性格,反映新舊思想之間的激烈斗爭;③以象征性的青瓷碗說明,要革新開拓就必須打破“神圣”的舊傳統。3.閱讀故事,回答問題第二次冒險退休教授安德魯是個言語不多的人,然而談及他一九四四年春的那回遭遇,就會激動地滔滔不絕,我們也會聽得入迷。那是在大規模反攻的前夜。盟軍向德國控制的法國諾曼底地區空投了傘兵,安德魯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遠離預定地點好幾英里的地方著陸。那時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記熟了的標志,他一個也沒找到,也見不到自己的伙伴。他懂得,必須馬上找地方隱藏起來。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見不遠處有一個小小的、紅色屋頂的農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親盟國的呢,還是親德國的,但是總得碰碰運氣。他朝那住宅奔去,一邊溫習著出發前剛學的幾句法語。聽到敲門聲,一個年約三十歲的法國婦女——她長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鎮定——開了門。她的丈夫和三個幼小的孩子坐在飯桌旁邊,驚異地盯著他。“我是一個美國兵。”傘兵說,“你們愿意把我藏起來嗎?”“趕快,你得趕快!”做丈夫的說著就把美國兵推進壁爐邊的一個大碗櫥里。幾分鐘后,六個德國沖鋒隊員闖了進來。他們已經看到這個傘兵的降落。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們搜查也很徹底,轉眼之間就把這個傘兵從碗櫥里拖了出來。無需履行手續,德國人依照慣例,把女人的丈夫當場槍斃。女主人和孩子放聲大哭起來。如何處置俘虜安德魯,德國兵卻有一場爭議。由于誰也說服不了誰,只得暫時把他推進一間棚屋里,把門閂了。棚屋后面,有一小小的窗口,越過田野就是樹林。安德魯蜷身擠出窗口,向樹林奔去。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逃跑幾乎是沒有希望的。他剛跑進樹林,就聽到周圍追兵的叫嚷聲,他們有條不紊地搜索著,抓住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但傘兵沒有失望。他一回頭又跑進田野,穿過院子。院子里還躺著那個被害者的尸體。這個美國兵再次敲響了他們家的門。女主人很快地走出來。她臉色蒼白,淚流滿面,筆直地注視著這個美國青年的眼睛。他剛才的到來,使他失去了丈夫,孩子們失去了父親。“當然,快!”她毫不遲疑地把他送回壁爐的碗櫥里。德國沖鋒隊員再沒有到這戶農家搜查。21.上文對女主人的刻畫只用了寥寥數語,但人物卻非常鮮明,請概括她的性格特點(3分)
答:
22.“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逃跑幾乎是沒有希望的”。安德魯從哪些情況判斷出“逃跑幾乎是沒有希望的”?(3分)
答:(1)
(2)
(3)
23.那個剛剛失去丈夫的法國女人因為什么原因再次收留了那個美國傘兵(2分)
答:
24.文題“第二次冒險”的含義是什么?(4分)
答:(1)
;(2)
。參考答案:21.上文對女主人的刻畫只用了寥寥數語,但人物卻非常鮮明,請概括她的性格特點(3分)
答:善良、鎮定、充滿正義精神。22.“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逃跑幾乎是沒有希望的”。安德魯從那些情況判斷出“逃跑幾乎是沒有希望的”?(3分)答(1)時間:天亮了;(2)地點:除農舍外,別無藏身;(3)人物:德軍士兵正有條不紊地搜索。23.那個剛剛失去丈夫的法國女人因為什么原因再次收留了那個美國傘兵(2分)
答因為她痛恨戰爭,對和平的渴望和信仰使她在這樣一個慘烈的環境中仍能保持她的善良和鎮定,這一切使她在剛剛失去丈夫之后能夠再一次堅定地毫不遲疑地收留美國傘兵(2分)24文題“第二次冒險”的含義是什么?(4分)ks5u
答:(1)安德魯第二次跑回農舍冒險向農婦求援;
(2)農婦在丈夫被殺后再次冒死將安德魯藏起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吳起者,衛人也,事魯君。齊人攻魯,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魯君疑之謝吳起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魏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昔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武侯曰:“善。”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魏置相,相田文。吳起不悅,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文曰:“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于子乎?屬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尸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史記·孫子吳起列傳》)10.下列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魯/君疑之/謝吳起B.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魯君疑之/謝吳起C.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魯君疑之/謝吳起D.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魯君疑之/謝吳起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殷紂為商代末代國君,在位期間統治失控,好酒淫樂,暴殮酷刑,是有名的暴君。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繼承其父遺志,聯合眾多部族與商激戰,滅商,建立周王朝。C.三晉,春秋末韓、趙、燕三家分晉,戰國時期的韓、趙、燕三國,史上又稱“三晉”。D.令尹,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設置的最高官位,輔佐楚國國君,執掌全國的軍政大權。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吳起憐恤士卒,帶兵屢建奇功。他本是衛國人,先是率魯軍抗齊得勝,后又率魏軍攻陷秦國五城;這些戰功都和他善于為將、與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B.吳起勸告魏侯,修德重于據險。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時,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國之寶;吳起表示,治國依據山河險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國家滅亡。C.吳起聲名漸起,遭到公叔嫉妒。他雖然對田文擔任魏相表示不悅,但不久就平復了心情。而公叔繼田文后為相,他深表不滿,擔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國。D.吳起為楚建功,反而受到禍害。他到楚國后雖然屢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國貴戚卻想加害與他,施暴者亂箭射擊吳起;太子繼位之后,這才誅殺作亂之人。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參考答案:10.B
11.C
12.C
13.(1)田文說:“這就是我的職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吳起這才明白在這方面不如田文。(2)等悼王一死,王室大臣發動騷亂,攻打吳起,吳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體上。【10題詳解】此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題要求學生正確理解相關語句,在語意把握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標志,如作主語、賓語的名詞、代詞,句首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句間連詞以及并列、排比結構等。并且能通過選項的比對,排除錯項,選定正確項。劃線句子的大意是:魯國就有人詆毀吳起說:“魯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有著戰勝國的名聲,那么諸侯各國就要謀算魯國了。況且魯國和衛國是兄弟國家,魯君要是重用吳起,就等于拋棄了衛國。”魯君懷疑吳起,疏遠了吳起。句中,“而有戰勝之名”中的“名”(名聲)與“之”(的)是不可分割的。排除D項。“而君用起則是棄衛”中“而……則是……”這是一個固定結構,在“則是”前面要停頓,與“棄衛”不能斷開。排除C項。“疑之”的主語是“魯君”不是“君”。排除A項。分析可知,B項斷句正確。故選B。【11題詳解】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理解識記能力。文化常識的積累有助于解讀文言文,文化常識一般包括官職、宗教禮儀、服飾、年齡稱謂、有特殊意義的專有名詞等,學習過程中注意準確積累。C項解說錯誤,三晉指春秋末韓、趙、魏三家分晉。故選C。【12題詳解】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鑒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公叔繼田文后為相,他深表不滿”分析錯誤。文中并未提到吳起對公叔繼任相位的不滿。故選C。【13題詳解】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性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明確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范的現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本題還需要注意以下關鍵詞與特殊句式的翻譯:(1)“所以”,……的原因。第一處“乃”,就是。第二處“乃”,才。“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是判斷句式。(2)“及”,等到。“作亂”,發生騷亂。“走”,逃跑。“之”,到。【點睛】參考譯文:吳起是衛國人,善于用兵,奉事魯國國君。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魯國就有人詆毀吳起說:“魯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有著戰勝國的名聲,那么諸侯各國就要謀算魯國了。況且魯國和衛國是兄弟國家,魯君要是重用吳起,就等于拋棄了衛國。”魯君懷疑吳起,疏遠了吳起。這時,吳起聽說魏國文侯賢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為主將,攻打秦國,奪取了五座城池。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濃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就放聲大哭。說:“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里。如今吳將軍又給他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么時候死在什么地方。”魏文侯因為吳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潔不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將士的歡心,就任命他擔任西河地區的長官,來抗拒秦國和韓國。魏文侯死后,吳起奉事他的兒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黃河順流而下,船到半途,回過頭來對吳起說:“山川是如此的險要、壯美喲,這是魏國的瑰寶啊!”吳起回答說:“殷紂的領土,左邊有孟門山,右邊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邊,黃河流經它的南面,因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殺了。由此看來,政權穩固在于給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勢的險要。”武侯回答說:“講的好。”吳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聲望。魏國設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國相。吳起很不高興,對田文說:“請讓我與您比一比功勞,可以嗎?”田文說:“國君還年輕,國人疑慮不安,大臣不親附,百姓不信任,正當處在這個時候,是把政事托付給您呢,還是應當托付給我?”吳起沉默了許久,然后說:“應該托付給您啊。”田文說:“這就是我的職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吳起這才明白在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國相,娶了魏君的女兒,卻畏忌吳起。吳起怕招來災禍,于是離開魏國,隨即就到楚國去了。楚悼王一向就聽說吳起賢能,剛到楚國就任命他為國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陳國和蔡國,打退韓、趙、魏三國的進攻;向西又討伐了秦國。諸侯各國對楚國的強大感到憂慮。以往被吳起停止供給的疏遠王族都想謀害吳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發動騷亂,攻打吳起,吳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體上。攻打吳起的那幫人趁機用箭射吳起,同時也射中了悼王的尸體。等把悼王安葬停當后,太子即位。就讓令尹把射殺吳起同時射中悼王尸體的人,全部處死。由于射殺吳起而被滅族的有七十多家。5.閱讀下文,完成第14~17題。朱碧潭詩序〔明〕王慎中詩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從父薄游,往來荊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間,沖簸波濤,以為壯也。登匡廬山,游赤壁,覽古名賢棲遁嘯詠之跡,有發其志,遂學為詩,耽酒自放。當其酣嬉顛倒,笑呼歡適,以詩為娛,顧謂人莫知我。人亦皆易之,無以為意者。其詩不行于時。屋壁戶牖,題墨皆滿,涂污淋漓,以詫家人婦子而已。貧不自謀,家人誚之曰:“何物可憎,徒涴墻戶,曾不可食,其為畫餅耶!”取筆硯投擲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為。君不為怒,亦不變也。一日,郡守出教,訪所謂朱詩人碧潭者。吏人持教喧問市中,莫識謂誰,久乃知其為君也。吏人至門,強君入謁。君衣褐衣,窄袖而長裾,闊步趨府。守下與為禮,君無所不敢當,長揖上座。君所居西郊,僻處田坳林麓之交,終日無人跡。守獨出訪之。老亭數椽欹傾,植竹撐拄,坐守其下。突煙晝濕,旋拾儲葉,煨火燒筍,煮茗以飲守。皂隸忍饑詬罵門外,君若不聞。于是朱詩人之名,嘩于郡中,其詩稍稍傳于人口。然坐以匹夫交邦君,指目者眾,訕疾蜂起。而守所以禮君如彼其降,又不為能詩故。守父故與君之父有道路之雅,以講好而報舊德耳。君詩雖由此聞于人,人猶不知重其詩,復用為謗。嗚呼,可謂窮矣!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愜于心。其求之而得,得之而樂,雖生死不能易,而豈有所計于外。詩之不足賈于時,以售資而取寵,君誠知之矣。若為閉關吟諷,凍餓衰沮而不厭,其好在此也。人之不知重其詩,焉足以撓其氣,而變其所業哉!君嘗謁予,懷詩數十首為贄,色卑而詞款,大指自喜所長,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為信也。豈其刻腸鏤肺,酷于所嗜,雖無所計于外,而猶不能忘志于區區之名耶?嗟乎!此固君之所以為好也。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詩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豈以予文為足重君之詩于身后哉!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亦皆易之,無以為意者
易:驚訝、覺得奇怪B.君嘗謁予,懷詩數十首為贄,色卑而詞款
款:誠懇、懇切C.大指自喜所長,不病人之不知
病:擔心、憂慮D.而猶不能忘志于區區之名耶
區區:小、少15.以下各組語句中,全都能表現朱碧潭對詩歌癡迷的一項是(
)
①當其酣嬉顛倒,笑呼歡適,以詩為娛,顧謂人莫知我
②屋壁戶牖,題墨皆滿,涂污淋漓
③于是朱詩人之名,嘩于郡中,其詩稍稍傳于人口
④若為閉關吟諷,凍餓衰沮而不厭
⑤人之不知重其詩,焉足以撓其氣,而變其所業哉
⑥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愜于心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1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朱碧潭年輕時曾登臨匡廬山,游賞赤壁,觀覽古圣賢隱居逃世歌嘯詠唱的遺跡,志氣有所啟發,于是學習做詩。B.朱碧潭在吏人帶領下前去見知府時,知府走下座位施禮迎接,朱碧潭雖然沒覺得有什么不敢接受的,但是還是很有禮貌的行禮之后才坐到上賓之座。C.朱碧潭以一介布衣同知府相交,導致大家的毀謗妒忌,雖然知府不是因為他的詩寫得好而與他交往,但朱碧潭的詩因此逐漸被人們知曉看重也是事實。D.朱碧潭刻苦專心地做詩,死后作者為其詩作序。作者說并不希望因此使朱君的詩歌流傳后世,這是作者謙虛的說法。17.(1)把第二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6分)①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其勢激也。(2分)②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詩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4分)參考答案:14.A
解析:易:輕視、看不起。15.A
解析:③說的是他的詩他的詩不行于時,只有在自己家里的墻壁窗戶上,寫得滿滿的,涂得到處皆是,以此來唬弄家人孩子,不是癡迷;⑤說的是人們不懂得看重他的詩的情況;⑥是說大凡世人對于某件事物特別喜愛,必定是這件事物深得其好,而大悅其心,是人的評價。這三句排除在外。16.A
解析:B中,“很有禮貌的行禮”與文不符合;C中,“詩由此為人們知曉看重”中的“看重”不對;D項,“并不希望”說法不對。17.①這好像是順風呼喊,聲音并沒有變得更大,只是風勢激揚罷了。
②朱君已經死了,我因此特意為他的詩寫一篇序言來使他的詩行之于世,希望不辜負他的心意。
解析:(1)“疾”“激”各1分;(2)“既”“序”“行”“孤”各1分。參考譯文:詩人朱碧潭君,名汶,以名門世家子弟,少年時隨同父親出游,往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泛舟洞庭湖、鄱陽湖、九江之間,顛簸在波濤之上,以為壯舉。又登臨廬山,游賞赤壁,觀覽古圣賢隱居逃世歌嘯詠唱的遺跡,志氣有所啟發,于是學習做詩,飲酒放浪。每當酒醉高興,呼叫歡笑,便要做詩,自得其樂,還說他人哪能了解于我。人們也都輕視他,不把他的詩當回事。他的詩不行于時,只有在自己家里的墻壁窗戶上,寫得滿滿的,涂得到處皆是,以此來唬弄家人孩子。自己貧窮得無法謀生,家里人譏笑他說:“你涂些什么東西,真討人嫌,只會弄臟墻壁窗戶,又不能吃,難道畫餅充饑!”拿起筆硯往他身上擲去,想以此激怒他,讓他別再做詩。他可不發怒,照舊做詩。有一天,知府出了一張告示,要尋找所謂朱詩人碧潭的。差人拿著告示到市里喊問,沒有人認識是誰,最后才知道是朱君。差人到門,強迫朱君去見知府。朱君穿了粗布衣服,窄袖子長下擺,大搖大擺地上了知府衙門。知府走下座位施禮迎接,朱君無所謂的樣子,作一個揖就坐上賓之座。朱君住在府城西郊,地點荒僻,處于田頭林尾地方,終日沒有人跡。知府獨去拜訪他。他住的幾椽老亭傾斜要倒,用竹竿撐住,讓知府坐在下面。家里揭不開鍋,撿一點儲備的樹葉,生起火來,煮幾顆筍,燒水沖茶,款待知府。那些差役忍饑挨餓,在門外罵罵咧咧,朱君就像沒有聽見。于是朱詩人的名字,一府傳開了,他的詩也稍稍有人看了。但是一個布衣同知府相交,大家的眼睛都盯上了,毀謗妒忌全來了。何況知府的所以降低身份給他禮遇,并不是因為他的詩寫得好,而是因為知府的父親與朱君的父親是故舊之交,所以與朱君表示修好,報答舊日的交情。朱君的詩雖然由此為人們知曉,但是人們并不懂得看重他的詩,反而以此誹謗他。唉,真可說是窮到頭了!大凡世人對于某件事物特別喜愛,必定是這件事物深得其好,而大悅其心。他追求并得到這件事物,這得到的快樂,是生死也換不到的,哪里還去理會生死之外的事情呢?做詩不能像貨物那樣賣給人們,得到錢財,取歡于人,這道理朱君是很清楚的。但他情愿關門做詩,雖挨凍受餓,衰病失意,也不厭倦,就是因為這是他的愛好。人們不懂得看重他的詩,怎么能阻撓他的志氣,改變他所從事的事業呢!朱君曾經來看我,送我幾十首詩以為見面禮。他的態度很謙虛,談話很誠懇,大概的意思是對做詩是很自信的,不怕人們不知道他,只求我講一句話做證明。我想他這豈不是如此刻苦專心,愛好做詩,雖然不計較生死之外的事情,但還是不能忘懷于區區的小名嗎?唉,這確實就是朱君的所以愛好之深了。朱君已經死了,我所以為他的詩寫一篇序言,使他的詩行之于世,庶幾不辜負他的好意,雖然我的文章說不上能夠讓他的詩見重于后世。(錢伯城)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小題。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①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②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舉為一。(選自賈誼《過秦論》)
9.下面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B.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C.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D.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10.將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①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②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參考答案:9.D10.(6分)①專力從事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橫策略,來使諸侯互相爭斗。[3分。譯對“務”、“斗”,各1分,大意1分。]②(他們)不吝惜珍奇的器具、貴重的寶物(或珍奇貴重的器物)、肥沃的土地,用來招納天下的優秀人才。[3分。譯對“愛”、“以致”各1分,大意1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一草一木在他看來,都是大自然給人類的饋贈。且不說那些香氣馥郁、外形美觀的花卉,
,
,
,
。
。每一名勞動者,都是那么的平凡、不起眼,可社會若要正常運轉,離開誰的勞動也不行。①可它們依然有各自獨特的價值②這不得不讓我們聯想到那些默默無聞的勞動者③就拿這些貌不驚人且人們都不知道名稱的雜草來說④或可入藥,或可入食,或可培植后作為觀賞,或具有其他的功用⑤盡管人們總是將它們忽略掉。A.⑤①②④③
B.③⑤①④②
C.⑤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⑤②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就拿這些”和前文的“且不說”照應,放到開頭,“盡管”和“可”照應,⑤①銜接,④是對①的具體闡釋。由此得到答案。8.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魯迅的偉大不僅表現在魯迅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更在于他對白話文寫作的貢獻。B.《記念劉和珍君》《小狗包弟》這些文章可以幫助我們增長見聞,明辨是非,領悟時代精神和人生意義,難道誰能否認這個觀點不正確嗎?C.巴金在晚年,帶病寫“隨時隨地的感想”,著重回憶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內心感受,無情地剖析自己,也解剖當時的社會。D.其實,秦伯未必就不知道燭之武此次來訪的目的就是為了給鄭國謀求一條生路。參考答案:C【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應先瀏覽選項,排除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宣傳面試題目及答案
- 銀行面試題排序題目及答案
- 行政公務員筆試題庫及答案
- 智能快遞驛站與物流企業合作服務協議
- 新能源設備采購、安裝與安全認證服務協議
- 海外市場渠道合作補充協議
- 海外倉儲質檢與供應鏈管理一體化服務協議
- 國際貿易跨境保稅倉儲與快速清關及倉儲物流合同
- 互動式科技館展覽運營及設備維護管理協議
- 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及離婚協議生效期限明確協議
- Linux操作系統期末復習題(含答案)
-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知識清單:鈉及其重要化合物
- 醫院行風建設教育
- 為家庭開銷做預算(課件)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長春版
- 2024年河北省中考數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DL∕T 1919-2018 發電企業應急能力建設評估規范
- 貴州2024年貴州醫科大學招聘專職輔導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附答案解析
-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2024年紫金山科技產業發展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2022版科學課程標準解讀-面向核心素養的科學教育(課件)
- 駕駛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